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按下去的葫芦。
  浮起来的瓢是有关辽东的人事倾轧。
  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与兵部主事刘国缙再度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这个折子在针对惠郡王、端郡王和瀛庶人的、密如飞雪的弹劾中显得尤其地醒目。
  三位阁臣看了以后不敢耽搁; 立即在二人的折子上分别附上他们的意见,打发值房的主事,专程从内阁值房送去到秉笔太监值房。
  这差不多是从皇宫的东南角跑到西北角了。
  刘时敏和魏朝看了折子也不敢怠慢; 他俩都揣摩明白了皇爷朱由校的心思,那是一心扑在想挽救辽东颓势上。
  刘时敏看了折子后问:“是你去送还是我去?”
  魏朝胆子略小; 推脱道“你是辽人; 你去更好了。”
  刘时敏立即揣着两份折子往乾清宫跑。
  围绕紫禁城有一圈的护城河; 刘时敏着急就走北上门,从宣武门进了后宫,绕过坤宁宫到了乾清宫; 亏得他年富力强; 熟悉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紫禁城里的禁卫也认识他这个新鲜出炉的秉笔太监了。
  朱由校才从停灵的寿皇殿回来,他见了跑得大汗淋漓的刘时敏就问他。
  “从哪里来?有什么急事么?”
  刘时敏还不急擦汗,先把折子递上去。
  “内阁派专人送到司礼监秉笔值房的折子; 奴婢怕误事; 就跑着送过来了。请皇爷宽恕奴婢御前失仪。”
  “嗯。起来。说的是什么事儿?”
  “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与兵部主事刘国缙分别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说熊廷弼不训练军马; 将领也未加部署,辽地的军心民心也背离熊廷弼,熊廷弼对辽地的刑罚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所有的军民只有不停歇的修建城墙和堡垒的劳务。”
  朱由校接过奏折看了看,然后对刘时敏说:“这是姚宗文上的折子?这字写的可挺漂亮。但是朕怎么就觉得多了些娟秀、少了些入木三分的、踏实的力韵呢。”
  刘时敏要哭了,皇爷,你该关注的不是姚宗文的字写好不好,你该关注的是熊廷弼的作为对辽东的影响,该关注他们俩人的弹劾是不是影响熊廷弼啊。
  朱由校弹弹折子,“这字可以拿去给皇后做字帖的。等朕的梓童进宫了,朕就让她给朕好好写几幅字,看看她在家有没有好好练字。”
  刘时敏要奔溃了,“皇爷,你什么时候选妃的啊?司礼监可都不知道呢。”
  “啊,你们不知道啊。王安的嘴巴还挺紧的啊。来人,赏王安十两银子。派人传兵部尚书、侍郎、定国公、英国公还有杨涟立刻来乾清宫。”
  听了皇帝的吩咐,在乾清宫值守的宦官,立即身轻如燕地飞跑了几个。
  “方正化,你带人去把养心殿收拾出来,把东西配殿给秉笔做值房。明儿就搬过来,省得来回跑误事。”
  方正化应声而去。他是朱由校才提到乾清宫管事位置的太监,也是司礼监出身。收拾养心殿的偏殿做秉笔值房也不算突兀,因为秉笔值房从来都是安置在天子常去的宫室左近。这回搬到养心殿去,很显然天子以后就要使用西六宫了。
  方正化打定主意要把西六宫也派人收拾出来。不要等皇爷要用的时候再吩咐,那可就太被动了。
  刘时敏趁着天子传的朝臣未到,把姚宗文半月前就弹劾熊廷弼的事情,赶紧扒拉出来给天子补课。
