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皇后之路-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往心里去。反正在王子腾眼中,贾宝玉是个好孩子,又是亲外甥,跟宝玉比起来,自己就离得远了些。
果然第二天去王子腾跟前转了一圈儿,王子腾对贾琏的态度就特别严厉。先是批评贾琏把女儿轻易的许配出去了,又说他这几年连个正经事儿都没有,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早点儿上进才是正事儿。
贾琏心想要是想让我上进办法多的是,只要肯动动嘴托个关系自己就能谋个小官儿,可偏偏每次这位王大人也只是嘴上训斥。
早些年贾琏也是想要过一过当官的瘾,这话一说出来,长辈们都骂了回来。贾琏也知道,他们怕自己太上进了往后不好管教。
这些年年纪大了,这话也就不提了,想着弄点儿钱做一个富家翁也行。所以听了王子腾的话也没往心里去。
过了几天贡院开了门,贾琏把两位表弟接了回来。
等到殿试的那一天,又把两位表弟送进宫。两个表弟进宫的时候信誓旦旦说是能考一个好名次,出来的时候魂不守舍,看见贾琏的时候,两个人的脸都扭曲的厉害。
贾琏心想,这难道是考得不好。
也不敢问,先把两个人劝上马车,回到小院子里面让人端上饭菜,看着两个人吃了就催着他们俩去睡一觉。
贾琏的两个表弟真的睡不着,等到贾琏走了之后兄弟两个跑到一个房间里面。
做哥哥的问,“表哥知道不知道他那位挚友是什么人?”
做弟弟的那个回答的斩钉截铁,“肯定不知道。再说了,那一位也不想让他知道,要不然咱们两个出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侍卫拦着咱们俩,交代不让把那位崔爷的事儿说出去。”
做哥哥的就有些忧心忡忡,“表哥还傻乎乎的,这可怎么办呢?”
做弟弟的比较看得开,“你放心好了,他们两家现在是亲戚了,虽然表哥天天无事忙,但是好歹有一个做王爷的女婿,往后也算是吃喝不愁。”
两兄弟齐齐的叹了一口气。
都觉得生活真不容易,京城这地方果然是权贵遍地走。
“要是真的能当官,咱们就外放吧,不要做京官。”
“是呀,就算长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的时候也看不见真龙啊。”
贾琏的两个表兄弟每次见到他的时候,脸色总是不自然的扭曲了起来。
贾琏觉得他俩可能对这次的考试不太满意,劝他们两个出去与人喝些酒,能排遣一下郁闷还能结交其他人。
谁知道这两个人一直摇头,就怕自己出去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到时候出事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过多久皇榜贴出来了,这两个人榜上有名一同成了进士。
还没来得及往家里面报喜,就收到更部的传信,他们兄弟两个被授予了县令之职,要求两个人立即上任。
兄弟两个回来跟贾琏说了之后,贾琏趁着晚上带着他们约见了林皓。
林皓把他们要去的地方详细的跟这两个人说了,总共就一句话,是太平地方没有什么盗匪,不算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也不是什么贫瘠的小县。
只要平时表现的四平八稳,到最后能落一个不错的考评。
这边兄弟两个觉得可能是托了贾琏的福。贾琏觉得这事是林皓在一边出了手帮忙。
所以私下里又请林皓吃了一回饭。
贾琏的两个表兄弟想在走之前拜见一下贾赦,只是眼看着朝廷催促的日子越来越近,贾赦的头疼也没痊愈。
而且为了装得逼真一些,贾赦这人最近一段时间就没出过门。
贾琏不好意思拆穿父亲,只有跟着一块儿说谎,眼看着天气稍微热了,路上赶路并不受罪,兄弟两个一块儿出了京城。
在城外告别的时候,他们又了托贾琏一件事儿。
“我们请表兄往家里面送一封信,若是有余力就把我们各自的家小送到我们的任地去。这次一出家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出去做官就如眼前这样,青年就离开家乡,一辈子太太平平的到了满头白发才能回到家乡去。如果愿意中途挂官归隐,可以直接回家,只不过这么做的人非常少。
再有就是中间生病或者因罪致死,到时候连家乡都看不到……
兄弟两个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在一座亭子边儿吟出了一首送别诗。
他们在京城也没有认识什么人物,因为一直读书也没什么和别人有着密切的来往。
这个时候送他们两个的只有这一位表兄,可能往后他们兄弟也要仰仗着这位表兄。
分别的时候表现的情真意切,这首诗也写得刻骨铭心,贾琏这种读书不多的人听了之后忍不住用袖子抹了抹眼泪。
只有加倍保证自己派人妥妥当当的把两位表弟的家信送回家去,再把他们的妻儿送到任地去。
这事交给其他人贾琏不放心,把自己的两个奶哥哥找出来,给了他们盘缠银子,又把母亲当年的陪房找出来了两家,带了两位表弟的家书去了外祖家。
