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女主她不想穿-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灵圣母微微一怔,才知自己猜错了,清咳了一声道:“请。”
  仙鹤待四人坐稳后,清鸣一声,振翅而起。
  仙鹤飞行速度极快, 鹤身瞬间越过层层云雾, 片刻就来到一处奇峰前。
  只见苍茫山峰中掩映着一片恢宏壮观的屋宇楼阁,碧瓦青砖,飞檐照壁,白玉护栏,主建筑群位于山腰至山顶中间处,接近峰顶则是几处宏伟的楼阁。
  所有的建筑都自然之极地与山川地势相合,可谓是巧夺天工。
  东边一座高山参天而起,耸入云霄,从山腰起全是皑皑白雪,山腰以下却生满苍翠树木。
  山腰冰雪融化,汇成一条银瀑,犹如匹练般从天而降,飞珠溅玉,奔流至山峰脚下雾气氤氲的碧湖之中。
  湖中冰块撞击,与瀑布声交织成一片乐音,碧湖边上是一大片盛开的桃林,花树参差,落英缤纷,茂密繁叶间垂下姹紫嫣红的花串,微风吹过,花瓣随之飘舞,空气中飘动着似有还无的淡淡花香。
  日光映照下现出一条彩虹,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之中,绮丽莫名。
  金灵圣母不知见过多少洞天福地,然此时见到这般仙境也不由得心生赞叹,听闻这仙岛乃昔日洪荒碎片所化,果然得天独厚。
  黄中李笑道:“到了。”
  仙鹤俯冲而下,停在峰顶的山门前,待四人从背上滑落,轻鸣一声,振翅飞入云中。
  几名草木精灵早已迎了上来,恭敬行了一礼,“见过二位尊客。”
  察觉到周围浓郁的灵气,金灵圣母心中有些吃惊,暗想难不成整座山峰都是灵脉,否则怎会有如此浓郁的灵气?
  正惊疑间,便见殿内走出一名玉雪可爱的小少年,对她们行了一礼,脆声道:“师尊已在殿内相候,两位尊客请。”
  龟灵圣母本身便是异兽化身,对眼前的小人参娃娃颇为喜爱,听他言语称呼岛主为师尊,神情顿时柔和了不少,暗中对金灵圣母传音道:“怪不得师尊会让我们来,这位岛主的行事倒是与师尊有些相似,皆是有教无类,不拘泥于凡俗偏见。”
  截教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故此常被阐教、人道称为不够正宗,嘲讽他们‘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金灵圣母微微点头,心中对这位忽然冒出来的瀛洲岛主也有了些好感。
  进入大殿,一股厚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
  来。
  只见青砖铺地,檀香隐隐,除了四个角落摆着的半丈高香炉外,殿中没有其他奢华的装饰,左右两边摆着数张云纹长几,以及一溜儿的蒲团。
  看到殿中清逸脱俗的青衣女子,龟灵圣母不禁一愣,原来这瀛洲岛主竟是位女修。
  金灵圣母心中也极为惊讶,先前她便曾猜测这仙岛的主人修为不浅,然而眼前的素衣女子给她的感觉却十分奇特,明明只是太乙金仙修为,然而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却让她这个大罗金仙修为的人都有些心悸。
  “贫道清微,见过两位道友。”
  金灵圣母按下心中的惊讶,回了一礼,“道友有礼。”
  双方见过礼,分宾主落座。
  俞青坐于上位,小人参跪坐于她身侧,槐生与黄中李在左下首的几案坐下。
  几名草木精灵奉上灵茶仙果,俞青对金灵圣母两人微笑道:“这是岛上的一些特产,味道尚可,二位道友请用。”
  龟灵圣母喝了一口灵茶,茶汤醇厚,入口回甘,灵气清冽精纯,点了点头道:“果然是好茶。”
  金灵圣母也抿了一口,随后放下茶盏,直接进入正题:“今日我二人冒昧打扰,乃是奉师尊之命前来,恭贺岛主开辟道场,特此送上薄礼一份。”
  说完衣袖一拂,三个散发着淡淡莹光的匣子出现在空中。
  俞青原本并未在意,直到神识一扫,看清其中的一样东西时,顿时心中一跳:
  那是个沉土炼制而成的匣子,里面装的是一团成人拳头大小的晶莹绿雾,隐隐光华流转,散发着勃勃生机。
  不怪她如此吃惊,这团淡绿色的烟雾可是先天乙木之精!
