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皇后之路-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找崔商说话; “早先的时候觉得西园处处都好,简直没有一处不精致的,现在看看也就是一个大院子而已。咱们两个平时能走动的也就寝宫附近; 走得远一点了也懒得动弹。”
  而且崔商早年的那些嫔妃们也在西园居住,因为地方够大,大家彼此谁都不影响谁。
  时间久了; 那些以前住在一个宫院的嫔妃们,又自发的搬到了一起,宁愿住的又挤又吵。用她们的话来说这样热闹,不管是打牌听书还是看个戏,总是有个伴儿。
  而且自从到了西园,太上皇被太后娘娘霸占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能远远的看上一眼。大家伙对于和太上皇一块过日子的心早就没了。
  所以别人乐乐呵呵的,也只有琳琳这个时候觉得寝宫附近冷冷清清。
  但是身边总是少不了那些想为主子们分忧的宫女太监们,给琳琳出主意,“要不然找几个会说评书的来解解闷儿。”
  琳琳并不是不喜欢听这些,但是长时间听,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有什么听头?
  这一天寿春公主坐着马车来到西园,先拜见了太上皇琳琳,又去拜见董氏。
  临走的时候又来和太上皇琳琳告辞。
  这么多的公主当中,能让崔商耐下心说话的也只有眼前的寿春公主。父女两个有许多话题聊,从宫外的柴米油盐到公主府的几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完。聊了半天之后,寿春公主坐着马车回了家。
  到家后不久眼看着天都快黑了,寿春公主在进门的时候问了一声,“驸马回来了吗?”
  就听见门口有人回应,“刚才驸马也派人来传信了,说是今天晚上要熬一个通宵,让公主带着几位小爷姑娘早点吃了饭睡觉吧。”
  又要熬一个通宵,寿春公主想着到如今驸马的身体也没前几年强健了,熬的久了对身体不好,让人又煲了一些汤送到衙门去。
  刚回到后院,儿子女儿接了出来。
  寿春公主的大女儿过一段时间就要出嫁,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剩下的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寿春公主就嘱咐大女儿,“天冷了,你让人给你爹送点厚衣服过去,把毯子也送过去,对了,手炉脚炉还有炭火,一块儿送去。”
  说完之后随口抱怨了一声,“也不知道这次查了是什么案子,又熬了一个通宵。”
  她儿子在一边听了,似乎知道一些小道消息,赶快跑到寿春公主跟前汇报,“我知道我知道,母亲今天不在家,今天还有人往咱们家投帖子呢,只不过咱们家没接,但是门子也打听了,好像是范阳姨妈家的亲戚犯了事,听说事情闹得还不小,只不过舅舅那边不让声张,所以现在大家伙都没听说罢了。”
  “范阳家的亲戚……用得着让咱们家出手帮忙吗?看我这记性,是你爹查的案子,所以才来找咱们了。”
  又问儿子,“有没有打听出是什么案子?”
  他儿子听了之后,悄悄的看了看周围,低着头跟寿春公主说,“还不是小事呢,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皇陵虽然修建完毕了,但是周围地面上还是要有一些东西的,他们支了银子却假公济私,还以为账面做得漂亮就没人发现。
  可谁知道这银子是外祖母掏的,等到账本送到外祖母跟前的时候,外祖母也只是笑了笑,就把账本给宫中送过去了。
  结果舅舅就知道了,非常生气,害怕这事儿传开了市面上的都知道了,传到外祖父耳朵里惹得他老人家生气,毕竟外祖父对这事特别在乎。所以这事儿谁都不许说,可以不说,但是案子还要查下去的。”
  寿春公主也有一些生气,“我要是你姨妈就把这亲戚打出去,以后再不来往。也不想想她自己就是在宫中长大的,太后娘娘那边是能随便糊弄的吗?”
