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56章 节外生枝
到了行动的当日,潘小园按照计划,自己装扮成寻常民妇,青衫罗裙,挎个小背囊,袖子里揣点零钱,声称是去进城买东西的。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市场今日开市,进城淘货的郊区乡民络绎不绝。没什么波折,就随行的二十来人就先后混进了城。
阔别半年,东京城一如既往,甚至比她记忆中的更加繁华热闹。边疆战事没有太影响首都人民的经济生活,反而极大地拉动了内需。路过交引铺的时候,还听到几个胖商人凑在一起,大着嗓门聊生意经。
“……要说盐糖茶酒涨价,那还不就是这几天的事儿?太原府那边打仗,黄河航路封锁,货物都滞销在西京洛阳……咱们要抓紧机会,大赚一笔……江南的丝绢……”
可当一队官兵经过的时候,几个肥头大耳的商人立刻蔫了下来,赶紧改口:“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啊……我亏了十万贯,倾家荡产……老哥,你呢?”
“唉,唉,别提……三十万被鞑子兵抢走在路上,手下人的工钱都发不出来了……你瞧,我今儿是出来典当衣服的……”
都知道官家在大肆征集民间财产,以便向金军“赔款”求退兵。这当口是万万不能露富的。能怎么哭穷,就怎么哭穷。
不时有官兵一脚踹门,闯入民宅,没多久,勒索出几贯钱、几件金首饰,正气凛然地扔进包裹里,继续搜下一家。
百姓家里不敢留余钱,又有传言说女真人喜欢汉人女子,要征集民间美女来抵“赔款”,甚至明码标价,处女值几何,寡妇值几何,说得绘声绘色……于是家里有未嫁女儿的慌忙寻婆家,下了聘的媳妇慌忙娶过门,大操大办的办婚礼,以求赶紧把家里的现金花光。走了一顿饭工夫,就看到三四个迎亲队伍,行得比赶集的还快。
路边瓦舍茶肆里,说诨经的,学乡谈的,叫果子的,不少闲人围着听。畸形的繁荣表象下,汴京上下进入了末日的狂欢。
有个讲三国的说书先生,听底下有人谈论时局,笑着插一句:“……大家莫慌!那金兵多少人?……十万!咱们大宋多少人?……光汴京城里的禁军就八十万!这还不是诸葛亮擒孟获……手到擒来?大伙儿休谈国事,且听小人继续讲那刘备大意失荆州……”
路过佛寺道观的时候,更是瞧见不同于以往的人气儿。官家为国操劳,隔三差五的就上香摆阵,祭天祈福;底下文武百官自然不能懈怠,争先恐后的往庙观里撒钱,以显出自己的忧国忧民来。
延庆观、太平兴国寺、开宝寺、观音院、东岳庙、乃至西角楼外的祆庙,无一不是香火旺盛,善男信女出入如织。眼下正是清明前后,浅草烂花斗深浅,斜风细雨不觉寒。身着绫罗珠翠的女眷在男女仆役的簇拥下登车向前。缓风拂过,掀起轻纱帘,花容乍现,引得无数人竞相围观。
动荡的年代本是灰色的,却被光怪陆离的五彩妆点备至,催促着人们及时行乐。
潘小园看看周围同伴,方金芝、孙二娘、顾大嫂、董蜈蚣,全都在暗暗摇头。
一队二十来人,都是相貌纯良、机敏伶俐的好手。身上藏了暗器,计划分头潜入城内李邦彦、张邦昌、蔡京、童贯等各权贵府邸,见机行事、绑架拿人。这些高官的府邸,她也都知晓所在。心中规划着最优路线,眼神指点,同伴们点头会意,三三两两地散了出去。
最后一拨走的是张青和孙二娘。三人隐在角落里,近旁的嘈杂民声是最好的掩护。
潘小园将身上围裳紧一紧,脸上的小帷幕拉一拉,俨然一个上街购物的民妇,土包子似的朝着远处拐弯牌坊后面的高大屋檐指指点点:“蔡京六合堂。一会儿我到曲院街宅子里候着,你们便沿此路往北。若是出事,大内急召官员入宫,蔡京父子多半会从那里出来。以前我经过时曾见恶犬……”
孙二娘自信一笑,轻声道:“你放心。我今儿带了七八种药。”
张青也低声笑道:“我夫妻俩怕手生,昨天特地找人试了试药效……”
他脸上刀疤明显,进城前小小的化了一下装,一张脸涂得乌漆墨黑,刀疤是看不出来了,整个人活像煤窑里刚钻出来的苦工。再配合一个阴险狡猾的笑,小孩子都得吓哭了。
三人正说着,忽然注意力被身边什么人吸引走了。只见一个商人模样的汉子挑着两筐杂货从街上走过去。下颌稀稀拉拉胡子茬,模样依稀有些眼熟。
孙二娘、张青也注意到了,目光跟着那小贩行了一刻,露出些许困惑的表情。
但马上调整过来。孙二娘笑道:“别管别的。今儿只管完成任务。晚上曲院街会合。六妹子你先去给我夫妇俩占间好屋,回头休息!”
