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聊斋]芙蓉报恩-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主……”
    “你告诉我,太/祖应否?”福清金色的裙摆停在徐晃身边,眼神扫过在场诸人,“哪位大人告诉我!太/祖应否!”
    举殿寂静。
    片刻之后,跪在殿末有人扬声道,“禀公主,太/祖未应。三年后,太/祖亲自领兵攻到莲城,王氏受降,中原从此平定。”
    “孝宗八年,突厥来犯,边关失守,季王、林侯战死,当时皇长子诚王拼死将突厥拦了三月。突厥可汗病逝,新王求娶靖和公主,愿以友邦相称,臣服于我朝,哪位大人告诉我,孝宗应了吗?”
    仍是那个声音,“禀公主,孝宗未应。孝宗将虎符托付诚王,诚王奇袭突厥王庭,突厥自此退至漠北,未敢再犯。”
    后头另有一人道,“公主所言皆属实,然而此时如何再有一个诚王,老齐侯已战死。”
    福清昂起下巴,轻蔑道,“若是无人敢领兵,我亲自上阵便是。前唐平阳公主也为李渊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南疆猖狂,儿臣便替父皇一战。”
    她立在那里如修竹一般挺直,皇帝道,“胡闹。朝中如此多的良将,怎会无人领兵。今日擅闯金殿,你自己说该如何罚。”
    “昔年靖和公主也为和亲之事擅闯金殿,孝宗贬公主为郡君,诚王也就是后来的武宗继位方封公主为长公主。今日之事,儿臣甘愿领罚。”福清跪倒在地,双眼噙泪看着皇帝。
    他向来溺爱福清,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唯一的女儿,说是天下最尊贵的女孩子也不为过,莫说她不高兴了在金殿上分辨几句,就是砸了金殿也不过修补修补的事。
    何况她句句说的在理。如今要为了祖宗家法,为了堵悠悠之口贬斥爱女,皇帝心中平生恨意,恨不得将下头跪的这些怂货一并拉出去砍了。
    他咬着牙正要开口下旨,队尾忽站出来一人跪到正中道,“公主行止并无有违礼法。昔年靖和长公主被贬斥,并非因为她擅闯金殿,而是因为公主上殿之后失态非常,以死相逼孝宗。孝宗以长公主殿前失仪,贬作郡君。公主爱国之心拳拳,巾帼不让须眉,臣等自愧不如。”
    秦如方立时接口道,“老臣附议。何况律法中并无一条言明擅闯金殿之罪,公主何罪之有。”
    皇帝的手指收起,“刑部尚书何在?秦尚书所言是否属实?”
    刑部尚书道,“回陛下,秦尚书所言极是,律法确实并无此律。”
    “国法不罚,家法要罚,福清公主擅闯金殿,杖十,罚俸一年。”皇帝道,“拟旨,今后擅闯金殿者,死罪。”
    福清公主朝他眨眨眼,皇帝垂下眼不理她,省得以后上朝议事猫猫狗狗也来闯一闯。
    不想那跪在中间的人又道,“公主金枝玉叶,十杖实在是太重了,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不太认识那个人,不过今日看起来特别顺眼,“你是何人?”
    “回陛下,臣……臣……臣是御史台……”
    居然在金殿对答的时候结巴起来了。还是御史台头头左都御史替他奏对道,“陛下容禀,此人是五品御史罗云生。”
    “出身闽地罗家?”皇帝仔细打量了下小御史,觉得长得还不错,清风明月一个愣头青。。
    “回陛下,正是闽地罗家。”
    “状元罗家果然好家风。”皇帝道,“福清你先退下吧,还要继续议事呢,既然罗大人替你求情,十杖就免了,让他替你挨吧。”
    罗云生愣了愣,磕头谢恩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福清心道这小罗御史是不是有病啊,特地替她被打是什么节奏啊,说打她难道这些朝臣还能真去后宫观刑不成?
