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王妃,心里边是愧疚的。
“不起来,不起来,希望锐王答应我们姐妹一件事情。”马王娘道。
“好姐姐,你们说什么,我都答应,还不行吗?咱不兴跪的,亲兄弟姊妹,一跪就生份了|!”罗阳强制将两个如花似玉的软妹子搀扶起来,搀扶的时候,不小心的碰触是必然的,马王娘顿时满脸羞红。
“两位姐姐,放心吧!翼王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很喜欢的,真的!我一定会照顾好他们!将来,我会带他们上战场,学习,直到文武双全,成为国家栋梁。”罗阳拍着胸膛保证。
“这样啊?真的?”两位御姐熟女惊喜异常。
“好了,两位好姐姐,本王要走了,哦,谢谢你们的酒啊,还有醒酒的汤,还有,那个佳颖姑娘的舞蹈!”
“哎,锐王,您看这样好不好啊?您正式收定忠和定基为您的义子,行吗?”马王娘坦然拦截在前面。
“好啊!”尼玛,占了人家的娘,自然得豢养人家的儿子嘛,天经地义!
马刘两位王娘高兴得难以置信,立刻去叫人带了两个孩子来,在院子里行了大礼,算是正式由罗阳收养。
“快叫干爹!”马王娘抱着一岁的石定基,塞到罗阳怀里,趁机和他扑了满怀。
罗阳连她的肩膀一起抱住:“好了,咱是一家人了!”
看形势,罗阳已经知道了全部的收养含义。
第一百十一章 整军北伐
军事会议最终确定,保证四川根据地的安全,以重兵坚守,而以一部精锐出陕甘,所以,现任的华夏天国的军政总理张遂谋,担任了四川留守,李福猷,赖峪新两员大将,率领部队分驻东、南两方向,以宜宾,重庆,达州,南充为四个重镇,各驻一个师的部队,群星捧月,拱卫成都,李福猷驻宜宾,赖峪新驻重庆,重点防范来自贵州和湖北的清军袭击。在成都城内,编制一个独立警备区,驻扎一个师的部队,由张遂谋直接管辖,另外一个师分散驻扎在川西等县城。其余各县,要求组织民兵,以营为单位,协助正规军。还组建了几支快速反应部队,游动在各部队之间,以为策应。
保住四川根据地的目地,不言自明,特别是建立一个可靠的大后方,能得到源源不断地物资,人员的补充,而这些,在罗阳这儿,更根本的是,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军工研制环境,保证军火工业能迅速建立,扩充。
携带着几乎所有的炮兵部队和重武器弹药等,罗阳部队迅速集结,整编,向川北进军。
前锋部队是曾仕和,这员老将,经验丰富,是可信赖的,关键是,他和家族中有一名将曾天养,曾是太平天国中早期的顶梁柱之一,闻名于世,并且,其麾下曾有几个部将,现在已经发达,加封王爵,其中之一就是扶王陈得才。由他出面,可以迅速沟通,联合太平军,共同进取。
黄再忠为左翼,韦普成为右翼,罗阳自为中军大队,各引一个军的兵力,自成都,德阳,绵阳,次第北上,直趋剑阁。
因为部队整编的原因,加上对留守兵团的补充,将北伐的四个军,收缩了编制,人员,每一个军管辖两个步兵师,外加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军部直属警备团,一个炮兵团,每军两万五千人。共计十万。
这是正规编制,但是,在罗阳的中军营,还编制有一个独立炮兵旅,一个特种作战旅,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各军。
部队中还有不少负责运输的民兵部队,约三万人,加上骆秉章的附从军两万三千人,共计十五万。
到了德阳的时候,罗阳还专门将骆秉章招来,将自己的远大志向再次讲了:“骆老先生,我们的军队,是中华民族的军队,要迅速扫清国内的暴政,腐朽集团,战乱现象,恢复中国和平,建立富强未来的,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都要积极争取,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希望老先生考虑,如果您不愿意,坚持自己的想法,可以现在辞职,本王等满足你的一切要求,或者赠金遣返回老家,或者送你回川中休养,任您挑选!”
