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孽海情天梦红楼-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姐笑道:“张爷爷,我女儿的寄名符(古代人为了儿女容易成长,就把他送到僧道处做寄名弟子,以求神佛庇佑,这个寄名的师傅要给小孩子寄名符佩带)你何时给?你说用鹅黄缎子换,缎子我可是早派人给你送来了!”

    张道士哈哈大笑:“人老了眼花了,也容易忘事了,没看见奶奶也在这里,我现在就去拿。”

    不一会儿,张道士从大殿的佛前取来了符,用茶盘托着、红缎子包着,先递给了大姐儿的奶妈。大姐儿的奶妈接了符,递到凤姐手里。

 第二十九回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二)

    凤姐笑道:“张爷爷用手拿出来就行了,还用茶盘托着,看似简单的事搞得这么复杂。”

    张道士道:“用手拿不卫生,这么拿,既干净又不失文雅,而且,一托盘还能二用。”

    凤姐疑惑的问:“怎么个二用法?”

    张道士说:“一、把寄名符托出来,二、把哥儿的玉托出去。听说我们这儿有活动,我的一些道友领着徒子徒孙来凑热闹,他们想见识见识传说中的通灵宝玉,不知老太太同意吗?”

    贾母道:“你把宝玉带了去,一块让他们瞧瞧岂不省事?”

    张道士笑道:“外面人多,气味难闻,我怕哥儿受不了。”

    贾母一听有理,便让袭人把玉摘了,放在托盘里,张道士小心翼翼的捧了出去。

    不一会儿,张道士把玉还回来了:“众人托小道的福,都见识了。这是他们给的贺礼,我知道哥儿肯定不稀罕,就送给房里的丫头们玩耍吧。”

    说着,张道士开始展示礼品:金璜(一种金饰),事事如意玉、岁岁平安玉等共三五十件。

    贾母说:“这不是胡闹吗?出家人哪来的这些,快还给他们去。”

    张道士:“老太太若不收,他们会怎么看我?你就给小道点面子吧。”

    宝玉说道:“老太太,既然张爷爷这么说了,我们就收下。不过,这些东西我留下也没用,不如我带了小子们给穷人施舍了吧。”

    张道士说:“这样不好,不好。哥儿想行善容易,可以给穷人们发些钱。这些东西虽不是稀世珍宝,但也有些收藏价值,给了他们糟蹋了。”

    宝玉:“好吧,那等会儿出去发钱。”

    于是,贾母领着宝玉、宝钗、黛玉等去了正面楼上坐,凤姐则去了东楼。

    戏开始了,宝玉觉得无聊,就翻看张道士拿来的一盘子礼物。一件赤金点翠的麒麟引起了贾母的注意:“这件东西好眼熟,貌似谁家的孩子戴过。”

    宝钗看了一眼,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不过比这个小些。”

    贾母:“嗯,我想起来了,云儿是有一个。”

    宝玉:“我怎么没见过。”

    探春笑道:“宝姐姐善于观察,不管什么她都记得。”

    林黛玉冷笑道:“你这一说,宝姐姐在我心里顿时高大了许多,她特别关心别人戴的东西,什么金、什么玉的。”

    宝钗扭过头装作没听见。

    宝玉听说史湘云有这么件东西,就偷偷拿起来揣在了怀里。偷眼看黛玉,黛玉正笑眯眯的瞅着他,他顿时觉得尴尬起来,把金麒麟掏出来又放下了:“这个东东好好玩,等回家我穿上链子给你戴。”

    黛玉将头一扭:“我不稀罕!”