    “儿臣告退。”她起身行礼,裙摆在小罗御史边上停了下,小罗跪在最后,前头的都往前跪着,福清弯腰去瞧小罗御史的脸。
    小罗御史谢完恩正好好跪着呢,这年头哪有人敢直视君颜,不想身边忽然一阵香风,凑过来一张芙蓉面。
    他出身世家,心理素质有一点,也不会一惊一乍的殿前失仪,只是脸悄无声息就红了。
    福清看他脸红,笑嘻嘻的起身走了。皇帝在龙椅上扶额头,头疼啊,这姑娘养的,胆大包天啊。
    小罗御史在殿上和公主一问一答,结果替挨了十鞭子的事情迅速传遍整个后宫。皇后指着福清道,“胆大包天,一个看不住你就把天捅了窟窿,说,谁让你在殿外偷听的!你的伴读呢!”
    “呀,她今儿休沐,我让她回家了。“福清道,她倒不是怕连累薛宝钗才放她回去的,皇后不是那种主子犯错罚伴读的人,她是怕薛宝钗拉着她劝劝劝,劝不听就告状,长得这么好看,居然做事像个嬷嬷。
    她毫无察觉自己已经走神了,看在皇后眼里火上浇油,“你不是要撞死在太庙吗?来人,送公主去太庙,跪到什么知道错了,什么时候再出来,让列祖列宗教教你何谓祖宗家法。”
    那岂不是这辈子也出不来了。福清看皇后脸色实在难看,默默的把这句咽了下去,走到一半又回头道,“母后那你记得替我送些伤药给小罗御史啊。”
    皇后道,“知道了,去吧。好好反省!”
    待得皇帝下朝,已是不见爱女踪影,皇后僵着脸接驾,“陛下不用找了,臣妾罚福清去跪太庙了。”
    “该赏才对,你今日不在殿上,福清真的是朕的好女儿,神采飞扬,口齿伶俐,问的满朝无人敢回。也就小罗御史有点胆色,状元罗家名不虚传啊。”
    皇后白了他一眼,“陛下就宠吧,已经宠成这样了,难不成真要让她上阵领兵?”
    “有何不可?福清骑射皆精……诶,你怎么走了呢?你这是君前失仪啊……”皇帝还未说完,皇后已经起身进内室了,听不下去了……
    公主此时正坐在去太庙的马车里嘟囔,“你说母后会不会给他赐药啊,万一十杖打重了可就不好了。”
    临时被抽调回来配公主关禁闭的薛宝钗道,“公主莫要多想,皇后娘娘恼的是您又不是罗大人,必定会派太医去的。”
    “我跟你说,我今天还特地弯腰去看了他一会儿,他脸都红透了,一点儿都没有和我对答时候那个……”福清公主讲到最后,自己忽的脸红了。
    薛宝钗体贴道,“可是马车里太闷了?公主热么?”
    “热热热!热死了。”福清公主随手拿了把扇子扇了扇,安静片刻之后又道,“作者说今天大概还有二更。”

  ☆、第七十三章

上一章说道福清公主直道热,安静不过片刻,又道,“宝钗,你说这小罗御史到底要不要紧啊……”
    薛宝钗失笑,跟着福清时间久了,她也比最初放开了许多,柔声劝道,“肯定不要紧。他是替您挨打的,哪个会真的把他打残了。”
    “这倒是,哪个打伤了他就是跟我过不去。”福清随手扇着扇子,“父皇说他是闽地罗家的,那个闽地的状元罗家你知道吗?”
