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孽海情天梦红楼-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先生。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如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夸人夸到这个份上,不服都不行。此公子长得太完美了,连生气和发怒都好看的人大家能不喜欢吗?
黛玉一看宝玉大吃一惊:太奇怪了,这人怎么看起来如此眼熟(能不眼熟吗?浇灌了那么多年,天天见。所以,我认为但凡对第一次见面的人感到眼熟的,上辈子两人肯定有交情)。在哪里见过呢?黛玉却想不起来。
宝玉给贾母请了安,贾母说:“快去给你娘请完安再回来。”
宝玉答应着,一溜烟跑出去了。
再回来时,已换了装束,虽然从正装换成了休闲装,但依然满头的珠宝,一身的绸缎。而且,这身装扮越发显得宝玉面如施粉,唇若施脂,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种描写要是放在现在,就整个一伪娘)。后人写了两首词来讽刺贾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译文:无缘无故的自寻烦恼和悲伤,有时疯疯傻傻像癫狂了一样。纵然长相潇洒漂亮,怎奈腹内空空像草包一样。荒唐颓废不懂得人情世故,执拗不驯又不愿学习孔孟文章,行为古怪性格反常,哪里还管得世俗人们的中伤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译文:富贵时不知道安居乐业,贫穷时更受不了孤独凄凉。可惜白白地浪费了大好年华,对于理家治国全无指望。天下无能属他为最,古往今来像他一样不成器的人没有第二个。劝告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千万别学这孩子的模样!
贾母见宝玉换了装,笑着说:“客人还没见,就先换了衣裳。还不去见见你妹妹!”
宝玉早就发现屋里多了个人,料定是林姑妈的女儿,连忙上前作揖。等大家都坐下,宝玉细细打量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似皱非皱的双眉仿佛笼罩着两缕轻烟,高兴中带有一丝忧郁的双眼脉脉含情。两颊的酒窝露出些许哀愁,娇弱的身躯好像常常被疾病侵袭。眼角微露点点泪光,不时地又有些娇喘。安静时仿佛娇艳的鲜花映在水中,行动时又好像柔软的柳条在微风中摆动。聪慧的心灵较比干还多出一点,微露的病容比西施还漂亮三分。)
宝玉审视完了,对贾母说:“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
贾母笑道:“又说疯话了不是,你怎么可能见过呢!”
“就算没见过,但是看着面熟,在心里就当做是老相识了,所以,今天见面应该是久别重逢了。”宝玉说着,坐到黛玉身边开始了第二轮的审视:“妹妹在家时上过学吗?”
“跟家庭教师学了一年半,认得几个字。”黛玉说。
宝玉:妹妹可有表字?
黛玉:没有。
宝玉:那我送你两个字‘颦颦’,妹妹的眉间若蹙,用这两个字最合适不过了。妹妹也有玉吗?
黛玉:没有,这种珍稀之物,哪能人人都有?
黛玉轻轻的一句回答,却点起了宝玉深深的怒火。他从脖子上摘下那块玉,狠命的摔在地上,骂道:“什么破东西,连人的高低都分不清楚,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了!”
众人一拥而上,都着急去捡玉。
贾母一把搂过宝玉:“孽障!你生气时人可以随便打,但就不能摔这命根子!”
宝玉边哭边说:“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家里的姐妹们都没有,现在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为什么单单我有?”
贾母哄他说:“你这妹妹原来也有玉的,只是你姑妈去世时做殉葬之礼了。”说着,从丫鬟手中接过玉,亲自给宝玉带上:“以后不许这样了,仔细你娘知道了打你。”
黛玉低着头偷偷抹眼泪:怪不得二舅妈说不能跟宝玉多说话,这才说了几句话,就惹得他犯了痴狂病,要是再多说几句,还不得闹翻了天?以后要小心点!
摔玉之事就这么过去了,。奶妈过来请示贾母:“林姑娘今晚住哪儿?”
