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外头的事有贾政打听,子肜也就开始经常出席一些原先不耐烦的应酬,虽每次回来都累得要死要活,比管家算账做手术还累,但到了下回,还是高高兴兴的参加了。当然,儿女她是舍不得带的,在她心里还有份小小的骄傲,哼,只有我老人家相看别人的分,哪由得别人对自己的宝贝儿品头论足的?
当然,每次出门,子肜也都请示老太太,看看是不是要一块儿出去散散。老太太原还纳闷子肜怎么变得爱交际了起来,再一想想,也是,那几个孩子都大了,也是该多出去看看听听了,当下倒也觉得子肜这娘做得还不错。只是,自己就不参和了,一来,她虽爱热闹,但也烦人太多吵得慌,二来,她还记着上回呢,打定主意不去讨人嫌,她倒要看看着老2家的能挑出个什么人来,也想等着子肜真没主意是来求着她。
那老太太又在忙些什么呢?老太太自然是心心念念的想把兰儿抱在身边来养着。原先李氏还没出月子,老太太也不好太落人口舌,现在,老太太却是再也等不得了。现就叫人开始收拾了屋子,里面每一样家什,每一件摆设,老太太都一一过目,东西怎么个摆法,以细细指点,再就是下人的挑选。虽然兰儿已经有了奶娘嬷嬷以及小丫头,但老太太还觉得不够,又给细细挑了几个奶娘婆子。这些也算不上什么,当初宝玉吃奶那会儿,开始老2家的只挑了李**和赵**,后来发现不够用才又挑了个张**,就这样,老太太还嫌少,才有了后面的王**。现在,宝玉虽不用吃奶了,这几个也还是跟着做了奶嬷嬷。
等着一切都收拾打点妥当,老太太才把贾瑚唤过跟前来,把自己的意思跟他说了。贾瑚早就知道老太太在收拾屋子,而且还十分精心,现在才知道是要给自己儿子用的,倒是十分感动,想着自己也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老太太对自己是疼爱万分,现在要抱了儿子过来有什么不好,只是担心老太太太过操心而累着了身子。于是就把自己的意思给讲了下,老太太听了尤为感动,到底自己的孙子就是个好的,有这份孝心,当下笑眯眯的说:“这也算不得什么,只是这孩子放在我身边,我也放心些。没得老是牵挂着你的院子那里,一趟趟地听着下人回报才安心。”
既这么着定了,老太太也不等改日了,马上吩咐下人们去操办了,而贾瑚也自然留在这里陪着老太太说话。只是这两人都没给李氏送个信,老太太是本就不把李氏当回事,也就没让人去说,而贾瑚则以为老太太都安排停当了,也不用自己再找人去吩咐了,自然也没有问老太太先头可有对李氏说过。
于是,这缀锦院里可差点翻了天了。这时候李纨正在屋子里看着孩子呢,忽然来了一帮子仆妇求见。等见了人,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来帮兰儿挪地方的。兰儿以后就要跟着老太太一起,放在老太太身边教养。这是,从来就没人跟自己说过,自己又是个被禁了足的,难道就此骨肉分离了?李纨心中一痛,当下就昏了过去。旁边伺候的人都惊呼了起来,这这兰儿才一点点大,这回子被这么些人的叫声给吓了一跳,当下就放声大哭。
这一屋子里的人哄孩子的哄孩子,唤奶奶的唤奶奶,没一个人能做得了主的。那个打头来抱孩子的也不能就这样把孩子给抱走,那不就成了抢孩子了吗,说出去还不得给老太太重重责罚呀?当下也只得先把身上的差事放一放,帮着人先把这壶大*奶唤醒了再说吧,一边行动着一边还想着,瞧这差事办的,这叫做个什么事啊!