  朱由校听得连连点头,心里说这姚宗文这是一次弹劾不成功,就再来一次。看来是铁心要把熊廷弼拉下马的做法啊。
  兵部比都督府要近一点儿,但定国公和英国公骑马到的宫门口,与崔景荣前后脚进了乾清宫。等几个人给天子见礼后,刘时敏就把姚宗文与刘国缙弹劾熊廷弼的折子念了一遍。
  崔景荣立即恼火,顾不得君前失仪大声说道:
  “陛下,熊飞白的辽东经营策略,是符合目前军师动态的最佳办法。若不趁着上冻之前加固了各地的城防,补修城墙、加建堡垒,等到冬日里建奴来劫掠的时候,辽东军民岂不是处于无处可躲、家园无法可守的危险中。”
  辽东采取加强城防的守势策略,是崔景荣等兵部大佬汇同英国公和定国公才做出的决定,也是去年萨尔浒大败后,大明已经从占据优势的攻势不得不转为守势的被迫明智之举。现在兵部的一个小小主事越级弹劾辽东经略,不仅仅是针对了熊廷弼,也是攻击了他这个兵部尚书,这让他很不爽。
  “陛下,这刘国缙定是对熊飞白心怀暗恨。此前他曾因为招募的军卒逃失半数以上,此事曾被熊飞白报到朝廷而受到叱责。所以臣认为刘国缙弹劾熊飞白,有借公事报私怨的嫌疑,不仅会影响熊飞白经略辽东,打击辽东士气,还会影响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决策被质疑,应下旨叱责。”
  “那姚宗文呢?”朱由校接着问崔景文。
  “陛下,臣只知道他们仨同期为御史,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他们仨是曾经同期为御史。那时候三人意气相投,弹劾只标榜道德、不做实事的东林党是同声同气,默契投缘。时光荏苒,四季更迭,转瞬到了仨人闹甭的时候了。
  事起吏科给事中姚宗文。
  他原是户科给事,因守丧离职回乡,守孝期满回京想起复。吏部递了几次申请,神宗都不理不睬。后来姚宗文假借招徕西部民众的名义,托阁臣方从哲举荐自己,荐章上了几次,仍得不到任用。姚宗文给熊廷弼写信,请他为自己求一官职,而熊廷弼在辽东得知方从哲的荐章都没有奏效,辽东事务压力大、自顾无暇就没有应允,于是结仇了。
  后来姚宗文费尽心力,在光宗登基以后大补缺少的官员才得复职,得了到吏科做给事中的职位,接着就被方从哲派到辽东去检阅兵马。他到了辽东怎能忍住心里的怨恨,与熊廷弼议事的时候,往往借题发挥。
  熊廷弼是在萨尔浒战败之后,被神宗派去挽救辽东的危局的。他是个爆炭的急脾气,秉性刚直,又有些恃才傲物,手里还有神宗赐予他的尚方宝剑,自然不会在说话和做事的时候谦恭待人。俩人没有在辽东大打出手,已经是士人最大的克制了。
  而那刘国缙是辽东人,以前做御史的时候,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收到贬职的处分。辽地战事起来后,朝廷决定用辽人,于是他才做了兵部主事,参与军务。
  熊廷弼领了辽东经略后,刘国缙对他寄予厚望,但是熊廷弼的位置决定他必须以国事为重。他将刘国缙业绩不佳上报朝廷。就像崔景荣向天子介绍的,刘国缙主张召募辽人为兵,按他的办法召募了一万七千多人,后来有一半以上逃跑了。这等于是绝了刘国缙的上进之路。
  姚宗文到了辽东后,旧友重逢,心志一致,俩人一拍就和,决定弹劾熊廷弼,直到拉他下马。
  兵部其他人和定国公、英国公也纷纷坚持熊廷弼的加固城防是正确的。
  朱由校沉吟一会儿,“这辽东的方针策略,是你们兵部和都督府同心协力做出来的,朕也认为符合如今的辽东现状。所以由你们兵部去函斥刘国缙越级弹劾之事,并出公文抚慰熊经略是上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崔尚书可明白朕的心意?”