“锐王!”骆秉章激动得目光里闪烁着泪花,双手一抱拳:“老朽服您了,在成都数日,您天天教导,将宏大志愿,慷慨胸怀,尽皆展现,秉章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得不服!”
“可是,骆老先生,你是国家罕见的大才,任是谁放弃了你,都是莫大的损失,北伐陕西,必然要和满清军交战,恐怕你难以面对,北王再次保证,你的两万部队,只和回军交手。”
“多谢锐王,老朽为满清皇帝知遇,已经竭尽全力经营湖南,四川了,天时不假,人力不继,老朽才能空疏,已经在锐王手下就歼,算是为大清尽忠守诚了,现在,骆秉章已经是一个新人,老朽也是汉族人,很是向往锐王所说的好前途,力争为华夏天国,贡献绵薄之力!”
“那,有劳先生了!等平定了陕西,以先生之军出甘肃,以后,就为华夏民族镇守甘肃,新疆青海一线西北边陲吧!”
派遣了不少秘密人员,混进汉军中,随时随地掌握这支部队的动向,罗阳建立了对骆秉章部队的密切监督。
战斗很容易,战斗前的准备很繁琐,仅仅为北伐出师的准备,就耽误了十天,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处理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清军战俘和军官问题。
直接杀了,也就算了,可是,这么多人啊,如果遣散了事,会对华夏天国政权形成潜在的威胁,这些清军的正规军,地方团练,都经过了长期的训练,军事素养很高,如果不加利用,实在可惜。
编制的时候,全部北进部队,统称为华夏北伐军,以罗阳的本部中军为华军,其余原太平天国将领的部队,称为天军,以骆秉章统带的部队为汉军,张遂谋的部队称为留守军,或者南线兵团,这么复杂的目的,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原清军,现在的汉军部队,也摆脱了尴尬的气氛,一个个摩拳擦掌,兴高采烈,毕竟,罗阳的宽宏大度,让大家获得了新生,大家是很感激的,再有华夏民族的口号和目标,能够团结振奋精神。
炮兵部队,是华夏天国军所倚靠的重武器,数量最多的是飞雷炮,攻占成都以后,罗阳高度重视,专门的机构建立,研制和大量的武器弹药,飞雷炮和土制手榴弹等,数量庞大。还规定了按时向前线运输军火的制度。
部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每一个官兵都明白,此次北上,是大规模的北伐,要迅速扫清陕西,东向山西,河北,直逼北京城的。
骆秉章的部队,同样编制为两个步兵师,满员各一万,一个军部直属部队,在编制装备上,只是缺乏了重武器弹药而已,基本同其他部队。
各军的情绪都是很积极的,出发前进行了誓师,十五万大军汇集起来,声势浩大,各将领纷纷宣誓就任军师统率职务,引起了官兵们的阵阵欢呼。
部队到达了绵阳的时候,忽然传来消息,说湘军将领刘蓉,带领残兵败将,汇合了援军,再次进犯,这回的清朝援军,有湘军两万,贵州军一万五,湖北绿营军一万三千,由湖北巡抚严树森,湘军悍将席宝田等率领,分路逼迫。
四川形势逼人,各路纷纷告急。
罗阳审时度势,决定继续北伐,不过,将自己的左右两翼军团,全部撤除,以左翼军黄再忠返回成都,坚守大本营,以韦普成军右翼折回,返向达州,一部支援重庆。
“你们只要坚守,不许lang战,同时,告张遂谋总理,成都加快生产火炮,供应东面前线,保证我军的火力优势!”
实际上,当罗阳军到达剑阁的时候,所部北伐军实力大大减少,事实上只有本部军五万人,加骆秉章军两万余人。
第一百十二章 激战回军
剑阁关卡上,居然出现了拦截的敌人!
