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日炎炎,这日晚间,吃过晚饭的黛玉去了贾母正房陪聊。
不知是谁说起了宁府的秦可卿久病不愈。贾母欲使人去看看。接着又听道贾母说什么她的这些重孙媳妇里,最得意的就是秦氏。听到这句话时,黛玉口中的茶就呛了出来。这话太惊悚了,有没有?
黛玉抬头45度,向上望去。太让人无语了。这贾老太太忽悠人真是太厉害了。那是张嘴就来。什么她这些重孙媳妇中最得意秦氏。她里外里就秦氏一个重孙媳妇,好不好?就是秦氏这个重孙媳妇也还是隔房的。她自己的,压根还没有呢。宝玉、贾琏是孙子,贾兰才是重孙子。孙子还没成亲,重孙子那就更别想了。真是树老成妖,人老成精,忽悠的话是一套一套的。不佩服都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这秦氏既然病了,那林如海估计也快病了。等前脚黛玉回扬州,后脚凤姐就要为了那三千两银子弄死两条人命了。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做错了事,就应该接受惩罚。无论凤姐这人怎么样,做错了就是错了。所以,凤姐今后有什么结局,都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只是那两条人命确实是太可惜了。两人前后死了,留下的父母可如何是好?父母就是有再多的不是,也从来没想过要逼死自己的孩子。有时想想就可怜那对失去孩子的父母。
黛玉想着,也许可以做点什么。不为了拯救凤姐,不为了改变剧情,只为生命,只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黛玉耐着性子,又陪着众人闲聊了一会儿后,方告辞出去。

。。。。。。。。。。。。。。。。。。。。。。。。。。。。。。。。。。。。。。。。。。。。。。。。。。。。。
第二日午饭后午睡前,黛玉让紫鹃请凤姐过来。因院子里散养的猫和臧獒,很少有人会来黛玉的院子。黛玉也很少请人来自己的院子。与姐妹们相处也多是在贾母处及休闲室那里。来过小院的人,除了凤姐,还真没别人了。
黛玉正坐在那里一边骚扰睡觉的花猫一边想着怎么开口跟凤姐说话,就听雪雁低声说道,“琏二奶奶来了。”
黛玉起身迎了出去,凤姐见此就笑了,“哟,这是迎我呢?可见我是个有福气的,能得一个如此美貌的仙子妹妹起身相迎!”
一边说,一边向里走去。待双双落坐后,凤姐才问黛玉找她过来是什么事?
黛玉看了凤姐一眼,让丫头们都下去了。凤姐不知黛玉何故如此,也让跟着的丫头们出去了。黛玉倒了杯茶给凤姐。凤姐接过茶,喝了一口。
“林妹妹有什么事情,就说吧。只要二嫂子能办的,决对给你办了”。凤姐看黛玉如此,以为是黛玉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见王熙凤一副爽朗的样子,黛玉也决定不讲什么方法方略,直接说事得了。
“二嫂子可知道,包揽诉讼,收人银钱替人打官司,放印子钱,这些都是抄家杀头的大罪?不追究的时候天下太平,若是被人有意的翻出来可都是了不得的事情。”
凤姐一脸迷糊,看着黛玉道:“妹妹怎说起了这些,这跟你我,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
黛玉不接话茬,接着说道:“官府里对放印子钱的事一直管的很严,查出来都是大罪。老百姓对放印子钱的人也是恨之入骨,背地里都骂这样的人要断子绝孙呢!天天被人这么骂,跟被人诅咒无异。有些人一但做了这样的事情,子孙都是跟着倒霉的,有些人家再也没有孩子出生,还有些人家的子嗣,明明都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了,好好的却一病就没了的”。
“可就是这样,因冲着日近斗金,来钱快的。外头还是有不少人在放印子钱。不过古往今来,从没见过谁家的当家奶奶让自己的陪房去放印子的。不然,一旦被人告了,或是让哪个闲着没事的御史督察参一本,最轻也是要被抄家夺爵的。夫家出了这样的事情,那当家奶奶还有好?所以一些人家便雇来些地痞,盲流当打手,一但出了事就推这些人出去顶罪,而背后真正的主使就逍遥法外,安全度日了!”
说到了这里,看凤姐还是没有明白的迹象,脸上虽有惊吓,却并不惊骇。黛玉就知道,这时候的凤姐还没有干过这些事情。既然还没干过,那这预防针打的还算及时。只是不知道这剂预防针有没有效。
“自古以来,长房长子袭爵,若长房无德,包揽诉讼,收人银钱替人打官司,放印子钱,若被查出来,爵位会交给何人来袭?
“自古以来,长房长子袭爵,若长房无子,爵位又应当如何传下去?”黛玉看凤姐沉思。轻轻的走到凤姐左边,在凤姐耳边用很小的声音问:“若琏二哥无子,荣国府的爵位谁能继承?”
凤姐恍惚中,听到这句话。直觉的吐出了一个人名,“宝玉”。音未落,凤姐变被惊醒过来。看着黛玉,双眼满是惊慌。
“林妹妹,我。。。。。。”,凤姐一瞬间便稳住了心神。“林妹妹叫我来,到底想要对你嫂子我说什么呢”。凤姐说完想对黛玉笑一笑。可又实在笑不出来。只能睁睁的看着黛玉。
黛玉心中称赞‘不愧是凤姐’。这么快就回过神来了。
黛玉不回答凤姐的问题,又继续说道:“凤姐姐与琏二哥成亲自今,也有数载了吧。”
“听说女子过于劳累,会导致气血不足,天葵不稳。近而影响生育”
黛玉说这话时,凤姐的脸就有些黑。凤姐虽不知黛玉说这些要干什么,但跟生育的关的话题。对凤姐来说,一直很刺耳。
“琏二哥若没有子嗣,爵位会成为谁的?凤姐姐若没有子嗣,那姐姐积攒下的家财,又要留给谁呢?”
凤姐听黛玉这么说,很是生气。黛玉的话,好像已经确定她将来没有孩子似的。刚要说些什么,就被黛玉打断了。而黛玉下面的一句话,确让凤姐生生的打了个冷颤。
“凤姐姐可知道,先珠大哥哥,为什么会一病不起,就那么去了?”
“凤姐姐可知道,二舅母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日念佛。佛珠从不离身的?”
“那凤姐姐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宝玉这么大了,既不念书,也不习武,只是内宅厮混?,而二舅母和老太太也不为宝玉的前程着急。凭的又是什么?”

