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时,杨大人便带着太医从前衙过来。黛玉本来应是避到内室去的。但因情况特殊,杨大人又年过五旬,林如海便没有让黛玉回避。
杨大人本来已经从太医那里知道了林如海不过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心中对林如海也是一片惋惜。今天一见林如海如此,心中更是。
林如海见杨大人与太医进来,本想起身。但却实在无力,只得对杨大人们歉意一笑。笑中带着无奈,带着自嘲。杨大人见此,忙是一番劝慰。
林如海见此,对杨大人摇了摇头,说道:“杨大人不用说了,林某的身体,林某早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让朝廷尽快派杨大人来维扬,林某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林某在扬州城内还有一处私宅。想着一会儿便搬到哪里去。大人才刚到,总不好在这里咽气,林某这身子不争气,小女又年幼。这两天给大人带来诸多不便,还望大人莫怪林某无礼了。”
杨大人听此,连对林如海最后的一点芥蒂都没有了。虽然谁也不愿意住刚死过人的房子,但若这时就把重病在床,已无生机的前任赶回家,住在年久无人的旧宅子。那他以后还要不要名声了。当今天子派来的太医还在边上看着呢。
杨大人连忙表示,他并不忌讳这些,还请林如海安心养病,不要挪动。
林如海看着杨大人及太医,说道:“海,自幼攻读圣贤书,一心只求报效朝廷。经年得点探花,跨马游街,何等志得意满。只愿一身文武艺,皆卖与帝王家。后得以官位,一心一意,奉公于前。又因年岁渐长,子嗣无望,更是一心以公务为要。圣上圣明,委以御史之职,海更是日夜不敢懈怠。今日某西去,虽有报效之心,却再无报效之力。悲哉,哀哉!”
林如海用尽混身力气说完了这段话后,随即又陷入了昏迷中。
“父亲,父亲,爹爹,爹爹”,一直守在一旁的黛玉哭的不能自己,趴跪在林如海的床边胡乱的哭喊着。 黛玉明白,林如海最后的一段话,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让其能够传出去好进一步为黛玉铺路罢了。黛玉整颗心都被林如海的一片慈父之心揉碎了。黛玉怨恨自己为什么当初顾忌这,顾忌那的。总是不肯用真心对待林如海。现在人去了,连最后的补偿机会都没有留给她。想到林如海临去前还在为自己担心,打算。黛玉更是心中悲痛。
本来就二天二夜不眠不休的守候,现在又加之悲伤过度,黛玉也在下一刻失去意识,陷入黑暗中。
旁边的杨大人和太医见此,连忙唤人将黛玉送回了房间。并且全全接手了林家的事务。
见到昏迷中的两父女,无论是杨大人还是见惯了生死的太医,在这一刻都不约而同的起了怜悯之心。而这份怜悯也体现在了发住京城的奏折上。也让在之后收到奏折的当今皇帝加重了对黛玉的封赏。
从昏迷中醒来,黛玉便一直守在林如海的床前。黛玉知道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林如海就会离开这个人世间。黛玉希望能让林如海最后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守着。就这样,黛玉坐在林如海的床边,时不时的喂上一口灵泉水。虽然大多数的泉水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但黛玉想着哪怕只有一丝流进身体里,是不是就可以延缓那一刻的到来。书上只说是九月初三,但却没有说是早上还是半夜,如果努力一下,是不是可以推迟呢?
