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丫头在我家,我是当闺女待的,你看和琏儿过的多好。要是你这个外甥女过不好,你可别后悔啊。”
贾赦的话,凤姐儿过的日子,到底还是打动了王子腾。他犹豫再三,还是去找王夫人,把婚期定在宝玉十五岁的生日之后。
“妹妹你放心,有哥哥在,就不会让宝玉这婚事出变故。”
王夫人勉力笑笑,二哥不支持自己,那就没办法了。她把自己的嫁妆早分好了,单子就给了王子腾。
“二哥,要是妹妹撑不到那时候,这些就靠二哥了。”
王子腾收了单子,心情沉重去找贾政,把妹妹的嫁妆单子分配给贾政看。
贾政仔细看罢,说道:“就这样吧。”
探春和环儿有老太太给的那些,对庶出的来说,也不算少了。
第244章 林海107
林海听了贾赦得意洋洋的一番显摆,立即喊管家摆酒。
“舅兄; 待会儿如海要好好敬你三杯。为敏儿; 还有她那些年为子嗣遭的罪。”
贾赦收敛了得意; “便宜她了; 老子不能把她儿子按水里二个。”伤痛、仇恨让贾赦的脸都扭曲了。
林海只能安慰贾赦说:“她现在也是得报应了。好不好的看着存周吧,那是敏儿和你的一奶同胞兄弟,总不好让他老来无子送终。”
“哼。”贾赦略过此事不提。
至于薛进以后要把女儿嫁给宝玉的事儿; 和他二人俩都无干涉。
“薛进这两年生意倒好。”贾赦喝着林海的私酿; 每一口都细细品味。
“是啊。他做生意倒是有手段。”
“可惜薛迅,二次春闱没中了。”
“再不中,也不要再考了。你劝劝他; 让王子腾出面,给薛迅捐个官身吧。薛家也不等当官赚钱养家的; 让他去吏部候缺; 看哪里有县丞先去做着,再慢慢来,还好点儿。”
贾赦点头; 他们二人不出面给捐官; 等薛迅得了实职; 就好提拔他。
贾琏在一旁殷勤伺候父亲和姑父喝酒; 贾赦现在看贾琏就高兴。张钰可说了; 以贾琏的现在; 再去春闱; 那是必中的。哈; 他贾赦的儿子也是进士啦!喝得高兴,打发回荣国府取长/枪的也回来。贾赦换了一声劲装,持了长/枪往正堂前一站,雄赳赳气昂昂的,林海先就大赞了一声“好。”
纪氏抱着小儿子,黛玉一手林晨,一手林暮,而曼曼则在贾琮的背上。贾琏抱着儿子,凤姐拉着女儿。都站在台阶上,来看贾赦舞长/枪。
贾赦一抖枪缨,挽出一个漂亮的枪花,然后幻出一片枪影来,看得林晨和林暮都紧张、兴奋地张开嘴。刺、挑、崩、拖、戳……迅如蛟龙出海,猛如饿虎扑食。舞到后来,只见枪身影影重重,遮着贾赦的身影若隐若现。贾琮看得呆了,忘记自己还背着小媳妇呢,不知不觉地松了手,小丫头从他后背往下滑落。要不是青梅不放心贾琮,一直分心看着,接住了自家的二姑娘,可要摔着孩子了。
等贾赦收势站好,周围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
贾琮冲上去,抱着贾赦的一条胳膊,“父亲,父亲,我能学吗?”
林晨和林暮也挣脱黛玉的拉扯,围着贾赦“大舅舅,大舅舅,”叫个不停。
只有贾琏苦着脸,“凤儿,为夫不要活啦。”
凤姐笑,“二爷,父亲不会逼你现在学这个的。总要等春闱以后的。或许二爷可以和葳哥儿一起学。”
贾琏听了凤姐的安慰,觉得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学好呢。
林海收到预期效果了,让纪氏孩子们回去后院玩,可几个孩子黏着贾赦不肯散。
贾赦哈哈大笑,“等你们够五岁了,一起来学吧。”
林晨、林暮拉着黛玉,给他们算五岁是什么时候。贾琮转着圈,围着贾赦讨好,“父亲父亲,我过五岁了,现在可以学吗?”
