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春进宫的前一天,贾府开了宗祠,把迎春生母的名字记到了族谱上,只有短短两个字,娄氏。回来之后贾母又跟迎春许诺,只要她能生了儿子,就把娄氏的坟迁到贾家的祖坟里。
怀着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迎春进宫了。可是连着一个月都没见过皇帝,她的斗志顿时消散的只剩下三四成了。
宫里的日子不好过,这是她唯一的感慨了。
婉玉现在在家里倒还是挺悠闲的,对于给自己备嫁妆这种事情,她远没有贾母想的那么害臊,况且还有王嬷嬷帮着,林家还有几代主母积累下的嫁妆单子,都能做参考的。而且礼部还有从本朝开始到现在的所有皇子正妃的嫁妆单子,林如海去要一份回来不要太简单。
于是婉玉一点不着急,一点点慢慢准备着。
康德出孝期在四月,并不是说出了孝期就能成亲的,还有六礼要走。成亲的双方身为地位越是尊贵,这六礼拉的时间就越长,当然也不能长过两年去,不然生生把个二八少女拖到十八岁,那就是结仇了。
所以快一点也要到今年年底了。
因为要避嫌,婉玉已经很久没进宫了,并不知道宫里的局势有了些许变化。比方皇后沉寂了一年之后在皇帝和太后夹杂了试探、愧疚,还有不信任的复杂心情里又复出了。
皇后这把年纪复出,当然不是指宠爱了,而是开始管宫务了。吴贵妃比以前稍沉稳了些,变着方儿的对康德好。
太后背地里悄无声息的掌握着平衡,冷眼旁观。
至于康德,皇帝笑他有了亲事终于知道长进了,他这一年以瞠目结舌万众瞩目的方式出了不少风头,皇帝夸了他好几次,也让现在依旧没被封为太子的康和越发的妒忌了。
“不是说林家姑娘嫁不进来嘛!”康和怒气冲冲在景仁宫里踱步,“母后,你今天是没看见,父皇夸他夸的那个样子!还有康德脸上的得意,林如海现在是变着方儿的给康德找差事。他们!他们……”
康和突然泄了气,突然又恶狠狠的说,“早知如此,我就应该……”寻个机会害了凝安性命。
皇后看着康和发完脾气,道:“上次出手太过急躁,让太后起了疑心。”皇后自打被关了快一年之后声音是越发的沉稳祥和了,读经书读多了似乎连声音都带了能让人平心静气的功效,只是她心里的渴望却一点没消减,而且隐藏的越发的深了。
“还要等吗?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康和垂头丧气坐在椅子上,“明天礼部就要去林家下聘礼了,钦天监连纳吉的日子都选好了。”
“林如海站到了康德那一边,还有今年的恩科,不少江南的举子,都是林如海的门生。连状元事后都去林府拜访了。”康和的声音越发的沮丧,“父皇迟迟不颁布旨意,母后……儿子要怎么办?”
