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贾母是个面瘫脸-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底下还附了一张孩子的脚印和肖像画,林如海说是听贾瑚说她有这样的习惯,便也筹备了一份送回来。
  张芮没想到她的预防针竟然真的没白打,生下来的是个女儿,想必林家老夫人和林如海还是会有些扫兴的吧,不过从信里倒是只看到了林如海的喜悦。
  贾瑚的信上对贾敏的身材和林家对于姑姑生下女儿的态度写的过细了些,总的来说还是兴奋的,张芮见贾敏确实没受委屈便也放下心来,随即便兴奋的开端收拾要寄往扬州的礼物。
  之前由于不知道性别,她每次都是筹备了一男一女两份礼物寄过往,现在孩子生下来,张芮只要筹备女孩子的东西再送一份过往。
  连着张氏王氏正式也都筹备了礼物,二公主知道之后,也备了一份礼物送到了荣国府。
  给小孩子筹备的礼物都是色彩鲜艳喜庆的东西,贾瑜和贾璇在西院儿里住了一段时间,白日里经常随着祖母在一起,见到爱好的就攥在手里不想撒手。
  张氏和王氏看到了就想拿回来,张芮没让,没道理孙女爱好还非要抢下来给外孙女,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再筹备一份就是了。
  也不光筹备给贾敏孩子的东西,贾瑚在扬州住着,张氏把他需要的吃用银钱也都筹备好送过往,哪怕知道婆婆回来之前给儿子留下了不少的嚼用钱,做母亲的还是不想儿子有任何的委屈。


第55章 林家
  远在扬州的贾瑚收到那么些东西的时候,脸上虽有些无奈; 但笑脸却是实实在在的。
  家里挂念着他; 这让年纪还不大的贾瑚心里的思念之情有了些慰藉; 打开祖母和母亲的信; 母亲一如既往的关心他的身材; 然后说家里都好让他无需挂念。
  祖母的信上则是把家里的的大事小事都写上; 有得着墨多一点; 有得则是一笔带过; 所以贾瑚固然没有在荣国府,对府里的事情也都知道个大概。
  祖母说他的庶弟气象一凉就生了一场大病可能会熬不过往; 他只见过庶弟一次; 虽不说多亲近,但到底是血脉兄弟; 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拿两本经书来。”
  “是; 少爷。”
  姑姑生产之前; 为了给姑姑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祈福; 贾瑚专门往寺庙里求了两本佛经,读书之余便抄上几页; 每每都感到心静温和起来,读书时也感到头脑清明。
  如今得知庶弟的身材不好,信件一路到扬州时间这般漫长; 不知他如今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也只能给庶弟抄经祈福,聊表心意。
  贾敏也知道了这件事; 对于那个没见过几面的侄子也有些心疼,听到贾瑚的行动心里有些欣慰,待他过来请安的时候,却又劝他不要太过忧心。
  “姑姑放心,瑚儿有分寸的。”
  “幸好苑儿身材康健,不然我是日日都得忧心她。”
  贾敏得知孩子性别的时候确实有些扫兴的,可到底是自己亲生女儿,抱在怀里那一刻血脉相连的感到,她到如今都记得,如今孩子一日比一日的白嫩可爱,她的爱好也是一日多过一日。
  自己当了娘更感到母亲的不轻易,她有时候想幸好苑儿的身材没有问题,只要她的孩子健健康康的,男孩儿女孩儿又有什么关系呢?
  贾瑚见姑姑又有些失神,忍不住出声,“姑姑切莫多想,养好身材为上,否则祖母又该担心您了。”
  回过神来贾敏失笑,“我这月子做的好,还胖了些,身材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瑚儿可不许跟你祖母告状。”
  “那姑姑也要放宽心。”
  贾敏笑着点头,问:“你妹妹应当也要醒了,瑚儿要不要看看?”
  小丫头长了些奶膘,胖嘟嘟的看着喜人,贾瑚仍然不敢抱,只是在旁边看看,捏捏小手小脚玩儿。
  贾敏看着贾瑚警惕的样子,调侃:“姑姑记得珠儿琏儿小的时候你也是这样,从来都是站远一些逗着玩儿,这么大了怎么一点儿上进也没有呢?”
