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了。臣妾想着虽还有大半月,不过康德好容易看上一个,这就来找您先说说了。”
太后点了点头,吴贵妃小心翼翼抬眼看了看,似乎是同意了她的说法。“今儿有点晚了,明儿我招人来看看再说,成亲虽是父母之言,不过总还是要想想孩子们的意见的。”
吴贵妃到了个万福,告退了。
殿里又只剩下太后和翠竹两个。没人的时候太后可不是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太了,她声音也变得坚定许多,再没人前那种反应有点慢的感觉了。“康阳才是她的亲儿子。”
翠竹点了点头,笑着劝道:“娘娘莫不是因为这个伤心了。这宫里,亲妈算计亲儿子的事儿都不少,更别提这个不是亲的了。”
“她倒是不大出手,养了康德这么些年,统共就这一回,不过就这一回基本就能断了康德的前程。”选进宫里这三十几号人,太后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她们的各方情况的,方才在吴贵妃面前那副对李家姑娘完全一点印象都没有的态度,不过是装的。
翠竹回忆上次来回话的嬷嬷说的,道:“李姑娘那个性子,温柔是温柔了,就是有点软,做不得正妻。”而且进宫才两个多月,就被同屋的齐姑娘气哭两次了。
太后点了点头,“她能找到这样一个人,想必也是下来功夫的。”太后眉头略略一皱,“就是不知道瑞永……你一会差人去乾清宫里,明儿请安让他早点来,我有事儿问他。”
翠竹笑道:“娘娘放心,我什么时候都不会耽误差事的。”
储秀宫里,秀女们的气氛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本来就都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天生爱热闹,这两个月里也算平和,姑姑们看的也紧,没出什么相互陷害的事情,因此到现在至少表面上还都是一片祥和。
婉玉跟孙夏珍两个都不爱在屋里吃饭,嫌有味,所以这个时间,她俩还有其他几个姑娘在储秀宫侧殿的小屋子里吃饭。
这地方是个小食堂,门外有个小炉子,火是两个太监看着的,因为宫里当差的人分了好几班,大厨房是不会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做饭的,因此都是到了饭点之后,由送饭的小太监把东西送来,再在各宫的火上热着,谁下工了就去领自己的那一份。
这在冬天是个挺好的事儿,不过夏天就有些煎熬了。
特别是现在,小食堂被秀女们占着,下工了的宫女只能在屋外头吃了。
婉玉跟夏珍基本是同进同出,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个伴,稍微安全一点。当然也不是所有同屋的姑娘都是这样的,毕竟也有人觉得近水楼台先得月什么的,这样更好下手一点。只是婉玉她爹跟夏珍她爷爷站的同一班岗,但从这一条来讲,暂时结盟还是不错的。忘了说一句,托林如海的福,孙夏珍也见了一次她的家人。
俩人吃完饭自然也是一起离开了,不过刚站起身来,就听见有人叫她表妹,能这么叫人的,除了迎春不做她想。
迎春进宫这两个月,后妃刚开始宣人见面的时候她也去了不少地方,不过最近这一个月倒是平静下来了,退出了被后妃宣召的队伍。
迎春本来就是有点害怕,现在这样刚好,只想着再过半个月就能回去了,谁料跟她同屋的张姑娘跟她突然熟了起来。张姑娘单名一个璐字,她爹是正四品的守巡道员,不过没说是哪个省的。不过迎春也是有心眼的,只说自己爹是个将军,别的也不提了。
婉玉的脚步随着迎春的声音慢了下来,立即就有两个姑娘站在面前了,一个是表姐迎春,另一个就是跟迎春一间屋子的秀女了。
