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日谈-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塞浦路斯,李西马柯也可以带着卡珊德拉回到罗得岛。此后各在自己的故乡和妻子和谐到老。



  故事第二

高丝坦莎听说情人马杜丘死了,悲痛欲绝,驾了一条小船,飘泊海上,以图自尽。不料船被风吹到苏沙城。她在那里打听到马杜丘仍然活在人间,而且成为突尼斯国王的宠臣。她设法见到了他,结为夫妇,衣锦归乡。

潘斐洛讲完了这个故事,女王连连称好,叫爱米莉亚接下去讲。爱米莉亚说道:

人人都喜欢听取爱情获得报偿的故事;男女相爱,本当团圆收场,而不应抱恨终天,因此,我今天依从女王的命令来讲这一类的故事,比起昨天依国王的命令来讲另一类的故事,更高兴。

美丽的小姐们,你们都知道,在西西里附近,有个小岛,名叫列帕瑞。不久以前,那个岛上有位小姐,名叫高丝坦莎,容貌姣好,出身高贵。也是天公有意安排得巧和,那岛上又有一个年青后生,名叫马杜丘·高米多,仪表堂堂,和蔼可亲,真算得上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爱上了高丝坦莎,女的也十分爱他,只要一天不看见他,就坐立不安。马杜丘向女方的父亲表明心意,要求娶他女儿。那父亲嫌他是个穷小子,不肯答应。

马杜丘心想,自己不过穷了点,就遭人家白眼,想攀亲也攀不上,一怒之下,和他的亲友们商量一番以后,就装备了一条小船,决意离开列帕瑞。他向他的亲友们发誓说,这辈子如果发不了财,便再也不回来了。从此他就当上了海盗,在巴巴里沿岸一带行动;凡是路过的商人,只要是他能够抢劫,一个也不漏过。他的运气真算不错了,可惜就是贪心不足。不久,他那一伙人都攒下了不少的钱,却是富了还想再富。有一次,有几条伊斯兰教徒的船开入他的地界,他虽然抵抗了好久,终于被劫掠一空,船给打沉了,伙伴们都给抛到海里喂鱼。马杜丘本人给押到突尼斯,关入大牢,吃了不少苦头。

且说那个姑娘自从马杜丘一走,就悲伤万分,如今吸听到民心爱有人死了,哭得死去活来,简直不想再活下去了。可是想自尽,却又狠不下心来,便决心另想一个办法,让自己不死也得死。一天夜里,她偷偷走出家门,来到港口,看到有一条小渔船,和别的几条大船相距不远,帆桨一应俱全,原来船主人刚才上岸去了。她赶快跳上了船,向大海划去。说起来,这个岛上的妇女十有八九都会划船,她也不是例外,所以她就张起了帆,又把船桨都丢下水,将自己的命运交给风浪支配,她满以为这条小船既轻,又没有人掌舵,一定会被海风吹翻,或是在岩石上撞个粉碎,那么,她即使想逃也逃不掉,少不得葬身鱼腹。她把身子缩在船底,头埋在斗篷里,只自痛哭。

可是出于她的意料,这天凄巧吹的是北风,风力很小,海上很平静,小船没有颠簸,第二天晚祷时分,漂流到了苏沙城附近的一个沙滩上,离开突尼斯足足有一百英里。

这位姑娘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曾抬起过头来,所以根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海上还是在陆上。也是事有凄巧,船搁浅在沙滩上的时候,有一个给渔夫们帮佣的穷苦女人在收渔网。她看见这条船张着满帆停在沙滩上,很是惊异,还以为渔夫们睡熟在船上了。她走上船去一看,什么人也没有,只有一位姑娘睡得正熟。她便一声声叫她,叫了多少次,才算把她弄醒了。从姑娘的服装看来,可以断定是一个基督徒。她便用拉丁话问她,为什么孤单单的一个人乘船来到这里。姑娘听见她说的是拉丁话,禁不住起了疑心,只当作一阵逆风把她吹回列帕瑞来了。她顿时大吃一惊,一跃而起,向四下看了一看,只见自己身在陆上,又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便问那女人这是什么地方。那女人回答道:

“姑娘,你现在是在巴巴里的苏沙城。”

姑娘听到这括,知道自己求死不成,很是悲痛。她唯恐会遭到什么丢脸的事,不知怎么是好,只得坐在船跟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那个善良的妇人见了这番光景,非常可怜她,再三劝她到她住的那间小屋里去坐坐。进了屋子,又再三拿好话劝她,使得姑娘终于跟她讲明白了来到这里的根由。妇人听得她这样说,知道她已经整整一天不曾吃饭,肚子一定饿了,当即拿出自己吃的干面包,还有一些儿鱼,一些儿水,一定要请她吃一些。

高丝坦莎听她说着拉丁话,便问她的姓名。她回答道,她是特拉帕尼人,名叫卡拉帕瑞莎,在这地方服侍着几位信奉基督教的渔人。姑娘这时虽然心里依旧十分悲痛,但是一听到卡拉帕瑞莎|1~这个名字,也不知是什么道理,总觉得这是一个吉兆,而且不知不觉中就减少了几分轻生求死之心,渐渐透露出了几分希望。她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身分,以及来自何方,只是恳求那个妇人看在天主面上,可怜可怜她年幼落魄,多多给她指点,如何方能免于受辱。卡拉帕瑞莎真算得一个好心肠的妇人,听了这话,便把姑娘留在小屋里,一面赶快出去收了渔网回来,然后又用自己的斗篷把姑娘从头到脚裹住,送她到苏沙城去。

到了那边,那个妇人跟她说道:“高丝坦莎,我要把你送到一个伊斯兰教徒老大娘那里去。她心地善良,我常常替她帮忙做事,我去尽力替你说情,她一定乐意收容你,把你当做亲生女儿看待;你和她住在一起,也当尽心竭力地服侍她,讨她的欢喜,等到你运气好转了,再作别的打算。”说过以后,她就照她的话做了。

且说那个老大娘年迈力衰,一面听她说,一面眼睁睁地望着她,竞感动得哭了起来;听完之后,她就牵着姑娘的手,吻了吻她的额头,把她带到屋里。住在这里的除了这老大娘以外,还有几个别的女人,男人可一个也没有。她们做着各种手艺,有的纺织丝绸,有的做芭焦扇,有的鞣皮制革。高丝坦莎不久也学会了一些手艺,跟大家一块儿干活。因此老妇人和其他的人对她都大有好感;她不久又把她们的语音也学会了。

这姑娘就这样在苏沙住了下来,她家里人不知道她到哪儿去了,都当她死了,痛哭不已。这时突尼斯的国王名叫马列亚台拉,他正遭到格拉那达地方一个很有权势的世家子弟侵袭,那人派了大批人马来和他争夺王位,要把他撵下王座。马杜丘在大牢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本来精通巴巴里一带的土语,又听说国王竭力进行防御,就对狱吏说道:

“如果我能够见到国王,那我就可以献上一计,包管他必胜无疑。”

狱吏把这话报告了上司,上司立即奏闻国王。国王命令把马杜丘带来,问他计将安出。他回答道:

“陛下,从前我曾多次来到贵国,但见你制敌取胜,在三军之中多靠弓弩手。如果我没有看错你的战术,我想,只消用一条计策,使敌军缺箭,而我军的箭又比充足,那么你这一仗一定会打胜的。”

国王说:“如果能办得到,那我也相信必胜无疑。”

马杜丘说:“王上,只要你愿意这样办,就一定能够办得到。我且来把计策说给王上听:你得去定做一些弓,弓弦要比一般的细得多,再去定做一些箭,用来配上这些细弦的弓。这事必须做得十分机密,不让敌军知道,否则这条计策就施不成了。至于你若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计策,理由是这样:我军与敌军交锋,双方弓箭齐发,然后我军把敌军射过来的箭捡起来用,敌军亦是如此。但是敌军捡到我军的箭,因为箭太小,配不上他们粗弦的弓,而我军所捡来的敌人的箭,配上我军的细弦弓,真是再好也没有了。这样一来,我军便有了足够的武器,而敌军就等于解除了武装。”

