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咱们这去哪儿?”
“回家。”
宝钗带着莹儿回薛姨妈那里。还没进院子,就听见她嫂子夏金桂的吵嚷。宝钗低头、抿唇,绕回自己的屋子。
那夏金桂嫁进薛家不过三、二个月,一番手段施展下来,早把薛蟠这个喜新厌旧的、有酒胆无饭力的拿捏住了。也合该年底生事,那尤二姐见他多日不去,内用羞涩,就打发人来找薛蟠,这一去,就是一夜没回来。
才彩霞来找宝钗的时候,夏金桂就在屋里装病,指使的改名为秋菱的香菱,忙个不停。这回见了薛蟠回来,就闹着问薛蟠昨夜宿在哪儿。薛蟠早领教了夏金桂的厉害,怎么肯说自己歇在尤二姐那里,不过是说些喝多了酒,随便混了一夜。
那夏金桂见吵嚷拿不下薛蟠,就指使自己的贴身丫鬟宝蟾去服侍薛蟠。那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主,见了妻子指使宝蟾过来,就摸宝蟾的手。那薛蟠别的能耐没有,花街柳巷混了十来年的人了,立马揣摩出夏金桂的意思,来顺杆上地好好奉承了夏金桂一个,终于得了夏金桂开口,赏了宝蟾做屋里人。
薛蟠哪里想到,这不过是夏金桂要除去秋菱——那貌美、温顺、略有才学的香菱的第一步。
李纨带了探春,去荣国侯府求见王熙凤。这种不投帖的的拜见,一般只在近亲、非常交好的人之间才有。一荣国府和侯府的关系,像她们姑嫂这样,就冒昧了。
凤姐听说李纨和探春来了,就让小丫头请进来。
那想李纨进门就说:“好你个琏二奶奶,竟不知去看看我,走多几步迎迎。”
凤姐心里按啐一口,都是谁惯的毛病,怎么就喜欢上来先指责别人,一幅怎么都对不起她的样子。凤姐讨厌这样说话的人,也把架子端起来,“珠大嫂子,我搬过来几年了,生孩子也不见你来看我。大老爷病的全京城都知道,也不见你上门。还要迎你?”
李纨尴尬,“瞧你这能说的巧嘴。”
“可是我说错什么了?”
“凤丫头,你哪里是说错什么了,你还不知道我,也就是一个木偶人,哪里得随意走动。昔日有你在府里,还有个说话的人,唉。”
凤姐见李纨这样讲话,就互相见礼,请二人坐了,吩咐人上茶。平儿带着小丫鬟,指点着给二人上茶。
李纨看着平儿赞:“凤丫头,这平儿给你调、、教的愈发容貌可人了。”
平儿羞涩地笑笑,她还没从凤姐给她的巨大惊喜中回神,这几天总是嘴角噙笑,一幅喜不自抑的模样。
平儿给李纨、探春行礼,然后站去凤姐身后。
李纨不说主题,凤姐就陪着静坐。探春憋不住问凤姐:“琏二嫂子,林姐姐可在?”
“给淑妃接进宫里好几天了,陪淑妃去了。”
“那,二嫂子,林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呢?”
“要看淑妃的心意了,上次进宫住了一个多月的。”
二人忍不住想,这是白来了。和凤姐说林家的财产,凤姐再能当家作主,林家的事儿,她说了都不算。
三人闲聊几句,李纨问起孩子,又问贾琏,最后问到贾赦。
凤姐就说:“珠大嫂子,老爷一日弱过一日,你回去和老太太说,怕老爷要走到老太太前面呢。”
李纨变了脸色,这定是贾赦确实不好了,凤姐才敢这么说的。因此李纨继续说道:“老太太这几年也是不好,那年宝玉她们叔侄几个来拜年,回去后宝玉睡的沉了,那屋子里的丫鬟不顶事,惊到老太太了。从那以后老太太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的。”
妯娌二人叹息一番,又说了些贾兰、贾琮等等,李纨带探春告辞而去。
姑嫂二人回府,就向王夫人说了淑妃把黛玉接宫里的事儿。王夫人无法,安慰她们姑嫂几句,打发二人回去休息,叫人去请贾政。
“老爷,淑妃接了林姑娘入宫,怕是在回避了。看来这查对林家财产,怕是程大人提的了。林姑娘许的是程大人的儿子。换了别人家或还能说说,现在只能和老太太说说了。”
贾政也无法,夫妻二人对坐发愁。最后还是得去找贾母。
贾母听了贾政、王夫人的话,“凑吧,不然怎么办。老二家的,你把该是林家的都整理出来,不够的给银子。”
王夫人看着贾母发抖,“母亲,那林家的……”
“王氏,林家的古玩、字画大部都在,莫要等今上来抄。”
“母亲,那晚抄捡园子也是无奈的事儿。”
“王氏,抄出什么了吗?”