“你莫要心急。”皇后捏着手腕上缠着的佛珠,道:“你到现在都住在宫里,你父皇心里想必还是属意于你的。”除了太子,剩余的皇子成年都要搬到宫外居住,康和今年二十七,依旧住在宫里,只是不在毓庆宫而已。
康和点头,似乎被皇后说服了,但是他立即又摇头道:“康德现在得父皇的宠爱,太后又喜欢林家的姑娘,母后,儿子害怕的很。”身为嫡子不能当皇帝,那就只有死了。
“所以要等!”这还是皇后今天第一次严声厉色,“这次要等一个万全的机会。你想想,当了太子都能被废,况且他现在还什么都不是呢。太后对我现在还有戒心,我得慢慢磨着。”
“你放心。”皇后语气又恢复了舒缓,既说给康和听也说给自己听,“等他们放下戒心……”皇后微微一笑,“你父皇可不止你一个儿子,别人也都想着你父皇的位子呢。宫里也不止林婉玉一个孙媳妇,况且看她不顺眼的大有人在,将来有他们的苦吃。”
端午刚过,礼部就送来了聘礼,林如海专门请了假在家,看着长长一份礼单心里是百感交集,女儿终于要成别人家的了。
送完聘礼,礼部的官员又跟林如海交待了纳吉的日子,终于轻轻松松的走了。康德是头一个成亲的,后面还有好几个呢。
内院,婉玉跟黛玉两个把林家的家产又过了一遍。
得益于爹还在,而且步步高升,林家的家产比起上回清点又增加了两成。各种田产铺子庄子还有古董家具书法金银饰品等等,按照市价这么一折算,大概三百五十六万两。
参考一下嫁妆占家产的比例,再对比一下前面几位皇子正妃的嫁妆,再刨去上浮两成的打肿脸充胖子,林家现在大概要挤进全国前二十的节奏了。
真有钱啊,婉玉感慨一声,趁着这个机会顺便把妹妹的嫁妆也整理出来好了。先把江南的祖产放在一边,剩下的东西就开始一件件扒拉了。
“京城的米铺。”婉玉拿出账本来,道:“这铺子能盈利,主要还是因为父亲的官职,我们家里的船走大运河不要税银,留给弟弟好了。”
黛玉点头,在纸上记了一笔。
“都外的庄子。”婉玉也看了看,“有温泉的咱俩一人一个,没温泉的留给弟弟。”
黛玉略迟疑一下,怎么还有她的份。
“还有一间首饰铺子,先留着,横竖我要的东西都已经打完了,下面就该你用了。你出门的时候也别带这个,留着将来还能给别人用。”
黛玉脸红了,她这才明白婉玉想干嘛。头一扭将笔放在桌上,“姐姐怎么拉我干这个来了。”声音越来越小。
“妹妹也是要出嫁的呀。”婉玉的声音甜的发腻,“脸皮这么薄可不行。”说着她还伸手去摸了一把。
黛玉蹭蹭两下就想窜,可惜没婉玉手快。姐妹俩在屋里闹成一团,门外的林如海看着即欣慰又心酸,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六月十五。
六皇子死了,体弱多病的六皇子终于死了。话说伤心的人没有几个,大概只除了他的生母赵氏,现在的赵太妃。六皇子的死就像是那个只脱了一只的靴子,等了这么二十几年,终于尘埃落定了。
礼部这种事情是熟练的,再加上去年刚好有个五皇子练手,所以也算顺顺利利按部就班的给六皇子办了丧礼,谁知就在六皇子出殡的那天,宫里的赵太妃哭着哭着就撅了过去,跟着一块去了。
赵太妃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人,最最得太上皇喜欢的就是那副楚楚可怜的神态了。得知赵太妃去了的消息,太上皇一时激动,也晕了过去,等他再醒来。
好么,哆哆嗦嗦站不起身来,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去,这位中风了。
要说太上皇中风其实赵太妃最多只算个诱因,主要还是因为太上皇喜食荤腥,加上这么多年养尊处优不怎么运动才得了这个病,又不听太医劝告,不过太医是不会这么说的。
一水的太医跪在太后面前,只说太上皇一时情绪激动,这才伤了身子。横竖赵太妃都死了,黑锅就由她背了吧。
太后大怒。
宫务现在是太后管着,虽然皇后贵妃什么的也能帮两手,不过都是犄角旮旯的小事。
现在宫外死了一个王爷,宫里死了一个太妃,太上皇又中风了,太后又急又怒,硬撑着又料理了几天宫务,也晕了。
这下是真的大乱了,万般无奈之下,皇帝只能让皇后出来主事了。
皇后眉毛抽动几下,紧紧捏着佛珠,机会来了!
不过没等她去叫康和,康和就来了景仁宫,来来回回的走动就是不说话。
皇后一开始还耐着性子喝茶,后来终于忍不住了,“你这般急躁干什么!”