  先天乙木之精为五行之源,凡木属之生灵,皆是乙木演化,世间万物生发繁衍,皆不离乙木根源。
  即使是对大能们而言,这也是极为珍贵罕见的天材地宝,一小团乙木之精,便可令那些大神通者大动干戈。
  而乙木之精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便是可以修复元神。
  对修道者而言,肉身损毁只是受些皮肉苦而已,元神受伤才是不可逆的,一旦元神受损过重,即便是大罗金仙也只能转世重修。
  然而只需服下一缕乙木之精,便可让一个即将魂飞魄散的元神固住魂魄,有了这先天乙木之精,元神受伤再重都能恢复!
  俞青手指慢慢攥紧,如果服下这团乙木之精,七童的受损的魂魄完全可以修复。


第225章 封神榜(二十六)
  俞青心情平静后渐渐冷静下来; 心中却更加疑惑; 她与通天教主素无来往; 对方怎会送如此厚礼?
  若是其他的天材地宝她完全不会在意; 但这乙木之精对她实在太过重要,不论如何,她都无法拒之门外。
  只是这份礼实在太过贵重,她如果就这样收下; 欠下的因果就大了。
  俞青心下沉吟,须得想一个两全之法才是。
  金灵圣母何等敏锐,一眼便察觉到俞青神色有些异样,见她沉吟不语; 眸光微微一沉; 淡淡道:“怎的?清微道友; 可是有何不妥?”
  这几样礼物都是师尊交代她准备的,都是极难道的宝物,尤其是这乙木之精; 她实在想不明白; 不过是一个素无来往的陌生人; 师尊为什么连先天乙木之精这么珍贵的东西都要送出去。
  俞青闻言微微一笑; “不,只是贸然受此重礼,心下实在受宠若惊。”
  龟灵圣母正有些无聊的把玩着手中的白玉茶盏,闻言抬头看了俞青一眼,心下冷哼了一声; 这一脸淡定自若的模样,可看不出哪里受惊了。
  想想就不甘心,那乙木之精她作为亲传弟子都没得一丝半点,尽数被眼前这个外人得了去!
  见众人神色各异,黄中李喝了口茶,但笑不语。
  这样的场合,槐生与小人参更不好插话,都静默不语。
  金灵圣母淡淡一笑,“这是师尊的意思,道友不必推辞。”
  俞青思虑许久,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当下也没有再推辞,笑道:“既是圣人一番盛情,在下却之不恭,那就愧领了。”
  说罢对身旁的小人参颔首示意。
  小人参站起身,对金灵圣母两人行了一礼,上前将三个玉匣收下。
  又闲谈了一会,金灵圣母两人便提出告辞,“贺礼既已送到,我等也该回去向师尊复命了。”
  俞青闻言挽留了两句,见她们执意要走,便也没有再强留,亲自送出山门,心念一动,三个玉匣出现在她手中,“圣人一番盛情,实在无以报答,然清微身无长物,亦无贵重之礼回赠,谨以此物略表心意,望二位道友代为转达。”
  这是她思量许久后想出的办法,她不能放弃乙木之精,思来想去也只能以同等价值的宝物来交换。
  这三个玉匣,一个装的是她先前炼制的香料,此香乃是用返魂树於玉釜中煮取所得,汁如黑饴,名为返生香,也叫震檀香、或名之为却死香,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仍活,是一种极难得的灵物。
  返生香于凡人可以起死回生,对修道者而言却是滋养、淬炼神魂的极品,十分珍贵。