“凤姐姐可见过婴儿?若见过,那婴儿的嘴有多大,是否能含下那么大一块玉。宝玉真的是含玉而生的?”就是真的含玉出生,也要忽悠成假的。
凤姐好似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明白的样子。只坐在那里看着黛玉出神。

黛玉决定最后再下一剂猛药。凤姐最后到底能领悟多少,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凤姐姐可能还不知道,宫里的元春大姐姐就要熬出头了。当然,前提是蓉哥媳妇能够'顺顺利利'在这一两年内久病不愈,从此一命呜呼。”
听到此处的凤姐是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厉声喝道:“林妹妹慎言!”
“他日,二房之女容登高位,这荣国府的主人嘛,是贵人之胞弟还是贵人之堂兄弟呢?若这堂兄弟之妻不仅是个无所出,还是个放印子钱的呢?”
黛玉并不理会凤姐的厉色,只是轻轻的笑着。好像刚才那番话不是她说的一样。小样,忽悠的就是你。
“噢,对了,最近黛玉听说二舅母要找凤姐姐合伙干一件大买卖呢。说对你有大好处,她只是沾一点光而已呢。”
说完这句话,黛玉便不在说话了。黛玉见凤姐张嘴要说话。便对凤姐摇摇头。说了一句:“能说的我都说了,不能说的我也说了。凤姐姐事忙,我就不留姐姐说话了。”
说罢,便唤紫鹃送凤姐出去。
凤姐离开时,脸上惊慌,迷茫,无助,种种交替出现。弄蒙了凤姐,黛玉嘻嘻一笑,转身回房间睡觉去了。
黛玉知道等哪天王夫人或是别的人唆使凤姐放贷时,凤姐就会想起今天的话。凤姐就算不信阴私报应,但总会相信阴谋诡计吧。
等秦可卿死在这一两年内的时候,凤姐就会更相信这番话。那三千两银子就不信凤姐还敢要。
黛玉这么费尽心思的黑王夫人,也是为了自己将来好过些。总之,若凤姐和王夫人从此离心离德,对着干,看那时候王夫人还有没有时间来找黛玉的茬。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挺看不上书中那对自杀的未婚小夫妻的。你们死了到干净。留下的父母该怎么办?





