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姨娘看见地上跪着的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顾姨娘,很是不屑,“不经吓的东西!”
“你也不用在这儿吓唬别人了,你说不说都一样了。”贾敏道:“这么些年,竟然没看出来你心肠如此歹毒!”
钱姨娘微微一笑,道:“这三日我也想明白了,我做下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想活……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钱姨娘恶狠狠的瞪着婉玉,“漏洞百出的计划……我赶在小厮回来之前报信……夫人一心念着老爷和小姐,竟然被我们几个说动了,只要你们再晚回来一刻钟!唉……”钱姨娘一声长叹,“夫人命好,跟我们这种人是不一样的。”
王嬷嬷上前用力打了她两个嘴巴,“你这毒妇!”
王嬷嬷手劲儿大,再加上钱姨娘几日没好好休息了,不过几下,就好像蒙了一般,眼神也开始飘忽不定。
“江南水灾。”钱姨娘看了看屋里的几个人,道:“你们都不知道,我都见了两次了,还有第二年。呵呵……只要出了内城,外城多的是匪徒,偷偷跟着你,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更别提老爷去的是河堤,中间又一半路都是荒野,那儿连个就救的人都没有,只要夫人坐着马车出门,就咱们府上那几个还算不得男人的小厮……”
钱姨娘话没说完,就又被王嬷嬷的掌掴打断了。这下可不是用手了,王嬷嬷拿了竹片扇上去,两下就出了血丝,而一边的顾姨娘已经被吓的软在地上哆嗦了。
贾敏挥手让王嬷嬷停了下来,却一句话没说。半响她盯着钱姨娘道:“你也是老太太屋里出来的人了,老太太把你给了老爷,你家里父母兄弟都在林府当差,几辈子的恩德,就被你一个人耗光了。”
“父母兄弟?”钱姨娘冷笑一声,因为脸已经被打肿了,声音很是含糊不清。“我们当丫鬟的可不像小姐,我那会跟二门一个专门负责传话的小厮好,本来说过了年就去求老太太让我们成亲,谁知道老太太把我给了老爷,我的父母兄弟全被银钱晃花了眼,听见老太太说生了孩子就正式摆酒升我做二房,竟然没一个帮我的。他们不顾我,我如何要顾念他们。”
“老太太还能强迫你不成,林府上上下下丫鬟不下两百个,老太太还能死盯着你一个?而且听听你这话,迷花眼的不仅是你的父母兄弟吧。”贾敏道:“生了儿子做二房,你一样记得很是清楚。”
钱姨娘眼神突然迷茫了一下,转眼就又回过神来,道:“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没用了,只求夫人别怪到他头上,这些年来我们也都没来往。”
贾敏没搭腔,对王嬷嬷道:“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先关起来,明日再处置她。”
第029章
钱姨娘比来的时候更加的凄惨,等她被架了下去,贾敏才冷笑道:“临死前还想再拉一个?什么叫这些年我们也没来往,哼,真当我听不出来。”
婉玉不说话了,她还深深的沉浸在钱姨娘的阴谋诡计中。正如她所说,的确是漏洞百出。
钱姨娘来贾敏处痛哭,开头就说听别人讲老爷和小姐不好了,这不生生的就是心理暗示吗,之后又一步步加重这一暗示,最后更是直接说老爷和小姐被洪水卷走了,然后便是撺掇贾敏出去找人。
这一步步下来都在刀尖上走着,如果当时贾敏听了她的话就把她赶出去,或者贾敏能再冷静一点点,还有听了她的传话可以再去问问小厮……但是贾敏没有,钱姨娘将她的心态吃的准准的,于是钱姨娘在这些步骤上都得逞了。
如果不是后来她跟父亲回来的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外城出去的治安有多混乱,婉玉也亲眼见到了,有一个属于富商的车队,就硬生生的被人劫了,她跟父亲也是因为有官兵在侧才没横生枝节的。
只要母上坐着车子出了林府……她跟父亲坐的是李大人的车子,不是惯常的属于巡盐御史的官车,贾敏自然是认不出来的,至于林府的车子,那会林如海半靠在车厢内闭目养神,她自然也不会掀了帘子四处张望……只要车子出了属于林府门口的那一条街,基本就是再无相见可能了。
婉玉打了个寒颤,钻到贾敏怀里,“钱姨娘心太狠了!”