  贾瑚淡定的回复:“姑姑已经当了母亲,还是这般逗弄晚辈,岂不是也没什么上进?”
  “哈哈哈……”
  贾敏回头,就见林如海笑着走进来,忍不住嗔了他一眼,“你可小声些,再吓到苑儿。”
  “我的女儿哪里会那么胆小。”话虽如此说,林如海不自觉的声音还是低了下来,“苑儿,是爹爹。”
  小奶娃娃哪里会认人,小手在胸前胡乱的抓着,小腿儿也一蹬一蹬的。
  林如海笑着捉住女儿的手,一边晃一边说:“刚刚你们说的话我都闻声了,瑚儿小小年纪就有分寸,这可不是没上进。”
  “那夫君的意思是我才是没上进的那个喽?”
  “哪里?敏儿你一辈子如少女一般,才没白嫁如海一回。”
  夫妻两个不自觉的就离得近了,贾瑚在自家爹娘那里固然没见过这样的相处模式,但是这种时候降低存在感是很有不要的。
  默默退出往,贾瑚跟姑姑的丫鬟说了一声,就回到自己住的院子里用功读书。
  等到贾敏创造贾瑚已经离开的时候忽然感到有些酡颜,瞪了林如海一眼,说:“我要带着苑儿往娘那里了。”
  林如海依然笑的温文儒雅,“我刚从娘那儿回来,她也想见苑儿了,你往吧,我一会儿往给瑚儿看看他的策论。”
  贾敏带着女儿往了婆婆那里,林老夫人也没让她行礼,一见她们进来赶紧说:“快把苑儿抱来给我看看。”
  奶娘走上前来把小姐放在榻上,林老夫人看着自家孙女阴森森的大眼睛,眉开眼笑的对贾敏说:“苑儿这长相好,净挑爹娘的优点长。”
  贾敏坐在女儿另一边,笑着逢迎道:“夫君还说苑儿这眉眼有几分神似娘,媳妇也感到是呢。”
  林老夫人仔细一看,这眉毛确实像自己,脸上的笑脸就更残暴了几分。
  见婆婆兴奋,贾敏接着说:“娘,我外家来信说太医院有位扬州籍的老太医辞官回乡了,您最近不是说有些胸闷吗?我和夫君筹备请他过来给您把把脉。”
  “你们安排吧。”林老夫人直接点头,她自觉年纪大了,若是不想耽误儿子的前途,当然是要尽可能的活的久一点,所以讳疾忌医那点儿弊病也早就没有了。
  贾敏没说的是母亲在信里吩咐他们夫妻两个也让太医检查一下,免得由于求子而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坏了身材,嬷嬷也可以根据太医的诊脉调剂两个人补身子的食补菜单。
  婆婆并未在她眼前表现出没有生子的扫兴,但贾敏是不信任她没有的,不过现如今有苑儿在中间协调着,婆媳之间应当也不会产生什么大抵触。
  这边贾敏在积极的掩护着婆媳关系,另一边林如海拿着贾瑚新交上来的策论仔细看着,面上并未表现出来,但心里对于贾瑚的悟性和勤恳还是持表扬态度的。
  “看来你最近学了不少东西,你的策论比之从前更加言之有物,如此保持下往,明年的乡试应当是能过的。”
  贾瑚拱手鞠躬,感谢道:“姑父如此忙于公事还要指导瑚儿,瑚儿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学无尽头,闭门造车难有进益,我有一同学如今是广陵书院的教习,过两日我休沐,带你往跟他的学生交换一番,也可以相互增进。”
  “瑚儿会提前筹备好的。”
  林如海满足的点点头,晚间对着妻子又是一通褒奖贾瑚,贾敏听得兴奋,忍不住道:“我娘说大哥现在在家里种地种的兴起,谁能想到瑚儿竟然这么优良。”
  “大哥倒是好兴趣。”
  贾敏是很少把外家的事情往外说的,如今提起贾赦,也忍不住叹了一口吻,“我娘信上说大哥家的庶子生了病,我这心里也有些难受,当了娘之后就见不得小孩子不好,听说那孩子出身的时候很健康,怎么现在我娘那儿的小猫儿都好好的,在亲生母亲身边的孩子反倒还照顾不好呢?”