  只是普通的返魂树对修道之人作用有限,只有万年份以上的才有明显效用,
  瀛洲岛返魂树并不多,万年份的整座瀛洲岛上也只有寥寥几株,这些年来俞青一共也才得了不到两斤。
  她留下了一半,其余的尽数装在了玉匣中。
  第二个玉匣中装的是两株十万年份的养神芝,以及一个巴掌大的碧玉葫芦,葫芦中装的是瀛洲岛特有的玉膏,此膏山出泉如酒味,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可令人长生不老,延年益寿。
  第三个玉匣中则是三节五色莲莲藕。
  这是她如今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金灵圣母并不知匣中何物,也没有在意,随手收下玉匣,道了声谢便驾云离开了。
  ………………
  东海,蓬莱岛,紫芝崖。
  通天教主的道场碧游宫坐落在紫芝崖上的群峰之中,云峰撑空,碧水溶溶,繁花满树,芳草连绵,更有灵禽腾空,仙兽游走,彩羽花光,交相掩映。
  金灵圣母二人回到紫芝崖,转过一大片疏密相间的青松翠柏,入眼便是一方静谧的湖泊,湖水碧蓝如玉,清澈无暇。
  湖边是一小片梅林,虽只有寥寥数十株,却均为异种,花瓣层叠,红云似火,同斜阳红暮,掩映争辉,景色清绝。
  一座凉亭坐落期间,亭中坐着一个闭目沉思的玄袍男子。
  他的姿势颇为随意,一膝屈起,另一膝随意垂落,长长的墨色长发披落下来,直落到腰际以下。身穿一件镂金丝的黑袍,气度高华,尊贵优雅之极。
  他一臂拄膝,托着腮,似睡非睡,似思非思。
  虽然睡着,但男子身上的气势是无形的,那是一种睥睨天下的威严霸气,尊贵骄傲,即便他收敛了所有的威压,都有让人伏地跪拜、献上所有的冲动。
  金灵圣母两人来到亭外,那人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两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垂手静静立在一旁。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那人的眼睛慢慢睁开,双眸漆黑如墨,深邃如星空,却充满令人窒息的威严。
  金灵圣母与龟灵圣母不自觉直起身,恭敬行了一礼,“师尊。”
  “回来了?”男子淡淡道,声音低沉又清越,语调疏懒,颇为闲适。
  “是,瀛洲岛主还命徒儿带了几样东西回来,说是给师尊的回礼。”金灵圣母恭敬道。
  通天教主闻言,目光闪过一丝兴味,“哦,是什么东西?”
  金灵圣母将三个玉匣取出,“便是这些。”
  通天教主漫不经心扫了一眼,随即轻“咦”了一声,慢慢坐直了身体,凝神看了片刻,忽然轻声笑了,“有趣。”
  金灵圣母与龟灵圣母一怔,不知发生了何事,“师尊?可是这匣中之物有何不妥?”
  通天教主衣袖一挥,三个玉匣飞入两人手中,“你们自己看看便知。”
  龟灵圣母好奇心起,率先打开玉匣,“咦,竟是返生香?这个里面还有两株养神芝,看样子有年份不浅,倒真是难得。”
  金灵圣母也打开手中的玉匣,却是三节通体雪白,晶莹如玉的莲藕,细看了半晌,顿时吃了一惊,“这是五色莲的莲藕?”
  龟灵圣母正察看葫芦中的玉酒,闻言也吃了一惊,“五色莲都多少年没见了,怎么会有莲藕?”