    薛宝钗道,“罗家一共出过四位状元,十二位进士,其余不入仕的弟子也多是饱学之士。犹如王谢那样的人家吧。”
    “看他呆呆的……”福清笑了起来,后怕道,“我今儿是真的以为要被贬成郡君了,后头父皇说打我,我想大概就没事了,谁知道他又跳出来求情,给自己招了一顿打。我那会儿问他们,满殿没有一人理我,偏他跪在最后,声音那个大。”
    “刚正不阿方是世家本色,着实令人佩服。”薛宝钗不动声色的朝福清那边打着扇子。
    同人家一比,四王八公道一声世家都觉得羞愧。
    福清抓着扇子偏着头笑个不停,“如果我真的打仗去了,我就让母后收你做义女,放你回家去嫁人。”
    薛宝钗笑道,“公主去打仗,怎么能不带我这个军师呢。”
    “啊呀,你是管事嬷嬷还差不多,整天公主不许这个,公主不能那个。要是你在,什么醉卧沙场肯定想都不要想。”福清拿扇子打了她一下,“本宫不过是看你生的好看,不跟你计较罢了,你还是去嫁人吧。”
    薛宝钗心底苦笑,她能嫁给谁呢,纵是看在皇后公主面上的,也不过是攀附权贵之人。
    被福清公主惦记的小罗御史这会儿正在家趴着养伤呢,行刑的侍卫压根没使多大力气,只是装装样子罢了。
    才刚给抬回去,宫里头皇后就派了最擅长跌打太医来给他瞧伤,太医道,“小罗御史这伤不要紧,擦个几天药就能好。”
    “有劳老大人了。我多嘴问一句,公主没有受罚吧。”罗云生囧的满面通红还不忘关心福清一句。
    只是这个罗御史或者罗大人都可以,小罗御史是个什么梗……朝里也没有个大罗御史了好吗……
    老太医吹胡子瞪眼,“陛下说让你替了,自然是金口玉言,如何还会再打公主。不过皇后娘娘让公主去跪太庙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虽然公主总是揪他胡子,但是他一路给公主瞧伤瞧到大,革命情谊十分深厚。
    罗云生心里松了一口气,跪太庙和他小时候跪祠堂估计差不多,也跪不坏。
    宫里头皇后娘娘正坐着生闷气呢,皇帝在边上团团转,“朕都不怪你君前失仪了,你怎么还给我脸看呢。”
    一着急朕也不用了。
    他见皇后扭头不理他,眼珠一转道,“今日这个罗云生朕看着不错,十六岁就中了两榜进士,现在才刚弱冠呢。”
    “不是年纪小也做不出当殿替福清求情的蠢事。”皇后道。
    皇帝腆着脸笑笑,“你觉得他配我们福清怎么样?先把福清的婚事定下,省得南疆那贱人王惦记咱们闺女。”
    皇后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到底看看女儿喜不喜欢。”
    “朕会给他们机会的。”
    “还是别……再惹出点事。”
    “能有什么事!你当年还不是和朕早早就联络感情了。”皇帝伸手握住皇后玉手,继续腆着脸,“朕瞧着还行,女儿不喜欢咱们再换就是了。要不是这小子跳出来,还发现不了这个合适的人选呢,要是挑个强硬的,不得和福清天天掐啊。”
    “福清是帝女,哪个敢同她掐……”
    “到底讲夫妻比讲君臣好是不是,福清这点随爹,不好拿身份压人,以诚待人。”皇帝凑近了点。
    “规矩总要有的。”皇后说完忽然脸色大变,“完了,完了,福宝还在太庙呢,这姐弟两个凑在一起,天呐……你快派人把福宝接回来。”
    福宝是二皇子的乳名,大皇子乳名宝宝,到老二这里姐姐拿个字,哥哥拿个字凑了个小名。
    宝宝一直是个乖宝宝,乖乖的读书上课,替父皇分忧。阖宫都很喜欢的皇子。到了福清是又爱又恨,到了福宝,简直就是混世魔王了。
    皇帝也奇道,“福宝小时候挺乖的啊,和宝宝差不多,这么现在这么顽劣。”