孙夏珍方才吃的有点急,这会正想着回去擦擦,便道:“我先走了,你也快点。这天真热。”
迎春倒还罢了,张姑娘的脸色顿时不好了,太没面子了,连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不过还有一个在,也不算全无收获。
张姑娘笑了笑道:“林姑娘。我父亲姓张,我单名一个璐字。”
婉玉也不奇怪这人知道她,单说她跟孙夏珍基本住了最好的一间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更别提她还跟迎春一个屋子了。婉玉隐晦的看了迎春一眼,觉得她有点不耐烦的感觉。
“张姑娘。”婉玉笑了笑,这位明显知道自己是谁了,也不用多介绍了。而且……这位张姑娘她一点都不眼熟,这样只有两种情况,这位张大人是京官,但是三品以下,或者这位张大人不是京官,还是三品以下。
“我父亲做过一任江南转盐运使司副使,今儿见了妹妹,特地过来打个招呼。”张姑娘道。
感情这位是林如海的部下?不过只做了一任……按照自己爹那个喜欢用熟人的性格,这里面问题就多了。不过看样子这位张大人现在明显是高升了,婉玉依旧笑了笑,总之笑容挂脸上能避免好多不必要的废话。
其实婉玉也有点烦躁来着,大热的天吃饭,头上又没空调,不出汗就见鬼了。不过强压了压“那你怎么两个月才来打招呼”,婉玉正想说天气太热的时候,她们面前摔了个小锅子,汤汤水水洒了一地,也有不少溅到她们三人衣服上。
对面原本端着汤的小宫女吓的开始哆嗦,抖了两下立即跪在了破瓦片还有滚烫的食物上,大叫:“林姑娘饶命!我不是故意的。”
瓦片尖利,小宫女跪下的力气又不小,再加上夏天衣服穿的薄,地上立刻就有血迹了。
晚饭这个点,秀女全在,院子里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也不少,顿时婉玉便成了焦点。
这是又被人陷害了?
还在班房值班的姑姑进来了,看到这场面,怒道:“人呢?来两个人把她拉走,过来把地收拾干净了。”说完冲几位姑娘笑了笑,道:“这里乱糟糟的,您几位要么先回房?”
选秀是目前宫里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儿了,因此晚饭时间还没过呢,宫里各位主子的心腹们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婉玉坐在屋里,也在想这个问题。
宫女也是有派系的。
宫女跟太监不一样,宫女能出宫,太监基本是老死在宫里的。所以宫女里有不少是被家人送进来搏前程的,至于太监,要不是穷的脸命都没有了,谁会让孩子断子绝孙呢。
于是有家人,还能探亲,二十五岁就能出宫的宫女,比太监要好拉拢的多,就算宫里不好下手,宫女的家里人也是好动手的。
但是还有个问题,宫女太监生病是没得治的,最多也就是太医院负责煎药的药童来看看,那么方才敢把自己腿跪烂的宫女……真是下了大功夫了。这个天气,又是缺医少药,伤口烂掉丢了性命的可能比痊愈要大得多了。
婉玉得罪的人可不少,太子上位,虞太妃、陈太妃还有吴太妃就成了敌人,还有现在躲在景仁宫里不敢出门的皇后,甚至这拨秀女里也有不少看不惯她的。毕竟把她干点,排在后面的那些人上位的可能性就大了。
婉玉又想了想方才那位宫女,要说打了东西的宫女也不是没有。不过小宫女进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各种残酷的训练了,比方就算烧了手也不能惊了主子什么的。
那宫女看着也有十七八岁,按说不应该的。婉玉家里也收过几个曾在宫里当过差的嬷嬷,据她们说,打了东西轻则打板子,重则致死,于是这宫女是打着必死的决心拉她下水了?