  “陛下放心,臣明白陛下心意。臣这就会兵部,今晚立即派五百里加急送兵部公文去辽东。”
  “好,你们兵部诸卿立即去。”
  崔景文带着人立即告辞。
  “英国公、定国公,你们二位代表五军都督府出面替朕慰问、支持熊廷弼。辽东离不得熊廷弼、辽东不能乱、辽东不会换人。”
  “臣遵旨。”
  英国公和定国公也跟在兵部之后离开。
  朱由校看着在一边奋笔疾书的记录起居注的史官,对刘时敏道:“你去内阁把这件事的解决过程、结果告知内阁,他们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知道朕的态度了。”
  “奴婢遵旨。”
  朱由校摇摇头,“你以后可以自称为内臣。”
  刘时敏立即红了眼圈,跪地给天子磕头。
  “内臣刘时敏谢皇爷恩赏。”
  从自宫为宦官,刘时敏这个官家子弟费尽周折才得以入宫,同时也成了皇家的奴婢。现在天子允他以内臣自称,是对他最大的恩赐和肯定。
  万死难以报君恩。
  朱由校以为自己的表态,就结束了对熊廷弼的弹劾了。内阁、兵部、都督府也是这样认为的。那想到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轰轰烈烈的天启党争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大幕。
  有没有李进忠(魏忠贤)、有没有客氏,有没有天子积极的处理朝政,都没有妨碍东林党人睥睨他人、自诩为道德君子指责他人的做派。
  且随着方从哲推荐的起复官员到位,平静了没多久的朝廷再起滔天巨浪。


第766章 木匠皇帝21
  事情并没有到此就结束了。
  第二天; 内阁收到了御史顾慥弹劾熊廷弼的折子。折子内容写的很犀利,用刘时敏整理出来的白话就是“熊廷弼出关一年有余; 诸事没有规划;蒲河失守,隐瞒消息不上报;带着兵器的战士不用于作战,只用来挖沟,尚方宝剑在手不求有补国事,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
  御史冯三元也同时上折子弹劾廷弼八件没有谋略的表现,三件欺瞒皇帝的事。还在折子里明确地表示不罢免熊廷弼; 辽地最终将无法保住。
  御史张修德上奏章弹劾熊廷弼的修筑城墙等举措; 破坏辽东重镇襄平。
  兵科给事中魏应嘉也上折子弹劾熊廷弼在辽东所为。
  方从哲前一晚已经得到刘时敏转告新君对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态度,也得知了新君的处理意见; 就利用首辅的权利; 直接把几人的封还。
  这一下子可就算是捅马蜂窝了。
  姚宗文没想到自己好容易主持的弹劾熊廷弼行动; 居然被内阁首辅封还了折子。他立即把弹劾熊廷弼的矛头指向了首辅方从哲。
  朝臣应者云集。
  弹劾的内容集中在方从哲应该为萨尔浒战败负责,应该为光宗死于红丸案负责,应该为这几年他做首辅期间朝政败坏、官员缺失、吏治不清负责,
  桩桩件件指责的言外之意就是首辅方从哲已经是大明的罪魁祸首; 是坏了大明根基的十恶不赦之徒; 应该族诛以谢辽东那几万死亡的将士。
  同时被拉出来弹劾的还有前辽东经略、正在诏狱待审决的杨镐、另外就是仍在兵科任职的给事中赵兴邦。
  已经在三个月前做出了定论的萨尔浒战败案,又被别有用心之人掀开了。
  弹劾熊廷弼的奏折被方从哲封还了; 但是弹劾他自己的,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得让内阁主事把弹劾自己的折子放在专门的箱子里,一个不缺地送去司礼监。
  刘时敏在养心殿收到这些弹劾首辅的折子; 依着天子的吩咐,把弹劾这些人的折子登记在一张大纸画就的表格上。然后发现这些人弹劾的内容虽然不同,总结起来还就那么几条,上折子的人间隔交叉弹劾意见,很明显是有谋划的行动。
  “朕算是明白太/祖为什么喜欢廷杖了。这些人明显就是勾结在一起,为邀名不顾朝廷利益呢。”
  朱由校啧啧有声。
  “时敏,等登基大典完成后,朕立即把这些人打一顿如何?”