  五色莲十万开花,十万年成熟,十万年才长出一截莲藕,莲子是炼制九转金丹的主料,是极品的先天灵根。
  然而五色莲最珍贵的功效并非炼丹,而是它的莲藕可以炼制身外化身。
  这化身并非普通的替身,而是等同于本体的第二分。身。
  平时与本体相合,看不出多少区别,就是修炼时需耗上一倍的灵力和时间,这种力量的积攒自然是有利无害。也能凭借这身外化身,乘势逃出,或者意外地反击。
  修行界修士有分|身不奇怪,但凡修炼到一定境界,都可以演化出分|身,但这些分|身有个特点就是跟本体的修为一致,一旦本体死亡,□□一样无法存活。
  然而有一种特殊炼制的身外化身却不同,此分|身不仅修为资质跟本体一模一样,还可以将本体修为、元神彻底转移到自身,也就是说如果修士遇到危急之时,既便本体死亡,亦可带着修为和元神彻底转移到身外化身上,完全不用重新修炼和适应。
  这样的身外化身是修行界最珍贵的分|身,制作的材料也只有极少数几种先天草木灵根,五色莲的莲藕就是其中之一。
  金灵圣母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珍贵的宝物她居然也舍得?”
  先天乙木之精固然珍贵,但这五色莲的莲藕也并不逊色多少,再加上另外两个玉匣中的东西,这份回礼甚至比她们送出的那份贺礼更要贵重。
  龟灵圣母也十分疑惑,猜测到:“难道是为了讨好师尊?”
  通天教主敲了敲手指,忽然道:“对方可曾说过什么话?”
  两人一怔,金灵圣母低头沉思片刻,有些犹豫道:“并没有说什么,唯一有些奇怪的是问我们是否与申公豹相识。”
  通天教主动作一顿,笑意渐渐敛起,“她问你们申公豹?”
  金灵圣母点了点头,“不错,但只问了一句,之后便再没有提起。”
  通天教主忽然轻叹了口气,“果然不出所料。”
  龟灵圣母有些莫名其妙,与金灵圣母相视一眼,疑惑道:“师尊?可是有何不妥?”
  通天教主似乎没了兴致,神情有些寥落,摆了摆手道:“无事,都下去吧,这几样东西你们带回去与师兄弟们分了,莲藕得来不易,好生炼化。”
  见师尊不欲多说,金灵圣母两人虽然不解,却也只能按下满心疑惑退下了。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通天教主敛起笑意,叹息了一声:“天数已定,自莫能解,只望尔等能截得这一线生机。”
  另一边,通天教主命弟子给瀛洲岛主道贺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龙帝听到这个消息吃了一惊,他先前没有推算出俞青的跟脚,便知道这是个道行不下于自己的大神通者,如今又听闻连早已不问世事的截教教主通天圣人都命人送了贺礼,顿时剩下的那点念头也全部收回去了。
  当下制止了族人用强的建议,叫人备了一份厚礼,令大太子敖因亲自送到瀛洲岛,算是龙族承认了俞青这个邻居。
  俞青见龙族这般客气,礼尚往来,也命人回了一份礼。
  随后哪咤师徒也得到了消息,太乙真人本来跟俞青就有些交情,便让哪咤亲自跑了一趟,送来了贺礼,恭喜俞青开辟道场,而很多大神通者也算是知道了俞青的存在。
  那些人见俞青不止得通天教主青睐,还与阐教十二金仙交好,便知道是个不好惹的人物,纷纷收回了心中的那点念头。
  自此,瀛洲岛方圆万里也就成了俞青的地盘了。


第226章 封神榜(二十七)
  许多人都对这瀛洲岛的新岛主感到好奇; 只是俞青待在瀛洲岛; 基本上很少出门; 跟诸多大神通者顶多不过是神交而已。
  与此同时; 姬昌辞世,其子姬发继其嗣位,为西岐之主,号武王; 封神大战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数年前,通天教主便给众弟子下了一道命令,令截教门中紧闭洞门,不许下山;如下山者; 封神榜上定是有名。
  只是仍有一些急公好义、根行浅薄的弟子门人无法领悟; 纷纷卷入其中。
  这些俞青都没有关注; 她正忙着整理自己的随身洞府。
  这原是俞青先前开辟的一方空间,只是原本的空间虽大,却只能储物; 而不能存放活物。
  后来她对空间之道的领悟大进; 空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间自成天地; 能居住生灵。
  如今空间又扩大了数倍,方圆几达万里,只是雾蒙蒙的,并没有日月星辰,显得空空荡荡的有些单调。