这边刚把人打发出去,另一边儿贾政就派人来找贾琏了。
贾琏这一段时间一直惦记着甄家的女眷上京。所以贾政派人来找贾琏的时候,贾琏给这个人塞了不少银子,打听出来了这一次二老爷找自个儿的目的。
甄家的人从年前走到年后,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奶奶小姐们,全凭着一双腿在解差的带领下走到了京城。
路上解差们避开她们三丈远,平时也不跟这群女人说话,沉默地带着她们往京城走。所以这群女人们也不能知道外边的消息,眼看着前面就到京城了,来了一道圣旨,将这些女眷分出三六九等后发往西园为宫奴。
甄家的女人们这个时候才有一种逃出升天的感觉。西园是贵太妃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才能找到庇佑。
圣旨里面所谓的分出三六九等是针对甄家的女眷,这群女人里面还有不少是甄家的奴仆,这些奴仆们能不能到西园去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荣国府就想抓住这个时间差,在这些人还没有全部编入宫册的时候弄出来一两位要紧的人物。
如果解差看的严实,就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人变成自家的人想办法送到贵妃娘娘身边去。
其实荣国府的人更想用后面的一种办法,只是接触的时间太短,不知道这些人真的对贵妃娘娘忠心。
贾政派人找贾琏,也是因为知道一些贾琏和林家来往的事情。
贾琏最近几天都在忙什么,贾政都看在眼里了,以往的那些进士都是在京城里面等着授官,等个三年五年都是常有的事儿,贾琏的那两位表弟刚出考场就拿到了县令的实缺,加上贾琏最近几天请林皓喝了两次酒,谁在这中间使了力气是一目了然。
贾琏不想参与到这些事里,立即带着人逃出了荣国府,跑到了朱雀门附近给皇三子准备的宅院里面。
美其名曰的要来看看姑爷家的院子收拾的怎么样了。
隔壁的院子是郡王府的规模,若是再加上这一处院子就是亲王府的规模。
皇帝打算等儿子成亲了之后,先封他一个郡王,到时候太子上位了加封。这些庶出的兄弟们为亲王。
院子早晚是要给儿子,现在也只是先隔出来一块应付一下贾家。皇帝还没想到日后真相大白的时候自己怎么面对,心里面想着先过一天拖一天吧。
贾琏背着手在这三进院子里面转来转去,周围进进出出的全是一些工匠,让贾琏自己说这些人的手艺不错。
眼看着天都快黑了,这一群人想着收工,却碰见这位爷跟工头似的转来转去。
不少人着急着下工,就问贾琏,“您看着哪儿不行,我们明天给您改改。”
贾琏是来避难的,可不是真的来看人家做工的,摆了摆手让这些人先走,自己带着人在院子里面里里外外地晃悠了两三遍。
再大的院子这么晃悠下去也不是办法,兴儿就说,“要不然咱们今天去宁府凑合一晚上?”
贾琏想着这也是个办法,这一处院子再好终究是还没收拾利索,况且又是姑爷家,自个儿住着也不合适。
派一个人回去悄悄的跟平儿说了,带着人摸到宁国府去。
贾珍不在家,贾琏在他们正堂坐了一刻钟才看到贾蓉从后院里跑了出来。
贾蓉看见贾琏先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叔叔,“叔叔,您怎么在这儿?刚才二老爷派人来找您呢,没找到您人,倒是把我爹叫去了。”
贾琏心想这倒霉差事不会让珍大哥接手了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不碰这事儿千好万好,“蓉哥儿,你们这边给我收拾一个院子,先收留我一两天。”
贾蓉答应的特别爽快,带着贾琏去客院了,刚进了院子,就听见隔壁有女子说话的声音。
贾琏一想八成是珍大嫂子娘家的那两个妹子,这两个人在贾家的爷们里面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听说和贾珍贾蓉父子两个不清不楚,以至于岁数不小了还没嫁出去。
贾蓉刚把贾琏送到这个院子里面,话都没跟贾琏说几句,想了个理由告辞跑到隔壁院子去了。
贾琏听了半晚上隔壁院子里面欢声笑语和唱小曲儿,自己在这边怎么都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忍不住也想去隔壁。
就这么半晚上跟贴烧饼一样来回翻身,后半夜隔壁没声音了才睡着。
白天醒过来的时候贾珍已经回来了。
果然不出贾琏所料,自己逃了,接手这事儿的就是贾珍。
贾琏随口说扯出一个和王熙凤吵架的借口,说是昨天心情不好出去走了走,晚上也不想回家去,又问贾珍事情办得怎么样。
“他们现在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当然是咱们说什么人家听什么了。而且一群老弱病残,拿主意的老太太和老一辈儿的管家媳妇儿在查抄的时候都把自己给吊死了,如今这些全是小辈的年轻媳妇儿,羞手羞脸的。”
说完呵呵笑了一下,彼此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对方笑得又这么猥琐。
贾琏心头一紧,“你该不会是轻薄他们家的人了吧?”
