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迎春是个小福女-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二儿媳也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分寸。
  因此,靖南伯夫人也会在老太太的面前说几句,“宝钗不过就是一个商户之女,娘家虽然有几个银钱,那也是留给她兄长的。她这边的,以后也得留给她的儿女,毕竟她夫君以后得分出去。”
  老太太还算疼靖南伯夫人的嫡次子,那孩子读书也用功,以后考取功名,也能当官。哪怕是小官,也不错。
  “做账册便做吧。”老太太没有老糊涂,哪里可能不知道几个儿媳妇儿子之间的矛盾。只是她年纪大,想着靖南伯得到的东西多,有时候就会和稀泥。
  但是老太太也不是一味的和稀泥,这不该惦记的还是不能惦记。
  有了老太太的话,薛宝钗做账册也算是过了明路,那些人也就不好借了就不还东西。
  这让靖南伯府那些有心想要从薛宝钗这边讹东西的人,恨得牙痒痒,商户之女到底是商户之女,那么斤斤计较。她们都还没有不还东西呢,薛宝钗就已经算计上了,就差找她们要借东西的银钱了。
  靖南伯府的世子夫人倒是不介意薛宝钗的举动,她本身就不大喜欢那些堂妯娌。再者,薛宝钗就是一个商户之女,对她这个世子夫人也产生不了多大的压力。
  亲妯娌之间,就更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了。
  若是计较得太多,反而容易出事情,倒不如温温和和地过日子。
  薛夫人得知薛宝钗还算能应付靖南伯府的事情,她也就能稍微松一口气。她岂会不知道伯府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可是嫁得好一些才好,才能更好地保住薛家。
  要知道王家、荣国府和薛家的关系,是她这个长辈的,等她百年之后,这关系就淡了。
  薛家原本在金陵,不在京城,薛宝钗和薛蟠跟王家、荣国府的关系就更没有那么亲近。若是他们从小就生长在京城,那么他们跟王子腾的孩子、跟荣国府的那些孩子,关系也就能亲近一些。
  可惜不是,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情没有那么好。长大之后的感情跟小时候就玩在一起的感情不一样,这一辈还能相互帮一下,等到下一代,基本上就更没有走动了。
  嘉和郡主府,贾迎春听闻了薛宝钗的事情,心想薛宝钗过得还算不错。像薛宝钗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过得不好,对方懂得如何经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懂得如何收买下人,这样的女子只要没有遇上一个十分混账的夫君,就能把日子过好。
  若是薛宝钗跟贾宝玉在一块儿,只怕过得十分不好。
  “郡主,东西都收拾妥当了。”谢嬷嬷道。
  “嗯。”贾迎春点头。
  贾老夫人感染风寒,贾迎春自是得去荣国府看望她老人家。她让人备了一些药材,再带上一些水果,这便也够了。
  等到了荣国府之后,见了贾老夫人,贾迎春也就安心了。贾老夫人病得不严重,过几天就能好了,就是有些咳嗽。即便贾老夫人过几天就能好,贾迎春还是给贾老夫人输入一些异能治疗她的身体,让老人家少受些罪。
  “坐吧。”贾老夫人在屋子里躺了几天,这几天都在喝药,屋子里的药味也就重了一些。
  “昨儿晚上才知道祖母病了,来得便有些晚。”贾迎春没有时时刻刻用玄光镜看荣国府,有时候一个月也不见得看一次。若是没有人跟她说贾老夫人生病了,她自然也就不知道。
  “过几日就好。”贾老夫人倒是没想贾迎春过来看她,一点小病,很快就会好。她又不是缠绵病榻,病得不重。