第23章 回扬州前

自那日午后,每次凤姐看见黛玉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但如此,黛玉有几回不经意间发现,凤姐看二太太的眼神中,竟是带着一种猜疑。可见那日的话,凤姐还是放在了心上。以后不管二太太再说什么,至少凤姐不再会全然的相信了。只等时间到了,黛玉说的事情一样样的出现了,那么凤姐和二太太这对组合就要面临拆伙的危机了。

虽然,谁也说不清凤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印子钱的。但贾琏帮着黛玉办了林如海的后事后,护送黛玉回到贾府的那天。也正是凤姐收印子钱利息的那天。而这么看来,凤姐放印子钱也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呢。


记得原著中所说,秦可卿病重的那年冬天,林如海因为身染重疾,才写书信来接黛玉回去的。而秦可卿五七的时候,跟贾琏去扬州的来旺回京城报了凤姐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的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回来。。。。。。。’等语。而扬州至京城走水路需1个月的时间。那么也就是说秦可卿与林如海是差不多时间离逝的。都应该是明年9月前后的事情。时至今天,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现在,已经是八月末,九月初了。离每年林家来接她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估计接人的船这时候都已经从扬州出发了。等黛玉回到扬州,差不多就是原著中林如海生病的时间了。因黛玉每年回扬州都是这个时候,而今年也不会例外,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原著中贾母使贾琏护送的情况发生。这样倒给黛玉不少的准备时间。只是又要准备什么呢。财产的事情,贾敏离开前就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林府库房中的东西也就剩下贾敏嫁妆里的一点东西了。若装箱的话,也就十来个箱子。现在算一算,扬州所有的东西装箱运至京城,也不过是三十来口箱子的事罢了。所以,财产的事情,倒不是首要的。在黛玉看来,首要的事情,是林如海这个靠山倒了。她一个小女孩如何在这群狼环视的古代生活下去。 

穿越过来的这几年,黛玉一直在想,林如海病逝后,如何生活。虽然贾府内有贾母,贾母身上有催眠符。但贾母也已经不年轻了。若贾母也过逝了。那之后的生活又应该怎么办?等贾母过逝了,贾家倒了。而黛玉这个依附贾家过日子的外姓女孩又要如何自处呢?

在这个世道下,一个女孩,就算有忠仆、有财产,想要安生过日子,没有靠山也是不可能的。可林家五服内都没有人了。五服外的亲戚,那跟陌生人又有什么两样。林如海去后,林黛玉最亲近的人家就只剩下贾家了。可贾家也会倒呀。贾家抄家的时候,黛玉才16、7岁。剩下的十多年,黛玉要如何过呀。 

黛玉有想过成为秀女进宫去。自己有空间,有忠心符。只要在宫里小心的呆到30岁就可以了。所以在两个嬷嬷来林家的时候,黛玉就问过两位嬷嬷她们在宫里的事情。知道了宫里的残酷,也知道了宫里的黑暗。像黛玉这种东北虎妞跟本就没有办法在里面活上两年,更别说十几年了。所以,进宫的想法也随着知道的越来越多而消失了。                  

之后黛玉也想过认个什么干爸干妈的。别的同人文里不是都这么写吗?可看了林如海这种古代标准的士大夫与亲生女儿如何相处后,就觉得,亲生的都这样了,那认的什么干的义的就更是白扯。纯粹是上敢子让人卖呢。     

还有一种办法,听说是可以上本家过继个子嗣,如果怕大的养不熟,可以抱养个小的。等小的长大了,将来也是个依靠。但小要多小才算小?至少也要二、三岁的吧。等黛玉离开这里回到现代时,那小孩也才十六、七岁,还没有办法把家立起来呢。所以这小孩黛玉是一点光都借不上的。存是费心费力白忙活一场。               

想起种种,黛玉叹了口气,非常无耐!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靠人人了,靠山山倒的。想来想去,就只剩下嫁人一条路可走了。可就算自己嫁人了,有夫家可以投奔。但没有娘家的媳妇在夫家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眼前的刑氏,就是一例。而且,若是订婚时,人家是冲着林如海去的。等林如海去了之后。好一点的人家就是不悔婚,也是不会真心对待自己的。坏一点的,别说退婚了,都能往死里逼死黛玉了。所以,嫁人对黛玉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现在想想,也怪不得原著中的林如海会有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想法呢。贾家是林黛玉的亲戚,又是自小抚养黛玉长大的地方。总比陌生人有感情基础吧。待林如海死后,应该不会对黛玉太差才是。可偏偏世事难料,最终让黛玉受苦的确正是这个贾家。                   