  刘时敏摇头,“皇爷,那就成全了他们想记入史册的痴心妄想。”
  朱由校点头,“说的有道理,但是不打他们一顿,真是难消心头这口气。这些人整天政事不干,只会张口咬人。贬官,他们回乡就编排朝廷的不是。你看看杨涟、左光斗居然也掺和进来了。这可让朕失望了啊。你去催催户部尚书,看看他那里献田、隐户统计弄出来没有。”
  刘时敏躬身行礼,然后去户部找李汝华。他隐约揣摩出来天子的意思,是想要看参与弹劾的官员是不是有违法之事。
  方从哲受不住四面八方针对他的弹劾来向朱由校递交辞呈。
  “陛下,老臣闲适在野十五载,本已无意仕途了,但不得不应召重回朝廷。这七年殚精竭虑,与神宗是未能清扫了建奴威胁的不合格首辅;与先帝,唉,先帝遗命老臣保李选侍,老臣愧疚。”
  朱由校冷笑,“你愧疚什么?要不要为孝和太后报仇,朕自有主张。难道你认为李选侍不该死吗?”
  “陛下,她到底是你的庶母。”方从哲不甘心。
  “自然重不过此身的生母份量。”
  朱由校凉凉地回答方从哲。心里纳闷李选侍死了几日了,早凉透了,方从哲这个首辅到现在再与自己纠缠李选侍之死,有什么意义吗?
  “陛下,先皇一度要封李选侍做贵妃、皇贵妃的,其心愿是要保李选侍的。忽视父亲的心愿亦是不孝。”
  “呵呵,那李选侍按照宫规早该死了。是先帝昏聩,纵容其不法罢了。”
  “子不言父过。陛下。”
  方从哲对着朱由校殷殷劝解。
  “朕是文盲,不懂你说的这些话。朕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方从哲被“文盲”噎得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处。陛下,你就是以文盲自居也多少像样子一点儿,你拿着杨涟和左光斗的折子,看得津津有味的,哪里是一个“文盲”能有的做派。
  朱由校从方从哲的表情看出他的内心所想,立即把手里的折子倒过来。把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陛下,老臣如今继续恋栈首辅的位置不去,对朝廷百害无一利。请陛下允许老臣辞官回乡。”
  “不准。内阁还缺人干活呢。你可别给朕玩生病那一套啊。户部的献田隐户表格,你填写了没有?”
  方从哲立即没了生气。
  “陛下,这天下秋闱得中的举人,有几个没接受献田和投靠的。”
  “那就是说取消举人的减免赋税田亩数目、和免徭役的人口数,就能够增加太仓的赋税了?你这主意好。就这么干了。”
  方从哲吃惊地瞪大眼睛,身子从椅子上往下哧溜。嘴里还强调着:“陛下,臣没有这么说。”
  “那你是不想太仓增加银两、朝廷不增加赋税了?”
  方从哲眼睛一闭晕死了过去。
  太医再度来到乾清宫的时候,方从哲已经清醒了。
  “陛下,老臣实在是不堪这些弹劾的烦扰。去年萨尔浒之战前,老臣病休在家。辽东援军缺少粮饷,老臣数度请神宗下拨内帑金。百万的缺额啊,而太仓、太仆、工部合出五十万两,此外五十万两,不能不仰望于内帑。可是神宗只拨了十万数。”
  方从哲黯然泪下。
