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那些炮灰们-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还是不杀?

    宝剑出鞘,轻轻的搁置在吕成的脖子上。吕成没有抵抗,没有动,没有眨眼,甚至连呼吸都没有乱一下,仍然装作他得了失神之病。锐利的剑锋带出了一道血痕,丝丝血珠顺着脖颈流到衣领中,殷红了白衣,衬得那人俊秀的面容更显苍白。

    李世民望着那血珠,双眼一眯,随后却骤然收回了手中的宝剑。冷笑一声,俯身在吕成耳边言道。

    “大哥好算计,弟弟这回甘拜下风。”

    李世民言罢,转身而去,干脆利落。飞鸟盘旋,树影婆娑,东宫的夜,又恢复了宁静。

    吕成闭上眼睛,一手拍着胸口,喘着粗气。脖子上的伤口还在流血,但那点小伤已经太不重要了。他赌对了,李世民是不屑杀一个毫无反抗的人的,尤其在内心里,他将这个人当作唯一有资格跟他竞争的对手。此刻杀了他,杀一个得了‘失神症’李建成,李世民只会觉得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侮辱。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吕成捂着脖子,看着自己满手的鲜血。

    李世民,这一剑之仇,我迟早找你讨回来。你的心,我要定了!
75隋唐英雄 
    武德九年;玄武哗变三天后;李渊被迫封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摄朝事,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吕成这个息王,在这两个月中;因‘病’故;李世民并未对他作出任何处置。就这么不尴不尬的住在东宫里;身边伺候的人早在那日夜里就已经被李世民杀光了;遂无人问津。

    吕成坐在窗沿上,听着外头那象征着新帝继位举国欢庆的鼓乐之声,心中惦念,不知道李元吉现在怎么样了?希望那孩子听话,能够坚持到他封府出宫。就这么紧缩眉头的看了许久,直到外头的庆典结束。

    “看来大哥,依旧很悠闲啊。”

    那身着明黄龙袍的男子,在东宫正殿门口处,逆光而立。挺拔的身姿,冷峻而威严的面容,君临天下的气势,忽然让吕成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世上,大约没有人能比李世民更适合穿这身龙袍了。

    “臣李建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吕成镇定从容的跪地磕头,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都去死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李世民踱步来到吕成的面前,竟是绕着吕成跪匐在地的身体走了一圈,深沉的目光始终盯着吕成,也不知在想什么。

    “大哥倒是真正能屈能伸啊。”李世民未叫起身,于是吕成也只能一直保持着跪地叩首的姿势。

    “你对李元吉那个蠢货,可算是仁至义尽了。朕很也想知道,为了保他一命,你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李世民如是说着,显得心情很好。

    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吕成这里还什么都还没做呢,他就已经找出了吕成的软肋。任务对象李元吉,这是吕成的死穴啊。。。。。。。

    吕成不敢多说,恐怕他为李元吉求情越多,李世民就会越想杀了李元吉。这个男人软硬不吃,吕成现在的处境又是差得不能再差了。只能将自己的性命寄托于他人的一念之仁,这种恐惧、无奈、忿恨、不甘的滋味,没有品尝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许久许久,君臣而言无言以对。吕成的沉默,让李世民非常不满意。

    “起来与朕说话!”李世民冷然的喝了一声,为什么不管他做什么,即便是他赢了,但是面对大哥的时侯,却总有一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莫可奈何之感。

    吕成撑着已经跪麻的腿站起身来,抬眸看向李世民,双眼中平静无波,仿佛一潭死水。

    “皇上,想要臣说什么呢?”吕成有些不懂,李世民已经成为皇帝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还忌惮他什么?李世民这回不曾杀兄弑弟,继位名正言顺,又有群臣拥戴,天下群雄追随,他区区一个废太子,何德何能让堂堂千古名帝李世民忌惮于他啊。

    “朕当初待你,哪里不好?”李世民沉着嗓音问道。

    “为何你如今自身难保,还惦念着三弟,当初却待朕宛如仇敌?”这是李世民心头的一个结,虽然他与李元吉仿佛生来就不对盘,但他的确曾经跟李建成的关系很好。李世民过去也非常崇敬自己的哥哥,他实在不明白他当初究竟做错了什么?让李建成这般恨他。。。。。。

