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贾府此时关门闭户,因着之前太后先是当着众多内外命妇的面申斥贾母,之后又特意下了懿旨申斥。贾府此时已经成了京里的流言主角了。后来又听说贾母接完懿旨就晕倒了,很多人打着上门探望的幌子,实则是来看热闹探虚实的。贾府无奈只好对外宣称贾母身体微恙,要去庄子上修养。

    贾瑚的媳妇沈氏是个有能为的,在这个时候把贾府上下管的滴水不漏,贾府原本还有些说主家闲话的,都被她整治了一番,此时恭恭敬敬,再不敢没事偷懒耍滑藏奸了。

    外面的人看挖不出什么有用的八卦了,也就熄了心思。于是这流言传了几天,就慢慢平息了,之后被别的流言所代替。贾代善看着这个孙媳妇的手腕,越看越满意。暗自欣慰,这个媳妇真没选错,张氏眼光不错。

    而四阿哥那刚开始没收到什么消息,一直到这事闹开了,才听说。赶紧派人去调查事情的真相。只是他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手边也只有先皇后娘娘留下的人手,再就是佟家暗地里给他的,而他自己刚刚开府,还没有培养自己的势力。只知道贾母算计师母还有林家的弟弟妹妹们,具体是什么原因确实不清楚的。只好书信一封问问师父了。

    而林家,原本贾敏是不想让四阿哥插手的,一个是怕他对付贾府,再一个就是怕他提前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如今既然已经闹开,再瞒着他也无济于事,不如告诉了他因由,说不定他一听说跟黛玉有关,会使计让那个贾宝玉先吃点苦头也好。

    于是,贾敏在信里把这事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也说了自己的意思,就让人把信快马加鞭送回京,等着看四阿哥有什么行动了。

    京城四阿哥府里,胤禛正看信,看完之后直接烧了,看起来表面上很平静,其实拳头已经握了很久了。

    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那个贾宝玉一点颜色看看,就凭他也想配黛儿,简直是痴心妄想!还有那个贾史氏,真是不知死活,黛儿也是她能惦记的!居然还敢算计林家,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

    若是四阿哥知晓贾母现在心里所想,只怕会忍不住掐死她!

    ------题外话------

    这样如何?先让她在家庙静心几年吧…

 第六十二回 晚宴接风提点哥嫂

    而贾赦一行南下,吩咐船家加快了速度,没几天就到了扬州。提前给林家送了信。这天刚到扬州码头,林峰早已带着人在码头等着了。一行人安排好就往林府行去。

    林海还在衙门没回府,几人又都是贾敏娘家人,一路行来风尘仆仆的,就先安置他们略作休整,晚上再给他们接风洗尘。

    贾敏只是待他们梳洗过后,接见了张氏。张氏自是知道是自己家不是,本就是来赔罪了,又加上贾敏还是她儿子的救命恩人,姿态更是放得极低。

    贾敏心知那些事都是贾母做的,与贾府其他人无干,并不迁怒他们,因此还是很热情和气的。到底是娘家人,又没有对不起自己,以后贾家还要靠大房撑起来,自是不会交恶了。因此这次见面还算融洽。

    至于贾赦还有贾瑚兄弟俩,就等到晚上林海回来了再见。晚上设了宴,林海父子几个在外间招待贾赦父子三人,贾敏带着黛玉在里面隔个屏风招待张氏。本来就没有什么仇恨,也算是其乐融融。

    林海虽恨贾母,却也知道这事与大房诸人无干,是贾母一个人做的,他有势力查的一清二楚。几个孩子只有最大的璟玉琼玉是见过外家人的,虽然只有一岁,到底还有些印象。很是彬彬有礼的像舅舅舅母还有表哥们问安。两个小的见样学样,也随着他们行礼。

