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违和黛玉-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迈步出去了,只留下宝钗在屋里苦恼着。
薛姨妈疾步走到王夫人的屋里,对这王夫人哭道:“姐姐,你看现在怎么办吧。我苦命的钗儿啊,还不如当初就在金陵不上京来呢。”
王夫人赶忙说道:“妹妹别急,我这就去把那个小蹄子送走,绝对不会给宝丫头添堵的。”任谁家还没成亲就有了庶子,想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吧。
说完就带着人往而去,边走还边对薛姨妈说道:“从前还以为她是个厚道人,不像那些个妖妖娆娆的小妖精,谁成想啊……”薛姨妈也不接话,王夫人只好尴尬的笑笑。
本来王夫人是不想让宝玉去见黛玉她们的,袭人自然是得想法子留住他。就随口扯谎说自己肚子疼,谁曾想竟把出了喜脉。袭人一下子就慌神了,这宝玉马上就要成亲了,现在爆出自己有孕,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袭人想到如今这样,宝玉是指望不上了,没看他都傻眼了吗。太太指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了,现下只好去求老太太了,希望老太太看在自己肚子了孩子的份上,救自己一命吧。
想到这里,袭人也不敢多耽误,起身就往贾母的荣庆堂走去,倒是避过了前来寻人的王夫人和薛姨妈。
王夫人她们进屋一看,只见宝玉呆坐在一旁,四下里并没有袭人的影子。王夫人问道:“宝玉,袭人在哪里?”
宝玉这才回过神来,给王夫人和薛姨妈行了礼说道:“太太和姨妈怎么有空过来?”薛姨妈并不搭理他,王夫人再次问道:“怎么不见袭人?”
宝玉说道:“刚才袭人还在这,现在就不知道去哪了。太太,您知道袭人怀了我的孩子了?这可怎么是好?”
王夫人说道:“这事儿你就别管了,安心等着娶你宝姐姐吧。”说完就出去了。来到外面,王夫人对其他伺候的人问道:“你们谁知道袭人去哪了?”
五儿出来答道:“回太太的话,我刚才隐约见着袭人姐姐往老太太院子去了。”王夫人啐了一口说道:“她倒是乖觉。”
薛姨妈说道:“姐姐自己去老太太院里吧,我回去等你的消息。”说完也不等王夫人回话,迈步就走了出去。
王夫人无奈,只好来到贾母那里。刚见到贾母,就听贾母问道:“老二家的,这可是宝玉的第一个孩子,你不想留着他吗?”
王夫人苦笑道:“老太太,这现下宝玉就要成亲了,留着他说出去也不好听啊。”贾母说道:“这有何妨,等宝玉成亲后就把袭人提成姨娘就行了。”
王夫人说道:“这样对宝丫头不太好吧。”贾母说道:“糊涂!咱们宝玉是有来历的,你不给他积着点德,还想着造孽不成?”