    直到许久后,李世民方才听到了那人怅然的声音。

    “皇上可知道,父皇当初太原起兵反隋时,就曾与母后言及,若是你帮他打下了这个江山,他就会把皇位传给你。”吕成说出这句话,随即竟是红着眼眶闭目长叹一声。

    “结果,皇上真的帮父皇把这个江山给打下来了。。。。。。。父皇,他从来不曾打算让我继位,却偏偏要把我推上这个悬崖作你的磨刀石,看着我像个跳梁小丑一般自以为是,看着我徒劳无功的在苦海里挣扎。若非母后死前,将一切告知于我,我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我其实一无所有。。。。。。。父皇,他这么看得起我,我又怎能让他失望呢。。。。。。”吕成无所畏惧的对上了李世民的视线,目光略带着疯狂崩溃。

    “我跟你作对,不是正合了他的心意。父皇父皇,先是皇,才是父。皇上,今日这个结果,说不得我比你还高兴呢!我们的父亲啊,那个高高在上的判决者,他也有今天!他让我这么痛苦,我又怎么能让他好受呢。。。。。。。”吕成言罢哈哈的大笑了起来,笑得无比开怀,也无比悲凉。

    “他要我们兄弟阅墙,我就要你们父子相残。。。。。。。大家,谁都不干净!这样,不是很好吗?”

    李世民听着这些残酷的真相,不禁握紧起了拳头,脸色阴冷得仿佛是从冰里捞出来。看着眼前那个温润的男人,他卸下了一身坚强的外壳,只剩下了满身的伤痕和疲惫。李世民转过身去,不想看到男子变成如今这样,在他的心里,李建成,是他唯一的对手,该是骄傲的,永远。仔细回忆,好像大哥仿佛就是自从母后过世,就开始针对他了。原来竟然是这个原因吗?原来,他们兄弟竟然都是被父亲算计了吗?

    吕成看李世民的样子就知道,李世民是接受了他的说法了。窦皇后死了已经好久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所以也没有人会揭穿他。李世民本就因李渊这些年毫无理由的打压,甚至将他冤陷入狱而怨恨着李渊。如今他给出了一个让他更加怨恨的理由,他也只会在心底里认为这就是真的。

    是的,吕成怎么可能一点自保的后招都没有,就这么放心的待在东宫呢。他就是在等着李世民来找他,然后对他说出这番话。李渊当初有没有过让李世民继位的念头,谁也不知道,但是当李世民成为大唐最大的功臣,逐渐展露他锐利的锋芒时,李渊却的确动了废太子的念头。也曾屡次与萧怡妃言及,希望让李世民继位,他这样说,也不算冤枉李渊了。

    天家无父子,吕成正是要把这句话演绎到底,你不仁我不义!

    “皇上若是真的看不惯我,自可赐死我,但请放过三弟吧,哪怕将他逐出皇族宗祠,只当个平民百姓也好。四弟已经死了,我形容行尸走肉,皇上。。。。。。怕也不是多么快乐。我们兄弟四人,总要留一个完整的,不然就太对不起母后了。。。。。。。做个好皇帝,别让我,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吕成仿佛彻底将生死置之度外,一脸豁达的言道,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

    李世民盯着吕成许久,最后终于还是说了一句。

    “明日,搬出东宫,入息王府。”

    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吕成眯起了眼睛,嘴角勾起了一抹诡计得逞笑容。

    李世民最终还是满怀复杂的放过了吕成。次日,吕成被人带出了皇宫,来在了息王府。息王府座落在长安城里最僻静的一处,远离人群。装潢得有些乱,想必是因着准备的时间太过仓促,有许多地方都不符合规格。园子里杂草丛生,伺候的奴才也不多,良莠不齐。但对于吕成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元吉大约是息王府的第一个客人了,这些日子可是闷死他了,若非因为谨记吕成的告诫。恐怕早在事变的第二天,他就忍不住要闯出去了。李元吉一向十分信奉自己哥哥的话,并且他虽然不大聪明,但还是有眼睛,看得懂形势的。李世民居然连逼宫都敢做了,他还有什么不敢的?杀死他们兄弟也不过一念之间。哥哥既然说闭门不出能躲过祸事,那他就闭门不出。

    “大哥,如今你可有什么打算?”李元吉对未来很迷茫,仿佛昨天他还跟哥哥在鱼鳞关打刘黑闼,今天李世民就登基当皇帝了。不过几个月之内发生的事情罢了,竟然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今圣上,会是一个明主。”吕成虽然是要杀李世民,但那不过是因为他的私心罢了。作为任务,要保李元吉平安,最好还是修复一下他们兄弟的关系。反正李元吉脑子不够用,李世民虽然厌弃他,但却从不曾忌惮,若是操作得当,一辈子当个不堪大用的逍遥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大哥,你真的愿意就这么算了?”李元吉把眼睛瞪得圆圆的,不敢相信吕成竟然真的听话了,不反李世民了。