    宝玉:“你不稀罕我稀罕。”说完,又揣了起来。

    黛玉不理他。这时,贾珍、贾蓉带着媳妇过来了。

    贾母:“你们玩你们的吧,不用过来。”

    贾珍:“刚才有人回:冯将军家送礼来了。”

    凤姐听说也过来了:“人家以为咱们家大摆斋坛呢。这都是老太太惹的祸,我得赶快准备赏钱去。”

    话音刚落,冯家的管家婆子也来了,接着是赵侍郎家、朱家、纪家……某朝虽然通讯不发达,但是各家派出的狗仔队还是很敬业的,在远离京城n里的道观里,居然安插了这么多眼线。

    贾母这才后悔起来:“早知这样,我就不该来。这次真的怪我,我只不过想出来逛逛,没想到惹了这么多麻烦。”

    于是,贾母戏也懒怠看,到了下午便打道回府了。

    宝玉也不高兴,让他不愉快的是张道士居然当着黛玉的面,给他介绍女朋友,这完全违背了宝玉非黛玉不娶的心愿。

    黛玉貌似中了暑。

    所以,当第二天凤姐兴致未减,向原班人马发出第二轮邀请的时候,贾母不去了,黛玉不去了,宝玉更不去了。凤姐心情并未受到影响,带领着一批爱热闹的人再次前往清虚观。

    宝玉见黛玉病了,饭也吃不下,不时地过来探望。

    黛玉:“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做什么?”

    黛玉的意思是:你不用陪我,我只是稍微的有点中暑而已,不要紧的。

    宝玉因了昨天张道士的提亲,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怕黛玉多心,于是黛玉好好的一句话,宝玉却想多了:别人不知道我的心,难道你也不知道我的心么?所以,把脸一沉,说道:“我算是白认识你了,罢了,罢了!”

    林黛玉听了,冷笑了两声:“我知道你白认识了我,我不像别人有什么可以配的上你!”

    宝玉:“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

    林黛玉不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怔怔的听宝玉继续说道:“昨天为这我发过誓,就算我天诛地灭、下辈子投猪胎,妹妹有什么好处?”

    林黛玉这才想起昨天的事情,又急又愧:“我要是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呢,昨天张道士给你提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心里生气,拿我出气是吧!”

    宝玉心想:别人知不知道我的心,我不在乎,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吗?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的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宝玉心里想着,却不说出来,脸上写了两个字:你猜!

    黛玉心想:其实我知道你心里有我,虽然大家都说“金玉良缘”,但是我知道你并不在乎这些,我经常提“金玉”之事,无非是让你无视这歪门邪说,为什么你不了解我的心,我一提你就着急,可见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谁知你是不是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黛玉心里想着,脸上也写了三个字:就不猜!

    宝玉又想:我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你能高兴,我死了也愿意。你猜也好,不猜也好,反正我的心就摆在这里,不远不近。

    黛玉也想:你不用管我高不高兴,你好我自然也好。

    宝玉又又想:是不是我把玉摔了,你就知道我的心了。想到这里,宝玉感觉咽喉处一阵干噎,气的说不出话来,赌气从脖子上摘下通灵宝玉,咬着牙狠命地往地下一摔:“什么惹事的东西,我砸了你完事!”

    通灵宝玉乃宝物,坚硬无比,如果是普通的玉就算以自由降落的方式掉落地上也会摔成几块,何况宝玉是以愤怒的姿势加大了力度的一摔呢!

    宝玉见那玉没摔碎,又怒气冲冲的回身找东西来砸。

    林黛玉早就吓哭了:“你何苦砸那哑巴东西,如果想砸,不如砸我!”

    紫鹃雪雁拼命地抢宝玉手里的通灵宝玉,宝玉死死的攥着。没办法,雪雁只好去找袭人。

    宝玉冷笑道:“我砸我的东西,与你们无关。”

    袭人从未见过宝玉这样:脸气黄了,眉毛竖着,眼睛瞪得溜圆。便劝他:“你跟妹妹吵架,犯不着砸玉吧?如果真的砸坏了,林妹妹心里能过得去吗?”