李氏悠悠醒转,看着眼前的仆妇,又转头看看兰儿,不由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婆子看着这也实在不像话,开声劝道:“瑚大*奶还请收声,您这么着是要吓坏兰少爷了。再说了,老太太心疼兰少爷,要把他抱在身边,这也是兰少爷的福分,您该当为她高兴才是,怎么就哭了呢?奴婢也知道您是牵挂兰少爷,一时一刻也不想兰少爷离了眼前,只是您也该多替兰少爷着想,不该挡了这他这天大的福分。再说了,奴婢就是个办差的,您在奴婢面前再怎么着,奴婢也是没得法子的。”
李氏听着这话,知道今日里孩子一定得给抱了过去,确实,这只是个当差的人,自己在他们面前哭死了,也只白白让他们笑话,他们也做不得老太太的主。只是话虽这样说,这心该痛还是痛,这眼泪是止也止不住,把个兰儿紧紧搂在怀里,怎么看都看不够。
最后还是兰儿被抱得不舒服,扭动着又哭了起来,李氏才稍微松了松手,看着一旁等得不耐烦的下人,心里也知道,得罪他们,不光自己没好果子吃,就是兰儿以后还要他们看护呢。只得噎着气,勉强开了声,问道:“不知瑚大爷可知道此事?”
正文 123 凤归
123 凤归 (第一更)
下人接口道:“瑚大爷当然是知道的。这回子,他正在老太太跟前等着兰少爷呢。”李纨听了更如五雷轰顶,当下身上一点力气都没了,也不知道还能再说些什么,只能示意让他们接住孩子,这眼泪更如下雨,打湿了褂子。
等那些人走后,李氏不顾形象的扑倒在才床上。原来她的丈夫已经厌弃她到这个地步,就算是要抱走儿子这么大个事,也不同她说。
李纨终于病倒了。下人不敢怠慢,马上回报了瑚大爷。贾瑚忙让人请了太医来看诊,说是伤神太过而致。贾瑚看着李氏在人服侍下吃了药,然后躺在床上哀怨的看着自己,心不由软了下。再怎么说,贾瑚也不是那种心冷心硬之人,当下就劝道:“你这是做什么呢?什么事让你这么伤神?我知道你大概是舍不得兰儿,可也不至于就如此这般吧?老太太只是放心不下兰儿,怕我们照顾不好罢了。你若实在是舍不得,就去看看他啊,反正这儿离静园又不是很远。只是就算你要去看他,也得先把身子养好了才是啊。”
“我。我还可以去看他?”李氏有点惊喜地问道。
“这是自然的,你可是他的娘啊,谁还能拦着你不成?你好好歇着,等养好了,自然可以去见他。”
李氏心里一踏实,又看着丈夫对自己温颜以对,心又活了过来,接着药劲慢慢的睡着了。
贾瑚看着李氏苍白的睡眼,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过来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转身出去了。
老太太也是知道李氏病了的事,半天没有出声,看着贾兰在一边兀自熟睡,混不知这身边发生了什么,长叹了一声气,黯淡的开口道:“罢了,等瑚儿媳妇身子爽快了,还是吧兰儿挪回去吧。”说完,当晚就再也没有开过口。
于是,这荣国府里现在唯一的少爷苗苗只在老太太身边待了几天,就又回了缀锦院。那间精心收拾的屋子还是没有派上用场,只是老太太多了个习惯,时不时地去那里坐坐看看。贾瑚看着祖母如此,心中不忍,几次的提出还是把孩子挪过来,老太太只是不允。贾瑚也没得法子。只能日日里让人把兰儿抱过静园去在老太太身边玩耍、睡觉,只是贾瑚上午让人抱了去,下晌太阳未落时,老太太必让人把孩子抱回去。有一次贾瑚又多说了几句,老太太只回了一句:“这事不必再提了,有的没的,还以为我这个老婆子和孙子媳妇抢孩子呢。”
李纨倒是很快就恢复了,只是孩子回来以后,贾瑚也不过去她屋里坐坐了。等到看着老太太没有精神的样子,贾瑚原本对李纨柔软起来的心又冷下去了几份。
子肜也是知道这些子事的,可她也不是什么圣人以身伺虎的,为了宽老太太的心把自己的宝玉探春送过去养,这事她可做不出来。只是老这么着也不是办法啊,得想办法转移一下老太太的想头。
想到上一年买回来的那些个小戏子,子肜有了主意。老太太爱听戏,也喜欢热闹,不若把这些孩子叫到老太太跟前,由老太太捡爱听的点上几段,也算是人工点唱机吧。