王夫人说道:“我这也是为宝玉好啊。”贾母又说道:“这元丫头在宫里一直没个动静,也许袭人这胎能给元春带来喜信呢。”
王夫人问道:“老太太,这和娘娘有什么关系?”贾母说道:“宝玉是有来历的,他娘娘又历来看中宝玉,许着宝玉的孩子就能给娘娘带来好事呢。”王夫人听了也觉得有理。
贾母又说道:“再说宝玉也不小了,也该有个孩子了。你回去让亲家她们放心吧,袭人就在我院子里养着了,不让她回去给宝丫头碍眼也就是了。”王夫人也只好应下退了出去。
王夫人来到薛姨妈院里,跟薛姨妈说了贾母的打算,薛姨妈也只好认了。不认又能怎么样呢?就算能退婚,宝钗年纪也大了,哥哥还在牢里,又怎么能找到比宝玉还好的人家。
薛姨妈送走王夫人后进去安慰宝钗,宝钗却说道:“妈妈不用担心,如今既然有了这件事,老太太和姨妈定会对我心存愧疚,我日后定然受不了委屈。”
薛姨妈说道:“现在也只能往好处想了,只是苦了我儿了。”宝钗说道:“看妈妈说的,宝玉的性子您还不知道吗?我以后吃不了亏的。”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二,大吉。这日贾府披红挂绿,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薛宝钗终于如愿嫁给了贾宝玉。
第80章 金玉良缘
因着宝玉这次成亲不像原著中一样仓促,元春和王子腾都还健在,所以准备的聘礼很是丰富。各家的亲友也俱是到席,前来贺喜。
薛姨妈早在前一天就将宝钗的嫁妆沿着梨香院的角门出去再经由荣国府的大门送进了怡红院。因为园子里也没有别的姐妹了,贾母便做主让贾宝玉成亲后依然住在园子里。
初二,宝钗早早起来收拾妥当。到了吉时便拜别了薛姨妈,因为薛蟠不在,就由薛蝌背上了喜轿。由梨香院的西角门出去,绕过后街,吹吹打打的进了荣国府正门。
宝玉和宝钗在贾母的荣庆堂拜了堂,然后送到怡红院中。宝玉按照喜娘说的掀开宝钗盖头,只见宝钗盛装艳服,丰肩软体,烛火之下更显得她脂肌若雪,面如桃花。一时间把贾宝玉看呆了去。
凤姐推了推宝玉笑道:“宝兄弟快些回神儿吧,日后你们天天得见呢。”宝玉对着宝钗打个千儿说道:“头一次见宝姐姐穿的如此华美,我有些忘形了。唐突了姐姐,姐姐别见怪。”
凤姐“噗嗤”一笑说道:“都是夫妻了,还这么客气干什么?宝兄弟快出去敬酒吧,我们这里还有别的事呢。”说完就把贾宝玉推出门去。然后回身对宝钗说道:“一会儿会有女眷前来,宝妹妹先松快松快吧。”
探春也因为宝玉成亲,暂时回到了贾府,如今就在新房中陪着宝钗。不一会儿,果然有几家相熟的夫人奶奶们来看新娘子。
宝钗端坐在喜床上,微微低头。众人直夸宝钗漂亮,有福相,定能够宜室宜家。宝钗满面羞红,也不接话,只有凤姐和众人寒暄着。
大家略坐了一会儿,便有人来请说前面已经开席了,请各位夫人入席呢,大家便由凤姐陪着一起出了新房前去入席。
探春见众人都走了,对宝钗说道:“宝姐姐,我帮你把钗环都卸了吧,你也好轻快些。”宝钗点头同意。因为宝玉没有功名,所以宝钗不能戴凤冠,只好戴些钗环和绒花。
探春说道:“宝姐姐,你这样打扮可真好看。”宝钗笑道:“三妹妹,等你嫁人的时候,定然比我还要漂亮。”
探春又陪着宝钗说了会儿话,麝月说道:“二奶奶,宝二爷怕您饿着,特意让厨房给您准备了些吃食,我给您送来了。”说完便带人提着食盒进来了,打开食盒一看,俱是些平日里宝钗爱吃的。
探春笑道:“二哥哥真是有心了,宝姐姐,啊!不对,该叫二嫂子了。二嫂子快趁热吃吧。”宝钗羞涩一笑,心中倒也觉得妥帖,宝玉虽然有诸多不好,但是他在对自己的事上,还是很上心的。
因为都是熟人,宝钗也不客气,坐在桌边吃了几口饭菜。探春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说道:“二嫂子,我先出去了,你在屋里换身衣服吧,二哥哥也快回来了。”说完就走出了新房。
宝钗就在莺儿和秋纹等人的服饰下洗漱了,然后换上一身红色吉服,不似礼服那般繁琐。宝钗说道:“你们先下去吃点东西吧。”因着伺候的丫鬟都是熟悉的,她们也就不推辞,各自出去了。
莺儿在出去之前说道:“姑娘,刚才前院来人说宫里娘娘有赏赐下来呢。”宝钗听了十分高兴说道:“这是娘娘的恩典。”
