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巧丫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大奶奶点点头,虽然知道有不尽不实之处,但道理却是不错的。只小姑娘张雅岚却上前福了福身道,眼中钦羡,微笑道“三婶娘说的轻巧,只我家那女红师傅,绣一幅金刚经,眼睛盯着也要一个多月呢。我也给外祖母绣过的,绣了好久,想来定然有什么窍门才是,我那师傅,可是做了几十年针线,说是绣坊里的师傅都比不得呢。三婶娘神技,能否指点一二呢。”小姑娘说到喜欢的东西,语气透着俏皮,神色生动,不复刚刚规规矩矩的千金模样儿,倒是多了几分可爱。
  “是啊是啊,三婶,教教我们罢,语儿也想着外祖母过寿的时候,做一副针线当寿礼呢。”冯语也帮腔道。
  张氏一看,笑着指着两个女孩儿,对柳儿道,“你啊,眼看着多了两个徒弟,赶明儿让嫂子给你送束脩去,如今好歹指点一二,不然回头闹腾我们不安生。”
  柳儿不好再推脱,想了想,道,“最要紧的,自然是多练习多做,不过要说技巧,也不是没有,只如今让我说,一时也不知从哪里说起,这样罢,我且绣两个字,你们看看再说,如何?”
  大家乐不得的,一时都十分高兴,尤其张氏,一直因着柳儿怀孕,不好叫她劳神,就是女儿过去,她也没少叮嘱。如今柳儿主动提及,自然高兴,只还有些迟疑,“会不会太劳神了……”
  柳儿摆手,“无妨,哪里就这般了,一般人家,挺着肚子下田种地的,能怎么样呢。我如今,不过动动手指头,哪有那般娇贵了。要这样,索性饭也吃不得了,没的劳动胳膊劳动嘴巴。”
  一时气氛十分融洽,有张氏的丫头拿了针线笸箩来,柳儿挑了个中号的手绷子,一块素色尺头,想了想,拿出自家的帕子,身边的红花知机,接过去轻轻给柳儿蒙了眼睛,一切就绪,大家都睁大眼睛定睛瞧着,很怕错过细节,这可是太后娘娘才得见的技艺,可不是一般绣娘的女红功夫。
  柳儿也故意放慢了手上的动作,捻起绣花针,兰花指轻轻搭上丝线,中指无名指微动,那丝线极其准确地,从真眼里穿了过去。芊芊玉指拂动,上头的一只翡翠戒子,越发的衬得葱管似的白嫩,既优美有灵巧地纫上线,起手,落下,开始在绷子上一下一下绣了起来,每一针都是极其准确地落到该落的位置上,仿佛眼睛盯着一般,也是大家屏住呼息,不错眼儿地盯着瞧,满屋子鸦雀无声……
  柳儿离开时,给两个小姑娘每人一方绣了两句诗的帕子,两人拿着,宝贝的跟什么似的。就是给柳儿施礼道谢,也做的格外标准。就是张大奶奶,看柳儿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敬服。
  柳儿头一回觉得如此满足,便是当初在宫里太后跟前做的时候,都没这般让她有成就感。心内隐隐有个认知,她也是能靠自己的本事,获得尊敬的,不仅因为她是将军府的三奶奶。
  结果一回到听涛苑,好心情就被破坏了。刚进院子,就觉着气氛不对,来到正房廊下,只见丫头冬雪,正在门口跪着,脸色发白,显然已经跪了一些时候了,不禁一愣,道,“这是怎么说的?”
  冬雪不吭声,只肩膀一抖,脸色更白了几分,却咬着唇不吭声儿,神色倔强。众多丫头里,她原本就是个不爱嬉笑的,但是规矩倒是比别的丫头好些。
  冬儿上前打帘子,红花更是劝道,“奶奶且先进去歇会儿罢,坐了这半日了,寻李嬷嬷一问自然清楚。”
  柳儿虽有些狐疑,到底没说什么,迈步进去了。反倒是红花,见柳儿进去,眉头一挑,低头看着冬雪,低声斥道,“看素日你也是个守规矩的,若当真作死,没人拦着,只白瞎了奶奶待你们的一番心,有你后悔的时候!”说完不理她,径自进去了。
  冬雪仍旧神色灰白地跪着不动,只如今说什么都是晚了。
  柳儿刚进内室,只见冯三爷靠着临窗的榻上看书,听见脚步声,抬头看见柳儿,扔下书,招手,“怎的去这般久,二嫂真是的,累着没有?”
