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小园自己面纱遮着脸,大伙看不清她表情如何;然而见旁边的那个贼眉鼠眼的小厮,已经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不少,都知道这个小娘子大约不差钱,三三两两的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向她推销。
  “……娘子看看,咱们这儿有徐熙的《牡丹图》,绝对真货!”
  “娘子,俺家里急需用钱,这块玉玦是传家宝,只好贱价卖了,听说是上古周文王……”
  还有人放低声音,自言自语般的,在人群中徘徊:“贱价钱引宝钞……贱价钱引宝钞……贱价钱引宝钞……贱价钱引宝钞……”
  ——这是贩假币的。
  潘小园穿过拥挤的卖家买家,跟李清照并排立在一个小小的青铜器摊位前,悄悄跟才女说:“我也只能看出那个金大坚制作的赝品,其余的,可说不准。”
  李清照笑道:“不是金大坚制作的赝品,我夫妻俩一般也能分辨。”
  于是点点头,一个一个的检查过去。那摊主在旁边舌灿莲花的解释推销,她只当是耳旁风。
  终于,在一个古旧的小小酒樽肚子里,摸到了那个隐蔽的“金”字。
  金大坚入行几十年,“桃李遍天下”,就连大内皇宫里,也如获至宝地收藏着他的不少得意之作。在今日的万姓交易市场,捡个金大坚出品的尾货,实在是太寻常不过之事。
  潘小园将那酒樽隔手帕拿起来,得意洋洋:“店家,你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
  那店家也是懵的。本以为自己当初捡了个漏,捡来个“镇店之宝”,本来打算卖个大价钱,谁知让这看似外行的娇滴滴小娘子,当场给说成一文不值!
  说一文不值,其实也不尽然。金大坚的手艺做工,在当代还是数一数二的。潘小园趁那店家沮丧,谈了个八百钱的价,将赝品爽快拿下,扔给董蜈蚣。
  那卖家本也可以坚决不卖,留着这个高仿赝品来骗别人。但金石市场里不乏回头客,要是她回去在圈子里一宣扬,那这卖家可别在古玩界混了。因此肉疼归肉疼,愿赌服输,赝品越快出手越好。
  李清照十分不解:“这是赝品,没有研究价值的,你……你……”
  想了想,觉得明白了,更是笑她:“你就算要装饰居所,店里几十文就能买个像样的,要这个假货做什么?”
  潘小园笑道:“我跟这个金大坚有缘。”
  李清照笑两声,不拦她。毕竟才女自己也是个喜欢乱烧钱的,此时以己度人,不给别人泼冷水。
  再逛一阵,潘小园便又发现了一个金大坚出品的栩栩如生唐三彩,在那卖家哀怨的眼神中,两千钱拿走。
  别人都是“捡漏”,她反着来,专门捡金大坚出品的高仿,再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为己有。一边淘宝,一边不由自主地感叹金大坚的手艺之精,流入东京古玩市场的“高仿”,绝大多数都让人当真品,宝贝着呢。
  不一会儿,又一个魏晋时期的铜佛,那个“金”字十分恶劣地藏在了佛像的裆部褶皱里,也让潘小园摸出来了,“一千钱,不卖拉倒。”
  ……
  这一天,李清照夫妇没淘到几样有研究价值的——当然潘小园只能保证不是金大坚出品——倒是她自己,大手大脚花出去将近一万钱,董蜈蚣跟别人讨了个担子,把她败来的“高仿”,颤巍巍挑在肩上。
  潘小园看着目瞪口呆的李清照夫妇,明媚一笑:“多谢两位今儿带奴家来开眼界,你瞧这大丰收的多喜人,眼下天色不早,请两位去我的点心铺坐坐?”
  李清照夫妇俩互相看看,各自有愧,觉得是不是把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娘子,就此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送走李清照夫妇,潘小园累得不行,趴在点心铺柜台后面桌子上,小睡了一觉,忽然又跳起来,问:“白矾楼的厨房呢?”