    袭人的一席话说到了黛玉的心坎上,她想,连袭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宝玉就不明白,她越想越伤心,不禁嚎啕大哭,哭得心肝脾肾俱疼,心里一恼,把刚吃下去的解暑汤“哇”的一口吐了出来。紫鹃忙用手帕去接,不一会儿,一块手帕就吐湿了。

    紫鹃道:“姑娘虽然生气,但也该有个限度,吃了药才好些了,又吐出来了,倘若有什么好歹,让宝二爷心里怎么过的去!”

    紫鹃的话也说到了宝玉的心坎上了,紫鹃都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黛玉就不明白呢!

    黛玉哭的红鼻子红眼,一边哭,一边喘粗气;一行是泪,一行是汗。宝玉看她这样,早把气丢到了一边,后悔自己不该同她吵,看她这般难受,又替不了她,心里着急,也滴下泪来。

    袭人看宝玉哭,又摸着宝玉冰凉的手,也心疼的哭起来。

    紫鹃替黛玉扇着扇子,见另外三人各哭各的,也不由得伤心起来,两行热泪瞬间流了下来。

    原来,哭是可以传染的……

    大家不知道哭了多少时间,终于,袭人哭完了,她擦干脸上的泪花,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对宝玉说:“你不看别的,就看这玉上林妹妹精心编的穗子也不能摔。”

    黛玉听了,一把把玉夺过去,顺手拿了一把剪刀就要剪。袭人紫鹃刚要夺,穗子已经被剪了几段。

    黛玉哭道:“我知道他不稀罕,叫别人再给他编好的吧。”

    袭人后悔不迭:“我这该抽的嘴呀,真是多嘴多舌害死人!”

    宝玉:“随便剪,反正从今往后我不戴它了,无所谓。”

    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种怕担责任的人。几个婆子有拄拐的、有脚步蹒跚的、还有健步如飞的,她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赶紧去告诉贾母或者王夫人,别连累了自己。

    于是,贾母、王夫人接二连三的接到密报:宝玉跟林妹妹吵架,把玉摔了。

    从婆子们的表情和语气可以看出,这次的摔玉事件不容忽视。于是,贾母和王夫人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馆,眼前的一切跟她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宝玉无言、黛玉亦无语。

    袭人、紫鹃倒霉了。

    王夫人:“你们不小心服侍,致使兄妹俩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争吵,并由此引发了一次摔玉事件,这是多么严重的失职你们知道吗!今天,你们两个要认真检讨,以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袭人、紫鹃心里虽委屈,但只能听着。最后,贾母带宝玉离开争吵现场,一场嘴皮子战斗彻底结束了。

    初三,薛姨妈家摆了酒席,请贾府的人过去看戏。

    宝玉不去:自从惹了林妹妹,总无精打采的,哪有心情去看戏。

    黛玉不去:宝玉不去,我也不去。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那穗子剪断,只好在家给他重新编根穗子了。

    贾母本以为借这次看戏的机会可以让兄妹俩和好,谁知,两人都不去,老太太急的抱怨道:“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对小冤家,没有一天不让我操心,几时断了气,任凭他们闹到天上去,我也眼不见心不烦了!”贾母说完,忍不住老泪纵横。

    俩人听说后,不禁潸然泪下:原来世上的姻缘不都是金玉良缘,还有不是冤家不聚头之说。

    于是,一个在对月长叹;一个在馆临风洒泪。

    袭人乘机劝宝玉:“平时小厮们和他们的姐妹打架你都骂他们蠢,不能体贴女孩子的心。今天你怎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明天,你去给林妹妹陪个礼道个歉,大家还是跟往常一样,可好?”