有时候黛玉总是想着,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原著中的黛玉一样活到十七、八岁就死掉呢。如果这样,自己也就不用为剩下的十几年的生活这样操心上火了。         

唉!谁让自己说了不算呢。既然自己不是制定规则的人,那就只能成为遵守规则的人了。认了吧。                                  

就在黛玉实在没有办法,只想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时候。突然想起在现代看过的一些红楼同人文。文中的女主都会把林家百年藏书抄录后拿出来,或是捐给朝廷,或是捐赠书院,或是又给朝廷又捐书院的。更有甚者是自己开书屋,让学子们免费看书的。为的就是积攒名声,人气。在林如海死后,让这些文人学子成为有利的监督者,以此来保护黛玉的生命财产安全。但这样做的一个弊端也是明显的。黛玉虽然受到了保护,但也因此会成为有心人士的追逐对象。等黛玉到了婚嫁之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但到了今天,黛玉除了公开藏书,已经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有时她真为这智商着急。那些穿越前辈到底是怎么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的呀?古代人真的不傻,相对现代人来说,更聪明一些呢。把古人当傻子,人家能让你真的成为傻子。                                         
在黛玉还没有想好怎么做的时候,黛玉就已经让人把藏书抄录好了。这也是因为黛玉怕到时没有想到别的办法,而再去抄书,时间会来不及的缘故。

。。。。。。。。。。。。。。。。。。。。。。。。。。。。。。。。。。。。。。。。。。。。。。。。。。。。。。。。。。。。。。。。

就在黛玉数着日子盼着扬州来人时,又在突然间想起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林如海的配合问题。很多事情,就算是有催眠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解释的。                                                
怎么跟林如海说,‘伪爹,你快死了,活不过明年九月份。你快点帮你姑娘我把后事安排了吧’。这话,打死黛玉,黛玉也是说不出来的。但如果林如海不知道死期,他还会去安排这些身后事吗?
黛玉是准备回扬州后就给伪爹林如海使用空间泉水的。记得贾敏因使用泉水的原因,一直都健健康康的,直到去世前的三天才发病的。如果林如海使用后也是这个效果,那事可就打大了。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就目前来说,当务之急是让林如海知道一些事情。但怎么才能让林如海知道这些事情,而又不会暴露自己,这才是首要解决的事情呀。

十月中旬,林家的船终于停靠在了京城外的码头上了。黛玉又是一番告别辞行。待离开了贾府,便一路追风逐浪向扬州行去。 
贾家的人,也许还有林家来的人此时都以为黛玉还会如往年那般今冬回家过年,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会北上京城。所以对于黛玉的离开并没有太多的离愁。

而此时刚走出贾府的黛玉却在想着,林如海的死亡既然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那其后的三年孝期,她到底是在京城林府守孝还是在苏州老宅守呢?如果在苏州守孝三年,那就破坏了原著剧情,估计那对神棍也是不会允许的。但贾敏去时,黛玉却是在扬州守了三年才上京城的呀。那就不算是破坏原著剧情吗?再一个,苏州必竟是没有什么人了。在林如海去世的这个时候,还是在京城林府更安全些。至少几年内,黛玉都可以借贾府的势,让自己过得从容一些。
另一个,若是在京城,看热闹可是方便的多呢。记得原著里,凤姐儿就对贾琏说过‘‘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什么的,黛玉就想着,光看戏哪有参予有意思呀,这些个方法,将来有机会倒是可以挨个试试。              






第24章 扬州扬州
一个月,今年回扬州因着顺风顺水,路上只走了一个月的时间。等黛玉一行人下了船,便看见林府的轿子已经候在一旁了。 
黛玉坐上轿,众人一路平稳的向巡盐御史府行去。一路行来,花红柳绿。让黛玉本有些低沉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南方的十一月,潮湿的空气,有些凉爽。十一月的扬州不像北方已经开始下雪,冷浸手脚,也不像夏季时那么炎热。正是出行的好时候。 