  “带了一些药材过来,让厨子做成药膳,也能补补。”贾迎春看着面色憔悴的贾老夫人道,“您若有什么想吃的果子,便跟我说,能种的便种些。”
  “不必了。”贾老夫人道,她看看贾迎春,这个孙女就是这样。初一十五来给她请安,她要是病了,贾迎春也会过来,也会准备一些水果,还问她想吃什么。
  贾老夫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觉得贾迎春还算好一些,平时就觉得这个孙女不够孝顺,不够听话。
  当贾迎春问她想吃什么,她基本都会说不必,不是她不想吃什么,而是她觉得贾迎春是县主是郡主,没有必要让对方去种,省得别人说她娇气,说她故意折腾贾迎春。


第130章 都是被贾宝玉克的
  既然贾老夫人不要; 贾迎春也不可能逼着她要。在荣庆堂待了一会儿,看看贾老夫人,贾迎春就出了荣庆堂。
  贾迎春自己继续待在这边,可能让贾老夫人心情不好。这生病的人; 还是得好好休息; 要是她在; 那贾老夫人估计就不能好好休息。
  当她走到门口的时候; 正巧遇见贾宝玉。贾迎春看着贾宝玉就想到大胖橘医药系统说的话,贾宝玉这么早就睡女人了,真真是厉害啊。
  这么小的孩子,真的就只是一个孩子啊。
  贾迎春感慨,像贾宝玉这样的纨绔子弟,这么早睡女人真的好么。
  “哼”贾宝玉冷声哼了一声。
  “真没礼貌呢。”贾迎春嗤笑,她跟贾宝玉的关系确实很不好。看来贾宝玉已经忘记当年的事情了,忘记她让人直接去告诉贾政了。
  这一次,贾迎春倒是没有让谢嬷嬷去找贾政。
  贾宝玉这样的已经没有救了; 那就没有必要救了。贾宝玉懂得对别人行礼,就是不懂得对她这个郡主行礼,自家亲戚,不行礼,也得有起码的尊重; 而贾宝玉没有。
  自家亲戚; 就是没有狠狠地教训他; 他就记不住教训。要是换成外头的人; 贾宝玉就知道害怕了。
  亲戚嘛,总有人讲情,也就能好许多。外头的人,就没有那么好讲情。
  就贾宝玉这样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贾迎春看了一眼,就直接离开了。
  而贾宝玉还认为贾迎春是为了要名声,才不对他如何。女子长大之后,就喜欢讲究那些虚名,特别是贾迎春这样的,他着实不喜欢贾迎春,还是月妹妹那样的好。
  江月心里却十分瞧不上贾宝玉,见着贾宝玉哼了嘉和郡主。她就想还是得想办法,比如让贾宝玉从二房分出去,让贾宝玉单独过,等到那时候,她就更好管贾宝玉。
  就算她对贾宝玉如何,贾宝玉没有发现,也没法说。哪怕贾宝玉知道了,她也有手段让贾宝玉不敢出去胡说。
  要是住在一起,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江月最近才知道原来王夫人没有那么喜欢贾宝玉,王夫人认为贾宝玉就是一个灾星,贾宝玉当年也不是衔玉而生,而是含着石头出生的。
  不管贾宝玉到底是含着什么东西出生,宝玉也好,石头也好。只要贾宝玉本身有用就成了,何必去管那么多。
  只不过王夫人厌恶贾宝玉,那正好给了江月机会,更好设计贾宝玉。
  贾老夫人病了也好,江月还想着正好可以为贾宝玉宣传一波,比如贾宝玉以前吸收的福气不够,现在开始吸收贾老夫人的了。
  以前,贾宝玉吸收永安郡主、贾珠、贾元春也吸收了嘉和郡主的,这么多年过去,贾宝玉也消化得差不多了,正巧贾老夫人年纪又大了,就弱了一些,抵抗不住贾宝玉这个灾星啦。
  江月暗自筹谋,她早就在荣国府安排了自己的人。在荣国府采买丫鬟的时候,安排人进来。
  这些流言,在贾老夫人病了一天后,就渐渐传开了。
  王夫人已经得知那些流言,她想贾宝玉何止是吸收了那些人的福气,还吸收了她这个母亲的。自打贾宝玉出生之后,家里就没有安生过。
  她几次被夫君说不是,贾老夫人没有以前那么重视她,她失去掌管中馈的权力之后,大房和二房又变成这样。