    “因为小时候是宝宝带他,长大一点就变成福清带他了。”想到那个后果,皇后头开始疼了,也不等皇帝吩咐,直接开头唤人,“传本宫懿旨,宣二皇子回宫。”
    皇帝看她脸色不好,忙起身道,“我让宝宝去调查下罗云生哈,你先忙,先忙。”
    皇后没忍住,气得掐了一下龙爪子,“统共就生了这么一个有用的,你倒是省着点用,别给宝宝累病了。”
    “朕也是宝宝呢,宝宝要皇后亲亲才能去批奏折。”
    四周服侍的人嘴角抽动,肩头都一抖一抖的。天呐,皇上今天肯定是吃错药了,哪怕他是皇上,也仍然要腹诽,太恶心了。
    他们不敢笑出声,有一个人却丝毫不用给皇帝面子,太后在珠帘后面笑的前仰后合,“皇帝你还小啊,皇后你赶紧亲一口,一会子他再来一句,哀家也受不了。”
    皇后捂着脸道,“母后您来了怎么不让他们通报,陛下快走吧,好好的得了这一通笑。”
    皇帝忙亲自扶了太后进来,“母后快来坐,皇后不亲,母后亲也是一样的,我还是母后的宝宝呢。”
    “噗……”太后身后有一个货真价实的宝宝,没忍住喷了。
    皇帝一把拽住他的耳朵,“敢笑朕了是不是?走了走了,别赖在你祖母母亲这里了。”
    两个宝宝走了,太后和皇后才能定定心心的坐下来说话,太后道,“我知道你不是怪福清,哪有不心疼自己女儿的呢。”
    皇后眼眶一红,憋着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陛下疼她,难道我不疼她。我真是恨不得自己上金殿问问那些个阁老朝臣,哪个舍得把嫡亲的女儿送去和亲。可为了皇室颜面,为了规矩,我还得压着她,我心里也疼得慌。”
    “你啊,就是个实心的,早叫你学学皇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成了,咱们家的天下,怎么守规矩不是守?先帝在世,太妃同她儿子还要爬在哀家头上呢,哪个朝臣出来说规矩这两个字了?”太后拍着皇后的手道,“福清这性子和你小时候活脱脱一个样子,莫说皇帝,我也喜欢的紧。都说今□□上有个御史替他挨打,怎么回事,是不是想攀龙附凤故意的?”
    皇后道,“闽地罗家的孩子,到底如何底细还得让人去探探。”
    太后道,“这样吧,皇帝他们管他们的,哀家去信让明萱帮着查查,她如今不就在福州城里么。”
    “那就辛苦母后了。”皇后道。
    太后笑道,“不辛苦,不辛苦,等福宝回来了,你让他住到我那儿去,我好久没见他了,让他陪陪我这个老婆子。不过有一句说一句,三个孩子可都大了,你什么时候再给我添个孙子?孙女也成啊。”
    皇后扶额,我婆婆催我生四胎,怎么办,急,在线等。
    如果不是怕太后抽她,她大概就要说出让皇帝去找后宫其他人生孩子去了。怀胎十月太累了,再生个福清或者福宝这样的熊孩子,可是活不了了。
    明萱接了太后的密信,特意让人去打探了半个月,仔细给太后回了信。说来也是桩趣事,罗云生是罗云开的胞弟,罗云开性子优柔,他却耿直,本来罗老爷想让他兄弟二人多磨砺几年,考个状元榜眼啥的,罗云开准备的妥妥的才去,结果被狐狸抢走了。
    这罗云生根本不理他爹,小小年纪,一路杀到殿试,考了个进士回来,做了罗家第十三个进士。翰林院呆了两年跑御史台进言去了,深的左都御史厚爱。
    明萱经历了罗云开成亲时候的闹剧,觉得罗云生这样愣头青倒比他哥这样的翩翩公子讨人喜欢。
    也可能是自己家里也有这么个愣头青吧,比较亲切。
    军务整顿告一段落,程大程二回福州城住了一段时日,程大负责安慰娇妻,程二则是又窝到林家继续进修学习。
    明萱想到大公主的婚事都要订了,林黛玉的也不早了,就去和日理万机的林总督商量,“老爷觉得上回我说的事怎么样?”