“把宝玉的铺盖挪到我屋里,让林姑娘暂时在碧纱橱(一种隔断)里吧,等过了残冬,春天再给他们重新安排。”贾母吩咐道。
宝玉说道:“我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就行,何必又去老祖宗房里闹腾。”(看到了吧,喜欢在内帏厮混。)
贾母想了想,反正他们年龄还小,这样也行,也省了宝玉闹腾的自己休息不好:“每人由一个奶妈和一个丫头照管,就这样吧。”
黛玉从家里带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奶妈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贾母见雪雁年龄小,王嬷嬷岁数又大了,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鹦哥给了黛玉使唤。这样,王嬷嬷和鹦哥就在碧纱橱里陪黛玉。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和大丫头袭人,陪在外面的大床上。
这里介绍下袭人:袭人本来是贾母的丫鬟,本名叫珍珠,因她心地善良,爱岗敬业,最主要的是对主子们尽心尽责,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以深得贾母的喜爱。贾母怕宝玉身边没有竭力尽忠的人,就把珍珠给了宝玉。宝玉嫌珍珠这名土气,因她姓花,又有“花气袭人”的诗句,所以就给珍珠改名为袭人了。袭人可是个本分姑娘,看到宝玉性情乖僻,总是耐心的劝说。虽然每次说了也白说,但她仍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继续自己的工作。
宝玉和李嬷嬷都睡了,袭人见黛玉屋里还亮着灯,就敲敲门进来了:“姑娘怎么还没睡?”
“姐姐请坐。”黛玉让袭人坐在自己炕沿上。
“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抹眼泪呢。”鹦哥笑着说:“今天刚来,就惹得你家公子摔玉,倘或把玉摔坏了,怕被人责骂。”
“快别这样了。”袭人说道:“你不知道我家公子,这种奇怪的事儿多了去了。你刚来不知道,等以后处长了就会明白的。可犯不着为这点小事抹眼泪儿。”
“嗯。”黛玉点头:“姐姐说的我记住了。不知这块玉是什么来历,姐姐知道吗?”
袭人说:“这个还真不知道。听说出生时从嘴里抠出来的,上面还有现成的眼儿。你等着,我拿来你看看。”
黛玉说:“这么晚了,算了,以后再看吧。”
第二天起床后,黛玉先给贾母请了安,又到了王夫人屋里。正好王夫人和王熙凤在看金陵来的书信。金陵城中居住的薛家姨妈的儿子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了人,现在正在应天府受审。王熙凤的舅舅王子腾知道了消息,派人送书信来,让他们想办法周旋周旋。
第四回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话说林黛玉去给王夫人请安,正好遇到王夫人跟凤姐在商量大事。小孩子家也插不上话,就跟小姐妹们相约着去寡嫂李氏家玩。
李氏名李纨,字宫裁,是贾珠的媳妇。贾珠虽然死了,但留下了一个儿子,叫贾兰,今年五岁,已经上学了。这李氏也是官二代,父亲是教育部部长(国子监祭酒)。虽然主管教育,但她父亲李守忠却始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教她读书,只是简单地教她认认字,然后给女儿灌输了一脑袋瓜子的封建伦理教育。于是,青春丧偶的李纨,牢记着父亲的教导,泯灭了青春年少的激情,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儿子的事业中。闲暇时陪小姑子们绣绣花,吟吟诗,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林黛玉虽然客居姥姥家,但每日有这些姐妹们做伴,除了心中挂念老父亲外,也渐渐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现在我们来说说贾雨村。贾雨村托贾政的福去应天府上班了,一到任就接了一桩人命官司:两家争买一个丫头,互不相让,吵着吵着打起了群架,把其中一家的主人打死了。
原告说:被打死的是我家主人,那天买了一个丫头,没想到这丫头竟是人贩子拐来的。我家主人不知道就给了人贩子银两,说三日后是好日子,到时来接。谁知,人贩子瞒着我们又把丫头卖给了薛家,我们主人知道后就去找人贩子,想把丫头抢过来。谁知这薛家乃金陵一霸,倚财仗势,指使家奴把我家主人打死了。现在主犯已经逃跑,只剩下些无关紧要之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然无人做主。今听说老爷刚到任,望老爷为民做主,缉拿凶犯,为百姓除害!
贾雨村听了大怒:“岂有此理,这也太无法无天了,光天化日之下打死人还能白打了?来人,马上去薛家把知情人都给我抓来,我就不相信问不出凶犯藏匿的地点!”