王夫人难堪地低头。
“王氏,你要是不喜晴雯,就送回来,还我老太太。本是你给的彩云,管不了宝玉的院子,求了晴雯去管的。罢了,是你的儿子,你自己管吧。”
“母亲,那晴雯病了许久,怕是得了痨病的。先挪出去养,好了再接回来。”
贾政看王夫人为个丫鬟和贾母争的忘了正事,就咳嗽一声,二人恢复理智。
贾母不吱声,王夫人也不吱声,贾政无奈,户部的人还等着贾府把林家的家产都整理出来呢。
三人静默许久,王夫人挨不过去,起身说:“母亲,儿媳回去整理整理。”
贾母点头,等王夫人离去,贾母才对贾政叹息,“老二,你这媳妇,是不是自己的都要变成自己的,唉,我这点子东西都是宝玉的,她还惦记着什么呢!”
“母亲,是儿子不孝,让母亲费心了。”贾政见贾母如此说,赶紧跪了下去。
第121章 红楼121
121
王夫人在自己的私库里,已经呆了很久了。她不用看册子也知道哪些箱笼是自己的嫁妆、哪些是老库里得来的、哪些是林家的; 还有哪些是嫁过来后陆续添置的、哪些是甄家因抄家寄放的。每次看看那些箱笼; 王夫人就感到无比的满足。张氏能抢了荣国府长房媳妇的位置; 可她也得有那个命; 来做荣国府的实际的管家人。
都说人死有灵,那张氏会不会在看到这些,气得再死一次呢?!归还张家嫁妆前; 王夫人每次进自己的私库; 都会情不自禁地这样想。
自从还了张氏的嫁妆,王夫人每次进私库,看着空了的一块都心痛; 直到二年前,老太妃过世。王夫人看着甄家才寄存的那几个箱笼; 捏着帕子笑; 该!当初说好的把我的元春送去她儿子那儿的,结果呢,硬是扒拉去了那个冷僻的小透明那里。还是我的元春福气大; 气运够; 今上要不是得了好时辰出生的元春; 大位哪里轮到他来坐。
王夫人左看右看; 往常能带给她愉悦的满足感的; 今天变了味道。自己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燕子衔泥一般; 一点点攒出来的; 竟然还要往出拿,只觉得揪心一般地难受。
拿起一件看看,然后又放下。该死的贾赦,他怎么给林家那病秧子,找了那样的婆家。王夫人看着满库的珍爱,想到这些中的很多,就要离开自己,觉得再不能呆下去了。
王夫人慢慢走回自己起居的东屋,闭着眼睛沉思。玉钏悄悄进来,看了看王夫人,轻声唤道:“太太,太太。林大管家说户部的官员和老爷说过话了,老爷打发林大管家来见太太。”
王夫人猛地睁开眼,玉钏赶紧垂头站好,吓得握着拳头的指甲都抠到肉里了,也不敢表现出异样来。太太这几日心情不好,连彩霞都因为沏的茶太热被撵了出去。一院子伺候的人,已经被罚了几个了,剩下的走路都不敢出声。平时逮着点事儿,就能又哭又闹作出花样的赵姨娘,都跟霜打过的茄子似的。
王夫人看了一会儿彩霞,用克制到了极点的冰冷声音,说了句,“换了衣服,过去吧。”
王夫人去了正堂,在屏风后面做好。户部侍郎的声音、坚决地回响在正堂,“贾大人,非是本官不肯通融,今上给了本官这林大人的家产册子,本官核对了你荣国府入库的画押,缺失的的部分,不能说是你外甥女的。得东西齐全了,由圣人按价对分,决定哪些归朝廷,哪些归林家遗孤。”
贾赦干巴巴的话音,“请刘侍郎海涵,下官即日整理,当尽快清理出来。”
“贾大人,户部年底本就事多,我三人在贵府已经拖延了二日,若明日午时还没齐全,本官只得据实向上复命。”
王夫人三魂飞了一半,好半天才慢慢找回神志,东西得齐全,得填补了!