但是她能有什么损失?草芥人命?对宫女不好,还是迁怒,这还真不是个事儿。
宫妃每年都能消无声息的死两三个呢,更别提宫女了,小选每年都选,就算刨去因为年纪到了出宫的,空缺也有一两百,这里面因病医治无效死亡的最多十之二三。
不过……婉玉算了算自从自己进宫以来,一直都是特别的高调,明争暗斗了不少人,在她身上发生的事儿也不少了。
这么说,就是有人想让上面的人觉得她多事儿了?婉玉笑了笑,突然不担心了。
第二天一早,早早去慈宁宫里请安的不止皇帝,而且皇帝去的还不是最早的。
皇帝到的时候,虞太妃、陈太妃和吴太妃三人已经坐在太后旁边不知道说什么了,看着几人面上的表情还算不错,皇帝没想太多就过去了。
给太后请安,坐下喝了两杯茶,皇帝觉得心情还算不错,就是这三个怎么还不走。
皇帝看着三位碍眼的很,一个的儿子在他被囚禁的时候欺负他儿子,剩下两个的儿子在他被囚禁的时候上下蹦跶着要抢皇位。皇帝看着她们就烦,甚至想过等太上皇驾鹤西去了,让这三人陪葬去。
皇帝有点跑神,然后被“婉玉”两个字拉回来了,没办法,皇帝离不开林爹。上回内阁大学士里病了两个,林如海轮值的时候一人能干三人的活,还有上上回江南巡盐御史出了差错,也是林如海给补救的。
说话的是陈太妃,“这虽是个好孩子,不过进宫才多久,就闹了这么多的事儿,想必八字跟皇家不合。”这句话实在是够恶毒了,皇家的八字那一定是全天下最好的,八字跟皇家不合,那你就去死吧。
虞太妃叹了口气,没说话。吴太妃接茬了,“唉,我都听说了,那宫女小小年纪,被吓的哭了一夜。怎么以前没看出来呢。”
“我们家那傻小子,”虞太妃有点犹豫,“命怕是不够硬啊。”
太后没说话,虽然听出来这三位是不想娶婉玉回去了,不过太后不会实打实的问的,得她们三个说出来才行。况且……她们三在皇帝进来之后才说这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还不一定呢。
皇帝脸色不大好,道:“母后,朕下午再来,还有些朝政要处理。”
虞太妃看见皇帝阴着脸出去,嘴角抬了抬,道:“孙姑娘也挺不错的。”说完看了看吴太妃,“我觉得跟吴姐姐家里的大孙子挺配的。”
吴太妃也笑道:“咳,刘家的大姑娘也挺好的,跟瑞乐又是一年的,性子也搭。妹妹不如看看她?”
陈太妃接茬道:“娶个好媳妇回家太重要了,你们看看我家瑞成,赵氏性子太强,到现在还没生下儿子来,虽然有两个庶子,可是哪能算正经孙子吗?娶妻呀,还是要找个安安分分不生事儿的才好。”
几人正说着,突然宫人进来道:“娘娘,清王妃求见。”
清王妃就是皇帝二弟的媳妇了,皇帝看不上他的一干兄弟,但是又不能不给人封王,于是偷了个懒,取他们名字里的一字做了封号。老二叫做瑞清,于是就是清王爷了。
清王爷虽然住在宫外,不过清王妃家里有个外甥女今年也选秀,再加上要给儿子找正妻,所以也十分关注秀女的动静,并且进宫请安的次数也多了许多。
清王爷是个直性子,这么多年耳濡目染,清王妃也是有什么说什么,进来请完安,还没站直身子呢,就道:“太后娘娘,上回看上的婉玉,得换一个。”
“行,我都知道了。”太后看了看今儿来请安的几个人,“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众人点头,见到太后脸色不大好,便一一告辞了。
等人走了个干净,太后道:“去查查,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老二家的是怎么知道的。”
三位太妃一起回了慈宁宫后面的小院子里,坐下之后很久都没说话。当了太妃虽然名义上是进了一步,不过太妃的待遇比太后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住的院子也比从前当妃子的时候差了好多,也因此,这三位对帮助太子重新上位的婉玉是恨之入骨。
半响,虞太妃道:“这下应该是差不多了,她想必进不了宫了。”
陈太妃摇了摇头,“不一定,早先她帮了皇帝,说不定……”
“不管她怎么帮皇帝,皇帝也不能喜欢一个惹是生非的人。”吴太妃斩钉截铁道。
虞太妃幽幽叹口气,“还有半个多月。”
过了没两天,秀女被一窝蜂放到了御花园里,当然园子里等着的还有这次要被指婚的青年才俊,仅限突出的那几个,毕竟剩下的要等他们挑完才有的选。
皇帝不在此列,他的最后一个孩子今年五岁,虽然不想承认,不过他身上有个部件已经是观赏性大于实用性了。
秀女们一进御花园就分散开了,这可是关键的临门一脚了,在诸位皇子面前最后一次的展示机会,要是真的没抓住也就罢了,但是谁都不想让“伪闺蜜”抢了自己的风头,是福是祸一个人承担。
婉玉在想一个问题,她是在这一届里找一个嫁了,还是干脆给她爹说一个没看上等下一届。
但是想想下一届,她的年纪就十七了,虽然不觉得自己老,不过下一届的小鲜肉们的年纪,最大的十五,最小的十三,况且她找谁呢?掏鸟蛋的那个吗?