“也就碰了几下,你那是什么眼神儿,装什么正人君子,咱们都是兄弟,彼此什么德性都清楚。”
说完之后让人把二姨和三姨请过来,贾琏心里面翻来覆去还在想甄家的事儿,上头是个什么意思怎么打算的……就听见院子里面有年轻女子的嬉笑声。
抬头一看,一个十分温柔的女人走了进来。
贾琏的心顿时扭巴了起来,心里面想着光看这身段就比家里面的母老虎强。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他两眼放光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痛揍一顿。
这两姐妹风情各不相同,姐姐温柔和顺妹妹俏丽泼辣。一起进来陪着他们兄弟两个大早上喝了两壶酒。
贾琏什么东西都没吃,灌了一壶酒下去,稍微站起来晃两下,就觉得肚子里面似乎全是水在晃荡。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犯恶心,随手捞了一个花瓶,抱着花瓶吐了起来。
贾珍的两个妻妹,年纪大的叫二姐,年纪小的是三姐。
二姐就上去扶着贾琏,要扶着他回隔壁院子里面躺一躺。
贾琏走路的时候觉得像是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的,下意识的把全身重量靠在旁边人的身上。
两人一起走回院子里面,酒壮怂人胆,贾琏不客气的搂着人家,自己的脸就贴在了人家的皮肤上,手开始不老实,忍着胃里面抽筋儿似的疼,贾琏觉得可以往下再进行一步的时候,外边儿有人拍门。
“二爷,家里面有事儿,平儿姐姐让小的请您回去。”
贾琏有几分不满,脑袋晕晕沉沉的,对着门外喊了一声,“别嚷嚷,等爷睡醒了再回去。”
来找人的小厮扒着门缝一看,全身的皮都紧了起来,王熙凤的口头禅就是“扒了你们的皮”。
这小厮的胆子小,“二爷,赶快回去吧,奶奶那边急着呢。”
贾琏的火气起来了,好言好语的劝着二姐,“美人先等一会儿,等爷去把那碍事的东西赶走了,咱们再好好的说说话。”
一开门脸色吓人的提起小子的衣领子,拖着这个小厮就往门外走,刚走了几步,这个小厮吓得已经回过神来了,赶快抓住贾琏的胳膊,“二爷真出事了,甄家的一个奶奶来了,来咱们家要银子呢。”
甄家!银子!
贾琏被这两个词儿惊得头脑顿时清醒了过来。
“别胡说八道,咱们家又没拿他们家银子……不是说她们要全部带到西园里面吧,怎么有人出来了?”
“出来的那位奶奶是个节妇,看在她寡妇失业的份上,她那死鬼丈夫又没做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她就被放了出来。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位小小姐,姑嫂几个看着脸色不成脸色,枯黄黑瘦,一张嘴就让咱们家老太太还银子,说是全家就剩下这几口人是要吃饭的。”
第88章 上门
节妇是那种丈夫去世了之后立志不改嫁的寡妇。
荣国府也有一位; 那就是贾珠的妻子李纨。
李纨好在还有一个儿子可以守着。但是甄家的寡妇张氏却没有孩子。
守了几年之后; 甄家被查抄了。
太婆婆和婆婆哭作一团,边哭边交代这些孙媳妇家中的家产都藏在了谁家谁家; 交代他们; “往后不管谁家逃出生天; 去那些老亲家里面索要银子; 他们给咱们就接着; 他们不给你们扭头就走,往后不许再提这事儿。”
屋子里面的女眷们哭做一团,甄家老太太把张氏叫到跟前嘱咐。张氏听得特别认真,朝廷里面讲究孝道; 自己又是一个寡妇,到时候那些老大人们为了名声也不会为难自己。
家里面的男孩们保不住了; 但是这一些年纪幼小的女孩儿却可以保得住。
甄家的老太太只来得及交代到这里; 张氏也只能执行到这里,往下该怎么走; 全凭自己拿主意了。
京城收甄家银子的人家挺多的; 但是张氏怎么先大张旗鼓的来贾家呢?