  李师师的营养配餐,一顿不能断。
  董蜈蚣赶紧贴心告诉她:“按大姐的吩咐,小乙哥已经把今天的份送过去啦。”
  她这才吁一口气,远远的看见燕青回了点心铺,容光焕发,想必是今日李师师对他态度不错。
  但燕青看到她败回来的那一担子高仿古董,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表姐,你……不是小乙说你,女人家失意的时候,买东西是不管用的……”
  潘小园趴在桌上笑斥一句:“谁失意了?”
  “那,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她放低声音,干干脆脆的两个字:“犯罪。”
  燕青和董蜈蚣同时跳起来:“犯什么?”
  燕青还压低声音,后知后觉地提醒一句:“表姐,咱们现在的身份是反贼,每日都在犯罪当中。”
  潘小园同样压低声音回:“明白。罪多不压身,这罪我倒非犯不可。小乙哥,你得给我当同谋,别推辞。”
  燕青知道她大约要作妖了,心里坏水儿翻腾,“攒人品”的任务暂时被忘在一边。
  左右看看,点心铺接近打烊,柜台周围没什么生人。这时候周通也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凑过来跟潘小园打个招呼,见他们似乎在合谋犯罪,当仁不让地拉个椅子,坐在一旁,摩拳擦掌。
  燕青开口:“敢问表姐,想要如何犯罪?”
  潘小园给几位小弟团团冲了几盏茶,这才笑嘻嘻的低声道:“那天小乙哥过去贺寿巴结的西门大官人,近况如何?”
  说是“西门大官人”,其实这五个字一出口,旁边三个男人,不约而同,想到的都是那位胜似杨贵妃的李娇儿。
  进而想到了塞给燕青的那枚手帕,以及高衙内的麦秸巷大冒险。
  大伙参差窃笑起来,不一会儿,变成了轰然哈哈大笑。
  潘小园笑着拍桌子,“跟你们讲正事!上次咱们摆了西门庆一道,说是让他被高俅嫌弃,错失了升官的机会,是不是?”
  都记得清清楚楚呢。几人同时“嗯”一声。
  “眼下那西门庆在忙什么?蜈蚣兄,你那里有信吗?”
  董蜈蚣作为她的专职线人,此时将脑子里的情报略略调出来,低声答道:“说是在重新使钱,活动关节。但走的是哪一位朝廷大员的路子,小弟级别不够,还……还打听不出来。”
  潘小园点头,“这咱们管不着。我只是觉得,这人钱多花不完,想必也嫌烧得慌。咱想办法帮他花花。”
  知道西门庆眼下地位稳固,都是金钱堆积的结果。明里花钱社交买官,暗里经商牟取暴利,他拥有的每一两黄金,都让他变得更加难以对付,离她那个“打晕了拖到梁山”的设想越来越远。
  周围几人听到“帮他花钱”,又是一阵窃笑。
  燕青笑道:“想必表姐这些时日韬光养晦,已经有了锦囊妙计了,我们几个,从命便是。”
  潘小园下定决心,双眼发亮,学着好汉样儿,朝几位兄弟团团一拱手。
  “好!我早就打听出来,那个西门庆,名下有诸多秘密产业,其中一项主要的,便是东京城连锁的‘合昌解库’……”
  三日后,马行街上的合昌解库分号,迎来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客人。但见一张黄脸,头顶半秃,将军肚若隐若现,身上的衣裳是绸缎材质,但已经穿得破破烂烂,散发着一股子臭味。身边带着个一言不发的小厮,又愣又傻的不说话。
  当铺里几个伙计都是毒眼光,当即得出结论:这是个半途落魄的财主。
  迎上去,笑道:“官人今日来做生意?”
  扮成落魄财主的燕青有点后悔,衣裳熏得那么臭,说一句话都是煎熬。旁边的郓哥也不禁皱鼻子。
  燕青开始扯淡:“嗯,这个……我最近手头有点紧,想弄点钱……”
  几个伙计又对望一眼。一看就是个生手,头一次来当铺,说不定东西也是从家里偷来的,老婆孩子不知道。
  心情又放松几分,笑嘻嘻劝道:“风水轮流转,谁人能一直顺风顺水呢!官人既肯舍财,便是有担当的好男子。须知有舍才有得,以后官人时来运转了,小的们把东西保管好,等官人来赎,包管原样奉还!我们是百年老店,信誉至上,童叟无欺……”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最后才问:“敢问官人质当何物?”