  “外头那丫头怎么回事?”柳儿过去挨着他坐下,感觉身上舒坦多了,丫头们目不斜视,自去做事。
  冯紫英探手揉着柳儿后腰,声音如常地道,“我换衣洗漱,一向都自己来,如今哪个不知,何时要人伺候了。”
  柳儿想起刚刚冬雪一身素色衫裙,衬得肌肤胜雪的,头上发式和首饰也都是精致的,明显精心打扮过,心下了然。
  “不喜欢?那你说怎么处置好?”柳儿笑着道,后腰热乎乎的舒服。
  “哼,少来试探我,不上你的当,一个字不合心思,到时候又要跟我闹小性子。这般背主的奴才,打死才能以儆效尤。”冯三爷语气轻松,仿佛两口子平日拉家常。
  “算了,为咱儿子积德,退回给卖她的人牙子罢。”柳儿忽然有些心情低落,“你说,不是该你家的奴才干这等事么,我带来的人,居然……难道我看人的眼光真的不行?”
  “不干你的事,我家奴才,早被我吓住了,哪敢放恣。若不是你的人,早一脚踢飞,还凭她在跟前碍眼?没看院里原来那几只麻雀都老老实实的不敢叽喳。其实真不干你的事,主要是你名儿没取好,明儿都取叫鸟儿名,搁裤子里躲着,大白天的谁敢出来现眼!”
  说的柳儿扑哧笑了出来,伸手掐了他一把,心情恢复许多,感叹道,“也不知我上辈子烧了什么香,遇上你这样的人,我以后对你好点儿啊,再也不掐你了,也不挠你。”说着摸摸冯三爷大腿,“还疼不疼?”
  冯三爷忍着笑,“不疼,媳妇高兴随便掐,我整个人都是你的,这点儿肉算什么,看上哪儿,晚上没事儿,咱继续掐着玩儿,都是鸟,给你出气。”
  柳儿点头,“果然老话是对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
  两人都忍不住,笑作一团,什么阴谋诡计心机算计,不过一双世俗小儿女罢了。
  也不必柳儿处置,次日就不见了冬雪,其他丫头也都噤若寒蝉。柳儿吃过早饭,见冯三爷走了,回头问李嬷嬷,“这是怎么了,一个个都跟耗子似的。”
  李嬷嬷忍着笑,“奶奶好福气,昨晚上丫头们听白鹤讲故事,估计是什么不好的,都给吓着了,冬雪也被送走了。不用奶奶操半点儿心。唉,老婆子活了一把年纪,没见过这样有情义的爷儿们,我们三爷是头一份儿,奶奶可不是前世修来的么。”
  前世啊,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柳儿恍惚一瞬,便恢复如初,道,“看来我也不必说什么了,是吧?”
  李嬷嬷笑着点头,心道,奶奶说的,哪有三爷说的吓人。至于冬雪说的那些个难处,却不必叫奶奶知道了,什么事求了三爷三奶奶不好说,非得出这下贱手段。
  转眼快要四爷娶亲,只十一月的时候,江南李家来人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家五爷初进京
  每年进腊月的时候,商家开始清算一年的账目盈亏,给活计掌柜发放赏钱红利,让后就是放年假过年了。
  李家因是丝绸织造印染行业,每年新的蚕丝下来,就开始预备过年以及来年的生意事宜,毕竟生丝产量是有定量的。
  今年不同,之前冯紫英成亲的时候,李家还是三房代表送了礼来,本家那边并未来人。虽说后来长房有子弟进京,也不过寻常亲戚跟冯府走动而已。
  所以下人报,李大舅爷过来拜访老爷子,叫三爷过去陪着说话,冯紫英心内冷笑,径自去了老爷子书房。
  如今冯唐彻底致仕,因被气病了,养了一段,倒也无大碍。每日闲来无事,故旧活到他这把年纪的,已经所剩无几,且多是一些当家的老封君,也不是他日常来往的对象。冯三爷怕他闲出毛病来,索性从家丁里挑出一些歪毛淘气,十几个,告诉老爷子,“这几个小子,儿子瞧着大有前途,就是短练,素日爱皮痒,偷鸡摸狗的讨人嫌。爹你带了一辈子兵,想来个把小子不在话下,调理好了,将来给四弟也是得用的人手。”
  老爷子一听,这还了得,府里居然还有这样不着调的,“明日带来,哼,不出仨月,定叫他们脱胎换骨!”