    “青城自然是好的,可是如今齐侯府掌握这闽地的守军,我又是闽浙总督,此时联姻,未免让陛下生疑,觉得我们要联手占据闽地。”林如海道,“若是真的如此……”
    “真的如此老爷不妨告老还乡吧,到底是女儿的婚事要紧。”
    林如海眯起眼睛道,“不是青城来你这里说了什么吧,还是黛玉?!不然夫人怎生如此在意这桩婚事。”
    难道是猪已经准备拱白菜了?过年了,要杀猪了啊。
    如果对面不是林总督,明萱骂娘的心都有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俩也算个青梅竹马,你总不见得留黛玉一辈子在家吧。”
    “也罢,你先去探探齐侯夫人的口风。”林总督表示屈服。
    程大一封密信去给皇帝,“我想给我弟弟想娶林总督的女儿,你要是怀疑我俩联手私吞闽浙,我就不给他娶了。”
    皇帝回信,“准,联姻吧,军政皆付于你手,你赶紧的干掉海盗,还朕个干干净净个闽浙。”

  ☆、第七十四章

福清公主在太庙住足一月才被接回宫,薛宝钗也陪她住了一月,皇后为此特地给她放了一旬的假,让她回家休息。
    薛宝钗倒觉得太庙清净,每天公主去跪祖宗的时候,她就自己在那里看书。
    不出所料,回了家,又是一番鸡飞狗跳,薛蟠为着娶妻的事同薛姨妈好一通闹腾,他刚得手了香菱,正是新鲜的时候,死活不肯让薛姨妈替他安排亲事。
    “这可怎么是好呢。”薛姨妈对着薛宝钗抹泪,“早就知道香菱是这么个狐媚子,果不其然,糊弄的你哥哥连亲都不成了。”
    薛宝钗得说句公道话,香菱这么个呆性子还真做不出这样的事来,她道,“哥哥的性子妈还不知道吗?不过贪图新鲜罢了,妈何必在他兴头上逼他呢。”
    “到底指望着他成家,给薛家传宗接代呢。”薛姨妈道,她话风一转又道,“你跟着公主身边这么久了,难道就没遇到什么王孙公子?都说公主要选驸马了,你自己也上点心啊。”
    薛宝钗脸一白,她能怎么上心,学贾元春爬床,然后老大个年纪被送出来当妾?
    薛姨妈恍然未觉女儿脸色有异,“为着你给公主伴读,花了多少银子呢。看起来公主待你也不差,你也给她吹吹风……”
    “这个话妈不必再说了。当日公主挑我,不过是给林妹妹一个面子罢了。我一个服侍人的,哪里来的这么大脸面。”薛宝钗径直打断薛姨妈道。
    “你这孩子啊。也有好几家来打听你呢,也就两家皇商能看,其他不是小门小户出身,就是高门的庶子。要是能和你表姐一样,进王府当个侧妃庶妃。大皇子年纪也不小了,听说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你……”薛姨妈继续絮絮叨叨。
    薛宝钗脸上的血色褪尽,急道,“什么听说不听说,你成天在家能听说什么?大皇子这话可不能再从妈嘴里说出来。不然一家子都别想活了。”
    薛姨妈不免讪讪的,“我也是听你姨妈说的。”
    “我有些累了,先去歇了。”薛宝钗起身道,“还是早些搬出去吧,哥哥也是要娶亲的人了,以后嫂子进门,难不成也抬进这贾家门不成。”
    她在宫里看也看明白了,后宫嫔妃都是摆着给下面看的,全是官家女,你们不是喜欢送女儿去攀富贵么,富贵有了,活寡守着。
    皇后教子极严,大皇子身边确实是一个服侍的都没有。如无意外,日后大皇子便是储君,一旦被皇后认为她给公主做伴读的目的是为了接近大皇子,薛家会是个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躺在床上,薛宝钗不免怀念太庙的日子,安宁的让人舍不得。想到福清说她若是打仗去了,就让皇后收她做义女,她心里有些发酸。虽是戏言,但她知道公主素来待人诚心,必是真有这个打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就在青云之下一步之遥,自己没有什么要挨到头的欣喜,反而觉得疲惫非常
    上了青云又能怎么样,也不过是这样过着日子罢了。
    福清公主神采飞扬的回了宫,直接先去了太后寝宫,“皇祖母,福清回来啦,来给您请安啦。”
    “皇姐!”里头冲出来一个小正太,“皇姐我好想你啊!”