贾政送了户部的人离开,回来的时候见王夫人仍呆呆地坐在那,“王氏,”贾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去收拾了吧,今上不是太上啊。”
“老爷,二、三百万哪,就是把妾身这些年嫁妆的所得都填进去,怕是也不够啊。”
贾政看看王夫人,半晌才说了一句,“不够和亲戚借吧。”就去了书房。
王夫人接过林之孝给的单子,那上面满满抄录了户部核对后缺失的东西。王夫人觉得这十几页纸是那么地沉重,重得她几乎要拿不起了。
王夫人吩咐玉钏去把彩云和鸳鸯都叫到自己的院子来。
二人进来就给王夫人行礼,王夫人看着二人,语气柔和得像对宝玉一样,“彩云啊,你在宝玉的屋子也这么久了,我这里缺人,你一会儿收拾了东西,还是回来跟我吧。”
彩云跪下磕头,应了声“是”。然后问王夫人,“太太,那宝玉院子里白天的事儿,奴婢给谁交接呢?”
王夫人心道,这彩云看着也可以啊,怎么就弹压不了宝玉的院子呢?这一句话就把原本的、嫌弃彩云不争气的心思,减去了七七八八。
“鸳鸯啊,我才和老太太说了晴雯的事儿,等她好好就接回来。你去看看晴雯怎样了,要是好了,就接进来和你合伙儿管宝玉的院子。这样,老太太放心,我也能放心。”
鸳鸯答应了,和彩云一起下去。
宝钗也不顾薛蟠和夏金桂的吵嚷,带着莺儿绕回自己的房间。换了家常衣服后,吩咐文杏,“文杏,你去看看我妈妈在做什么?”
文杏不大会儿就回来了,“姑娘,”宝钗看了文杏那表情,就知道定是在伤心了。
算了,我过去看看。扶了莺儿去薛姨妈那里。
薛姨妈见了宝钗进来,赶紧把眼角搽了搽,“我的儿,不是去你姨妈那儿,怎么就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儿?”
宝钗给薛姨妈道了万福,挨着薛姨妈坐下,同喜赶紧给宝钗倒茶,宝钗接过茶盏,把莺儿和同喜等都打发了,悄悄地在薛姨妈的耳边说:“妈,您听我说啊,姨妈家遇到大事情了。”
薛姨妈惊讶地捂着自己的嘴看宝钗。
“姨妈家修省亲园子动了林姑娘家的家产。按律林家绝户后,有一半的家产得归朝廷的。圣人派了户部来人核对呢。”
薛姨妈松口气,“要是还回去一半,你姨妈有的。”
“妈,哪里是还一半啊。刚刚姨妈找我去,就是想让我说动林姑娘出面,允朝廷让姨妈家以后再还她的那一半。”宝钗的唇角露出讥诮的笑。
“妈,你看着吧,姨妈今晚不来和您借钱,明早也得来的。”
薛姨妈有点犯愁,“修园子已经借了几十万了。”
宝钗看着失言的薛姨妈,薛姨妈尴尬地笑笑,“你姨妈说了是借,以后会还的。”
“妈,”宝钗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拿什么还?”
“有娘娘呢。等娘娘有了小皇子……”
宝钗不等薛姨妈说完,“妈,就是有了小皇子,那个皇子能给外家几十万,用来还债的?妈,现在不是几十万了,还有林家的呢!”
“林家的急什么,暂时不还又能怎样?”
