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国太与孙策说要给孙仁安排先生补课,孙策立即就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有自己的幼妹参加的报名考试,就像既往二妹妹生产后还回到刺史府里做事一样,会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远在汉中郡的周瑜得到太史慈带来的人马支持,不顾过年立即与张鲁叫阵。他虽然读书不少、但是武艺更是属于高强那一类的。多年领军厮杀,性格也更向英雄主意趋同。无比地憎恨张飞在他与张鲁将对将单挑的时候、跑出来助阵张鲁。
  亏得上次庞统和司马懿联手挡住了张飞、拼小命一般把他救下来,三人都受了不轻不重的伤。要不是东吴的军卒久经沙场,就得被刘备在他们仨对俩的混战中冲乱了军阵,形成全军的大溃败。
  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叫阵的时候,军卒在庞统和司马懿的调/教、周瑜的默许下,不管刘备是不是皇叔了,痛骂张飞卑鄙、刘备卑鄙、张鲁无能,从他们本人一直上溯到他们的祖宗无德,才养出他们这样不守规矩的贱人。
  东吴的军卒手持铁皮喇叭在汉中郡的城墙外,喊得守城的军卒都为自家主帅和太守感到羞愧。刘备无奈只好与张鲁再度领军出城。
  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恨声道:“公祺,这次我来打头阵,把周瑜等三人都留在这里。”
  张鲁见识了张飞的武力后,庆幸自己当初把刘备留在汉中郡了。张家子侄不少,还真的就没有一个能比张飞更能打的。
  他见张飞这么说,立即对张飞抱拳,“如此就拜托益德了。我与玄德为你掠阵。”
  刘备殷殷地嘱咐张飞一句,“贤弟,东吴避战数日,你要多加小心。”
  张飞哈哈大笑:“大哥,公祺,你们看我的。”
  两军阵前张飞拍马疾驰,到了中间横提丈八蛇矛,大喝一声。
  “燕人张飞张益德前来应战。东吴周瑜过来受死。”
  太史慈到了周瑜所率的大军中,就得知了他们上次小败的原因。立即也就明白了荀彧派自己过来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孙策为什么把自己从交州调回来。他是有与孙策不相伯仲的战力,见张飞叫阵,向周瑜点点头,立即拍马挺枪迎了上去。
  张飞见了太史慈过来,立即就愣住了。他收了蛇矛,问对面持枪的太史慈
  “子义,你你为何来此处?”
  太史慈持枪抱拳对张飞说:“益德,我在吴侯孙策帐下听令多年,益州牧刘璋已经降了吴侯,益州文武大都已经降,你与刘皇叔也莫再犹豫了。”
  刘备匆匆拍马过来,庞统担心又出现二对一的局面,立即纵马奔过去。
  就听刘备对太史慈说道:“子义,北海一别多年无恙乎?备常思念子义的勇猛,对孔北海的点滴之恩报以涌泉。天下间如子义这样的好男儿万里无一啊。”
  庞统年轻,不知昔年孔融因直言惹恼董卓、被放逐到黄巾军闹得最凶的北海国为相的旧事。当年太史慈避祸江东,孔融曾关照过他的母亲,所以北海国被围的时候,他冒着危险冲破黄巾军的围困,去找时为平原相的刘备解了孔融之危。
  太史慈忆起昔年自己游说刘备的话,略略惭愧了一下,还是对刘备说道:“使君向来是有仁义之名、更是通晓大义之人,现在益州刘季玉已经降了吴侯,使君就莫再犹豫了。吴侯也是仁义之人,必不会亏待使君的。”
  刘备潸然泪下。他抬手抹去眼中之泪,对太史慈哽咽道:“子义,你不知我兄弟关云长,他死在孙策和周瑜联手合击之下,尸骨无存啊。我怎能不为兄弟报仇?”
  庞统在一边听的忍不住了,他提枪指着刘备道:“大耳贼,你莫胡言乱语、颠倒黑白。是关羽与曹仁俩人先在广陵郡联手、杀了吴侯和周公瑾的岳父桥蕤桥将军。桥将军尸骨无存。其无子,吴侯和周公瑾身为女婿不该为岳丈报仇吗?”