    不过还是要谢谢姐姐闯了祸,把我换回来。福宝这一个月在太后宫里简直作威作福,无恶不作。
    “小臣参见公主。”罗云生囧囧的跟在小魔星后面,礼行到一半,脸已经通红。
    福清偏着脑袋弯腰去瞅他,不想小罗御史太紧张,没等公主叫起就自己起身了,两人脑袋撞个正着。
    不知是梳妆之时没有插劳还是福清长发太顺滑,一支和田水仙玉簪自她发间滑落,在二人眼前摔在地上,自中间断开,分成两截。
    “呀!”福清捂着头发道。
    罗云生赶忙跪地谢罪,“还请公主恕罪。”
    福清眼珠一转,“要我恕罪也可以,你把这簪子修好了我就恕你的罪。”
    “臣遵命。”
    福清干脆蹲在他边上,裙摆潮水一样落在小罗御史身边,“你是不是傻啊,都摔坏了怎么修?”
    罗云生指着那两截断簪道,“若是从簪头断开估计就没办法了,从中间的话,用金镶起来,还能接上。”
    “用金子太俗气啦。”
    “做成水波纹,就中间这一截。”罗云生道,“何况金枝玉叶,不俗气的……”
    “算了算了,还是不要了。你起来吧,不怪你。”
    “这簪子雕工细致,又用了青玉白玉了二色巧雕,枝叶舒展,栩栩如生,仿若香气在前,这样不要了,未免太可惜了。”
    福清眨眨眼,直接把那两截断簪塞到他手里,“送你了,你回去慢慢看。”
    “你们两个这是怎么了?哀家宫里头有蚂蚁?福清你怎么欺负小罗了?”太后见人半天不进来,自己出来看了。
    “哪有,明明是罗御史刚刚砸了我的簪子。我还送他了呢。”福清嘟着嘴道,“他怎么在皇祖母宫里头呀?”
    “你母后说福宝贪玩功课不好,哀家找了小罗来给他讲功课,小罗可是正经的翰林出身。还没讲几句呢,你就闯进来了。”太后朝在一边傻笑的福宝招招手,“福宝过来,你凑在那里一齐找蚂蚁呢。”
    小罗御史跪的那叫一个恭恭敬敬,动都不带动的,福清戳了他一下,““你伤好了没有?”
    “咳咳咳……”小罗爆出一阵惊天动地咳嗽,又去谢罪,“臣失仪,请太后公主和二皇子恕罪。”
    “好了,福清你也过来,小罗你先回去罢,这两个魔星凑在一起是什么都功课都讲不了了。”太后搂着福宝进内室了。
    福清一吐舌,在宫人搀扶下站起身来,罗云生几不可闻的道,“臣伤好了,多谢公主关心。”
    要不是福清眼力好,估计就漏听了,她低头看了小罗一眼,脸莫名其妙的就烫了起来。
    太后笑道,“你这个皮猴子怎么脸红了。”
    福清拱到她身边不说话,太后道,“你父皇母后都来问我好不好,你自己说好不好?”
    “不好,不好,不好……”福清别扭的直摇头,福宝叫道,“皇姐你脸好红啊!是不是太热了!皇祖母,我们吃冰碗吧!”