    吕成见状是忍不住怒其不争的敲了一下李元吉的脑袋。

    “怎么,你嫌咱们哥俩活得太好了,想把脑袋摘了试试看什么滋味?”吕成威胁的问道。

    李元吉吃痛的揉着被打疼的地方,他这不就是问问么,他还以为大哥目前妥协是权宜之计呢。

    “你啊,今后见到皇上,要记得谨守君臣之礼,说话客气点,别让我再为你担忧了,哥哥我为了你,头发都快愁白了。”吕成看着李元吉单蠢的样子,是不由得会心一笑,有个傻弟弟的感觉真的挺不错的,尤其这弟弟还这么向着他。

    见到吕成露出轻松的笑意,李元吉也打心底里高兴。他总担心大哥会受不住这么严重的打击,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影响。不过他还是看李世民不爽,李世民当皇帝就更不爽!幸亏他现在也不用上朝了,不然每天见到李世民那张死人脸,他真害怕自己会忍不住弑君啊!

    兄弟聚首,不多时,罗成也携礼前来拜访,这空旷苍凉的息王府也终于多了些人味儿了。

    “罗将军,你怎么来了?”吕成拉着李元吉起身相迎。

    “那时息王曾说新屋落成时要请我喝酒,我这不就过来讨酒喝了。”罗成对以往的太子,说不上评价,不熟也没什么感觉。但后来他救了他,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跟这位前太子相处,竟是让人说不出的舒服。丝毫没得那些骄傲的、高高在上的架子,仿佛邻家的兄长般可亲。

    “罗将军不惧怕建成身份结交之,雪中送炭,建成实在感激不尽。”吕成颇感慨的言道,能在此时此地见到罗成,吕成是挺惊讶的。现在满朝文武,谁不是迫不及待的要跟他这个曾经的废太子撇清关系啊。罗成居然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过来见礼,果然是真君子大英雄啊。

    “既然是要喝酒,那就干脆喝个痛快!”吕成高兴了,遣人去多买好几罐酒回来,复又准备了些下酒的小菜。与罗成、李元吉三人坐在院中的桂树下,赏月饮酒,谈天说地,也算一番逍遥。

    李世民夜间里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听得来人回禀,说是那头正喝酒呢,基本都喝高了。罗将军与息王谈论了许久的诗词,十分投契。而后齐王抱怨听不懂诗词,于是三人又改为论兵,更加相谈甚欢,罗将军对息王之博学颇推崇称道。

    李世民对此并不意外,李元吉是个愣头青,一旦得知李建成平安出宫,是注定会去找李建成的。只是罗成。。。。。。。这位真是意料之外。罗成是个自视甚高的人,很少有人能够入得了他的眼。虽然是武将出身,用兵如神,但却也酷爱读书、附庸风雅,从这点来说,倒是跟李建成有点像了。罗成从不忘恩负义,畏惧强权,当初听说是李建成从刘黑闼手中救下了他,他如今投桃报李,似乎也属正常。

    虽然知道正常,但李世民心里头又怎么可能舒服呢。其实李世民是明白的,哥哥什么都跟他不相上下,文治武功,样样不缺,唯一一点,就是不够他狠!可这,却也是为君者最重要的一点。记得二十岁那年,他在平宋金刚那一战时,下令屠城夏县。回朝的时侯,被李建成好生责备了一番,那时侯他们兄弟的关系还不曾那么僵。。。。。。。

    其实所谓屠城,也不过是无奈的手段罢了,如果有得选择,他也不愿意行残忍之事。可正所谓无毒不丈夫,战机不可延误,当断则断,不应有妇人之仁。但哥哥却始终不那么认为。。。。。。。他总是,容易心软。不管是对他,还是对父皇,都做不到下狠手,所以才到了今天这一步。

    “看看息王府里还缺什么,都补上吧。”李世民淡漠的下令。也许,哥哥从来没有变过,改变太多的人,是他自己。

    吕成虽然是打定主意,要获取太宗之心。但他却不想打乱历史太多,贞观之治是中华的骄傲,而且他还等着李世民打版图呢。大唐需要李世民,他也需要静待时机。这个等待,也许是很久很久,可能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反正他也不着急,慢慢获取李世民的信任和好感,晃点唐太宗,好像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李建成的武功本来就很不错,比不李世民差。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吕成还是决定赶紧把武侠包裹里的功夫练起来。鉴于李建成的这具身体早就不是处了,所以这先天神功、九阳真经什么的估计效果不会太好,于是最后吕成还是选定了九阴真经。