贾赦摸摸不到七岁的幼子细碎的头发,“琮儿,学武可比学文苦呢。”
“父亲,我想学。”
“想学好。只是开始学了,就不能停了。”
贾琮点头。
贾赦也应了他,和林海费了许久的劲儿,才把几个孩子哄回了后院。二人得以继续喝酒聊天。
纪氏对贾家这么全家地过来住,心里一直纠结。无它,不是自己的娘家呗。还有一个就是往日里,只有晚饭时辰,才能见到丈夫,一起吃个饭的。可贾赦一来,林海连晚饭都不见人影了。
要是只有贾琏带妻子孩子来,林海会把所有的孩子都接到前院,男一桌,女一桌,围着大桌子吃晚饭,热闹的不得了。贾琏夫妻称她师娘,她也该去前面一起吃,可她过去两次就不想再去了——那热闹的情景,让她想起在娘家的时光。
她宁可自己在后院吃饭,还能落个清静。可她知道林海这样待贾琏,是为了孩子以后打算。为了俩儿子以后好,她还不能阻了儿子和贾琏亲近。所以每次贾琏夫妻住过来,纪氏的心里都是盼望他们来,又是讨厌他们来地纠结。
可贾赦来了,凤姐就常带着几个孩子,到她院子里来吃饭,她连清静都不可得了。也不知道贾琏和凤姐怎么教的,贾琮不再一提起曼曼就红脸,反而对曼曼照顾得无比细致。晏晏撒手,把妹妹交给贾琮照顾,林旻就黏上姐姐。
林晨、林暮和贾莹大一些,现在都能自己吃饭了。
这样,每到晚饭,纪氏只好耐着性子陪凤姐和一大帮孩子。
不管纪氏心里怎么想,林府是随着贾家人,来——热闹几天;去——消停几天,如同潮汐的波浪一样,起起伏伏地往来,不休不停。
天气很快转凉了,林晨与林暮一起,开始由黛玉启蒙,林旻、曼曼跟着混,莹儿和葳哥来的时候,也跟着一起混启蒙。
林海每晚回家就是检查几个孩子背《声韵》。等到了冬月,不仅林海,就是纪氏也发现了,林暮明显比其它几个孩子学的好。而曼曼,不比林晨差。比较起来,显得纪氏所出的俩个嫡子,不如那两个孩子了。
纪氏发愁,抓着机会问林海,“夫君,晨儿和旻儿这样,可怎么好?”
林海笑笑,小孩子只要智商没问题,现在这点儿差异算不得什么的。
“婉容,归荑可以给暮儿复习的。曼曼又是住在晏晏那里。所以,这点儿差距,你不用在乎。你看晨儿,身体好,他学的也并不慢。将来比起来,还要是晨儿最有前途。”
纪氏的在乎,可不是林海几句话就能消除的。
林海想想,林暮的伤已经好了,这孩子也因林海抱着他练气日久的缘故,已经会自行运气了。是到了把林暮,从归荑哪里移出来的时候了。
“明儿让人把琏儿后边的院子收拾出来,给暮儿住。等旻儿三岁了,让他住去晨儿后面的院子。”
把林暮从归荑那里移出来,纪氏高兴。可小儿子到三岁也要移出去,纪氏就舍不得了。
“老爷,这么小自己住一个院子,行吗?”
“晏晏就是三岁自己住的,晨儿还不到三岁呢,不都挺好的。等曼曼三岁了,移去原来给瑛姑娘的那个院子住。你把旻儿照顾好,我看他身子不如晨儿结实呢。”
林海这样不偏不倚的,纪氏只好点头应了。
凤姐去看王夫人回来后,心情非常低落。她能嫁到荣国府,与她幼年的时候,王夫人常接她过来玩,密不可分。那时候,她不过几岁大小,看到漂亮乖巧的贾琏,就喜欢跟贾琏玩。而贾琏也愿意带她玩。一来二去的,到她大起来,她就觉得,嫁谁也不如贾琏好了。
王夫人瘦得皮包骨了,凤姐看着亲姑妈的这般模样,凤姐忍不住落泪。
“姑妈,夏天还好好的呢,怎么就到这般模样了?”