  几人的声音都不小,庞统的声音尤其大。
  张飞怒怼庞统,“桥蕤从逆贼袁术,难道不该杀吗?”
  “你们从逆贼刘璋,难道比桥将军昔日可有区别?”
  “刘季玉是益州牧,还请莫称其为逆贼。”刘备婉言相劝。
  “刘焉做益州牧的时候车驾服饰逾制,刘璋之后数年对朝廷不税不贡,多年视朝廷如无物。刘皇叔与张益德在洛阳逗留数年,难道要推脱不知此事?”
  庞统争锋相对、反唇相讥。刘备被庞统的话说得面色紫胀,嘴唇翕动发不出声音来。张飞面色偏黑,但他对面的太史慈也看出他被庞统指责得脸上颜色不对了。
  司马懿对周瑜说道:“怎么变成打嘴仗了!”
  两军阵前开始弥漫出诡谲气氛。任是谁也没见到过、想过会出现披挂整齐的将军们,不动刀动枪地拼命改为嘴巴头上争锋了。
  太史慈见庞统几句话辩驳的刘备、张飞无话可说,就再次努力劝说二人。
  “刘使君、益德,刘璋父子这十余年的行为与逆贼袁术并无区别,现在刘璋已降,你们就此也降了吴侯。慈在吴侯跟前小有脸面,定会竭力保奏刘使君之仁义。”
  张飞见刘备沉吟不语,一跺蛇矛怒喝一声。
  “大哥,云长惨死,我二人发誓要为其报仇的。”


第730章 武烈皇后76
  张飞目眦欲裂地吼完; 刘备对着太史慈再度垂泪。
  “子义,昔年我与云长、益德曾誓以共死不可背。益德自云长去后念念不忘其教导; 某也日日忆着云长以兄礼待我、辅佐之情义。罢了,若你今日真的想动手取我兄弟姓名,备别的做不到,束手成全你在吴侯面前得一功劳还是可行的。”
  庞统听完刘备的话,猜想必是昔日太史慈曾受过刘备的道义相助。暗道这大耳贼真是奸猾卑劣啊。这不是难为太史慈吗?谁能对曾与自己有道义相助的人能狠得下手呢。
  要说一对一单挑的事; 庞统是打不过张飞的; 他和司马懿联手还受了伤。能打到这程度,还是张飞分心要救张鲁,但也亏得他去年实习的时候,私下里与孙权、诸葛亮对练; 得了孙策不少的指点。
  但是刘备挤兑太史慈; 在庞统跟前就不够看了。论动脑挖坑耍嘴皮子; 他可以让张飞、刘备一起上了。
  “刘皇叔; 你若是与张益德不肯认同桥将军与关羽是一命抵了一命,你们兄弟去寿春找吴侯。冤有头债有主的; 吴侯不会不认的。”
  庞统说的云淡风轻,好像孙策是那谁都能抡刀、轻易就砍杀得了的普通人。
  两军阵前能听清庞统说话的人; 都禁不住要对庞统翻白眼了。让刘备和张飞去寿春找孙策?司马懿不自觉地驭马往前走了几步,他想听得再清楚一点儿师兄接下来说什么。
  他还从来不知道平时总是严肃板正的、爱端着师兄架子的庞统,会说这样噎人的话。
  司马懿与庞统同岁,还比庞统大了点。初与庞统相见的时候,对才貌不显的庞统这个师兄; 也仅仅是出与礼貌相交,心里有些不服气本家族长司马德操以其先跟他学习,就令自己持师弟礼有点儿不服气。可交往下来,不论是天文地理还是经书韬略庞统都胜他一筹。
  庞统靠自己的才学赢得了司马懿敬重。司马懿这次得了与庞统同行的机会,那是日日地黏这师兄同进同出地探讨学问,所以才有二人共同抵抗张飞的默契,得到全身而退的机会。
  可张飞等不得庞统再絮叨,对着这边战阵大喊。
  “周瑜,你个胆小鬼,你要躲起来不敢应战吗?”