  林如海摸着妻子的后背安抚道:“不是所有人都像岳母那样仔细的,她老人家真心爱护孩子们,所以孩子们也都跟岳母亲近。”
  至于姨娘,疼爱确定是有得,但更多的是邀宠的工具,哪里有全心全意爱护在意呢?
  一直说林家子嗣艰巨,林如海作为林家的继续人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密辛,太爷爷当初就是由于这妻妾之争侵害了身材,可就算知道这妻妾之争并非好事,为了子孙繁衍,他的爷爷父亲也都纳了妾,到头来他也不曾有其他兄弟。
  他父亲身材也是从小就瘦弱,早早的便离世,留下他和母亲两个相依为命,他的身材比起父亲来说好很多,经过名医检查也并无大碍。
  可林如海有意的在母亲眼前没有流露全部实情,林老夫人一直以来也就认为儿子的身材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所以即便儿媳妇之前一直没有怀孕,她心里着急也没有过多催促。
  这些他都没跟贾敏说过,所以贾敏只感到婆婆慈和,她自然将心比心,看待婆婆也很是尽心,婆婆只提过一次胸闷,她记在心里给外家写信的时候就随口提了一句,没想到正好就有一位老太医回扬州。
  林如海激动于妻子对母亲的孝敬之心,越发的爱重妻子。
  贾敏一直让人关注着这位老太医的行程,回到扬州城她就得到了消息,直接下了请柬请太医过府。
  老太医并未推辞,第二日就上了门,见了贾敏便道:“贾老夫人在老夫出发回乡之前便拜托了老夫此事,林夫人就是不下帖,老夫也是要登门叨扰的。”
  贾敏没想到母亲远在京城还要为她操心,心里有些愧疚自己的不孝,不过现在老太医过来,还是要先给婆婆诊脉,也顾不得伤怀。
  蓝本说是检查,贾敏感到婆婆年纪尚轻应当不会有什么大碍,但老太医诊过脉之后当着老夫人的面只说是“邪侵形体,阻痹经气……”,等到给贾敏和林如海诊脉之前,却说:“病因确如老夫所说,但老夫人已经损伤心脉,除了按照方子喝药,也要避免受冷或是过度劳累,情绪也要稳固,免得加重病情。”
  “太医,可危急生命?”林如海问出这话的时候感到自己手都在发抖。
  “老夫人的心疾之症好生调养并不影响平日里生活,但若是病症有变更,老夫也无法把持。”
  贾敏还算镇定,听了太医的话问道:“是说母亲现在的问题还不算严重是吗?”
  “老夫只能说,若是保养的好三五年不是难事。”
  老太医又给夫妻二人把了脉,把两人的食补方子离开,添减了几味中药,便离开了林家。
  贾敏知道夫君难受,只能抱着他让他靠在自己怀里,安慰道:“好在我们提前知道了母亲的身材状态,否则日后若是由于我们的大意害了母亲,我们岂不是更加自责?”
  “敏儿,谢谢你。”


第56章 
  这件事情,夫妻两个商议之后终极决定对母亲隐瞒下来; 只是吩咐母亲房里的下人好好照顾着; 贾敏也逐日都带着苑儿过往陪她; 让她尽可能的多享受些天伦之乐。
  相比于贾敏; 林如海考虑的就多了些; 他蓝本对内宅之事是不算懂得的; 但岳母在扬州的那两个月; 经常会把内宅的事说给他听; 他才有些检查。
  表面上的安静不能掩盖内里的暗涌,而他作为儿子和丈夫; 在母亲不在意的掌家权柄之外唯一在乎的子嗣上; 只能谨慎的协调。
  不光是为了掩护敏儿本性中的纯良,也是为了这个家的和谐; 每次见到母亲和敏儿相处的样子时; 他也感到自己是对的; 一点隐瞒换来这样的回报; 值得
  作为一个男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重任,在一瞬间的哀伤之后; 林如海接了下来,即便知道母亲的生命被定下期限,他也只能一如往常的做事; 偶然的软弱也只留给妻子。
  由于两夫妻的表现,林府的人除了几个特别被吩咐的,再没有人创造老夫人的病情。
  贾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读书; 也没有察觉到异常,所以姑父休沐那日来带他出往,他非常屈服的追随。
  “瑚儿,你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是什么样的?”