这日里子肜请安时就说了这事,说是家里的小戏班子也教了有段时间了,也不知道成事不成事。自己又是个不懂的,不如叫了来,唱几句给老太太听听,也让老太太咂摸咂摸,是不是那么回事。
果然,老太太来了兴致,当下就吩咐人去叫了来。也不上妆,也不上齐了琴师行头,只简简单单的按着各自的行唱几句拿手的。虽比不上外头的名角,但也听了个新鲜。子肜吩咐着,以后除了学唱练习,每日里准备着给老太太来解闷。这些人本来也就是准备着给老太太解闷用的,一听这吩咐,更是尽了力气,使出手段来讨老太太的欢心。慢慢的,老太太也不去想那些个有的没的了。
荣国府里日日也就发生着一些一地鸡毛的事,可京城里却是又风声鹤唳了起来。这次不为别的什么事情,禁足东宫的太子爷不知又犯了哪条,真的把皇上给惹怒了。没多久,废除太子的诏书就出来了。这事虽然震动,但也有几分在意料之内,毕竟,太子禁足就不是好兆头。于是,剩下的几个争的就更凶了。不过,不多久,又传出斥责二皇子结党营私的话来。于是,明面上,一切的争斗看上去都消停了下来。只是,埋得深深的暗流却越加湍急。
这贾赦贾政想置身事外。可是谈何容易?连日的太极推手,让贾政疲惫不堪,回到府里也不多话了。府里内宅虽不理外事,但这些情形还是知道的。于是,大家也都收拾起一些旁的心思,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都道是时日如流水,就好似昨日才办了贾兰的满月酒,这回子他已到了抓周之日。这次,不用贾政提醒着,老太太都说不要打办了,就府里头自己弄一下可以了。只是再怎么简单,亲家都是要请的。而家里的其他几门亲戚,如都请来,人数也是不少的。贾赦发话了,为一个黄口小儿,如此劳师动众的,十分不妥,就请李家即可。
于是相对于热热闹闹的满月,这抓周确实有点冷冷清清的。李守中是想不到什么的,看着外孙抓起一本书,早就放声开怀,直到离去时都合不拢嘴。而李家太太知道了贾瑚的说话后,看着这样的抓周仪式。不免心中有些嘀咕,真就这么不把这孩子当回事吗?
贾赦贾瑚倒是都没注意这些,虽知道抓周只是讨个口彩,但看着小兰儿的如此表现还是很高兴的,当初贾珠可也是抓了一本论语呢,现在虽还没下场赶过春闱,但那本事确实放在那里的,这侄儿难道也要学着他叔叔?
李氏虽为儿子高兴,但想着这一年来丈夫的冷落以及这寥寥的抓周,心里不免胡思乱想。只是她不知道的是,胡思乱想的不止她一个。就是二太太也是。自从这兰儿抓了本书,子肜就时不时地把贾珠贾兰放在一起看,脸上表情也有点奇怪。她不知道这表情落在有心人眼里,或会造成什么误会,只听得大太太就在那里哼了一声。
贾琏十六岁了,这近两年的时间来,倒是越来越能干了。只是,他也只外务杂事上心,对于书本子还是那么敬而远之。因家学里定了章程,贾赦也不想这个规矩第一个捉住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见他如此,索性也不让他继续去家学了,把个府里的营生尽数的扔在他身上,随他去折腾。开始时,贾赦还时不时地去查查,只是后来查的就越来越稀。只是这儿子不读书了,给府里在外办差,里里外外要打交道的人不少,光个白身在外晃荡也不便宜,于是,又给他捐了个同知。
还是只有贾瑚,看着弟弟不读书还是不死心,得空抓住他就给他讲书,听得贾琏头大无比,往往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贾瑚看着弟弟这样,想着他在外辛劳,又不忍心继续逼他,只落得个左右为难。只是后来贾政知道此事后,把贾瑚找了过去,指着书桌上早已准备好的那堆书说到:“既然琏儿不愿意读书,你也不用逼他,就他就算下多少次场,也只怕考不出个子午寅丑来。还不如把那堆东西给他细细讲了,让他掰碎了吃透了,就够他受用一辈子了。”
贾瑚称是,上前一看,却是春秋列传、左传、史记等几大部成套之书。不明其意。贾政笑着说:“宝玉三岁,就知道魏征所说之以人为镜了,我们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物,也不用以史为镜知兴替,只是这史都由人而来罢了。你可明白了?”