  要是贾宝玉还得吸收福气,那该怎么办,自己要变得更加凄惨吗
  贾老夫人都那么大的岁数了,就是因为跟贾宝玉走得那么近,终究还是抵不住啊。要是贾宝玉吸收贾老夫人的福气,那么老太太就活不了那么久的了,当初的永安郡主不就是被贾宝玉给吸没了么。
  还没有出生,没有投胎,就已经开始吸收福气。出生之后,贾珠也快被他吸收死的。
  王夫人惊惧,贾老夫人死了倒是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是贾老夫人死了,那么大房就可能直接把他们赶出去,不再让他们继续待在荣国府内。
  这可如何是好,王夫人已经感觉到掌管中馈和没有掌管中馈的巨大差别。要是他们这一房再搬出荣国府,差距就更大了。
  王夫人还是不想搬出荣国府,要处理也是该处理贾宝玉。
  那些话迟早会穿到贾老夫人的耳朵里,老太太也想活得长久一些,哪里可能愿意让贾宝玉吸收她的福气啊。
  王夫人还担心贾宝玉又多吸收二房的福气,吸收她的,二房已经变成这样了,够启辰的了。
  只是那些话还没有穿到贾老夫人的耳朵里,倒是先传到贾政的耳朵里。
  贾政万万没有想到原来自己看重的嫡次子是一个灾星,他一直认为贾宝玉是福星,认为这个儿子以后一定有大出息。结果贾宝玉竟然是一个灾星
  听小厮说的话,传得还有理有据的。
  还传闻贾宝玉不是衔玉而生,是含着石头出生的。
  贾宝玉是嫡次子,不如贾珠和贾元春待在贾政身边的长,贾政当年对贾珠和贾元春抱有的希望都比贾宝玉大,想着贾珠考上前三甲,想着贾元春入宫为妃。
  而现在,那些流言都在传,都是因为贾宝玉,贾珠才差点死了,没死成,也中不了进士;贾元春跟贾宝玉接触那么长的时间,就更别想进宫为妃了。
  再比如嘉和郡主也被贾宝玉克着过,嘉和郡主在荣国府各种被欺负,也没有神力。等到后面贾宝玉实在压不住了,嘉和郡主又出府了,这才好很多,嘉和郡主有了神力。
  有板有眼的,传得像模像样的,细思极恐。
  贾政这种人是不想相信这些话,但是他根子里还是有些迷信。他随即就去找王夫人,要问清楚贾宝玉的事情,贾宝玉到底是含着什么出生的。
  王夫人没有想到贾政这么快就来找她,吓了一大跳。
  “莫非要等我没了官职,等母亲被克死了,你才肯说吗”贾政气极了。
  他从书房走过来的时候,越走越气。
  要是贾宝玉真的那么灾星,他还对贾宝玉那么好做什么,还抱有什么希望。还不如想着让贾宝玉别克着他为好,想想自己当了从五品员外郎,到现在都还没有升官。
  再想想贾宝玉这些年读书多么不用功,贾政就觉得贾宝玉一定有问题,他终于找到出气的了。
  王夫人本来就心慌,如今又听到贾政说到这一件事情,不得不承认了。
  “宝玉确实是含着石头出生的。”王夫人知道不能继续隐瞒下去了,贾政迟早会知道事情真相。与其等到别人跟贾政说,倒不如自己说出来,“当年,我也是怕了。若是我生一个含着石头出生的孩子,别人怎么看,你怎么看,母亲那边怎么看,大房那边又怎么看”
  王夫人不愿意让别人嘲笑她,所以她灵机一动,就说贾宝玉是衔玉而生的。
  “石浮出事,我便想着,母亲是个有福气的老太君,有母亲压着也好,万万没想到”王夫人红着眼睛,“终究是压不住啊。”
  贾政气得都快要晕过去了,要是早知道的话,他哪里可能那么宠着贾宝玉。一定让贾宝玉去庄子上待着了,哪里可能让贾宝玉影响别人。
  “一家子都被他克成这样,你满意了吗”贾政想自己一家子原本都能有大出息,结果碰上了贾宝玉这样的灾星。
  贾政也明白了,难怪嘉和郡主不多来荣国府,就是怕被贾宝玉克着。大房的人要跟二房分得那么清楚,多半也是怕被贾宝玉克着。
  这么一个灾星,留在家里做什么
  贾政原本就对贾宝玉有气,因为贾宝玉总是不好好读书。现在看来,贾宝玉就是一块顽石,哪里可能用功读书啊。
  王夫人看着贾政那么生气,一时之间倒是不知道怎么说好。