  姑侄两个骑着马,在城外的小路上慢慢走着。
  贾瑚扭头看向姑父,想了想,答复:“我想考上进士,做一个京官。”
  林如海有些惊奇,“为何?”这个年纪的少年难道不该是期待青云直上,造福于民的吗?
  “我是荣国府的嫡长孙,祖母年纪越发的大了,我想让她可以多享些轻福,而不是为了儿孙固守于府内不得安闲,祖母爱好在外面。”
  “有孝心是好事,但若是能外放,瑚儿尽可以带着你祖母一起。”
  贾瑚瑶瑶头,道:“时日短些无碍,但是太久了祖母放心不下府里,日后若是珠儿琏儿为官外放,祖母愿意在外头玩儿可以跟往,我会守好荣国府的。”
  实在贾瑚看得很明确,不论是父亲还是二叔,祖母都不放心,之前父亲经常在外边吃酒她之所以总是言语敲打,就是由于怕父亲行差踏错害了荣国府,如今父亲有了别的爱好,不管是不是自愿的,到底还是让祖母轻松一些,若是可以,他也盼看父亲的爱好保持的久一些。
  林如海听了贾瑚的话却有些爱慕大舅兄,若是林家有这样的继续人,还有何愁,而贾家有贾瑚,将来贾珠贾琏也没有走歪,想必至少这一代甚至下一代都不会衰败,这是多少世家的期盼……
  广陵书院依山而建,林如海和贾瑚到的时候大概是休憩之时,两人在门口等候片刻等候门人进往核实,没多久一位羽扇纶巾的中间男子疾步走了过来。
  林如海也上前两步,“钟师兄。”
  “如海,快快进来,父亲听说你来甚是兴奋,我也已经让你嫂子备了薄酒,我们师兄弟二人必定要痛饮几杯。”
  “如海恭敬不如从命。”回了一礼,林如海招呼贾瑚上前,对钟训先容道:“这是我大舅兄的宗子,贾瑚,瑚儿,这位是我的师兄,你称一声师伯。”
  贾瑚鞠躬拱手问好:“晚辈贾瑚,见过钟师伯。”
  钟训捋着胡须点头,“好,好啊!”
  钟训的父亲便是这广陵书院的院长,江南大儒,也是钟训和林如海的授业恩师,刚到扬州处理好先期的交接工作之后,林如海便带着妻子来拜见过老师,也像他老人家提过贾瑚这个妻子外家的侄子,钟院长看在爱徒的面上批准了见这孩子指导一番。
  所以一到老师的院子里,林如海便带着贾瑚径直走到老师眼前,拱手先容道:“老师,这边是如海的侄子,贾瑚,瑚儿,向太师父问好。”
  贾瑚向钟院长问了好,便坦然的吸收他的审阅,钟院长见这孩子眼神清正,暗自点头对林如海道:“如海跟你师兄往饮酒吧,我考教这孩子一番。”说完起身示意贾瑚跟在身后。
  钟训见父亲和贾瑚进进书房,拍拍师弟的肩膀,“看来父亲对你的侄子还算满足,你就放心的跟师兄往痛饮几杯吧~”
  “我没什么不放心的。”拿开师兄的手,林如海转身率先往石桌走往。
  另一边贾瑚随着钟院上进进书房,便一直被晾在书房中间,钟院长穿梭在书架中间一本书一本书的往出抽,余光一直注意着贾瑚,贾瑚一直目不斜视笔挺的站着。
  过了一刻钟左右,钟院长拿着十数本书坐在贾瑚眼前的书桌前,说道:“我听如海说你的府试得了第四名,最近策论多有进益?”