虽说她爹说了看上哪个就是哪个,不过这前面还有个前提,皇帝的儿子,于是候选人物就两个。
婉玉在御花园里漫无目的的溜着,偶尔也能看见某个皇子皇孙顺便请个安,不知不觉里,她到了上回的枫树下面,树下面站了个人,南安郡王的嫡次子瑞琦,见到婉玉眼睛一亮,两人并排走着,瑞琦道:“我等了你很久了。”
婉玉没说话,瑞琦觉得似乎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又接着往下说:“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家务是大嫂管着的。”你去了也不用操劳,不过后面这句太露骨了,没说出来。
婉玉依旧没反应,瑞琦也不能说太多话,便道:“你在宫里有点太显眼了。”瑞琦想起母亲说的惹事两个字,又道:“不过……等……就好了。”
只能说这么两三句话,瑞琦有点遗憾没等到婉玉的回答,不过听宫里的消息,求娶她的几位太妃都打了退堂鼓,想必也不是很难,况且母亲在他反反复复强调林如海官居一品之后也勉强同意了。
婉玉听了“显眼”两个字有点心烦,特别是瑞琦言语里总带着点怜悯就更让人讨厌了。她和和气气道了声告辞,找了个假山转了过去,很快就看不见瑞琦的人影了。
前面是个小瀑布,下面一个池塘,因为上面没什么遮阴的地方,因此没什么人,但是等婉玉转过去,就发现池塘边的石头上其实坐了个人,太子的庶子康德。
见到了就不能躲了,婉玉上前请个安就想离开,谁知康德突然来了一句:“我母亲就死在这池塘里,那年我还不到三岁。”康德盯着池水没看婉玉。
但是……你骗人吧,宫里的池塘都浅的很,不可能淹死人的,况且宫女太监呢?
“我母亲带着弟弟一块死了……然后我就去了吴贵妃宫里。”
不说别的,这等宫廷隐秘,虽然婉玉知道要躲得远远的,但是不免起了好奇心。
康德突然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婉玉跟前,手上捏着一块已经被捂的热热的玉佩放进婉玉手里,“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你拿好。”
然后……他走了!