  她儿子赶快在一边点头。
  “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了,赶快吃饭,吃了饭你们都回房休息,天也冷了,早睡早起。”
  皇宫里面程皇后和麒麟商量着另外一件事。
  “咱们母后做事向来爽快……可是咱们家那俩丫头却有些扭扭捏捏小家子气,要不然把这俩丫头送到西园,搁在母后身边教养,以后让咱们家这两个公主能从她们祖母身上学一星半点的本事,到时候够她们受用不尽了。”
  麒麟对这两个女儿并不是不重视,而是跟儿子小豆子比起来,那真的差得太远了。
  太子不仅是儿子,还是将来的国君。有这么好的机会,麒麟当然不会把女儿塞过去,毕竟首先要考虑儿子。
  “朕打算让太子过去,东西已经让东宫收拾好了,等过两天母后那边心情好了,把人送走,搬到重明以前住的宫殿,往后年纪大了再接回来。”
  程皇后还有些不死心,“让他们姐弟一块过去彼此也有个照应,再加上咱们儿子是个臭小子,哪有公主们会讨人欢心。”
  麒麟不想跟她说那么多,想着都是自己的孩子,一块带过去无妨。
  “话先跟你说,咱们儿子我是一定要放在那儿的,至于女儿那就要看父皇母后的心思了。”
  程皇后赶快答应了一声,第二天又把宫中巧手的工匠们招了过来,给孩子们多做几件漂亮的衣服,又把一些好看的手饰扒出来,给两个女儿装扮上。
  “去了之后乖巧一点,两位老人家最喜欢女孩子了,只要你们乖乖巧巧的就好。
  平时跟着你们皇祖母,多看多听,趁着她心情好的时候多问,你们要是能学个一星半点儿,我这边心里面也能好受一些。不管是出身也好血统也罢,怎么也没有一身好本事来的可靠。”
  两个公主赶快答应。
  到了那一日,程皇后眼看着三个孩子随着皇帝的车驾一块出了宫城,心里面也是有些难受,叹了一口气。
  麒麟顺顺利利的把自家的孩子留了下来,但是其他兄弟不乐意了。
  白泽就抱着自己嫡出的小女儿过来,拍了拍小女儿的后背,“今天来的时候父王是怎么教你的?”
  小丫头就跑过来,“太后娘娘,您长得跟山上的松树一样。可是奶奶您知道松树长什么样吗?”
  这小丫头有着圆圆的脸盘儿,琳琳就想着这小丫头的父母都是尖下巴,往后她的圆下巴也会变成了尖下巴,趁这个时候还没变,赶快揉一揉,说不定以后就没这么好的手感了。
  把孙女儿拉到自个儿身边,在她的小下巴上挠了几下。
  小孙女还不愿意,赶快扭着头,“不要摸贝贝,不要摸,这是在摸小狗狗呢。贝贝不是小狗狗。”
  琳琳就喜欢这个小孙女,尽管小丫头不让摸,琳琳还是又摸了几次才把手收回来。
  趁着琳琳心情好,白泽就说,“把这丫头放到这边陪您说话吧,这小丫头说话可招人高兴了。刚才在路上交给她说是寿比南山不老松,就住记住一个山上的松树。”
  琳琳对于养孙女这件事本身就不是很高兴,“好不容易把你们这一群养大了,这个时候再养孩子就没心思了。再加上你们家贝贝年纪又这么小,我是不想给你们带孩子。”
  这就牵涉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一碗水端不平怎么办?