宝钗想不明白,自己的亲妈怎么就那么信王夫人。“妈,才刚女儿过去,听珠大嫂子说:大老爷把黛玉许给吏部侍郎家,她那公公是今上跟前的心腹人。女儿想啊,就怕以后皇子还要讨好他呢。不然就以姨妈惯常对林姑娘的性子,怎么会想着让女儿找黛玉讨情面。”
薛姨妈就呆在了那里。
薛姨妈嫁去薛家后,久居金陵,对姑苏林家当然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未嫁人的时候,自己到贾府来看姐姐,也与贾敏见过。那贾敏人美性傲,仗着国公爷,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自己是看着贾敏十里红妆地嫁给三代列侯出身的探花郎,富、贵、人、才,占齐全了。不知道多少人和自己一样,在心底暗暗羡慕贾敏,恨不能替了她去。
都说美人薄命,换薛姨妈的说法是命里注定那么多,早享受了,就早完了呗。那时当家的接到贾敏过世的消息,还去林如海那里吊唁呢。等薛姨妈带了儿女进京城,姐俩还为林家的事儿,好好说笑了一回儿呢。看那病秧子一般的林家姑娘,和她那娘一样的都看不起人的小性子……如今姐姐倒给这病秧子逼上了门。
姐姐真是越活越没出息了。
宝钗看着薛姨妈脸色变幻,等了许久许久,见薛姨妈拿起茶盏要喝,“妈,我给您换热乎的。”
薛姨妈欣慰,还是女儿好,知冷知热的。丈夫还说过以后遇事多问问宝丫头呢。
“我的儿,你姨妈再来借钱怎么办?”
“不借。那是个无底洞。妈妈想贾家那么多人,吃穿用度一年得小万两银子去,还有宫里呢。前些日子,我陪着珠大嫂子和探春一起管家,那宫里的奴才,时不时的就来借几百两。”宝钗贴着薛姨妈耳边说:“鸳鸯偷偷拿了老太太不用的当当,换银子给宫里的。”
宝钗也换了热茶,“妈,您说多少能填够了?”
“可要是不借?咱们还得靠着贾家啊。”
“妈,依着女儿,趁着二哥在这里,把咱家的宅子收拾了。这么多人挤在贾家这小院子里,嫂子和哥哥天天这么闹,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笑话呢。连带着姨妈也没脸。再说了,咱们就是搬回去住,难道有事情,姨妈能不帮手吗?”
“可是搬回去?你和宝玉的事儿,说了这么久了……”
“妈,您当姨妈是和您一样啊!看看珠大嫂子被揉搓的,再看看凤姐姐,宝玉到现在连个秀才还没得,先生都被他那什么‘禄蠹’,气得辞了馆。”
“可是我的儿,你不选宝玉,这婚事就白耽误在贾家了。”
“妈,您信女儿不?”宝钗见薛姨妈点头,“妈,我已经和姨妈说了您病了,要是她打发人来,女儿去挡了。您千万莫过去见姨妈。可成?”
薛姨妈点头允了,叫同喜去请郎中来,只说是头痛、头晕,薛蟠听了忙忙去请郎中去了。
第122章 红楼122
122
鸳鸯回去和贾母说王夫人要她去看晴雯,并说待晴雯好了就接进来; 还管着宝玉屋子白日的事儿。
贾母冷笑; “鸳鸯啊; 你太太的心眼啊!算了; 你带人去瞧瞧晴雯,不管怎么的,先接回老太太这里来。赶紧去吧。”
贾母甚是喜爱晴雯的伶俐样; 偶尔看着还有一些像自己的女儿。手巧; 这一府的女孩子就没有比她针线活好的。可惜呀,投错了胎。自己活着还能护着一二,等自己哪天去了; 看老二媳妇的样儿,必是不能容下的。
贾母转着念头; 想着宝玉屋子里; 得有这么个厉害人震着。可以后宝玉娶亲了,晴雯必是没好着落的。贾母翻来覆去想了半下午,到了傍晚就觉得头疼头晕起来。
鸳鸯带人把晴雯安置在自己白天歇息的屋子里; 听说贾母不舒服; 匆匆和晴雯说了几句; 晴雯摆手让她去照顾老太太。带鸳鸯和人出去后; 晴雯忍了一路的咳嗽; 终憋不住了; 扯过被子; 蒙头就是一顿猛咳。直咳的眼泪鼻涕齐流; 才掀了被子透气,觉得心里的石头去了五六分。
鸳鸯从屋子里出来遇到匆匆赶过来的王夫人,王夫人劈头问鸳鸯,“老太太如何了?”