干什么?自然是想干一票大的,康和亲自去查看了大门侧门,还有几个窗户,回来郑重其事的跪在皇后跟前,“求母后帮儿子一回。”
皇后吓了一跳,急急起身想将人扶起来,不过康和一个壮年男子,如何是皇后能扶起来的,几下拉扯,皇后无奈道:“你是我儿子,从我肚里爬出来的肉,我如何能不帮你,你说吧,想要什么。”
康和跪着又往前蹭了蹭,拉着皇后的手,“母后,元鼎三十七年冬天,父皇带兵入宫……”
没等康和说完,皇后一下挣脱开来,站起身来,用刻意压制住但是无比清晰的声音道:“你要谋反!”
“母后!”康和咚咚咚磕起头来,“母后,父皇又夸康德了。母后你可怜可怜儿子,要是当不了皇帝,儿子只能去死了。还有妹妹,上回见妹妹她还是一脸愁苦,母后,你难道要妹妹生生死在那些人手里吗!”
皇后又跌坐在椅子里,她不受宠,还被禁足过,又搬出了坤宁宫,康和也不是太子之位,甚至有比康和还要受宠的皇子,所以她的静绮才会受夫家欺负……
康和的声音又响起,“母后,妹妹的今天就是儿子的明天啊!”
其实皇后能这么快反应过来太子要谋反,她潜意识里也必定是想过这跳路的,皇后抓着儿子的手,半闭着眼睛道:“我娘家是一点助力也没有了,我们手头上的人都有限,如何能够……”
“我们自己动手,只要父皇死了,只要他死了!”康和恶狠狠道。
“你是说……”皇后迟疑道。
康和点点头,“最大的威胁就是康德了,但是他现在还没成年,六部一个都没去过,到现在还在上书房里读书。这会反而是最好的机会,我是嫡子,成年的另外两个皇子都不如我,只要父皇死了,哪怕没有诏书,我一样能继位!”
皇后看着康和不说话,康和又说:“皇祖父中风,皇祖母病的下不来床,宫里全是母后在管,只要这次能得手。”
皇后心里挣扎的厉害,这跟谋反不一样,这种事情发现了是要诛九族的,可是……
康和哭了起来,一边磕头一边道:“与其几年之后被人害死,不如现在就拼一把,成了就是皇帝,不成……无非就是个死!”
丈夫跟儿子,终究还是儿子比较亲,皇后缓缓点头,道:“我帮你。”
康和一喜,起身在皇后耳边细细讲了一遍他的计划。
是夜,慈宁宫里。
皇后跟皇帝都在太后宫里侍疾,皇帝看着皇后越发憔悴的脸,道:“你去歇歇吧,有些事情也可以交给别人做,别累坏了。”
皇后眼里愈发的温情,摇了摇头道:“母后教导臣妾许多,这是应该的。”
皇帝叹了口气,又想了想在太上皇那里侍疾的康和,不说话了。
晚上,皇帝跟皇后两个歇在慈宁宫侧殿里,守夜的是皇后娘家出来的嬷嬷,等到三更的钟点敲过,皇后悄无声息的起了身,道:“要喝茶。”
皇帝睡的沉沉的,一点反应都没有,殿外进来一个黑脸的太监,低着头,端着茶水的手有点抖。
殿里醒着的三个人对视一眼,皇后道:“动手吧。”
皇家的睡觉姿势很是标准,皇帝到现在都是正面朝上,动手很是方便。
由康和扮的太监上前隔着被子压住了皇帝的双腿,嬷嬷垫了两个枕头,压住了皇帝的胳膊,皇后拿浸湿的纸张一张张往皇帝脸上贴去。
贴到第二张皇帝就醒了,皇后的手有点抖,动作却越发的快了起来。三张、四张、五张……
皇帝挣扎的越发激烈,嬷嬷几乎要按不住了,皇后瞪她一眼:你要是按不住了,我们三都是个死!