王夫人费力拉住凤姐儿的手,“凤丫头啊,姑妈这二十年对你如何?”
凤姐点头,虽然说有不痛快,但不能否认姑妈对自己的好。“姑妈怜惜凤儿没了父母,对凤儿和亲女差不多。”
“凤丫头啊,姑妈看着是不行了,可怜你表弟宝玉还小。你二叔做媒,给他定了你小姑妈家的宝钗。这一个是你表弟,一个是你表妹,以后就要靠你照应他俩了。”
凤姐点头,“姑母且放心将养,日后凤儿会照应宝玉和宝钗的。”
王夫人见凤姐应了,强撑的精气神就萎靡下来。凤姐为了让王夫人好好休息,略坐坐就离开了,留了几大包补益气血的药物。一大包是林家送的,一大包是贾赦淘弄来的,特意嘱咐她送过来。这几包药材。凤姐都看过,比她费尽心思买来的,要好多了。
李纨送凤姐出去,凤姐握握李纨的手,“辛苦你了。”
李纨笑笑,“还好。亏得大老爷和林姑父了,要没有他们隔三叉五地送药材来,这家都怕要当当了。”
“怎么就到这地步了?”凤姐不信。
“凤丫头,我不瞒你。分家得来的就那么些东西,勉强够这一大家子人吃用的。太太把她的嫁妆都拢起来,一点儿不添给她自己用。你知道我是没什么东西的。而太太这病,非要好的补气血的药物,这几年,都是大老爷、二舅舅、和林姑父给撑着呢。偶尔薛家也送些过来,不然……”
凤姐听李纨这么说,也为她难受。可她没那个心思去添补。姑妈的嫁妆只比自己多,不会比自己少。而老太太分给诸人的东西,她听贾琏说过的,他们这一份,要等她生了第二个儿子,过继给贾琏的哥哥了,公公就给他们。迎春的那份,添到嫁妆里带走了。余下的,也都要各人婚嫁的时候,才能拿到。凤姐认为公公的这主意好,不然,怕探春和环儿那一份,还不知道被怎么花了呢。
“唉,大嫂子,先对付吧。这几大包药材,够用到明年春上了。”
李纨点头,没这些送来的药材帮衬,太难为了。可一碗碗补气血的汤药喝进去,就像进了无底洞,没见到半点效果。
第245章 林海108
这个冬天比较冷,对林府的影响却甚微。因到了京城以后; 林海总是不忘叮嘱林诚、林谦; 要备好冬天的柴碳。从最初准备一个月的; 到准备三个月的。现在林诚看最近几年的冬天; 都是寒冷异常且连连暴雪,干脆是备足半年的粮食和取暖柴碳。
甫一降温,纪氏就吸收去年林旻生病的教训; 吩咐跟着林旻的丫鬟、奶娘; 把林旻看得紧紧的。而林晨,随小厮、丫鬟、婆子跟着吧。她管不了,没法!