9月初三子时,林如海在昏迷中离开了人世。无论黛玉怎么做,这一刻还是到来了。黛玉也在这一刻彻底的放声大哭起来。
第28章 死后哀荣
黛玉坐在床上,端着太医给开的汤药。浑浊的药汤配着碧绿色的琉璃碗,竟然有种诡异的和谐。
想到这两天发生的事情,黛玉鼻子有些发酸,连忙抬头向上看。但眼泪还是顺着眼角一路划过脸颊。
知道林如海的寿数命运,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在意。可是,林如海这一去,黛玉才发觉,原来他早将林如海当成自己的亲人。临终前的殷殷叮嘱,十几年的谆谆教导宠爱疼惜,早已铭刻在心中。
贾敏去了,林如海也去了。整个林家就剩下自己了。
整个红楼世界最后一个不计任何得失对自己好的人也离开了。黛玉觉得好孤单,从心里往外都透着凄凉的味道。从今天开始就是一个人了。再也没有人会为了自己精心算计了。每每想到此处,黛玉都特别痛恨自己当初的不珍惜。等到失去了,才知道。。。。。。。
。。。。。。。。。。。。。。。。。。。。。。。。。。。。。。。。。。。。。。。。。。。。。。。。。。。
林如海为人做官还是可以的,临去前又做了那么多的安排。现在死于任上,所以其上司下属,及文人学子或亲自或派人来吊丧,场面很盛大。当初林如海讲学的那个学院竟然举院来祭拜,让林如海的名声威望更甚。而对于黛玉这个林如海唯一的子嗣也更加的关注。所以黛玉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谨言慎行。必竟被人关注即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束缚。
林如海的消息传到了京城。皇上听闻林如海病逝,十分哀痛。思起林如海之前种种,又及林如海在江南学子中的地位,于京都传下了一道圣旨,圣旨中,一是对林如海的褒奖,虽死其形尤在。固赐其谥号:‘忠义海德公’。另,海德公独女林氏,特封其“县君”,品秩正三品。
这个赐封虽然对黛主来说不可谓不贵重了,但对于朝廷来说,却是可有可无的。三品的县君一年也用不了多少银子的俸禄,就是之前林如海捐的那二十万两银子一年的利息也比这个要多。还能用一个封号来收买江南学子的人心。对于朝廷来说,绝对的稳赚不赔。
来往官员及文人学子皆知林如海只有一幼女,林如海的后事,几乎都是那位杨大人帮着办的。就是停灵之处,也是在扬州巡盐御史府。众人见此,纷纷赞扬杨大人高义。所以当贾琏一行姗姗来迟时,心里都有些鄙夷。
贾家派了贾琏过来奔丧。三七之后,贾琏也到了,先去祭拜了一番林如海。又谢过了那位帮忙的杨大人后,才去后宅见了黛玉。
此时,黛玉脸上仍有些憔悴,待相互见过礼后,便请贾琏坐了,道,“琏表哥一路风尘而来,辛苦了。”
“都是自家人,本是应当的。”贾琏脸上极是关切,又有些惭愧道,“接到林姑父的信,我便连夜启程。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来时老太太叮嘱我用心的帮衬表妹,没想到林姑父这么快……。”
‘呸!骗谁呢。从京城到扬州一共才要行船1个月的时间。连夜启程?若真是如此,顶多十天半个月就能赶到。可这还不是走了近四十天。’想到此处,黛玉心中冷笑,脸上淡淡地,“琏表哥不必如此,船行于江海之上,走差路也是情有可原的。你能来,妹妹心里就很感激了。”
贾琏听到黛玉如此说,知道黛玉是在说他话不实。心中也有些不自在。但不管怎么说他一大老爷们也不可能跟一个小女孩计较。如今林黛玉刚刚丧父,贾琏自然也不会在此时挑这些理儿。
黛玉见贾琏并不吱声,也知道是自己小性子发作了。你都没把人家当亲戚,还要求人家把你当亲戚。这世上的事本来就是相对的。想通后便对贾琏道,“琏表哥这一路也累了,我已经让管家给表哥安排了院落休息。表哥先行洗漱歇脚,稍后便让人给表哥送桌接风宴过去。”
“倒也不忙着休息,”贾琏又叹道“老太太接到信,伤心落泪了好一阵。吩咐我定要将表妹接回去。不知道表妹是怎么打算的?”贾琏知道,黛玉是个极有主意的女孩。加之林如海再世时,对黛玉的教导,所以就算林家现在只剩黛玉一人,贾琏也不能不顾黛玉的意愿强行带走黛玉。早久之前,就听说林如海为黛玉立了女户,有意将来让黛玉坐产招婿。现在林如海去逝了,林黛玉就是林家的家主了。因此,贾琏问的很认真。
“当下还是先扶陵回姑苏,入土为安。”黛玉淡淡地,没什么情绪地说,“父亲去世之前,曾有交待。他去后,让我回京都旧宅去闭门守孝。京都的旧宅虽一直没怎么住人,但也是近年才翻新的。再来外祖家近日又要有喜事。妹妹必竟是守孝之人,怎好再去打扰外祖母呢。”
贾琏听此,有些差异。他出门前并不曾听说过有什么喜事,黛玉怎么知道?或又是姑父说给表妹知道的?那又是什么喜事,能让姑父这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而自家却不知道的呢。
“不知表妹说的喜事,指的是什么?表妹又是从何得知的?”贾琏想不明白,索性问了出来。
黛玉先看了一眼屋里侍候的人,这些人便立刻起身出去了。屋里除了黛玉、贾琏,便只有紫鹃,李嬷嬷在场。
这时的黛玉,又拿起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待见贾琏着急的频频看来的眼神。黛玉才开口说道:“林家数代单传,及至父亲,只出我一人。而林家与我最近的也是出了五服了。这世上只有外祖家与我最亲了。父亲临终放心不下我,便上了一道折子”说到此又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折子中,除了请求今上给妹妹一些庇护,还请求圣上给贾家一些恩典。当今圣上同意了。”
贾琏听到黛玉说‘当今圣上同意了’时,就情不自尽的站了起来。在屋内走了两步后,回身看向黛玉,说道:“妹妹此话当真?”