“对了,还要马上签发通缉令。”贾雨村刚要发签(一种木制的凭证,取出来交给差役执行命令),忽然看见旁边一个差役给他使眼色,贾雨村心中疑惑,就住了手。
“现在休庭,择日再审。”
贾雨村急忙来到密室,只留下差役一人。
差役上前请了安,问雨村:“老爷官运亨通啊,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小人?”
贾雨村瞅了瞅眼前的人:“看起来很面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差役说:“老爷贵人多忘事啊,不知还记不记得当年在葫芦庙的事情?”
贾雨村一听葫芦庙,吃了一惊,这才想起来。原来这差役以前是葫芦庙里的小和尚,当年葫芦庙被火烧了以后,就趁年轻蓄了发,到了应天府做差役。
“原来是老相识。”贾雨村笑着说:“快请坐。”
差役哪里敢做,雨村拉他坐下:“贫贱之交不能忘,你就别客气了。”
差役这才把半个屁股放到椅子上,斜着身子,也算是坐了。
贾雨村问:“刚才为什么不让我发通缉令?”
差役说:“老爷到任前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吗?”
雨村奇怪的问:“什么护官符?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差役答道:“这怎么行?连这个都不知道官怎么能做的长久!如今的地方官,都有一个私单,上面记录着本省最有权有势,还有各种土豪的名单,倘若不小心惹了这些人,别说官位了,搞不好连命都保不住呢!所以大家把这个私单叫做‘护官符’。刚才说的被告薛家,老爷可不能惹。其实这件案子有什么难断的,只不过都碍于情面故意拖着,所以才拖了一年多。”差役边说,边从怀里取出一张抄写好了的护官符(有备而来)递给贾雨村,贾雨村接过来看,上面写着: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旁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译文:贾家的富贵名不虚传,白玉砌就的厅堂、黄金铸成的骏马。阿旁宫方圆三百里,也住不下金陵的一个史家。东海龙宫缺少白玉做成的坐床,龙王得请金陵王家来帮忙。豪富无比的薛家把珍珠视如泥土,黄金当成铁。
贾雨村还没看完,忽然有人来报:“王老爷来拜访。”
贾雨村连忙整理衣冠出去迎接。有一顿饭的功夫,贾雨村才回来又细细地问差役。
差役说:“这四家相互都有联系,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现在这个打死人的薛家,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
“照你说该怎么办?总不能让逃犯逍遥法外吧?你应该知道主犯藏匿的地点吧?”贾雨村问。
差役笑道:“不瞒老爷说,我不仅知道凶手藏匿的地点,而且还知道死鬼买主是什么人,甚至连被拐卖的丫头是谁我也知道。老爷细细的听我说来:被打死的是当地一个小乡绅的儿子,名叫冯渊,从小父母双亡,也没有兄弟姐妹,只守着父母留给自己的家产过日子,过的很不富裕。此人有特别的性取向,讨厌女子,喜欢男宠。谁知,那天遇见人贩子卖丫头,他却对那丫头一见钟情,想买回家做妾,并发誓从此不近男色。算好三日后是好日子,准备迎娶。但是,人贩子在收了冯家钱后又把丫头卖给了薛家,想卷了银子跑路,没想到事情败露了,被两家打了个臭死。两家都说只要丫头不退银两,那薛公子岂是让人的人,命令手下人把冯公子打了个稀巴烂,抬回家三天后就死了。这薛公子本来打算买了这丫头进京的,打死了人,薛公子也不慌张,抢了丫头,带着他的家眷按原计划进京城了,只留下一些奴仆料理此事。老爷猜猜被拐卖的丫头是谁?”
“我怎么能猜得出。”
“说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就是葫芦庙旁住着的甄老爷家的小姐英莲。”
“原来是她。英莲被拐卖时只有五岁,为什么到现在才卖?”