古怪的旗帜,让先锋的曾仕和军大吃一惊,派遣人前往询问才知,陕西回军一部,已经袭占了这里。
谁的部队?看不出来,可惜,前往询问的侦察的四名士兵被捕三人,一人勉强带伤逃回。
曾仕和勃然大怒,立刻调遣部队攻击,一个团的部队群起而攻之,漫山遍野地冲锋攀登,并且用洋枪射击。“小小毛贼,敢阻挡我天国大兵?”
可惜,剑阁形势非常险峻,漫山遍野的华夏军士兵,能够赶到临战地带的不多,接战面很狭窄,人再多也不管用,何况,一个团也就一千余人,本来是华夏军攻击敌人,想不到,一刻钟以后,从剑阁里冲出的回军,狂风暴雨般凶猛,头戴白帽,手舞军刀,甚至简单的竹矛,携带少数的抬枪,洋枪,将曾仕和军杀得狼狈而退。
曾仕和就带领警卫团侦察窥探战况,一见形势危急,立即投入战斗,但是,回军冲锋凶猛,势不可当,居然将两个团击败,曾仕和轻敌,只带两个团,要亲自体会下北伐第一仗的胜利滋味,结果,惨败而归。
回军出关猛攻,一直攻到了曾军的军部附近,才被优势的华夏军阻挡,因为措手不及和混乱,华夏军部队失去了建制,四面围攻,以人海战术,才将回军压制,回军见势不妙,急忙撤退。
北伐第一战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北伐军一个团大部被歼,死七百余人,伤一百余人,曾仕和警卫团,死一百三十余人,伤四百余人。相当于一个成建制的团完全被歼灭。
这是一场惨败。
在战地上,所有被回军冲锋队列吞没的华夏军士兵,都被杀死,一个不留,战斗结束以后,只见地上蔓延着一簇簇的尸体。
整个回军被杀的士兵,只有二百三十余人,被俘的三十余人,则自杀十人,其余都是血战以后重伤昏迷才就擒的。
周密的情报系统,使罗阳很快就知道了剑阁的战报,自然大吃一惊。他立刻调整了部队建制,吩咐曾仕和军队暂缓进攻,自己率领部队,赶到了最前线。
首先询问了具体战况,和曾仕和进行了详细研究。
没有训斥沮丧不已的曾军长,罗阳重点了解回军的态度,战斗力,武器装备,然后,吩咐老曾休息:“别灰心,总结经验,教育部队,本王亲自来打!”
罗阳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派遣众多的士兵,多方面侦察,自己也亲自用望远镜子了望关上敌军。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罗阳自己写了一封信,表示了友好合作之意,由骑兵以弓弩射上关卡。
骆秉章也赶到了剑阁,听了消息,立刻跃跃欲试:“锐王,这仗,交给老夫来打吧,回军叛乱,反清排汉,手段凶残,血腥屠杀,造成陕西赤地千里,西安提督孔广顺和钦差多隆阿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四川,老夫知道,既然锐王给老夫机会,老夫就为屈死的数百万百姓拼命一回吧。”
驾驭骆秉章清军战俘和团练的主要手段之一,即是镇压回军叛乱分子,所以,罗阳很是欣喜,当即指派骆秉章的汉军,出兵一个团,以为协助,其实是观战,学习的意思。
剑阁的回军,傲慢无礼,一天时间都没有派遣任何使者说明情况,当罗阳派遣了一名当地人向关上回军询问时,关上回军突然冲出数人,将之砍杀在关门前。
罗阳勃然大怒,仅有的一点儿反清同盟的意思也打消了,立刻调集部队,特别是将曾仕和军的炮兵营等调集过来,又将自己的部队炮兵火速调遣到前线。
关上回军并不多,罗阳担心敌人有大量增援,所以,没有等到自己的炮兵旅团赶上来,直接以炮兵营为火力掩护,派遣洋枪步兵为前锋,军刀步兵为突击主力,协同作战。