贾敏摸摸婉玉的头,道:“让你看见这些事情了,太太这些年不怎么管事……唉,自己亲眼见的总比将来我教你要好得多。”
婉玉头闷在贾敏怀里,问:“那钱姨娘怎么办,还有剩下三个帮凶,还有前些日子吵着要出家的那个,还有一个说是被钱姨娘害死的。”
贾敏笑了笑,“你能想到这么多还没办的事儿听好的,怪不得你父亲一直夸你。钱姨娘……她晚上就会……自我了断了。”贾敏说这一句话中间停了好几次,似乎也有点不想让婉玉知道太多的意思,不过已经被扯进来了,还是明明白白的看完一场再说。
婉玉在钱姨娘身上学了一课,如果善于揣摩人心,不管多么简陋的计划,都会万无一失。
接下来贾敏又给她上了一课。
钱姨娘晚上就死了,贾敏派的人一直秘密监视着她,钱姨娘是服毒自尽的,贾敏当时就被气的下不来床了,当然是装的。
因为内院的事情虽然都归贾敏管,但是钱姨娘是林府的家生子,她娘家三代都在林府做事,还有帮她传消息的二门上的小厮,贾敏虽然也能处置,不过在二门上当差的小厮是归林如海管的。
贾敏病的下不来床,屋里一股子中药汤子的味道,事情自然是瞒不住了,林如海气的手抖,直接将跪在他面前的钱姨娘的家人赶了出去。
想收尸?做梦。
钱姨娘的尸体同早先的刘姨娘一样,拉出去一把火烧了,骨灰随便往地上一撒,她住的院子也被清了个干干净净,至于她娘家在林府做事的父母兄弟,以及两家姻亲,全部被林如海卖了。
他们出府的时候,也就只剩下身上那身衣服了,而且还有一点,能这样被全家发卖出来的,必是在主人家里犯了大错的,在本地是卖不掉的,基本也只能卖到矿上或者官窑里做苦力了。
林如海钱姨娘这一家子全处理完毕,去院子里找了贾敏,道:“剩下的我就不管了,你看着办。”说完又安慰道:“她虽是老太太的人,可是现在当家做主的是你,你不用顾虑太多。况且老太太当初要是知道她能做出这种事情,也是饶不了她的。”
贾敏点点头,含泪道:“老爷放心,就这一回,往后后院我必定管的妥妥当当!”
听了这话,林如海脸上的表情有点奇怪,他想了一阵子道:“我年纪也大了,儿子也有了,这后院……处理了就算了。”
婉玉看着这两天父上和母上的互动,还有从书房或者卧室里传出来的一条条消息,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当你头上还有个权利比你大的人,适当的示示弱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像钱姨娘,估计母上心里都能活剐了他们,但是面对父亲硬是一句话没说,只字不提要卖了他们这一家不安分的下人。那么在父上看来,夫人明明受了莫大的委屈,钱姨娘还畏罪自杀了,气都没处撒,可想而知心里有多憋屈了,于是父上大人亲自动手了。
男人狠下心来比女人做的更绝情,要是按照贾敏原先的设想,卖了钱姨娘的娘家一家九口人就成了,但是林如海这么一插手,跟钱姨娘娘家有姻亲的两家全卖了,还有给她通风报信的人家,加起来快要四十人了,都赶上林府下人的一成了。
后来呢?