纪氏也不知道林晨那孩子随了谁; 每天闲不住,风里雨里地跑着; 雪地里也是一玩儿就是一时辰; 却不见他病过。
还有就是林暮,这半年来,一点点地看着结实了; 比林晨也没差多少。林晨是纪氏管不了; 成了自家院子里的大王。林暮则是移了院子后; 归荑不敢过去管; 纪氏对他从来是只吩咐丫鬟、婆子照顾的; 也成了他自个院子里的大王。这俩兄弟; 如今是有伴儿了; 每天在府里是前后院地撒欢。要不是晏晏压着; 纪氏都怕这俩把府里翻过来。
而兄弟俩再什么淘气,林海都赞一句“淘气小子出好汉”。然后让人把容易摔坏的摆件都收起来,再让跟着的人看好兄弟俩,别去湖边。爬假山、爬树都没什么,别摔下来就好。只要背会了黛玉教的东西,俩儿子随便玩,俩儿子也随便作。林海当爹的态度一摆出来,俩孩子更是满府地折腾。
累得跟着这哥俩的丫鬟、婆子,二个时辰一换班,都叫苦不叠的。
林诚和林谦赶紧给俩小主子身边,放了几个十来岁的小厮,能跟得上俩人满府跑、也能抗得住俩人折腾的,才让纪氏和归荑都安了心。
入冬了,天气寒冷,林海让凤姐不要带孩子过来住了。来回倒腾,林海怕小孩子被折腾得生病,所以只有贾琏和贾琮,隔几日去林府住几天。贾赦看不上贾琏的死脑筋,把他叫到荣禧堂,好一顿指点。然后——
贾琏在被他老子这番教导后,把不到七岁、放了寒假的贾琮扔在了林府,自己在张家、荣国府、林府之间来回。
于是,林晨和林暮之外,又多了一个能出头、折腾出新花样的贾琮。纪氏才认识到,自家夫君的惯孩子,不仅仅只是惯女儿,儿子,连女婿也是一样惯着的。
…… ……
凤姐自从与秦可卿见了面,俩人就非常投缘。凤姐常常邀了秦氏过东院说话。从宁府的会芳园到东院也还是便利走动。没想到冬月下旬的时候,秦氏打发婆子来告诉凤姐,病了,不能过来。
进了冬天,生病的人也多了起来。秦可卿生病,凤姐开始以为她是着凉了,既没在意,凤姐也没多想。到了腊月的时候,凤姐得空,看秦可卿许久没来,就过去宁府。先去尤氏那里,与尤氏聊天。尤氏见凤姐问起秦氏的病来,一脸不自然地。
“我的好琏二奶奶,她病了许久了。既然你俩投缘,你念着她,就过去看看吧。”
凤姐觉得尤氏的态度奇怪,看看尤氏。尤氏不自然地转脸。凤姐想,也许是婆媳闹不痛快了,也不再问,跟着领路的丫鬟,过去秦可卿的院子。
宁府,从小到大,王熙凤没少来,可她越接近秦可卿的院子,就越觉得有一种诡异的感觉。秦可卿的丫鬟见琏二奶奶来了,赶忙把凤姐引进去。
秦可卿的房间,装饰的华丽旖旎。那些字画,摆件,凤姐扫了一眼,就觉得不得劲。凤姐心想,大概是自己在张家呆久了,竟然看不得这些华丽的物件。暗暗啐自己变成乡下人了,脚步却不停地跟着丫头,进去秦可卿的卧房。
凤姐一眼就发现,秦可卿不仅是比秋日里消瘦、憔悴了许多,还看着像少了生机、打蔫、要谢了的芍药花。
“这是怎么了?不就是着凉了吗?怎么就到这样子了?”
凤姐的关怀不是作假的。她是一个好热闹的人。分府后,她跟着贾琏去江南,张家二位表嫂虽都是大气温和,但不是能和她一起笑闹的。她拘了几年了,回到荣国府,李纨也好,尤氏也好,往昔能凑一块笑闹几句的妯娌,也都不来荣国府。好容易有个秦可卿,人温柔漂亮,却和她能说到一起。这年轻轻的,怎么就这番模样了?!
秦可卿请凤姐坐下,“二婶子,我就是一时的畏寒,过一阵子就好了。”
凤姐原想和秦可卿好好说说话,但看她病的样子,不走,怕耽误了她养病;走,又怕她这许久没养好,是闷到了。略做了一会儿,安慰了秦可卿几句,看秦可卿强颜欢笑地陪自己,到底坐不下去了,把带来探病的一大堆东西,吃的、玩的、滋补的药品等留下,怅然回去了荣国府。
王熙凤去宁府探病回来,把自己的奇怪感觉对贾琏说了。
“往日里,我都认为尤大嫂子是个好的,可怜蓉儿媳妇病得那样子了,她还那幅子不以为然的怪模样。”凤姐心里不舒服,窜弄贾琏去找贾赦,给秦可卿寻个好太医。
贾琏原跟着贾珍混了十几年的,跟贾珍父子的关系都好。被凤姐说的意动,就去找贾赦。
“父亲,儿子听凤丫头说,蓉儿媳妇病的厉害,父亲要是有交好的太医,替蓉儿请请吧。他去了观里随敬大伯读书,尤大嫂子又不是亲婆婆,定不会十分周全的。”
“蓉儿媳妇不是随蓉儿去观里读书了吗?”