    贾敏这边,黛玉也不认识,只是有贾敏介绍,倒也很是乖巧的行礼叫人。看到这个舅母慈眉善目的,看眼睛就知道是个真心待人的。不由也心生喜欢,很是亲近。

    张氏就生了贾瑚贾琏两个儿子,没生一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女儿,只是不得。家里倒是有一个庶女迎春,刚出生亲娘就死了,从小被抱在她身边养的。跟她也亲,只是比较文静,没有黛玉这么伶俐可爱,让张氏一见之下就心生喜欢,恨不得抱在怀里揉搓一番。

    只见黛玉脂粉不施,却眉如远山含黛,眸如一汪秋水,冰肌雪颜,红润润的小嘴吐出脆生生的语句,只梳了个包包头,上面以珍珠网纱罩之,看起来就像一个误落凡间的小精灵,真是让人爱到了骨子里。张氏看着黛玉那小模样喜欢的了不得,赶紧抱了在怀里,揉搓一番。

    看看身上也没有什么可以给小姑娘玩的,只有手上戴的陪嫁的紫玉镯子倒是还配得上黛玉,赶忙从手上捋了下来,就给了黛玉做见面礼。

    黛玉不知该怎么做,看向贾敏。贾敏倒是知道这镯子是大嫂娘家的传家宝,看着清泠透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看到大嫂竟将这个送给黛玉,连忙推辞,

    “大嫂这怎么使得?这可是你娘家世代传下来的东西,该传给自己的儿孙才是,黛儿她一个小人儿可当不起,你快收起来。”

    “妹妹说的什么话?我一个做舅母的给外甥女点东西有什么当不起的。这东西再好它也就是个物件罢了,如何能比的情意真?何况瑚儿的命是你救的,若非妹妹,瑚儿如今还不知道怎样呢!如今母亲又做出这种事,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歉意还有感激了。”张氏一脸感触深深后怕的样子。

    贾敏看着张氏确是实心实意要送给黛玉了,也就不再阻拦了,示意黛玉收下镯子。转头对张氏道:

    “看大嫂说的什么话?瑚儿也是我的侄子,他有危险,我只要力所能及,救他还不是理所当然?

    至于节礼那事,我们也知道与大哥大嫂无关,都是母亲一手策划的,不关你们的事。而且母亲如今想必也受到惩罚了,大嫂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了。

    大嫂也不必担心以后亲戚断绝了,好说你们也是我的娘家,那些事也不是你们做的,虽说子不言母过,说到底她也是我的母亲,我也不会把这事怪到你们头上。

    既已分家,以后父亲母亲就是跟着你们过了,我也只认你们这一房为娘家。父亲以后就拜托大哥大嫂照顾了。

    至于那个宝玉,大哥大嫂还是把他交给二房自己管教的好,不要让他一直在荣国府内院里住着,名声上也不好听,迎春以后也要嫁人的,不能被他给连累了。也免得他做出什么事给府里惹出什么祸事来。”

    张氏听着贾敏这话是只认他们大房为亲戚了,二房竟是不认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他们把宝玉送回二房那里,要不然以后还会惹出什么事?

    不过看如今宝玉的样子,长得倒是白嫩嫩的,像个女娃子,还偏偏最爱穿大红,整天就喜欢那些涂脂抹粉的,还说什么自己做胭脂膏子,那哪是大家少爷该做的?

    小小年纪就能看出以后是个爱颜色的,不堪大用。还不爱读书,自己的瑚儿琏儿都是四岁启蒙的,到七岁的时候四书都读完了,哪像宝玉,到如今了,就只学了三字经千字文,只认识几千个字,四书都没见他读过。

    这样的母亲还夸赞他聪慧呢,俨然把宝玉当成荣国府继承人了,话里话外的只有宝玉能振兴荣国府了,就那样的纨绔子弟还寄予厚望呢,这把他们大房放在什么位置?真是…搞不清楚状况。

