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中依然不乏主战派,是不是?但战争必定害人性命……”
史文恭涩然摇头:“娘子总是把小人往坏里想。我若是真的害人千万,百年之后,难道会让人敬仰不成?”
潘小园心中说,那可……不一定。
但还是不反驳他这句话。一面飞快地想着合适的措辞。
那日和周老先生相见,让她多少明白了这两位昔日师徒的分歧所在。史文恭野心磅礴,一心建功立业,而周侗感叹民生多艰,厌恶杀伤。
也许……在某一时刻,这两者并不矛盾?
跟他客气地说:“史官人,奴家浅见,辽宋虽非长久的友邦,但若要灭辽,也不能借助别人的力量。你是与金国人打过交道的,若是……若是能让辽金势均力敌的对峙,咱们宋这边……就算没有兵祸,你……也算是造福于民……”
史文恭静静听完,不置可否,只是笑,大约是笑她着想法的幼稚。
“久病之躯,不下猛药,难道会自己好起来么?”
她有些焦躁,也不跟他绕弯子了:“那你便是还要淌这浑水了?这次又是支持哪一边?”
史文恭不假思索:“哪边会赢,我便支持哪一边。”
她冷笑:“若是梁山会得天下呢?怎的,你也去分一杯羹?”
史文恭忍俊不禁:“史文恭都已死了,换个身份还不容易?”
如此坦荡的投机主义者,潘小园前所未见。终于意识到,就算她手里握着他一条命,就算她能受他的磕头,在有些方面,她还是永远无法对他做出丝毫影响。
忽然听他放低声音,轻声补充一句:“不过,若是有人要做什么……将娘子置于危难之中的事,我是不会与他为友的。”
潘小园脸上一红,终于不愿再装糊涂,回他一句:“你现在就置我于危难之中。这院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你在这儿呆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让人发现。”
史文恭一怔,随即笑道:“娘子还是信不过小人的能耐。那么,史某告辞。”
“不送——对了,平日里,你在何处?”
史文恭立刻微笑回道:“也只在娘子前后罢了。”
她心里一虚,“以后怎么找你?”
一柄完全不受她控制的剑,起码要知道,它会指向哪里。
史文恭微有犹豫。
“娘子以后会再找我吗?”
“也许吧。”模棱两可,不能留给他言语上的把柄。
“不介意这个了?”小匕首扬了一扬。
潘小园咬牙。这人时刻不忘交易。这是让她必须做选择,原谅他的滥杀无辜,才能换得他以后的联系方式。
下决心点点头。巴掌已经扇过了,表示不介意。逝者已矣,就算她不原谅,他此后还能立地成佛不成?
但依然要表态:“请你以后少做这种事。”
“你以为我乐意?”
两句话说过,算是谈妥了条件。史文恭这才开口。
“风门……欠过我的情。”
她大吃一惊。以史文恭的过去的身手,要想给风门那帮偏科生来一个“拔刀相助”,倒也算不上太难。如今梁山上都以为史文恭已死,“通缉”他的江湖令撤销,无法无天的风门自然用不着跟他划清界限。
整个东京城的良心下水道,看来都是他的栖身之地。惊叹之余,有些凄凉。
突然又想起什么:“等等。”
史文恭越来越开心:“娘子看来确实舍不得小人。”
她心中一团火,举起手来又要招呼。这一回,手腕被轻轻钳住了。史文恭袖子里的臂膀,看起来也不比她的粗多少。手上伤痕斑驳。
“小人也不想任人欺侮。哪怕你蒙我恩师青眼相待。”
看来他并不觉得言语上的无礼有什么错的。不跟他计较。也没那个计较的本钱。其实,他没有暴力侵犯的意思,她就该谢天谢地了。
用力把手抽出来,自己说自己的:“风门并不知道我们的身份。你和他们说了吗?”