潘小园正待再嘱咐几句,突然身后极近处有人大叫一声:“娘子!”
她吓一大跳,随后才反映过来是在叫自己。那声音苍老,是个老头儿。
张青孙二娘也齐齐一惊,下意识就要去掏怀中暗器,又立刻忍住,假装若无其事地左看右看,伺机使眼色问一句:“是谁?”
潘小园急回身,只见一个白头发白胡子,正朝自己连连作揖:“娘子、潘娘子,别来无恙……娘子还认得小人吗……”
她擦掉手心的冷汗,难以置信:“王……王老爷子?老人家……”
尽管脸上遮了个小帷幕,但还是有人从熙攘人群里认出了她……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点心铺的合作伙伴“东京王茶汤”。
老头儿一脸如释重负的神情,一边作揖,一边说道:“总算找到你了,娘子这些日子去哪儿了,老汉我还以为你不管了……谢天谢地……”
见到旁边的张青夫妇错愕,又是一视同仁的作了个两揖:“官人好,娘子好,老汉有礼了……”
潘小园也不敢装不认识,赶紧把王老汉拉到墙根角,小声问道:“老人家,出什么事了?”
王老汉着急上火,说话说不利落,只是反复地说:“潘娘子,行行好,你那小婶子要生了,你快去看看,俺家婆娘不敢做主啊……”
她目瞪口呆,这才意识到,王老汉口中的“小婶子”,莫不是当初托他们照料的孙雪娥!
急忙问一句:“她怎么了?”
王老汉语无伦次:“娘子你不能不管啊……”
孙二娘却在后面悄悄拉她:“这是什么人,别节外生枝。我们得赶紧走。”
一个老婆婆提着两筐菜经过,见有憨厚老汉朝个美貌小娘子连连作揖哀求,好奇地朝这边看了一眼,又是一眼,不知脑补出了什么剧情。
潘小园飞快一思考。自己和孙二娘夫妇肩膀上都是要杀头的重任,偏生王老汉这当口出现。要置之不理、假装不认识,已经为时太晚,如今最要紧的,是不能引起别人注意……
轻轻咬牙,朝孙二娘低声说:“你们先走。”
孙二娘皱皱眉,眼神指指远处的蔡京六合堂。
潘小园压低声音:“别管我,你们先去!回头我老地方等你们。”
张青孙二娘无法。出发前武松特意嘱咐过,要看着六娘平平安安的躲进曲院街宅子才行,“外面闹翻天也不许出来”。
潘小园再坚持一句:“我没事!一个人在城里丢不了!回见!”
见他俩泯入人群,才果断跟上王老汉,焦急问:“孙娘子怎么了?快带我去。”
王老汉这才满意,搓着双手,赔笑道:“娘子一走几个月,如今总算回来了!那小婶子当家的回没回来?你们不在,我们老两口都不敢做主……”
她心里砰砰跳,赶紧忘掉什么兵变谋反,把自己调整成日常状态。跟王老汉攀谈几句,才意识到……
孙雪娥要生了!