  她怎么可能满意,自己这个当娘都被儿子克成那个样子。她当初根本就不知道贾宝玉能灾星到这个程度,要是她早知道的话,一定不让贾宝玉待在府上。
  不,她就不生这个孩子了,可惜不能更早知道。
  王夫人恨啊,都是因为贾宝玉,害得自己又被贾政说,惹得贾政不高兴了。
  “让他去庄子上吧。”王夫人开口。
  随便找一个借口让贾宝玉去庄子上,以后也别让贾宝玉回来了。
  王夫人以前就不喜欢贾宝玉,现在也不可能喜欢贾宝玉。她不可能假戏真做,真的那么宠着贾宝玉,这都是假的。
  “安排吧。”贾政点头。
  贾政不想去处理这一件事情,也不想被人诟病。这一件事情都是王夫人惹出来的,贾政经常让贾宝玉读书,就是希望贾宝玉光耀门楣,而如今,他跟恼羞成怒差不多,哪里可能对贾宝玉那么好。
  他正在气头上,他也怕贾老夫人到时候真的出问题,怕别人说他不孝。
  贾政非常爱面子,在乎他的名声,哪里愿意让别人那么说他呢。
  等贾政离开之后,王夫人都有些瘫软了,她真的会变成这样子。就因为一个贾宝玉,一个灾星,害得自己变成这样,贾政以后怕是不可能对她那么好了。好在王家还在,只要王家还在,贾政就不能对她太差。
  “夫人。”周瑞家的搀扶着王夫人。
  王夫人的身体微颤,事情终究还是暴露了。
  她当初就是想隐瞒一辈子,就没有想过贾宝玉竟然会灾星到这个地步。
  要是贾宝玉没有那么灾星,该有多好啊。事情已经变成这个样子,再后悔都没有用,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让贾宝玉去庄子,让他不要再回来,这一件事情哪里有那么好处理的。以贾宝玉的心性,必定不愿意在庄子上待那么久,必定会闹腾。
  王夫人还得仔细思考一下,总不能让人觉得她无缘无故送贾宝玉去庄子吧。她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生了一个灾星,可是不送又不行,她从来就没有这么为难过。
  贾迎春跟王熙凤正坐在一块儿聊天,就见平儿急匆匆地走进来。
  平儿说了贾政气急败坏地去找王夫人的事情,估摸着是府上的那些流言穿到贾政的耳朵里了。
  “婶婶就是如此,都想占着好。”王熙凤感慨,“想着女儿儿子都好,想着她肚子就是那么金贵。我们不过就是普通人,肚子再金贵,又能金贵到哪里去呢。”
  王熙凤心情不错,看着二房不好,她心情就好。
  她不是不知道府上的流言,没有阻止而已。像贾宝玉那样的糟心玩意儿,管他做什么。
  这些事情都是二房的,二房都没有人站出来阻止了,她去阻止做什么。
  “不必去管。”贾迎春就是这句话,二房过得好不好,那都是二房的事情,跟他们大房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都是姓贾,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姓不姓一个姓都改变不了事实。
  “可不就是如此。”王熙凤点点头,“就是听一听,一个府上的,又不可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哪怕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得知道这些事情,免得到时候屎盆子扣上来,都不知道呢。”
  王熙凤的做法很简单,也很粗暴。她管着大房的丫鬟奴仆,不让他们多说大房的事情,却没有阻拦他们说二房的,而二房那边的人本身就喜欢多嘴的,正好就传开。
  荣国府的名声本来就没有多好,这是一时间很难改变的事情。
  贾迎春微笑,她没有住在荣国府,就更不可能去管荣国府的那些糟心事。
  等贾迎春回去郡主府之后,贾老夫人很快就知道贾政和王夫人的争吵。贾老夫人揉揉眉头,这都是什么破事,她好不容易感觉好一点,又出这样的事情。
  “到底怎么回事”贾老夫人询问鸳鸯。