  麒麟家的两个女儿是麒麟厚着脸皮硬塞过来的,嘴里的说辞是让她们陪着母后解闷儿。琳琳当时看着姐妹俩的年龄不大不小,不用操太多的心,自己说什么又听得懂,不用从小开始教,所以把人留下来了。
  如今又换了白泽,白泽的这块心头肉年纪还小,学个话都学不会的时候送过来,到时候又要劳心劳力,但是不收又担心白泽心里面不好受。
  说不定白泽走了之后,巧儿就抱着孩子来了。
  三皇子这些年学的比较精明,和太上皇太后打交道的时候总是让自个儿老婆过来。
  有的时候巧儿比皇后的这些儿媳妇们都有脸面,人家来了之后虽然叫母后,但是说话透着一股亲近。和琳琳多少有些血缘关系,太上皇也对这个儿媳妇儿向来是高看几眼。
  琳琳又不愿意这个时候驳了白泽的脸面,让儿子有一种你们就疼我大哥不疼我的心思。
  心想崔商那老头子一直想养孙子在身边,偏偏麒麟又不愿意把儿子交给他养,每次来的时候嘴里都要强调好几遍,让小豆子跟着祖母好好学学,不如就把白泽的儿子交给老头子。
  就对白泽说,“你回去把你儿子送过来,让你爹查查他的功课。”
  白泽答应的挺好的,回家之后把儿子提到自个跟前,“你平时有事儿没事儿多往你祖母跟前去,老子说的话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第107章 西园生活 八
  凡是做祖父母的; 几乎都喜欢把孙子孙女养在身边。
  比如说贾赦; 对养孙子这件事情有着十足的兴趣。
  比如说贾敏,把孙女养在自己身边,高兴的合不上嘴。
  贾敏过寿的时候; 王熙凤就过去贺寿; 看着贾敏身边站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欢喜的赶快拉过来; 夸了又夸; 赞了又赞。
  心里面想着,这俩姑娘跟自己儿子的年龄都没有差多大; 到时候说不定能凑成一对儿。
  有她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林家可是出过皇后的。娶了这家的女孩子绝对不掉脸面。就是不知道皇家那边是怎么打算的; 要是想亲上加亲……
  王熙凤站起来帮着辛云妯娌招呼了一下宾客; 临走的时候又来和贾敏告别; 顺便又拉着两个姑娘的手夸赞了一番。
  在回去的马车上平儿就问她,“你是不是看上人家的姑娘了?你也别觉得我说话难听; 咱们家门第有些不够呢。”
  “咱们家门第现在不够,但是咱们有王妃娘娘; 咱们和姑妈又是至亲,彼此知根知底儿……”
  “就是因为知根知底儿,所以人家未必愿意; 咱们家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人家太清楚了。”
  王熙凤自己心里面也不是不明白,但是她就是嘴硬; “咱们家哥儿有什么不好,你少在这里说丧气的话。”
  说了平儿心里面儿还觉得有些不舒服,掀起帘子问外边儿的人,“这是到哪儿了?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干什么停在这里了。”
  门外跟车的婆子就跑过来跟他说,“这是到宝成银楼了,天冷快过年了,成亲的人多了,银楼的生意就好,前面马车多,要等一等才能过去。”
  王熙凤手里有几个钱儿,拉着平儿就要下车,“正好今天遇见了,咱们俩也添一些东西。”
  平儿赶快扶着她,主仆两个下了车手里面拿着手炉,领着仆从气势汹汹的闯了进去。
  这银楼内部空间极大,上下灯火辉煌,每个柜台前面都站着两个女人,凡是要看的要试的,都来者不拒,笑脸迎人。
  王熙凤知道最外边儿摆的都是些普通货色,越往楼上去就越是好东西。
  领着人上了二楼,没想到二楼的人也很多,直接抬腿到了三楼。平儿在后面拉了一下她的衣服,“咱们到二楼选选吧,三楼的东西都贵。”
  “放心,今天咱们就在三楼买了,再看看有什么好东西没有,马上要过年了,让咱们家哥儿去王府一趟看看王妃并几个王子郡主,也不能空着手去。”
  平儿听了也不拦着,两个人往前走了几步,平儿看到一个人,顿时觉得浑身汗毛竖了起来。
  王熙凤在一边挑三拣四,平儿也捞了一个座位坐在边上,平儿就一边在嘴里应付的王熙凤,一边用眼角打量刚才看到的那个人。
  王熙凤用胳膊肘碰她了一下,“怎么啦,愁眉苦脸看不上直说,摆个脸色给我瞧呢。”
  平儿赶快拉着王熙凤的手,“你悄悄的用眼角看看咱们东边的那一对母女。”
  王熙凤用眼角瞄了一下,“不认得,怎么了?”