  周瑜俊脸如霜降般立即沉了下来,持枪驭马就要往两军阵前去。司马懿赶紧伸手扯住周瑜战马的缰绳。
  “周将军,你是大军主帅,焉用理会对面战将的叫阵。看太史慈怎么做。”
  太史慈见张飞如此不尊本部的主将周瑜,挺枪对着张飞咆哮。
  “张飞张益德,我念着昔日与使君的情分,与你好好说话。你竟然敢辱我东吴大军主帅?来来来,我陪你大战三百回合。”
  张飞见太史慈阻拦自己与关羽报仇,气得哇哇大叫,手挺蛇矛与太史慈动起手来。刘备见状不妙赶紧上去要阻拦张飞,庞统悄悄地出枪横在刘备的马前。
  刘备无奈只好拔双剑与庞统战在了一起。
  几个照面下来,张飞与太史慈旗鼓相当,庞统也不弱了刘备。
  周瑜就对司马懿说:“刘备是汉中郡的太守,我该替换了庞统对他。你与庞统小心张鲁,待我指令或回援你们。”
  司马懿立即点头,“公瑾兄小心。”
  与庞统合作对张鲁,司马懿也不畏惧。他看着周瑜往两军阵前而去。
  别看周瑜打不过张飞,收拾刘备还是做得到的。
  “大耳贼,你附逆背叛汉室,不忠不义愧为皇叔,且留下命来。”
  刘备见周瑜过来替庞统,心里知道自己不是周瑜的对手。而关羽攻打广陵郡归根到底也是自己的主张,他怕自己陷入周瑜和庞统的夹击,立即拔马就向本部逃去。
  刘备一边往回逃一边大喊:“公祺,快来助我。”
  张鲁密切关注着两军阵前发生的的一切,见周瑜出阵他也就立即催马上前。如今见刘备往本部逃回,知道该是自己再战周瑜的时候了。
  他摘下背后的弓箭,嗖嗖嗖三箭连发阻拦周瑜追赶刘备,哪想到庞统见刘备逃开,也同样是嗖嗖嗖三箭连发对着刘备追去。
  也是刘备命不该绝,他见张鲁出马来迎周瑜,就立刻兜转马头回战庞统。
  周瑜与张鲁的距离尚远,他挥枪拨打箭矢,一边迎战张鲁一边吹响了口中的竹哨。司马懿见周瑜吹响了竹哨,立即吩咐道:“擂鼓助阵。”
  东吴的战鼓轰鸣,张鲁的部属还有刘璋给刘备的军卒也跟着擂鼓。周瑜嘴里的竹哨吹的越发紧迫。一时间两军阵战鼓震耳,混杂着东吴军中大量的竹哨尖锐鸣叫,激荡着军卒的热血上涌。
  东吴的军卒十人一队,两万人踏着鼓点、跟着竹哨的指引,整齐的脚步往对战的阵中压去。
  张鲁大叫不好,他见识过东吴军卒小阵的厉害,在主将战败被追赶的时候还能够坚持不溃败。现在自己与周瑜在两军阵前,自己的兄弟和裨将势必不敢放箭。
  他冷汗涔涔沿着脊梁而起,觉得自己的战袍内里立即就湿透了。虚晃一招拔马就想脱离与周瑜的对战。周瑜这时候哪里肯让他离开,枪枪不离张鲁的要害,张鲁生生被拖在两军阵中,眼看着东吴的大军压了上来。
  汉中郡的张家战将都是张鲁的亲兄弟、堂兄弟居多,见东吴的大军往前冲,怕张鲁被裹在东吴的军卒里出事,立即指挥起本部军马往前冲。
  刘备抵挡庞统尚有余力,他瞥到两军军卒都在往前冲,心里知道不妙,混战起来怕是要输,他拨马就往侧翼奔逃。
  庞统也不追赶刘备,长/枪一抖,扫视战场,恰好看到张飞与太史慈斗得难分难解。他想起孙权的痞话,“趁他病要他命”。
  庞统兜转马头转到张飞的身后挺枪就刺。
  率军上前的司马懿简直要捂眼睛了。师兄哎师兄,你你你……要不是还记得不能提醒张飞,他都想给庞统一句:背后偷袭岂是君子能为之事!