。。。。。。。。。。。。。。。。。。。。。。。。。。。。。。。。。。。。。。。。。。。。。。。。。。。。。。。。。。。。。。。。。。。。。。。。。。。。。

待到了大门,管家护院等男丁纷纷退下,跟在黛玉身后的丫鬟忙上前搀扶着黛玉进了二门。黛玉真想甩开膀子大步迈进去,哪还用的着人去搀扶呀。这小一步小一步的哪里挪,真考验人的耐心。也就是在这里吧。要是在现代,别说公交车上不去了。就是地铁估计也很难挤的上去。话说回来也亏黛玉来到这里的时间长了,这些个事情也都慢慢适应习惯了。
黛玉一到内院,道路两边的林家的下人们就纷纷驻足见礼,毕竟自从贾敏过世之后,这位未出阁的大小姐就成了这林家内外真正的管事主子,别看一走半年的,但于威尚存呀。这位大小姐管起家,办起事来。那真是雷厉风行,铁血手腕的。不服,不听管的,那是直接发卖了事,多余的话是一句没有的。 
因此时,林如海尚在前衙办公并不在府中。所以黛玉与几个府中老人闲话了一会,就有早等在一旁的一干管事、嬷嬷前来回事。 
“按照小姐年初去京城前的吩咐,小事就由老奴领着府里的几个管事嬷嬷商量着决定,大事则回老爷最后定夺。如今小姐回来了,且看看账簿等物事,看看可有纰漏之处。”说完林管家便把手中账册呈了上去。 
林黛玉略微翻了翻便放在了一旁,“林管家做事,我是信的过的。这些且放在这,待我见了父亲后再慢慢地细看。” 
“是。”几个管事嬷嬷应了之后便离开了。
。。。。。。。。。。。。。。。。。。。。。。。。。。。。。。。。。。。。。。。。。。。。。。。。。。。。。。。。。。。。。。。。。。。。。。。。。。。。。。
略微用过餐点,打发跟回来的都人去休息后。黛玉也回了榻上休息。
迷迷糊糊的,只觉得手间痒痒的。待睁开眼睛向下看去,跟黛玉一起组团出游回来的一只花猫不知何时跳上了榻,这会儿正在榻上美滋滋的一边甩着尾巴一边睡着觉呢。这几只猫都是被黛玉喂过空间水的。所以,四只不仅较别的猫聪明些,想来也会长寿一些吧。
黛玉斜过神子,一边抚摸着猫毛,一边什么也不想的发着呆。 
“姑娘,可是要起了?”紫鹃端着一杯茶,轻轻的走过来。 
林黛玉点头,在紫鹃等人的侍候下略微洗了面,换了衣服。得知林如海已经回来后,便朝林如海的书房走去。 
书房的小厮见是林黛玉过来,忙跑过来见礼道:“见过小姐,老爷这会儿正在书房呢,可要小的去通报一声?” 
黛玉笑着摇了摇头,径直向里走去。 
“爹爹,我可以进来吗?”黛玉站在书房门前问道。 
得到允许后,黛玉只身推门进去。 
一年不见,这对伪父女自有一番离别相诉。 
稍后,父女纷纷入落。林黛玉抬头看着脸色苍白,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的林如海时,一股热泪禁不住涌出眼眶,如同断线的珠子一般,怎么都止不住。 
“不过是半年时光,爹爹怎会弄得如此憔悴?”林黛玉捂着嘴,想掩饰住自己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 
从前对着林如海,黛玉是没有多少感情的。一是因为不是真的亲生父母。二是对林如海的一些做法不太认同。在古人眼里,林如海可能做的都是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但在黛玉心中,这个父亲是不合格的。若不是林枫来了,妻子过逝后,让年仅6岁的女儿像是打秋风的一样去别人家寄人篱下不说,还不管不问的。几年也不见接回来关心关心。就算是林枫来了,他林如海竟然也放心就让6岁的女儿管家理事。对于在现代被父母骄惯养大的林枫来说,林如海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但就在今天,看着还不到五十岁的林如海,鬓白,瘦弱、苍老的样子。情不自尽地喊出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最真心真意的一声父亲。 
“别哭,别哭,我这不是好好的,哭什么。”林如海看着林黛玉哭花的脸,劝道。
黛玉哭了一会儿,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便止住了。起身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杯茶给林如海。因是背着林如海,所以整杯茶有一大半都是黛玉空间中烧好的热水兑的。
黛玉这时也想明白了,自己回来了,从今天开始,林如海的起居就会交到自己手中。只要经常给林如海服用空间水和空间出产的食品,想来不过十天半月的,身体就能调整过来。而其他的事情,也不急在这一天半天的。等过完这个年再说这些事情,也来的急。
林如海接过黛玉倒的水喝了两口说道:“半年不见,玉儿倒是长高了不少。你外祖母及舅舅舅母身体如何?。。。。。。”。 
因刚升起的那一缕父女亲情,林如海的问题,黛玉都认真地回答。并努力的将一些生活中的趣事说给林如海听,也顾不得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只要林如海开心就好。一下午基本上都是林黛玉说,林如海坐在书案后嘴角含笑静静的聆听,慈爱的目光一直落在林黛玉的身上,间或插上几句。一时间,房间气氛和谐,其乐融融。
及至黄昏,黛玉又陪林如海用了晚膳,才在林如海的催促中回房休息。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起来,听说林如海尚未出府,黛玉便去了小厨房,避着人用空间好料给林如海做了早饭,使人送了过去。
。。。。。。。。。。。。。。。。。。。。。。。。。。。。。。。。。。。。。。。。。。。。。。。。。。。。。。。。。。。。。。。。。。。
在回来之后,黛玉对府内奴仆又做了一次筛选,挑出对林家忠心耿耿的分作一批,将来随黛玉北上京都;剩下的人,黛玉准备年后就放出去。而对于奴才中的硕鼠,小打小闹的。黛玉也不准备追究了。林家不比贾家,奴才根深地固的。林家的奴才,在贾敏在时,就被清理出去不少。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感慨一下贾敏的慈母心肠了。贾敏把她能为黛玉做的,都做好了。留给黛玉了一个清明、省事的林家。所以要想在林家找出个像赖大家那样的倒还真没有。
每当说起赖大一家,黛玉都很无语。这家人还真够奇葩的,你吃着贾家,花着贾家最后还拿着贾家的。你一贾家世仆,得贪了贾家多少银子才能在京城那寸土寸金的地方盖房子起花园子呀。你盖就盖吧,你竟然还下贴子请贾家这一家的受害者去你新盖的花园子吃饭看戏。你这脑子得有多抽呀。当然,相比抽了的赖家,看了这一出都没有反应的贾家,绝对是脑袋有坑。
。。。。。。。。。。。。。。。。。。。。。。。。。。。。。。。。。。。。。。。。。。。。。。。。。。。。。。。。。。。。。。。。。。。。。。。。。。。。。
日子在有条不稳中飞快的向前走去。不知不觉间就到了腊月。因为这半个多月的调养,林如海的身体已经很好了。如果不是宿命的安排,别说活过明年了,就是再活个七、八年都没有问题。黛玉有时总在想,林家是要多倒霉,才滩上这么一回事呀。 