史文恭笑道:“没有娘子的许可,如何敢说——话说,风门中很多人猜测,你们是明教的手下呢。”
潘小园忍俊不禁:“真的?”
“但我不明白,娘子为什么要瞒。就算他们知道你们来自梁山,也是万万不敢惹的。”
她答得干脆:“不想节外生枝。也请你替我瞒下去。”
史文恭垂首不答。她一颗心又提起来。他又要开价了?
他似乎是纠结了一会子,终于讪讪一笑,决定给她免单。
“娘子既然要求,某也只好从命。”
她立刻得寸进尺:“还有,以后不许随便进来,要提前通知我。”
照他这么个来去自如的架势,以后她在屋里换衣服都得被看见。
史文恭显然知她所想,微微一笑:“谨遵娘子所言。”
第179章 1。5
潘小园庆幸万分。史文恭刚刚消失,戴宗就从夜市回来了,满满当当一个大背囊。和他自己那个青色背囊并排放。
潘小园躲在屋子里,满脑子事情睡不着,听到院子另一侧,他房间里窸窸窣窣的,似乎是他想把两个背囊合成一个。但代购回来的东西实在太多,戴宗忙了半夜,终于没声了。潘小园也就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一起来,戴宗愁眉苦脸地站在她门口的大柳树下面。
“嫂子,兄弟有事相求……”
她赶紧还礼:“大哥尽管说。”
眼下她兼职客店老板娘,一切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兄弟的背囊……昨天撕坏了,无法带上路。敢问嫂子这里可有富余的?”
潘小园心里哈哈大笑。叫你塞东西。叫你塞东西。
好在她心思细腻,任何零零碎碎的都备着点,当即答应,从库房里翻出个新背囊,给他送过去。
踏入戴宗客房的一刹那,看到满地五颜六色乱七八糟。
她终于见识到了,戴宗万年不离身的那个大背囊里,无数小喽啰打赌竞猜的神秘口袋中,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鞋。满地的鞋。草鞋、布鞋、棉毡鞋、皮革靴,五花八门,有新有旧。
戴宗见她发呆,不好意思地一笑,解释道:“这个……兄弟跑得快,比较费鞋。”
戴宗数日后便走。除了“代购”的各项商品,免不得又带了不少暗桩小队的殷切礼物——譬如燕青的家书、孙雪娥的配方、贞姐儿新缝的头套、还有潘小园带给武松的一个小小布包儿,里面是一张小纸条,“我一切都好。西门庆已寻到”。还有她自己的一条腰带。口脂印了个小唇印儿,那口脂似乎被不小心抹到旁边了,两根手指头印儿。
旁人就算看见了,也不过会当做闺房之趣,一笑而过。
但潘小园觉得武松不会一笑而过。这是她私放史文恭那日,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扯下来的自己的腰带,让旁人误会她和武松在干别的呢。
武松当时可恨死她了,这条腰带不会不记得。他再多想一想,也许就会明白她想传递的信息:那日的误会没有白瞎,史文恭那小子还没死呢。
再加上那句“一切都好”,算是告诉他,史文恭暂时无害,自己还全须全尾的蹦跶呢。
一个小布包,两个最要紧的信息。思念旖旎倒放在第二位。
她这才有精力重新扑到生意上,查查这几天的账,没有大问题。询问一下各个员工,一切顺利。虽然没什么巨额进账,但一切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积累盈余。
她的小小野心慢慢膨胀。眼下有了戴宗送来支援的五十两黄金,足足抵掉了燕青亏掉的那五百贯——现金已经不愁周转,似乎能容她做些别的什么了。
她自己的个人私产,大多已经贡献给了风门,买到了关于西门庆秘密产业的情报。那些金子说不定已经让风门送给史文恭,当他的吃穿零花钱。这么一想,颇觉世界奇妙。
但她既已接近一文不名,则急需重新积蓄私财,以备不时之需。若是能“挪用”店里的富余现金,做一些小小的投资……
反正梁山军法也没规定不许嘛。
但做这种事,只能赚不能亏,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因此抽时间,略略了解了一下东京城的金融市场。“便钱务”相当于现代的银行,将钱存进去,给以票券,可用来异地取钱,算是“定额支票”;“检校库”是向百姓发放小额贷款的;“交引铺”可以用来买卖茶引、盐引等等,算是一个原始的期货交易市场,但交易额动辄以万贯记,她不觉得自己玩得起;点心店往南两条巷子,便是金银彩帛交易市场,同样是大额买卖,有时候政府需要向辽输送“岁币”,也会直接派人来市场收购。
都不像是可用的。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梁山这边的任务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一日生意清淡,燕青向她提出邀约。
“表姐,外城白虎桥畔的……嗯,花柳巷,小乙带你去逛逛?”
