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在许多红学家的猜测中,卫若兰和史湘云成亲不久就病逝了,如果卫若兰没有和史湘云成亲,是不是会逃过一劫呢,卫若兰到底还是林潆的孩子,她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儿子英年早逝。
  卫若莲是个意外,却是林潆的心头至宝,若女儿没有了生母,生存环境更为艰难,可卫家却不会让她带走若莲,若莲留下是伯府千金,跟着她走了就什么都不是,将来说亲也很难找到四角俱全的人家。
  这些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每一天都在折磨着林潆,为了儿女,还是为了儿女,当了母亲,果然什么都不是了。
  在赵弸查案之时,菁玉收到了命轮的提示,增寿半年,许鸿才痊愈了,菁玉没有刻意去问红藤许鸿才的情况,看她的样子也知道她大哥活下来了。不过这时间还真是巧,林家遭诬陷被调查,许鸿才的病好得便这么快,想来是看林家即将落败,无利可图,那点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登时散了个干净,人清醒了,这病也好得快了。菁玉冷笑了一声,遂撂开不再去想,他们阖家即将上京,整理行李就够让她忙的了。
  黛玉第一次遇到搬家这种事,有些期待又有些不舍,住了这么多年的宅子,这一去,估计将来就不会再回来了,她只在书中游记里看过一些外地景物人情风俗的描写,也想出门看看,现在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黛玉依偎在贾敏怀里,好奇地问道:“母亲,京城那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咱们在京城的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有扬州的宅子大吗?”
  贾敏牵着女儿的手,含笑温言道:“京城是天子脚下,是最繁华不过之处,和扬州很不一样。咱们在京城的宅子可比这里大多了,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咱们林家祖上是宣平侯。”
  “嗯,我记得,您说到了父亲这一辈爵位就没了,但是父亲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中了状元。”黛玉用力地点头,眉眼弯起得意的笑意,自己父亲连中三元,当然是值得骄傲之事。
  贾敏笑道:“林家是侯府,祖宅是敕造的,侯府的规制可比这盐科御史的官邸大多了,只不过北方建筑大气雄浑,南方精致婉约,风格迥异,等咱们到了京城,你就选个喜欢的院子住。”
  黛玉拍手笑道:“那我还要跟姐姐住,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种上松竹梅,既能吃竹笋又能吃梅子,姐姐做的话梅和笋干都可好吃了。”
  菁玉失笑道:“完了完了,我把我的小妹妹养成个小吃货了。”
  “能吃是福,你们长得健健康康的,我就放心了。”贾敏在梦中看到黛玉身体虚弱,心疼不已,如今黛玉甚少生病,还喜欢吃菁玉做的小零食,贾敏求之不得,只要女儿健康成长,吃点零食算什么,林家也供得起。
  赵弸押解崔玮进京受审,对元康帝如实禀报自己所查到的一切,林海的罪名查无实据,盐税库银分毫未少,元康帝早就猜到是有人诬陷林海,而林海入京途中遭遇数次刺杀,更印证了他的猜测。元康帝将此案交给赵弸审理,同时赦免林海,留京任职,官位待定,元康帝先给了他两个月的假,回扬州和新任巡盐御史交接,再携家眷入京。
  卫桭原本也想和林海一起南下接妻女,不想卫翎突然病倒了,身为长子,卫桭要于榻前侍奉汤药,便委托林海一路照料林潆母女上京,同时应了林海的请托,安排工匠修葺林家祖宅。
  长安城中,贾琏高中举人的喜讯让贾赦比平时更挺直了腰板子,一高兴给了贾琏不少古董宝贝,贾母收到贾敏报平安的信,又听闻圣上赦免了林海还要留他在京任职,虽然官位待定,但巡盐御史已是正三品,他还有个正二品的兰台寺大夫的虚职,将来官位只高不低,更是高兴得不得了,立即打发玻璃去把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叫过来,商量等贾敏进京之后接女儿女婿小住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换地图,接下来进入京城剧情,去贾府住是不会了,林家祖宅已经开始修葺了,会回娘家做客,但贾敏知道后事,对娘家已经失望了,不会留女儿在贾府住下来的。

☆、第三世(五十三)

  王熙凤比贾母更早知道贾敏即将上京之事,这些年她常听贾琏说姑母待他如何之好,林家又位高权重,如今眼瞅着要留京升官,贾琏已经考中了举人,将来还需要林海提携,她哪有不奉承的理,此时听了玻璃传达了贾母的话,就已知道要做什么了。
  王熙凤换了件衣裳,让乳母好生哄着芇哥儿睡觉,携了平儿丰儿出门,不妨刚走到门口,听到外头丫鬟说道:“二爷回来了。”
  贾琏携一身风尘从外面进来,脱了斗篷给丫鬟,见王熙凤穿戴整齐,便问道:“有事出去?”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叫我呢,可能是因为姑妈即将上京的事儿吧。”因见贾琏一身风尘,又问道:“二爷一大早就出门送姑父南下,这会子才回来,怎么就弄得一身的灰?”