    还是听妹妹的话吧,回去就把他送回二房那里,让他们自己管教,免得二房怨怪他们把人家儿子教坏了,还要防着他带坏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迎春,以后也不能跟他多相处了,免得被他带累了名声,这以后还要嫁人呢。

    两桌之间只隔了个屏风,内室里说的话,外面林海贾赦他们都能听到。

    林海是知道贾敏的意思的,以后他们要报复二房,如今只是提醒大房跟二房疏远一点,早点撇清了关系,免得被牵连。

    贾赦听着妹妹的话,还在跟林海推杯换盏,心里却也在思量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他虽然脑子不太好使,倒是知道妹妹既然这样说,那就是为他们好,那就听妹妹的好了。

    反正他也看不上宝玉那个小子,不就是出生时含了一块破石头吗?看着也没什么特殊的能力,不就是爱颜色了点吗,竟是被贾母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仿佛别的孩子都是拿地上的尘土是的。

    还有他那个二弟,不过是假道学罢了,说什么爱读书,瑚儿现在都已经是秀才了,他倒是读了几十年也没见读出什么名堂来,到现在还是白身,真是让他看不上。偏偏贾母就是偏心二房。

    贾赦早就不满了,只是子不言母过,憋在心里不说就是了。如今既然妹妹这样说,那就疏远二房吧。

    ------题外话------

    如果又有什么问题的话,亲们要提醒叶子哈,叶子会及时修改的…

 第六十三回 避雨村祸水东引

    既然林家并不怨怪贾府,贾赦一行人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就在林家停留了几天就又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不过在他们在林家留宿期间,出现了一个人,一个贾敏绝对不陌生的人,便是甄家亦不陌生,就是贾雨村。

    本来年前黛玉原来的西席回乡养老了,就辞了。于是林府又开始招募西席。前世黛玉是一开始就招了贾雨村做西席的,也是林海同僚推荐介绍的。林家看他也是进士出身,才学应是极好的,之前也是做官的,只是因贪酷之弊被罢了官,如今正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上一世就是看他有才学,才聘了他做西席。只这人并不满足于坐馆教书,只想寻一有势力的人靠上,待有机会便要一飞冲天。前世便是如此,在黛玉北上京城之时林海便写了荐书给他带着一路去京城贾府。

    只是林海也不是盲目举荐,林海观其言行便知这人不是善茬,总有一天会再起复,而且心眼小,此种人万不可得罪。俗话说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说的便是贾雨村之流。

    林海写的荐书也是有内涵的。他只说这人有才学,望内兄考察其品性,再慎重考虑举荐之事。考虑的是不让贾雨村怨上了自家,反正自己没保证一定能让他起复,只说尽力一试罢了。

    没想到的是贾政这个迂腐无知的人,竟没看出林海的未尽之言。他只看林海说这个贾雨村是个有才学的人,便心生喜欢。二话不说便举荐上去给贾雨村起复了。

    这才导致后面的贾雨村恩将仇报,错待恩人之女,把现在的英莲彼时的香菱判给了薛蟠那个呆霸王,成就了英莲的悲剧。

    说起来贾政这个人吧,自己是爱读书,偏偏是死读书,不知变通。读到如今儿子都可以参加童生试了,他还是个白身。但是又偏爱读书人,因此一看贾雨村是个读书人,心里先喜欢了三分,也不管什么品行了。大概在他眼里,读书人都是品性好的吧!至于说贾政前世能轻而易举的给贾雨村谋了一个缺,今世却至今自己仍是白身,这个也是有原因的。

    前世贾代善并没看清自己这个二儿子,只觉得他是个爱读书的,只是爵位却落不到他身上,觉得有些亏待他了。就在自己临死前给皇帝上了一道折子,豁出去自己的脸面给贾政谋了一个五品员外郎的缺。