宝玉进屋的时候,就只有宝钗自己倚在床边。见到宝玉进来,麝月和秋纹赶紧从外面进来伺候宝玉洗漱换衣服。宝钗见了皱了皱眉,这些丫鬟们实在是太没规矩了。因着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宝钗只好压下心中的不瞒。
等拾掇好了,宝玉说道:“你们且下去吧,我和宝姐姐好生说说话。”麝月和秋纹这才关上门出去。
宝玉走到床边挨着宝钗坐下,扯着宝钗的袖子说道:“宝姐姐都好久不来看过我了,到叫我十分想念。”宝钗抽回手说道:“要说话就好生说,别拉拉扯扯的。”
宝玉笑道:“你我如今喜结连理,合该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宝钗听了,登时羞得是粉面含春,煞是动人。
宝玉见了,说道:“宝姐姐,我们这就休息吧。”便放下床帐,二人真真是: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次日一早,夫妻二人起床,便有嬷嬷进来收走了喜帕,彼时宝钗正在梳头,在镜子里见到嬷嬷的动作,又想起昨晚,便觉得十分害羞。
二人简单的吃过早饭,便来到贾母的荣庆堂敬茶。因为大家都是相熟的,很快就敬完茶,贾母等人都给了礼物。
贾母拉着宝钗的手说道:“我历来就爱你的庄重,如今你们二人已然成亲。只想着你们日后和和美美的,早日让我抱上重孙啊。”
宝钗顿时羞红了脸,凤姐笑道:“合着老祖宗这是有了新人忘了我这旧人喽。”贾母松开宝钗的手佯装打了凤姐一下说道:“你这破落户儿,早就该丢出门去了。”一时间大家都笑了起来。
自此,宝钗成为了真正的宝二奶奶。宝钗本身就是有手段的人,王夫人又对她满意的很,宝玉屋里的大丫鬟也不是晴雯那样把尖儿的人物儿,很快就对宝钗言听计从,王夫人见状更是满意。
等小夫妻回九以后,王夫人便将管家之事交给了宝钗。平儿说给凤姐听得时候,凤姐正在数着外头铺子挣来的银子。
她听了冷哼一声:“如今倒是她们婆媳齐心了。反正我是不干那吃力不讨好的事了,现如今什么都不如银子来的实在啊。”平儿笑道:“你真真是掉到了钱眼儿里了。”
凤姐笑道:“那是啊,如今我可要给巧姐儿准备嫁妆,给芃哥儿准备老婆本呢。”平儿笑道:“你也想得忒长远了。”
宝钗如今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就在他们成亲第三日,宫里传出消息说是贵妃娘娘有喜了。这下贾府众人无人不说宝钗有福气,连贾母都直说宝钗是个可人疼的。
贾府的下人们都是人精,眼见着贾母和王夫人对宝钗都是十二分的满意,哪里敢给宝钗使绊子啊,对于宝钗管家,都是十分配合。
宝钗暗自思量,自己果然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要是以后宝玉再考个功名,自己就圆满了。
第81章 白花出逃
且不说成亲后宝玉的乐不思蜀和宝钗的踌躇满志。单说远在陵西城的杨恪然,自从她被侯氏关了禁闭以后,绝食,吵闹等各种办法都用上了,可这次杨知府却是铁了心要给她一个教训,所以并没有被放出来。
时间久了,她也就放弃了,每日就在屋里作诗写字,或在院子里对月流泪,下人们也都不以为意。这日,正当杨恪然在屋里绣花的时候,兰姨娘走了进来。
杨恪然讥讽道:“姨娘如今还来做什么,不得好好守着小弟呢吗?”兰姨娘说道:“大姑娘,你就别再和我置气了。如今侯爷夫人已经有了身孕,你就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杨恪然大吃一惊,抓住兰姨娘的手大声说道:“姨娘你说什么?听谁说的?这是真的吗?”兰姨娘吃痛,抽回手说道:“我是从老爷那里听说的,自然是真的了。”
杨恪然忽然就沉默了,兰姨娘说道:“大姑娘,你怎么了?”杨恪然说道:“姨娘,你先回去吧,我想一个人呆会儿。”
兰姨娘见杨恪然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以为她是想明白了,这会儿是想自己静静。所以就放心的走屋去,只留杨恪然自己在屋里沉思着。
杨恪然没想到黛玉竟然这么快就有孕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她又换个方向一想,这何尝不是自己的机会呢?