  贾琏道:“姑父回扬州接姑妈,让我帮着卫大人采买些修葺宅子的材料,卫老伯爷病重,卫大人忙不开,我亲自去看了一遭,找了几个工匠,明儿就开始动工。”
  王熙凤心念一动,林海修葺祖宅,这么说来林家上京就不会来贾府暂住了,林海上个月进京时是戴罪之身,贾府可没一个人替他说话的,如今林海升官在即,虽说不会对贾家太多抱怨,但肯定有所不满,不然也不会这么急着修葺祖宅了。
  贾琏也想到了这一层,道:“一会子见了老太太先别提这事,免得她老人家不高兴,老太太说什么你只管应下来。”届时贾敏愿意不愿意住,贾母再生气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王熙凤笑道:“我晓得轻重,二爷先进屋歇着吧。”说完和平儿离了自家院子,去往贾母的荣庆堂。
  和贾琏说了几句话就耽误了时候,王熙凤加快脚步,好在进了荣庆堂,王夫人和邢夫人都还没到,暗自松了口气,进屋笑道:“老太太急着叫我过来,可有什么事儿吩咐?”
  贾母满脸喜气盈盈,“天大的喜事,等她们两个来了再说。”
  正说着,王夫人和邢夫人一起到了,小丫鬟打起帘子,几个丫鬟簇拥着两位夫人进来。
  “都坐吧,我有事跟你们说。”贾母喜气盈腮,王夫人见状便猜到一二,元康帝赦免林海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贾母紧接着就喊她们过来,不是为了贾敏还能为了谁,胸口不由有些发闷。
  贾母道:“姑老爷要留京任职,现下回扬州接敏儿他们母子几个进京,这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邢夫人木木地点了点头,王夫人挤出一丝笑意道:“琏儿一大早就去送姑老爷南下,我们都知道了。”
  “二爷回来那天我就听他说姑妈可能要上京,没想到真应验了,姑妈上京,老祖宗母女团圆,果真是天大的喜事呢!”王熙凤站在一旁,笑得灿烂如花。
  贾母笑道:“算起来也有十一年也没见了,我就这么一个姑娘,又嫁的那么远,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林家老宅十几年都没人住了,且先在咱们家收拾个院子出来,等敏儿他们一家子来先住着,老二家的,这事就交给你和凤丫头了,敏儿素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可比她清楚。”
  王夫人心中刺痛,面上仍含了笑容道:“老太太放心,儿媳会料理妥当,定不会让姑太太受了委屈。”林海已经是正三品了,现下留京任职,眼瞅着还能再进一步,贾敏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至少也是二品的诰命夫人,而她呢,都十几年了,贾政还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窝着,她还是个五品的宜人,当年她嘲笑贾敏生不出孩子,现如今贾敏两子两女,长女还是皇帝册封的县君,无论哪一点都比她强了何止十倍,十一年前贾敏回娘家她就得伺候着,现在还得伺候着,王夫人心里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落到邢夫人身上,眉头微微一蹙,说道:“敏儿待珠儿琏儿不薄,将来少不得要姑老爷提携,那四个孩子来外祖家做客,你们当舅母的表礼可不能简薄了,都记住了吗?”
  贾母话里话外都是林海位高权重,要她们奉承着林家,邢夫人心头一凛,连忙道:“儿媳记住了,一定不会丢脸的。”
  王夫人心里不以为意,面上仍道:“儿媳记住了。”
  贾母听了邢夫人的话有些不喜,王熙凤连忙笑道:“常听二爷说姑妈是神仙一流人物,林姑父又是状元郎,想来几个表弟表妹都是顶尖的人才,都说南方人杰地灵,我可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一见了,好让芇哥儿也沾一沾灵气。”
  贾母眉开眼笑地道:“不过几个月了,到时候有你见的。”
  贾母留着她们又细细地嘱咐了一些事,无非是贾敏喜欢什么东西让她们注意一点,邢夫人万事不管,左耳进右耳出,王夫人听得心里都快扭成麻花了还得强颜欢笑地应承的,王熙凤察言观色,再加上她早就听贾琏说过王夫人和贾敏不和,便知道王夫人现在心里极其不痛快,贾母这里兴高采烈地准备着,贾敏来了住不住还两说呢。
  贾母嘱咐了好一车子话,有点困倦了才打发她们出去,一出门王夫人的脸上就阴云密布,邢夫人只当看不见,说道:“弟妹管着家呢,姑太太回娘家的事就辛苦你了,我先回去了。”转身撇了撇嘴,飞快地走了。
  王熙凤也想回去,但现在少不得要顺一下自己姑妈心里的气,她刚嫁过来的时候还天真地以为有自己姑妈撑腰,她在贾家的地位就稳了,新婚之夜贾琏跟她交心长谈,把他们家的情况掰碎了跟她说,最后说道:“夫妻本是一体,这个家终究还是要我们俩撑起来的,旁人再亲,到底隔了一层,将来咱们有了孩子,就该为孩子的前程打算了。奶奶是聪明人,这些事你应该更清楚。”