  “我看着她像抱琴。”
  “抱……抱琴!”
  “你忘了小时候咱们到荣国府去,你只管到老太太跟前就行了,我们这些当丫鬟的自然和她们这些当丫鬟们的打交道,我认得她。”
  王熙凤一想当年这个抱琴是死了的。
  “你别是看错了。”
  “也许……都这么多年了,一转眼就有这么多年了……或许是看错了。”
  王熙凤起初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吆喝着挑了东西,让人包起来送到自己家,带着平儿下楼了。
  大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跟贾琏说起这事儿。
  “平儿是不会认错她的,我知道,要是真的不确定,她也不会把这事儿跟我说出来。你说她怎么还活着呢?”
  贾琏觉得这个时候管人家活不活的没什么意思,“她死的时候,咱们娘娘刚开始得意,娘娘做了那么久的娘娘,身边也没这个人……而且咱们家也败了那么长时间了,你别想了,睡吧。”
  王熙凤不想睡,王熙凤想知道那个人到底是不是抱琴。
  第二天醒过来之后,又带人去了一趟银楼。可偏偏银楼里面的掌柜不会跟别人说自家客人的身份。
  王熙凤暗示自己女儿就是王妃,可这个掌柜的也特别气人,“就是皇后娘娘问了,我们也不能说呀。”
  王熙凤也生气了,“要是太后娘娘问起来呢?”
  掌柜在脑子里面想了一下这位贾家的二奶奶,这位还真认识太后娘娘,毕竟都有些亲戚关系。
  “要真的是太后娘娘问起来了,我们肯定说,但是一定是太后娘娘问的,其他人问的我们是不会说的。”
  王熙凤心里气了个半死,但是有无可奈何。
  这件事情她自己查有没有什么头绪,贾琏又不会帮她,思来想去,只得暂时把这件事放下。
  可是快到过年的时候,偏偏又峰回路转,王熙凤带着儿子去上香的时候见到了这位抱琴。
  人家也是有一大家子了,身边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孙女。看上去应该是那种殷实之家,日子过得应该算得上是富足。
  庙里面和尚的嘴不能跟银楼里面的掌柜比,花了十多两银子就能打听出来了人家一家的事儿。
  “这家人姓徐或者是许,家里的老爷不知道做什么的,家里两位少爷有个是守城门的,有个是在衙门里面做小吏的。”
  王熙凤就想若真是小官小吏,哪有那么多银子敢去宝成的三楼买首饰?
  自己不相信,又让人悄悄地盯着他们,看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再去向左右邻居打听。
  耗了很多功夫终于打听清楚了,抱琴嫁人的那个男人原来是宫里面的内相,在宫里的太监里面有些人脉,现在在内府当差。
  果然是宫里面的人,王熙凤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着查下去,又赶快去找个贾琏。
  贾琏知道后把王熙凤骂了一顿,“好好的你去查他们干什么?人家跟你井水不犯河水,你这个时候查了,把人家惹急了…”
  “不会不会,他们不知道。”
  贾琏气的不想和王熙凤说话,心里面想过这件事最后还是要托王爷去办。
  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好多年前抱琴就从宫里出来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贾娘娘不知道罢了。
  而且抱琴出来了之后收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都是在街上捡个乞丐,这一些孩子都对他们夫妻两个感恩爱的,过了这么多年,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抱琴两口子给他们置办了产业,给儿子娶了媳妇,现在也只有养着的那个小闺女马上出嫁了。