婉玉才被宫廷隐秘吸引了主意力,又被康德不按常理出牌惊的愣了两秒,然后呢……
追也追不上了,叫也没法叫,不过凭借她保护的好好的,至少5。0以上的视力,前面大步离开那位的耳朵还有后颈都红了,双拳握的紧紧的,不过至少没有同手同脚。
怎么说,红耳朵可比“显眼”让人心动多了。
婉玉捏了捏手里的玉佩,不得不承认,她也让人成功的算计了一回。
这……不过私相授受的感觉还真心不错。
第066章
私相授受过了没两天,林如海又进宫看女儿了,得知婉玉看上康德的消息,心里是五味夹杂,酸味居多。
虽说他曾许诺过看上哪个就是哪个,不过林如海也知道这多半是个安慰人的话,皇帝的儿子合适的人真心不多,能让她嫁过去做正妻的也就那么一个。于是……
林如海叹了口气,道:“你受委屈了。”
“父亲不用担心,我受不了委屈的。”婉玉倒不是很在意,横竖得嫁人,关键看以后。
不过这事儿吴贵妃目前还不知道,不知道她从小养到大的儿子已经跟这一届的大热门搭上线了,甚至连父母这一关都过了。婉玉跟林爹说了,林爹晚上跟皇帝喝酒的时候又全倒给皇帝了。
吴贵妃是养母来着,勉强不算在父母里,特别是康德亲爹还在的时候。至于吴贵妃,她这两天忙着招李家姑娘聊天来着,越聊她越满意。
这位姑娘,性子太软和了,怎么说怎么来,最最适合的就是不用管家的嫡次子了,所以也是挺适合康德的,这样将来至少康德的后院她就都能知道了。
皇帝六个儿子五个闺女,她家的两个是皇帝最喜欢的,吴贵妃有时候喝点酒,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康阳比起嫡子来说也没差到哪儿去。
皇后已经算是废了,唯一的嫡女嫁的又不好,一点助力都没有。
要是将来康阳能娶了林如海的二闺女,或者可以让静姝嫁到林家管家,这样一来,康阳的胜算岂不大了许多。
况且吴贵妃也算稍通医理,上回太医给皇帝请平安脉的时候她也在,总之是皇帝身子骨不错,不出意外撑个十年八年的没问题。
十年之后,太子的嫡子康和就四十了,她的康阳才过二十,正在巅峰呢,不比已经开始日过西山的康和要强上许多。
所以说,生儿子不算什么,关键是生对时候。
这是好事,不过吴贵妃也不是没烦恼来着,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吴贵妃还是侍妾,太子喜欢她她才上来的。可是她家里人有点不争气,不过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她进太子府的时候太子都三十好几了,年纪也大了,再说那会他地位也稳固来着,不用靠联姻这种事情提高声望。
所以吴贵妃她家里至今未发迹,而且……想想家里的老父亲还有那两个不争气的兄弟,都是有了机会还抓不住的。照这一条来说,林家就比李家要好太多了。林如海就是柄大伞,扒上了今后再不用愁了。
没关系,吴贵妃安慰自己,放过婉玉林家还有个二女儿,一样的。况且婉玉那个性子,将来能不能和平共处都还不一定呢。康德今年十五,成亲了要在宫里住到二十才能搬出去,婉玉跟太后关系好,到时候在慈宁宫她还得陪着笑,不要太凄惨。
于是得知虞太妃往储秀宫里塞人的时候吴贵妃装作没看见,睁一眼闭一眼漏过去了。
逢五逢十是请安的大日子,慈宁宫里很是热闹,总之宫里会走路能下床的都到了,人多的有点头疼。
请完安后皇帝和皇后留下来了,皇帝是因为有话要说,上回太后差人叫他过来被几个太妃岔开了,今儿刚好有空,便留了下来。
皇后呢?皇帝看了一眼皇后,自从搬出坤宁宫,皇后安生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四十多岁的人,现在看着都快五十了,看着比他年满六十的母后还要年长些。