这个贾琏知道。尤氏婆媳头回来看凤姐,凤姐转头就告诉他了。
“听凤丫头说年前怀了,就留在府里没跟这蓉儿去。后来没缘由地掉了孩子后,一直在宁府养着呢。凤丫头说珍大嫂子古怪,不肯尽心。父亲,咱们就是分宗了,东府和咱们还是近着呢。”
贾赦点头,“我知道了,这事儿我安排,你回去好好读书吧。”
贾赦打发走贾琏,眯着眼想想当初林海提醒他的话,心里暗忖:敬大哥人老了,也开始糊涂起来了。想撒手不管宁府了,又不忍心。叹息一句,唉,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如今只能尽人力,听天意了。
贾赦等到休沐,就顶风冒雪去找贾敬。
“敬大哥,我原说蓉儿不好娶她,你不肯。那样的娇花,没适合的人天天捧着,遇点儿事情,就自己能把自己憋死的。你留蓉小子在这里读书,万一那边出什么事儿,不是误了你的打算。”
贾敬那是正经的二榜进士出身,脑袋转的只有更快的。
“恩侯,还有什么事儿?你都说了吧。”
“凤丫头去看你孙媳妇,说珍儿媳妇古怪。敬大哥,不如让蓉儿谋个缺,外放了吧。或许出去几年,心情宽松了,也就好了。”
贾敬点头,他知道自家孙子,在读书方面,半点没像了自己。继续读下去,运气好,也就举人罢了。况且他孙子也不必一定要科举才能出仕的。遂简单收拾了东西,带了贾蓉,跟着贾赦一起回了京城。
贾敬回府突然,把正在府里与姬妾嬉闹的贾珍,堵个正着。因是休沐,贾珍正在后院,带着几个姬妾,玩骰子喝酒做耍。突然听到老爹回府的消息,赶紧净面、漱口、更衣往前面去。
贾敬也不和儿子兜圈子,直接道:“我听说蓉儿媳妇病了,你找找人,给蓉儿谋个缺,等开春了,让蓉儿带他媳妇出去转几年。”
贾珍犹豫了犹豫,支吾了几句。贾敬立即喊人要上家法。
贾珍赶紧求饶,只说立即去办。可就这么地,还是挨了贾敬的十板子。
打完贾珍,不屑地说:“你是我亲儿子,这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你几十岁了,还要再教吗?不要以为老子不在府里,你就可以昏天昏地作啦。”
贾敬打了贾珍后,还是觉得憋气。可想想宁府也没别的出路,几年下来,贾赦的兵部侍郎做的越发稳当了。他后悔了,当初不该不听了贾赦的建议。可如今,继续往前走,今上的权势看着牢固了,太上却愈发地颓势,而义忠郡王成事的希望越发地渺茫了。
贾敬发作了贾珍后,把贾珍叫去书房,把这些细细地和贾珍说了。
“父亲,是说义忠郡王没机会?怎么会?只要他站出来,不知道多少人响应呢。”
“珍儿,在他站出来之前,咱们宁府可得保全了。不然还有什么以后。”
“不是还有蓉儿?”