推算日子,可不是吗!当初得知怀孕的时候,正是去年夏天。后来她带着周通、扈三娘、方金芝、史文恭,一群杂牌军回梁山夺权救人,正是秋末冬初,那时孙妹子的肚子已经微微凸出来了。给了王老汉一大锭金子,请他们照料孕妇,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料想钱财足够,老汉一家也都是老实人,孙妹子不会受委屈。
可她此后南下润州,北上幽州,跟着军队长途跋涉,大小阵仗经历不少,早就把这事抛到脑后。而孙雪娥的老公周通,虽然关心媳妇孩子,但对于生娃娃的门道一窍不通,连怀孕要怀几个月都说不出来。
此时周通大约还在外城禁军校场附近蹲点呢。在他心目里,自己媳妇大约还是一个微微凸着肚子的状态。
跟着王老汉,急匆匆穿街过巷,一路上免不得左顾右盼,做贼心虚,觉得谁都认得自己。看到路边一个杂货店掌柜的露出头来,好奇地朝自己的方向看,连忙脸一偏,躲了过去。
王老汉十分尽责,用她给的金子,给孙雪娥在上土桥附近单租了一个小门小院。刚进巷子口,就听到里面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疼啊……”
王茶汤的老伴……一个同样白发苍苍老婆婆……佝偻着身子从院里跑进来,手里攥着几块热湿巾,着急地一甩一甩,一双老眼又浑又红,见了潘小园都快跪下了。
“娘子你可来了!……没见过生娃生这么久的,这一天一夜了,还嚎呢!”
潘小园一听,吓得心里一哆嗦:“一天……一夜了?”
“可不是!我早就不让你那小婶子吃太多,可她不听,这下好了,肚子养那么大,迟了多久才要生,哎哟哟,这要是下不来,有个三长两短,你、你让我们说不清啊……再多给钱也没用啊……”
王老汉眉毛一竖,骂自己老婆:“说什么呢!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潘小园连忙说:“不妨事,不妨事,我不是来了吗?”
一边说,一边汗如雨下。今天是梁山兄弟们赌命的日子。周通的老婆孩子,也偏偏挑了这一日,赌命。
她一来,王老汉家里顿时有了主心骨。王老太婆赶紧问:“娘子,眼下怎么办?”
潘小园:“……”
这老阿姨,自己又不是没生过,眼下问她一个生手的意见!
但谁让自己是孙雪娥的“监护人”呢。王老汉两口子虽然老实巴交,到底胆小怕事,遇事不敢自己拿主意。
眼看王老汉老两口一脸依赖和期待地看着自己,不假思索说:“别急。我留下。”
王老汉家门口,已经指指点点围了好几个三姑六婆,一边扒头往里看,一边叹息:“唉,这小娘子的男人真是钱迷心窍,外出经商赚钱,连老婆生孩子也顾不得,留她一个人受罪!……不过话说回来,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她越叫越疼,怎的不知道消停些儿呢!”
当初把孙雪娥寄托在此,用的说辞便是“她男人外出经商”。要是周通此时现身,非得被满巷的老婆子口水淹死不可。
不敢进产房,脑子理理顺,问道:“那个……稳婆……”
“请了邻家的陈婆子,已经在里头忙了一天啦。”
她松口气。至少有懂行的。
但还不放心,“再请两个,要口碑最好的,给大户人家夫人接生的那种,最好接过难产的……别怕花钱!”
王老汉巴巴的去了。王老太婆悄声道:“那个娘子,整天在念叨她男人,我让她省省力气,也不干,一直哭……”
仿佛应和她这句话似的,产房里一声撕心裂肺:“姓周的你到底死哪儿去了!呜呜……老娘、老娘为你生孩子受苦……你、你是在哪儿风流快活,是不是……呜呜……是不是早就把我……忘……”
里面陈婆子有些不耐烦:“娘子再喊,当心生不出来!下来走走!生得快!”