  哎呦,人啊,还是少做坏事,一时府里几个有些不着调的家丁,倒了大霉,跟着老爷子,生不如死又不敢喊冤,不上几个月,当真脱了一成皮……
  如今李家大舅爷来,老爷子‘玩具’是刚上手没几日,正是兴头的时候。这天早上,用过早饭,正琢磨着劲儿怎么调、教这起子混账,下人报,大舅爷来了。
  当时冯唐还没回过味儿来,说起舅爷这等生物,别人家不知,横竖将军府最不缺的。冯唐一辈子娶了四回老婆,若不是小李氏和冯三爷娘是一家子,恐怕舅爷人数不是乘以三,而是乘以四。但是能让下人堂而皇之跑来禀报的,非李家舅爷不可。
  别人家,都是来打秋风的多,直接内眷拜见刘氏,或者找张氏,到不了老爷子跟前。
  所以老爷子很快反应过来,一瞪眼,“李老三还有脸来?”冯老爷子深觉,李三儿越发不着调,瞧这一年来的行事,干过好事没?
  下人一缩肩膀,“不是三…舅爷,是大舅爷。”
  李家的事情,多是李三在外摆布,李家长房和二房,二房一般不出面,都是长房,隔个两三年,能进京一回。毕竟李大舅爷一把年纪,禁不住舟车劳顿。
  这回李大舅李明泽带着李三舅李明允,并大房长子李家鼎,二房次子李家白,在正房花厅上奉茶。别人犹可,李三舅形容有些颓败,跟侄子李家白笑眯眯兴致高昂,成鲜明对比。
  冯老爷子步入花厅,大家忙站起见礼。冯唐哈哈大笑,忙上去扶住李明泽,“大舅兄还是如此客气,都是一家子亲戚,不必如何虚礼,快请坐。”
  两人落座,李家鼎李家白两个是小辈,又上来重新见礼,方落座,倒是李三爷,一直有些讪讪的,也没人搭理他。
  李明泽满面惭愧,对老爷子抱拳拱手,“妹夫雅量,今次听说三弟在京城承蒙府上看顾,却行下不伦之事,实在让某汗颜,将来地下,无颜见妹子啊,唉。”
  不生气是假的,所以老爷子也没客套,只捋胡须笑眯眯听着,并不答言,眼看李大舅爷有些词穷,脸上越发不自在,方吩咐下去,“去看看三爷在家没,若在,叫他过来见客。”
  老爷子如今,对李家无可无不可的,荣华富贵一辈子,老爷子早看开了。反倒是三儿子,此事事关他外家,还是让他摆布的好。横竖早在他上折子告老的时候,就把李家的分子并一应事宜,交代给小三儿了,如今乐得在一边看热闹。
  在他家小三手里,得罪他的人绝讨不了好去。
  冯三爷进来的时候,满屋子,只老爷子跟李家鼎李家白两个小辈儿说些家常,两个舅爷坐那里不吭声儿,横竖没人搭理。
  一看见冯三爷的影儿,别人犹可,李家白那小眼刷地一下亮了,不自觉地站了起来,“表弟一向可好,想死为兄了嘿嘿嘿。”