    “不许,吃了要闹肚子的。你皇姐脸红可不是热的。”太后意味深长的看了福清一眼,“皇祖母看着也觉得挺好的。”
    福清不说,半晌弯起嘴角道,“那也要他修好了我的簪子才算好。”
    半月之后,皇帝下旨,将大公主许配给小罗大人。
    传旨的公公给他道喜,“咱家恭喜驸马爷了,只是大公主说了,若是簪子没修好,她可是要悔婚的。”
    罗云生一面让人招待他塞塞红包喝喝茶,一面让人去寻了个锦盒,从袖中取出修补好的水仙玉簪装入锦盒。
    “还请公公替臣转交公主。”小罗御史脸还是红红的,传旨的回去给福清一通学,“小罗御史面嫩得很,脸都红透了。”
    福清打开盒子看了一眼,果然做成了水波纹,用的却是银镶嵌的,水波粼粼,同水仙倒也相配,她嘟囔道,“说好的是金枝玉叶,难不成是穷的连金子都用不起了。”
    薛宝钗给她道喜,她反而横了一眼薛宝钗道,“今日你笑我,明儿可有我笑你的时候。看我让母后给你指个更穷的。”
    “噗……是是是,都听您的。”薛宝钗捂着嘴直笑。只是福清公主出嫁之后,她这个伴读也就没有什么用了,难免又胡思乱想了一通。
    福清公主见她笑容有些勉强,拉着她的手道,“你放心啦,肯定让你风光出嫁,你瞧上谁了同我说,我让母后下懿旨,母后不行就皇祖母。”
    “……”饶是薛宝钗八面玲珑也词穷了,眼圈儿一红。
    “谁让你长得这么好看呢。”福清公主笑嘻嘻的在她脸上刮了一下。
    皇后听到福清公主说起薛宝钗的婚事,不多说便应了,“她是个好孩子,就是出身可惜了。等你出嫁了,再来忙她也不成,你出嫁也有个两三年呢,让她在你身边再陪段时日,你也收收心,对她也好。”
    然而毫不知情的薛姨妈仍旧在王夫人那里火急火燎,嘴角起了老大几个泡,“公主都要出嫁了,这宝钗可怎么办啊。”
    王夫人从元春之事就有心结,见宝钗也不过如此,心下有种不知名的舒爽,嘴上却安慰妹妹道,“也是服侍过天家的,再不济同元春也差不离的,你放宽心呢。”
    说了半天,薛姨妈方觉得舒坦些,二人一同去瞧贾母。贾母这两年保养的不错,有人扶着也能下地走走。
    不想贾母房中竟有客,保龄侯夫人见了王夫人笑着起身让座,“二太太来了,正要派人去请呢。”
    王夫人顿生狐疑,自从史夫人接走史湘云之后,两家已经无甚往来。
    贾母替史夫人道,“她这是来同我们说婚事的,二太太你觉得宝玉同云丫头怎么样啊?”
    王夫人故作不知道,“史夫人府上诸位小姐都以云为闺名,不知老太太说的是哪个云丫头?”
    史夫人笑道,“还能有哪个,自然是湘云丫头,我虽是做伯母的,可素来也把她当亲生女儿来疼,如今为了她的婚事,也只有腆着脸上门了。”
    薛姨妈只当听了个八卦,她也没有要和王夫人结亲的意思,故而只含笑站在一旁,王夫人愣住,元春当时不喜欢湘云天天和宝玉打打闹闹,又惹得宝玉重病,难道她能喜欢。
    贾母见她脸色僵硬,脸色也不太好看,“老二家的,你觉得怎么样?湘云样貌出身样样顶尖,同宝玉也说得到一起去。”
    贾母自从病后,在府里的老祖宗地位大不如前,倒不是说哪个虐待她了,可从前说一不二的风范是再不能够了,她急切的想要个会维护自己权威的帮手。
    大房二房闹得不可开交她也知道,大房她是不指望了,所以她想着把湘云娶进来也不错,一是打小看着长大的,和自己向来亲近,二来是自己娘家的姑娘。
    样样顶尖,偏父母双亡。
    王夫人心里大恨,笑容便似浮在脸上,“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七十五章

上一回说道保龄侯夫人来贾府替湘云和宝玉说亲,王夫人心里恨极,挤出笑容道,“史大姑娘打小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自然是四角俱全,无一不好,只是到底要同老爷商量才好给老太太和夫人答复。”
    “这是自然,儿女亲事做父母的肯定要慎重。”史夫人说着抹起了泪,“也是湘云丫头可怜,只有我这个做伯母的多费心了。不是我自己夸,湘云样貌自是没得说,针织女红更是拔尖。去年七夕宴上,东平王妃都赞她有诗才呢。”
    王夫人心道东平王妃赞过,也不见东平王妃为小叔子还是为自己娘家兄弟求亲啊,不过人家虚赞一句,也能这样拿出来说。
    贾母如何能不懂她面善心恶,见她假笑在脸,心里很是不虞,“二太太回去同二老爷商量商量吧,要是觉得史家的姑娘不好,想给宝玉寻个好的,我老婆子也没有二话。”
    这话已经说得很重了,贾母自己就是史家的姑娘出身,若王夫人真表达一丝丝嫌弃史家的意思,一顶不孝的帽子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