表弟请表姐逛妓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破天头一遭。
潘小园扑哧一笑,恶作剧的感觉。
“不带别人了?”
“你想带谁?”
想想也是,带谁都不太妥当。尤其是那几个年纪小的,怕是就此给带坏了。
也只有燕青不介意光顾这种地方,她也完全放心,这人不会把自己交待在路边野花手里。
她自己呢?穿越女猪脚的必备游览项目——逛妓院——这么久了,也该兑现了吧?
朝燕青一笑:“你等下,我去换装。”
管扈三娘借了男装穿了,上下打理整齐。同时想着,自己似乎也该置办一套文质彬彬的书生长袍什么的。往后若是和明教建立了长久的联系,还不得三天两头往院子里跑?
打扮出来,见燕青也已经准备完毕,看看她一身男装,突然摇头:“我不能就这么去。”
潘小园立刻明白她的意思,笑道:“说得是。你最好也去打扮打扮。”
燕青心思缜密。可以设想,要是他以本来面目去“眠花宿柳”——哪怕只是在红灯区散一小圈步——怕是半个东京城的花姑娘都得蜂拥而至了。再说,他这张脸让人过目不忘,万一到时和明教谈崩了,往后同在东京城,万一撞见了多尴尬,双方日子都不太好过。
片刻之后,燕青重新出场,潘小园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小乙哥,没……没让你扮这么丑啊!”
燕青在一张猥琐脸下面朝她挤眉弄眼:“玩个大的嘛。”
潘小园拿他没脾气。这下可好,他成了丑绝人寰的猥琐小厮,自己是姿容秀气的文弱男青年,院子里的姑娘们见了,自然知道该往谁身上扑。
燕青又补一句:“反正表姐你是女的,又不怕。”
潘小园:“……”
不怕被女人占便宜么?
把店里的生意安顿好,秀气男青年和猥琐丑小厮一同上街,叫了辆车儿,直奔外城白虎桥,在第一盏竹叶栀子灯底下停下来。
燕青“买”到的情报,只是说明教有细作在这一带落脚,地点是某个妓院。本以为十分易寻,没想到放眼望去,整条街鳞次栉比的温柔乡,一眼看不到头。有几个大胆的姑娘甚至倚门而立,朝过往客人抛媚眼,不知是清倌人,还是暗门子。
和燕青对望一眼:“怎么办?”
看一眼,赶紧把目光收回去。燕青今日肆意发挥,尊容简直辣眼睛,真是被他丑怕了。
丑版燕青双眼一眨,笑道:“看我的。”
摇摇摆摆走过去,和几个闲得无聊的卖笑女郎攀谈起来。潘小园眼看他跟几个美女有说有笑,心里觉得这趟没白来。
本以为燕青全靠一张脸,才能混成今日的万人迷;没想到人家即便毁容,单凭一张嘴,也能把阅人无数的姑娘们逗得花枝乱颤!