黛玉自信的地说道:“贾家的喜事,不出今年年底必是了”
贾琏听此,忙向西面行礼。口中还道:“多谢姑父想着,贾家必定不忘姑父恩德。必定全心全意对待林妹妹”。
黛玉看此,也是冷冷一笑。说的再多,也改不了贾家的黑心肠。不过是试目以待罢了。反正元春上位是板上定钉的了。何不拿来做人情呢。
过了一会儿,贾琏平复了下来。对黛玉问道:“扬州事宜可料理妥当了,像家下人等如何处置?”
黛玉看了一眼贾琏叹道,“如今林家就剩我一个,也用不着这许多人。挑了些人放出府去。剩下的,随我一道回姑苏安葬父亲,介时在一起去京都。”
贾琏听这话音便知道自己来晚了,人家都弄好了,便温声道,“表妹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直说就是,表妹必竟年幼,且是女眷。表哥也不是外人,于外物打点却还可以帮帮忙的。”
黛玉听罢,先谢过了贾琏。又言,如有需要必会去寻他。
两人又叙话一番,贾琏便告辞回到自己的住所。
坐在榻前,贾琏一边想着黛玉刚才说的话,一边想着林家的家财事项。临来时,二太太可是要贾琏把林家的财产都带回去的。可到了这里,贾琏发现跟本就无从下手。
林如海逝的太早了。后事都是人家杨大人给办了。家里的事务,林表妹也都处理完了。这个时候,再做什么都来不及了。现今能做的就是把林家的财产打听清楚。也算能对二太太交待了。只是林姑父临终还想着帮扶一下贾家。人家尸骨未寒,就算计人家的独身女儿,是不是有点过呀。贾琏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的想着。
。。。。。。。。。。。。。。。。。。。。。。。。。。。。。。。。。。。。。。。。。。。。。。。。。。。。。
林如海七七一过,黛玉便先去了杨大人处,谢过杨大人后,第二天便带着家下人等与贾琏一起扶陵回姑苏。让林如海入土为安。因之后要从姑苏直接反程去京城。所以黛玉便让人把行李箱子全都一起装上了船。
贾琏看到算上黛玉的行李才二十多个,不到三十个的箱子。再加上之前找人打探回来的消息。知道林家并没有什么钱财了。心里也知道怎么回二太太了。
扬州城内的那座书屋,黛玉派了妥贴的人看管着。因是林如海生前做的安排,黛玉便直接让二管家每年都过来看看。
就这样一路行船至姑苏,安至好一切后,又马不停蹄的去了京城。因黛玉是有品级的县君。为了今后不让黛玉在贾家或是别的地方受人轻视。李嬷嬷和赵嬷嬷商量后,林家上下所有的人都改了称呼。只称黛玉‘县君’,再不提姑娘二字。
第29章 大房二房
不过月余,黛玉一行人就到了京城。同原著中一样,路上碰见了贾雨村那家伙。也不知这一回贾琏是如何认识的贾雨村,但听说两人很是熟惗。连元春封妃的消息也是从那厮口中得知的。
码头上,贾琏又试着让黛玉住到贾家去。但黛玉一行人早就在回程路上得知了贾元春封妃的消息。因此,黛玉皆以林如海遗命及元春之喜事不好冲撞为由拒绝了。
贾琏一路行来,因元春之事对黛玉更是上心。心中一直以为元春得封皆是林姑父之故。今见黛玉一人独自居住,心中不忍。但贾琏见黛玉回林府之心不移,便先送黛玉回去安顿后,才回了荣国府。
黛玉看着贾琏一路有心。便在无人之际,对贾琏说了一句:“元春大表姐封妃一事,并非是父亲替荣国府求来的。”贾琏一愣,刚到寻问,黛玉便进入了府中。贾琏只好压下心中的疑问离开了。
贾母在昨日就接到信,知他们今日到,早早就盼着了,正等得心焦,就听到一阵声音传来“琏二爷回府了”,贾母激动地站了起来,又觉不对:怎么没提玉儿?