  冯紫英瞪了他一眼,上前给李大舅李三舅见了礼,又见过大表哥李家鼎,这才看向这位不着调的五表哥,“二舅舅身体一向可好?上年间不是来信要过来玩么,怎么人影不见,连个信儿也没了,若不是好半年才随着送货的船捎信来,当你出了什么大事呢,差点着人去瞧瞧,这事出的,你也忒不仗义。”
  李家白知道冯紫英最爱记仇,不敢丁点儿得罪,忙摆手,苦着脸道,“父亲自然无事,好着呢。唉,表弟哥哥原谅则个,实在不得已。我爹那人你还不知么,非让我娶他师兄的闺女,我不乐意,怕我逃了,把我关小院里小半年。哎呦,若不是那闺女命好,跟他家家丁私奔了,我如今出不出得来,都两说呢。”
  一时说的众人都忍俊不禁,倒是让堂上气氛活络许多。冯老爷子更是忍不住,问道,“还有这等事,你比三儿还长着几岁,也该娶亲了。怎么,看不上人家姑娘,嫌人长的不好?”李家白随j□j玩,却不势利,断没有看不上人家家世的理儿。
  李五爷闻言更委屈,诉苦道,“姑父还不知我爹么,认死理儿,他跟他师兄好,师兄家的猫猫狗狗都是好的,闺女更不用说了,那又胖又壮又高的……算了,横竖侄儿不敢娶就是。不然万一两口子吵嘴,那一巴掌能把我从江南扇进京城来。虽说看望姑父和表弟方便了,可到底不安全不是。好生落地也罢了,万一落进皇宫大内的,侄儿命根子不保,虽说混好了也能光宗耀祖,可给我表弟丢人呐。”
  老爷子已经笑不可仰,冯紫英更是笑骂,“滚蛋,你进宫当太监,我正好借光,放心,我不嫌丢人。”
  经李家白一通插科打诨,到底缓和下来,当着众人的面,也不便于议事,倒是李家白,冲冯紫英使眼色,两人寻了由头,出去说话。
  “听说你娶了媳妇,怎么样,弟妹可好?若不是正好被关着,就过来喝你喜酒了。为兄也没甚好东西,倒是我爹,最近弄了一匹上好绢帛出来,给弟妹玩儿罢。”
  冯紫英一听就笑了,“你有这个心就行了,倒是尺头,该不是偷了二舅舅的罢?”
  “嘿嘿,横竖老爷子看我不顺眼,他也不差这些个,可愚兄手头一直不富裕啊么,唉,李家就属我最穷了罢。这回我想好了,既然出来,就不回去了,兄弟帮哥哥想个赚钱的道儿,哥哥以后就跟你混了,如何?”
  冯紫英略一沉吟,笑了,“赚钱容易,没想过走仕途?”
  “哎呦,别拿哥哥当乐子了,当官虽好,到底不自在,哥哥如今,只想大把的银子,自由自在的,少看些老爷子的脸色,比什么不强。我知道你有法子,哥哥为人你还不知么,不会给你丢人的就是。”
  “嗯,这事容后再议,先去我院里,见见我媳妇罢,好歹你是大伯哥。”
  李五爷放了心,冯三儿如今升官了,仍旧没把他当外人,就凡事好说,只听说要去见弟媳,忙打量浑身上下,有些不自信了,“表弟你看我这德行,见了弟妹,会不会给你抹黑呢?”