简直不给别人活路了。
当然,用的时间要比平时长不少。姑娘们对他这个丑角儿,想必也没什么旖旎绮念,只当是个有趣的小厮罢了。
燕青不一刻就胜利而归,轻声笑道:“前面的万花楼、潘家馆、金凤酒家,都是这两个月有新人落脚的。”
潘小园:“……先去潘家馆。”
燕青忍笑好一阵:“同意。”
那个“潘家馆”显然是和潘小园格外有缘,刚探进一个头,就让一阵浓香一把拽了进去,矫揉造作的声音:“小哥近来可念着奴家?”
潘小园抬头一看,吓一大跳,人倒是不难看,惨白惨白的粉面,修得细细的眉,红通通的嘴一张一合,吐气如蒜。
心头怒火中烧。这年头的风尘女子不都讲究个风雅,如此不入流的妓院,还没倒闭!
这时候老鸨也出来了,笑眯眯打岔:“这位官人,眼生的很啊……”
潘小园身陷重重包围,朝燕青递过去一个求救的手势。燕青倒是十分自由,舒展手臂,立刻把她拉出去了。潘小园长呼一口气。
“万花楼”显然高档许多。一进门,先是眉清目秀的小厮请进雅座,上的茶水都是银器盛的。再来几碟果子,酒过三巡,才欲说还休地询问,客人若有兴致填词作曲,小店倒是有美貌的歌伎,可以现场给唱出来。
潘小园估摸一下自己荷包的分量,很有节操地拒绝了。将万花楼的里里外外瞟个遍,没发现什么异常;不动声色说几句江湖切口,人家也完全不理会。最后只得扔下两小片金叶子——约莫值十贯钱——灰溜溜退场。
肉疼不已。跟燕青商量:“金凤酒家还去吗?”
燕青倒是不在乎钱:“总得试一试。”
谁知还没踏进那酒家的门,就听见里面哭天喊地的聒噪。几个高低不平的声音同时道:“娘子息怒,从长计议,再说……”
一个高亢的女声盖过所有人,抑扬顿挫地又叫又骂:“杀千刀的贼啊——我辛辛苦苦给你持家,你却整日在外风流啊——心里还有没有你的发妻啊——我还在伺候你的老娘啊——死鬼你给我滚出来啊——老娘知道你在这儿啊——那个凤凤狐狸精,你有本事迷男人,你有本事出来啊——”
夹杂着叮叮咣咣砸东西的声音,老鸨的求饶声,七嘴八舌的对骂声。想必“正房”有备而来,还带着不少小厮婆子,此时全面控场。
只得和燕青过门不入,小摊上买两碗茶,边喝边发呆。
喝光最后一口茶汤,潘小园突然脑海中一道闪电,斩钉截铁地说:“不成!不能这么漫无目的瞎逛。”
燕青同意:“对!请官人指示!”
“表姐”都自动变成“官人”了,可见这人心里时刻绷着弦,天生做间谍的料。
潘小园结了茶钱,跟他闲聊:“小乙哥,你来东京的路上,扮的是川人不是?”
燕青点点头,切换成一句久违的川话:“官人有啥子吩咐?”
她扑哧一笑,诚心请教:“那,苏浙那边的方言,请问你会说吗?”