贾琏进来向贾母磕头,并回了贾母一路之事及黛玉回林宅守孝的事情,便去见了府中众人。
且不说贾母不放心黛玉,使人去看。只说贾琏自回府见过众人,回至房中,正值凤姐独坐屋内,见贾琏远路归来,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可赐光谬领否?”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一面平儿与众丫鬟参见毕,端上茶来。贾琏遂问别后家中诸事,又谢凤姐的辛苦。
夫妻二个面对面叙话。凤姐心中有事,面上便带了出来。贾琏见此,便问道:“这是怎么了?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凤姐看了贾琏一眼,复又低头想了想,抬头便让平儿出去。又叫其在门外看着。
才在贾琏的追问下,说起了心中的担忧。
“去年回南前,林妹妹寻我说话,。。。。。。。一直到前些日子大姑娘突然封妃,所有的事情竟然都对上了。每每想起这些,我心中就是不安”。凤姐说完,便抬头看贾琏。只见贾琏满脸阴沉,似风雪欲来。凤姐吓了一跳。有些怯怯地叫着:“二爷,二爷”
贾琏站起身,一脚踢翻了脚炉,仍觉不解气。又把榻上的坑桌也推到了地上。
平儿在外面听到动静,急急进来。看到贾琏这个样子也是吓了一跳。贾琏看见平儿进来,吼道:“滚出去”。平儿一愣,看了一眼凤姐。凤姐点头让其出去。平儿只好又回到了院子里去望风。
气喘嘘嘘的对凤姐道:“其心由来已久,恶妇安敢如此”,
凤姐小心的上前,扶着贾琏去了内室的榻上坐下。又回身去取茶壶等物。好一会儿,贾琏才接着凤姐一同坐到了榻上。
贾琏口气还有些不好,但面上已经回缓,拉着凤姐说道“我自幼丧母,被老祖宗养在身前。虽然一直没有珠大哥哥和元姐受老祖宗疼爱。而二太太王氏时有关心。我心中一直当她是母亲一般的人,只是没想到这些都是假的,都是为了爵位。”
凤姐不知说什么好,二太太必竟还是她姑妈。只是一想到她的好姑妈竟然如此算计她,凤姐心中也是一阵发狠。想到二太太这一环加一环的算计,凤姐心中冷笑,‘都是王家的女儿,谁还能比不过谁,你要我们的命,我就拿你的心肝宝贝还换’
贾琏又说道:“应该多谢林妹妹,若不是林妹妹告知真相,待来日,你我必定是要死无葬身之地的。”复又对凤姐说了黛玉临别之语。凤姐一听,心中对黛玉也是存了一份好感。
“是呀,对于林妹妹来说,反正都是舅舅,若是林妹妹不告诉咱们,只在一旁看着。咱们可真要。。。。。”凤姐心中也是一阵后怕。
不说贾琏心中如何气忿,凤姐更是恨不得吃了二太太。这一直以来,因二太太是自家姑母,常日里极亲近。所以一嫁进门来就被自己的好姑母花言巧语拉拢过去,放着大房敞亮的大屋子不住,巴巴在这窄屋子里去住,这小破地方还没有梨香院一半大呢。连薛家那样的破落户都不如。先不说这住处的问题。平日里管家为着公中补贴了多少嫁妆,反倒落了个刻薄的名声。好人她做尽了,坏事全让自己出头,她这是拿自己当靶子呢!凤姐儿霎时恨得咬牙切齿。现在才明了自己的好姑母显是将荣国府当成她家的了!袭爵的可是自己公公,所以二太太才要这么算计自己一家!若那些事情,自己真的做了,自己都不敢想像将来会如何了。 “对了,你回头让人查查那老贼尼求你办的事情,是不是真有其事,还有这事你没做,最后是让谁接的手?如果是。。。。。。”。贾琏并未往下说,但凤姐何等人,又怎么会不明白贾琏未尽之语。当下便点了点头。表示知道怎么做。
不待二人再说什么,二门上的小厮传报:“老爷在大书房里等着二爷呢。”贾琏听了,又气的摔了手里的杯子。“老爷,老爷,整个荣府都是我们大房的,凭的什么就敢叫老爷。爷们还没死呢,这就叫上了”。
凤姐看贾琏气的狠了,也不敢深劝。到是贾琏自己缓下了脾气。他也知道,二房女儿刚封了妃。现在也不是跟他们对起来的时候。
贾琏只等压下火来,整衣出去。
半个时辰左右,只见贾琏复又进了屋。凤姐忙上前,问道何事。
贾琏只说道:“麻雀回巢呗”
凤姐一听乐了,斜了贾琏一眼,“省亲的事准了?”