后院剩下的四个姨娘被关在了一处,原本两人一个院子变成了一人一间屋子,一人两个丫鬟变成了四人一个丫鬟,生活质量下降了不少,甚至连门也不能出了,就算是那个在刘姨娘死了之后没掺杂在里头,整日只去佛堂烧香的罗姨娘也不能幸免,关在屋里连香都不能烧了。
为什么?贾敏也跟她解释了一通。
“刘姨娘是什么时候死的?到现在多久了?”
“快半年了……这么说罗姨娘也是早就知道了,跟她们三一样。”
贾敏点头,“她知道了不来禀报我就是个错,想来吃斋念佛也不过是个托词而已。她跟刘姨娘一个院子,你想想,说不定是看着她被毒死的。”
对了,钱姨娘下的毒也找到了,就在她屋里的两个落地的大花瓶里。钱姨娘有风湿痹症,一到天冷或者雨下多了就骨头疼,当然给她看病的不是张大夫,虽然还是回春堂的人,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坐堂大夫。
治疗风湿痹症里有一味药材,叫做马钱子,有毒。
跟贾敏等实打实的主子不一样,钱姨娘的药只能自己熬,她药材里的一钱马钱子,每次她都稍微取一点点出来藏起来,日积月累,也有小半斤了。
姨娘一个人才两个丫鬟,也不会天天有人跟着,下药容易的很,于是这刘姨娘就被害死了。
贾敏唏嘘一声,“没想到刘姨娘倒是知道廉耻心中有忠义的人,我原本以为她是那种地方出来的……”后边半句当着女儿的面不太好说。
“不如给她做场法事如何?”婉玉建议道,“也算超度她的亡灵了。”
贾敏缓缓点了点头,吩咐下人去找两件刘姨娘的旧物。
大水过后接连十几天都是大晴天,总算是将多余的水烤干了不少,原本以为要烂在地里的庄稼又救回小半,总督李大人脸上总算是有了点笑容,林如海也恢复了正常情况下半天办公半天休息的作息。
不过林府经了这一场变故安静了不少,特别是二门上和二门外当差的小厮,被因为私底下传送消息,而被当众打板子打死的小厮的凄惨模样吓的几天都没好好吃饭睡觉。
“还有一条你得知道。”贾敏又嘱咐婉玉,“这下人,虽说家生子一家老小的命都在你手里,带出去是个保证,不过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也是滋生是非的根源,总之这个度得好好把握。”
婉玉点了点头,她林家就这么几口主子,都还能生出这么大的事端,贾府哪儿岂不更加可怕?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洪水也走了,母上和父上都好好的,身体健康,没病没灾,弟弟林平也过了他的三岁生日。
婉玉心里一直有个小小的念头,原著里三岁就死了的弟弟现在被灌了灌愁海水,应该不会在三岁就死了,那么她在弟弟死后一年就过世的母上,还有之后五年过世的父上,是不是就能继续相亲相爱的一直生活下去了?
婉玉越发的斗志昂扬,每天兴冲冲的请安上学逗弟弟,日子过得无比美好。
扬州城这个时候从全国排名来说是个大城市,旁边又是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最重要的一点,它地处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界处,这个时候的运输业基本靠水。自打洪水退了,这两天河上的船又开始络绎不绝的运粮、运盐运丝绸了,总算是恢复正常了。
等到洪水带来的后遗症差不多消除了,贾敏终于肯放婉玉出门了,她都一个多月没去过观音庵了,但是这天出去稍微有点奇怪。
从门口出去没两步就听见街上有人喊,“林老爷家里的车出来了!”婉玉被吓了一跳,但是对面陪她出来的嬷嬷脸上不动声色,她也只能神色如常的装作没听见。
到了观音庵就更加不正常了,来接她的慧明大师见了她脸上都乐出花来了,倒不是说出家人不能笑,可是也别笑的这么夸张不是。
慧明大师行礼,“莲瑛居士来了。”
莲瑛居士四个字一出口就炸锅了,周围纷纷扰扰的声音:
“就是那个?”