  鸳鸯也不知道怎么跟贾老夫人说,贾宝玉就是贾老夫人的心肝肉,而现在,那些人都说贾宝玉是灾星。要鸳鸯怎么说呢,要是贾老夫人生气了,那该怎么办。
  贾老夫人还生着病呢,要是贾老夫人气坏了,这算谁的她就只是一个丫鬟,鸳鸯早已经明白了,丫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不说话,又不成。
  “就是关于宝二公子的。”鸳鸯还是道了,“便是跟当年珠大公子的事情差不多,说是宝二公子终究还是克着您了。”
  鸳鸯不说不行,贾老夫人还有办法通过其他丫鬟那边知道。她要做贾老夫人的心腹丫鬟,那就不能隐瞒贾老夫人这一件事情。
  “是吗”贾老夫人倒也不意外,她早就知道贾宝玉不是衔玉而生的。
  在贾元春没有当上宫妃的时候,贾老夫人也觉得这可能跟贾宝玉有关系。只是她还是那么疼爱贾宝玉,没有多说容易。
  她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得疼着贾宝玉。贾老夫人现在想想,心里也不是滋味,就怕贾宝玉真的克着她了。
  人都怕死,越老越怕死,就想活得长久一些。
  贾老夫人也是如此,哪怕她现在在府中说话没有那么管用了。她还是想要活得长久一些,想要长长久久的。她以前不觉得贾宝玉克着她了,觉得贾宝玉就只是一个小孩子,也觉得自己福运连绵。
  可是仔细想想,真的是太糟心了。
  这人啊,要是仔细去想,就容易多想。
  贾老夫人靠在床铺上,面色不是很好,想着会不会真的跟贾宝玉有关系。毕竟贾珠和贾元春都被克着了,下一个轮到谁了呢
  “是。”鸳鸯不知道贾老夫人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要换作是她,必定会想贾宝玉是不是真的克着自己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想着远离贾宝玉。
  只是贾老夫人以前那么宠着贾宝玉,这事情就不知道会如何了。
  鸳鸯说一声是,也没有多说其他的,还是让贾老夫人自己想吧。她这个当丫鬟多说了,反而容易惹主子厌烦。
  贾老夫人没有听到鸳鸯说其他的话,转头看了看鸳鸯。
  “这个大家也算是散了。”贾老夫人感慨,可她终究舍不得让二房搬出去。不让二房搬出去,又怎么可能让贾宝玉搬出去呢。
  她觉得还能再等一等,也许贾宝玉没有克着她。
  人嘛,总有生病的时候,又不是一直好好的,都没有生病。
  贾老夫人认为自己还能等,她的身体还算健朗,她到底疼了贾宝玉那么多年,哪里愿意真的把他赶出去呢。
  “您也别忧心。”鸳鸯安慰,“二夫人他们会处理好的。”
  都争吵了,怎么可能不解决这一件事情,府上还有奴仆知道这一件事情。
  贾老夫人仔细想想,确实也是如此,她也没有必要多操心。贾老夫人忽然想到王夫人当初让贾宝玉待在她这边的时候说过的话,说她是府上的老太君,说她福运深厚,说只有她才能镇得住贾宝玉。
  如今想想,贾老夫人有些不是滋味,即使当初是她主动要贾宝玉到她身边的,但是她想到王夫人说的那些话,心里就没有那么舒坦了。
  王夫人本身就知道贾宝玉是含着石头出生,而不是衔玉而生。这难免让贾老夫人想王夫人是不是故意把贾宝玉推到她的身边,故意让她去镇着贾宝玉,根本就没有想过她要是镇不住了,那该怎么办。
  此时,正在屋里想着怎么办的王夫人打了一个喷嚏,她又想她想送儿子去哪里,就送儿子去哪里,那么需要找那么多理由。
  “倒不如去道观算了。”王夫人想到隔壁宁国府的人在道观,要是不成,就让贾宝玉去道观。那些道士应该能镇住贾宝玉吧,不能让贾宝玉继续待在家里祸害她了。
  祸害不祸害贾老夫人的,王夫人倒是不在乎,就担心贾宝玉祸害到她自己。


第131章 面色潮红
  道观啊; 隔壁宁国府的贾敬和贾珍都在道观里,贾珍倒是还活着,苟活着。