国王本是个聪明人,听了马杜丘的计策,岂有不依之理。他立即照计行事,果然打了胜仗。从此马杜丘十分受他器重,身价百倍,享受富贵荣毕。这消息传遍了四处八方,不久就传到了高丝坦莎的耳里。她早就以为马杜丘已经死了,想不到如今他还活着,于是她心中冷却了的爱情,突然之间又重新燃烧起来,而且只有比以前更加炽热。她的绝望又变成希望。她把这一切的情形都告诉了那位收留她的好心的老大娘,又说想要亲自到突尼斯去一趟,亲眼看看这些传闻是不是事实,然后才放得下心。老大娘极力赞美她这个心愿,就象亲娘一般,用一条小船把她送到那里,卡拉帕瑞莎也跟着她们一块去,她们住在老大娘的一位女亲戚家里,受到殷勤的款待。到了那里,她打发卡拉帕瑞莎出去打听马杜丘的下落。结果卡拉帕瑞莎打听回来,告诉老大娘说,他当真还活着,而且有钱有势。老大娘欣喜不尽,要亲自向马杜丘报喜,告诉他高丝坦莎到这里来找他。有一天。她就到他那里去,对他说:

“马杜丘,你有个仆人从列帕瑞逃到我家里来,要和你私下谈几句活。他因为信不过别人,所以我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亲自到这里来告诉你一声。”

马杜丘谢了她,就跟着她到她家里。高丝坦莎一见到他,真是欢喜得要命。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便张开两臂扑到他身上,搂住他的脖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想起往日的悲惨,今日的欢乐,她不由得轻声地哭起来了。

马杜丘一见到自己的意中人,一时直惊异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才叹了口气说:“哎哟,我的高丝坦莎,原来你还活着吗?好久以前,我就听说你失了踪。家乡的人们也不知道你的下落。”说着,他就抱住她,把她吻了又吻,也不由得掉下泪来。

于是高丝坦莎就把自己所经历的种种风险,以及这个老大娘当初如何收容她,优待她的经过,都一一说给他听;马杜丘和她尽情地倾诉了一番衷曲之后,就向她暂时告辞,到国王那里去,把这事情的前因后果——他自己受了多少波折,那位姑娘又历尽了多少艰险,都一一启奏了国王,还说,希望国王允许他正式和她举行结婚仪式。国王听了他的这番叙述,非常惊异,立即把那个姑娘找来对证一遍,果然说的与马杜丘一般无二。于是国王对她说道:

“这么说来,你这个丈夫可真是挑得不坏啊。”

他又命令手下人备了好多豪华的礼物,分赏给他们两人,又吩咐他们该怎样就怎样,事后马杜丘礼貌周全地告辞了那们收容高丝坦莎的老大娘,感谢她对高丝坦莎的种种照顾,送给了她好些礼物,还祈求天主保佑她。临别时,高丝坦莎还说了许多眼泪。接着。国王又准许他们带了卡拉帕瑞莎上了一条小船,一帆风顺,到了列帕瑞,自然是说不尽的欢喜。他们在列帕瑞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从此两人恩爱弥笃,和谐到老。



  故事第三

彼得与阿袅莱拉私奔,路遇盗贼,女的在林中迷了路,幸有城堡主人收留了她;男的为盗贼所擒,又侥幸脱逃,受了一夜的惊恐,也到得那里,和情人结成良缘。

爱米莉亚讲的这个故事,没有哪一个不说好。女王见他说完了,便转过身去吩咐爱莉莎接着讲下去。爱莉莎立即高高兴兴地遵命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美丽的小姐们,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是说一对青年男女,因为粗心大意,吃了一夜的苦,后来恶运过去,又过了不少的快活日子,这个故事也还切题,所以我很乐意讲给大家听。