鸳鸯回来还没见到老太太呢,哪里敢这样回话。鸳鸯施礼恭敬,忖度着小心地说:“还是要等太医来看。太太先请进去吧。”
王夫人忍了责问鸳鸯的话,心里想着:老太太莫非是想借病,就躲了这事儿?又不好把话问出来,急急进屋去看贾母。
鸳鸯伺候着王夫人坐下,又点了小丫头上茶,自己去里间看老太太。
“老太太,你觉得现在如何了?”
贾母睁眼看看鸳鸯,不想说话,但还是勉强说:“头晕。”
鸳鸯就知道老太太必是有想多了事儿,慢慢劝着,“老太太,莫想那么多,您老得为宝玉和娘娘保重呢。”
贾母略带点笑意,还是鸳鸯这孩子懂自己的心思。弱弱地问,“接了?”
鸳鸯点头,“老太太莫操心,万事都好着呢。”
贾母听鸳鸯的话,紧张了半下午的心情,松弛下来,觉得头也不那么晕了。鸳鸯趁机提高声音说:“老太太,太太来看你,来了好一会儿了呢。”
贾母伸手,摸摸鸳鸯的手,“好孩子,你让太太进来吧。”
鸳鸯笑,老太太也笑。
鸳鸯出来请王夫人进去,王夫人才已经听到鸳鸯的话,握了握鸳鸯的手,“好孩子,幸好有你。”跟着鸳鸯进了里间。
王夫人看贾母躺在那里,脸色憔悴,知道老太太是真的病了。心里咯噔一下,莫不是为自己撵晴雯的那几句话,怄的上火了?紧走了几步,跪到贾母床头,“母亲,都是儿媳该打,都是媳妇的不对,您,您……”
王夫人说不下去了,掏出帕子搽眼睛。
贾母看王夫人跪在床头,示意鸳鸯扶起来,“老二家的,说什么呢。赶紧起来。”
王夫人借鸳鸯的手起来。翡翠进来说老爷陪着太医来了,王夫人顺势躲了开去。
王太医给贾母扶脉,好一会儿才说:“老太太心思重了,凡事要想开些才好。”
贾母因晴雯已经接了回来,王夫人又跪下赔不是,怄了半日的气,消散了大半。笑着对王太医说:“人老了,闲着没事儿干,就爱东想西想的瞎琢磨。”
王太医人老成精,哪里想不到贾母是达成意愿了,故意板着脸说:“老太太,我也来这府里看诊几十年了,您老有孝顺的晚辈,还是莫要多费心思,保重身体的好。”
“好,好,都听你们的。”
贾政引着王太医去写方子,王太医少不得嘱咐贾政几句,莫要让老太太多操心,饮食也要清淡些,不然会是越发容易头晕头痛的。
贾政接了方子,吩咐人去抓药煎药。对王太医谢了又谢,奉上谢仪。鸳鸯从里屋出来,对着王太医和贾政一福,“老爷,老太太说有一不情之请,要麻烦王太医。”
贾政听了鸳鸯的传话,就对王太医恭敬一揖。王太医赶忙回礼,对鸳鸯说:“姑娘请说,老太太吩咐下来的,再难也要去做。”
鸳鸯笑着对王太医说:“老太太说真的不好意思了。是我们这院子里一个姑娘,老太太一直当晚辈看着的,病了几日了,麻烦王太医看看。”
王太医也不以为忤,对贾政点点头,跟着鸳鸯去瞧晴雯。王太医给晴雯把了脉,又略问了几句,说道:“姑娘这是陈年旧疾,寒气淤积在肺脏,遇冷就容易发作。遇到不识的人,难免把姑娘的咳嗽,当成肺痨。姑娘仔细别冻着了,我在给姑娘开个方子,好好养上三个冬天,就无事了。”
鸳鸯和晴雯对着王太医,千谢万谢。王太医留了方子,鸳鸯叫人直送出府门外。
屋子里,贾母看贾政也进来了,就说道:“我无事,就是下午胡思乱想的,累你们也不得安生。”
王夫人赶紧表态,“母亲都是儿媳做的不好,才让母亲操心的。”
贾母摆手,转而问道:“户部的人核对完了?”