“这些人贩子专拐五六岁的孩子,养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等长到十二三岁时,根据长相选择买家,长相俊俏的当然卖得钱多。这英莲虽然相貌变了,但是我认得她眉心中的胭脂痣。正巧这人贩子又租了我家的房子,那天趁人贩子出去,我问过英莲,她是被打怕了的,怎么也不敢说,我哄了又哄,最后英莲哭着说:‘我已经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
雨村听完叹了口气:“这英莲也是个苦命的娃,这几年受尽了人贩子的折磨。总算有个冯公子看上她,虽不及薛家有钱,但应该比薛公子专情吧。谁知又闹出这等事来,唉,真是一对薄命的儿女呀。暂且不说她,你说说,今天这案子应该怎么判?”
“想当年老爷可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呀,怎么今天没了主意?”
“好汉不提当年勇,你就别废话了,快点说吧!”
差役笑了:“我听人说,老爷能有今天是借了贾府之力。这薛家公子薛蟠是贾家的亲戚。老爷何不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以后见了贾府的老爷们也好有个交代。”
“你说的虽有道理,但此事人命关天,我如果依你所说,办个冤假错案,上对不起皇上,下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呢!”
差役冷笑道:“道理谁都懂,但如今这世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老爷还是三思吧!”
贾雨村低头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好办法,只好再问差役:“你说吧,怎么办?”
“小人想出了一条绝佳的妙计。明天老爷开庭只管虚张声势,凶手肯定是抓不来的,就抓几个薛家的奴仆来拷问,然后……”此处略去几百字,无非是想利用封建迷信活动迷惑众人,把这件案子办成完美的冤假错案。贾雨村思前想后,认为这馊主意不靠谱,一直商量到深夜,俩人才散。
第二天开庭,贾雨村传所有的证人到庭详加审问,冯家也没什么人了,既然人都死了,无非是想多要些银两。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拿了钱,也就不追究了。
结案后,贾雨村急忙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贾政,一封给王子腾。说了好多拍马屁的话,然后说,薛蟠之案已结,请两位放心。
写完书信,就该处理‘贫贱之交’了,这差役知道的那么多,贾雨村岂能放在身边,于是,找了个差错,打发差役守边疆去了。
买了丫头打死冯渊的薛公子,名薛蟠,表字文起,金陵人。薛家也算书香门第了,薛蟠从五岁起开始读书,但是学来学去,除了能认识几个字外,别的就跟没学一样,上课开小差,下课不做作业。整天遛鸟斗鸡,不务正业。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他幼年丧父,是母亲的溺爱害了他。
薛蟠的母亲也是个厉害人物,是京营节度使(京城军区司令)王子腾的亲妹妹,跟荣国府贾政的老婆王夫人一母同胞。薛蟠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妹妹,乳名宝钗,生的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年他们的父亲在世时,很喜欢这个女儿。薛宝钗的学识胜过兄长十倍,而且,还识大体,知道为母亲分忧解难,是个称职的贴身小棉袄。
薛蟠家是皇商,是专门给宫廷采办物资的人家。其实薛蟠根本不懂经商之道,只不过仰仗着祖父的旧情分,在户部挂着虚名领钱粮,剩下的事全部交给手下人操办。
薛董事长的不务正业给了手下人好多可乘之机。由于经营不善,他们公司的业务总管、业务员,以及各省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们乘机投机倒把、强取豪夺。眼看偌大的一个皇宫物资采办集团公司由辉煌一步步走向了衰落,但薛公子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
最近,皇上下旨要在各省的公务员家庭中选才人赞善(宫中的女官名,品位低于皇帝妃嫔),以备选公主们的入学陪侍。
这可把薛蟠高兴坏了,京城这么繁华的地方,我薛爷还没去过呢!这次可以去玩个够了。
于是,他给自己找了三条必须进京的理由:
一、送妹妹待选。
二、舅舅、姨妈家都在京城,趁此机会走走亲戚。
三、去户部结算旧账,顺便做做下一步的新工作计划。
理由有了,他母亲肯定没意见。我们以前说过,薛蟠之所以这么不成器都是因为母亲溺爱造成的。于是乎,薛蟠打死了冯渊,买了丫头英莲,打好行装,给舅舅、姨妈购置了大量的土特产后带着母亲妹妹就进了京城。
还没到京城,薛蟠就听到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舅舅王子腾升了,从京城军区司令升成了统帅九省的军区总司令(九省统制),最近已奉旨视察边境防务去了。其实,舅舅升职不升职的薛蟠倒不是很在意,他高兴的是,从此自己可以在京城胡作非为,反正舅舅天高皇帝远,管不着他了。
“咱家在京城的房子十几年没人住了,这期间,那看门人肯定也把房子租出去了,我先派几个人打扫打扫吧?”薛蟠跟母亲商量。
“你舅舅家、姨妈家有的是房子,我们先去他们家住着,以后慢慢打扫就是了。”
“舅舅现在升了官,家里肯定忙着收拾行囊准备上任,我们拖家带口的去投奔他,岂不是添乱?”