诸位都晓得,罗马如今固然冷落了,当初确也曾盛极一时。就在不久以前,那城里住着一个后生,名字叫做彼得·卜卡马查,是城内一个权贵人家的子弟。他爱上了一位小姐,名叫阿袅莱拉。那小姐的父亲纪利奥卓·邵络是个平民,然而很受罗马人尊重。彼得既是爱她,便用尽心机,逗得那位姑娘同样倾心于他。彼得落入情网,神魂颠倒,再也受不了相思的煎熬,便打定主意向她求婚。

他的亲友们一听到他这个主意,都赶来狠狠责备了他一顿,叫他千万不可做出这种糊涂事来,同时又去关照纪利奥卓,叫他不要把彼得的话当真,否则他们决不会认他做亲友的。彼得本来打定主意,不管家里人对这事如何拦阻,只要纪利奥卓答应把女儿许配于他,他诀计和她结婚;如今眼见得这唯一的一条和心如愿的路子也给截断了,他真是悲痛欲绝。可是,他毕竟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他的情人能够同心合意,这段良缘依旧可以成功。他就挽人去试探她的心意,她果然赞成他的做法,于是他便决定带她私奔,逃出这罗马城。

彼得先把一切事情都准备就绪。到了约定的那天,他一大早就起了床,和那位小姐一同上了马,向安那尼进发,到那里去投奔几位知己朋友。他们行程匆促,也来不及举行婚礼,唯恐后面有人追来。两人一路上情话绵绵,频频亲吻。谁知彼得并不熟悉路途。出得城来才走了八英里路,本当向右边转弯,他却拐到左边去了。

走了六英里路光景,不觉来到了一座小小的城堡附近,为寨中人窥见了。突然之间,寨中出来了十来个彪形大汉,那女的眼看这些人就要来到跟前,立即喊道:

“彼得,快跑。有人来袭击我们了!”

说着,她就赶着马儿向一座大树林奔去。她扶牢马鞍,使劲踢着马腹,那马给踢痛了,飞也拟的奔进树林子里去。

谁知彼得一路上眼睛并不望着道路,倒是在忙着看阿袅莱拉的脸蛋儿,所以不象他情人那样一下子就注意到这些来路不明的人。他听了她的话,正回头张望,还没有发现他们,就被他们抓到了。他们把他拖下马来,问明白了他的姓名,大伙儿商量了一阵,说道:

“这个人是我们敌人的一个朋友,我们可要剥掉他的衣服,牵走他的马,把他吊在那边橡树上,这样才好让奥森尼气坏了。”

大家一致同意这样做,立即叫彼得脱下衣服。彼得眼见大祸临头,只得依从他们。谁料这时草木丛中突然又钻出足足二十五个人,向这一伙人大声喝道:“杀呀!杀呀!”这伙强盗惊惶失措,立即放下彼得,准备自卫。但一看众寡不敌,只得落荒而逃,那二十来个人就在后面紧追不舍。

彼得见了这番光景,立即趁机捡起衣服,上了马,快马加鞭,朝着刚才阿袅莱拉逃去的方向奔逃。奔了一阵,不但找不到人,树林里连一条象样的路也找不出,更没有看见一个马蹄的印子,这时候他真成了普天之下最伤心的人了。他又跑了一阵,认为那些抓他的强盗,以及追赶强盗的那批人都去远了,可以放得下心了,这才赶着马儿在树林子里东奔西走,边哭边喊着姑娘的名字,可是没人答应一声。他既不敢回头走,往前去又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他想起森林中时常有野兽出没,除了给自己担心外,还一直担心着他的姑娘,仿佛眼看他已被野狼或大熊咬住了。

不幸的彼得整天就这样在树林里转来转去,一声声喊着他的情人。他自以为是在向前走,其实却是在向后退;他就这样叫着,哭着,又害怕,又饥饿,到最后精疲力尽,一步也走不动了。眼看天色已晚,前不把村,后不把店,他只得下了马,把马儿系在一棵大橡树上,自己跟着爬上了树,免得晚上被野兽吃掉。转眼明月上升,夜色清朗,他怎么样也睡不着,只是唉声叹气,埋怨自己命苦。他一方面固然是不敢睡,生怕从树上跌下来;但即使有个地方让他好好睡觉,可是一想到意中人而心焦如焚,也还是合不上眼睛。