    吕成现在闲赋在家,整天没事,时间基本都用来练武读书。作为业余娱乐,还养起了花鸟鱼,时不时跟李元吉和罗成喝点小酒,日子过得倒也简单快乐。

    李世民继位后,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开言路,虚怀纳谏,重用人才,唯才是任,铁面无私,依法办事。李世民要做千古明君,而千古明君,就总不会当得太舒服,得要委屈自己。再说,有房玄龄、魏征等直言进谏的能臣在,李世民又岂可有放松的余地。

    也许就是因为日子过得不舒坦,有时候李世民也会屈尊,来吕成这个偏僻冷清的息王府。和吕成坐上一小会,也不说什么,只是喝杯茶。吕成向来是沉默寡言,这点跟过去的李建成也有所相似,他们都不是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吕成闭口不言,让李世民亦十分满意。有时候耳边充斥着太多朝上能言善道者的谏言、争论,就格外希望有个人能够少说点话,让他也清静清静。

    而且,吕成模仿李建成也模仿得上瘾了,身上时刻带着李建成那种上善若水的气息,让李世民十分惬意。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时侯的大哥,是世间最好的大哥,永远那么有耐心,那么温柔的教导他们。

    “昨天有人与朕说:息王有治世之才,闲赋在家实在太过可惜,皇上求贤若渴,可以接受那魏征指着鼻子骂,如何就不能做到任人唯贤,不论出身呢?”

    这日里,李世民喝完茶却没有走,竟说了这一句话,让吕成不禁有些惊讶。

    “大约是罗将军所言吧?”吕成猜测道,这年头有心情也有胆量为他说话的人,可是不多呢。

    “哼,你倒是了解他,你究竟使了什么妖法?竟然把罗成那头牛的都给收服了,让他时时不忘帮你说话。”李世民此言对吕成,也不知是贬低还是夸赞,但口气却并不像是生气。

    “罗将军的性子,皇上还能不了解吗,重情重义罢了。”吕成笑了笑。

    “其实。。。。。。我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起码轻松。至于罗将军所言,皇上亦毋需太过介怀。”

    “朕是不介怀,可上次朕过来时,竟然还看到你在院子里种地?你堂堂一个王爷,还是注意点形象为好。”李世民无奈的言道。

    “我也不过是猎奇罢了,前些日子从些色目人手中买了点种子。这天天种着玩儿,说不准就种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作物。正所谓民乃国之本,农乃民之本,我这是不想忘本啊。”吕成一脸正经的对李世民解释道。

    玩物丧志,居然也能让他给圆回来,还不忘本。李世民思至此,是轻笑一声,这人狡辩的能力还是这么厉害啊。

    “那朕就等着看,你能种出什么名堂来。若是种得好了,你就去户部司教人种地罢了。”李世民言罢起身,带着侍卫宫人众离开王府回宫了。

    吕成看着再度空荡荡的院子,回想李世民方才所言,不禁自言自语: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还真得努力种出点名堂来,给你瞧瞧了。”

    李世民回程时坐在马车里,又回想了方才那人的表情,心情复杂之余,却又总是忍不住有点想笑,仿佛就连那些烦心的国事都忘却了。他何尝不知道前太子的本领呢,这世间若论起来,也只有一个李建成配与他李世民并驾齐驱了。如果说真正任人唯能、唯贤,那么头一个应该重用的就是李建成。

    可是,他却不也不愿意就此重用李建成。说是他多疑也好,小心眼也罢,他就是看不得李建成那幅太过逍遥的样子。就让他也见识见识,他那位哥哥,还能有什么本事吧。
76隋唐英雄 
    后来李世民还真的听说李建成在息王府里大肆种起了地;先是走访了长安城内外、附近乡邻县城的老农;取了不少经,而后修建了水车,把附近的山泉水引到园中;还买了铁犁和一头老黄牛回来。有时候听到臣子们仿佛谈笑话似的提及息王种地之事;李世民亦会感到脸红不已;怎么说都是他的兄弟,之前还曾经是太子;这也太丢人了。。。。。。