  朱由校是一点儿也不同情他。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方从哲在野的时候交游广阔,抨击时政很厉害,难怪东林党的老前辈、首辅叶向高看好他,把他引为潜在的东林党。反复向神宗推荐他。而他起复后的入阁,违反了廷推的程序,但神宗坚决用他为阁臣,不能否认叶向高多次推荐的作用。至于叶向高不得不从首辅的位置请辞,他成为首辅也是因缘际会的事情。
  “朕知道你艰难,可是这天底下就没有得了名、居高位,不付出相应代价的事儿啊。”
  方从哲被噎得咳了几声。
  “陛下,不是老臣想做首辅的啊。老臣那时候也举荐了沈鲤沈仲化的。但是神宗不允。吴道南又因科场弊案请辞。臣多次上疏神宗不理不睬。灾荒,不拨内帑金,亦不发帑。发临德仓粮,也是收效甚微。榷税矿监扰民,老臣奏请了多次,期望能够‘停征改折’,以兹赈济灾民。想以一时的权宜之计,来安抚地方的动荡不安,进而弭平地方严重的盗情,然神宗仍是未置可否。至于补充京师六部和地方缺失的官员,老臣更上了无数的折子。神宗每次都说‘好建议’,就是不批准。”
  神宗这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是拗在福王不能为太子的根症上。
  朱由校从一边的盒子里翻检出记录姚宗文的数个弹劾折子内容,展示给方从哲看。
  “朕的好首辅,你先别抱屈。沈鲤沈仲化是东林党万心所向之人。这人听说已经辞世几年了,就不再说他了。这姚宗文是你给他起复的?这两天来势凶猛的弹劾浪潮,就是他从辽东回来引发的。还有你推荐的那个汪文言,”
  朱由校从御案上一个纸袋里抽出汪文言的身世来历,递给方从哲看。
  “你看看你起复、推荐的都是什么人哪!这汪文言是狡胥奸吏,负案在身,先投到王安的门下做门客,朕收了王安的外宅,他就游走在杨涟和左光斗魏大中之间,被他们引为知己。还能混到你这个首辅推荐他做中书舍人。一个姚宗文、一个汪文言,还不算未曾到京就任就鼓动弟子弹劾你、看好首辅之位的。”
  方从哲看完汪文言的简历愣住了。
  “他怎么是这样的人!和他自己说的、还有杨文儒、左共之推荐的都不一样啊。”
  “君子可欺之以方。”
  “陛下,你是文盲吗?”
  “是啊。这是王安说的话,朕记住了一句半句而已。”
  方从哲捂胸,为了不被天子气死、不被朝臣再指责弹劾,这首辅绝对不能做了。
  “陛下,老臣定要辞了这首辅了,实在是有心无力扛不动了。”
  “嘁,不就是姚宗文和刘国缙弹劾熊飞白被你封了回去嘛。要是朕允了你辞职,以后他们看谁不顺眼儿,就弄一帮子人再行今日弹劾之事,这朝廷岂不是由那些只会呱呱叫的小人做主了。”
  方从哲心气顺了一些。
  “中涵呐,”
  朱由校突然称呼方从哲的字,把老先生吓了一跳。
  “朕加封你做太傅好不好?”
  方从哲赶紧摇头。
  “那你就和孙景文一起来做帝师如何呢?”
  方从哲的眼里立即涌现出跃跃欲试的光彩。
  作者有话要说:  双十一之后,你的钱包里还剩下啥?
  为余额不足的你及时送上暖心感恩节活动↓↓↓
  2018/11/14…11/18:
  长评有奖:活动期间,在任意v文下留下千字长评的用户,均可获得5瓶营养液(活动结束后统一发放营养液 )!
  2018/11/13…12/02:
  充值有礼:无论你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只要参加,并符合活动规则,就能获得晋江币!累计充值还能参与抽奖!