嬷嬷下了死手,皇帝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越发的凄厉。
终于等到贴到第二十张纸的时候,皇帝浑身一抖,软了下来。三人面面相觑,皇后脸上满是泪痕。
康和喘着粗气,捏了捏自己抖的不成样的手臂。
又过了一盅茶的功夫,康和伸手把皇帝脸上的纸揭了,又仔细看了看皇帝的四肢,叹道:“果真一点伤痕都没有。”
康和将那团纸藏在怀里,道:“母后小心,我回去皇极殿了。”
皇后点了点头,一言不发。等康和又端着茶壶离开屋里,皇后将被子又给皇帝盖上,看了嬷嬷一眼,躺在皇帝身边,道:“睡吧,天亮了就好了。”
第070章
第二天一早,林家一家四口还在其乐融融的吃早饭的时候,林府的大门被敲响了。
来人是宫里的太监,一身素白,“林大人,陛下驾崩了!请速速去宫中议事!”
“什么!”林如海猛的站起身来,虽然这人进来就知道肯定是宫里的人死了,而且能这么打扮着出来,死的人只能是皇帝皇后,或者太上皇和太后。但是无论如何,林如海都没想到是皇帝死了。
林如海接过太监手上的丧服,转头又回去给婉玉吩咐几句,将丧服穿在官府外面,道:“我随你进宫。”
皇帝死了,整个京城都戒严,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都是白色,硬生生在三九酷暑里添了一分凄凉。
灵堂设在乾清宫,可是棺木还没来,林如海去上了香哭了灵,又被小太监带到了慈宁宫。从乾清宫里出来的时候,林如海看了看乾清门外跪着的一望无际的官员,不由得略有狐疑叹了一句,陛下怎么就这么死了。
慈宁宫里人多,除了已经站了两个内阁大学士,还有皇帝家里的一干亲戚,甚至已经说不出话的太上皇也被抬了过来,被四个太监架着坐在上首。屏风后面是太后,半靠在软垫上,似乎已经晕了过去。皇后则在她脚下跪着,不住的哭,隔着半透的屏风,似乎她头上已经磕出血来了。
林如海半低着头进去,悄悄站在两位内阁大学士后面。
不多时,剩下三位内阁大学士也到了,翠竹姑姑发话,宫门被关了起来。
太医两人一组,被安排进了皇帝当夜睡觉的侧殿,然后又一脸凄惨的出来,给宫里三位主子磕头,“陛下死于清晨……确已死亡……陛下圣体完整,于梦中死亡。”
太医两个一组看了陛下遗体,翠竹依照太后的指示,所有的太医都被隔离,为的就是防止他们背地里商量好了。在第三组太医出来,基本说了同样的话之后,皇后的小声哭泣突然大了起来,同时以头撞击桌子腿,咚咚的声音听得人胆战心惊。
“陛下!你带着我一起走啊!陛下!昨夜睡下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就能去了呢!陛下……”皇后声音忽高忽低,情真意切,几近癫狂,“张博明呢!去把张博明拉来,他前些日子请平安脉还说陛下圣体安康,能长命百岁!不过短短三五天,陛下啊!”皇后又痛哭了起来。
这时,太后嘤咛一声,醒了过来,翠竹一喜,立即按照太医的吩咐给她灌了参汤下去,又牢牢掐住太后虎口,道:“娘娘,娘娘。”
皇后的哭声减小,“母后,是臣妾的错啊,臣妾没看好陛下!”说着又是咚咚咚的磕头。
太后见她已经是满脸鲜血,心中怨恨稍减,头一侧道:“叫太医来给皇后看看。”
皇后不止伤了这一处,她手心里也被自己掐烂了,几个半月形的血痕,掌心肿了一大块。皇后边啜泣边道:“陛下昨夜睡下的时候只说有点累,臣妾子时刚过叫了茶水,那个时候陛下还是好好的,却没想……却没想。上回张博明说陛下能再活十年,怎么就……这其中必有蹊跷!”皇后死死咬住这一点不放,既然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既然康和说查不出来,那么贼喊捉贼就是最好的一招了。
太后眼睛睁了又闭,闭了又睁,看看一边只会哆嗦流口水的太上皇,又想了想现在还停在床上的儿子,还有面前这个磕头磕到出血的儿媳妇,叹道:“去将……去将梓宫抬来,将我儿……我儿……”太后一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死了,眼睛一闭,又晕了过去。
慈宁宫里乱成一团,等到太医又给太后把了脉,太后又被抬回里间休息,内阁大学士里资格最老的一位张大人颤颤巍巍摸着眼泪道:“陛下既然已经仙去,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设灵堂,不然误了小敛的时辰,万一……”
皇后像是突然回过神来,猛地站起身来,晃了两下又往后栽,等她坐在椅子上,便道:“小敛,小敛!康和呢,康和呢?去给你父皇换衣服去!”