自己可是见到过姨娘怀孕时的娇气样子的,像侯爷夫人那样精致的人物儿,这个时候一定是受不了西北这样苦寒的生活的。
想来侯爷夫人应该回到京城去了吧,她经过怀孕生子一年,再把孩子养到能带到西北来最起码得用三年,那么自己就有四年的时间独自拥有侯爷了。
就算是自己生不下侯爷的长子又能这么样呢?只要自己能在这四年里抓住侯爷的心,那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再说了侯爷夫人也许生的是个女儿也说不准呢。
杨恪然又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嫡母都不同意自己接近侯爷,现在姨娘也是一心为了弟弟,顾不上自己。想要去到侯爷身边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杨恪然仔细的将自己的首饰和以前杨知府和兰姨娘给她的银两都包了起来,然后又坐在桌边开始看起书来。倒是淡然的很。
以前伺候杨恪然的丫鬟都让侯氏借此机会发卖了,说是给她重新挑几个省心的丫鬟,先让嬷嬷教导着,等她解了禁就给她送来。
等到中午厨房的兰香来送饭菜的时候,杨恪然故意支使她给自己倒水,然后自己悄悄走到她身后用花瓶将她打晕了过去。
杨恪然很快将兰香的衣服脱下给自己换上,心里感谢侯氏这些天的禁足,她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她又将头发胡乱梳好,她看了看自己包好的东西,便把小包裹装进了食盒里。
等她都收拾好以后,她便假装喊道:“我不吃这些东西,你给我拿走!”说完还使劲拍了一下手,让外面的人以为兰香被打了耳光。
然后她就提着食盒,捂着脸低着头跑了出去,还不忘关上屋门。院子里的人早已见怪不怪的了,所以她倒是顺利的出了自己的院子。
杨恪然小心翼翼的避开府里的下人们,来到了杨府的后门。她看见后门口只有两个小厮在守门,便从荷包里掏出两块碎银子,来到门前。
她稍微抬了一下头,然后又假装害羞的低下头说道:“两位小哥儿好,我是厨房新来的丫鬟小翠,今日大姑娘又不用午饭了,我想拿回家去给我爹娘和弟弟们偿偿鲜。”
然后便将那两块碎银子递给他们说道:“这是太太赏我的,给两位小哥儿打酒喝吧。”那两个守门的小厮见杨恪然长得漂亮,出手又大方,就没有过多的盘问,就放她出去了。
杨恪然来到街上,她先找到一将当铺,将带的首饰都当了出去,换到了两千多两银子;随后她又来到一家成衣铺,买了两身略显粗糙的男子服饰;最后她来到了全国各地都有分号的平安票号兑换了银票和二百两的散碎银两。
如此下来,杨恪然身上就有了三千两的银票和二百两的碎银。她找到城里的一家口碑很好的客栈要了一间客房,在房间里换上了男装,又用粗粉将自己的脸、脖子和手都涂深了颜色。
她仔细的照了照镜子,又用眉笔把眉毛画粗了,站起来走了几步发现衣服不合适。她找店小二要来针线,将两套衣服都改好了以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杨恪然就把房间退了,出了客栈以后。她又来到城里的另一家客栈住下。每日都出去打听是否有商队或者是镖局去望西城。
杨恪然在这边一步一步打算的很好,杨府却掀翻了天。兰香醒来以后发现大姑娘不见了,赶忙去告诉给侯氏。
侯氏一听就急了,这个不省心的丫头真的是欠收拾了。她赶紧派人去请杨知府回来,又把兰姨娘叫过来。兰姨娘刚行完礼,侯氏就往她脚边扔了一个茶杯,吓得她一个哆嗦。
侯氏怒道:“你教出的好女儿!如今竟敢偷偷的跑出去,我看这要是传出去,她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兰姨娘听了大吃一惊,赶忙跪倒在侯氏跟前哭道:“太太慈悲,快去找找大姑娘吧,千万不能让她出什么事啊。”