    再加上贾母极度的偏心,在贾代善死后竟让贾政入住了代表荣国府当家人的荣禧堂,而把贾赦一房赶到了东北角的马厩旁边的院子。且还让王夫人管家,不让邢夫人插手。

    因此在外人看来,这贾府的当家人不是贾赦一房,而是住着当家人的院子管着家的贾政一房。某种意义上说,贾政在外面就代表了荣国府,就是荣国府的当家人。

    虽然在外人看来,贾府极不懂规矩,长幼不分,流言传的沸沸扬扬,但是这是人家的家务事,自然是尊重人家的做法,当然他们也不会同这种人家有来往,所以前世里贾府几乎从不参加什么宴会之类的,贾府的女孩子更是没什么手帕交,常来往的就那么几家故交。

    也是因此贾政才可以用自己的帖子就可以为贾雨村谋一个缺。

    然而今生,由于贾敏的干预,贾代善已经把二房分出去了,而且贾代善也还没死,当然不会给皇帝上那一道折子,就是真的死了也不会再上折子给贾政谋缺。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贾政一房已经被贾代善给放弃了,原因就是王夫人在外面放贷包揽诉讼,这事要是捅出去了就是抄家灭族的大事,贾代善自然不会做这种自取灭亡的事。就让二房自力更生吧。总不能让他们连累了大房。

    于是就造成了,贾政到如今都是一个白身。自然也是没机会去认识贾雨村了。

    如今,贾雨村竟是又来了。还是同僚举荐的。然而今世林海却不打算再用他,更不会写什么举荐信。不过本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原则,林海只是说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前几天刚定下来的,年后就会过来。倒是金陵的甄家听说也在聘西席,让贾雨村不妨去那试试。

    贾雨村一听说是金陵甄家,哪还有不乐意的?那甄家可是江南的土皇帝,自然不是林家这种没落世家可以比的,于是感激涕零的奔往金陵去了。

    就这样,林海就把贾雨村这个祸害给祸水东引了。嘛,反正甄家确实是势大,以后也早晚要抄家,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嘛。

    至于贾赦一行人,贾敏是不会让他们见到贾雨村的,当然更不会让贾雨村靠上贾家的。为了以防万一,贾敏还专门嘱咐了张氏一通,让她平时注意着贾赦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叮嘱她千万不能让贾雨村有攀上贾府的机会。

    当然贾雨村去拜访甄士隐一家,这个是贾敏不能阻止的,毕竟如今甄林两家是邻居,贾雨村既然来了林府,自然也会知道甄家在这的。而且这一世英莲没事,她不可能拿前世的事情去说吧,人家还不把他当妖孽了。不过贾敏还是捡能说的嘱咐了甄夫人,当然林海也会有话对甄士隐说,总之让他们防着贾雨村一点就是了

    等打发了贾雨村,贾敏才准备了一些江南的特产装了满满的几个箱子给张氏带回去了,当然还有两小瓶药丸子,都是救命的药啊。当然还有贾敏给贾代善的一封书信,也不用另外找信差了,直接由贾赦带回去就是了。

    由于问题解决了,贾赦夫妻父子此行均是心情舒畅,也有心情观赏两岸的风光了。因此走走停停的,竟是比来时多用了一倍的时间,到快年底才回到了京城。此时京城各家都在准备过年事宜了。京城里是分外的热闹。



 第六十四回 书信劝父舍小保大

    等贾家的人一走,林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林海正在继续寻找黛玉的西席人选。

    而此时的贾府却是另一种现象了。原因无他,贾敏给贾代善的书信里,提到了二房和贾宝玉。贾代善正在考虑要怎么安置二房。

    因为贾敏在这次给贾代善的心里说了两件事。

    其一,贾政的子孙要避贾政的讳,至少三代是不能出仕的。因为出仕做官就无可避免的要谈政事,就是科举考试的时候也要考策论的。但是他们要避父讳,不管是说还是写,都要避免提到“政”这个字。为官不能谈政,这官还怎么做?因此贾政的子孙就是会试考上了也没用,不能去参加殿试,不能做官。因此,贾政这一房是势必要没落几十年了。