  恁不要脸啦。
  太史慈与张飞缠斗,看到庞统出枪,知道周瑜与张鲁对阵的时候,张飞曾上去助阵,险些使得周瑜命丧当场。他与张飞战了这许久,暗暗钦佩张飞的武功了得,同时也是拘着往昔刘备的情义,才不曾对张飞下死手。见庞统偷袭,心念闪转间手下就慢了一瞬。
  他这表现落在张飞眼里就是机会来了!
  张飞恨他啊,恨他不念旧日情谊、阻拦自己取周瑜的性命给关羽报仇。他以为太史慈是徒有虚表已经力竭,双膝叩马腹、手上丈八的长矛奔着太史慈的胸前,疾若闪电毫不留情地扎了过去。
  张飞的战马往前一窜,庞统的长/枪落空。
  太史慈慌忙拦截瞬间到了胸前的长矛,庞统长/枪落空、驭马前冲之势,使得半拉枪头就扎进了张飞战马的臀部。
  疼得那战马伸长了脖子咴溜溜地长嘶,后蹄高高尥起,好悬把张飞掀翻下去。
  庞统一击得手,恰好司马懿领着大军也压到近处了,他把脖子上挂着的竹哨塞到口里,开始拼命地吹。
  张飞眼看着自己就要取下太史慈的性命了,战马受伤变故陡生。耳边突起的尖锐竹哨,让受伤的战马更是要癫狂。不等他安抚胯/下的战马,太史慈递上来要命的一枪——把张飞从马上挑了下去。
  太史慈恨啊,他是后知后觉地发现,张飞的那一下是奔着要他的命下手的。
  两军开始混战,战鼓震天竹哨锐鸣。
  张鲁和刘备的军卒也有两万余人,但是与东吴的军卒相遇后不到二刻钟就开始溃败,成为一面倒的追杀之势。
  震天的战鼓声歇息了。刺耳欲狂的竹哨也消声了。刚刚甚嚣尘上的喧嚷厮杀声,仿佛都不曾发生过。只有冬日的暖阳高高地悬挂在中天,热烈地给雪后的汉中郡送去温暖的拥抱。
  雪地上散落着刀枪剑戟、头盔认旗,触目遍是残肢断臂。皑皑白雪衬着的鲜红,怵目惊心,大量的伤兵倒伏在雪地上,发出痛苦地呻/吟。
  庞统驭马追赶上周瑜,提醒道:“周将军,可还要继续追击?”
  周瑜勒马,“传令鸣金收兵。命令各百人队,百夫长清点人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立即救治伤兵。”
  周瑜的命令立即传了下去,这救治伤兵指的仅仅是东吴的军卒。至于敌方的伤兵,这么多人数的对战,军中备有的伤药都未必够己方使用呢,哪里还会管汉中郡的。
  大军开始打扫战场。等到残阳只剩了最后一点余晖的时候,捏着各百夫长统计的本队伤亡人员名录的千夫长,陆续到周瑜的帅帐禀报战损。
  周瑜粗略地扫了一遍,将名录递给军中考绩的功曹。然后对千夫长们说:“今日大战残酷,虽然得胜了,也有不少军卒伤亡。你们回去让各百夫长好好抚慰辖下的军卒,让各什长督促军卒明天写总结。”
  诸般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周瑜不顾自己身上所受之伤,带着太史慈、庞统、司马懿等偏将裨将去伤兵营查看。
  大战后立即去伤兵营安抚受伤的军卒,是吴国太带着孙策在江都守孝时候的教导。伤兵的救治也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军医都是要经过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培训,每年还要派医术好的郎中,到大军之中给他们讲课,进行在岗的继续学习,然后还要考试。
  军中药材这一块更是吴国太亲自监督配给,清洗伤口的纯酒,要是有敢偷喝,那是每次加十军棍的惩罚。别说军医、将士,连孙策都号称不敢去偷尝一口。
  东吴的战阵和记功有着独到的方法。大军前三排的小战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和军中比武胜利的什人队。这些人若是能抗住了对方的第一波冲击,整个大军一般就不会发生溃败。这些人面对的风险高、兵饷高、待遇也好、在军中往上升职的机会也高,但是伤亡的几率以这些人居多。
  每伤亡一个或是不得不退役一个,都是领军之将的锥心之痛。
  周瑜先看了重伤的军卒,虽说不能逐个安慰几句,但他带着所有的将军谋士来伤兵营,已经是对伤兵们最大的安慰了。
  巡视了伤兵营之后,周瑜才让军医处理自己的伤口。不久前已经结痂的肋下伤处,今天崩裂了,已经与内衣粘结到了一起。庞统和司马懿的伤口略略好一些,但他俩也是咬紧牙关硬撑着不叫出声音。
  其他裨将每个人身上也都带着大大小小的伤口。
  这的基本都是上次兵败的时候,与汉中郡的大军硬抗留下的。
  太史慈看看周瑜的伤处、在看看周围这些将军和谋士的伤处,环顾伤兵营里那些已经好转了许多、还要继续在伤兵营里修养的军卒,他后悔今天没有上阵就立即扎死张飞,还让他和刘备哔哔了那么多话,好像他们还挺委屈、挺有道理的。
  庞统和司马懿互相换药,俩人时不时地看看太史慈,在交换一下目光,眼里都是狐狸般的狡诈。等周瑜处置好伤口,司马懿伸手去扶周瑜起来的时候,俩人都明白周瑜的目的达到了。
  司马懿踢了庞统一下。
  “师兄,我看你从张飞身后偷袭的时候,恨不能喊你一声。”
  “喊我什么?”