孙雪娥的声音已经哑得不成样子,比她男人的声儿还难听:“呜呜,下不来……我偏喊……姓周的你不是人,都是你害的……你的孩儿要出不来啦……疼……憋死我算啦……”
门里门外的一圈人全都恨铁不成钢地叹息:“这点疼都受不了,哪个女人不这样!”
王老太婆一脸绝望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敢情这一天一夜,孙妹子就没消停过!
周围的街坊邻里倒是热心,看热闹之余,也有的朝里面喊:“小娘子,再坚持会子!”还不忘七手八脚的给递来热水、剪刀、抹布、木盆,不管用得上用不上,在产房外面堆了一堆。王老太婆在灶上熬了粥,有人便给盛了送进去……没过一会儿,又给原封不动的递了出来,说是产妇不吃。
潘小园顶着房门缝里飘出来的血腥味,鼓起勇气往里走。
后面王老太太作势拦一拦:“娘子……”
她大无畏的推门一进,眼前一片惨烈,当即“啊”了一声,自己跟着幻肢狂痛,捂着眼睛退出来了。
里面那陈婆子倒是都嘻嘻笑。这是哪家小娘子,一瞧就是没生育过,大惊小怪!
在里头不慌不忙地吩咐:“麻烦再递盆热水来!……没经验的就不用进来了,不过……不过来递个东西也成……”
而孙雪娥半死不活的,眼睛却尖,一下子看见了门口露头的人。
潘小园的眩晕劲儿还没下去,就听到里面一声希望满满的:“六姐儿?”
她扶着墙,大声答道:“是我!”
嘶哑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透亮三分:“你回来了!我……我……我男人呢……叫他来……”
这时候新请的两个婆子也来了,一看就比那陈婆子专业不少,一个个走路精气神,提着大包小包,顺着王老汉的手指,掀帘进了产房。
倒不是王老汉他们不肯花钱,而是这些小老百姓阶层,养个孩子全靠顺其自然的命,出不起太多钱,也自然没有“请高级稳婆”的意识。
眼下这几位专业人员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门外围观群众的士气。大伙纷纷叹道:“还是有钱好……”
产房里立刻开始熟练地会诊评估:“哎唷,肚子这么大,莫不是双胎?……不是,吃太胖了……这可费劲…”
孙雪娥一听,更是心慌哭闹:“呜,要裂了……我不生了……我不生了,我要我汉子……呜呜,你在山里当大王……”
这话怎么能喊出来!潘小园什么都顾不得了,一头冲进去,轻轻捂住孙雪娥的嘴,把最后几个字捂回去。
那几个稳婆听到孙雪娥说什么“在山里当大王”,都是一脸惊愕,吞吞吐吐的问:“这小娘子说……她男人……在山里……”
“贩牛羊。”
“哦……”
新来的稳婆果然是服侍过大户人家的,没一刻,已经将乱七八糟的产房拾掇得干净利落,产妇的下半身也围了起来,墙角熏了淡淡的香,减少了血腥的气氛。
谢天谢地,不然自己非得晕血不可。
只看到深深陷在枕头里的一张苍白的脸。比往日见的肥了一大圈,脸颊鼻头全是浮肿,眼睛翻着白,随着呼吸,那眼球一凸一凸的,像离了水的鱼。
还有被子下面高高凸起的一团,大得可怕,隐约可见一颤一颤的,底下支出两条伶仃的腿,也跟着一颤一颤的。
女人一辈子最痛苦的时刻是不是莫过于此。她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兔死狐悲之情,又是一阵幻肢痛,眼圈就湿了。
忽然又听见远处隐约的相国寺钟声。心里乱七八糟的几近胀裂。时辰已到,行动开始了。
整个东京城已经陷入了一个静悄悄的巨大的局,而潘小园觉得,眼下自己也必须组织起一个小小的局,撑住这产房方圆的几丈空间。
第257章 金印
潘小园开门见山,安慰她:“是你老公让我来的!”