    李元吉自然也是不赞同吕成种地的,在李元吉看来;他们是皇族中人;生来高人一等!面朝黄土背朝天什么的,太掉架子了。可是奈何李元吉是个不折不扣的兄控党,规劝吕成未果,听吕成讲了两句大道理之后,竟也被忽悠了,开始加入种地大军的阵营,演出了一曲‘兄弟开荒’。

    李世民本以为这两个人也坚持不了多久,不过玩笑罢了。可一年过去了,二人依旧不辍种地,李世民方才知道这回大哥是玩儿真的了。息王种地种了两年多,长安中人从刚开始的日日谈论,到现在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什么时侯不种了,估计别人才要惊讶了。

    两年后有一日,长安百姓见得息王推着一辆小吃货柜,来在闹市区卖‘桂花蒸芋仔’。说这‘芋仔’是他种出来的新玩意儿,他们息王府现在天天吃,安全美味又顶饱。众人围聚过来,看息王亲手示范如何做芋仔,而后品尝之。

    息王种地的手艺大家不知道,但这做饭的手艺却着实不错啊!那叫芋仔的食物,甜甜香香糯糯,将其蒸熟,捣成泥状,而后用桂花混着糖浆这么一浇,味道还真是引人垂涎欲滴。李世民也很快收到了消息,说息王果真种出了怪东西,现在改做卖货郎了,天天在长安街头卖芋仔小吃。什么炸芋仔、芋仔甜汤、芋仔炖猪肉。。。。。。

    李世民这回终于是坐不住了,他得出去看看啊,于是微服出巡来在了长安街头。就看见那男子推着一辆货柜,穿着一身褐色布衫,带着蓑帽,站在大太阳底下吆喝:卖芋仔,又香又糯的芋仔咯!旁观的百姓还指指点点的,不停窃窃私语道:快看!那就是息王了,当今圣上的兄弟。天天站这里卖货,做饭手艺不错的。

    李世民见状是一拍眼睛,不住的摇头,这人如今,怎生脸皮变得这么厚了?

    “呦,是你啊。”吕成眼尖,就看到不远处李世民一幅想过来又怕丢脸的样子,于是连忙朝李世民招了招手。

    “来来来,给你也盛一碗尝尝,算我请你的。”吕成笑眯眯的给李世民盛了一碗芋仔红豆汤。

    “今儿太阳挺大的,吃碗甜汤消消暑气。”

    李世民来在吕成身边,接过那碗甜汤,仔细的打量吕成。嗯,这人晒黑了不少。以往他常年闷在东宫,肤色总是透着病态的白皙,晶莹剔透,日光一照好像会变成透明人似的。现在则是一身麦色,显得比以往健康多了。

    “两年了,你就种出这么个东西?”李世民夹起一块芋头来,放在口中尝了尝,口感挺奇怪,但味道确实不错。而且咽下肚子里,也很顶饱。

    “不止,改天你来我家,我挨个给你看。”吕成说道。

    “没大没小。”李世民哼了一声,什么‘你来我家’,天底下至尊的两个人对话,却偏生说得像两个市井村夫。

    “你不是微服吗?要不要我现在给你行个礼?这长安的百姓们可最乐意看热闹了,皇上街头吃芋仔什么的,与民同乐,也算一段千古佳话啊。”吕成整个一个没羞没臊。

    “什么千古佳话,千古笑话还差不多。”李世民腹诽道。

    “也别等改天,今日事今日了。走,回‘你家’看看吧,你都种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李世民拉起吕成来便往息王府方向走,身后的随从们帮忙推着那辆货柜。

    “皇上。”吕成凑到李世民耳边悄声说道。

    “悠着点您那双金尊玉贵的手,臣今儿如厕之后还没洗手呢。”

    李世民脸色变了变,心说你没洗手还敢出来卖小吃,这不是坑人呢么!他刚刚可是喝了一碗下去啊!

    要说吕成这两年,专心在种植业上,还真的有点成就。他从波斯人、印度人、契丹人等等手中购买了许多种子,自己搭了个篷子当温室,日日精心伺候着那些小苗。种出了芋头、胡椒、西瓜、菠菜、海枣等等杂七杂八的作物。

    李世民毕竟是个优秀的帝王,在听到吕成解读‘芋头’的种植过程和要求之后,立刻就想到了这种作物能够带来的丰厚回报。野生根茎系,简单易活,产量高,可以当作主食食用,且种植成本比粟、水稻、小麦等等低廉许多。