“林大人的女儿!”
“得了观音大士赐福的!”
“我隔壁的老白,就是那个河工,在河底见到观音像了!”
“菩萨保佑!”
婉玉没出门的这一个多月,关于她究竟是被观音赐福还是她本身就是观音转世这个问题,在扬州城的一百多万人口,特别已婚妇女中进行了热烈而且经久不衰的讨论,直到观音庵的主持莲华上师出来说了句话。
“莲瑛居士第一次来观音庵就看见观音大士的千手千眼法身了。”
自己怎么能看见自己呢,于是结论就是她老大是观世音菩萨,之后婉玉享受了一场高规格,主要由中年妇女组成的粉丝团的强烈欢迎,连她在庵里常用的蒲团都恨不得被热烈的眼神瞪出火光来,那眼里的渴望和狂热,婉玉都觉得她们要下手抢了。
得到莲瑛居士出现在观音庵的消息,赶在路上想来看她的人不少,这样一来,她回家的功夫就耽误了不少。
等婉玉从一群粉丝中间脱身之后,到了家已经是中午了,林如海都从衙门回来了。
从婉玉见到林如海开始,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歇过,连咳嗽声里带着的都是笑意,时不时还转头过去自己乐两下。
这是怎么了?难道母上大人又有了?不对啊,弟弟生出来的时候也没见他这么开心过啊。
第030章
等到吃晚饭的时候,林如海揭晓答案了,他得了万民伞,十把。
婉玉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太招人嫉恨了。
万民伞这种东西,它其实不是伞,它长的像是个绸布的布筒,就跟皇帝出巡身后跟的那两个东西一样,最上面一圈像布的东西上面绣着地位稍高一些的捐赠人的名称,下面还有一圈布条是缝上去的,这一圈的人地位稍低。
婉玉在林如海书房里练字的时候见过记载,本朝有史以来,最多一位地方官他得了三把。
说实话,本朝的万民伞其实有点浮夸,但凡地方官卸任或者升职离开的时候,当地的乡绅都会组织人捐赠一把,以感谢他在任时的功绩和对百姓的庇佑。
于是当过地方官的,基本都有一把,当年政绩考核的时候能加不少分。这么一来,演化到现在,吏部的官员也睁一眼闭一眼了,大家约定俗称的规矩就是第一把伞的来源大家都懂得,要能有多的才是真功夫。
可是父上不能算是地方官啊,还得了十把万民伞,婉玉看林如海脸上笑容都要被挤下来的样子,原以为自己得了一大堆粉丝就够厉害的。“父亲,我能去看看么?”
林如海有点犹豫,“手洗干净了,不能拉扯。”
“我都多大了。”婉玉语气里有点嫌弃。
林如海也不生气,看了看桌上其余闪亮的三双眼睛,“都去,都去。”
于是吃完午饭,林家一家四口人一溜跟着男主人,到了他暂时存放万民伞的书房。
婉玉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这下面的布条也缝的太多了吧……
人家的都是缝两圈了事,林如海这几把万民伞,有三把里面厚厚的都缝满了,怪不得不让拉扯呢,这轻轻一揪就是一把啊。
“父亲真厉害。”先说话的是林平,一双眼睛圆滚滚的看着林如海。
被儿子这样崇拜,当爹的高兴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他摸摸林平的头,笑道:“还是我林家祖上积德啊。”
“我长大了也要向父亲一样。”没有那一句话能比这句给父亲带来的喜悦更大了,儿子以他为榜样实在是太骄傲了。
林如海的嘴角一直翘着,脸上肌肉还有点抽搐,想必是为了维持平和的表情,用力过猛的缘故。
婉玉又往进凑了凑,仔细看了看父上收到的十把万民伞。
“……是早上送到两淮盐运使衙门的……”
总督李大人的名字居然也在上面!