  王熙凤知道之后还和平儿说呢,“这人一旦狠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抱琴她爹娘不在了,但是他哥嫂子还在荣国府里,当年抄家发卖奴才的时候,也没见她出手把他哥嫂买出来。”
  说到这里就觉得所有的事情就变得很遥远,当年的种种这个时候想起来就觉得跟自己恍若隔世。
  如今他们一家人住的院子在外城,离着荣国府的位置还有很远。宁荣两府被抄家之后,这两座府邸空了起来,但是里面修建的异常精巧华丽的大观园还有人不断打理。
  后来荣国府就给了五皇子,宁国府给了八皇子,大观园一分为二成了这两位皇子的园子。
  贾琏就不去想这事,只是贾赦就想不明白,有一段时间特别想不通了,尽管没有想通,现实也让他无可奈何,只有加倍发奋督促孙子上进。
  而且这个老纨绔终于从以前的花天酒地里面挣脱了出来,开始考虑着儿子侄子们的事情。
  贾家的人回到金陵没多久又舍不得京城的繁华,听说了巧儿成了王妃的事情,觉得东山再起有望,又纷纷的聚集到了京城。”
  如今到了京城之后,碌碌无为又不想干活,只有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贾赦自认为自己是这一代人里面年龄最大的一个,督促侄子们上进就责无旁贷。
  每天出门之后都是气冲冲的回来了,回来之后少不了要找家里人抱怨几句,贾琏对他的变化看在眼里,觉得也是一种好事。
  不少人怂恿着贾赦去找贾敏,想要让林家出手帮自家谋些好处,贾赦却有些不愿意,因为他知道人情用一分少一分,如果有一天真的要请人家出手帮忙,自然是应该为了自个儿的孙子去用这份人情。
  贾赦觉得自己的孙子是个好孩子,读书好人也孝顺。
  过年带着他到亲戚家拜年的时候,林如海对这个小孩子的评价特别高,而且完全不是看在亲戚情分上敷衍几句。
  林如海把贾赦留下来跟他说,“这小子的灵气比得上宝玉,一定要好好的教养,千万不要让他走上歪路,往后只能靠着他振兴你们家了。”
  贾赦听了这样的评价,自然是眉开眼笑,出门的时候遇见了来拜年的林黛玉一家,林黛玉听说大舅舅在外边赶快带着孩子们下车。
  贾赦这个时候正领着孙子往外边走呢,碰见了林黛玉,看她的脸色有些青灰憔悴。
  “外甥女儿这是怎么了?”
  穆苁心疼的看了看林黛玉,“她最近老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梦醒了之后又痛哭不止……一连好几天了。”
  贾赦听了之后,就跟他们两个说恐怕是撞客了,“我年纪比你们大,你们也别嫌弃舅舅说的不好听,趁这个时候赶快到那些寺庙道观里面拜一拜,好去去邪崇。”
  林黛玉憔悴的点头答应了,看着贾赦他们出去之后,才拿手帕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强颜欢笑地去后院拜见父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早上滑了一跤的事情,收到了小天使们的关心,多谢大家。
  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我没什么事,就是当时摔了一个屁股墩,5分钟之内没有爬起来。尾巴骨那个疼啊……
  虽然不至于一辈子忘不了,但是这一个月是绝对忘不了的。
  而且当时我背的是一个帆布包,手机就在包里面,一屁股坐上去的时候,刚好把手机屏给压碎了。
  压碎了……捂脸,不好意思说。
  唉……


第108章 梦中前生
  辛云带着林皎的媳妇儿杨氏在二门口迎接林黛玉。
  远远的看着并没什么不妥; 只是走近了一看才发现林黛玉的眼角还有没擦干的眼泪。
  大过年的回娘家走亲戚居然哭着回来了,这还了得!