  冯紫英忍不住捶了他一拳,这厮虽不着调,从来有一种率真可爱之处,径自带人回了听涛苑。
  今日休沐,女为悦己者容,柳儿见冯紫英在家,少不得早起便拾掇的比素日亮堂些。如今她五个多月的身子,虽说显了怀,也只丰满圆润了些,人倒也不显臃肿。一身银红梅花满绣长袄,略宽松的领口袖边镶着雪白的裘毛,底下茜罗裙。因屋内烧着地龙,十分温暖,倒也没穿大褂子和皮毛衣裳。如今正带着丫头们在屋内做针线,她手里的是给长辈们的衣裳,因要过年,预备孝敬的。丫头们则有做小衣裳的,有给柳儿衣裙绣花的,满屋子珠环翠绕,莺声燕语的,十分热闹。
  别看府里没几日给四爷娶亲,她们这里倒是一片安详,没柳儿什么事儿,有刘氏张氏在,哪个敢劳动她。
  外头有冯三爷打发的小丫头来报,“三爷说有李家五爷要过来,叫奶奶知道。”
  听涛苑的正房,也是五间,三明两暗。如今三房主子就两位,冯紫英有自己的书房,正房西面两间是两口子起居之处,东边两间则成了柳儿素日待客做针线之处。所以柳儿闻言,放下针线,略一想便想起所谓李家五爷是哪个来,一时倒也十分好奇,吩咐丫头们,“绿豆和冬儿预备茶水点心,若留饭……算了,定然老爷子那边留了。”
  冯三爷带着李家白,径自进了内院,却也着实没把李五当外人,廊下丫头打帘子,二人先后进屋,柳儿已经在堂屋候着了,一见来人,笑着起身,福了福身,道“这便是我们爷常说的李家五表哥了罢,妾身杨氏,见过李家表哥。”
  李家白不意忽地出现个笑盈盈的美人来,颜色自是惊艳以及,但更让他惊讶的是,说话举止,显然是个当家做主的做派,丝毫没有内宅女眷的羞涩拘束,礼节上倒是不错,可那股自在劲儿……跟冯三倒真是两口子了。
  心内恍然,怪道冯紫英这厮娶了个小户出身的娘子,果然尤其不凡之处。
  想是想,李五爷忙还礼,“弟妹客气,我跟表弟打小的交情,闻说他成亲,没能亲自前来,实在惭愧,还请弟妹不要放在心上才是。”
  “行了,坐罢,一径客气忏悔,可不是你的做派了,你弟妹也不是那等爱计较的人,跟我一样的脾气。”
  这话说的,是安慰人的话么?
  一时大家落座,丫头上茶来。李五一瞧,屋内四五个伺候的丫头,一个个都水葱似的,这冯三儿,转性了?心内不免疑惑,脸上便带了出来。
  “看什么呢,都是伺候我媳妇的,没我什么事儿,少在心里污蔑我,偷着给我泼脏水啊。”
  柳儿差点忍不住笑出来,冯三爷果然目光如炬,李五爷掩饰地清清嗓子,“我不是没说么。”想想也不行么。
  一时李五爷认了门,在听涛苑里坐着说了一回话,只道老爷子那边传饭,并告知,三奶奶不必伺候,舅爷日后再见也使得。
  这是老爷子挑李家的理儿了,大家心知肚明。
  冯紫英陪着表哥出了听涛苑,李五白了冯三一眼,“别以为我不知你小子想的什么,显摆你娶了好媳妇是罢?你且等着,不出个三年两载的,我先立立业,到时候也娶个绝色的娘子,那时咱也有得意的时候。唉,说起来确实该成家了。”
  冯三爷笑而不语,他那点儿小心思,自然瞒不过表哥去,只有了宝贝,自然要跟相好的得瑟一下,不然憋得难受呢。若不是张学臻的娘子实在上不得台盘,早引荐她们认识了,柳儿也多个说话的人。
  一时老爷子留了众人午饭,因李大舅爷身子弱,也没大喝酒。且老爷子也知道李明泽这回进京,有事商议。用过午饭,众人书房叙话。
  有资格参与的,就三人,两个老爷子,并冯三爷。
  作者有话要说:如今真不得了了,一码字就犯困涅,我说累着了,老公说是屋内温度过高,跑去看温度计,二十七……果然适合碎觉……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熙熙为名利
  李家大舅爷这回进京,事情还真不是一件两件。
  其一,处置李三舅,为一己私利,坏了亲戚情分。以后李家三房在京中的事务,由长房长子李家鼎接手。
  这也算给冯家一个交代,老爷子如今不管这事,冯三爷却不以为然。得罪了他们冯家,他们自家左手倒腾到右手,糊弄谁呢,
  冯三爷没客气,直接坦言不满意。李明泽拿这个外甥也是不能如何。到底多年不见,说情分,自打他妹子没了,自以为小李氏能多有照应,也就罢了,也没大探寻。结果,从三弟一家到小李氏,一错再错,想想将来都无颜见妹子。
  李明泽无奈,看着外甥,语气倒也温和,“逸儿你待如何?”