“嗯!一会儿还要到珍大爷那边去商量事呢,传饭吧”贾琏对凤姐说完,又朝平儿喊道。
。。。。。。。。。。。。。。。。。。。。。。。。。。。。。。。。。。。。。。。。。。。。。。。。。。。。。
黛玉回了林府,因往年黛玉在京城时,也住过,所以东西等物也算齐全。
黛玉等人刚安顿妥贴。就听人来回:“荣国府来人了,说是替府里老太太看望县君来了”。
黛玉请人入府,方步至花厅。见来人是鸳鸯和林之孝家的。黛玉便请了二人入座。
来人并不敢深坐,只半搭于圆凳上。鸳鸯道:“给林姑娘请安了,一年不见,林姑娘越发标志了。”
“外祖母可好?舅舅舅母可好?府中姐妹们可好?元表姐荣登妃位,还没跟外祖母,舅舅舅母们道喜呢”黛玉说着。
“老太太很好,只是想念林姑娘。老爷太太们也都好。府中的姑娘们也都是好的。府里出了娘娘,到处是喜乐着呢”鸳鸯语气轻快的回答。刚说完又想起黛玉丧父,赶紧把脸色喜色收了。
“老太太让奴婢来,一是来看望姑娘,二是劝说姑娘过府住去。”
黛玉回道“外祖母那里有喜事,而我这里家父刚去,本是热孝中。又有父亲临终遗训,命我闭门守孝。连得圣上恩旨,封为‘县君’,因是孝中都尚未入宫谢恩呢。这会子儿更是不敢出门去了。”
鸳鸯听此,忙带着林之孝家的给黛玉贺喜。口中又称:“恭喜县君了,奴婢事先不知道,说错了称呼,还请县君不要怪罪。”
黛玉并未起身,只是笑着抬手虚扶二人。口中道“鸳鸯姐姐说笑了,姐姐岂不闻‘不知者不怪罪’的话吗?”
送走了鸳鸯,又在最后对林之孝家的说,若凤姐不嫌林家有孝,有时间让她过来坐一坐,陪陪她。
。。。。。。。。。。。。。。。。。。。。。。。。。。。。。。。。。。。。。。。。。。。。。。。。。。。。。。。。。。。。
至那日送走了鸳鸯,黛玉便真的做到了闭门谢客!其实,就是不闭门谢客,也不会有什么人来的。林如海已逝,林家已经没落了。就算是黛玉有了品秩,那也改变不了黛玉孤女的本质。 。。。。。。。。。。。。。。。。。。。。。。。。。。。。。。。。。。。。。。。。。。。。。。。。。。。。。。。。。。。
且不说鸳鸯回到了贾府如何说起黛玉,就是黛玉如今得封品秩的事情,就让贾府一干人等又羡又妒的。其中,以二太太王夫人尤甚。必竟女人的品秩不是靠丈夫就是靠儿子才能得来的。像黛玉这样靠父亲的,除了皇家几乎是没有的。且不说谁靠着谁,只说品秩吧,黛玉如今是三品,而王夫人别看女儿封了妃,她还是五品的诰命。就这一点怎么能不让她气愤呢。先不管荣府的刑夫人,将来贾琏袭爵后的凤姐,就是宁府的尤氏品秩都比她高。现在连林黛玉这个绝户的孤女都站在了她头上。你让她如何不生气呢。越想越气的王夫人,也不管是什么时候,立即派人叫了贾琏过来。
第30章 如何是好
贾琏与凤姐刚要就寝,就听院外有人唤“平姑娘,我是金钏,琏二爷歇下了吗?太太让琏二爷过去一趟。”
凤姐听此,眉眼就是一立。刚要骂人。贾琏在旁一把捂住凤姐的嘴,“忍一忍,那是娘娘的亲娘”。凤姐听此心中就是一酸,想着贾琏今天才下船,一走就是几个月的。一到家就没闲着。好不容易熬到了就寝的时间了,这又打发人过来。是诚心不让人好过是不是?真把他们贾家大房正经的爷们当二门管事的使唤呀。