  辛云早些年还有一些贤惠的模样; 这些年整个人变得十分泼辣。
  赶快上去拉着林黛玉的手; “妹妹这是怎么了?他们穆家欺人太甚; 妹妹快别哭了,有什么委屈只管跟你兄弟们说,要是穆家敢对不起妹妹; 咱们全家打上门去。”
  林黛玉赶快用手绢擦了擦自己的脸,“嫂子说笑了,没有的事儿。”
  林皎的媳妇儿在一边弱弱的说话; “姐姐就是太好脾气了; 肯定是看在姐姐好性子上,他们才对姐姐如此不尊重。”
  林黛玉看着这种事情越描越黑; “你们都想错了,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我最近因为做梦老梦见一些不吉利的事情,梦醒了之后又感同身受; 哭的不能自已。”
  辛云和弟妹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对这个说法心中并不相信。
  “既然姑奶奶这么说了; 那我们也不问了,赶快把眼泪擦擦,咱们去后面给老人家请安吧。”
  林黛玉赶快又用手绢抹了抹眼角,带着孩子们进去了。
  辛云给弟妹了一个眼色,让林皎的媳妇儿陪着林黛玉去给贾敏请安。自己又借口去厨房看看; 拔起腿一溜烟地去找林皓兄弟了。
  妹夫来了,这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林皓正带着弟弟子侄款待妹夫。
  刚坐下来酒菜还没上,就听见门口有人请,说大奶奶有事儿请大爷过去说话呢,林皓告了一声罪,出了厅堂就看见媳妇儿站在走廊下面急得原地转圈圈。
  看到媳妇儿这着急的模样,林皓不仅有些好笑,“你这是怎么了?不在后面陪着妹妹和母亲跑这里干什么了?”
  辛云左右看了看,看见没有穆家的人,赶快拉着林皓的手往前走了几步,“刚才妹妹回来了,我看着有些不对劲,哭着回来的,眼睛都肿了,哭得妆容都花了。”
  林皓一听,回头朝着厅堂看了一眼,脸上阴云密布,“我如珍如宝的妹妹嫁到他们家,并不算高攀,咱们又不求着他们办事儿,敢给咱们妹妹受了这样的委屈!”
  又嘱咐辛云,“你回去到母亲身边应付着,我这边儿去找那没良心的好好说道说道。”
  辛云又赶快拉住林皓的手,“尽量动嘴别动手,要真是动手了,你让人给我传个信儿,咱们安排人往宫里告诉太后娘娘去。”
  辛云也来不及查听他们男人是怎么说事儿的,带着人又一溜烟的跑到了贾敏和林如海养老的院子里。
  老人家哪怕年纪再大,对自己的孩子们还是了解的,林黛玉刚进来的时候,两个老人家欢欢喜喜的,等坐下来还没说两句话,林如海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贾敏也发现了不对劲儿,让人哄着孩子们出去玩了,赶快拉着女儿的手问,“是不是姑爷给你委屈了?我的孩子我知道,断断不是那种不孝顺还挑三挑四的人。”
  林黛玉一看连父母都没瞒得住,“真不是父亲母亲嫂子弟妹想的那样,不是我在他们家受了什么委屈,而是最近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不敢闭眼,一闭眼就梦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梦到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这几天却天天做梦……我昨天一晚上不敢睡,今天来的时候在马车上眯了一会儿,又做梦了…”
  说到这里拿手帕,赶快擦了擦眼角,“父亲母亲千万别着急,这真的跟他们家没关系。”
  林皎的媳妇儿杨氏就在一边儿跟两个老人家讨论,“是不是姐姐遇见什么不干净的了?要不然找一处寺庙拜一拜?”
  贾敏点了点头,“我想着穆家的人也不敢对我女儿怎么样,”然后低头看着坐在一边的林如海,“咱闺女说不定真的撞上什么不好的东西了。”
  林如海伸出手拍了拍林黛玉的肩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能是你心中有所感应才导致了这一劫难,你是不是最近有什么是放在心里面想不开?”