罗阳亲自出击,擂响了战鼓。
几乎所有的北伐军高级将领们,都在观摩学习,于关下,亲眼目睹了战斗的全过程。
作为一名炮兵班长出身的统帅,罗阳极其重视炮火的作用,而且,极其珍惜官兵的生命,这就决定了,战斗的严谨,保守性。
缓慢的稀疏的队列逼近了剑阁,为数不多的洋炮,因为射程遥远,成为打击的重点,但是,没有lang费一颗炮弹,没有进行事先的轰击。
将庞大的部队,都撤退隐蔽在剑阁之南的数十里内外,而整体出战的部队,不过一个团,千余人,还有若干的附属支援部队,目的是诱敌出击,示弱欺骗。
果然,三百多名部队的试探进攻,引发了关上回军的反击,先是数门铁铸炮弹的轰击,关门一开,潮水一样的回军士兵蜂拥而来,山呼海啸。
看着回军冲锋的声势,正在观战的北伐军将领们,无不震撼。
这些人,完全是拼命的亡命式战斗,而且,数量在两千左右。狭窄的山道冲下来的回军,就如一条雪白的巨龙,蜿蜒而下,有着从天而降,排山倒海的气势。
就是老奸巨猾,阅历非凡的骆秉章,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罗阳军立刻以洋枪火力射击之。
回军部队纷纷中弹,死伤惨重,但是,越是死伤,越是勇猛,冲锋速度更快。
严格意义上讲,上次一战,回军是被华夏北伐军最终击败,撵回关上的,所以,他们衔恨而来。
几分钟之内,回军就死伤一百多人,尸体跌倒,旋即被后续冲锋的人员踩踏下去。
普通步兵和洋枪兵配合,在军号声中,徐徐撤退,一面,以交替的三段射击为掩护,将狭窄的山道封闭。
回军的冲锋非常不明智,人数稀少的北伐军洋枪火力,也发挥了作用,在造成敌军伤亡的同时,很好的保证了自己部队的安全。
北伐军且战且退,撤退了三百多米以后,忽然转身撒腿就逃。
尽管回军在关上可以看得清楚,其部队还是奋勇追逐,速度快的某些士兵,已经扑进了北伐军的后尾,立刻挥舞马刀砍杀。
望远镜子里看到这一切的北伐军将领们,尽管知道情形有变,依然惶恐不安。
第一百十三章 毁关而入
两千多回军,被诱入了关南五里地面,这儿的开阔地带,立刻展开了战斗。
回军士兵冲入北伐军中,大肆砍上,极其勇敢,而且,其身材魁梧,孔武有力,远比以四川汉族等各族人组成的北伐军更有体能的优势。
北伐军步兵继续败退,往南疾逃。沿途,已经有少数士兵被回军追上砍杀。
当然,北伐军且战且退的阵势也相当厉害,洋枪的射击,至少造成二百多名回军被毙,同样数目的回军受伤。
罗阳带领的部队,隐藏在东面。只有数百人,但是,一个洋炮的炮兵连,加上二十余具飞雷炮,成为强大的火力威慑。
回军的侧翼,立刻派遣兵力,进攻这些零零星星的敌人。前沿的北伐军士兵也是接触战以后,就退却。
等回军绝大部分出关的部队完全脱离了关卡,拥挤到南面地带,罗阳立刻吩咐号兵吹响了军号。军号声声,炮火隆隆,瞬间就将战场气氛,彻底改变。
两翼隐蔽的北伐军洋炮,准确地轰击了回军的密集人群,那爆裂的弹片,硝烟,将一簇簇回军官兵淹没了,腾起的烟尘和岩石,灰土,几乎完全覆盖。
弹片肆意地撕扯着钢铁般的皮肉,将一具具鲜活的生命炸成无数个碎片,或者将一簇簇的人流,切割成破烂,扑倒在地上哭嚎。
一发炮弹,一个爆炸,就能炸死回军十数人,甚至数十人。
飞雷炮的轰击,更加厉害,这种二十斤重的炸药包,一旦飞起来,落到回军的头上,那一大片的敌人,就别再有逃命的非份之想了。
已经不再是战斗,而是单方面的屠杀,据有武器装备优势的北伐军,完全掌握了战斗主动权。
不仅如此,就是南逃的北伐军官兵,也将真正的实力亮出来,只见一颗颗点燃火线的手榴弹冲天而起,一枚接着一枚,砸到了他们的头上!