燕青羞涩:“阿姐侬客气啥,我老勿好意思个……”
潘小园觉得自己方才简直蠢透了。
轻声指示两句。过不一阵,整条街上就不轻不重地响起了:
“念得阳埝老海在此安窑立柜,密埝并肩子亮盘碰盘报万儿,非有小护罗,合吾山脚宽!……”
这还是翻译成东京官话之后的版本,乃是潘小园踏入江湖以来,所学所有黑话切口的集大成者。譬如“阳埝”便是南方;“密埝”是北方;“老海”代表混江湖的,“安窑立柜”便是落脚,“亮盘”指现身……
合起来的意思便是:闻知南方的江湖朋友们在此安桩落脚,北方的江湖同道特来求一见面,不是来找茬的,对你们的老大致以崇高敬意!……
而让燕青用苏浙方言再一转述,简直成了最优美的不知所云。从一头念到另一头,倚门卖笑的女郎们、以及摆摊卖酒食的小贩们,都以为此处来疯子了。
但觉一片悦耳,倒是十分好听。
如此简单粗暴的邀约,在燕青念到第二遍的时候,街边的“小轩窗”雅阁里,忽然伸出半只手,手掌朝上,邀请的手势。
一声低低的:“侬请进。”
第180章 1。6
潘小园为明教众教徒的品位衷心点赞。明明前面是个不起眼的中等妓院花楼,进了后院,柳暗花明,竟布置出江南园林的风味来。入口处一丛怪石,上面结着些许冰霜。照壁两旁栽着几丛半死不活的竹子,地下潺潺的一道清水,水池里养着几条金鱼。初春的开封何等天寒,几条鱼死样活气的在水里翻肚皮。
袅袅婷婷的白衣侍女温柔和气,如同西湖里一株摇曳的嫩荷。
上的茶点也味道怪异,显然是明教诸人坚守习惯的成果——炸、炸馓子居然不是撒盐,而是裹糖!
还是很礼貌的咽下去了。看看旁边燕青,也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掩在那丑绝人寰的面孔底下,看不太出来。
对面的女郎盈盈浅笑,吴侬软语:“侬两个远道而来,阿有啥事体?”
燕青把裹糖馓子塞嘴里,几口茶水努力咽下,悄声翻译:“问咱们是为何而来。”
潘小园不动声色看看面前的女郎。妙龄年纪,未婚装束,白衣素带,五六分的颜色,八九分的气质,唇边一颗小痣,随着口唇微动。
心中突然闪过念头。早知是女郎迎宾,就该让燕青以本来面目出现了——不过地域隔阂太深,燕青倒也未必降的住。
况且,女郎看起来武功不弱,目光凝而不散,点茶的纤手劲瘦稳健,肩膀接袖的地方,微微鼓起小幅肌肉来。
还没等潘小园回答,门忽然响了一响,接着一个脑袋冒冒失失的探进来。那脑袋上梳着道童的双丫髻,脸上络腮胡子乱戳。
潘小园隐约觉得见过此人。电光火石想起来:包道乙的徒弟郑彪,曾经来找过武松麻烦的。那天自己“半程马拉松”之前,曾经打过照面。
不多嘴,听郑彪粗声粗气问:“圣女,阿拉昨日寻勿到……”
说一半,才发现接待得有人,连忙住口,笑嘻嘻朝里面作个揖。他大约以为除了他的谈话对象,没人能听懂他的话呢。
燕青:“……圣女?”
郑彪不敢进门打扰,却敢偷眼打量两位来客。目光定在潘小园脸上,眼中有些迷茫的神色。
这清秀男子怎么有点眼熟呢?倒像是他见过的一个妇人。
潘小园见了郑彪神色,也明白了两三分。知道早晚是要亮明身份的。不如己方先做头一个,以示诚意。
“叨扰娘子了。我们……是山东那边来的客人。奴家是女流,想必娘子能看出来。今日打扮成这样,只是为了……”
女郎温和微笑:“这个我晓得。勿敢动问,娘子是梁山上阿里个女将?”
潘小园竖起耳朵听,还是有四五分听不懂。好在燕青给她小声翻译一遍,问她是梁山上哪位女将。
有了这么个得力助手,她也就不再用力解析方言,心安理得的等燕青翻译了。
从容回答:“奴家姓潘,行六,在梁山上……”
刚想谦虚一句,自己在梁山上只是个不入流角色,又想起来,倘若梁山真的派个不入流的角色来和明教接头,未免太损人面子。
于是悬崖勒马的改口:“在梁山上也是住过许久的。这位姓燕名青,大名府人,也是我们生死之交的兄弟。”
燕青加盟梁山不久,他本身又并非江湖中人,出了大名府,他的大名便也不为太多人所周知。女郎见了他皮相,只道他是个陪同的小厮兼翻译。至于兄弟云云,听说梁山上所有人都是生死之交的兄弟,这话有多少水分,倒是不知。
但对方如此坦诚的自报家门,她也给面子,将郑彪叫了进来,笑道:“我姓方。伊姓郑。今日幸会。”
潘小园心里一提。她姓方,方才郑彪又管她叫……圣女?