贾瑚如醍醐灌顶,心中愈发佩服这个叔叔,只听贾政继续说道,“你以前看的都不是这类的,恐怕其中也有许多不熟的,且先细细看了,如有疑问可先和珠儿互相切磋。他现在也时常给宝玉说些小故事,听着不累,可受益匪浅。你也可如此给琏儿说说,省得他一听书就睡觉。”
随着这一日日的过去,贾琏王熙凤的好日子就越来越近了。老太太自打给两人定了亲开始,就开始张罗这些事情。子肜当然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执行人。虽然有贾瑚的例子放在前面,只是因为这次女方家里也是显贵的,所以办着又要重了几分。而子肜想着一边是侄子一边是侄女,也就更是任劳任怨。
这贾琏选的院子是东跨院,起名为快哉院,名字虽直白,倒也使得,这院子西邻着缀锦院,与荣禧堂也近,虽然不是很大,但好在其中屋宇高阔,一件件屋子开间极大,透着爽快,子肜看着倒也和着这夫妻俩的性子。
终于,在一片锣鼓喜乐声中,又一个王家的姑娘被抬进了荣国府。只是这一此,王子肜早已是贾家的太太,坐在了夫家操办着婚事。从今往后,这侄女也不再称呼自己为姑妈了,她也将成为贾家妇叫自己一声婶婶。
PS:今天很忙,现在才赶出一章,下一章大概11点左右,等不及的亲可以放在明天再看。
再PS:今日本来想把湘云弄来老太太身边的,可想着她比宝黛都小,这么小就父母双亡,岂不比黛玉更可怜?反正原著中也没说她何时成孤儿,那我就让她晚些时候出现吧,不过也晚不了多久,毕竟袭人要等着伺候完了她才能伺候宝玉。而黛玉进府袭人已经伺候宝玉了。可怜的云丫头。
再再PS:好难登陆阿,花了我7分钟
小广告:友情推荐: 《吾若为妃》古代言情的,笔名:青莲乐府
正文 124 湘云
124 湘云
王熙凤坐在喜床上。心中忐忑不安。虽说自己家娘亲和老太太说定了,因自己年纪还小,先成亲,不洞房,等自己及笄再合卺。但不管怎样,自今日起,自己就要离开父母,生活在这陌生的家庭。虽然,原先一直来这里走动,可不知怎么的,今日里只觉得这里是这样陌生。连原先一些听惯的人声,入耳时也觉得分外的遥远。王熙凤一个劲儿的安慰自己给自己打气,怕什么,是人就都要走这么一回,况且这里还有姑母,姑母会护着她的。
这样想着,王熙凤有强自镇定了几分。只在喜娘的陪伴下,坐着一动不动。好容易等着时辰到了,在众人的打趣声中,一根秤杆伸到了她面下,轻轻的一挑。眼前终于透亮了。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她抬了抬头,极快的看了眼前这位。自打定了亲,他们就再未见着过,比起前两年,这人到真有点长大了,有点自家家里大哥哥的味道了。
贾琏也早就只知道笑了,这眼前的美人今日里起就是他的妻子了,他也终于成亲了,是个大人了。旁人的吵闹哄笑,他再也听不进耳,傻笑着,由着喜娘一拨一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遭渐渐的清静了,原来老太太心疼孙子,发了话,让人早点散了。
贾琏嘻嘻笑着看着熙凤,熙凤被他看得脸越来越红,不由抬头狠瞪了他一眼,但这样,贾琏倒是越加受用了。只是过不了多久,就有一个老嬷嬷上来劝道,来请琏二爷隔壁安置,这才让贾琏想起来,原来,自己还得再等等啊,真是不甘心啊。
第二日的敬茶。自然又是重头戏。等挨个给长辈敬了茶,收了见面礼。就轮到了平辈了,贾瑚李氏自不必说,各有各的礼物,只是这李氏看着熙凤不由又有点恍惚。轮到了几个弟弟妹妹,倒是熙凤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东西给弟弟妹妹作见面礼。