本来以为只是敌人石块砸人的回军,虽然中部群体遭到了重创,可是,南下前锋的数百人,还是勇猛地攻击。
轰轰轰。
只一轮投弹,回军就被炸懵了。
回军非死即伤,再无完人能够站立在阵地上。
激战以后,两千余回军被击毙六百余,其余尽皆被击伤或者震昏,统统被俘。
亲眼看着关下的惨变,关上回军不敢lang战,关闭城门不出。
罗阳部队迅速打扫了战场,审讯被俘回军。
回军士兵顽强凶狠,根本不回答,还反复抗争,某些刚从昏迷中苏醒的士兵,更是凶狠地袭击身边的北伐军。
几经斗智斗勇,反复开导,才问清楚,偷袭剑阁的是陕西回军王明章部,此时回军各部正在包围西安城,而清军增援部队赶到,发起攻势,决战于渭城,王明章为陕西回军的部帅之一,带领军队,南下,以扰乱清军侧后,同时声援寻找太平军。
没有打骂,也没有屠杀,而是给受伤者治疗的方式,迅速感染了战俘,他们讲述了许多情况。
罗阳大吃一惊,因为,他对陕西情况的掌握,跟事实大相径庭。
在汉中、城固一带的太平天国军队主力,已经辗转北进,抵达了陕北,南线只保留了一部,清军现在正积极进攻,其统帅也不是穆图善,而是多隆阿,这家伙并没有死,所谓的死信,只是讹传。
罗阳释放了十几名战俘,要求他们向回军将领说清楚,立刻罢战息兵,结成友好盟军。
很快,回军返回到了关上。罗阳军在等待着结果。
不料,关上的回军,迟疑了一会儿,就将那些战俘斩首,丢了下来,表示对叛徒的惩罚。
谈判联合的可能性完全没有了。
“打吧!打!”将领们一片呼声,轻而易举的胜利,寥寥三十余人的伤亡代价,让大家激动得难以置信。
“锐王炮火凶猛,指挥若定,果然是名将风度!”观战的骆秉章羡慕不已。原湘军大将,四川提督,现在的汉军副军长胡中和,也叹为观止。“怪不得我们在松林河那样惨败了,锐王实在是战斗之神!”
北伐军装备的飞雷炮的威力,尤其将两人震撼了,骆秉章亲自上前,反复抚摸,连连叹息。
既然回军顽抗,罗阳就只能战斗到底,在地势险峻狭小的关南,他派遣了五百余名部队,携带洋炮洋枪,飞雷炮等,缓慢地推进,逼近到关下,节节前进,先以洋炮对敌人进行定点轰击,然后,掩护洋枪兵和飞雷炮部队,继续向前叩关而战。
原炮兵旅帅欧阳炯,被罗阳特意从部下某步兵旅调遣过来,负责前线指挥。
欧阳炯是罗阳培训起来的技术骨干,深知炮兵的运用,他在前面指挥,迅速抵近了关下。
回军残余,坚守剑阁,用夺取的守关铁铸炮,拼命还击,因为不熟悉铁炮的属性和射击技巧,准确性很差,威胁很小,相反,北伐军的洋炮轰击,迅速将回军压制,关城上的回军,一片片被轰炸死伤,不多会儿,那些回军连城垛都不敢再冒出头了。
北伐军步兵迅速抢前,来到了关门下。
飞雷炮部队也一直运动到了关下,才对关门进行了毁灭性的轰击。
近在咫尺,不用瞄准,几炮下来,关门被彻底击毁。
与此同时,飞雷炮部队,还轰击了关上城垛,剧烈的爆炸,不仅声震关谷,地面都颤栗颤抖,还将不少的回军直接杀伤在城上。
“这么就赢了?”北伐军的将领们眼看着北伐军的红色军旗迅速闪进了关门中,又出现在剑阁的关城上,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前锋部队占领了剑阁时,陕西回军还在顽抗,继续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北伐军在后期的战斗中,几乎没有伤亡,而回军就被炮火轰得死伤惨重,关内,一片片的尸体,成为触目惊心的景观。