‘唉,不想了。明天腊八,给伪爹熬粥去。好歹父女一场,不为治命,只为强身健体也要好好的做一回孝顺女儿。那些个破事,出了正月在想吧。’黛玉一边摇头,一边向小厨房走去。身前身后,几只臧獒追逐打闹着。 
父女两人亲密,温馨的过了一个腊八节。随着父女两人感情的升温,黛玉觉得这府底就他们父女两人住显得太大了。考虑了一下,黛玉就跟林如海商量,她搬出内院,住到林如海前边正院东边的院子里。 
扬州巡盐御史府,前后可分三部分,前边是官衙,中间是三个两进的院落。一般中间院落的前一进院是书房,待客之处。而男主人正常起卧都是在第二进的。而官员女眷们都是在官衙的最后一部分居住。 
林如海同意后,黛玉便搬到了府中间林如海东边的院子里居住。因着黛玉是女眷的缘故,林如海便让人封上了前边通往官衙的门,又从与自己二进院相连的墙上开了一个月亮门,以供黛玉行走。而黛玉见他父女两人都住到了中间院落,便让人把内院封了起来。又让家中仆人除住在主子院里侍候的人外,都住到了中间西边的院子里。
因林家库房是在内院,黛玉去库房看过后,发现东西并不多,便让人装箱后放进了自己院子的前一进厢房内。 
到了此时,对于林家的财产及林家的仆人,黛玉都已经全部安排好了。现在就等着过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段的时候,特意去查了一下今年的天气预报。





第25章 世情如刀
因黛玉知道,这个年是林如海生命里最后的一个年。也是父女两个最后的团圆年。所以,在操持过年这件事时,特别的用心。无论是新年摆设,还是新衣新鞋。都是很用心的去准备。能自己动手做的,都不会假于他手。黛玉总希望能够在最后的日子里为林如海做些什么。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今天“祭灶”、明天“扫房子”、后天又“接玉帝”的。一天一天,一直忙到除夕夜。                              
除夕夜,父女二人坐在席前。互相说着吉祥话。说着对来年的期许。每每说到动心处,黛玉都要强忍着不落泪。看着这样的林如海,黛玉问自己,对于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来说,什么是最残忍的。她想无非是命不久矣了。黛玉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