康和领着四个小太监去了侧殿,皇后又说:“还有你几个兄弟呢?一起去。”
皇帝最小的一个儿子康文今年才五岁,吓的哇哇大哭,皇后一巴掌扇了过去,“里面那个是你父亲!”
康文被扇愣了,哭声戛然而止,反而开始打起嗝来,他跟在几个哥哥身后,一起去了慈宁宫侧殿。
皇后依旧不住的啜泣,口中喃喃自语道:“我得撑下去,撑下去,得让陛下风风光光地走完这最后一程。”
既然已经上了正轨程序,皇帝的丧葬后面就没他们内阁大学士什么事儿了,他们六个去了南书房,讨论的是另一件大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继位。
皇帝没立太子,但是有个嫡子,不过嫡子不是长子,而且皇帝最喜欢的儿子是康阳,林如海是皇子康德未来的岳父。或者说已经是岳父了,聘礼已下,纳吉完毕,这是再也不能反悔的节奏。
这个时候可不是谦让的时候,当然表面上还是要谦让,只是话要说的冠冕堂皇,把私心说成为了皇帝好,这样才能过关。
林如海的脑子飞快的转着,康德有没有可能当皇帝呢?机会很小,非长非嫡,也不是皇帝最喜欢的那一个,书是读的不错,可是于朝政是一点没接触,要是他已经去了六部,林如海觉得还是能争取一下的,但是现在,若是提名康德了,别说不能成功,林如海的名声官位也要搭上了,那么立谁好呢?
换句话说,长子和嫡子谁的胜算更大一些。林如海心里给嫡子投了一票,嫡子受器重,皇帝早年也一直培养他来着。庶长子今年整三十,虽然是个老实孩子,不过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就是嫡子的生母似乎对自家的女儿不太喜欢。
林如海扫了一圈周围的同僚们,各个都面带忧色。说实话,他们这一批人说到底都是太上皇的班底,皇帝继位才一年多,他开恩科选上来的天子门生都还在翰林院磨砺呢。
于是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他们跟太上皇的儿子熟,跟皇上的儿子不太熟,况且六个大学士,一个年过六十,两个年过五十,这三个就是明摆着替别人占位置的,等着皇帝的心腹熬够了资历再退休的。
林如海在这一拨人里算是年纪中等的,而且也算是跟皇子们稍有接触的,如果连他都不知道该选谁,剩下的人就都没主意了。
林如海觉得立谁都没有太大问题,皇帝也不过才做了一年多,他的几个儿子在朝廷上都没什么根基。况且现在几月了?新皇帝开恩科今年是来不及了,就算明年八月恩科,后年四月才能殿试,等到新人熬出头来至少也还得三年,所以三五年内他们都是安全的,皇帝得靠着他们这一班人马稳定军心。
这事儿林如海能想到,别人自然也能想到,都做到内阁大学士了,自然是情商智商都超群的一帮子人。
“皇二子康和,今年三十,在户部供职。”抛砖引玉的是孙大人。剩下五个人都没说话。皇帝死的太早,别说夺嫡了,几位皇子都还没崭露头角,给朝廷办事的就三个,而且也都仅仅在一个部门当过差。
没一个人提出异议。几人面面相觑,心里都在苦笑。没一个人私下接触过皇子,完全没有利益纠葛。
林如海咳嗽一声,道:“我们几个想的都一样,那么去问问宫里的几位主子?”