“……为父也吓了一跳……”
嗯,有两把是松山书院送来的。
“当了这么多年官,有了这个,我也对得起列祖列宗和陛下的提拔了。”
还有附近两个村子的,都是以里长为代表绣上的,这一条布就代表了一百户人家啊!
你太强了!
兴许是婉玉的眼神太过有进攻性,林如海突然停了下来,不好意思道:“是不是说太多了?”
能看出来林如海特别高兴,要是搁婉玉身上她也高兴啊。两把松山书院的,这代表什么?自古江南出才子,能参加殿试的学子至少有一半都出自江南,尤以松山书院为最。
这就至少今后二十年的举子,至少四分之一的名字都在这两把伞上了。什么天子门生,先被她爹过了一手啊~
父亲,你太强了!婉玉的眼神也变得像林平一样亮晶晶的了。
黛玉看着父亲看看姐姐又看看弟弟,似乎把自己忘了的样子,突然往前走了两步,道:“父亲,抱抱。”
林如海笑嘻嘻的将二女儿抱了起来,道:“黛玉长的都跟万民伞一样高了。”
林平瞪了黛玉一眼,犯规!
林家三个孩子,因为贾敏抱不动她们,唯一能抱的就是林如海了。为了公平竞争,于是三人约定不能主动求父亲抱抱。
婉玉也参与进来了,摊手,她虽然是姐姐,不过年纪也不大么,马上就要长到连父亲也抱不动的体重了。不过因为前些日子林如海带她出去,暂时这个小组里就只有黛玉和林平两个了。
林平一看急了,眼珠子一转装模作样就要去摸林如海的万民伞,林如海急忙将黛玉放下,道:“行了,都去吧,为父还要写折子。”
得,这下谁也没戏了。
三个孩子又一溜跟着贾敏走了。
贾敏走的慢,拉着婉玉能面前走到一块去,后面两个则是你瞪我一眼,我撇你一眼的,要不是嬷嬷看着,说不定都动上手了。
贾敏喜滋滋的,方才当着孩子一句话没说,不过两人的眼神交流孩子们也看不见不是。
她的夫君是个大英雄。
林如海将几人半赶半撵送出去,坐在桌前开始写折子了。林如海文采极好,这是优点,他自己也知道。折子洋洋洒洒上千字,里面全是夸皇帝的。
从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到感谢皇帝的提拔,甚至上河堤也想的是要回报陛下这些年的恩宠。写的略有含蓄,不过该说的也都说了。
等到折子写完,林如海又从头细细修改一遍,这才又重新抄写一遍,准备跟着明日上京的税银一块送去。
当然还有那十把万民伞,林如海说了,他得皇帝钦点探花,是天子门生,假借陛下的名义办事,这万民伞实属陛下所得。
这折子写好了送出去,林如海还找了个空闲的时间给婉玉看了看,还有点炫耀的意思在里面。没办法,他儿子现在刚识字,而且说到底他对儿子总有一种怕教坏了的心理,连启蒙都不敢自己动手,全权委托给了曹先生,这样曹先生带了林家三个孩子,而且进度还不一样,于是两个女孩子的课程都稍微松了些。
婉玉看看折子又看看她爹,原以为父亲就是个好官,现在看来一样会做人么。借着变着方儿的夸皇帝,把自己的功劳全写了一遍,确实是高。
林如海笑道:“这折子上去,我们就该搬家了。”
“父亲的意思……是要调回京城了?”这么大的功绩,父亲又是皇帝的心腹,这一嘉奖……也许就能升到正一品了。“恭喜父亲!”婉玉学着男孩子的样子,做了个揖。
林如海笑着撸了撸胡子,满意极了。“不许跟别人说,这事还没成呢!”