侯氏说道:“怎么,你还嫌不够乱啊?还想大张旗鼓的去找嘛?”兰姨娘说道:“太太,妾不是这个意思。为了二姑娘和三姑娘,咱们大姑娘的名声也不能毁了啊。”
侯氏冷笑道:“现在想起名声的事了,早干什么去了?!行了!你也别哭了,哭的我头疼。等会儿老爷回来,看他怎么说吧。”兰姨娘只好跪在一边抽泣着。
不多时,杨知府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他说道:“杨恪然真的出府了?”侯氏说道:“府里都找遍了,没见到她。”
兰姨娘此时爬到杨知府腿边哭着说道:“老爷啊,快把大姑娘找回来吧,这兵荒马乱的,要是出事了,可怎么是好啊。“
杨知府一脚把她踢开说道:“你还有脸说!”不过气归气,他还是安排人私下里寻找。因为不能明说,大大增加了寻人的难度。
杨知府他们也从后门的小厮那里得知中午的时候有个叫小翠的丫鬟出去了。气的他让人狠狠的将他俩揍了一顿撵了出去。
侯氏说道:“老爷,我看这大丫头是做好准备的了,莫不是去了望西城了?”杨知府听了神诀有礼,又派人往望西城方向去寻。他到底是怕丢人,没有跟萧澈和姜知府他们说。
第82章 费尽心思
正当杨府在暗地里寻人的时候,杨恪然已经加入到了一个要往望西城送药材的商行队里。她跟领队的人说自己要回望西城去接自己的父母,但是自己一个人又怕上路不安全,想和他们搭个伴儿。
然后又给了领头的人五十两银子,那商队的人便同意让她同行。杨恪然顺利的到了望西城找到一家客栈住下。
次日,杨恪然又装扮好了,然后来到大街上的一个小面摊前坐下。她要了一碗面,开始打听萧澈和黛玉的事。
可是在这儿吃面的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只知道镇北侯来这上阵杀敌,保护他们了,甚至不知道黛玉来到望西城的消息,更别提黛玉怀孕的事了。
杨恪然只好颓然的回到了客栈里。她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想到自己这样子肯定是不行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萧澈。忽然她看见了有人在买菜,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她退了房来到姜知府家的附近的客栈住下,每日都在姜府附近守着,看着府里有两个厨娘每日里都在特定的时间出来买东西。
杨恪然又将自己打扮成不显眼的丫鬟的样子,和姜府的那两个厨娘打起了交道,她谎称自己是陪着她家夫人来寻亲的,然后打听望西城的事。
杨恪然出手大方,又会说话,她打听的事都不是重要的事,那两个厨娘自然就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各个府里的下人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互通消息。所以杨恪然终于得知黛玉真的回京了,而且已经走了快到一个月的时间。
同时她也知道了萧澈平时不打仗的时候会住在庄子上,杨恪然决定到庄子旁边去找机会接近萧澈。
本来她想假装丫鬟进到庄子里去,可是庄子控制的非常严,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庄子。杨恪然只好在周围的农家住下,守株待兔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萧澈和萧童一起回到庄子休整的时候,终于被杨恪然等到了。杨恪然喜极而泣,费了这么多心思,吃了这么多苦,总算见到侯爷了。
她快步走到萧澈面前,跪下哭道:“侯爷,小女终于找到您了。还请侯爷救救小女。”萧澈一皱眉,后退了几步说道:“你是谁?”