    其实这个本来贾敏也是不知道的,还是这一世听了林海说才知道,原来文官中还有这一个规矩。当时也是不满于贾母三番两次的纠缠,才想到这个。

    毕竟不是当事人,谁去关心他们。也就是这次被缠上了才联想到这些。这贾宝玉不说什么大造化了,连出仕都不能,任他有多大的本事也是白搭,一辈子只能守着家业。当然这样也就更配不上林家的女儿了。

    本来林家作为上三旗的主子,而贾家只是内务府包衣,这嫁女嫁高的,除了皇帝的女儿,也没有一个主子姑娘嫁给奴才的道理。如今这贾宝玉又不能出仕,还喜爱好颜色的丫头,这样的人如何能配得上林家的女儿?

    此为贾敏信中其一,只为提醒贾代善,好让他仔细思量如何安置二房。

    其二则是,宝玉生而衔玉是天降祥瑞一说虽则当时被贾代善压下去了,可是不管是贾母还是王氏都是以此为荣的,难免不会在与人交谈中泄露一二,而且皇家也不是那么好欺瞒的。这事难保皇家就不知道,只要知道了这事就是在皇家人的心里扎了一根刺。

    毕竟天降祥瑞要不就是对统治者的肯定认同,要不就是有上天所认同的被赋予重大责任的大人物出现。

    古代不乏这样的事情,据说那个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则天在称帝之前,尚还伺候着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时候。有一次李世民出外打猎就见到了一块像是预言的石碑,预言李氏江山会被武氏所取代,后来就开始忌惮武则天。

    还有那个大地之母姜嫄,因踩巨人足印而怀孕生下农耕始祖后稷,被奉为圣母。

    因此,这祥瑞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如果说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认同肯定的话,那这祥瑞该出现在皇家才对,如今怎么没降生在皇家,偏偏出现在贾家?这只能说明是上天警示有天命所归之人出现了。那对于统治者可就不是祥瑞了,而是威胁。这祥瑞的存在就是给统治者心理扎了一根刺。

    是刺就总有扎人的时候。

    只是如今看着宝玉只是一个黄口小儿,以后又不一定有什么出息,皇家也不好跟一个小孩子计较,才没做出什么反应。但是以后随着宝玉越长越大,这刺只会越来越锋利,不是轻易就能消掉的,因此贾家不能就这样放任着因为宝玉的存在使皇家人心里扎的刺越来越长,只能尽早解决,否则总有一天要出事,皇家不会容忍一个这样相当于天意的威胁一直存在的。

    而等到皇家不能再容忍的时候,到时候他们要解决的就不只是宝玉这么简单了,贾家势必要受牵连。到时候可能就是抄家灭族之祸了。

    因此,对于贾宝玉,也是要慎重对待才是,千万不能让贾家因为他招了皇家的眼。

    看完贾敏这封信,贾代善真是愁死了。

    这二房虽然说是分家了,相当于放弃了,到底是自家儿子,不可能说不要就不要了,也只是不再用贾家的势力给他铺平道路罢了,以后还是想着能帮就帮一点,听说贾珠读书好,还想着好歹有人能出仕做官,凭着自己家的军功,好歹在皇家人面前还有点脸面,多少能罩着点他们,如此他们也不会过得太艰难罢了。

    哪里知道这科举出仕竟还有这样的规矩,这样一来,几十年没人能出来做官,以后自家在皇家的脸面只会越来越不值钱,几十年以后,皇家哪里还记得他们。这样二房除了靠着大房,就只能没落下去了。

    可是自己是为了让大房摆脱二房的拖累才分家的,若是二房再靠上大房,那心血岂不是白费了?以后二房还是会连累到大房。

    如今再加上宝玉这个隐藏的祸星,以后还不得是大祸?那自己可怎么对得起祖宗们辛苦挣下的家业呀?莫非真要完全摒弃了二房?宝玉怎么办?要怎么解决这个隐藏的威胁?