 第三十回 宝玉戏金钏儿

    黛玉与宝玉吵架已经好几天了,虽然后悔,但一个女孩子又不好意思先去跟他说话,所以每天闷在家里,若有所失: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吵架后,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对宝玉说三个字:对不起。

    做为一名贴身丫头,黛玉的心思紫鹃猜的很明白,于是,紫鹃劝黛玉:“我个人认为这次吵架,姑娘错的多些。别人不知道宝玉的脾气,难道我们还不知道吗?为了那块玉,姑娘已经闹了n次了,既然那玉摔不碎、砸不烂,那就让它真实的存在吧。”

    黛玉啐道:“胳膊肘子往外拐,我哪里错了?”

    紫鹃笑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动手剪了穗子就是你的错,如果划分责任,姑娘占七分,宝玉占三分。其实,宝玉还是很在乎姑娘的,都是姑娘故意使小性子气他。”

    黛玉刚想说:我那是试探他呢!院外忽然传来了叫门声。

    紫鹃笑道:“宝玉来给姑娘赔礼道歉了。”

    黛玉:“不许开门。”

    紫鹃:“这又是姑娘的不对了,天这么热,太阳这么毒,宝玉又是这么娇生惯养的,要是晒坏了他怎么办?就算晒不坏,脸上晒出黑斑来也不好嘛。”

    说着,便出去开门,果然是宝玉。

    紫鹃笑着对宝玉说:“我还以为宝二爷再也不来我们家了,怎么这会子又来了?”

    宝玉笑道:“好好的,我为什么不来?我就是死了,魂也会一天来一百趟。妹妹身体怎样了?好了吗?”

    紫鹃:“身上的病好了,心里的病好没好。”

    宝玉笑道:“放心吧,我就是心理医生。”

    黛玉在屋内听到宝玉说话,不禁又伤起心来,坐在床上抹眼泪。

    宝玉站在床边,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说:“妹妹的病好了吗?”

    林黛玉用手帕子擦着泪,并不理他。

    宝玉便挨着林黛玉在床沿上坐了:“我知道妹妹还在生我的气,如果我不来,别人就会以为我们俩吵架了。”

    林黛玉心想:难道我们没有吵架吗?

    宝玉接着说:“就算吵架了,我也不想让别人来劝我们,自己吵的架自己好,这样才不会显得生分。今天我是有备而来,要打要骂随你,但是千万不能不理我!”

    林黛玉听到“这样才不会显得生分”哭的更厉害了:“你也不用来哄我,反正从今往后我是不敢亲近二爷了,你权当我去了好了。”

    宝玉笑道:“你要往那儿去?”

    黛玉:“我回家。”

    宝玉:“我跟你回家。”

    黛玉:“我去死。”

    宝玉:“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黛玉刚刚缓和一点的脸顿时又严肃起来了:“又说混账话!你家有那么多的姐姐妹妹,都死了,你有几个身子做和尚?”

    宝玉自知这句话也说的不妥了(1、封建社会,说这样的话太过不正常,正常男人要继承家业,出家当和尚是离经叛道的事。2、当和尚明明是表明了非黛玉不娶的决心,怕说的太露骨黛玉生气),红了脸,低着头沉默不言。

    黛玉看他这样,伸出手指头狠狠地在他脑门上戳了一下:“你这……”后面的话她又咽了回去,仍拿着手帕抹眼泪。

    宝玉见黛玉哭的红鼻子红眼睛,心里一阵难过,也流下泪来。

    宝玉在袖子里掏了半天也没掏出手帕来,只好抬起胳膊用衣袖拭泪。

    林黛玉从枕边拿起一块绡帕子摔到宝玉身上,仍旧不说话。

    宝玉拉起黛玉的一只手放到自己胸口:“你这样哭,我的五脏都碎了。”

    黛玉啐了一口,羞涩的低下头。

    宝玉笑了:“走吧,我们去老太太那里。”

    黛玉甩开宝玉的手,说道:“谁跟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了,你还这么诞皮赖脸的,一点道理也不懂。”

    忽然,一阵笑声传来,凤姐边笑边走了进来:“老太太还抱怨天抱怨地的,让我来瞧瞧你们和好了没。我说不用瞧,保证好了。老太太骂我懒,我只好来了。我说的怎么样?和好如初了!你们两个也是,越大越像孩子了,这会子拉着手哭,昨天怎么还乌眼鸡似的斗。快跟我去老太太那里,她老人家不放心呢!”