皇后轻轻咳嗽两声,拿帕子按了按嘴角,她身后的嬷嬷拿了一个小木匣子出来。皇后捧了木匣子,上前两步跪在太后面前,将木匣子举过头顶,道:“母后,这是臣妾这些日子抄写的经书,还请母后焚于佛前。臣妾自知罪孽深重,这就回去继续抄佛经了。”
太后看她这个样子有点可怜,已经相处了也有好几十年了,看着一个如花似玉,端庄秀丽的太子妃成了这般模样,太后其实也有点感慨来着,皇宫就是个吃人的地方。“唉……”太后叹了口气,收下了东西。
皇后低着头,并不与人对视,又给皇帝请了个安,一句话没说离开了。
母子两个看着皇后的背影,直到听不见脚步声才回过神来。
“母后……”皇帝叫了一声,“容德她……”皇帝的伤感来的快也去得快,就这两句说话说出来皇帝就正常了。
“皇后不能废。”太后声音幽幽,硬生生给方才还是人声鼎沸的慈宁宫里添了几分哀怨。“糟糠之妻不下堂,而且皇后德行有亏是万万不能让外人知道的。”
“我明白……”皇帝道,这个问题早在皇后从坤宁宫里搬出来他们就讨论过,当日得出的结论跟现在一样。
皇帝自己本来就有点德行有亏的底子在前面,帝后又是一体,虽说出事儿的是坤宁宫,不过难免会惹人联想,干脆就以皇后心善,让出坤宁宫做祭祀之用为借口,也给皇后涨了一把名望。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灵通的自然明白这里面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这个理由,也够堵住悠悠之口了。
至于废了皇后,皇帝不是没想过,可是下旨容易,后面怎么办?国不可一日无君,宫里自然也不能没了皇后,本朝律法,妾室不可扶正,那自然是要重新选一个了。
在秀女进宫的档口闹出废后的事宜,这是明摆着说皇帝勾搭上某个秀女了,还冲冠一怒为红颜废了皇后,依旧不是个好名声。
况且皇帝的孙子今年都该成亲了,皇帝立个年方二八的皇后,她镇得住谁?
还有一点,就是嫡子康和了,新皇后要是没生儿子还好说,万一生了儿子,自然继后的儿子是比不上元后嫡子的,但是这俩儿子生出来就是死对头,皇帝一旦压制不住了,肯定得死一个。死康和皇帝舍不得,难道死小儿子皇帝就不心痛了。
所以这皇后还得牢牢坐在她的位置上,哪怕病怏怏的活着也行,能撑多久算多久。
太后看着儿子觉得当了皇帝也挺苦,下意识就将方才皇后送来装经书的木匣子打开了,一见这经书,太后眼睛立刻就直了。
这经书是拿血写的!
见到太后神色有异,皇帝也站起来一看,顿时也跟太后一个表情了。
要说血书,搁一般人家那是表心迹的最好手段了,可是搁皇帝跟太后这里,他俩对血书是有心结的,毕竟这招皇帝用过。
他就是靠着这个又重新得了太上皇的宠爱,又重新得了太子之位,进而当了皇帝的。
皇帝早先想要谋逆是真的,虽然没想要了自己爹的性命,只是打算让他退位来着,太上皇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后来才能那么容易的原谅了他。但是不可否认,在皇帝心里,写血书是狡辩多于决心的,皇后这一手,不得不说有些失败。
太后砰地一声将匣子盖上,道:“她是不知道的。”不知道皇帝写了血书。说完太后又叫了翠竹进来,道:“去把这个烧了,别叫人看见。”
翠竹领命前去,屋里又只剩下太后跟皇帝两个。太后停了片刻,待到心情稍微缓和道:“上回叫你来是想说说选秀的事儿。”
声音不大,皇帝往前挪了一个位置。
“吴氏的心大了。”太后道,“早先宫里传出我喜爱婉玉的消息,是皇后动的手,只不过皇后是从毓庆宫里出来才开始拉拢手下的。但是那个消息短短不过三日就几乎传的人人皆知,里面除了皇后,还有三位太妃的推波助澜。”
太后紧紧盯着皇帝脸上的表情,“吴氏主管宫务,要说她一点消息没有我是不信的,她能等消息传了两日才来禀报,里面确有私心。”
皇帝点了点头,神情晦涩难辨,“母后说的是。”