再说那位小姐,她当时只顾逃跑,也不知道往哪里逃是好,只有听着她的马儿把她带到哪里就是哪里。一直往林子深处走,到后来再也找不到原来入口的地方了,只得在那块人迹所不到的地方转来转去。她也象彼得一样,一会儿停下来听听,一会儿在前走一阵。一路走一路哭喊,悲叹自己的命苦。最后,天已黄昏,依然不见彼得的影踪。这时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马儿拐弯走到小路上去。约莫行了一两英里路,只见远处有一座小房屋。她催马加鞭,急急忙忙赶到那里,看到屋子里住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见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便招呼她道:

“姑娘,天晚了,你独个儿赶到这儿来做什么呀?”

姑娘哭哭啼啼地说,在树林中走失了伴,又问从这里到安那尼还有多远。

那老者回答道:“姑娘,你要到安那尼去,可走了岔路啦。此去还有几十里路呢。

姑娘又问:“附近有没有什么客店可以借住一宿?”

好心的老人说:“天快黑了,即便那个客店你也赶不到了。”

于是姑娘说道:“既是找不到借宿的地方,您老是否可以做做好事,让我今夜在府上借宿一宵?”

老人说:“小姐,你要在我们这里借宿,非常欢迎,只有一件事,我必须事先向你声明:这一带日夜都有成群结队的歹徒出没。他们有的是同党,有的是冤象对头。为非作歹,害得我们好苦。你寄宿在这里,万一碰上这一班人,他们看见你这般年青美貌,难免要对你做出无礼的举动来,到那时候我们救不得你,你可休怪我们没有早跟你说一声啊。”

姑娘听了老人的话,虽然有些害怕,可是看看天色已黑,只得说道:“但愿天主保佑您和我都安然无恙,万一不幸,遭到这些歹徒的欺侮,总强似待在树林里被野兽吃了。”

说着,她就下了马,走进这个穷苦老人的家里,将就吃了些素菜淡饭,然后跟这一对老夫妇挤在一张小床上,和衣而睡。她整夜唉声叹气,怨自己命苦,又怕彼得这次凶多吉少,越想越睡不着。

天快亮的时候,她听到一阵杂沓的脚步声。连忙爬起身,走到屋后的一个大院子里去,看见院角里有一大堆草。马上往草堆里一钻,心想,如果当真有什么歹人来了,也可以避一避。不至于一下子就被人发现。她还没有躲好,一群歹徒已经来到门前,用力把门撞开,走进屋来,看见阿袅莱拉那匹鞍辔俱全的马,便问谁到这里来了,好心的老人看见姑娘不在场,方才放心说道:

“除了我们两口子,这里并无外人。这是一匹无主的马,昨天逃到这里,我们把它牵了进来,免得给豺狼吃掉。”

为首的一人说道:“既是无主之马。归了我们也好。”

这伙人一走进屋子,就东奔西闯。有些人走到院子里去,扔下枪矛箭盾。其中有一人闲得无聊,随手把一根枪向草堆上摔过去,只差一点就戳在那个躲在草堆里的姑娘身上。那根枪正好摔在她的左乳附近,把她的衣服戳破了一大块,吓得她差点儿失声喊叫起来,幸亏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处境,所以尽管吓得要命,还是忍住了没有做声。然后这一伙人烹羊煮肉,大吃大喝一顿,吃过以后就牵了姑娘的马,各奔东西,各干各的营生去了。等到他们走远了,老人对他妻子说道:

“昨夜在我们这儿借宿的那位姑娘,不知怎么样了?我们起床之后,还没有看见她呢。”

他的老妻回说不知情,一面马上就去找那个姑娘。姑娘暗中听得歹徒已走了,便从草堆里走出来。老人见她并未落入歹人之手,真是高兴,又见天已大亮,随即对她说:

“姑娘,现在天已亮了,从这里前去五英里,有个城堡,我们就陪送你到那里去。很是安全。不过你的马已经给刚才那伙歹徒牵走,你只有步行了。”