脱口低声道:“金芝公主?”
方金芝惊讶:“侬如何晓得?”
潘小园歪打正着。自古以来的武侠话本子里,教主的女儿,不叫“圣女”叫什么?水浒里唯一提到过的方腊的女儿,不就是叫金芝公主么!
只不过方腊此时还未曾僭号称帝,“公主”的称呼,也就是内部人偶尔玩笑的提一句。眼下听她如此直载了当说出来,方金芝讶异之余,微有不安。梁山上的人,连这都知道!
南北江湖的一把手,其代表于京城历史性会面,免不得相互大加恭维,这个说梁山替天行道,那个夸明教为民除害,这个说宋江忠厚仁德,那个夸方腊福泽深厚,加上翻译的时间,客套了冗长的好一阵子,这才切入正题。
既然是公主,那么地位尊贵,潘小园也就心安理得的将那宋江手书的结交信呈出来。方金芝温言软语的客套两句,起身双手接了,恭敬拆开,认真读起来。
潘小园在旁边微微懊丧。本来此行的计划,心想多半会碰上包道乙之流,因此主要让燕青负责游说;但谁曾想明教把圣女派了来。金芝公主显然对燕青的扮相不忍观看,因此主要是和她说话。临时挑了重担,说不紧张是假的。
燕青能怎么办,小概率事件被他碰上了。难道就此抹去化装不成?一则小看人家公主,二则自承己方不坦荡,居然乔装改扮相见。
倒是郑彪不介意,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比他更丑的。趁公主读信的当儿,兴致勃勃和燕青攀谈起来。
“大哥侬啥地方人?学的啥路子功夫?梁山上像侬这样个多伐?……”
燕青耐心地一一答了。忽然问一句:“侬师父呢?”
潘小园方才已经飞速向他告知,说郑彪是包道乙之徒。
郑彪一愣:“勿在个,城里闲逛未归。”
潘小园头疼。原来包道乙也来京城掺和了。想来这师徒俩长期在北方出差,语言方面已经勉强过关,这次明教的暗桩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
随即想起这道人又和公孙胜穿一条裤子。突然又记起,临从梁山出发前,公孙胜曾经给了自己一个锦囊,照吴用的说法,“若是有什么拱手无措、无法解决的难题,便可以拆开来略知一二,以图水落石出”。
眼下暂时还用不着,好奇。不知里面会是什么万能妙计。
方金芝已经将宋江的信快速浏览完毕,神色微微激动,小声快速地说了句什么。
照燕青的翻译,她说的是:“想不到梁山好汉都是如此深明大义之人,我等过去未曾及时结交,甚憾甚憾!”