杨恪然早就故意把自己打扮的很落魄,她哭的梨花带雨,说道:“侯爷容秉,小女是陵西城杨知府的大女儿杨恪然。前几日,小女正和丫鬟外出去给母亲买礼物的时候,被一伙儿坏人虏到了马车上,卖到了望西城的一家牙行。我是趁着看守的人不注意,跑了出来找的。”
萧澈听了问道:“既然你知道自己到了望西城,怎么不去找姜知府?据我所知他和你父亲关系不错。”
杨恪然说道:“小女并不认识他们,不敢贸然前去。只因为侯爷夫人曾去小女家里做客,小女觉得和她很是亲近,所以前来请侯爷夫人来帮忙。”
萧澈说道:“我夫人已经回京去了,无法帮到你。”杨恪然假装惊讶道:“回京了?那……小女该怎么办?我不认识别的人了啊。”
萧澈说道:“我派人把你送到姜知府那里,他会着手联系你父亲,安排人送你回去的。”杨恪然听了脸色一变,突然就晕倒在地。
萧澈和萧童都一愣,萧澈皱了皱眉头。萧童问道:“侯爷,这……怎么办?”萧澈说道:“先让庄子里的婆子丫鬟把她抬到厢房,请个大夫来。再去请姜知府夫妇前来。”
说完就大步往庄子里走去,剩下萧童自己不知怎么是好。不过显然萧澈还是记得他的,不一会儿就见庄头媳妇带着几个婆子来把杨恪然抬回了庄子。
随后请来了大夫,大夫把晚脉说道:“这姑娘只是几日没有吃好,再加上情绪太过激动,才会晕倒,没什么大碍,很快就会醒的。一会儿给她吃些清粥就行。”说完又开了药方,萧童让人去跟着他取了药回来煎。
杨恪然对自己也是狠,这几日就一日一餐,专等今天演苦肉计。可是她的计划不太成功,虽然她进了庄子了,可却再没见到萧澈。
萧澈自打进了庄子,就去了书房,不许别人打扰,等着姜知府前来。萧童来报说杨恪然醒了,他也只是说:“等会儿姜夫人来了,让她处理。”
萧童依言退下,杨恪然醒来见自己躺在床上,心中窃喜,总算是进来了。然后她对屋里的小丫鬟说想要梳洗。因为萧童交代要照顾好她,所以那丫鬟就给她打来了水,还拿来一套自己没上身的衣服说道:“粗布麻衣,姑娘别嫌弃。”
杨恪然温婉一笑道:“谢谢你了。”然后仔细的梳洗打扮,换好衣服。那小丫鬟见状笑道:“姑娘,你长得可真好看。”
杨恪然笑笑,然后吃了一碗粥,又把药喝下。她问道:“我理应当面谢过侯爷的救命之恩。”那小丫鬟说道:“我去问问萧总管侯爷在哪。”说完就跑了出去。杨恪然还想到幸好是个小丫头,要不然怎么能这么好对付呢。
小丫头找到萧童转达了杨恪然的意思,萧童说道:“你回去告诉杨姑娘,侯爷说了不用她谢,一会儿姜夫人就会来接她了,让她好生养着吧。”
小丫头回来告诉了杨恪然,杨恪然气急,这要是跟着姜夫人走了,自己不就白来了吗?她又和小丫头扯了些别的话,打听清楚了萧澈所在的位置,然后说她累了,小丫头信以为真,就关上门出去了。
杨恪然见她出去了,悄悄走到窗边,推开窗子跳了出去。然后躲躲藏藏的来到了萧澈的书房。因为是在庄子上,院子小,所以杨恪然很容易走到了书房。
杨恪然见萧澈书房门前站着两个男仆,她也知道书房不能随便进入。因此她走到门口说道:“两位小哥儿,小女特来拜谢侯爷,劳烦通报一声。”
那两个亲兵对视一眼,右边的一个转身敲门说道:“侯爷,杨姑娘前来道谢。”杨恪然赶紧整理好衣服,抬起脚准备上台阶。就听见萧澈清冷的声音响起:“不见!让她老实在厢房等着姜夫人!”
杨恪然听了脚下一顿,好险没摔倒。这人怎么这般不解风情?