    说完拉起黛玉的手就走:“不用带丫鬟了,有我服侍你呢。”

    宝玉跟在身后。

    见了贾母,凤姐笑着说:“老祖宗不信,非要我过去瞧,我过去了,两个人正对着赔不是呢,他说他错了,她说她对不起了,哪里用得着别人去说合。”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黛玉一言不发,坐到贾母身边。

    宝玉略显尴尬,笑着对宝钗说:“今天身体不适,没去你家看戏,不好意思了。”

    宝钗笑道:“没事,你客气了。”

    宝玉:“姐姐怎么也没看戏?”

    宝钗:“我看了两出,天太热,你知道我很怕热的。”

    宝玉:“怪不得他们把姐姐比作杨贵妃,原来人胖了就是怕热。”

    宝钗大怒,想发火,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意思发出来,只好红着脸冷笑了两声:“我像杨贵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像杨国忠的。”

    我们以前说过,薛宝钗进京是参加皇宫的选秀节目的,虽然书中曹雪芹并未说结果,但事实证明,宝钗肯定落选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不是好东西,宝钗因此又联想到自己的哥哥薛蟠,所以宝钗觉得宝玉在奚落她。

    正好有小丫头靛儿找不着扇子了,以为是宝钗藏了,跟宝钗要扇子:“好姑娘,快给我吧。”

    宝钗一肚子的怒火正无处发泄,靛儿这不是找骂来了吗?

    宝钗一脸的不高兴:“请你说话注意点,我虽然喜欢拿扇子扑个蝶,但那也是我自己的扇子不是吗?你去问那些平时跟你嬉皮笑脸的姑娘们要去!”

    宝玉看宝钗这样,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找别人搭讪去了。

    林黛玉见宝玉奚落宝钗,心里偷着乐,也想乘机取笑几句,但靛儿来搅了局,她的计划落空了。

    黛玉:“宝姐姐,你看了两出什么戏?”

    宝钗看黛玉脸上明显的写满了幸灾乐祸,便冷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宝玉很傻很天真地说:“姐姐博学多才,怎么不知道这出戏的名字呢?这出戏叫《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你们博学多才,知道叫《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宝玉、黛玉羞红了脸。

    等凤姐宝钗她们回家睡午觉了,黛玉笑着对宝玉说:“你终于见到比我厉害的人了吧?其实我心拙口笨的,哪跟某些人似的伶牙俐齿,不让人说话!”

    宝玉因得罪了宝钗,心里也懊恼,见黛玉这样说,心里越发的生气起来。又不敢说什么,只好无精打采的走了。

    天气炎热,偌大的贾府静悄悄的,穿过凤姐寂静的院落,前边就是王夫人的住处了。

    王夫人正在里屋的凉席上睡觉,丫鬟金钏儿坐在一旁捶腿,眼睛半睁半闭,也快睡着了。宝玉轻轻走过来,摸了摸金钏儿的耳垂。

    宝玉:“困了吗?”

    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笑着摆手让他出去,然后仍闭着眼睛给王夫人捶腿。宝玉恋恋不舍的,偷偷看了看王夫人,从口袋里掏出一粒口香糖塞到金钏儿嘴里。

    宝玉悄声说:“明天我跟太太说要了你,咱们在一起吧。”

    金钏儿仍然闭着眼睛不说话。

    宝玉又说:“要不,等太太醒了我就说。”

    金钏儿睁开眼,笑道:“你着什么急呀,金簪子掉进井里头(薛家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意思是黛玉才是宝玉的),这句话你也不明白吗?我告诉你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去东小院里拿环哥儿和彩云去。”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讲明白的。读者如果看不懂,请百度。

    宝玉笑道:“他们怎么样我不管,我只要守着你。”

    宝玉话音刚落,只见王夫人翻身起床,照着金钏儿脸上打了两巴掌,骂道:“下流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让你教坏了!”