陕西回军的军旗,在炮火中被点燃焚烧,无可奈何化云烟。
北伐军部队,小规模地进行了追击,将大量受伤和被炮火震晕了的回军捕获。
当罗阳站在剑阁关城上,眺望着险峻的地势时,欧阳炯等人已经来禀报战绩了。
“锐王,城关内有回军战俘五百八十三人,尸体六百一十五具。我军进占城关及追击伤亡为十一人。”
第一百十四章 横扫阳平关
剑阁胜利之后,罗阳将部队彻底调整,自己担任开路先锋,决战部队,以曾仕和军为预备队,将骆秉章的所部汉军,分散编制进各师旅,这也是骆秉章和胡中和两人的意思,剑阁一战,使两人彻底佩服,解消了内心的最后敌意,表示,一定在罗阳的带领下,反清建国。
率领一个师的部队,迅速向前,一路上,收复了被回击军袭占的广元,白水,宁强等地,逼近了阳平关,至此,罗阳军已经挥师入陕,真正的进入了北伐战斗。
沿途击败的回军,数量都不多,一股股,多的千余人,少的只有几百人,武器装备简陋,但是作战十分勇猛,罗阳军完全以火力压制,虽然消耗了极多的火药,却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悬殊比例,赶到阳平关下的时候,罗阳开路先锋部队,只牺牲十二人,伤七人,而回军被击毙八百余人,伤一千七百余人,其余的还有背被俘着四百余人。
对于回军的任何战俘,罗阳军在战斗结束以后,立刻包扎救治,轻伤的释放,重伤的予以养护,并要求轻伤释放战俘,回去以后,向回军将领讲清楚。
“回军将领应该明白,既然都是反清起义军,就应该投在本王的麾下,绝对不能独立,否则,本王的华夏天军,将横扫之,歼灭之!”
“是是是,大王!贵军实在是太好了,太仁慈了!”战俘们感激地说着,走了。
一路上,发现陕西境内,局面非常凄惨,到处都是荒凉的乡野,许多地区,整片的村庄都被烧得乌烟瘴气,残留的痕迹惨不忍睹,尸体什么的很多很多,道路上,甚至还有新留的尸体,有些死亡的姿势非常痛苦,一看就知道,那是倍受折磨以后造成的。
“锐王,看看,这都是回军叛乱屠杀的铁证!”骆秉章义愤填膺地说着,哭了。
事态确实很严重,数十里地面,居然没有看见活着的村民!
罗阳立刻派遣士兵,分散开来,到处寻找流失的百姓,希望能够问个明白。
总算,在乡野间找到了几个,也都是老弱病残,因为躲避在山沟里,勉强活着,穿着破破烂烂,长得面黄肌瘦,一发现华夏军士兵,就高声求饶,跪在地上磕头。
罗阳见到这些百姓时,他们已经好了许多,因为知道是汉族的将军,高兴得老泪纵横,抱着罗阳的胳膊,哭得死去活来。所有在场的将士们无不流泪。
这几个侥幸生还的汉族百姓,讲述了可怕的一幕幕,回军武装扑面而来,所过鸡犬不留,杀得整村整村的百姓,全部断绝!
罗阳赶紧问原因,这些百姓摇摇头,实在不知道。
看起来,陕西的农民起义军情况,极为混乱,本来,自己只是以回军的叛乱来煽动诱降骆秉章,现在,居然发现,这是真的。
北伐军将领知道了情况,纷纷表示,满清可以先不反,也得拯救陕西和甘肃一带的汉族同胞。
罗阳当然不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具体原因,本王也暂时搞不清楚,但是,本王的命令是,不管你是满清的正规军,团练,还是太平天国的西北远征军,或者是陕西甘肃的回军,只有一条,全部无条件地投降本王,服从本王的号令,成为华夏天军的一部分,否则,统统我们的敌人!而且,谁要是野蛮地屠杀百姓,就将成为本王的第一号敌人,本王绝对不手软!”