    吕成一样一样的为李世民介绍这些新作物,将西瓜切开两瓣,复又递给李世民一把勺子。兄弟俩在院中的田地旁席地而坐,一人捧着半个西瓜挖着吃。

    “这东西更好活,对气候也没什么要求,南方北方都能种。不过就是不抗饿,只是水份多,挺清甜解渴的。”吕成一边吃一边介绍道。

    李世民默默的用勺子挖着西瓜,瞥了吕成一眼,神情越发复杂了起来。仿佛是潜意识里,他纵容李建成这两年的荒唐,即便是朝上有人参李建成有失皇家体面,他也不过一笑置之。也许他心里是知道的,这人做什么都会成功,哪怕种地,他也会种出个与众不同。

    有时候皇帝当得久了,容易觉得很寂寞,人们会把你孤立在那个天下至高塔尖之上。或膜拜尊崇,或疏离旁观,妻子并非妻子,儿子并非儿子,不过是由权利这条纽带连接在一起的蚂蚱罢了。此时此刻,李世民方能体会到父皇当初的感受,以及父皇为何非要他们兄弟相残。自己过得不好,就看不得别人过得好。而且,他和大哥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父皇作为帝王,如何能不忌惮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吧,李世民觉得,跟李建成相处,变成了一件十分快意有趣的事情。大约是李建成也曾经无比的接近过那个位置,所以你是皇帝也好,平民百姓也罢,在他眼中区别都不大。李世民思至此,不禁笑了出来,也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够资格让他头疼了这么多年。否则要是李建成也变得像那些臣子一样卑躬屈膝,他会怀疑自己当初的眼光的。

    “明天去户部司任职,把你这些怪东西都带过去。”李世民终于松了口。

    吕成闻言并不感觉受宠若惊,毕竟他都种了两年地了,这是他应得的,是他努力的成果。

    时隔两年之后,前太子息王终于重回朝堂了,过程并不轰轰烈烈,也没什么尔虞我诈。吕成用自己的能力向世人证明了,他不仅仅只会玩儿政治勾心斗角,他还懂民生,不管坐到哪个位置上,都可以为百姓造福。

    吕成去到度支,先是在户部司作了一名司庚,主要负责钱粮仓储之事。他将现代统计学推广了一下,改良了统筹记录的方式。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昼夜不辍,将大唐立国以来杂乱的簿册都重新整顿了一边。新的簿册是干干净净,明明白白,谁人在钱粮中作了手脚,谁人在国库里动了猫腻,立时是一清二楚。

    李世民这个人是最讨厌贪官污吏的,隋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有着这些贪婪的佞臣。因着吕成一来就掌管财政仓储事务,将簿册重新整理,贪官们的老法子不顶用了,遂账面上某些缺漏就再也掩藏不住了。李世民发觉后,盛怒之下将度支大肆整改了一番。

    由于吕成此统计之法的确有功,揪出了不少度支蛀虫,李世民也在吕成任职司庚的第五个月,将他提拔为度支侍郎,正四品下。其实对于一个王爷来说,吕成大约算是有史以来最苦逼的了,想当官需要先种田不说,还得从司庚大夫开始,一点点的往上爬。

    许多朝臣口里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也确实有些为吕成叫屈。但吕成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他享受的,是这个逐渐用自己的能力去征服唐太宗的过程。每一次小小的胜利,都会带给吕成莫大的成就感。这是君臣之间的较量,趣味盎然。

    吕成任职度支侍郎后,将宏观经济调控的那一套也舶来使用了。大唐此时正属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故而国家的财政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中蕴藏的学问可大了去了。多少钱用于农业开荒,多少钱用于国际贸易,多少钱用于工部建设,多少钱用于改善民生。还有这每年文武百官的饷银,军队的粮草军饷。鉴于大唐目前属于扩张阶段,还有许多失地等待收复,这要不要打仗?能不能打仗?能抽出多少钱来打仗?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吕成在支度一直升到了尚书,坐管整个国家财政,又教出了不少学生。大唐人才济济,吕成给众人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于是度支官员努力学习改良,甚至后来居上也不是没有。吕成在度支任职三年之后,觉得已经没什么可以再改革教授的了,于是对度支也腻味了,转而开始研究起了水利。

    吕成请旨李世民,说他要去工部涉下的水部任职,也不需要多高的官职,还是当一个司水大夫就好了。让朝中众臣是大跌眼镜,放着朝廷三品大员不做,非要去当那个六七品的芝麻官,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没事瞎折腾的精神啊!

    可李世民居然也同意了,又将吕成放到了工部水部,当起了一名专管水利建设的司水大夫。吕成虚心学习前人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