贾政点头。贾母问王夫人:“你那里清点的怎样了?”
王夫人回道:“东西清点的差不多了,就是银子挪用的部分,儿媳……”
贾母叹气,招呼人找鸳鸯来,吩咐鸳鸯:“把我前日准备的盒子给你太太。”
王夫人惭愧地接过盒子,对贾母施礼,“谢母亲。”
贾母摆手:“多少就这么些了,剩下的我留出装老的,宝玉的和其他几人的,单子都交了鸳鸯收着呢。”
翡翠带人问是否摆饭,贾母不想吃,鸳鸯劝,“老太太吃了饭,好吃药的。”贾母勉强地同意了,也不留贾政夫妻,让他们自去忙。
贾政去前面书房,检查宝玉功课。王夫人回房就玉钏已经从薛姨妈那里回来了,就问玉钏薛姨妈怎么样。
“太太,奴婢去的时候,正赶上薛大爷送郎中出去,说薛姨妈可能是时疫,宝姑娘在薛姨妈屋子里哭呢。连薛大奶奶都在自己屋子里,消声屏气的。”
王夫人听了也没法,摆手让玉钏下去。自己打开老太太给的盒子,里面是厚厚的一叠银票,大大小小的,数数,整十二万的银票。王夫人喜出望外,原以为老太太也就出个三万五万的呢。对着单子估算了一下,叹气不已,还是差现银啊。
王夫人派人去帐房,把贾敏的嫁妆单子找出来。又一一比对了户部留的单子,稍稍松了口气。攥紧拳头,拿定了主意。立即派人去赵姨娘的房里,把贾政找了出来。
“老爷现今却的太多了,妾身想是不是把妹妹的嫁妆留下,也好府里应急?”
“这个?留了妹妹的嫁妆,那就意味着我们不再认林家这门亲啦。”
“老爷,这也是没法子了。家里总不能一点儿东西都没有,再说了,我们认有什么用啊!老太太还活着呢,可林姑娘去了侯府就没回来过。那孩子我们也养了五六年的,老太太白疼了她那么多年了。”
贾政听了,叹气,“好,都随你吧。”
“唉,妾身也是没有法子了。老爷早早去歇着吧,妾身把东西整理出来。”
“好。你也莫贪晚了。”贾政吩咐一句,回去赵姨娘房里。
赵姨娘乖觉的很,闭嘴不问贾政为何事烦恼,只说探春日日帮太太管家理事,很受太太赞扬;贾环日日认真读书,也受先生夸奖。贾政听了,心里宽慰些。叫了贾环过来,考问了一阵子,见确实照上次有进益处,就赏了一方砚台给贾环。心里叹气,要是宝玉肯这样用功读书,何愁功名呢!贾环到底是资质差了一些
王夫人一夜没怎么睡,第二日天一亮,就叫了周瑞家的把贾敏的嫁妆都另放了。然后指着要搬出去的箱笼,让周瑞家的带着彩云、玉钏她们几个,从私库里从外搬东西。每搬出一个箱子,王夫人的心就痛一下。到最后,王夫人已经感觉不到痛,只剩了麻木。
待东西搬完了,王夫人也没了吃早餐的心情,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打发玉钏找林之孝带人搬去前院。
林之孝带小厮搬完了东西,在王夫人院子里等着玉钏传话,不仅缺东西,还差着那么多现银呢。
第123章 红楼123
123
林之孝在王夫人院子里站了快半刻了,眼看快到午时; 想了又想; 揪住一个小丫头; “你进去和太太禀报; 就说林管家要去前面了。”
其实王夫人知道林之孝在外面,她紧着算手里的银票,算来算去还是差了那些——舍了吧!王夫人下定决心; 让周瑞家的带了个婆子; 把甄家寄存的二箱金子抬了出去,然后把手里的盒子和单子,让彩云递给林之孝。
“林管家; 昨晚和老爷商议好了,姑太太的嫁妆; 就不算在林家家产里面了; 一会儿你把嫁妆单子带前面去。这些银票,还有这些金子,尽够了。”