    宝玉见王夫人醒了,一溜烟的跑了。(好不负责任的男生!)

    金钏儿脸上火辣辣的,一声不敢吭。丫头们听见王夫人醒了,都进来伺候。王夫人叫玉钏儿(金钏儿妹妹):“把你妈叫来,带你姐姐出去。”

    金钏儿哭着跪倒在地:“我再也不敢了。太太要打要骂,只管发落,就是别把我撵出去,我跟了太太十多年,撵出去了可怎么见人呢!”

    不管金钏儿怎么哀求,王夫人就是不松口,还是让金钏儿的母亲白老媳妇领回了家。

    宝玉闯了祸,一溜烟跑回大观园。园子里赤日当空,静无人语,只有满耳的蝉鸣。经过一片蔷薇花架时,忽然有呜咽之声传来,如泣如诉。宝玉纳闷:不会是什么花神、鸟神的吧?宝玉悄悄躲在茂密的蔷薇花叶后仔细观察,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地上用簪子在地上抠土,眼泪滴滴答答雨点般的落在地上。

    宝玉细看,这女孩子原来就是貌似黛玉的十二个女戏子中的那个。

    女孩子用簪子不停地在地上画字,画来画去,只是一个“蔷”字。宝玉看痴了,两个眼珠子随着那只簪子动,心想:“好可怜的妹妹,心里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可惜我不能替她分担!”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刚才还晴朗朗的天,忽然吹来了一阵凉风,乌云布满了天空,雨瞬间落下来了。

    宝玉急忙喊了一声:“还不快跑,下雨了。”

    女孩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抬头看,花叶间露着半张俊秀的脸,还以为是哪个屋的丫头,笑道:“多谢姐姐提醒,姐姐也快跑吧。”

    宝玉低头一看,自己身上全湿透了,急忙往跑去。

    里好热闹,戏剧学院的宝官、玉官正和袭人她们玩耍,忽然来了一阵瓢泼大雨,大家把下水沟堵住,让院子里积满了水,再把院门一关,于是,赶鸡的赶鸡、捉鸭的捉鸭,顿时,院子里鸡飞鸭跳,会游泳的、不会游泳的家禽都被放了出来,看到鸡们在水中挣扎,袭人她们站在游廊里拍手欢笑。

    宝玉急匆匆跑到门口,听到院里欢声笑语,敲了半天也没人听见。敲门听不见那就踹门,脚的力气大,这次,院里听见动静了。

    袭人笑道:“不用叫了,不开。”

    宝玉说:“快开门,是我!”

    麝月:“像宝姑娘的声音。”

    晴雯:“胡说,下着雨宝姑娘来干什么?”

    袭人:“反正不是宝二爷,我去门缝里瞧瞧,看着顺眼的人就开,不顺眼的就让他一边儿待着淋雨去,你们说可好?”

    众人拍手道:“这真是好极了!”

    袭人顺着游廊来到门边,往外一瞧,只见宝玉落汤鸡般的站在门外,忙开了门,笑道:“你这么大雨怎么回来了,我们还以为是那谁呢!”

    宝玉一肚子气,也没看清楚是谁,抬脚便踹在袭人的肋间。

    袭人“哎哟”了一声,只听宝玉嘴里骂道:“下流东西们,不跟你们严肃点不行了,现在都敢拿我取笑了!”踢完、说完,才看清楚开门的是袭人:“怎么是你?踢在哪里了?”

    袭人又羞又疼,知道宝玉不是安心踢她,就忍着疼说:“没踢到哪,快回屋换衣服吧。”

    进了屋,宝玉边脱衣服边笑着说:“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打人,没想到会是你!”