姑娘这时全不把什么马儿放在心上,但求老夫妇看在天主面上,赶快把她带到那个城堡去。于是三人立即启程,到晨祷过半,就赶到那里。

这个城堡的主人原来是奥森尼族的一个子弟,名叫廖纳罗·狄·康朴迭福。他的夫人为人虔诚善良,这时凄巧在家,看到这位姑娘来到,一眼就认出了她,高高兴兴把她让进屋里。问她怎么会来到这里的。阿袅莱拉就把前因后果,都一一告诉了她。夫人也认识彼得,因为他是她丈夫的朋友。她听说彼得不幸落在歹人手里,很是悲痛,又恐他这回必定性命难保,便对阿袅莱拉说:

“你既是不知道彼得的下落,不妨就住在这儿再说,等我有空,便把你护送到罗马。”

再说彼得一直伤心失望,待在橡树上,到了通常睡第一觉的时分,他就看见一二十头狼出现,围在他的马儿四周。马儿一闻到狼的气息,便用力挣断缰绳,企图脱逃,可是四面都是狼,逃也逃不掉。它用利齿劲蹄,猛踢狠咬了好一阵,终于寡不敌众。被狼群扑倒咬死,吃了一饱。连五脏六腑都吃个干净,只剩得一堆骨头。彼得失了这匹马,就等于失了一个良伴,一个患难与共的朋友,非常伤心。只怕这一辈子休想逃得出林子了。

黎明时分,他在橡树上冷得快要死了,不住向四下张望,只见约莫一英里外的地方。有一大堆火。等到天大亮了,他畏畏缩缩地下了树,在那堆野火那里走去,看见一群牧羊人围着火吃喝作乐。大家见他可怜,就让他一块儿吃些东西,取取暖。他吃也吃饱了。身上也暖了,便把他不幸的遭遇说给他们听。说他怎样孤单单的一个人来到这里。又问他们,此外前去是否有什么乡镇城堡。

牧羊人告诉他说。大约前去十英里路光景。就是廖纳罗·狄·康朴迭福的城堡,主妇现在正住在那边。彼得听了大喜,央求他们派一个人带他去,立即有两个牧羊人欣然愿往。到了那里,他找到了几个熟人,正要请他们想办法到树林里去找寻他的情人,这时夫人正好召他进去,到了里边。他看见阿袅莱拉也在那里,实在是说不出的欢喜。他恨不得把她一把抱牢,可是又碍于夫人在跟前,不敢造次。至于那位姑娘的高兴,自然也同他一般无二。夫人热烈地欢迎过他、款待过他以后。就请他讲述这次惊险的经历。她听完了。责备他不该违背家里人的心意,做出这等事来;随后见他执意坚持,又见女方和他同心合意,心想:“我何必徒劳心力,从中作梗呢?他们两两相爱,心心相印,而且都是我丈夫的朋友。他们的愿望是正大光明的,而且天从人愿,一个从绞索中逃了命,另一个在枪矛下九死一生,同时两人都险些儿被猛兽吃掉,出不了树林。那么,何不成全了他们。”想罢,她就转身对这一对情人说:

“如果你们俩一定要结为夫妻,我也乐意成全,你们不妨就在这里成婚,一切开销都由廖纳罗负担。婚后我再到你们家里去为你说情。”

彼得听了大喜,阿袅莱拉更是得意。于是二人结为夫妇,夫人为他们办了体体面面的婚宴,凡是山城中备办得到的东西,莫不件件办到。少男少女享受着初欢的果实,自是说不尽的快乐。过了几天,双双启程回乡,夫人也陪着他们去,而且派人一路护送,平安抵达罗马。彼得家里人见彼得擅自做出这种事情,果然大为震怒,不过后来总算言归于好。彼得和阿袅莱拉就此和睦幸福地过了一辈子。



  故事第四

卡德莉娜和她的情人好梦正浓,被她的父亲发觉;那情人乐得俯首听命,当场和她结婚,平了老头儿的气恼。

爱莉莎讲完故事,等小姐们赞美停当之后,女王就吩咐菲洛特拉托接下去讲一个;他笑容可掬地开始道:

你们这些小姐老是埋怨我,不该要你们尽讲些悲惨的故事,害得你们掉了不少眼泪;为了补赎这个罪过,这一回我要让你们发笑发笑。我想讲一个短短的爱情故事,结局十分美满,中间虽然也有些风波,但那无非是几声叹息、夹杂着短暂的惊恐和羞涩罢了。

尊贵的小姐们,不久以前,在罗马纳地方住着一位很有修养的高贵绅士,叫做利齐奥·达·伐朋纳。在将近晚年的时候,他的妻子贾康米娜给他养了一位千金;这女儿长大成人,出落得十分秀丽,当地再没有哪个姑娘比得上她那样娇艳动人。她的爹娘只有她这样一个独养女儿,所以把她钟爱得什么似的,还把她管束得好紧,一心想给她攀一门好亲事。

常到利齐奥家里来走动的,有一个人才出众的后生,他是勃莱蒂诺洛地方玛纳第家的子弟,名字叫做理查;他和这家人家来往熟了,所以老夫妇俩都不当地外人看待,视同自己的儿子一般。谁想这个后生看见他家的闺女正当豆蔻年华,模样儿长得标致,一举一动、又活泼优雅,见了几面就深深爱上了她。他不敢冒失,只想有事装得没事一般;可是爱情的火焰怎么能压得住呢?他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那个姑娘,她不久就觉察到他的心事,非但不躲避他,反而拿自己的柔情来回报他,理查看见这情景,快乐极了,几次三番想向她吐露衷情,可又怕说错了话;有一次他找到机会,鼓起勇气向她说道:

“卡德莉娜,救救我吧,我害相思病快要死啦!”

那姑娘立即回他道:“天哪,你也别叫我想死了吧!”

这句答话叫理查听得心花怒放,胆量顿时增添不少,就向她说道:“只要能博得你高兴,我什么事都乐意去做;只是要救活你我两人的性命,全得靠你想个办法才好。”

“理查,”她说,“你看,我父母管得我多么紧,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够来亲近我,但是,如果你有什么好办法,又不至于叫我蒙受羞耻,那么就请你告诉我吧,我一定照办。”

理查左思右想,居然有了一个主意,就跟她这么说道:

“我的好卡德莉娜,旁的办法我也没有,你家不是有个面临花园的阳台吗?如果你能设法睡到那个阳台上去,或是到阳台上去等我,事先跟我约好,那么不管那阳台有多高,我一定想法爬上来会你。”

“只要你有胆量爬上来。”卡德莉娜说,“那我准有办法睡到那边去的。”

理查一口答应,两人只匆匆地亲了一个吻,就分别了。

那时候正好五月将尽,第二天,那姑娘去向她母亲撒娇,说是昨晚上可真热,害得她觉都睡不着。她的母亲就说:

“我的孩子,你说热,是指什么呀?天气可一点不热啊。”

“妈,”卡德莉娜回答道,“你应该添上一句‘我觉得,天气一点也不热’,那么或许你这话才对了。你不能忘了年青的姑娘比上了年纪的女人体质要热得多啊。”

“我的孩子,”她的母亲说。“话是不错,可是我不能依着你的心意要天气热就热,要它冷就冷呀,我们年年都得过一个夏天,你还是忍耐些吧。今儿晚上也许可以凉爽些,那你就能好好地睡一觉了。”

“这就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卡德莉娜嚷道,“不过季节渐渐入夏了,天气怎么会反而一夜比一夜凉快呢?”

“那么你要我怎么办呢?”那母亲问。

“要是你和爸爸同意的话,”卡德莉娜说,“我想在他卧室外边临花园的阳台上放一张小床,晚上我就睡在那里,听着夜鸳歌唱,又凉快得多,那一定比睡在你的房里来得舒适。”

“孩子,你放心吧,”那母亲说,“我会去跟你爸爸说的,只要他答应,我们就这么办。”

可是利齐奥是个老头儿了,老头儿总有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