  燕青心虚地左右看看。大家知道约莫是件大生意,立刻有保镖站到他视野里,表明此处十分安全。
  燕青这才依依不舍的解开背上包袱,抖抖索索放在柜台上,慢慢打开。
  几个伙计眼睛一亮,赶紧做手势,把掌柜的叫来。
  燕青小声说:“我家这是祖传的物件儿,一直埋在后院地下,当初老太爷说,就算是战乱饥荒,也不许把这传家宝扔了。眼下实在是……唉,不肖子孙,不说也罢!”
  布包里明晃晃的,一件精致优美的犍陀罗铜像,但见褒衣博带,潇洒秀丽,帔帛交叉,宝缯飞扬,明显的魏晋风骨。更可贵的是,铜像十分完整,只有几道不起眼的划痕,这在古玩界,已经算是非常难得。
  那掌柜的也是识货的,一见之下,立刻陶醉了,情不自禁地上手去摸。
  手伸到一半,又想起来自己的老本行,但凡当铺接东西,不论物件好坏贵贱,向来都是要批判一番,寻些缺点,以便压价的。哪能表现出太大兴趣?
  于是细细将那铜佛检查了个底朝天,看看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古物,还是要漫不经心地问:“敢问官人这……这‘传家宝’,是从何处而来,还有没有相似的?”
  燕青有点窘迫的不耐烦:“掌柜的只说能当多少钱便好,要是家里再挖出来,我……我再来不就是了。那个,最好是能换金子,我……家里存不下太多钱……”
  几个当铺伙计扑哧一笑,这下知道他准是瞒着家里来的。
  知道这种落魄小资最好面子,也就很明智地不再追问。
  那掌柜的心里估了个价,然后直接砍掉一半:“这东西嘛……虽然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但其实也不算罕见。这么着,官人是头一次来,给个优惠价,十五两黄金成交,如何?”
  ……
  一刻钟后,燕青怀揣二十五两黄金,意气风发出了合昌解库。
  那掌柜的小看他,以为不过是头一次来当古董的生手,他身边那个小厮更是呆头呆脑,因此也没料到,这小厮竟会如此精于讨价还价。等意识到不对劲,郓哥已经步步为营,把价格抬到二十五两了。没奈何,那掌柜的只好给他俩称了金子。
  但掌柜的觉得自己也没亏。这么一尊完好的魏晋佛像,倘若主人不来赎回,在大相国寺的古玩市场上,起码是四十万钱起价,自己横竖是赚到了。
  看着“落魄财主”主仆俩离去的背影,捋着胡须,偷偷笑一笑。
  而燕青和郓哥快步离开马行街,回到榆林巷,一溜烟,拐进“孙巧手”后身,抹掉脸上化装,又赶紧把那发臭的绸缎衣裳给脱了。
  潘小园急急凑上来:“如何?”
  燕青优雅微笑,袖子里掏出几小块金子,拍她手里。
  “称称?”