几人先去了皇极宫,太上皇正吃饭,三个小太监伺候他吃饭,其中还有一个专门给他擦口水。
林如海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觉得太上皇对桌子上那盘鸡柳的兴趣比对皇位的要大。
太上皇话都说不出来了,自然是什么都没问出来,几人又去了慈宁宫,现在是非常时刻,因此身为大臣的几人去后宫倒不是很难,只是太后还没醒,只见到了皇后。
皇后脸色苍白,头上和手上的伤都已经包上了白布,听到他们的来意,皇后只说了一句话,“康和是嫡子,一直深受陛下器重。”
是啊,皇帝就这一个嫡子。
只是问还是的问全了的,终于在大殓前的最后一刻,几人得到了太后的意思。要说整个宫里对皇帝的打算最最清楚的就只有太后了,太后醒来之后康和的皇位才算是尘埃落定了。
太后知道皇后前面做了那么多错事还能再出来,靠的就是儿子,皇帝对康和期望颇多,至于没立他当太子,不过是想多磨练他几年。
太后一边哭着一边讲了皇帝的打算,皇后跪在地上放声痛哭,也不知道是放心后的庆幸,还是刻骨铭心的后悔。
后悔亲手杀了相伴几十年的丈夫,还是后悔没再多等几年,或许还有没把话讲明白的遗憾,但是不管怎样,皇帝已死,康和继位,她已经成了太后。
康和作为嗣皇帝跪在大行皇帝梓宫面前,大殓完毕,在宫里停灵二十七天之后,先帝梓宫出神武门,康和正式继位,年号永宁。
皇帝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了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然后抛出了一个问题。“国丧三年,这三年过去,瑞琦二十,康德十九,瑞乐十八,不如趁着百天没过,先成亲如何?”
太皇太后依旧住在慈宁宫,太后移居寿康宫,也许是因为心中愧疚,太后说思念先帝,一直在大佛堂里念经,不怎么见人。两届皇帝的嫔妃混住在慈宁宫周围的宫殿里,竟比新帝的后宫还要拥挤三分。
太皇太后沉吟片刻,道:“一辈子的事情,委屈她们了。”
于是礼部匆匆算了日子,婉玉顶着一喜冲百晦的名义,典礼办的稍有仓促,就这么进了乾东五所。
第071章
成亲的日子是钦天监算的,按照双方的八字,根据佛家道家的法子,再翻翻老黄历什么的,合了个大吉的日子,具体拜堂的时辰也算了算。婉玉跟康德的日子排在第二,他俩前面是瑞琦那一对。
平常佛家的根底要更深一些,毕竟宫里的主子们都是信佛的,不过这个时候分外的慎重,道家的信徒们难得也出了次场,总之双方各显神通,给择了好日子。
其实日子挺紧张的,先帝死了停灵二十七天,完了又送梓宫去殡宫,这一来一回就将近两个月过去了,一喜冲百晦,也是得在百天之内才算数的,于是剩下不到五十天的日子里,大概要安排五门亲事,时间很是紧张。
婉玉是要嫁进宫里的,就算皇帝曾对她起了那么点心思,对她是又喜又怒,太后对她也是复杂到一团乱麻的地步,但是都不约而同给钦天监下了旨意,婉玉成亲的日子一定要好好选。
于是十月十九,婉玉坐上了花轿,嫁进了乾东五所。这事儿不用她太操心,宫里派了两个嬷嬷跟着,从十月十五就开始一遍遍的跟她重复当天该怎么做,而且这两位成婚的时候一左一右就在她身边守着,半点差错都没有。
直到盖着红盖头坐到了新房里,婉玉才有种猛然清醒的感觉,这就成婚了?康德红着脸过来跟她喝了合卺酒,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吃了半生不熟的面条饺子,婉玉的主要工作就算完成了,就等着洞房花烛夜了。不过康德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还要出去参加宴席,接受二品以上文武百官,还有皇室宗亲的祝福。
屋里安安静静的,除了宫女嬷嬷,就剩下婉玉一个了。这时候婉玉才觉出点紧张来,双手紧紧抓着床罩,他们两个还要在宫里住四年。
思绪有些乱,婉玉按着自己胸口平息了好一阵子,这事儿莫名的透着一股子诡异。
国丧三年,他们反而在百天成亲了,一喜冲百晦这事儿有,但是不常见,而且这也是皇家第一次那这个当借口让人成亲的。虽说一共成了五对儿,但是婉玉就是觉得这事儿是冲着他们来的,毕竟这五对里面,只有康德一个是先帝的亲生子。
但是他们能怎么算计呢?成亲的提议是皇帝亲口说的,太后跟太皇太后都答应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走过明路了,他们还能算计什么?