  “啊哈,舅舅是亲舅舅,可外甥瞧着,怎的到底是弟弟亲些,虽说是庶出的。如今三舅舅心思歹毒,做了此等恶事,不予以惩戒,居然让他这般悠哉地回江南做富翁享受富贵去,天理何在!我们看在亲戚情分上没动他,可不是没本事给自家找公道的。想什么事没有的回去,难道就不怕道上遇上匪徒?破财消灾,亏心事做下了,总有报应的罢!”
  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可冯家有能力说这话!
  李大舅神色不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点点头,“小三儿比你爹胃口大啊,想要你三舅的份子?”
  冯三爷点头,伸出一根手指,“一成,不二价!”
  冯老爷子当即睁大了眼,看着三儿子,心道,这小子很缺银子么?年轻人太贪财可不好,容易走歪道。
  李大舅见过阵仗的人,仍旧面不改色,心里也有些不渝,口内道,“说说缘故,妹夫可不是这般看重银钱的人,不信外甥倒是这般了,若没个叫人信服的理由,可不妥当。”
  “舅舅稍安勿躁,且听听外甥的缘故。一则,我娘虽说留下两成锦记干股,锦记官面上的关系,都是将军府打点,这银子,锦记花的不亏。换了哪一家,没个四五成分红,能放过锦记?二一则,我瞧着五表哥人挺机灵,奈何一直游手好闲的不是个长法儿。连我手里的两成,都交由五哥打理,我仍旧收那两成的红利,其余一成交由五哥打点关系,剩下的,只当给他的薪酬罢。”
  就是说,冯家仍旧收那么些银子,只因为干股多了,仅次于李家长房,出个人参与经营,还是李家的人……且还是李家二房的人,李大舅和李二舅一母同胞,一向感情极好。
  至于最终吃亏的,不过是犯了过的三房。
  这可真是……让李明泽不由意动。
  谨慎起见,李大舅没有当场表态,只道容后商议商议再说。
  至于李大舅的第二件事,则是想让李家在户部挂名,领着内务府的钱粮,也给宫内供应采买,成为所谓皇商。
  以李家的资历,其实早就不算难事,奈何冯老爷子一直不同意,压着此事。如今李家见老爷子致仕,冯三爷接手,难免心思活泛起来,出言试探。
  哪知冯三爷比他老子还古板,似笑非笑地瞅着他大舅,“吕不韦沈万三等人,舅舅是知道的罢?商贾虽说末流,但难得逍遥富裕,甚至比王侯尚且不遑多让。天道补不足而损有余,好处都占了的事,还是少做为好。闷声发大财不好么,非要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最后招人觊觎,当肥猪宰了,下场凄凉啊。再则,四表哥和六表弟,如今可都中了举,大舅舅莫不是,想让李家在商场官场上,都出出风头?”
  最后一句,让李明泽冷汗涔涔。
  李家三辈子经营,方有今日局面,其实一直督促子弟读书为第一要务。奈何十多个直系子弟,读书上头能看出点儿希望的,不过是长房四子李家清和二房长子,李家白的兄长李家生,两人先后中了举,如今正在刻苦攻读,预备下一届的春闱,一起下场。三房三子李家梁也刚中了秀才,如今却也看不出什么来。
  李家行商起家,家学渊源,眼界上头,就差了一层。因着冯老爷子一直压着李家不叫挂名户部的事,不知这些年招了多少怨言。如今被一个后辈一言点出命门,李老爷子如何不惊出一身冷汗来。对这个外甥,虽年纪轻轻的,不由得另眼相看。想来如今官路走的顺,除了妹夫的干系,自身也是有些门道的,到底不敢小瞧了他。
  其实李大舅真想多了,冯唐不同意他们成皇商,完全为了自家省事。老爷子的心思,老老实实做生意赚银子得了,瞎折腾什么呢。宫里宫外,方方面面,一个个跟钱窜子似的,哪个看见肥肉不要扑上来咬一口,要那虚名有个屁用。万一惹事,倒是个祸害!