  潘小园两眼放光。
  金大坚果然没让她失望。她决定下次见到这老头,一定得好好请他一顿酒。
  郓哥还纳闷呢:“嫂子,干嘛一定要人家出黄金。要是用铜钱交易,能多赚不少钱。”
  当铺里的铜钱对黄金“汇率”并不十分理想,郓哥如此精明,怎能不觉可惜。
  潘小园免不得再解释一遍:“铜钱太惹眼,招摇过市的让人惦记。”
  招手让俩人过来,箱子里捧出个栩栩如生唐三彩,进一步指示。
  “随便你们编个什么凄惨故事。过十天,去他另一家分号。”


第189章 1。15
  潘小园心里也知道,这种四两拨千斤、空手套白狼之事,打的就是个时间差。间隔的太频繁了,当铺伙计掌柜一合计,怎的最近这么多人大量典当古董?——便不免会起疑心。而“犯罪”的次数多了,西门庆也不是傻子,当铺里频繁出现古怪交易,他早晚得亲自查一查。
  所以,做的便是个迅雷不及掩耳,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榨他的现金储备。
  这几日骗来的黄金,拿出十两换成钱,犒赏店内大小员工。然后慷慨地让燕青和郓哥随便取,作为这一阵子的辛苦费。
  郓哥不客气地拿了十两,笑嘻嘻的说,这便是他以后的媳妇本了。燕青却十分大公无私,笑道:“我要用钱时,开店铺的钱箱就行,用不着这么麻烦。”
  反正他也不太识数,随取随用倒是符合他的习惯。可潘小园自己,还是得精细筹划。
  这回真的需要在后院挖坑了。让燕青帮忙,葫芦宅大柳树下面挖了个小坑,金子装个小罐子里,一铲一铲的埋好,上面插了根柳树枝,表明位置。
  不过她还是留了两手准备。埋在地里的金子,只是这阵子“收入”的一半,不过一百两左右。而另外一百两,让她带到白矾楼,自己拿着锤子钉子悄悄鼓捣,密道里掀开一个楼板,藏到底下去。
  在她故技重施到十几次的时候,钱多人不傻的西门庆,终于感到不对劲了。
  西门庆皱着眉头,捏着几家当铺交来的流水报告,劈头盖脸的一阵训斥。
  “开当铺是叫你们挣钱!这阵子倒是给我一家家的亏!别说是买什么古董,倒是给我变现啊!什么,说东西值钱?放在库房里发霉的东西,那就是一文不值!还都是付的金子!看那些来质当的赖泼皮样儿,是能来赎回的么?就算赎回,猴年马月?下个月不许你们再亏,否则一个个给我滚蛋!”
  那掌柜的心中也觉出不对。平日里,几家分号各行其是,不经常通气;今日几张报表合在一起,发现每家分号里,都以相似的过程,高价收购了不少稀世古董。难不成是巧合?
  身边探出只白皙的手,高挑美人接过那几张报表,微笑着问道:“老爷今儿这是怎么了,手下的店铺,集体亏钱了?”
  孟玉楼。当初她一个寡妇立身不牢,又带着大笔嫁妆,被婆家娘家算计着抢财产,这才匆匆嫁了西门庆,算是给他送来了第一桶金。而孟玉楼自己也是个会做生意、会看账本的。这些年当清闲姨娘,家里的财物不用她经手,但对于西门庆生意上的事,还是偶尔念叨一下子。毕竟她的大额嫁妆在他手里,钱生钱呢。
  将那报表看了一阵子,孟玉楼也有点吃惊,圆滑地评论一句:“老爷这几家当铺,最近可都改成金石铺子了。”
  西门庆直觉,事出反常必为妖,然而那几个掌柜的信誓旦旦,都说是低价“捡漏”,有几个还将收购来的古董呈现给他过目。西门庆哪懂什么鉴赏,自然看不出什么来。
  不能变现的古董,极大的制约了他在其他生意上的现金流。再加上莫名其妙惹了高太尉,疏通关节、溜须拍马,花了他不知多少辛苦钱,几个月下来,家里的“黄金储备”已经流失了七七八八,极显捉襟见肘。
  正头疼着,那边玳安来报:“爹,有经纪人求见。”
  来的是城西李员外的经纪人。西门庆官位节节升高,免不得打主意拿权势换钱。好不容易谈下来一个私粮单子——就是不入官库、专走市场的税粮——交易额颇大,先付了五十万的定金,眼下这经纪人来催尾款来了。
  本来计划着,这几个月名下那些商铺的收入,加起来足够尾款。这单生意签的可算稳妥。
  可偏偏当铺这边集体流失现金,数量都足够在东京外城买个小宅子了。西门庆就有些难办。
  他是脑子活络的,不像那些老古董士大夫,有点钱就藏在家里发霉。他信奉的是以钱生钱,因此手头并没有大额现金,全都是拿出去投资的。
  那经纪人察言观色,提点一句:“当初大官人跟俺们员外做生意的时候,可是定的本月付全款,员外这才放心将货交予大官人。俺们员外也想和大官人交个朋友,但他也不是大内金库,其他生意也需要周转,想必大官人能够理解……”
  西门庆秘密经商,当然不会向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对外一律依然是“大官人”。对方也许察觉他并非百分之百的商人,但赚钱要紧,谁有那个闲工夫多问一句?