“不是还有你姨妈家吗?你的心思我明白,守着舅舅、姨妈,你不能恣意妄为了,觉得拘谨了对吧。”薛姨妈心里很清楚:“既然这样,你愿意自己住就自己住去,反正我跟你妹妹是去你姨妈家了。”
薛蟠见拗不过母亲,只好吩咐家人直奔荣国府去了。
王子腾的升任让妹妹王夫人心里略有些失落,毕竟是娘家人,以后哥哥不在京城了,少了家亲戚来往。这样失落了几天后,忽然家人来报:“姨太太领着公子、小姐合家进京,现在已到门口。”
王夫人一听,几日的阴霾一扫而光。率领着众多媳妇把薛姨妈接了进来。姐妹俩多年不见,再见已是暮年,不禁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叙完旧,王夫人又领着薛姨妈拜见了贾母、贾赦、贾珍等。
贾政说:“姨太太岁数不小了,外甥现在还年轻,在外面住着也不放心,我们家东北角梨香院有十来间房子空着,闲着也是闲着,你派人打扫了,让他们母子住那里吧。”
王夫人还没来得及跟薛姨妈说,贾母那边又派人传来了话:“请姨太太就在我们家住下吧,人多热闹。”
这样正合了薛姨妈的意,她跟王夫人说:“住归住,所有的日常花销我们家自己出。”
王夫人知道她家不差钱,也没再说什么。
梨香院原来是荣公养老的地方,有十来间房子,是个清净的场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梨香院厅舍齐备,院子有扇门通着街,另在西南角有一角门,经过一条胡同就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
每天茶余饭后,薛姨妈便会由此胡同到王夫人处,陪贾母聊聊天或与王夫人叙叙旧。女儿薛宝钗也跟黛玉、迎春姐妹或看书或做针线,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最高兴的要属薛蟠了。当初,他不愿住在姨母家,怕姨夫管束拘谨,但母亲执意要来,他只能暂且住下,另外派人打扫自己家的房子,想打扫好了自己搬过去。谁知住了没有一个月,住上瘾了,现在撵都撵不出去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这几天功夫,薛蟠交了众多朋友,每天跟贾府族中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坏事做尽,今日喝酒、明日观花,此时的薛蟠在这些人的熏陶下,比往日更坏了十倍。
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无奈公务在身,贾家又家大业大,照管不到这些。而且,族中事务都由贾珍全权代理,所以,薛蟠更加的无法无天了!