想着想着,一向强硬的凤姐也是眼圈通红。蓄满了眼泪。这一天天的,自从元春封了妃后,她心中就存了事。贾琏又不在家,连个说话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平日里自己胡思乱想的。可这越想就越是害怕,好不容易把人盼回来了,却。。。。。。。
贾琏与凤姐二人从小青梅竹马柔情蜜意。成亲时日尚短,又骤然分离,感情自是情深意浓。此时贾琏看凤姐如此,心中也是难过。起身拍拍凤姐的手,便喊了平儿进来侍候。整衣后,抬脚到门口时,想了想回身对凤姐说道:“我去去就回,你若不困乏,稍等我一等”语落,不待凤姐回话便走了出去。
贾琏到了王夫人处行礼问安,落坐喝茶,闲聊叙话。贾琏一概不主动,只不过回答一些王夫人问他这几月如何,路上可还平安顺利之话。
出发前的事情,贾琏自然还记得。所以,王夫人派人叫贾琏过来时,贾琏便猜到王夫人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了。只是心中有气,并不想那么痛快的告诉她。所以,说了半天的话,贾琏偏不顺着她将话题往那方面引,不但如此还装做很累的样子,时不时的走走神。贾琏知道现在的荣国府几乎在元春封妃的时候就落在二房的手里,而自己这一房又没有对付二房实力。只得暂避其锋芒。若不是这样,他今儿个都不会来,当他是什么呀?二房的管事?哼!三更半夜的,叫成了家的婆家侄子到房里来说话,身边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也不知道避讳。怪不得能生出贾宝玉那样只在内纬厮混的败类来。
王夫人兜了一圈,见贾琏就是不开窍,又瞧着贾琏的神精也恹恹的,好似就要睡着一样,索性也不在绕弯子,直接问道,“琏儿呀,你这次去扬州,你林姑父去后,就留下你林妹妹一个小姑娘,那边的事情你可有帮着好好处理?”
贾琏眼珠子转了转,回道“婶子有所不知,圣上厚待林家,连林姑父的后事都是让现任的杨御史大人给操持的呢。而林妹妹被封为‘县君’后,传旨的那位大人可是说了,今后称呼林妹妹都只能叫‘林县君’呢。因着这,那边的事情都很是顺利呢!再加上侄子到的晚,一切大事小情的都是那边府衙帮着料理的。这会儿子倒白叫婶子挂念了。”人家一小丫头都比你有品级,老不修的,看你好不好意思叫。
王夫人一愣,闭口不谈‘县君’这个话题,想了想接口问道,“就算是这样,那林家的族人就没来找林丫头的麻烦?林家的财产他们也没试着去争一争?”
“啊?婶子是指这个呀?那到没有,林家能争的早就同林姑父出了五服了,哪里还轮得到他们争产,再说了,争什么呀,林家就那么点东西。争来争去的都不够费那个劲的”贾琏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
“林家没钱?不可能!”王夫人失态的说道。看到贾琏看着她的眼神,立即回过神来,装做不在意的接着说“林家可是几代袭爵,人丁又单薄,你林姑父又在那个位置上,怎么会落到那个程度?琏儿,你可莫让别人给骗了。”
贾琏心里鄙夷了一下,面无异色。“我刚知道时也是不太相信的,只以为下人见林妹妹年纪小,糊弄她。于是侄子私下里找了林家二管家打探,您猜怎么着?”
王夫人着急的攥紧了帕子,焦急的看着贾琏,不满贾琏的停顿。催促道:“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