  西门庆一面和经纪人打哈哈喝茶,一面脑子里飞速转,找个借口遁出来,直接去内宅,让人把孟玉楼再叫来。
  孟玉楼永远是温温顺顺,腼腼腆腆的,但眼下也忍不住嗔一句:“老爷今儿不地道,那一单子私粮,又不是我接的。”
  创业初始,用她的嫁妆投资这投资那,也就算了,孟玉楼看好西门庆的经商才能,哪一次不是鼓励支持。可如今他家底雄厚,哪里再用得上女人的钱,老早就笑眯眯跟她保证,三娘子的嫁妆以后自己收好了,不再管你要啦。
  亲老婆明算账,孟玉楼的嫁妆,让他拿去,生了十倍二十倍的利润,可最终还给玉楼的,不过是当初嫁他时的“本金”。孟玉楼性子和顺,也没说什么,毕竟她又不是放贷的。跟了这个男人,还不是一切都归他的,就算嫁妆属于自己,也不过是让自己在妻妾当中多些话语权,在这个家里过得有些底气。
  可现在呢,为什么又管她要箱笼钥匙了?
  西门庆左哄右哄:“不过是手头缺些现钱周转,我倒是可以卖个小房子小地,可东京城里的地铺,哪一年不是涨价,你定然也不舍得,是不是?我倒是也可以抵押贷款,传出去,倒让人看扁了,以后谁还来找我做生意?好姐姐,借你些钱,等这个单子现货出手,回头定然加倍还你。”
  哄女人可比哄经纪人容易多了,何况是个通情达理的玉楼。没一刻,从她这里捞走了一包整整齐齐的金条。不多时又从李瓶儿那里要来些现钱。再加上手头宅子里的金银钱引,让人整理好了,朝那经纪人一摊。
  玳安朝底下一指,理直气壮:“这些不是说好的数?烦请回李员外,我家大官人是京城里第一诚信生意人,向来是钱货两清——官家去白矾楼喝酒还有赊账的时刻哩!你数数?”
  那经纪人连忙站起来道谢。做这行的除了脑子活氛,也讲究个眼睛毒。同样是付货款,通过付款的方式,也能看出商人爽不爽快,家底儿如何。倘若是那拖完十天拖半月,抵押这个抵押那个,才能拿出钱的,或者拿出来的竟是女人家的金银头面,再拖拖拉拉换成钱的,那便知这人定是手头紧了;倘若二话不说就直接砸现金钱钞,那才叫砸出信誉和诚意。
  眼下一看,西门大官人确实是够意思的,那经纪人当即着人收款验钞,袖子里变出简易放大镜,细细的看。
  玳安不耐烦道:“我家大官人的钱引还能有假货?验什么验!”