第五回 贾宝玉梦游幻境
林黛玉自从来到姥姥家,贾母恐其外孙女想念母亲,所以倍加关怀、万般怜爱,饮食起居跟宝玉一个档次,是贾家级别最高的。
宝玉和黛玉也是情投意合,日渐亲密,白天同行同坐,夜里同息同止,虽然不在一屋睡觉,但作息时间却是一样的。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再如果没有从天而降一个花容月貌的薛宝钗,那么,我们现在讲的将会是一个两小无猜,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
但命中注定的姻缘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家还记得癞头和尚说过的话吗?黛玉要想一生平安,除非一个外人不见(父母除外)。黛玉不信,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不信,不只不信,还把女儿送到了满是外人的姥姥家。
于是,在来到姥姥家以后,黛玉第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摆在了面前。突然出现的薛宝钗打乱了黛玉原本平静的生活。这个宝姐姐虽然岁数不大,但是知书达理,行为豁达,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从不摆架子,不像黛玉一样的孤芳自赏、目中无人,所以,大家都夸宝钗好,宝钗漂亮。人的审美观不同,但大多数人都觉得宝钗的长相要在林黛玉之上,最可气的是,连家里的丫鬟也喜欢跟宝钗在一起,因为只要在宝钗身边,她们就有存在感,就不会感到自卑。
这一切,黛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心里极度的不高兴,但是不高兴也不能说出来,因为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不能随便发小姐脾气。于是,宝玉就倒了霉,成了林妹妹的出气筒,谁让自己是林妹妹最亲近的人呢,越亲近的人却容易产生矛盾,这是自然规律。这一天,不知为何,两个人因言语不和,拌了几句嘴,黛玉一生气扭身回自己屋里抹眼泪去了,宝玉知道自己闯祸了,只得跟进屋去好言相劝,半天后,总算劝好了。相同的场景很多,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近日,东边宁府花园里的梅花开了。贾珍媳妇尤氏置办了一桌酒席,带着儿媳秦可卿(贾蓉媳妇)来请贾母过去赏花。吃过早饭,贾母就率领一大伙儿人过宁府那边了。
赏花毕,一干人入席。席间,众女眷就东府、西府的家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东家长、西家短,凡是能想起来的绝不会落下,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关心。
说来说去,把宝玉说困了,要睡午觉。贾母叫来几个奶妈并几个丫头让她们用轿子送宝玉回家,等睡醒后再接过来。
“不用这么麻烦了,我们这里有给宝叔叔收拾好的屋子,老祖宗放心,把宝叔交给我,我保证让宝叔睡好午觉!”贾蓉媳妇秦可卿笑着说。
贾母知道秦可卿是个办事可靠之人,生的袅娜纤巧,性情温柔和平,在重孙媳妇中是拔尖人才,就应允了。
“嬷嬷、姐姐们,你们领了宝叔跟我来吧。”秦可卿跟宝玉的奶妈说。
说着,他们来到了宁府上房的一个侧室,屋中间悬挂着一幅画《燃藜图》(是劝人勤学苦读的画),宝玉看了心中有些不快,一扭头,又看见一副对联,上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译文:明白社会上种种事态都是学问,精通世间的人情世故就是文章。
就这两句话,差点没把我们的宝二爷看吐。就算室内装饰再精美,铺陈再华丽,也不愿在这屋待了。
“快出去,快出去。”宝玉不耐烦的说。他挥一挥衣袖,别说云彩了,就连这屋的空气也不想带走一点。
秦可卿笑了:“这里不好,那么就去我屋里睡好了。”
奶妈们不同意:“哪有当叔叔的去侄媳妇屋里睡觉的理?”
“哎哟歪,他才多大点孩子,这有什么呀,你们想多了吧?”秦可卿依然笑眯眯的说,不容分说,带着大家到了自己的房间。
刚到房门,一股甜香扑面而来,宝玉深深地呼吸了几下:“真香!”
进到屋里,墙上挂着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也有一副对联:
嫩寒所梦因春冷,芳香笼人是酒香。
译文:初春时节天气微寒,孤单寂寞难以入眠成梦;铺面而来的香气,是美人呼出的酒香。
再看这一屋的豪华摆设:武则天用的宝镜,赵飞燕舞过的金盘,盘里盛的是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摆着寿阳公主睡过的床,床上挂着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我不得不说看得眼花缭乱了,如果此处大家不明白,请百度)。
“这里好。”宝玉拍手叫好。
“这屋子神仙来了也想住下。”秦可卿笑着说。又拿来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纱质的薄被子),红娘抱过的鸳枕(绣着鸳鸯的枕头)。一切安排妥当了,屋里只留下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头伺候,余者都让她们去屋外廊檐下候着。
“行了,你可以睡了。”秦可卿轻轻关上门,去房外跟小丫头们聊天去了。
不一会儿,宝玉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隐隐约约仿佛看到秦可卿在前面走,于是他也晃晃悠悠的跟了上去。到了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却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宝玉心里很是喜欢:“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吗?这地方好,没有父母的唠叨,也不用做功课,如果能留在这里,也不枉活这一生啊!”
宝玉正在这里胡思乱想,忽然,山后传来了一个女子婉转的歌声: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译文:春天的梦境像浮云一样容易消散,缤纷的落花随波逐流渐渐远去。奉劝那些痴情的青年男女们,何必自寻无谓的烦恼。
余音缭绕,白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