贾珠也倒是诙谐,打趣道:“本来是我每年给凤妹妹准备好玩的好吃的做年礼,没想到以后倒成了琏二嫂子要给我这当弟弟的操心了。”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都说道贾珠捉狭。只有宝玉探春还在那里嘀咕,只是声音不小心大了点儿,被人听了去,又引了人发笑。老太太忙问笑什么,就有人学给老太太听,原来探春还小搞不懂为什么她的凤姐姐一下子变成了琏二嫂子,那凤姐姐哪里去了。宝玉也说不明白,就说等到了舅舅家,凤姐姐就会变出来了,住在他们家的就是琏二嫂子。那探春又问,那这么着凤姐姐和琏二嫂子是不是一个人,她以后还能不能叫凤姐姐,还是只能在舅舅家叫凤姐姐?
众人听了。都撑出住的笑了,老太太尤为高兴,大笑道:“来,探丫头,来我这儿。”然后抱着探春指着熙凤道:“以后这人你还可以叫她凤姐姐,宝玉你们也是一样的,这样叫着亲热些。”
等到贾兰由奶娘抱着给熙凤见礼,熙凤听着口齿不清的婶婶二字,才一张手,这兰儿就往她身上扑。邢夫人也在旁边凑趣道,“哟,这新媳妇看来是个有福的。这兰儿认生得很,今儿个到主动要新媳妇抱呢!”虽然话说得凑趣,语气却有点酸酸的,只是这大喜庆的,旁人也不与她计较。她见没人接口,也就讪讪的。
等散了后,子肜回了屋子,脸上的笑意是止也止不住。宝玉见娘如此开心,他也高兴,想着以后凤姐姐就住在家里了,又多了个人可以陪他玩了,他只当他娘同他一样为此高兴呢。元春倒是不明白这娘俩乐道现在怎么还在乐,就开声问了。宝玉当然抢着回答,子肜一听就更加乐了,这宝玉还只当人人都同他一样的呢。不过,乐完了,又有点开始操心,是不是喜欢姑娘家陪他玩的性子还没改掉?再想想。算了,先不去想这些个了,宝玉虚岁六岁多了,好日子快到头了,他老爹他老哥早就磨刀霍霍向猪羊了,想到这个,又呵呵的偷乐起来。
抬头看着元春还看着她,子肜才敛了敛神,道:“娘是想,等你琏二嫂子回了门以后,我就可以把这府里的事交给她了,以后就可以躲懒了。”又看了元春一眼,继续说道:“以后你也可以歇歇手了,这府里,早晚都是要交给他们的。你这几年学的也差不多了,以后你母亲我这里还有其它事情,你愿意学就学,不想学就歇着玩着,等做了人媳妇就没那么多时间享乐了。”元春听到最后,脸也红了,也不接口,只是在一旁逗着探春。
子肜过去,把女儿搂在怀里。“好闺女,害个啥子羞,这些个都是放在外面给人看的,屋里自己娘几个不用在意这个。娘说的是实在话,你看看,这凤丫头和你差不上的岁数,她现在已经嫁人,以后要在夫家服侍上人,照顾小叔子小姑子,管理家务,这可是做得没完的。以后生了孩子还要教养孩子,孩子大了又忙他们的亲事,这眼睛一眨,一辈子就过去了。这女人啊,就是未出嫁时在娘家才那么快活几年,可还要学东学西的,不然以后就是嫁了人都不得安生啊。娘这样讲,只是想让你快快活活的过这几年。要是可以,娘真舍不得把你嫁出去啊。”
这话说的,娘俩个眼睛都红了,宝玉在旁边急了,忙叫道,“娘,别把姐姐嫁出去,姐姐就在家里待着,哪里都不去,以后宝玉养着爹爹娘亲姐姐妹妹,恩,还有哥哥一起养。我们是男人。”
子肜忙笑了笑说道:“好,我等这宝玉来养。”接着岔开话题,不再说这个让人烦恼无限的事。
等过了三朝,子肜在老太太处当着众人的面,就要把这管家的事交给凤丫头。凤丫头哪里就肯,怎么能才来就接过这事?只是推托自己年纪轻,当不得事。