  那经纪人赔笑道:“不是小人多心,眼下那造假钞的日益猖獗,担着掉脑袋的风险,做得以假乱真,前阵子开封府不是还刚斩了两个?这钞上虽有大官人的商号和签名,眼见得真实无错,但我家员外说了,钱钞无论大小,必须检验,这是程序,并非针对大官人一人。”
  玳安见西门庆没话,这才不追究了,看那经纪人签了收据,恭恭敬敬行礼走了。
  西门庆出一口气,心思这才回到当铺上。把玩了一会儿那个魏晋铜佛,又看了看栩栩如生唐三彩,心里还不太明白,就这些灰不溜秋的东西,居然有人肯出大价钱买回家去“赏玩”,简直是脑子进下水道了。
  但他是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脑筋一转,将古董让人包好,装进盒子里,拜访同僚的时候也不忘带上,让他们品鉴一二。大多数人都是附庸风雅的,哪说得出什么所以然,只会哼哼哈哈的说漂亮。
  没多久,西门庆“捡漏”古董的事情,就传到上级高官耳朵里了。这日有述古殿直学士设宴款待同僚,西门庆知道列席的有不少好古的,让几个小厮将收来的古董精心包好,打算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价值。
  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收藏一两件古董不是稀罕事,一下子“展出”十几件,那可是百年不遇的风雅人儿。更别提,西门庆还说,自己家里还藏着不少沉重的,带不来呢。
  他意欲何为,大家心知肚明。几个“收藏家”当即就跟他热络起来。
  “西门相公啊,这个、在下斗胆请求,若得空儿,能否去府上一观?……”
  “哎呀呀,这块古玉,朱勔朱大人可是念叨了许久,家中的花园就缺个这种形状的装饰……”
  正当他春风得意,“古董外交”顺风顺水之时,席间却偏偏来了个不晓事的国子太学正李迥,将他带来的那几件古董左看右看,忍不住说:“西门相公,你这些古董,都是真品?”
  西门庆一下子火了。这李迥也不是什么大官儿,上来就驳他面子,简直智力感人。
  冷然道:“当然是真品,都是下官这几年尽心收集而来的。”
  李迥嗤的一声笑了:“可在下怎的在不起眼处,却摸出个小小‘金’字呢?这些年代各异的藏品,总不会都是一个人造的吧。”
  他这话一出,几位“收藏家”大感兴趣,试探着伸手摸起来。
  一摸不得了。
  “真的、真的有字!哈哈,做得好逼真,差点儿把我骗过去了!”
  ……
  西门庆傻了。他自己哪懂这些调调儿。
  一个念头跳进脑海里:
  我收购的可能是假古董。
  李迥也窃笑。堂妹李清照无意间跟他说起买到高仿赝品的事,他不过是当笑话听,没想到今儿真的见到了真人版的冤大头。偌大一个东京古玩市场,真的有人完美错过了所有真品,倒把那个金大坚的“高仿”全都收集齐了!这等运气,真该去开赌场了。
  西门庆彻底无心做客,感觉前后左右尽是嘲笑的眼神,一咬牙,让人挑着古董,灰溜溜回到了家,发了一通脾气,连玳安都被他踢了一脚。
  偏偏这个时候吴月娘遣了丫环,请他今晚来房宿歇,支支吾吾透露说,用了兴国寺哪个和尚的方子,今日行房,必定能怀上子嗣。
  西门庆大怒,一巴掌将那丫环扇了个跟头:“老爷没兴致!子嗣子嗣子嗣,子嗣能换金子么!”
  那丫环哭着回去了。
  不仅是生气吴月娘如此没眼力见儿。来东京这些时日,焦头烂额呕心沥血,每天都挖空心思上位赚钱,又或许是年纪渐长,有些方面居然开始觉得力不从心,药也不敢多吃,越发觉得女人们如狼似虎,比不上手里的钱钞,从来不开口向他讨要什么,乖得很。
  心思又回到当铺上,如此大批量的“高仿”同时被拿来换了他的钱,说没人针对他,孙雪娥都不会信。
  ……等等,孙雪娥呢?
  西门庆仰天长叹,头一次觉得,简简单单活着多好。
  召来几个心腹,阴沉着脸,命令道:“最近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或是挡了谁的路,给我好好的查出来。再有来当铺交割古董的,别问他是谁,直接绑了,送到我宅子来,我亲自拿问。”
  几个心腹都慌了。这可不是在阳谷县啊!
  “大……大官人,这当街绑人的事儿,咱、咱还是得三思……”
  西门庆一挥手:“不会做得隐蔽么!就算绑不来,给我骗来请来,我倒要看看,是谁这样处心积虑要老子好看!”