  即日起至12月31日,支付宝新用户即可领取8元红包!点击领取>>
  霸王票抽奖:活动期间,每投出价值1元的霸王票就获得火鸡一只,积攒10只火鸡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姜酱讲江:
  这个感恩节,看姜酱,抽晋江币!点此参与>>


第767章 木匠皇帝22
  朱由校看着方从哲眼里涌现出来的跃跃欲试光彩; 忍不住在心里喟叹。
  这就是一个面上秉公行事、内里热衷名利、能力一般、官运却奇佳的心性懦弱、没有强硬主见的人。
  但这人最大的好处是心正,行事虽然有点儿老好人的做派; 但总的来说还是以朝廷大事为重。
  可是拘泥于心性,不适合做主官。做一部尚书都不适合,但是做首辅还是最合适朱由校的。因为他不需要主意正的首辅,能够领着几个有能力的阁臣,处理日常琐碎的事务、遇到大事儿不敢担的首辅,最是对他的脾胃了。
  方从哲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他名义上无党无派。但他曾任国子监司业、祭酒; 门生众多,在士林中也是极有拥护者的一个大山头。实际上; 在他出山以前; 他的门人、担任给事中的亓诗教就已经组织了齐党。由于亓资历较浅; 为了能够达成扩张势力,就力推方从哲出山。
  他的起复、入阁、乃至首辅,实际是各方较量后,达成的一个妥协。
  朱由校放出诱饵; 如愿看到方从哲上钩; 把几个老家伙都推到帝师、太子太傅的位置上,都七十岁以上的人了; 还能活几年呢。但是这几年若是能让他们顺着自己的导向做事儿,把一些能干的、心思正的人提到内阁、六部、六科的重要位置上,才能够逐渐把持住朝廷的走向。
  “方首辅啊,这些弹劾你就当是夏日的苍蝇; 嗡嗡嗡的虽然讨厌,但是都入秋了,也烦不了多少日子了。有朕信你,他们又能奈何你什么呢。等朕行过登基典礼,朕就会处理这些人的。”
  方从哲被安慰到了,但他的老好人性子有发作了,开始为杨涟、左光斗求情。
  “陛下,杨文儒和左共之虽然也弹劾老臣了,可他们还是东林党里肯做实事的人。就是移宫之事等,杨文儒也起到重要作用了。请陛下还是为朝廷多留有用之人。”
  “朕知晓,但是朕早已说过了,这朝廷以后没什么齐楚浙党东林党了,只有一个帝党。他俩还参与东林党这样的活动,未免不把朕的话放在眼里了。”
  “但是,但是还是请陛下放过杨文儒和左共之。”
  方从哲爱才,不忍看杨涟和左光斗丧命。在他的眼里,新君就是为了自己心里快意,不顾先父遗愿,庶母也要亲手杀死的狠厉之人。
  朱由校为难,想了一会儿才勉强说话。
  “唉,好,既然你这个苦主给他俩求情,朕就放过他俩了。但是你得去说服他们来朕这里认错,以后不再凑热闹参与弹劾。还有给事中惠世扬、程诠等,你能说服他们,上折子否决自己对你的弹劾,日后朕就不追究他们。”
  方从哲的老脸立即皱成了苦瓜。自己要是能说服他们,他们也就不会上奏本弹劾自己了。
  这时刘时敏抱着一个文件盒子进来,方从哲只好不情不愿地告退了。
  朱由校先吩咐人去把杨涟、左光斗找过来,然后吩咐刘时敏,“把弹劾熊廷弼的人找出来,看看他们中举前后家产的变化。算一算他们这些年侵吞了多少国家的赋税、躲避了多少徭役。”
  刘时敏抱着东西去一边的小桌统计。
  杨涟与左光斗同时到了乾清宫,君臣见礼后天子赐座。杨涟发现御案上有几个盒子,分别贴着标签:弹劾熊廷弼、弹劾方从哲、弹劾刘一燝、弹劾韩爌。
  这几个盒子昨晚还没有见到呢。
  朱由校点着那几个盒子对二人说:“这些奏折,朕让他们晚些登记归档。因为熊廷弼这一年余经略辽东颇有成效。”
  杨涟赞同道:“熊飞白经略辽东使得辽东局势安定并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值得表彰的。”
  “但是这些弹劾会动摇他坚守辽东的信念。”
  杨涟点头。
  “方首辅封回这些人的的继续弹劾,是朕命他所为。”
  杨涟变了脸色。
  “那些官员弹劾熊廷弼不成,就转而弹劾不能让他们奏章直达御前的内阁首辅。方从哲才与朕面辞阁臣职位。杨卿你,朕倚重之肱骨重臣,知方首辅这些年为朝政所付出的精力,你怎么能掺和到弹劾方从哲之事中呢?”
  杨涟站起来行礼后说道:“陛下,方首辅对萨尔浒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由校点头,“方从哲为首辅期间发生这样的大败,是要担负起他该负的责任。但是杨卿真要问你的是,若你去年在方从哲的位置,在粮饷不足的情况下,你该怎么做、你会怎么做?”