老太太这时倒觉得这老2家的乖觉,当下笑着说,“既然你婶子让你管,那你就管吧,我知道,你在娘家也是学了好本事的。你婶子操劳了这么多年,你也让她歇歇。你年轻不怕,有你婶子给镇着呢,你有什么不懂的,问她去就行了。在不着,要有我这把老骨头呢。”
熙凤本就是个爽快的,见老太太都开了口了,也就不推托了。脆生生的应承了下来。至此,荣国府终于迎来了富四代。
这邢夫人原本也是高高兴兴地,这府里的大权,终于里里外外都落在了大房手里。自己虽不是他们的生母,好歹还是这大房的太太,这大房还有谁能越过自己去。只是她等了几日看了几日,见着琏二媳妇并不像当初李氏那样把她当回事,只是面上不错罢了。就连请安立规矩,也没一会儿就被人请走问事了。而且,还经常钻在二房那里。
这怎么回事?这新媳妇懂不懂规矩?还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难道说,这王家的姑侄二人还想着联起手来把这贾府都搬回她老王家不成?
邢夫人心中不忿,就在贾赦面前嘀咕起来,哪想到贾赦眼睛一瞪,对她喝道:“哪个像你,整日里没个正事,只知道到处嚼舌。”转头对下人吩咐道:“你去寻了琏儿媳妇传话,就说我说的,琏儿媳妇管家忙碌,自明日起,不用再来太太处请安立规矩了,只要在老太太面前尽心服侍,用心当差就可以了。”又掉转头来对邢夫人说:“你且记住了,管好你的舌头,也省得带坏了小的。”
邢夫人听了,当下呆住了,这下子,她这个婆婆做得还有什么趣味儿?早知道这个,她就不抱怨了。果然,还是得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才好,只是这么多年,怎么就不见怀上呢?现在,自己岁数上去了,老爷也有把年纪了,还能不能再生啊?嗯,还得寻了大夫再仔细瞧瞧。
这年过年,府里新添了人口,新媳妇祭祖,自然比往年更隆重。在一片爆竹声中,贾政夫妻迎来了到这个世界上的又一年。按着这里的算法,珠儿已经十七岁了,贾政子肜忙里忙外的,倒真是给他看中了几家姑娘,只等再细细打听,就给那府里递个意思,等到了明年再操办,毕竟贾政先头放过话,总不能说嘴打嘴吧。而那么早就要先跟人家私下说说,也是没法子的事,谁叫这世上小姑娘十五六岁的大都订了亲,就是成亲的都大有人在。而元春的事现在还没有头绪,毕竟找女婿太难了。
子肜看着贾珠领着弟弟妹妹笑着给自己磕头拜年,抬手一一给了个大大的红包,看着这些孩子一流排的站在自己面前,眼睛也是笑眯了。
等着过了正月十五,看着老太太打发人南下给外孙女送生辰礼,心里一激灵,这黛玉也六岁了吧,希望,一切无事,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虽然能荣国府缺了林妹妹就成不了红楼梦,但子肜还是盼望着黛玉能快乐成长。
只是,这一年注定是个多事之年。才出了正月,朝堂上就有一些的人事变动,金陵史侯家的一个儿子放了了外任。只是这人运气不好,还没道任上就得了急症,一下子就去了。消息传到京里,遗孀一下子就昏迷不醒,没拖了几日,也跟着走了。
老太太知道了,伤心的几日里吃不下饭,这是她娘家侄儿,她怎么会不心疼呢?等一应礼数都全了,老太太也瘦了一圈。想着这侄儿夫妻俩都去了,只留下一个**跟着史鼐、史鼎过日子,老太太不由得就心疼起这个这个小侄孙女来。湘云失了父母,自然要守孝的,只是年纪这么小,如果一直闷在府中,怕她闷坏了。而且她婶婶要管家,要伺候丈夫,还要教养子女,顾得上她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老太太这样想着,就想着把她接来过上一段日子,安抚安抚她痛失双亲的心。