潘小园也禁不住对宋江肃然起敬。他信里的意思,戴宗也曾经说过,不外乎点明当今朝廷穷兵黩武,意欲征讨开边,置百姓福祉于不顾。因此梁山邀请明教,等到时机成熟,不妨联合起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行替天行道之事。
换成通俗的话来讲,作为南北江湖扛把子,梁山和明教不能袖手旁观朝廷作死,必须摒弃前嫌,联合携手,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联盟的意思,梁山和明教双方的领导层,也许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但如此坦率地开诚布公,今日是却是第一次。浅显一番话,不知是用如何文采飞扬的笔触写出来,让方金芝一读之下,深为动容。
燕青又翻译了她的一段话:“我明教起事之本意,也不过是因着皇帝在江南大征花石纲,弄得民怨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我教主挺身而出,虽不敢说是替天行道,但起码是为民做主,以致一呼百应。非是为了个人名利、飞黄腾达。与梁山众好汉道虽不同,却是殊途同归。因此不管朝廷如何动作,倘若我们能一道轰轰烈烈做一番大事业,必将抑邪宏正,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潘小园衷心佩服。不愧是教主之女,政治素养太高,每句话都说得如此熨帖。她若是宋江,怕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当场和人家结拜了。
但她还是听出了几点弦外之音:第一,与梁山处处义气为先不同,明教自有一套行事规矩,以致和梁山偶有过节,但既然是“殊途同归”,想必梁山从此不会计较;第二,她这话里只提到“抑邪宏正”,“做一番事业”,并没有呼应宋江信里所说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换言之,他们对于“大宋”这个政体,或许连认都不认。
但自己和燕青也并非梁山老大,对面的方金芝也不是教主,一番言论下来,也只能算是“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深入交换了意见”,并非“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的时机。
方金芝将信交予郑彪收好,让他退下,笑道:“宋寨主个美意,我会立刻派人回禀教主,再行定夺。两位寻来此处,许多辰光,不如等一歇吃杯茶?今年南方雨水勿多,勿有好茶,还请海涵——对了,以后若要联络贵寨,不晓得该向啥人打探?”
今日一行,本来只算是个投石问路,眼下的一番进展,已经算是十分顺利。方金芝也是见好就收,不再谈正事,转而询问其梁山的暗桩所在了。
既然明教暗桩已经暴露在梁山眼线之内,那么礼尚往来,梁山这边也不合适隐瞒。既已成了一根绳上蚂蚱,各是南北江湖老大,不太会做出“向官府告密”这种下三滥的事儿。
潘小园和燕青交换一下眼神,微笑道:“内城仙桥坊榆林巷的孙巧手点心铺,卖的红油抄手,十分有名。”
方金芝微微皱眉:“……红油抄手?”
听得燕青在旁边悄悄问:“好吃吗?没见卖过啊。”
潘小园分别给了他俩一个肯定的眼神。这个年代的中国还没有辣椒,“红油”更是无从提起。红油抄手乃是一种不存在的点心。以后谁要是进店就点红油抄手,那是肯定会立刻请进雅座的。
好在方金芝十分尊重点心铺的菜牌儿,认真记下了,笑道:“北方小吃个名目倒是怪哉。”
闲聊几句拉关系,无非是南北方江湖轶事。这时候燕青的口才渐渐引人注目,方金芝虽然少年老成,到底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姑娘,开始向他好奇地问话了。
“……八山十二寨?都是哪些?现在还有么?……混江龙李俊眼下在梁山伐?我小时候还看过伊一面……”
一个白衣侍女进门添茶,顺便轻声禀报:“阿拉个房客回来啦。”
潘小园和燕青对望一眼:他们还有“房客”?
方金芝件他俩疑惑,笑道:“两位可晓得我在此处是靠啥样营生个?”
潘小园一怔。不愧是圣女,如此落落大方。明教诸人在此落脚,便和梁山诸人一般,总需要个合法的身份。这花街柳巷的,她总不会是……
方金芝掩口笑道:“如今汴京个桃花枝姐妹们,流行用吴语唱词唱曲子。”
潘小园寻思片刻,恍然大悟。原来圣女在此设馆开班,教授吴侬软语呢。
京城里的风尘女子,但凡高雅有追求些的,免不得来向她讨教一二。
这个“外教”职业,一则完美解释了她的外地身份和口音,二则给她迅速建立一个遍布京城的关系网,但有风吹草动,满城的青楼就是传播消息的最快途径。
不得不说,比点心铺有效率多了。潘小园又服又不服,精神胜利地想,谁让自己没个当教主的爹呢。
那位房客,据方金芝说,原先乃是驻扎在白矾楼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