  “君子会从人背后偷袭么?恁不要脸了。”
  太史慈不等庞统为自己辩白,立即替他说话。
  “对君子用君子之道。张益德偷袭在前的小人,岂配我们用君子之礼相待!”
  庞统点头为太史慈叫好。
  “太史都督果然如吴侯推崇那般明事理、知道义。还请以后对晚生多加指教,尤其是我这糊涂的师弟,居然会被表面的道义束缚。”
  一边说一边摇头惋惜。
  司马懿则整理才包好的伤口,起身对太史慈施礼。
  “都督,是我狭隘了。都督说的对,偷袭的小人不配我们用君子之道相待。”
  周瑜看着这俩一肚子诡计、在使坏心眼的谋士,把凭勇武著称的太史慈忽悠的快找不着北了,憋着笑赶紧站起来说话。
  “伤口都处理好了,咱们就回中军帐。歇一歇看何时进汉中郡。”
  太史慈从中路大军被荀彧指派过来,对汉中郡的形式不太了解。他默默地跟随在周瑜的身侧往中军帅帐走。
  憋了一会儿,他憋不住了。
  “公瑾,张鲁、刘备已经败了,为何今天下午不趁势进汉中郡?”


第731章 武烈皇后77
  周瑜非常诚恳地回答太史慈的发问。
  “我在等汉中郡城里的大户外逃。”
  太史慈眨眨眼; 似乎没有马上明白周瑜的话。进了帅帐以后,各人都坐到自己的惯常位置; 太史慈还盯着周瑜等解释。
  周瑜让亲卫给所有人把食盒提上来,大家吃的都一样,每人一份。军中汉子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一边用膳一边听庞统给太史慈解释,周瑜和司马懿时不时地补充几句。
  “张鲁自封为五斗米道的‘师君’; 追随他的教众甚多。这也是我们从巴西郡往汉中郡平推所遇到的难点。我们不是山贼; 能不顾一切地把百姓抢光了,然后一走了之,我们要要为后面接手治理这方天地的太守、范令等打好基础。所以只好慢慢地把信奉五斗米道教的大户教众,往汉中郡城里赶。当然啦; 普通的百姓就是想去城里避难也没必要。汉中郡城里的富户越聚集越多; 张鲁就得出面代表他的信众与我们决战一场了。”
  周瑜插话; “没想到我与张鲁对战到关键时候; 张飞会冲过来。要不是士元和仲达警醒跟上来的比较快,我就要重蹈先岳丈的覆辙了。那一日也亏了在座的所有将士用命来挡住汉中军卒; 不然就是一溃百里被追杀殆尽的局面。”
  周泰、贺齐、朱恒、邓当都被孙策派到周瑜的这一路军中哪一个也都是骁勇之辈。那日周瑜遇险,他们是立即吹响竹哨带着军卒往前冲; 不然周瑜和庞统、司马懿就折在两军阵前了。
  司马懿咽下口里的食物说:“张飞太小人了。我和师兄俩人招架的好辛苦。还是都督实力高绝,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挑下马了。”
  庞统继续说:“那日刘备在我们三人对抗张鲁、张飞最艰苦的时候,指挥军卒往上冲,想一战就彻底地灭了我们呢。”
  太史慈大手用力拍桌案,震得食盒跳了起来。
  “我不知刘备竟是这样的人。”
  然后他对周泰等人责备道:“你们也不提醒我。”
  周瑜等人都知道太史慈与刘备有旧; 哪里肯会与他说这些。
  唯有庞统接着太史慈的话说:“我们也不知你与大耳贼有旧。想着你今日上阵一枪扎死那个屠夫也就是的了。”