  横竖如今有了清波殿; 俞青思虑一番,便将原本的清溪居连同整座山峰都移进了空间中,作为她的随身洞府。
  之后俞青又从岛上挑了几条山脉移了进去,如今洞府中无数奇峰在白雾中飘忽不定,苍松翠柏、修竹乔木,犹如仙境。
  俞青又点化了数名草木精灵做随身童子,打理洞府。
  经过草木精灵们一番整理,如今空间已经大变样了,清溪居前开辟了一方湖泊,沿湖遍值各色花树,更有诸多名花奇卉,各种奇花异草竟相绽放,灿烂如锦。
  数座青竹搭建的建筑平地而起,映衬着四周的如画美景,端的清幽静雅。
  屋前翠竹碧湖,游鱼可数,五朵颜色各异的莲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屋后青竹茂密,一道清泉自山壁上涓涓而下,落至平地形成一池清泉,池水既清且浅,白沙如雪,清澈见底。
  洞府中并无四季变化,亦无昼夜之分,一年到头花开不断,温暖如春。
  这方世界如今还只是雏形,日后会随着俞青的修为进化,待她空间之道修炼至大成,甚至还可能演变成一方真正的大千世界。
  这日,俞青交代完诸事,进入洞府。
  清溪居内里的布置与先前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更简单舒适了些,松木材质的云纹软榻,窗边的案几上搁着一把古琴,一个小巧的香炉放在旁边,一张玉简搁在案首,还有几只薄团随意散乱于地。
  俞青在蒲团上盘膝而坐,心念一动,装着乙木之精的沉土匣子出现在俞青右手掌中。
  轻呼了口气,俞青慢慢打开匣子。
  匣子打开的瞬间,那团乙木之精立即化作流光,俞青早已有所准备,用真元将其裹住,使之不得流散。
  俞青屏气凝神,分了一缕发丝细的乙木本源,小心翼翼引入紫府的定魂珠中。
  七童如今魂魄依旧十分虚弱,尚无法做到一口气吸收所有乙木之精。
  青芒一闪,定魂珠将这一缕乙木本源吸收的一干二净,晶莹剔透的珠子表面泛着淡淡光芒,其中几近透明的身影似乎也凝实了几分。
  俞青呼了口气,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来。
  当初七童元神受损太重,几乎魂飞魄散,勉强才以定魂珠留住了一缕残魂,又为了救她强行显形,再受重创,险些消散。
  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以自己的元神之力滋养这一缕残魂,温养了数百年,如今也才修复了一半,勉强凝出了身形。
  幸而如今有了这先天乙木之精,可以慢慢温养修复,待这团乙木本源吸收完,再温养百年,七童的魂魄便可以恢复如初了。
  此后,俞青潜心修炼,定时引乙木之精温养七童的魂魄。
  在乙木本源的滋养修护下,定魂珠中那道修长的身影也一点一滴凝实起来。
  是夜,月上中天,月色清明,皎皎若银盘,漆黑的夜幕上只有数颗星子闪动,地上月华如水,院中寒梅绽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俞青闭目静坐,元神却已到了星空,悠游于周天星辰大阵之中,以此参悟大道。
  普通人看不见的点点银芒顺着灵气渗入俞青体内。
  院中的月华之精随着俞青的修炼越发增多,一众草木精灵恢复原形埋入土中,不由自主的轻晃起枝叶,享受着这浓郁的月华之精。
  朝阳初升,清晨的光辉落在梅花花瓣的露珠上,澄澈空灵,美好得让人无法呼吸。
  俞青从入定中醒来,睁开眼,轻轻叹了口气,她的混元玄经已经到了瓶颈,太乙金仙之后的修炼法门始终无法推演出来。
  她已经在太乙金仙这个境界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元神也于大罗金仙境界止步不前。
  于修行一道,俞青一直是顺其自然,但是卡在这个瓶颈处一直无法突破,终究不利。
  思考了许久,俞青决定出去走走,到各地游历一番,或许能有所突破。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十分平静,唯有小人参闷闷不乐,因为这次俞青决定独自出行,并不打算带它一起。
  小人参穿着一袭小道袍,满头乌黑的头发规规矩矩地扎着个小团髻,仰头看着俞青,俊玉雪可爱的小脸蛋皱成一团,“师父,你真的不带徒儿一起去吗?”