还是贾珍做的孽; 他趁夜色找到了甄家几个能做主的孙媳妇儿那边儿,一张嘴就向人家索要家仆。
甄家的女人们想了想同意了,本来想结个善缘,他日必定有事儿求宁荣两府搭一把手,再加上如今不知道未来怎样,能结善缘就结善缘吧。
贾珍把正经事儿说完了; 那颗色。心在灯光之下冒了出来。
都说灯下看美人儿越看越美。甄家在江南轰轰烈烈的几十年,娶进门的孙媳妇儿个个都是大家闺秀,大户人家的姑娘大部分都长得漂亮,有钱有闲能保养自己,还有那种腹有诗书气质华带出来的端庄感。
这种女人不带一点风尘气,贾珍看了之后颇为心动,忍不住对着最近的一个动手动脚,这些女人们不敢喊,哪怕家族落魄了,也知道这个时候嚷嚷出来太丢人。
越是不敢喊贾珍就越过分,一开始是动手动脚,再接着就是搂搂抱抱。
这些女人们自然不能束手待毙,上去和贾珍厮打的时候惊动了门外的解差。
这些解差二话不说抽起刀背对着夹着一顿狂拍。
把人赶走了之后解差们也出去了。
甄家的这些女人抱头痛哭,一路上战战兢兢就怕那些解差们占她们便宜。
可最后处处靠那些解差们保护她们,如今到了京城,本以为找到以前的那些亲朋故交日子能好过一些,可没想到还不如那些非亲非故,只是为了几两微薄的俸禄押解他们上京的解差们呢。
张氏第二天就嚷嚷着自己是个节妇,宫里面的内侍们这个时候正好来挑人,也没人为难他,核实过了之后就让张氏离开了,一同走的还有几个甄家的小女孩儿。
内待来了之后和解差做了交接,这一些解差都是江南的,看在同乡的香火情儿上带着张氏来到了荣国府门前,随后他们在京城不做停留,直接回了金陵交差去了。
想出一口气的张氏就这么进了荣国府的门儿。
可这一切荣国府的人并不是很清楚。
银子到手里了,都已经花出去了,能把这银子吐出来吗?
不能。
老太太捶下眼皮,“你可能记错了,我们家没收你们的银子,要不然你把当初送银子的奴才叫来,咱们来个三方对质。”
这些奴才们肯定还扣在江南等着发卖呢。
老太太有恃无恐,而且年前大理寺和刑部联合下书,要求将甄家的赃银交出来,那个时候没交,这个时候交给了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成了公然抗命了。
这位张氏涉世未深,根本不是老太太的对手。老太太也只是冷着她,张氏早上没吃饭,带着孩子们来了,又冷又饿的坐在荣庆堂,旁边的几个小孩子挤在他身边,各个跟受惊的麻雀一样炸起羽毛把自己裹起来靠着大鸟,希望能得到一些安全感。
荣国府连一碗儿茶都没上,老太太自在的喝着茶水,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想要把银子要出来,等下辈子吧。
张氏虽然涉世未深,但是也看出来了,今天是要不出来银子的,并且自己完全不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
她伸手搂着旁边的这些侄女们,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
这一路上哭过很多回了,不管怎么哭,眼下的局面是改变不了的。
“既然老太太说没收到,那我们就告辞了。”说完拉起这几个小女孩出门了,在门口碰到了匆匆赶来的贾琏。
贾琏一身酒气,迎面撞到一个脸色枯黄的女人手里牵着几个孩子,赶快往旁边让了让。
看着这个女人挺着背出去了,贾琏觉得有些不好。
这年头能全须全尾从大牢里面出来的人,个个都不能小觑。
贾琏进了荣庆堂,“老太太,这个是甄家的人吗?”
老太太抬头看了贾琏,“她说咱们收他们家银子了,开始的时候他们家的银子确实进咱们家了,经你在一边提醒我让人把银子退回去了。家里没有收他们家的银子,又拿什么给他?”