日子就在这么焦急等待中过去了,婉玉看出来林如海有点坐立不安,在去书房的时候偶尔也笑两声,“从大运河过去,到京城怕是要一个多月呢,等陛下想好怎么安置父亲再回来,估计都得过年了。”
林如海撇她一眼,当初想的是跟税银一块送去效果更好,谁知现在等的这般心焦,早知如此还不如快马加鞭送过去,也好过在这儿煎熬。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本就是臣子应当做的。”林如海正色道。
可惜他跟婉玉说了不仅一次,从京杭大运河又多长算起,运税银的船一天能走多少海里,每隔几天还要在地图上指给婉玉看看船估摸着到哪儿了,于是他这番义正言辞实在没起多少作用。
看着女儿依旧笑得很是……不顺眼,林如海脸上挂不住了,“去去去,帮你太太去,今天庄子上的人差不多该到了,家里一大堆事情,你的字也没练,诗也做不到一块去,还有弟弟妹妹你也不管了?每天……”
林如海一边说,婉玉一边往门口走,道:“我就不在这里碍着父亲的眼了,明天要是您想说说船到哪儿了,我还来听。”
在贾敏看来,婉玉是个懂事体贴的好闺女,不过有一点不大像大家闺秀,她太爱动了,每天园子里来来回回逛好几圈,有时候还能走出汗来。这不,一看就是从林如海的内书房回来了。
“先去洗把脸再回来。”贾敏有点嫌弃。
今年庄子上的东西送的不多,银子也比往年少了多一半,发大水贾敏是知道的,因此也没跟催命鬼似的追问,淡淡说了句:“今年这收成不怪你们,家里的地都是良田,离水也近,自然遭灾要严重些。只是明年要好好种地,不敢耽误了。”
下面低头站着的李庄头这才松了口气,东家虽然管得不严,不过他们心里总有忐忑。
京里传旨的人到了腊月初才到,依旧是个老熟人:张公公。
林如海直接把人迎到了内书房。
“恭喜林大人,贺喜林大人!”张公公比上回来又长了几岁,声音依旧很洪亮。
“公公身体依旧这么健康。”
寒暄两句,张公公从袖口里抽出封折子来,“陛下的意思,明旨等过了年再发,算是来年的好兆头,让老奴先跟您通个气,可以准备着上京了。”
说完这句,张公公眼睛左右看看,林如海道:“公公请讲,这里没有旁人。”
张公公声音低了下去,“陛下的意思……老奴估摸着林大人您是要入阁拜相了!”
第031章
说完这一句,张公公稍稍挺直了肩膀,语气变得正经许多,“还有一句话是陛下让老奴带来的:‘万民伞很好,朕先帮你收着,等你回京了来找朕拿’。”
一口气里说了两个“朕”字,张公公有些紧张,手心还冒汗了。他皱着眉头跟林如海小小抱怨一声:“陛下让老奴传这种话,真心是折煞老奴了。”语气虽有点哀怨,不过满满的都是甜蜜的负担。
林如海哈哈笑了两声,道:“这是陛下对公公的信任。”
“陛下给您安排了两个助手,先帮着您管着盐务。得!”张公公一拍大腿,“还得去总督府一趟。”
林如海点头,亲自去接了两位,心想这就是接任的人了,挑了两个,那就是陛下到现在还没想好究竟谁上位。
要说找人接替林如海的位置,老皇帝其实有点不太乐意,盐税这个位置关系重大,一般不出问题是不会换人的。但是现在没办法了,江南总督上书,河道总督也上书,再加上皇帝一开始考虑的不是很周全,头脑一热在早朝上把林如海进上的十把万民伞拿出来了。
其实原本的意思是鼓励一下在场官员,给他们竖个好榜样的。
唉……自打那以后,御史台玩命的上书。可不,好容易出一个典型,还是御史,自家人啊,这下官员去八大胡同也不太管了,谁家后院里的姨娘又作威作福了也不管了,除了揪贪赃枉法的人不动,剩下的全腾出手来给皇帝上书。