  “晚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之处。”
  “江南学风浓重,比你年纪更小更有禀赋的学子比比皆是,是不可过于自满。”
  “太师父所言甚是。”
  钟院长点头,随手抽出中间一本《尚书》,随便翻了一页念了一句停了下来,贾瑚会心的接着太师父持续背诵,流畅并且一丝错处也没有。
  翻了三页,钟院长打断贾瑚,又抽出一本《大学》,念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这般四书五经轮番考教,贾瑚还算抵挡的住,钟院长又让贾瑚以“广陵书院”赋诗一首,“以老夫煮茶一壶为限。”
  让书童把贾瑚引致另一张书桌前,钟院长一边观赏着贾瑚的神情,一边悠然自得的开端煮茶。
  钟院长把饼茶研碎的时候,贾瑚站立在书桌前思考未动笔;泉水置于釜中,以碳火烧至一沸时,贾瑚提笔蘸墨;三沸之时,贾瑚重新展开一张纸誊抄诗句;在钟院长将茶汤斟进碗中之时,贾瑚双手拿着纸张站在一侧。
  钟院长一伸手,接过贾瑚手里的纸,另一只手示意他坐在对面喝他煮的茶。
  钟院长认真的看了一遍贾瑚写的诗,然后放在茶盘另一边没有水渍的处所,也没点评,而是问起茶汤:“感到如何?”
  贾瑚非常诚实的答复:“有些苦涩。”
  “平时喝茶的习惯是什么?”
  “祖母爱好喝冲泡的红茶绿茶,晚辈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也是如此。”
  一老一小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关于茶的文化,贾瑚对这方面研究未几,便只受教的听着。
  过一会儿钟院长才拿起贾瑚的诗句说道:“你的诗对仗工整,但是灵气不足,只有形而无神。”
  “姑父和晚辈的先生都曾说过,晚辈也认真研习过,却依然未有惊艳之作。”
  “前些日子如海送来了你的策论,老夫看过,确实有些进益,你姑父繁忙,对你的教导有限,本日老夫留一篇策论与你,每隔一日便来书院交与我。”
  贾瑚有些惊喜的站起来,冲着钟院长深深的鞠一躬,“晚辈谢过太师父指教。”
  钟院长点点头,说:“往外边吧,你伯母的厨艺不错,你往试试吧。”
  “是,太师父。”
  贾瑚出往之后,对林如海复述了一遍太师父的话,林如海还未说什么,钟训便赞美道:“父亲可不是会看面子的人,看来贾瑚你确实让他老人家很满足。”
  等到下午林如海和贾瑚走后,钟训进进父亲书房见到贾瑚的诗,有些嫌弃道:“此子少些灵性。”
  钟院长笔走龙蛇,落下最后一笔之后,道:“诗如其人,此子心性纯良,勤恳好读,学问扎实,是实干之人。”
  “看来父亲对贾瑚的评价甚高。”
  “我是重视其操行。”
  钟训可不信任,父亲年轻时便是豪放潇洒之人,放着有前途的官职不做,来到这扬州办书院,最是眼力高,什么时候由于人品就不在意才学了。
  钟院长从三儿子的神情里便看出了他的想法,这个儿子的性子是最像他的,所以科举之后未等授官便辞了回到扬州做书院教习,父子两个最是懂得对方。
  “你感到韶晚和贾瑚如何?”
  “父亲?”钟训没想到父亲只见了贾瑚一面竟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可他并不十分赞成,“贾瑚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勋朱紫家最是势利,宁国府的继续人就跟公主府结了亲事,韶晚这样父母双亡得出,嫁过往受气了可怎么办?而且,人家也不必定愿意结这门亲事。”
  钟院长听了儿子的话却有些不兴奋,“你二哥二嫂就算逝世了,不是还有韶卿还有我们全部钟家,它荣国府想要靠科举更换门庭,有我们钟家这样的亲家怎么会不愿意?!再说韶晚可不比谁家的千金逊色!”