说完叹了一口气,把鸳鸯叫过来,“甄家的那位奶奶性子也太烈了,刚才还没说完话呢人就走了,可怜见的带着那几个小女孩儿饭都没吃一口,大人受得了孩子不一定受得了,你让人包些点心,再拿200两银子追出去给他们,先让她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说完叹了口气,“能帮一把是一把,就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算的,京城待着已经不容易了,千里迢迢的从金陵来到这里,这孤儿寡母的又怎么回到金陵去。”
又叹了一口气,一片慈爱之心昭然若揭的样子。
贾琏要不知道甄家的那些银子躺在赖家的库房里面,这个时候还真信了老太太。
鸳鸯跟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回来了,小声在老太太耳朵边说了几句。
贾琏光看见鸳鸯的嘴在动,根本听不见她在说什么。
看着老太太和鸳鸯两个人嘀嘀咕咕,贾琏站起来告辞,心里面想着等一会儿让平儿来鸳鸯这里套套话。
出了荣国府的大门儿,贾琏捂着自己抽痛的胃,想着先去吃顿饭还是先去会一会尤家的二姐。
在门口稍微发了一会儿呆,就看到账房管家林之孝从外边回来。
看见驾贾琏之后,拱手上前悄悄的说了一个消息,“奴才刚才去码头跟那边的人对账,看见林姑老爷家的人在码头上忙前忙后,没仔细问,倒是瞧见他家的两位爷也在码头上……您看您要不要去转一圈?”
贾琏一听捂了捂自己的胃,拉过一匹马带着人直冲码头,到了码头上林如海已经带着老婆女儿登上了船。
一家人正在依依惜别,林如海站在船头朝着两个儿子挥了挥手,林皓和林皎两个人追着船跑了几步,也摇晃着手臂。
贾琏就知道来晚了,赶快对着远去的船作揖鞠躬,等到看不见了才和林家兄弟两个说话。
“我们家的管事看到你们家的仆人在码头上奔忙,我就跑过来了,这是怎么了?姑父要去哪里?”
“回乡祭祖呢,这个时候天气转暖了正是出行的好时候,要是再晚些日子路上就有些晒了。”
几个人一块往回走,这边林家的人刚撤,码头上一大群穿着青布短打的青年男子们也跳上了船。
他们的船如离弦的箭一样追在林人家的船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
只是大家暂时不知道罢了。
在路上,贾琏说话的时候脸色扭曲,林皓看了一会儿就知道他胃里面翻腾了。
“这个时候不早不晚也到饭点了,正好这附近有鱼片粥做得好,不如到前面去喝一碗。”
贾琏当时就叫好,三个人一块儿进了路边一家小店,每人叫了一碗粥,叫上几盘小菜,喝的饱饱的才骑马回家。
走到荣国府的大门口,心里面还惦记着尤二姐。
想着要不要学先贤来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没思考出结果来,门子就从门内跑出来,拉着贾琏手里的缰绳。
“二爷,今天娇客上门了。”
“什么娇客?哪家的亲戚?”
心里面还想不明白呢,来客了跟自己说干嘛?谁家来的客让谁出来招代。
“可不是娇客吗?崔家的娇客,提了一篮子果子来了,听后面儿的姑娘们说二奶奶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带着这位去拜见老太太去了。”
“崔家的……该不会是姑爷来了?”
贾琏心里面那一点儿旖旎的心思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扔了缰绳让人牵着马拴起来,自己直奔后院。
还没进门就听见王熙凤爽朗的笑声,一院子丫鬟婆子们站在客厅前面的空地上也笑得前俯后仰。
贾琏大跨步走回正房,就看到儿厅堂里面坐了一个小伙子,眼神直勾勾的对着西间的帘子,贾琏用头发丝儿想就能知道女儿现在正在西间呢。
想到这里背起手,咳嗽了一声,迈着四方步进去了。
三皇子崔显赶快站起来,“岳父回来了。”
“嗯,”贾琏哼了一声,“听说你现在在顺天府里当差了。”
“也就抄抄文书,当个刀笔小吏。”
贾琏摆着岳父的款儿,“坐吧坐吧。”
又看到一边儿小几上放着一篮子卖相上佳的果子,“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来这里跟回自己家是一样的,我就这一个姑娘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你要是敢欺负她我就找你老子好好说道说道。”
王熙凤在一边儿拉了一下贾琏的衣服,觉得这人越说越没边儿了。
她自己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贾琏不耐烦地瞪了王熙凤一眼,“爷们儿们说话妇道人家插什么嘴,这会儿不早了,你让人安排一桌酒席,我们爷俩喝一盅。”
说吧又抬着下巴看着三皇子了崔显,“爷们,能喝酒不?”