“所以你要赶紧把蓉儿夫妻放出去,以后是成事了,有宁府的荣耀。不成,也要有后继。”
“父亲,这要是想保全宁府,那欠银可拖不得了。”
“还吧。今上得了欠银,也是整理国事。难道义忠郡王,以后不会见样学样?别人还多少,你就还多少吧。”
贾珍想着这几日又下了雪,唉,说不得这几天户部又得来堵门要银子了。和贾敬说了一声,自己去准备还债的银票不提。
第246章 林海109
林海因吩咐过林诚几个,注意在京畿添置产业。在冬月大雪的时候; 林诚禀报; 听说有勋贵要出售京郊的温泉庄子。
林海赶紧说:“买; 有几个买几个。”
“老爷; 那可都不便宜啊。小的问了,大点儿的温泉庄子要五、六万银子,小的也要两三万的。
“买。挑大的买。林谦这回过来交账就够了。”
林诚得了自己老爷指示; 赶紧去办事。从入京以来; 几年未见老爷买什么东西,以前遇到喜欢的古董、砚台等,一掷千金; 也不皱下眉头,现在基本不买什么; 还以为老爷转性了呢; 却一下子花这里了,一点也没省下来。
买了温泉庄子后,林海让林诚把几个庄子的平面堪舆图描绘下来。仔细琢磨了几天; 挑了其中的一个; 让林诚赶紧地按标示的尺寸去修个大池子; 越快越好。过年的时候; 带孩子们去学游水。
腊月的时候; 林计回京。林海把黛玉身边的青梅、绿萝在小年前; 分别嫁给了明溪、明川。林计和林诚对林海感激不尽。黛玉身边的两个大丫鬟; 就是林谨的女儿紫藤、林谦的女儿白薇;
再选丫鬟的时候,林海就让黛玉跟着林诚、林谦一起挑选。
“晏晏,年后家里的这些事儿,你要和管家还有管家娘子一起做了,你母亲的做事方法和我们家不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就问管家还有管家娘子,或富嬷嬷和周先生。等春闱后,爹爹会给你弟弟聘请塾师,正式给他们启蒙的。”
“爹爹是要女儿学管家?”
“是啊。”
“可是,程家……”
“晏晏是说程夫人身体好,正当盛年,而且你是嫁幼子,不用管家吗?”
黛玉点头。
“晏晏,程家用不用你管家是一回事,你会不会是另外一回事。再说早晚,程家兄弟也要分家,各过各的日子,难道那时候再练习?技多不压身。况且再过年,你就虚岁十二了,也该把你和先生学的哪些,在家里先试试了。有什么不合适的,爹爹不怕你出错,到婆家再出错就不美了。”
“那二弟和三弟俩,怎么办?”林晨和林暮,每天都要黛玉管着的。
“晏晏抽空安排啊。怎么安排都由你。”林海把戒尺在手心里轻敲敲,“他俩怎么顽皮都可以,该会的不会,就用这个。”
黛玉笑着接过戒尺,扬起脸向林海笑,“爹爹,晏晏只要把鞭子抽出来,他俩就怕了。”
换谁也都怕,小指头粗的树枝能抽断,还带下来一堆枯枝落叶的。
林海拍拍气色红润的黛玉肩膀,“好闺女,有你带弟弟,爹爹省心呢。”
林海把府里的管事规则、细节要点都掰开来,仔细讲给黛玉,再让管家娘子帮衬。然后告诉纪氏,年后府里都交给黛玉管。
“夫君,晏晏还小呢,行吗?”
“没事儿,还有管家娘子帮着呢,管家也会看着的。你看旻儿也够累的了。”
林旻属于那种蔫坏蔫淘的,常常能迅速找到纪氏疏忽他的一瞬间,就做出令氏来不及反应、手忙脚乱要收拾半天的混乱来。比如纪氏正在梳妆呢,他小小的人,凑到纪氏妆奁前,可能就会把纪氏的胭脂,拿去在墙上画。等丫鬟和纪氏发现,去收拾胭脂的战场,他又可能抓走了螺黛,去给院子里的雪人画眉。
而林旻不像林晨,来去风风火火的,院子里的人都能注意到。他是不声不响的,好几次差点就溜出院子了。要不是纪氏防的严,关了院门,他还够不到门插,可能他不见了,都难立即知道。
纪氏曾经把林旻的鞋子收了,让他在炕上玩,结果转身的那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把炕柜的东西都倒腾出来,然后坐在被褥堆里装傻……
反正从他腿脚跑利索了,纪氏屋子里的丫鬟,就是整日跟在他后面整理东西,找人。
纪氏和林海抱怨,“夫君,怎么旻儿比晨儿还难看啊!”