    袭人强颜欢笑:“我第一个挨打是应该的,谁让我是她们的领导呢!”

    宝玉:“我不是故意的。”

    袭人:“我知道。”

    袭人不敢说疼,晚饭也没吃好,趁洗澡时看了看肋上已经青了碗大的一块。到了夜里,睡梦中疼醒,不禁“哎哟”了几声。宝玉听到,悄悄举灯下床察看,刚到床边,只听袭人咳了两声,吐出一口痰来,宝玉低头一看,一口鲜血豁然于地上,触目惊心。袭人觉得嗓子里又腥又甜,看了地上,心冷了半截。

 第三十一回 晴雯撕扇作千金一笑(一)

    话说袭人见自己吐了血,心冷了半截。平时她常听人们说:少年吐血,年岁不保,纵然命长,也是废人了。

    想想自己平时的努力,难道立志做姨太太的愿望就要废了吗?想到这里,袭人不禁心灰意冷,眼中滴下泪来。

    对于袭人的想法,我只能说:没文化真可怕……

    宝玉见袭人哭了,心里一阵心酸:“对不起,真的真的对不起。”

    袭人勉强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死在宝二爷脚下值了。”

    宝玉:“你等着,我让人烫黄酒,拿山羊血黎洞丸来。”

    黄酒:我国最古老的酒之一,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驱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还能有效的预防感冒。

    山羊血:又名青羊血,牛科动物青羊的血液干块。捉杀后把羊肠子取出,刮去油脂,把血灌入肠中,用细绳扎成一个个一寸多长的小节,晒干。成品血色紫而有光,无杂质。可用酒冲服或入丸剂服。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便血,和非外伤所致外部出血。

    黎洞丸:一种中成药,主治续筋接骨,疏风活络,跌打损伤,肿毒危重之症,内服、外用皆有疗效。

    袭人拉了宝玉的手说:“不用了,你这一闹,她们又要抱怨我轻狂了。虽说你也算半个大夫了,但药还是不能乱吃的,等明天你打发茗烟问问王太医,再买点药回来吃不好吗?”

    宝玉听了有理,只好给袭人端了杯茶,让袭人漱了口。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宝玉打发人叫了王太医过来,亲自说了病症。王太医开了一付丸药,嘱咐宝玉用法用量,宝玉又听王太医说袭人没什么大碍,这才放了心。

    第二天是端午节,家家门前插蒲艾,个个孩童系虎符。中午,王夫人让厨师准备了一大桌酒席,请薛姨妈等人来赏午(饮雄黄酒,吃樱桃、桑葚以及赏石榴花等活动)。

    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跟他说话,知道是因为昨天的事,所以无精打采的。

    王夫人以为宝玉不高兴是因为昨天撵了金钏儿,心里不自在,所以也懒得跟他说话。

    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以为是宝玉因昨天得罪了宝钗心里不自在,所以也没什么兴致。

    凤姐因昨晚王夫人告诉她撵了金钏儿的事知道王夫人心情不好,也不敢说笑,所以,比别人更淡淡的。

    贾氏三姐妹见大家都淡淡的,所以也淡淡的。

    于是,淡淡的一帮人过了一个淡淡的端午节。

    林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淡淡的端午节过了,她没觉得怎么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聚时欢喜散时悲,所以还不如不聚的好。

    宝玉天生喜聚不喜散,这个淡淡的端午节,宝玉过的闷闷不乐。

    回到,晴雯上来换衣裳,不小心把一把扇子摔到了地上,股子跌折了。

    宝玉叹道:“蠢才啊蠢才!将来你自己成了家也这么毛手毛脚,钻头不顾腚的吗?”

    如果换做袭人、麝月等丫头,看宝玉不高兴陪个礼也就算了,可是,这次偏偏是晴雯,只听她冷笑了一声说:“二爷近来气性很大,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