  小家伙的模样十分可怜,俞青却不为所动,这孩子也要长大了,修道之路本就孤寂漫漫,不可能永远跟着自己,他必须习惯。
  再说她此次离开瀛洲,也不知多少年后才能再回来,更不能让小徒弟黏着自己。
  “希音,你已经长大了,也该学着独立了,这次师父外出,岛上的一应事物便交由你处理了。”
  希音二字是俞青为小人参取的道号,出自《道德经》一书,取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义。
  听到这话,小人参便知道自家师父心意已决,不会再更改了,顿时蔫蔫地垂下了脑袋,“徒儿知道了。”
  俞青将岛上事物交代完,又托黄中李与槐生从旁照管,便飘然离去。
  …………
  俞青的这番游历,像是远征一般,走过许多地方,山村,城镇,森林,草地,河流,大漠,冰原。
  见识了许多不同的风俗人情,也遇见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修道者。
  南疆地处偏僻,瘴疠横行,以妖修妖兽居多。
  西方则因洪荒时数次大战,地脉大乱,导致灵气锐减,十分贫瘠,那里气候寒冷,粮食作物大多不能在该地生长,当地百姓大多以畜牧为生,生活相对比较困苦。
  因此西方的修炼资源也远不及东方丰富,待在当地的修士除了西方教的佛修外,大部分都是散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法保证的情况下,弱肉强食、恃强凌弱在西方体现的格外淋漓尽致,师徒、师兄弟之间因一点利益反目成仇的不计其数。
  俞青便不止一次被拦路截宝,当然每次对方都讨不到什么好处,只是俞青也没伤他们性命,多是惩戒教育一番,时间一长,倒传出了个素衣仙子的称号,让她哭笑不得。
  离开西方,俞青一路北行,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朝歌。
  看见城中熙熙攘攘的街道,那熟悉的景色,让她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虽然如今战乱迭起,朝歌却一如数十年前那般繁华。
  俞青在城中转了两圈,听到了不少消息,例如当年姜子牙是故意犯错,惹得帝辛大怒,趁机逃出朝歌,转而投向西岐辅佐姬昌,如今被封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前妻马氏听到此消息后悔不已。
  又有宫中贵妃苏妲己魅主惑上,霍乱超纲等等。
  在朝歌待了半日,俞青便转道前往西岐,正打算传音给哪吒,却没想到正在城门口便碰上了出城打探消息的哪吒与杨戬。
  “姐姐,你怎么会在这里?!”
  哪吒又惊又喜,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俞青。
  时隔多年,昔日的小童早已经长大了,只是因修炼功法特殊,成长比常人略慢些,外形仍然是一副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
  俞青也颇为欢喜,嫣然一笑道:“我数年前出岛游历,想着许久未见你,便顺道来此地看看。”
  杨戬也算是见过无数女仙了,可看到俞青时也怔愣了半晌,以往那些他见过的那些女仙竟都不及这名女子一半容色。
  单只论长相,这名少女容貌清丽脱俗,但也并非绝美,只是那一身气质却说不出的清华出尘。
  一身简单的素白衣裙,只是领口和衣缘处绣了精美的云纹,清新雅致,举手投足间更有一种悠然世外的淡然洒脱。
  杨戬毕竟不是常人,惊艳过去后他立刻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如此容色的少女他方才怎么会毫无所觉?他压下困惑问哪吒:“哪吒,这位道友如何称呼?”