  “韶晚得父亲您亲身教导,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可找一门书香世家的亲事,婚后红油添香不是更合适吗?”
  “适分歧适也不是你说了算的!而且他贾瑚能不能做我的孙女婿还有待考核,你休要多言!”说完,一甩袖离开了书房。
  钟训无奈,他是实事求是,父亲怎么就一言分歧便发性格呢!


第57章 选择
  贾瑚来往奔走于林府和广陵书院之间,又能跟书院的学子交换; 自觉大有进益; 便有了往广陵书院读书的想法; 先跟姑父提起。
  林如海沉吟片刻; 确定道:“你的想法确实不错; 可若是进进书院学习; 你便要住进往; 院试之后可能也无法回往; 还是要跟祖母父母请示。”
  贾瑚也有此意,便写了一封家书连同礼物一起寄回家往。
  荣国府里张芮每次收到贾瑚的信都很开心; 张氏也一样; 收到了扬州的东西便直接到西院和婆婆一起看。
  贾瑚是个心细的孩子,所以给祖母和母亲写信的时候从来都是离开来; 所以张芮和张氏一人捧着一封信; 读着读着眉头便锁了起来。
  张芮率先把信放在手边; 有些愁绪; “瑚儿敏而好学,我们做长辈的合该支撑。”
  张氏点点头; 再如何想念儿子,她也知道主次,如今儿子的学业是最重要的; 些许思念只能自己忍耐。
  但知道回知道,一时间婆媳两个都没什么心情说话,这时; 张芮却忽然问起:“珠儿先生说他也可以尝试参加县试,琏儿那边你问过先生吗?”
  张氏不知道婆婆为何忽然问这件事,但还是认真答道:“琏儿比之珠儿稍有懒惰,基础上偏差些。”
  “琏儿聪慧,想必更居心些后年的县试也可一试,那明年中秋过后我就可以带着珠儿和琏儿一起再往金陵了!”说到后来语气都上扬了。
  张氏语塞,接着担心中带着酸意的说:“婆婆您是长辈,这般长途跋涉我们做晚辈的如何放的下心。”
  “这府里只有我一人有闲暇时间,若是我不往,难道让两个孩子单独往金陵吗?”
  张氏本想说可以让族里的人陪着,可话没说出口,自己就否决了,之前琏儿的事虽是意外,却因着婆婆在那儿没人敢怠慢才干尽快找到孩子,倒不是说必定会产生什么事,但真的出了任何问题,反倒是婆婆最值得人信任。
  对照张氏这个要很久不能和儿子相见的母亲,张芮想到过个一年就能往扬州见贾瑚,心情一下子就急转直上,也有心情问起指导贾瑚的钟院长,“这位院长学问很了不起吗?”
  “钟院长是当代大儒,当年年纪轻轻便得中状元,在翰林院任职三年,朝中皆言前途无量,钟院长却辞官回了扬州创办广陵书院,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扬州官员泰半是他的学生,而钟院长有三子皆是进士出身,惋惜二子夫妻早逝,三子也在书院做教习,只宗子如今官至吏部左侍郎,媳妇父亲对其甚是推重。”
  这年代读书人皆是想着通过科举出人头地,能够撇下大好前途创办书院,张芮想也知道这位钟院长确定是出自钟叫鼎食之家,否则为生活都不可能有这个闲情逸致。
  说到这里,张氏忽然笑着说道:“上个月在宴会上见到了钟侍郎夫人和她家的小女儿,媳妇还想着跟瑚儿的年纪正合适呢。”
  “哦?”张芮一听,来了兴趣,“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媳妇问了,叫韶羽,是家里的小女儿,上头一兄一姐和一个双胞弟弟,双亲宠爱些,但一点儿也不娇气任性,看着就是温婉大气的性子。”
  “韶羽。”张芮在嘴里念了念,点头道:“听名字就是个俏丽的孩子。”
  “是呢,瑚儿现在固然不在京城,可等他回来年纪也就差未几了,媳妇想着总得早早相看起来。”
  “确实,瑚儿是我们家的宗子嫡孙,他的妻子就是我们荣国府未来的主母,提前相看是有必要的。”张芮对此是认同的,确定完张氏的话,她又问道:“你还看哪家的姑娘不错?”