子肜听了吩咐,就派人去接了,心头想着,原来,湘云这么早就没了父母,果然比林妹妹还可怜,只是书中这女子确实生性豪爽,极为大气,和林妹妹全反了个个,也不知道着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湘云也曾到府上来做过客,虽没见过几面,但也都认识。只是以前都只是作客,这次倒要住上一段时日又是不同。老太太给兰儿收拾的屋子这会子到时派上了用场。这湘云身边只跟了她的奶娘周氏和一个年纪较大的丫鬟。老太太看着不像,想着还是年纪相近的陪着好些,就把自己屋里一个叫做珍珠的给了她。
这珍珠家里姓花,也是那年一起买来的。大概是因为和这里那些家生子不同,平常看不到家里人,所以显得笨笨的,并不怎么伶俐。老太太本不太喜欢她,只是后来看她做事倒是很仔细,也很有耐心,也就放在屋里了。
这会子湘云来了,这孩子才刚失去双亲,太闹腾得怕是接受不了,只要这种嘴上笨笨的干活却仔细的人悉心照料才好呢,也要有耐心的陪在小姑娘身边,省得她身边脱了人心里害怕。
子肜当然知道这珍珠是谁,当初原本不想要她,可是看她跟在人伢子身边被呼来喝去的,又听说她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老子娘这才卖了她,如果不能留在这里,怕是要去那些腌臜地方。子肜心中就软了,罢了罢了,就让她留在府里,只要不让她贴着宝玉就成了。
也不只是哪里来的缘分,这珍珠倒是入了湘云的眼,二人时时在一处。而这珍珠果然如书中所述,服侍了湘云,眼中就只得她一个,事事都替她仔细打点着。后来,湘云连睡觉都要珍珠陪着方可入睡。
大概真有性格天生之说,这湘云心中虽还时常想着父母,但在这府里待了一段时间,又有着一些表兄弟姐妹作伴,倒真的日渐开朗了起来。子肜也听到了其标志性的“爱哥哥”叫法。
府里虽还太平,只是朝堂局势却越来越乱了。这日里,都过了往常贾政散衙回府的时辰许久,还不见贾政回来。
正文 125 见证
125 见证
贾政晚回来也是常事。不过都有嘱咐人捎个信回来,像现在这样的情形却是不多见的。子肜有等了等,直到过了饭时,贾政还没回来,也没人会来报信,这才真急了。
于是子肜找了白鹿和唐宣,今天没轮到他们跟值。准备了食盒,让这两人送去衙门,就是临时加班也得填填肚子不是?顺便打听打听老爷有什么事。
只是没想到,等了半天,只有白鹿回来了。听着回报,说是到了衙门,并没找到老爷,里面值守的人说了,说是老爷上午就被宣进宫里去了,也一直未回来,还到时直接回府了呢。就是身边跟的长随也跟着过去了。
白鹿唐宣一商量,一个回府告诉一声太太,一个去宫门外看看,老爷进宫,长随只能留在宫门外头的。只是也不知金栗玉版怎么了,这么晚了也不知道给府里送个信。
子肜听了,有点悬心,这样的情形可是从来未有过的。
又等了半个多时辰,唐宣心急慌忙的回来了,急冲冲的来见子肜。原来,他一头赶到宫门外,并为见到有什么等着的人。想着他们做长随的,不可能是随便找个地方猫着的,而且也是一直要关注着自己的老爷是不是出来了,好马上迎过去。他自己也是做长随的,平时也没少在宫门外候着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