    贾代善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大家刚起来,他就宣布,把宝玉送回到贾政夫妻身边,让他们自己管教,至于怎么管教就随他们去了,而二房以后也不用常常过来请安了,他要独自修养一阵子,不想他们过来打扰。

    当然他还要解决那个惹祸的根源,就是那块顽石。不过他没让人在府里动手,只嘱咐等贾宝玉回到了贾政夫妻住的宅子,安顿下来了再动手,把那顽石偷了出来扔到护城河里去了。

    毕竟他可是知道他那个二媳妇有多目光短浅。若是让宝玉的玉在府内丢了,王氏肯定会大闹的,会把矛头指向大房,指向张氏。到时候闹开就不好收场了。

    因此他索性让王氏张不开口,宝玉的玉是在他们自己府里丢的,就不信他还闹得起来。就算再闹,也跟这府里没关系了。

    没错,贾代善是打算完全放弃二房了。他不能让他们这一房连累了全族,败了祖宗挣下的基业。

    以后二房的事情他不会再多管,宝玉也不再是他的孙子,是聪明是痴呆都与他无关,是祥瑞是凶兆也都不关他贾府的事。

    是的,宝玉自从那块玉丢了,就开始痴痴傻傻。以前虽然有时候会发痴癫狂,到底平时看着还是机灵的。如今则是整日痴痴地,把王氏恨了个要死,诅咒着也不知道哪个杀千刀的偷了她儿子的玉,使得他儿子变成了这样。却不知道她口中那个杀千刀的正是她的公公。

    不过皇家倒是放心了,有一次皇上召见贾代善时还问起这事,神情似是不太在意。贾代善却知道皇帝这是满意了。以后就更是不在管二房的事了,还警告贾赦夫妻以后少跟二房来往。

    于是二房算是被贾代善给扔出去了。



 第六十五回 胤禛拒婚发配江南

    而此时的江南林家,却是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就是四阿哥胤禛。四阿哥此时怎么会出京呢?

    原来是因为年后康熙皇帝要给胤禛指婚,是步军统领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兰慧。本来皇上是想着这个乌拉那拉氏也算是大姓,而且费扬古本身很有才干,想着指给胤禛也是给他增加点势力,免得老是被人以不得宠的现象欺负。

    原来前几年胤禛在宫里被人怠慢欺负皇帝都知道!所有人都以为孝懿皇后去了之后,德妃又不要他,皇上也冷落他,而且胤禛也是一个不讨喜的性子,还跟德妃不亲近,皇上也不会喜欢他,胤禛就是失宠了。

    哪里想到,皇上竟是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过也难怪,毕竟胤禛是康熙皇帝青梅竹马的表妹养大的,而这位佟皇后在宫里也一向淡然不争,也没害过那个妃嫔的孩子,因此皇帝当初对她也是颇为信任的。放心的把宫里的一切都交给她。

    只怕在当今皇上的心里,宫里的这些女人也就太子的额娘元后赫舍里氏还有这位佟家的表妹有些分量了。何况后来又知道了胤禛本就是佟皇后的亲生儿子,而且佟皇后又是冤死的,只要皇上没忘了青梅竹马早逝的表妹,自然就不会忘了胤禛。

    何况当时大行皇后新丧不到一年,皇上还沉浸在失去佟皇后的伤痛中,虽没怎么召见胤禛,却是知道胤禛和自己一样在悼念佟皇后,甚至比自己的感情更为强烈,毕竟他是佟皇后养大的,佟皇后又一向待他视如己出,而胤禛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佟皇后逝去了才一个月,胤禛看着就形销骨立了。皇上也是感念着胤禛对于佟皇后的孝心的,暗叹这孩子重情重义。

    而这时,宫里人却已经开始看着德妃的脸色怠慢欺负胤禛了,皇上又不是聋子瞎子,宫里的事情也是全盘掌握的,如何能不知道这事?