  而李大舅想到此次进京最重要的一件事,给李家两位举人老爷寻个座师。如今听了外甥的一番话,不由心里翻了个个儿,捻须沉吟不语。
  要升官还是要发财,这是个问题。升官了又发财,也是个问题。升官了必定发财,原本就有钱,没的闹的人尽皆知,官盐成了私盐,岂不是自寻死路。
  可发财的即便成了所谓皇商,还是商贾,还是末流,改变不了家族地位。孰重孰轻,又不耽误赚银子,好选得很。
  李大舅这回真灰心了,长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好外甥,其余都好说,如今怎生帮着你表哥表弟,寻个正经座师是正经。生意上的事情,以后还劳烦你多指点指点你大表哥他们罢。舅舅老了,没几年活头,你二舅又是个一门心思搞技艺的,不在这上头用心,只看你们小辈折腾了。”
  李大舅这是打亲情牌了,冯三爷心内暗笑,既然舅舅知道轻重,且有所求,就一切好办。不把李家捏手里,且发展壮大,如今对得起他那一半的李家血缘。
  冯三爷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轻轻放下,开言道,“别的不好说,若说座师,外甥倒是真有两个好人选。若说动其一,以两位表哥表弟的学识,非但进士及第有了七成把握,便是以后的仕途,也可以期待一二了。”
  “哦,还有这等事!”李大舅爷激动了,差点儿扯下两根胡子来,他就说么,京城最是卧虎藏龙之地,立即不错眼珠地盯着外甥,“无论花费多少代价,外甥千万玉成此事,舅舅一家,不,李氏一族,感激不尽!”
  冯老爷子一边一直没吭声儿,只慢悠悠喝着茶水,心内把自己儿子骂个臭死,王八羔子,幸亏你老子是我,否则定是个奸商无疑!呵呵呵!
  至于冯三爷说的这两人是谁,老爷子心里也是有数的。论学识见识之惊艳,非张友仕莫属。论学问做人为官,非林如海莫属。
  但是,冯小三会那么容易地给李家牵线么,显然不可能!
  于是,冯三爷不说话了,只重新端起茶碗喝茶。忙是一定要帮的,表哥表弟都是正经亲戚,出息了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现在捉急的是李家,他急什么。
  李明泽脑子是转悠开了,看了看妹夫,冯唐四平八稳地喝茶,一点儿没参与的意思,当甩手掌柜的意思很明显。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外甥,定然不是贪图银钱上的事,别的,实在想不出,李家还有比冯家更出奇的物事?
  “如今也没外人,外甥还是直说罢,舅舅也没甚能为,一把年纪,可学不来打哑谜了呵呵。”李家只要子弟仕途争气,别的都不算啥,李老爷子也想明白了,反倒心里轻松,不在乎外甥拿乔。
  冯紫英也笑了,“好说,那外甥就做回好人。且说如今,舅舅家几位表哥也就罢了,既有能帮衬舅舅的,如大表哥,又有读书上进的,如六表弟,双管齐下,合家兴旺指日可待啊。”
  这话李明泽爱听,笑眯眯地点头,心道很是,若不是三儿家和身子差点儿,也是个本事的。
  冯三爷话锋一转,“可二舅舅只有两子,四表哥读书上进,必然要走仕途的。只剩下五表哥支撑一房的家业,好不好的,都得指望他了。如今,大舅舅二舅舅尚在,还能指点看顾一二,若不趁早,两位舅舅百年之后,难道忍心叫二舅舅一房,没个内里支应的人么?所以,二舅舅何不拿出一成干股出来,交由五表哥打理,一则学着上手做生意,再一则有舅舅们看着,也得他早日进益,以五哥的聪明,只要用心思做,支应门庭,指日可待。”
  刚刚是李大舅左手东西倒腾到右手,这回冯紫英帮着他们倒腾一回。看着他可没落着什么好,且还帮了李家大忙,怎么着都让人无法拒绝,有这么不识抬举的么?
  可任李老爷子是个老狐狸,也一时琢磨不透里面的玄机。这外甥,难道都是为他李家打算的?
  别说他不信,冯老爷子更不信。
  所以冯三爷自动解惑了,“五表哥自幼跟我最投缘,外甥实在看不得他一日日的蹉跎下去。男儿顶天立地,不成就一番事业,活着一辈子,有什么趣味儿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