皇帝倒是也想给林如海升官来着,可是盐税也想让他管,最初的打算是打算加封个太子太师的虚职再封个侯爵,让他再干两年,等慢慢培养出一个接班人再说。这样一闹腾可好,只得召回京城了。
至于入阁拜相,林如海是皇帝心腹,回来了自然是要高升的,那么朝中官位比他原本的正二品还要高的选择其实并不多,第一就是六部尚书,皇帝把这六位大人扒拉一边,都还算年轻有为,至少还能再干上几年,而且也没犯错不是。
再一个就是内阁学士了,内阁学士分三等,正一品的大学士,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和从二品的学士,先把最后一个从二品的刨掉,然后内阁大学士是有定额的,那就先从协办大学士开始吧。
不过毕竟没按照皇帝原本的打算办成这件事,皇帝稍微有点不太顺畅。于是已经打定的主意皇帝打算拖到年后去,顺便把林如海的侯爵爵位降到伯爵。
嗯,皇帝点点头,满意了。
再来说林家,贾敏得到这个消息兴奋坏了,她虽然跟林如海一样,祖籍是江南一带的,不过她生在国公府长在国公府,总还是对京城要更有归属感的。
自打林如海说年后要进京,还是彻底进京的那种,她就开始忙了。
头几天是瞎忙,还是拉着婉玉一块瞎忙,把家里的产业都看了个遍,林家的祖产,她的嫁妆,还有好几处庄子,以及林家现在住的这片大院子,家具,衣服,杂物等等。
婉玉被拉着转了两圈就开始吐槽了:搬家这种事情,就算有了顺丰快递,也还是要自己收拾的。她都想跟母上大人说了,咱有钱,任性,不如全换了吧。
等到贾敏的兴奋劲儿过去,想起他们在京里没宅子!又风风火火去找林如海了。
用没有不太恰当,可是早先林如海进京赶考,又做了翰林那几年买的小院子不够她们这一大家子人住啊。
“老爷,我们去了京城住哪儿?”贾敏抛出这个问题之后林如海也有点蒙,现在是腊月,基本上从现在开始到二月初二,买房子的人都处于休息状态,有钱也没地儿买。
“嗯。”林如海点头表示知道了,“你先收拾着,我这就差人去京城。”
贾敏这才放心了,婉玉在旁边又补充了一句:“得早点,先得把大家伙运过去。”
出来贾敏就有点泄气,要是京中有地儿住,还能先一拨拨把不用的东西先收拾过去,最后上路时就轻松了。婉玉也一样,有时候她觉得自己有点强迫症,现在收拾,收拾了放哪儿啊。
罢了,先撇开这个不说。
母女两个又凑到一起说林家的产业了。林家的田地庄子祭田都在江南一带,而且田产这种东西跟现代的房子一样,大家都是恨不得越多越好,全捏在手里,于是这个就不能卖了。
不过搬到京城之后还可以在东北那地方买些地,再盖两个庄子。
婉玉回味了一下前些日子京中荣府送来的大米,似乎是要比江南产的米更有嚼头一些,便在清单上庄子后面又加了一条,种大米。
贾敏扭过头来看了一眼,笑着问坐在她怀里的黛玉道:“黛玉呢,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黛玉歪着头,看看贾敏又看了看姐姐,道:“上回那个皮毛的垫子挺好的。”
哪壶不开提哪壶!婉玉下意识缩了缩脖子,耳边立即响起贾敏的声音:“三年攒的狐狸皮缝了块毯子,就让你给我铺地上了!”
婉玉瞪了黛玉一眼,你坐母上怀里,身上还盖着小被子,吃着点心喝着热羹,我坐在凳子上在大冷的天里写清单,你还要揭我的短,还能不能好好的做姐妹了!
黛玉下意识一扭头,缩在贾敏怀里。
“不许瞪妹妹!”
“不是啊,太太,我是觉得妹妹穿红狐狸皮的披风会比较好看。”
“嗯。”贾敏低头看了看黛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