婉玉一条条想着,进了宫,虽然太后不怎么喜欢她,但是太皇太后还在,而且据从莲音大师那里得到的消息,太后现在是一心向佛,宫务基本都是太皇太后管着,皇后搭了把手而已。
那么只要顾着表面上的不撕破脸皮,过去这四年就成了?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依白看着时候差不多了,上来伺候婉玉梳洗。她嫁进来算是皇子正妃,按律能有两个陪嫁丫鬟,而且她身上还有个乡君的封号,也能得两个陪嫁丫鬟,按说一般都是按照福利高一点的来,但是也不知道林如海去怎么跟礼部还有内务府交涉的,这一来二去,婉玉一共带了四个人进宫。
马嬷嬷,跟王嬷嬷一样,都是贾敏从贾府带出来的人,老资格了。王嬷嬷当初也想跟着进宫来着,不过婉玉想着家里还得有人照顾,王嬷嬷一直都帮着贾敏管家,因此才带了马嬷嬷。
雁翎,贾敏的大丫鬟,还有春宁和冬雪两个属于婉玉自己的丫鬟。
婉玉换了衣服,又喝了点茶水,没过多久,外面的宴席结束了。
康德脸有点红,不过没喝多少。虽是成亲,但是毕竟在先帝丧期之内,况且林如海也在席面上坐着,有他在,至少文武百官不敢太多放肆。
林如海那个目光啊,看谁谁心惊,瞪谁谁肉跳。早就听说林大人宠爱女儿,今儿一看,果真名不虚传!
宫女上来伺候康德梳洗,婉玉偷偷瞄了几眼,这还是个孩子啊,不过转念一想,立即又惊悚了,这孩子马上要跟自己上床了。
这个念头一出来,婉玉立即觉得自己脸上有点烧了,似乎也冷静不下来了。不过……就在康德遣散了屋里宫女,已经坐到床边的时候,婉玉灵光一现,道:“你要再喝点水吗?”
话说出来就想扇自己脸了,康德轻笑两声,道:“你喝吗?”
婉玉脸上又开始烧了,她吸了两口气,略略平静一点,低头道:“我们虽然已经成亲,不过……”组织了一下语言,方才那灵光飞走的太快,让她没抓住多少,不过只留下一个念头,现在还不能洞房!
“现在还是先帝孝期,先帝待我们一家如同亲人……”婉玉硬生生逼出两滴泪来,“与我父亲有知遇之恩。”这话说的婉玉也有点汗颜,亏得太上皇不在,“我想……还是要给他守孝三年的。”
洞房花烛夜里被提到自己死去还没三月的父亲,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至少康德的脸是拉下来了。说实话,父亲这两个字也是近一年才在他生命中有点分量的。
他亲妈死的早,养母自己也有亲儿子,又不是先帝嫡子,于是见父亲的机会少之又少,得到的关注也就那么回事了。但是守孝这种事情,康德想想婉玉的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况且……婉玉没跟康和接触过,康德跟他倒是接触不少,特别是先帝被囚禁的那段时间,几人都被扔出宫去,因为父亲被囚禁,他们几乎成了丧家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