语气中带了三分周通平日里吼媳妇的横劲儿。果不其然,孙雪娥一听之下,静了一静,颤声道:“他……他知道我要生……”
“是,你男人知道你要生了,他一个大男人不方便进来,才叫我来的!……你瞧,这不是让我花钱请了这几位大娘么!”
“花钱”两个字刻意咬了一咬。孙雪娥一双眼中放出光彩,干裂的嘴唇绽出一个笑:“嘻嘻……我就知道……他肯给我花钱……”
几个婆子趁机指挥端过一碗热水:“子孙娘娘的香灰,娘子喝了,保证一个时辰内就下来!”
潘小园眼看那浑乎乎一碗水从眼前端过去,连忙叫道:“别……”
几个婆子倒大惊小怪:“娘子没生过不是?这东西灵!胎气在肚子里头找不着出口,这是请子孙娘娘给新生孩儿引路……”
潘小园知道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大约也当不了什么古代助产士,唯一知道的就是“喝香灰没用”,其余的,只怕都不如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太婆。但既然这些老太婆经验丰富,旁的方面,自己也没资格指手画脚。
况且,香灰也喝不死人。也许还能起点心理作用呢。
这么想着,就没拦,眼睁睁看着孙雪娥被灌了一碗香灰水,果真似乎有用似的,面容平静了许多,说:“没……没那么痛了……”
稳婆笑道:“这才对嘛!这是我们特地去庙里求的!”
然后打开包袱,又取出几卷花花绿绿的图卷,说是“产图”,上面张牙舞爪地绘着雷公、招摇、运鬼力士、天狗、轩辕等十三位大神,以朱书某月某日,看准了方位,恭恭敬敬地地贴在房间东南角。这便是把神明请来保佑了。
潘小园心中却还担心着好几档子事。一是怕孙雪娥乱喊乱叫之下,真的喊出什么不该让人听到的事儿,那自己一人可无法遮掩;二是知道“兵谏”计划已经启动,潜伏在城内城外的各路兄弟盟友,眼下应该已经开始了精准打击。三是心急如焚,自己本该好好儿的藏在指定的接头地点,但这边的孕妇哪能丢下不管,她老公还在跟着武松一起卖命呢!
突然手腕一紧,一阵剧痛,忍不住“啊”的一声尖叫。与此同时,孙雪娥一声痛叫:“呜……”
潘小园眼泪立刻飚了出来:“姐姐哎,你、你别掐我……”
孙雪娥有气无力:“疼……”
好在稳婆有眼力见,飞快递过来一包衣服,塞进孙雪娥手里。孙雪娥就改掐衣服包儿了。
“疼……呼呼……不活了……
几个经验丰富的稳婆安慰:“娘子莫慌,这头胎生得慢,三天三夜的我们也见过,你又吃得胖,肚里的孩儿也肥胖,将来生出来,有你乐的!你现在要吸气……用力……”
孙雪娥:“我不要……”
潘小园突然耳朵一尖。伴随着孙雪娥断断续续的呻吟,外面隐约传来几句粗暴的男声。
“……干什么呢这儿?”
“怎么围了这么多人!”
“这家里谁主事!”
心头一惊,连忙掀帘出去。只见一个官兵小队驻足在王老汉家门口,正在比比划划的讯问。
王老汉鲜少见过官兵,又早就意识到院子里这位孕妇许是“来路不正”,当即吓得跪下了。
“小人……小人……家里……这个……”
几个官兵更起疑了,朝门里头努努嘴,“里面怎么回事?谁叫唤呢?”
潘小园匆匆忙忙跨出门,还不忘深深万福,一面微笑,一面迅速编谎话:“各位官人大哥多虑了。奴家是这位王老汉的远房侄女,那房里的是奴家的姑表妹子,今儿时辰不巧,正在里头养孩子,声音大了些个,但这个……生老病死,我们也控制不得不是?围观的邻里街坊都是热心担忧的,倘若扰乱了秩序,奴家请他们都回去就行了。”
条理清楚一番话,找不出什么毛病。况且小娘子声如莺呖,美貌可亲,一点也不怯场,几位公人大哥自然要买她的面子。
相顾一笑,说:“那也别大喊大叫的!……对了,差点忘了正事。查税!”