  燕青在帮潘小园切蜜瓜。修长灵活的手指,操作起川弩棍棒能杀人,眼下小刀翻飞,青翠的瓜瓤儿薄薄嫩嫩,一滴汁水也没溅出来,任谁见了都得爱上。
  一面闲聊:“表姐,那个西门庆终于察觉了。今儿我再去,差点让人请到小黑屋里喝茶。”
  说得轻描淡写。他燕青是什么人,能被那些混混们不入流的手段留住?见店里几个保镖眼神不对,立刻便心知肚明。随便使个诡计从容脱身,连带着郓哥也给救出来,手头的高仿古董也没丢,混乱中飘然而去,不留一丝云彩。
  潘小园戴上厚手套,小炖锅从煤炉上端下来,煮得嫩嫩的鸡胸肉出锅,立刻撒上盐和白胡椒,香气四溢。
  厨房外面,郓哥那蛊惑人心的叫卖声:“正宗师师酪,李师师亲口夸赞的养生乳酪,不吃后悔喽!只要一百钱……”
  潘小园微微一笑:“咱们已经赚了他不少钱,见好就收。我猜这一阵子,他要再想买官上位,可不太容易了。”
  燕青将切好的蜜瓜用心摆盘,“人家来钱的门路多,就当是给蔡京做了个寿。”
  潘小园将鸡胸肉上秤,二两三钱;于是截掉一小截,只剩精确的二两,小心放到盘子里。
  还是放弃了跟他解释“现金”和“总资产”并非划等号,“即便如此,也给他个缚手缚脚,要再攒这么多现金,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最好他家突然出什么急事,需要用钱……”
  说着自己也觉得不太可能。哪那么赶巧,霉神爷外出走动,也总得喘口气吧。蔡京蔡太师,也总不会天天做寿吧。
  忽然脑子里一根线绷起来,问燕青:“今儿几号?”
  燕青难得的见她糊涂,笑道:“再过两日端午,表姐怎的忘了?”
  “蔡京蔡太师生辰,又是几号?”
  燕青委屈:“我又不是他家小厮,问我做什么?”
  潘小园忍不住笑,胸有成竹地答:“六月十五。只剩一个来月了。”
  她能不知道吗,当年在阳谷县西门庆家供点心,就听得西门庆如何趁给蔡京做寿的机会,抱上了这条大腿。蔡太师的六月十五生辰,早就听得滚瓜烂熟了。
  蔡太师这生日过的,可真是时候。
  燕青立刻会意,笑道:“是了,既然是干爹,这寿礼总不能少了,而且总得一年比一年丰厚些,不然可显得他那干儿子没本事了。”
  潘小园手头不停,将榨得的蔬菜汁过滤两遍,清清亮亮的汁水倒进小银壶里,一同放进托盘。
  “喏,去吧,别让鸡肉冷了。”
  燕青洗一遍手,虔诚地接过,又眼尖看到旁边切下来的那一小块鸡胸肉,轻车熟路的拈起来,扔嘴里吃了。
  “喂、你干什么……”
  见他一脸无辜,这才心里啐一口。师师姑娘吃剩下的边角碎料,这人也舍不得放弃。
  还是提点他一句:“不该说的别说,但可以稍微打听打听,朝廷对明教和梁山,各是怎么个态度。”
  这是梁山这边传过来的新口信。梁山和明教虽然确立了合作关系,但毕竟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依然有些相互忌惮,万一朝廷来个挑拨离间,收拾一个,拉拢另一个,这联盟立刻就撑不下去。
  眼看着燕青活蹦乱跳的去送外卖了,心里埋汰他一句没出息。自从见着师师姑娘第一面起,这人眼里的芸芸众生,就被自动分成了两种人:李师师、其他人。
  就连丑绝人寰的颜,也没等挡住他一颗逢迎讨好的心。可惜眼下李师师依然只把他当一个解闷的小厮,有一次不小心撞见,燕青没来得及回避,李师师当场吓一大跳,逃回房去,镇定了好一阵子,才想起这人是谁——只有过一面之缘,那面孔又让人不忍刻意去记,当然不认得了。
  燕青免不得一个劲儿的道歉讲笑话,才让师师姑娘稍微回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