崔显客气,“能喝二两。”
二两已经足够了,王熙凤笑的在贾琏的腰里面拧了一下,站起来让它们翁婿两个多聊几句,去了西间儿拉了女儿出来。
母女两个路过客厅的时候,崔显站起来对着巧儿又呲牙咧嘴地露出一口大白牙。
巧儿跟受惊的白兔一样,赶快躲在母亲身后。王熙凤搂着女儿出去了,贾琏看着这小子两只眼珠子仿佛沾到了女儿身上,生气的咳嗽了一声,“坐下吧。”
心里想着崔兄弟这儿子到底是什么毛病,也没看见他家老大老二老五这副鬼样子呀。
三皇子坐下来,摆出了一副正经模样,往四下打量了一下。
随即贾琏就觉得这小子看上去变得精明了不少。
心里面刚有一点慰藉,但是这小子说的话让他差点蹦了起来。
“岳父大人,不知道这里说话是否方便?”
“有事儿你说,是你爹让你来的?”
“父亲倒不曾吩咐小婿,只是小婿今天听说了一些贵府的事情。甄家女眷状告贵府贪了她寡妇的嫁妆。”
“谁……”贾玲突然想起来今天甄家来的那个节妇。“无稽之谈,她的嫁妆应该在金陵被查抄了,凭什么赖我们家贪了,这毫无道理呀。”
“顺天府尹驸马都尉颜大人接了状纸,因为原告籍贯在金陵,按照京城这边的规矩,在没结案之前,外。籍原告都由接状纸的衙门给他们安排食宿。若是真的有冤屈,后续不让他们掏这份伙食费,要来衙门里面捣乱,自然吃不了兜着走。
岳父,这状纸已经接下了。听说人家已经给颜大人提供了证据,只是这位驸马也迟迟没有行动……或许是顾及着贵府贵人的脸面吧。”
这位驸马爷要真的是顾及了宫中贵人的脸面……难道西园的贵太妃不是贵人吗?
这几天贾琏在外边也听人家说了,这位驸马爷马上是第二位白钢头了。
贾琏一看外边的天色,站起来拉着崔显,“走走走,找你爹商量商量我接下来怎么办。”
两个人一块儿出了厅堂,就见到走廊下面来了不少丫头婆子,端着食盒就要进厅堂摆宴,贾琏挥手,“跟二奶奶说一声,就说我带着姑爷出去吃了。”
王熙凤听了之后也没生气,一转头看着姑娘又耷拉着脑袋。
“你有什么好害臊的,把头抬起来,低着头干什么?”
巧儿脸色红红的把头抬起来,王熙凤才算是满意,“既然他们不吃,咱们两个去吃了,这可是最上等的席面,也就王家史家这些亲戚来了才端这些。”
贾史王薛向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官场流行的护官符就把这件事儿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琳琳歪倒在椅子上,伸出手看了看手指上戴着的戒指。
戒指做得很漂亮,掐丝金错银工艺,上面镶了一颗绿宝石,有太阳的时候,阳光一照在上面,宝光四射。
正巧这个时候有阳光射进来,琳琳把手指放进阳光里稍微动一下,绿色的宝光闪着人眼。
正在说话的诰命识趣儿的闭上了嘴。
琳琳看着这个戒指,工艺是好,宝石也是好宝石,但是代表的意义就有一些让人一言难尽了。
可能千百年后也可能是在另外的世界,带戒指的意义一般是说明自个儿结婚了。
但是眼下,宫妃手上戴上了戒指,就是表明自己这几天来大姨妈了,不方便。
想到这个原因,琳琳的心情就不能美好起来。为什么人类要给这些戒指赋予特殊的含义呢。
想不通就不想,琳琳把手指收回来,“夫人说了这么多,怎么不说说本宫给了他们多少次机会。”
刚才说话的正是王子腾的夫人,王子腾调回了京城,带着妻儿老小回来了,他的夫人就赶快往宫里面递了牌子,想要请安。
琳琳拨了个时间见了她,谁知道话都没有说几句呢,就转到了薛家的事情上。
琳琳自认为在薛家的这件事情上,自己从来没有过迁怒和打击报复。
“要不是看在亲戚和他们祖宗功勋的份上,几年前就该革了他们家的名头,年年结算的时候内府年年说,送来的东西是一年不如一年,每次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下一年的还不如上一年呢。再一再二再三不能再四了吧。”
“如今他们也知道错了,娘娘再给他们个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