  林黛玉摇了摇头,“这倒没有,最近几日家里上上下下太太平平的……就是前几天过了小年,有外边的官儿进京来拜见,给我们家送了一盆草,我看着这盆草大冬天的长得又绿又茂盛,心中喜爱就挪在了屋子里面,这几天给它浇浇水松松土。”
  贾敏不放在心上,一盆花罢了,那些在外边做官的,进京来都要给这些京官送些礼物,官场人人皆是如此,收下就收下了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且是一盆花草,又不是一盆宝石盆景,有什么不能收的。
  她觉得女儿真的是撞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听说早些年在荣国府的时候,赵姨娘对王夫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传言说还找过道婆扎小人儿专门害王夫人……
  贾敏心里有些坐不住了,说不定是穆家有人淘气,再不就是姑爷不尊重跟谁有了首尾一直不给人家名分,如今人家害自己闺女了!觉得这种事情就该自己亲自出手,不用交给儿媳妇们。
  就对女儿说,“你陪着你爹在这里说话,我领着你嫂子和你弟妹去厨房看看,今天给你整治一桌好菜,好好的给你补一补。”
  等到贾敏领着儿媳妇走了之后,屋子里面只剩下了父女两个,林黛玉把凳子往林如海旁边挪了挪,挨着父亲坐下,想到梦中的事情,鼻子一酸眼泪又流了下来。
  林如海长叹了一口气,“你是不是梦见我不好了?”
  “爹爹……”
  “我都这把岁数了,这个年纪要是入土也算得高寿,这一辈子荣华富贵都享受了,年轻的时候是侯门公子,娶妻之后又是探花郎,没过几年又成了国丈爷……人一辈子过成我这样,简直是富贵双全荣华至极,这是多少人盼就盼不来的好命。我就是现在没了,你们也不要哭,这是喜事……”
  说到这里,林黛玉更是痛哭了起来,“不是不是,不是……并不是爹爹想的这样,是梦见我小时候的事儿了。”
  林黛玉把眼泪擦干净,“我梦里的小时候打记事起就没看见过哥哥姐姐,反而自己跟个药罐子似的,吃的药比吃的饭就多,好不容易有个弟弟,就是皎儿,爹爹和娘亲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养到了三岁,不知为什么弟弟一病没了,当时您和娘亲哭得跟什么似的,双双病倒下去。
  后来您又强撑着起来去外边做事。可是娘亲却缠绵病榻,一来二去秋去春来,我娘亲就这么没了。”
  说完之后拿着手帕,捂着眼睛又哭了起来。
  林如海听了之后觉得有些好笑,伸胳膊搂着小女儿,“都说梦是反的,不要想了,你看看咱们家现在过得好好的,你弟弟长得五大三粗的,跟那黑铁塔似的,昨天晚上来给我请安的时候,把你小侄子都吓哭了。”
  听父亲这么说,林黛玉破涕为笑,“我弟弟长得确实壮。”
  林如海摸了摸胡子,“都说外甥像舅,往后你那孩子也跟他舅舅似的,长得又高又壮……就是你要看好了,别让他吃那么多,长壮实就行了,别像你兄弟那样成一个黑铁塔,远远的看见就知道这人不好惹。”
  贾敏带着小儿媳妇儿出了院子,把小儿媳妇儿打发到厨房去,自己领着人往前走了没多远就看到大儿媳妇儿匆匆来了。
  贾敏看着大儿媳妇儿好像是从前院儿回来的。
  “你是不是跟皓儿说你妹子的事儿去了?”
  辛云走得太快,有些微微喘气,匀了两口气才和贾敏说话,“什么事儿都瞒不过太太,刚才妹妹来的时候,我看着就有些不对劲儿,可妹妹偏不说实话,要替穆家的人遮遮掩掩,儿媳妇本来想问问跟着妹妹的那些仆妇们,但是一想从他们嘴里未必能得到什么实话,就跟大爷把这件事说了,让大爷二爷替妹妹出头。”
  贾敏满意地点了点头,“让人把后院正堂打扫出来,放了炭盆过去,我要好好的跟姑爷说道说道,你让人给他们兄弟两个传信,等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兄弟把姑爷带过来。”
  辛云把一个丫鬟叫过来,交代了几句,让丫鬟去前面了,自己陪着贾敏到了后院正房。
  婆媳两个走着还在说这事儿,贾敏觉得十有**就是姑爷不尊重,跟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