百姓们心知肚明,此时的“查税”便是勒索抢钱。这两个字一出来,半数的围观群众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关门闭户,门缝里哀告:“小的交过税了,家里没钱了……”
王茶汤老汉不及躲避,苦苦哀告,官兵们哼一声:“不信!有钱生孩子,没钱交税?喂,兀那小娘子,看你眼生,你家男人是谁?做什么的?可有偷税漏税?”
潘小园脸色一白。这要是查起户口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只好唯唯而应,发髻里拔下一根银钗儿,赔笑着递过去。
几个官兵上下打量她一番,见她穿着朴素,那银钗儿确实是唯一一件值钱首饰了,这才满足,笑道:“这还差不多!是良家!”
等官差走远,王茶汤老汉才敢抱怨:“娘子你看,唉,你看这日子没发过了……”
潘小园来不及心疼她那根银钗子。最后再急急赶回产房,不用她捂嘴,孙雪娥的声音已经微弱多了。
“当家的……你、你还不来……我不生了……”
活生生的人在活生生的受苦,潘小园赶紧绕过稳婆,蹲下去握住她一只冰凉的手,轻声说:“你当家的做大事呢,暂时顾不得这儿。你说男人家在外面辛苦卖命是为的啥?还不是为了老婆孩子。你这肚子不光是你自己的,他老周家的香火可也在里头呢,但凡有个闪失,你对得起谁?今儿个一鼓作气生下来,回头他瞧见了,得多高兴?你拼着老命给他生了孩子,他以后敢不疼你?敢忘恩负义?……”
看人下菜碟儿,一番话她自己都不见得买账,孙雪娥却听得两眼放光。后半辈子的幸福都在这肚子里头,确实应该慎重对待。
潘小园话锋一转,“但是你得听人家的话!不许再喊再叫!不然……”
眼珠子一转,蛮横地说:“你男人说了,憋死了他儿子,回头他休了你!”
这话却比温言软语的哄劝管用。孙雪娥泪流满面点点头,忽然问:“那……那有是女儿呢?”
“那……都一样!生出来就是你的功劳!生不出来你负责!”
孙雪娥眼神看看自己那高高凸起、盖着一层薄被的肚子,果然不敢再叫了,跟着几个婆子的指挥,鼓着腮帮子用起力来。
潘小园松口气,擦擦汗,倚着床边儿,一面听着产房里断断续续的呻吟,一面捕捉着外面的铜锣皮鼓。
“……好了好了,都出来吧,该干嘛干嘛……”
官家的御驾已经从三条街外经过。还好当代的王孙贵族出行都没什么架子,等车马过了,老百姓便三三两两的恢复正常生活。商店重新开张,悠长的叫卖声响起来。
但市井之音没响多久,突然又被另一阵骚动打断了。
这次是位于南面三个坊市外的望火楼。尖锐的锣声当当当响起来。产床上的孙雪娥当即吓得翻白眼。
“娘呀……天哪……六姐儿啊……老公……”
稳婆连忙安抚:“不关咱们事!继续用力!呼气!吸气!使劲!”
锣声越来越响,伴随着几个慌张的大嗓门:“大相国寺市场失火啦!开封府少尹有令,左近百姓速速前去救火,不许懈怠!快去啊!快去啊!……晚了治罪!家里有男人的,都快给我出来!……”
几个稳婆互相看一眼,掩口笑道:“大相国寺市场失火了?嗨呀,那可热闹……”
相国寺前的大片空场上,每月两次开市交易,商贩们云屯雾集,其中出售的布匹、服装、竹篮、草席、纸张、经书、香烛之类,全都是易燃之物。平日里每到开市时节,附近的消防官兵总会用心巡查准备,望火楼里增添人手,广场四周备下水缸,保障百姓安全。
可今日邪门,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外面喊声嘈杂,全是抄家伙去救火的,顺带看热闹。老百姓互相问:“怎么回事!你说好好儿的一个庙,谁烧香那么不小心!……”
有人知道点内幕,挑起水桶,说:“据说是个外地来的游方僧人,烧香的时候把柴房点着了……我就不明白了,烧香怎么会烧到柴房去呢?……”
“那闯祸的僧人,找到没有?”