第83章 萧澈出手
杨恪然咬了咬嘴唇,扬声说道:“侯爷莫怪,恪然只是想谢谢侯爷的救命之恩。”她停顿一会儿,见书房里并没有动静,她又接着说道:“侯爷,恪然知道侯爷并不在意,可是您就让小女表达当面感激之情吧。”
正当杨恪然以为萧澈不会回答的时候,书房的门突然开了。她惊喜的抬头一看,顿时就吓得浑身冷汗,手脚发软。
原来萧澈手里拿着一张弓,张弓搭弦,箭头直指着杨恪然的眉头。萧澈冷冷的说:“如果你再出现在我的面前,就是你的死期。现在,滚回厢房去等着!”
杨恪然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只是……”话音未落,一枝利箭破空而来,蹭着她的左耳带下一绺头发,然后落在几尺开外。杨恪然惊声尖叫:“啊!!!……”
萧澈说道:“闭嘴!马上离开这里。不然立刻就要你的命!”杨恪然听了马上跑回到厢房,关上房门,瘫坐在地。嘴里直念叨:“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在生命面前,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心比天高都得靠边站。
很快,姜知府和苏氏一起来了。苏氏听说是恪然流落到这,请求萧澈帮忙,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又听萧童说了萧澈的做法,她突然有些同情她了。苏氏笑道:“侯爷也忒不懂怜香惜玉了,再这么说她也是杨知府的女儿。”
萧澈冷然说道:“要不是看在杨知府的份上,她现在已经是尸体了。谁家的好女孩儿会三番两次的要面见一个外男。姜夫人,你着人送她回去的时候告诉她的家人,如果她再独自出现在我面前,就是她的死期。”
苏氏听了一个激灵,她讪笑道:“呃……我会转达侯爷的意思的。”姜知府留下和萧澈谈论事务,苏氏就来到了厢房见杨恪然。
杨恪然一见到她就扑过来说道:“夫人救命……我要回家。”哭的是一点美感都没有。苏氏往旁边一闪,厌恶的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苏氏也不多耽搁,将杨恪然带回姜府后就写了封信,快马送去陵西城杨府。当然,她在信中着重写了萧澈说的原话。然后安排杨恪然住进了厢房。
侯氏收到信,看完以后讽刺一笑,派人去告诉杨知府说找到杨恪然了,然后又叫来了兰姨娘。
兰姨娘刚一进屋,侯氏就“啪”的一下子把信纸扔在她的脸上,说道:“瞧瞧你的大姑娘做的好事。”
兰姨娘一目三行的看完信,然后跪地大哭道:“真是做孽啊!大姑娘肯定是吓坏了,求太太快些派人接大姑娘回来吧。”
侯氏冷笑道:“你也看到了,你女儿可是惹到侯爷了。等老爷回来看老爷怎么说吧。”说完就让人把信纸拿了回来,然后坐在椅子上悠然的喝着茶。
杨知府回来的时候就见到自家夫人高高在上的喝着茶水,而自己的爱妾则跪在地上期期艾艾的哭着。
兰姨娘一见杨知府回来了,立马跪行到他腿边哭道:“老爷,快些救救大姑娘吧。”杨知府走到桌旁,坐下问道:“不是说有恪然的下落了吗?怎么回事。”
侯氏就把杨恪然做的事情说了。杨知府听完,气的面色发红,顺手把桌子上的茶杯扔掉地下。他却还不解气,几步走到兰姨娘面前,一脚把她踹倒。狠狠的说道:“这个孽女!赶紧把她接回来,还嫌不够丢人吗!回来以后立刻打发的远远的,别再让我见到她!”
兰姨娘大哭道:“老爷,您不能这样啊。大姑娘一定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会改的。求老爷千万别赶大姑娘走啊!”
杨知府气道:“都是你惯得,你就陪她一起到庄子上去吧!明哥儿以后就由太太亲自教导,免得以后和他姐姐一样不知所谓。”
兰姨娘听了瘫坐在地,话都说不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