  周瑜叹息,“可惜大耳贼今日脱逃了。要没有他的指使,关羽好好的在下邳镇守,哪里会去攻打广陵郡啊。”
  太史慈觉得自己不好接话了。杀张飞和杀刘备在他心里并不一样,好在没了张飞,周瑜对上刘备也是猫戏老鼠,也不用自己伸手相助去多管闲事了。
  周瑜等所有人都吃好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便道:“大家都散了回去早些歇着。明早仍然是四更造饭,五更出军。把那些今晚没逃出汉中郡的富户都赶出去。”
  太史慈不理解周瑜的话,但是从蜀郡赶过来只歇息了一天,就挑起对阵张飞的大梁,也是累的不轻。他见周瑜满脸都是受伤后的疲惫,就随众与周瑜告辞退出。
  第二日太史慈起床就匆匆往周瑜的帅帐赶,却见周瑜已经披挂整齐,其他将领也陆续过来。周瑜为人谦和有礼、从来不自恃与孙策的关系,对其他将领颐指气使,反倒让所有人都服从他的号令。
  待人到齐了,周瑜对庞统示意。
  庞统上前说道:“鲁将军传信回来,昨夜守在汉中郡四门的军卒,截获了一些外逃的富户,人数不算多,以北门和西门为最。”
  各个将领立即都笑逐颜开,鲁肃能堵住人,大家就有额外的收入。帅帐里立即嗡嗡起来。
  周瑜等众人说笑了一会儿才出声,“一会儿吃了饭以后,你们两人一组各领两千军卒到西门、北门、东门的三里外增援。我与都督在南门佯攻,都打点起精神来,到益州快一整年了,大家不要漏了任何一个携财潜逃的富户。”
  太史慈这才明白周瑜和其它将领昨日不肯进入府城的缘故,也将白来汉中郡一趟的心思放下。进城抢掠在百姓中会败坏了名声,那些携财出逃的人遇上灾厄毙命,在这乱世里就是说不清的了。
  周瑜带领他的大军用了三日的时间,才慢慢地攻进了府城,这时候府城中稍微能置办起车马的人家都已经逃的尽光了。周瑜贴出安民告示,勒令军卒不得扰民,警告五斗米的教众们,从即日起不再信教则既往不咎。
  百姓们龟缩在家中几日,见无兵丁上门侵扰,街面上渐渐有了市民行走,没几日就恢复了原来的热闹。
  周瑜把拿下汉中郡、自己杀了张鲁、太史慈杀了张飞、走了刘备的消息送回寿春,然后点齐一万兵马交给太史慈和邓当,让二人往五都郡去。鲁肃和周泰带了一万军卒往阴平郡去。等寿春收到张鲁、张飞、刘备的消息时候,益州的大半落到了孙策手里了。
  上元节的时候,寿春进行了再一度的官吏选拔。这一次就增加了女科,条件非常地宽泛,十五岁到四十岁都可以报考,文试之外加了选择度极大的武试,可以在射箭、骑马、或是校场跑三圈。把需要在武试中一对一对练的儿郎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孙匡和孙朗俩人见妹妹孙仁可以报考,俩人心热起来,晚饭后也不回院子做功课,就在吴国太的正堂守着,东一句西一句地与母亲闲聊,等孙策过来。
  “大兄,我们也想参加考试。”
  孙策摇头,“儿郎们要满十八岁,考过了以后还要从军两年。你们俩连十六岁都没满,就是我同意了,你们到校场比武试,也会被打败。”
  俩人不大服气。
  “大兄,为什么女郎就只考射箭、骑马?”