  贾珍那样,手筋脚筋都断了; 舌头也断了; 哑巴了。能听到人说话; 却说不出话; 也写不出来,想死也难。
  那些伺候贾珍的奴仆,哪里敢让贾珍随便就死去,就怕伺候不好,到时候被拉去陪葬呢。倒不如让贾珍多吃点东西,让他活下去,只要贾珍活着,那么他们还能得到不少东西。
  府上给贾珍的,若是他们这些奴仆吃了一些; 也没有人知道,贾珍也没有办法开口说话,也不能指证他们。
  贾珍好想说他们有问题,可是说不出话,贾敬又沉迷炼丹; 他无法啊。
  王夫人这些人荣国府的人也不可能关注贾珍过得好不好; 只知道贾珍还没有死; 知道贾珍还活着; 这也就差不多多了。要是贾珍死了,隔壁府就得办丧事了。
  周瑞家的听王夫人说到道观,便附和,“道观确实不错,道观也算是有神仙的,也能压一压。”
  “是。”王夫人听周瑞家的这么一分析,还真觉得如此。
  若是让贾宝玉去庄子上,估计也没有什么用,贾宝玉还想跑出来。倒不如让贾宝玉去道观待着,贾宝玉不是不喜欢读书,还说那些人如何如何么,那正好,就让他去道观。
  王夫人想跟贾政说一说,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她夫君回来。
  她跟贾政生活了那么多年,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贾政为什么不过来呢。一来是因为贾宝玉的事情,贾政故意冷着她,二来就是赵姨娘又勾着贾政过去了。
  这让王夫人十分无奈,她又不可能去赵姨娘那边把贾政叫过来,她本人不能过去,也不好叫下人过去。
  要是这时候叫下人过去找贾政过来,贾政一定非常生气。
  王夫人心里憋屈,她就不应该对贾宝玉那么好,不应该生下这么一个灾星。
  等到第二天一早,王夫人也顾不得贾老夫人的身体好没好,就跟贾老夫人商量把贾宝玉送去去道观的事情。她担心再不处理贾宝玉的事情,贾政就更加疏远她,倒是让赵姨娘有了抓住贾政的机会。
  “道观”当贾老夫人听到王夫人的话之后,皱起了眉头。
  “正是。”王夫人点头,“府上传了不少闲言碎语,仔细想想,倒也跟宝玉这孩子有些关系。不如送他去道观静静心,也能让那些神仙压一压。”
  贾老夫人确实想贾宝玉可能克着她了,但是她真没有想这么快就把贾宝玉送出去。
  要是他们这么快就把贾宝玉送出去,那么就坐实了那些流言,是贾宝玉克着她了。这种事情一旦做了,贾宝玉的名声可就没有那么好听。
  “想清楚了吗”贾老夫人询问,“这对宝玉的影响可不小啊。”
  要是王夫人在贾宝玉一出生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去道观,那贾老夫人还没有这么多想法。关键是贾宝玉已经在荣国府待了这么多年,贾老夫人对贾宝玉好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感情。
  真要把人送去道观,贾老夫人自然有些舍不得。
  “儿媳也不想这么做,只是再让他待在府上,以后再出些事情,该怎么办呢”王夫人惆怅。
  “出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现在说这么有什么意义”贾老夫人板着脸,“当初,我便问你了,他到底是不是衔玉而生的,你坚定的说是,我便也不好多说了。”
  那时候,王夫人生下贾宝玉没多久,贾宝玉衔玉而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贾老夫人想让人压着都压不住,她想着估计皇室安排在荣国府的暗探也知道了。她看见贾宝玉那孩子,就不忍心对他下手,终究还是想对他好一点,只要他以后没有那么聪明,没有那么上进,倒也没有什么。
  如今,在出了那么多事情之后,王夫人又说这些话。