“好!锐王说得对!”
“对不对,希望诸位将军注意,我军是为和谐统一华夏而来,不是报仇报复,对于野蛮屠杀百姓的各军,都要狠狠打击,我们自己,绝对要遵守军纪,要作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绝对不杀一人!”
部队再次整改后,骆秉章担任参谋长,炮兵部队由欧阳炯为指挥,洋枪队以刘佳辉为指挥,步兵一旅由谢江南为指挥,三人合力,统帅五千之众,直出阳平关,罗阳则带领总指挥机关,迅速跟进,随时随地统筹安排。
可惜的是,罗阳的民族政策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相反,回军部队,极为敌视,以五千之众,守卫阳平关,堵截了北伐军的去路。
剑阁战斗,使华夏军的攻坚战术得到了锻炼,依然是老一套,以少数兵力吸引敌人,诱敌出战,然后在关下痛击之。
回军显示出良好的战斗意志和求战愿望,一千余名青壮年回军,一见华夏军挑战,就打开了关门,蜂拥而来。
华夏军将士大喜,只要回军能够出关作战,就可以大大地减少攻坚的难度。
“杀!杀!杀光违犯教义的坏东西们!”
回军确实很勇敢,喊着口号,义无反顾。
将回军诱入关南三里地,华夏军部队蜂拥而来包围,将千余回军困在核心,喊话要求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回军当然破口大骂,冷嘲热讽,然后奋勇战斗。
华夏军以密集的人墙,遮挡住主要的道路,以洋枪为防御武器,连环射击。
三段射击法就是三排以上的士兵,手持洋枪,轮番更换装填子弹,以保持射击火力的连贯性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这也是此时西方国家洋枪队使用的正规战术。国际上还流行着前膛装的毛燧枪。
在苦劝无效的情况下,华夏炮兵将飞雷炮架好,瞄准被围困的回军密集人群,进行了一轮轰击。
只二十门飞雷炮,轻易地二十发炸药包,就将千余回军炸得死伤一片,轰击过后,千余人中完好无损的只有百十人而已。有的人估计没有被弹片伤害,可是,人已经沉睡不醒,后来自看时,已经彻底没有了呼吸,只是鼻口流血,完全是被炮弹气lang震死的。
剧烈的爆炸声,传出了老远,高山河谷,尽被震动,就连脚下的土地,也都微微颤抖。
号称没良心炮的飞雷炮,再次决定了战局。
欧阳炯一战得胜,干脆将大炮推向阳平关前,直接轰击。
回军明显被关下的惨败惊呆了,关上连大炮也没有还击,就匆匆忙忙撤退了。
华夏军的步兵侦察队小心翼翼地赶上了关门前,试探了几下,攀登城关,这时候,才发现,关上已经没有了敌人,而北面的大道上,回军部队潮水一样溃退着。
第一百十五章 汉中险恶
“叛徒!叛徒!无耻的叛徒!”太平天国军的淮王邱远才拍着桌子,怒不可遏。
面前的华夏军使一脸尴尬:“淮王,我们不是叛徒,我们是华夏天国军,源出于太平军翼王部队,和太平天国军是天然的好朋友。所以,锐王派遣我来,向诸位兄弟表达仰慕之情。”
“混帐!别提那个破翼王,石达开?哼,叛徒!天王给予他那么多的信任还不够,非要拉出天国的精兵强将,自走两广,独创基业!嘿嘿,最后呢?被清妖给打死了吧?活该!”邱远才鄙视地背着双臂,仰望着汉中南门城楼外的山川远景,不再理踩。
军使想不到,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这么深,东南的太平军将领,对西线的石达开部队将领,意见这么大。“淮王,事情是这样的!”
军使是挑选出来的能言善辩之人,言简意赅地将道理讲了,要求在陕西和太平军联合,镇压回军叛乱,打败满清军队,然后,东北方向入山西,北伐灭清。
“哼,作梦吧!镇压回军?回军是打清妖的,我们凭什么打他们?入山西灭满清?你们多少人?”邱远才一脸黑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