  杨涟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当准备好辽东大军后,再与建奴应战。”
  朱由校伸出一指,“杨卿,杨镐当时也以准备不足没有立即用兵。是朝中能提供的粮饷有限,这个前提你不能忽略了。”
  杨卿哽住不知自己在说什么好。
  去年方从哲最后能脱罪,也是因为这个理由。
  他想了一会儿才说话。
  “陛下,萨尔浒之战的直接战败原因,是总兵杜松冒进导致主力被建奴伏击、全军覆灭,但是杨镐身为辽东经略,要根据当时的军事做判断。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由来就是为此。但是方从哲在后方催促杨经略匆忙用兵的责任不能推卸。”
  “杨卿,朕在问你,如果去年你为首辅,不能为前线将士提供足够的粮饷,你怎么办?朕不是要你分析萨尔浒战败的原因。”
  左光斗站起来。
  朱由校立即对他说:“左卿,你让杨卿说。”
  内书房的目光都集中在杨涟的身上了,灼灼之意甚至能将杨涟燃烧。
  杨涟躬身向天子一拜说道:“陛下,臣不该为萨尔浒之战中方首辅所为兴弹劾。臣请陛下责罚。但是臣对他其它几点的弹劾还是对的。”
  朱由校端着与年龄不符的语重心长,对杨涟谆谆劝导。
  “杨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的首辅之位并不是他本人争取和愿意的。朝中和地方多处缺少官员,也不是他未曾上书与神宗。先帝在位一月不足,补上如此多的官员,尚有近三十被方首辅推荐起复的官员,在来京师的途中。虽难免良莠不齐,但是方首辅之功不可没。朕说的可对?”
  杨涟愧疚道:“陛下,是臣却不过情面,是不应该弹劾方首辅。臣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屈指敲御案,一下一下仿佛敲在杨涟的心上。
  “杨卿,这次朕不会责罚你,因为方首辅为你二人求情了。你们可猜得出方首辅为什么向朕求情,不要责罚你和左卿吗?”
  杨涟和左光斗都吃惊地摇头。
  “方首辅言:你二人虽然弹劾他,可你俩还算是东林党里肯做实事的人。他请朕为朝廷多留有用之人。他虽没宰辅的才干和相应的心性,但他的心性软善,有一颗做事只从朝廷出发的公心,你二人呢?你们这次的弹劾都是出于公心吗?”
  左光斗开口道:“陛下,方首辅之才能实不堪承担首辅职责的。”
  “左卿,朕问的是这次对方首辅的弹劾是出于公心吗?”
  左光斗呐呐不能言。
  “朝堂之事必要以公心为先。若以为朕能容许结党营私、朋比为奸的事情在朝堂泛滥,对当今危机的辽东就是雪上加霜。弹劾方从哲为次,要弹劾熊廷弼才是姚宗文和刘国缙等小人的私心。
  至于方从哲是不是够做首辅的能力,朕自有论断。六年一次的京察,吏部也会给朕一个明确的答案。若是有人说谁都可以随时弹劾首辅不称职、需要立即罢免,朕这位置给他做就是了。”
  这话说的就诛心了。
  左光斗身为御史立即就想与天子争辩,杨涟拉了他一把,制止住左光斗的冲动。
  “左卿,你不用不服气。那汪文言在此间做了什么?你当朕全然不知吗?一个负案在身的狡胥猾吏,游走朕的肱骨之臣中间,挑拨生事。当朕的东厂和锦衣卫是吃干饭的?
  朕在三天前说过,这朝廷往后就只有帝党,再无齐楚浙党也无东林党了,你们还继续做这党同伐异的勾当,当朕的话是放屁么?”
  朱由校说的太不文雅了,杨涟和左光斗面面相觑然后低下头,不敢在新君的气头上还嘴,主要的原因是弹劾方从哲不是出于公心。而那汪文言之前鼓动他们弹劾方从哲之事,确实是出于东林党的需要——
  这几十年东林党被齐楚浙党围剿殆尽,只有空出足够多的重要位置,东林党才能够上来更多的人。
  朱由校见二人低头,也就不再追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