林之孝听说贾敏的嫁妆不在归还之列; 有些吃惊。但太太说和老爷商议好了; 和林家断亲; 也不关他这个做管家的什么事儿。就对王夫人匆匆施礼; 招呼几个传话的小厮和几个打扫的婆子; 把二箱金子抬去前院。
林之孝带人走的不见影了; 王夫人只觉得眼前发黑; 气血翻涌; 连日来的焦虑、憋屈,甚至二十年辛苦、均化为泡影的打击,让她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维持惯常的仪态了。王夫人想去炕上躺一躺,也许是昨晚没睡好吧。她安慰自己,睡一觉就好了。
王夫人站起来,抬腿想走回里间,只迈出半步,身体却开始打晃,彩云和玉钏儿赶紧上去扶。王夫人晃了几晃,突然之间一口血喷出,然后软了腿,向后仰倒,昏了过去。
周瑞家的带人把太太连扶带抬,弄回炕上躺好,打发彩云赶紧让人找郎中来。
贾政带着林之孝和户部侍郎、主事等交接,最后林之孝呈上一叠单子,贾政接过来看看,将单子递给户部侍郎,贾政难以掩饰突然涌上的羞愧之意,板着声音说道:“这是我妹妹的嫁妆单子,在官府也有登记的。这份嫁妆不在归还的财物中。”
好在户部的人也没多说什么,贾家和林家断亲的事儿和他们无关,他们只需要清点东西没差错,可以回去交差就好。
户部的人带着东西走了,贾政望着已经空荡了一些正堂,心里也感觉空荡荡的。今上啊,到底不是太上那凡事留三分余地的人,怕是今天以后,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荣国府,被今上追讨林家财产之事了。
再有皇妃又如何呢?今上可给了哪个宫妃额外的体面?连皇后都没有啊。贾政想想自己能得了学政的差事,真可以说是今上给的最大体面了。
贾政想想也就罢了,慢慢往自己的院子走。还是去看看王氏吧,老夫老妻大半辈子了,家里的事,都是她在辛苦操劳。
贾政才到院门,见周瑞家的往外走。周瑞家的满脸急色,见了贾政,匆忙施礼,急道:“老爷,太太刚才吐血后昏了,才醒了过来。从外面请的郎中说是伤了心经,心血不归,奴婢正想着去前面找老爷,看能不能请太医来。”
贾政听了心中大骇,王氏除了偶尔头疼,并没有什么不好,赶紧打发人让林之孝再去请王太医。
贾政见赵姨娘和周姨娘在廊下守着药炉,进了屋王夫人面无血色地半躺在那里,宝玉站在王夫人床尾,贾兰和贾环站在宝玉身后略远一些,探春在给王夫人喂药,李纨捏着帕子,给王夫人搽嘴角留出来的药汁。
许久等到了王太医过来,诊脉开方,叮嘱放宽心思,好好将养。
王夫人这里请医延药,借住的薛家也是兵荒马乱的。薛蟠因秋菱撞破他即将得手宝蟾,晚饭后借口洗澡水太热,劈手给了秋菱一巴掌。秋菱服伺薛蟠三年,那受过薛蟠一个指头。见势态不好,就往外跑,想躲了薛蟠。薛蟠见秋菱想跑,更是气撞顶门,抽了门插,赤条条地追出来,对着秋菱就不管头脸地打下去。香菱尖叫着从台阶上滚了下去,却爬不起来。薛蟠仍是不觉解恨,上前又踢了二脚。秋菱惨叫,薛姨妈听到动静不对,赶出来骂。薛蟠恨恨地回房了。
薛姨妈听得薛蟠没了动静,就让同贵过去看看秋菱。同贵过去见秋菱躺在地下,想搀扶她起来,却扶不起来。赶紧和薛姨妈说:“太太,秋菱怕是伤着了,起不来呢。”
薛姨妈骂了薛蟠几句,叫了婆子拿门板把秋菱抬回房,又吩咐人去请郎中。
隔日午后,户部尚书把从贾家清点出来的林家财物、还有贾家补缺失之物的银票等交给今上,又指着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