声音慢慢听不到了。潘小园不由自主半欠起身。
鲁大师也太不小心了吧!这么快就暴露了?
想出门去听个明白,这边床上一声悲鸣:“呜……疼……六姐……”
她心里飞速掂量一番,住了脚,回到床边,任孙雪娥紧紧抓住手。
她安慰自己。鲁和尚是什么人,只要相国寺里没冲进去千八百御林军,谁奈何得了他?一根头发都不会给他削下来。
鲁智深摸摸自己光头,出了相国寺后院柴房,信步往前面市场里走。身后一簇一簇的火苗,呼呼的随风摇曳,时不时窜得老高。看似糟糕之极,其实是泼了特制的油脂燃料,烧起来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离大雄宝殿、藏经阁等要害去处也还有不小距离。就算火势真成,也不过是烧他几片僧人宿舍,把香积厨里的菜蔬提前烤熟了而已。
这是联军安排的声东击西之计。趁官家出城游玩之际,派鲁智深扮作游方僧人放火作乱,分散京城守兵力量。
鲁智深对这个任务十分热情:“早就想砸了那个鸟寺!让洒家看那个鸟菜园子!”
仗着一顶光头,一身如假包换旧直裰,十分顺利地混进了寺去,还有知客僧问师兄从何而来,让他牛眼一瞪,就吓回去不敢问了。
眼下火势已成,听着各路官兵百姓都哄哄嚷嚷的跑来灭火,鲁智深十分满意,拐过一道间壁,忽然撞上一群慌慌张张的僧人。
“就是他!”方才那知客僧一脸怒气,“乡下来的游方僧,不懂规矩,非要在后院烧火烤东西,这才……这才……”
身后跟的几个护院僧叫道:“跟我们走一趟!去跟方丈说个清楚!”
鲁智深呵呵一笑,昂首挺胸往前走,大踏步趟过去,两条铁臂随便一拨,几个僧人就扑棱扑棱倒在墙边,哀声一片。
再走两步,远远看到市场上人来人往,都知道寺院起火,群众恐慌,收摊的收摊,走人的走人,还有的唯恐天下不乱地叫道:“走水啦!快跑啊!死人啦!……”
鲁智深旨在放火作乱,可倒也没想伤人。熙熙攘攘的市场人头攒动,尖叫声此起彼伏,小厮、仆役、女眷、摊贩,全都无头苍蝇似的团团转。
眼看就要发生踩踏事故,大和尚不假思索地冲上去,一手一个拎起两个小贩,粗声命令道:“喂,往那儿走,那边是门!”
不一会儿就有官兵发现他了:“就是他!那个高高胖胖的和尚!有人说是他放的火!兄弟们上!”
鲁智深笑道:“正愁这几日没架可打,正好活动手脚!”
顺手抄起一根扁担,迎上几个官兵,酣畅淋漓地揍起人来。
……
过不多久,“一个疯僧在大相国寺放火作乱,闻讯赶去的捕快已经全都被他打趴在地”的消息就报到了开封府。更有那眼尖的表示,那疯和尚的面相举止,倒像是多年前那个在延安府打死镇关西的通缉犯鲁达!后来在山里当了大王的那个!
开封府少尹一头冷汗,气得面色发红。不是因为通缉犯现身,而是……
“都忘了!今日官家出城巡视!让你们格外留意治安,百姓都赶回家去,怎么还有这种事发生?嗯?一群酒囊饭袋,半件事都做不好!倘若让官家知晓了,哼,本官还可以支吾,你们一个个的就去免职充军罢!”
一伙官兵噤若寒蝉,左右看看那高大森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