  “太子太傅安老大人家的二房嫡长女,秀外慧中,她大伯如今在江西做巡抚,父亲是光禄寺卿。”
  “太子……太傅?”张芮听后直接否决,“瑚儿是宗子,未来媳妇身份高挺好的,但是我不盼看他和皇子们扯上关系。”
  她当然不能说她知道未来这位太子没能登上大宝,若是跟太傅家里结亲,自然的就成了太子一系,这一点尽对不行,当然,她也不筹备在那位未来天子身后押宝,她盼看贾瑚的路走的稳稳当当的,太过激进对如今的贾家有害无益。
  张氏一揣摩婆婆的话,感到很有道理,固然惋惜那样的家众人品,但还是默默把安家划掉,又想到回外家的时候听到大哥想要让侄子跟太子一系的人家结亲,便决定过往说一下。
  “还有吗?”
  “媳妇如今留心的未几,还有一家就是内阁学士谢大人家的嫡长女,谢平远,长瑚儿几个月,知书达礼,而且已经开端跟母亲学掌家理事了。”
  张芮从张氏说的这几个人便看出张氏眼力之高,想必贾瑚未来的妻子有张氏把关也差不了,便点点头道:“等八月份瑚儿参加了院试,若是能考上秀才,想必亲事也更好一些,如今我在府里,你无事就多出往参加些宴会,有感到合适的就告诉我,等我往扬州问问瑚儿的意见,有好的等我回来把瑚儿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夫妻再私下里问一下。”
  “婆婆说的是。”
  张氏很兴奋婆婆赞成她给瑚儿相看的事情,也没有干涉她的人选的意思,而且由于心里有了挂念,多少冲淡了些对儿子的思念。
  之后她对于出门参加各家的宴会兴趣都浓重了一些,孩子们一眨眼就长大了,如今只是相看,几年后她就可以抱孙子,若是到时候也能像婆婆一样可以潇洒肆意享受天伦之乐就好了。
  ……
  晚间的时候贾珠和贾琏来西院用晚餐,张芮对他们说起了贾瑚的决定,两个人都有些失落,贾琏直接不兴奋的说:“那我不是很长时间见不到哥哥了?”
  “也不必定……”
  贾琏一听祖母的话音,连忙追问道:“祖母,什么意思?哥哥会回来吗?”
  张芮摇摇头,道:“我们可以往啊~”
  “祖母要带我们往见哥哥吗?!”贾琏惊喜的问。
  “当然不是单纯为了见你们哥哥,读书这么多年,也该到你们两个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吧?”
  “啊?”贾琏还在茫然,贾珠却是想起之前先生的话,问道:“祖母是说要带我们往考县试吗?”
  “我准备明年中秋后出发。”说着转头看向贾琏,道:“若是倒时候你们的先生说你们没有把握通过县试府试,我是尽对不会带你们往的。”
  贾琏一听就知道祖母是在对他说,不过能够出往玩儿,大不了就努力些。
  贾瑜和贾璇两个小丫头对大哥哥根本就没什么印象,也不能完整懂得祖母和哥哥们说的话,所以就又一次错失了跟祖母一起出门的机会。
  第二天老夫人筹备明年带着两个小少爷往金陵参加童生试的消息就传遍了府中,贾政下了职考教了儿子一番,见贾珠对答如流,很是满足。
  不过面上还是严父之态,告诫贾珠要更加刻苦努力,不可有分毫懈怠,隔几日就要到书房考教督促,看子成龙之心尤盛。
  张芮刚开端是不知道的,后来还是贾琏说他最近天天晚上都熬夜苦读,她才知道了这件事,对于贾政真的是无语,若是贾珠本来就是个贪玩的孩子,日常督促是应当的,可对一个本来就勤恳的孩子请求更勤恳,这不是给人施加压力呢吗?
  让贾琏看着点儿贾珠,又吩咐人注意着,等到贾政又把贾珠叫往书房,她抬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