  贾老夫人就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笑话,王夫人要如何就如何,说贾宝玉衔玉而生,那贾宝玉就衔玉而生。说贾宝玉是灾星,那贾宝玉就是灾星。
  一个当母亲的,竟然如此反复,也不知道早些把事情处理好。
  “母亲。”王夫人给贾老夫人跪了下来,她早就知道贾老夫人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就没有想到对方现在会说出这样的话。
  原来贾老夫人在贾宝玉一出生的时候就怀疑了,也对,寻常的孩子怎么可能衔玉而生呢。
  王夫人当初害怕,说了玉,也是拿自己的玉过去。后来怕被发现,又故意弄丢了玉,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还会有一个赖头和尚上门送通灵宝玉。
  即便有赖头和尚送贾宝玉通灵宝玉,王夫人依旧觉得贾宝玉是一个灾星,人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容易认为那个人就是那样。就好比王夫人总是觉得贾迎春不如何,那就是因为贾迎春一开始就只是大房的庶女,不是县主。
  “你们要送他去道观也好,只是他年纪也渐渐大了。”贾老夫人终究不大舍得,“以后还得说亲,要是他去了道观,让外头的人怎么看,谁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
  “史家姑娘吧。”王夫人已经想到了,史湘云和贾宝玉的感情那么好。那么就让贾宝玉跟史湘云在一起吧,也省得去给贾宝玉说别的亲事。
  王夫人不是不想贾宝玉娶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也想着从儿媳妇那边捞着点什么。可是贾宝玉是一个灾星,跟贾宝玉在一起的人,估计不怎么好。
  为了自己以后好,还是别去想贾宝玉日后要娶多好的日子了。
  “她父母双亡,跟宝玉在一起,也能相互照应。”王夫人认为史湘云命硬,倒是不错的选择。
  “她叔叔婶婶怕是不可能让她嫁给宝玉。”贾老夫人原本也想过让史湘云跟贾宝玉在一块儿,只是要是史家让史湘云嫁给贾宝玉,难免会被人说刻薄。
  哪怕史湘云自己喜欢贾宝玉,史家也容易被人诟病。
  史家为了名声好听,也为了史家其他儿女好嫁娶,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在贾宝玉的名声坏了之后,还让史湘云嫁给贾宝玉。
  他们之所以不阻止史湘云到荣国府,是因为贾老夫人。贾老夫人心里清楚,即使史湘云父母双亡,哪怕史湘云只有表面风光,史家人都不可能让她嫁给贾宝玉这样的人,必定会给她找一门表面上看上极好的亲事。
  贾老夫人也是掌管过中馈,当过当家主母的人,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一点。纵容史湘云是一件事情,给史湘云安排亲事,那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怎么会”王夫人的心猛地一跳,要是史湘云不可能,难道要是江月
  江月她就是一个庶女的孩子啊,王夫人不大愿意。
  可是相比较于贾宝玉克着他们这些人,王夫人还是宁愿让贾宝玉去克江月。
  “难道要江月吗”王夫人说出了口。
  “”贾老夫人没有想到王夫人竟然说到了江月,她不大愿意让贾宝玉娶江月。可若是贾宝玉真的灾星到这等地步,只怕没有有女子愿意嫁给贾宝玉,就算让贾宝玉去普通人家的姑娘,普通人家的姑娘也不大愿意吧。
  关键是要是贾宝玉真的把人家姑娘给克死了,到时候真不好说。
  贾老夫人心想贾宝玉确实一路克到人,自己这个岁数了,要是跟贾宝玉多待,指不定命都没了。
  就算她要留着贾宝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