“还有上回在储秀宫的小宫女,是陈太妃的人。只不过这宫女是临时派去储秀宫的,吴氏用了印。”
皇帝叹了口气,“儿子原以为……她又帮了儿子许多,现在看来……还请母后收回管理宫务之权,再帮帮儿子。”
听到皇帝这话,太后神色稍微轻松些,却又忍不住在心里又感慨一句,男人的宠爱果然是这世上最靠不住的东西。
“我还能帮你看几年?”太后语气里突然带了忧伤。
皇帝急忙下跪,道:“母后莫要如此,儿子承受不来。”
“你也要早点打算,你宫里剩下的那些实在是上不得台面,管理琐事或许还行,但是在大事上……她们没有这个本事。”太后的话说的很是直白。
皇帝点了点头,换了一个更加亲密的叫法:“烦劳母亲再帮我看两年,后宫那些人母后看哪个能用就用哪个,不行的话……还有孙儿媳妇可用。”
母子两个又说了不少话,皇帝在慈宁宫里用了午饭这才离开。
储秀宫里,从上回的小宫女事件算起,已经过了七八日了,不少秀女都被后宫的娘娘们宣召过,加起来也不下十个了,但是这里面没有婉玉。顿时,婉玉在储秀宫里就跟蛇蝎一样,人人避之不及。
婉玉乐得清静,一个人悠悠闲闲的过日子,算着最多还有十天就能出宫回家了,心情越发的好了。
这天中午刚吃完饭,表姐迎春就来了。婉玉屋里就她一个,同屋的孙夏珍觉得气氛尴尬,虽然上回见了祖父,祖父也说不能跟婉玉生分了,但是现在储秀宫里气氛奇怪,婉玉又失了圣宠,孙夏珍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祖父也得躲的远远的,于是她出去串门子了。
“妹妹。”迎春面色凄惨,进来就道:“张姑娘……我并不知道她存了这般心思,是我害了表妹。”
“姐姐不用在意,你心思单纯,被骗了也不足为怪。”婉玉道。
“是我想错了。”迎春道:“她与我同住一屋,为何两月之后才与我相熟。况且妹妹是人人都知道的,我说了你是我表妹,她如何还能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她怕是从第一天就知道了我们的身份。”
“姐姐能想明白是最好的了。”婉玉道,虽然晚了两个月才想出来。“横竖还有几天就要回去了,回去替我向大舅舅问好。”
迎春看着婉玉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当然她自己也是个慢性子,也没急到哪儿去,就是心里愧疚的很,想了不少话来跟婉玉说,但是被她不冷不热的几句话就都堵回去了。
婉玉呢?她是不敢跟贾府的人走的太近,关键是怕麻烦,要是他们分家了,倒还能好言细语聊两句,哪怕两人三观不同也不至于冷场。可是分家……老太太还在就不可能。
迎春又说了两句道歉的话,在孙夏珍回来之后红着脸离开了。
孙夏珍听了两句,进屋之后若无其事看了看一点都不惊慌的婉玉,心里嘀咕一句,也不知道她那里来的自信。太上皇在位的时候还颁布圣旨,说要善待宫女太监,无故不得打骂宫女,不得擅用私刑,婉玉这是撞到枪口上了,怎么还能……没事人似的该吃吃该睡睡呢。
婉玉能这么有恃无恐,还是托了她家亲爹的福。
太上皇颁布圣旨只是个表面文章,里面深层次的原因她们一个都不知道,不过林爹知道,而且还全部跟她说了。
林爹跟太子私交不错,而且早在十几年前两人就有了来往,太子年轻的时候学士好,用人中龙凤这四个字形容一点不夸张,虽然后来有点歪了。
私交不错,再加上林爹是内阁大学士,就有了跟皇帝夜里喝酒的资格。
内阁大学士是要值夜班的。白天皇帝在乾清宫处理政务,内阁大学士的办公地方就在南书房,乾清宫的西南角。夜里皇帝去养心殿休息,内阁大学士也换到了养心殿外的班房。
皇帝晚上有宵夜,内阁大学士也是有的,于是有时候这宵夜就一块吃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