    当时对德妃就有些不满了,堂堂皇子也是你能虐待的?虽说是他的生母,到底不过是奴才出身罢了,也敢怠慢皇子?不过是想到德妃毕竟有几个孩子了,如果处置了德妃,那几个孩子日子也会难过,这才没处置她,只是冷落了一阵子。

    谁知道德妃竟是不知悔改的,依旧我行我素,皇上碍于她终是胤禛生母而没在追究。不过四阿哥那还是不好出面,不能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好在这时候有贾敏去解围,因着她太后跟前红人的身份,就是那些宫里的高位妃嫔也不敢怎么了她,而她去看望胤禛,就代表了太后的意思,大家一看太后还是关心四阿哥的,这才突然想起来四阿哥到底是皇子,太后的孙子,又是先皇后娘娘养大的,太后这一出是不是在警告他们?看来四阿哥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免得被太后处置了,也免得四阿哥靠上太后转过来报复他们,这才收敛了许多。

    而这些都看在皇上眼里,宫里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因此他对于贾敏是颇为赞赏,这事办的真是得他的心,给他解决了一个难题。顿时决定,以后一定要给贾敏指一门好婚事。

    也是因此,在为林海指婚时,他第一个就想起了贾敏,不过贾敏的身份确是有些低了,倒是有些配不上林海。不过不妨,不是还有抬旗这一说吗?他只要暗中给贾敏抬了旗就好了,反正林家的身份也是隐秘的,因此,贾敏虽然表面上还是出身于包衣之家,实际上已经被抬到了正黄旗了,只不过这事不能公开就是了。

    更是因着这个,在贾敏成亲之后,皇上也默许了四阿哥同林家来往。毕竟别的皇子都有母族帮衬,而四阿哥没有,而林家的势力也够,那就有林家帮衬着也行。好歹不能亏待了自己这个儿子。

    这次更是想要给四阿哥一些补偿,才会想到把费扬古的女儿指给他,毕竟费扬古可是有兵权的,四阿哥有了这一门亲事,背后的势力就会强上许多。

    哪里想到,四阿哥竟是不愿意!拜拜辜负了自己一片心。皇上气恼之下,就让四阿哥滚去江南,找林海去。他不是拜了林海为师吗?就让林海那个臭小子去教训他。

    于是随同四阿哥而来的还有皇上的一道训斥的口谕。当然不是真的训斥林海,毕竟林海有着那样一个身份,再者福全当时不是拜了林海之父为师吗,而且林家同皇家关系一向密切,皇家是不把林家当外人的,而且林海的父亲也算是皇帝的启蒙之师,林海又生的晚,若非如此或许有可能做谁的伴读也不一定。因此说林海是康熙福全他们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

    所以这一道旨意更多的像是长兄对弟弟教坏了自己儿子的怨怪气愤之意,还有一点你做的事情你自己收场之类的意思。

    林海听了旨意真是哭笑不得,这怎么能怪他!谁让你管不好自己的后宫,后院起火,要不然能有这事情吗?

    林海也不是好惹的,立马回书房写了一道折子回敬过去,话里话外的就是说这不能怪我,你后院起火又不是我能管的。要不是这事,四阿哥能有心理阴影吗?话里充满了调侃之意。

    不提京里的康熙看到这道折子种种的无奈叹息,林家这边胤禛再次住了下来,而且这次看样子时间还不短。

    京里的众人听到消息,四阿哥又被皇上扔到江南了?没错,是扔。在众人看来,在京里,在皇上身边才是恩宠,不是有那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吗?这四阿哥一次又一次的被皇上扔到江南,看来真是不得宠的了。

    众位皇子都在心里隐隐的窃笑,连妃嫔们也有志一同的不再提起胤禛。谁知道他是不是犯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