林海也有些好笑,五个孩子五个性格。林晨是有点趋势的唯我独尊;林暮是不招惹他就能装没事儿的表面和谐;林旻是好奇心极大,啥都想试试,还总能找到空子,最后还一脸无辜地卖萌;而黛玉现在是大姐大,弟弟妹妹都要听她的,不然就抖鞭子吓人。而最小的曼曼,是爱漂亮爱撒娇,依林海的看,就是给黛玉屋里的丫鬟,还有贾琮一道给宠坏了。
现在是林晨和林暮都跑不过姐姐,也怕姐姐的鞭子,往往丫鬟一喊大姑娘来了,这俩就能立即摆出乖乖的模样。
对黛玉管家,纪氏乐不得放手的。林府的管理方式,有没有主母,差不了太多。而随着林海的阁老做稳当以后,林海给府里的门房管家立了规矩,超过百两的礼物不收;活人不收;没往来的人家送礼,不收;没了许多的、要反复斟酌的人情往来,所谓的管家,就是抽查对账。
临近过年,朝廷事事顺利。欠银的那些勋贵和官员,早早就准备好了十分一的银子,等户部上门收。
今上笑得开心,又顺利过去一年了。
“繁森,还是太/祖有远见啊,不然这些银两存在户部的银库里,也早糟蹋光了。还是这样好。”
程荫配合地点头,“是恩侯还银,开的好头。不然前些年,忠敬亲王也试过收欠银,却没有如今的局面。”
而贾赦贾恩侯,却在林府的正堂被几个孩子围着,求他再舞长/枪。要说贾赦这一最懊悔的事儿,就是答应林海舞长/枪,给林海这几个儿子看。
“大舅舅,大舅舅,你再舞长/枪。”
“大舅舅,大舅舅。”林旻从哥哥的身边挤上去,拉贾赦的袍子。
挤到跟前这个还没有桌腿高,贾赦弯腰把人抱起来,“等你有琮哥哥高了,就教你。”
“如海,你每天回家都是这样?”
林海笑得自得,“挺好的啊。”
贾赦看看一边陪曼曼玩手绢的贾琮,叹口气,“难怪你耐心越来越好了。”
“恩侯,你回府看莹儿和葳哥,不也是一样。”
“是啊。”贾赦点头,从孙子孙女不来林府,他也挺长时间没过来了。要不是要接贾琮回家过年,他都不会走这一趟的。
贾赦陪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林海让黛玉把弟弟妹妹带回去,曼曼倒舍不得和贾琮分开。林海只好哄小女儿,过几天琮哥哥还来,哄走了曼曼。
“如海,老二和我说,王氏怕是不行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去这个年了。”
“恩侯,我再打发人送些药材,你也捡捡好的送些吧。”
贾赦点头,俩人心照不宣送好药材的意思。贾赦接了小儿子回荣国府。
此时荣国府两条街外的贾政府上,王夫人瘦得脱像,说话都吃力了。她趁着贾政来看她,勉强说道:“老爷,妾身是有一日没一日的了。不能陪老爷了。”
贾政看着自己妻子如今的模样,再难与三十年前迎娶进来的那活泼、明媚、艳丽的新妇叠合到一起。
他强忍心酸,安慰妻子,“如何要说这些呢!宝玉尚小,他还需要母亲呢。”
“老爷,妾身知道自己。宝玉以后只能靠老爷了。”
贾政点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宝玉的。”
“兰儿,”王夫人想笑一笑,却已笑不出来了。“那是珠儿的唯一骨血,以后也得老爷看顾了。”
提起珠儿,贾政也心酸起来,聪慧、孝顺、勤奋的长子。贾政拭拭眼角,“你放心,我会好好看顾好兰儿的。”
王夫人微不可见地点头,“以后都要靠老爷了。老爷,妾身的嫁妆,分了三份,元春的那份就是现银了,单子给了我哥哥。”
“好,依你。那单子,舅兄给我看过的。”贾赦有心想问一句,探春和环儿都叫王氏太太的,是不是也该给他们一点儿做念想。想想又闭嘴了,算了,有老太太那里的那份,他们庶出的也尽够的了。
贾政伤感,“你还是好好养着,太医都说是气血不足,不想这些烦恼事,会好起来的。”
王夫人摇头,去年夏天的时候,心里就明白了,自己应该不是什么气血不足,怕是遭了什么暗算。从分家到前年妹妹去世,一定是这段时间里。可她反复想了又想,想不出谁能这么恨自己——
林家?要说最恨自己的该是林如海,要是他知道贾敏滑胎的真相。可老太太一定不会告诉他的。他要是真的知道,不会把自家老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