  孙策得了前线的战报心情好,就耐心给他们解释。
  “考取的女郎只在刺史府做文书类事务,而从军后的儿郎们是要派去各地做县官、以后还要做太守、刺史的。若是你俩愿意一辈子在刺史府里做书记,满了十六就可以去从军,两年后也有资格参加吏员的考试。”
  孙匡和孙朗互相看看,哪里会愿意一辈子只做个吏员,怏怏不乐地谢过了,再与母亲和大兄行礼告辞,回去自己的院子用功做课业去了。
  吴国太等兄弟俩走了才笑着对孙策说:“我还奇怪他俩怎么今儿用了晚膳不走、愿意陪我聊天呢,原来是有事情要问你。”
  孙策把怀里抱着的阿绵递到母亲的怀里,“他俩现在每天给先生们管的很紧,我问了他们的先生,他俩的功课在官学也就中上。这样怎么成!还想做官呢。我看就是打的少了。”
  婆媳俩都看着孙策笑,谁也不接他的话。名列前茅是那么容易的么?!孙家可是武将起家,几个男孩子能学到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孙策说了几句见母亲和妻子都不接他的话,伸手把围着祖母和妹妹转的阿绍拽过来,正色对阿绍说:“阿绍,你将来入官学要是学的不好,小心屁股挨板子。”
  阿绍从来没被打过,不知道父亲说的是什么,眨着大眼睛疑惑地与孙策对视。
  吴国太正扶着阿绵立起来,看孙策犯傻就开口提醒他。
  “伯符,阿绍将来学的是治理天下,怎么能和官学里儿郎学一样的东西。他得你带着另外教导的。”
  阿绍从父亲怀里挣出来,跑到祖母身后,扒着祖母的肩膀说:“阿嬷教我的,我都会了。”
  吴国太侧脸对阿绍说:“等你再大两岁,要学的东西就多了,不仅得你阿翁教导你,还有其他的先生教导你呢。”
  “阿嬷教我不可以?”
  “不可以。有好些事情阿嬷也不知道呢。”
  阿绍有点儿懵,“阿嬷有不知道的?”
  “有啊。天下之大有太多阿嬷也不知道、也不会的呢。”
  再培养一个能做皇帝的小儿郎也不算很辛苦的事儿。难在孙策与儿子的年龄差比较小,怎么让这个小儿郎能有足够的智慧、心机,与他的父亲始终保持如今日的亲密关系。当然还要与那许多与他的父亲一起打天下的重臣,都建立起适合的关系。
  那是挺累人的一件事!
  让他亲爹去做主教练。
  孙策和大乔分坐在吴国太两侧,笑看儿子扒着母亲的肩膀说话,已经能立住的阿绵被母亲叉着肋下不停地倒腾双脚。
  “阿娘,阿绵是该会走路了。阿绍这么大的时候早就会走了。”孙策就是望子成龙的典型家长,什么都想自家的孩子要最好。
  “不急不急,她才过周岁呢。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走的晚一点儿。”
  “阿绵生下来太小了,自然比不上阿绍的。都怪我。”大乔自责。
  “你可不要这么自责。你做的很不错很好了。两个孩子挨得这么近,伯符又在外面领军打仗的,够难为你的了。你看阿绵这一年被你养的多好,与公瑾和小乔的阿循比,也不差什么的。”
  孙策拉着女儿的小手凑趣,“那阿循可是我们阿绵的小女婿。”
  与寿春孙策一家的温馨相比,是奔逃到洛阳的刘备在与天子哭诉孙策的跋扈不臣。刘备的哭诉让朝臣们注意到孙策差不多把南边都占了。
  说差不多也是益州牂牁郡、朱提郡、越嶲郡那一线以北,已经被孙策收入囊中。再南边的兴古郡、建宁郡、云南郡那一片,则被孙策隔离了开去。除了当地世代在彼处居住的山民,谁也不可能再与他去争那片土地了。
  曹操得知孙策得了益州,多少羡慕恨齐涌上心头。自己还在为保住兖州与袁绍苦苦对战,孙策就又得了富庶的益州。
  他想了又想派人去给袁绍送信。
  主题就是: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