  “她是我幼时认识的一位姐姐,以往一直在海外隐居修炼,最近来中原游历,便来看看我。”哪吒早已不是昔日懵懂无知的少年,避重就轻的说了一遍俞青的身世,又向俞青介绍,“姐姐,这是杨戬师兄,乃是玉鼎师伯的嫡传弟子。”
  俞青微微一笑,“见过杨道友。”
  杨戬心思百转千回,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俞道友不必多礼,既是哪吒的朋友,便也是杨戬的朋友,如今天色已晚,不如进城一叙,也让我们一尽地主之谊。武王求贤若渴,必定将道友奉为上宾。”
  姜师叔正愁没有人手,此人修为不凡,若能拉拢过来,绝对是一大助力。
  哪吒闻言一怔,看了杨戬一眼。
  俞青微微一笑,“多谢道友盛情,只是在下还有要事待办,不便久留。”
  杨戬虽有些失望,倒也不觉意外,修道之人本就不喜沾染是非因果,对方不答应也是情理之中。
  哪吒虽然早已预料,闻言依旧有些不舍,“姐姐怎么这么快就要走,那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俞青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此次游历颇有领悟,我已打算回岛闭关修炼,再次出关不知是何年月,故而特意来看看你。”
  哪吒依依不舍,却也明白两人的路不同,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姐姐你多保重。”
  “保重。”
  自此,俞青闭关潜修,不问世事。
  八年后,封神之战结束,姜子牙封神,神界与人界从此彻底分离,神界众人亦不可再插手凡间之事。
  修行无岁月,转眼百年时间一晃而过。
  历经一百二十年,俞青肉身终于突破太乙金仙,成就真正的大罗金仙之境。


第227章 大结局
  到了这个大罗金仙境界; 已经算是巅峰了; 再往上便是混元大罗金仙; 证得混元道果; 成就圣人之位。
  然而洪荒至今,天道圣人也只有七位,想要成圣,可以说是希望渺茫。
  且自道祖鸿钧以身合道; 天道强势之后,大道法则更是几乎接触不到,尤其俞青不只想要参悟天道,还要以此参悟大道。
  虽说在这方世界中可以借用天道之力; 但一旦打上这个世界的印记; 她便要永远被天道束缚; 永远局限在这方世界。
  因此,她希望的是成就大道,脱离天道的束缚。
  然而如今大道隐没; 天道法则虽说跟大道也是一脉相承; 但是终究多有不同; 因此; 想要突破,可谓是难之又难。
  这日,俞青正入定静修,忽然一道宽厚慈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累世修道; 慈悲仁厚,深体天心,机缘不缺,功德不缺,唯有心境尚有不足。”
  俞青睁开眼,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虚无的空间之中。
  周围没有任何人影,唯有一道慈和的声音响起:“大道至简,天地至公。一草一木,生死荣枯……”
  一字一句,宛若暮鼓晨钟,深重而悠远地传入俞青耳畔。
  不知不觉间,她似乎化为了一株小草,努力挣扎着发出细芽,用柔嫩的枝条钻出厚实的土壤……
  秋天到来,草木枯黄,春季,万物复苏,由生到死,周而复始。
  犹如醍醐灌顶,俞青只觉得脑中有什么啪的一下通透了。
  仿佛过了万万年,又仿佛过了一小会,从入定中醒来,她的心尤然沉浸在那不可言喻的深深感动中。
  “万物皆有灵。”俞青低语,心中忽然一片明朗。
  是的,万物皆有灵,无论是树是草是石还是天是地,都拥有灵性,这就是修行之路,众生皆有灵。
  俞青神色间尽是慈悲神色,那是对灵性万物的慈怜。
  她本就有慧根,此番了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道。
  俞青闭关数年,将自己所创的功法重新推演完善,另辟蹊径,终于创出了一门全新的心法。
  玄门道法,讲究的是超脱,而俞青领悟的道却是自在之道。
  玄门讲究的是断情绝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