  如醍醐灌顶,王熙凤顿时就想明白了,她自以为姑妈疼她,可再心疼侄女,如何能比得上自己的亲儿子,李纨不受王夫人待见,但宝玉可是王夫人的心头肉,将来宝玉娶了妻,她这个琏二奶奶哪里比得上宝二奶奶,如今嫁给贾琏,贾琏能这么为她着想,她也要为自己这个小家做打算。
  王熙凤原本对王夫人还是存了一丝希冀,不管怎么说她们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姑侄,可后来在她怀孕之时,王夫人对她的关心竟然还不如邢夫人,她便清醒了不少,王夫人,是最不希望她生出儿子的人。
  从此之后,王熙凤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去讨好王夫人了,在贾琏的教导下读书识字,明白得越多,就越觉得贾家的问题越大,因此她虽然舍不得京城的富贵日子,几番权衡之下,还是同意了贾琏捐官外放的计划,与其在家中守着这点到时候还不知道能剩多少的家业,还不如自己出去挣个前程。
  王熙凤送王夫人回去,看着她发了一通脾气,说了几句顺气的话,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贾芇午睡已经醒了,贾琏抱了儿子在炕上,拿着穗子逗他玩耍,见王熙凤回来,让乳母抱了贾芇出去喂奶,又把丫鬟都打发出去,关上门笑嘻嘻地道:“凤儿你过来。”
  王熙凤眯着眼笑道:“有什么好东西快拿出来,别神神秘秘的吊人胃口。”
  贾琏从箱子里拿出一叠银票,说道:“今儿我去渡口送姑父,姑父给了我这些银票采买材料。”说着抽出三张来,王熙凤看得清楚,三张面额皆是一千两银子,一双眼睛登时睁大了几分。
  贾琏呵呵笑道:“这三千两是姑父给的跑腿费,过几天去银庄兑成银子收起来,你在咱们家的小账上记一笔。”
  王熙凤以前瞧不上林家,觉得就是个外放的官儿,哪里比得上他们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后来才渐渐知道巡盐御史是肥缺中的肥缺,林海还连任了六年,便是不贪也有海量的银子进账,如今不过是让贾琏帮着采买材料找工匠修葺祖宅,就给了三千两银子的辛苦费,看来林家的家底十分雄厚,贾家在林海落难时未出手相帮,林海对贾琏却毫无迁怒,王熙凤高兴得不得了,有林家相助,贾琏还怕没有前程?
  王熙凤喜滋滋地清点着银票,“姑父可真大方,这采买材料和匠人的工钱都用不着这个数吧。”
  贾琏道:“那可不,我原也不要的,姑父说不能让我白白出力,还说这次来得匆忙,没给芇哥儿见面礼,我再三推辞,姑父就板着脸说‘琏儿你一向洒脱,怎地变得婆婆妈妈起来,长辈给你的你就收下,读了那么多书都忘了长者赐不敢辞这句话了吗?’我就只好收下了。不过凤儿你也别眼皮子浅薄只看到这点子好处,姑父这次肯定要升官,我将来还得多依仗他呢。”
  王熙凤娇笑道:“知道了,姑父瞧得上你,肯提携你,那是咱们的造化,就看你明年春闱的表现了。”
  贾家这厢准备忙碌,林海日夜兼程,在十月中旬赶回了扬州,贾敏翘首以盼,终于看到林海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只见他满面风尘,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不禁心里一酸,落下泪来。
  “宁乐,我回来了。”林海紧紧握住贾敏颤抖的双手,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只说出了这简单的几个字。

☆、第三十(五十四)

  从林海被押解入京至今数月以来,贾敏时时担惊受怕,忧心林海在路上吃不好睡不好,更担心他的生命安全,现在终于看到他完完整整地站在自己面前,泪水便止不住地涌出眼眶,心里有千言万语,却都堵在喉咙里说不出一个字来。
  林海满眼惟有贾敏,她一流泪,他就忍不住想将她拥入怀中,刚一用力,两个小脑袋忽然钻进了他和贾敏之间,纯净的小脸盛放着灿烂的笑意,黛玉和涵玉一人一边扯着林海的衣襟,争先恐后地唤着“爹爹、爹爹。”
  菁玉习武通医,寻常人一动作她就能判断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林海想抱贾敏,却被两个小灯泡给搅黄了,忍不住拿了帕子掩着嘴偷偷笑了一声,走上前去对林海道:“父亲平安回来,可算是否极泰来了。”
  明玉笑道:“还好父亲早有准备,咱们家才能化险为夷。”
  林海乐呵呵地握住妻子的手,另外一手抱起黛玉,“咱们回屋说话,这一趟回来的匆忙,也没给你们带礼物,等到了京城再买吧。”
  涵玉见林海只抱黛玉,有点委屈地看着父母的背影,嘟着嘴巴小声嘀咕:“爹爹只抱姐姐,哼。”
  明玉道:“男子汉大丈夫,老让爹爹抱着作甚。”
  “我不是大丈夫,你见过我这么矮的大丈夫?”涵玉比了比自己的个头,还没长到明玉的腰,不服气地仰头看着他。
  明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抱起涵玉向前走去,“得啦,哥哥抱你。”
  一家六口进了屋,林海把黛玉放在椅子上坐下,对贾敏道:“行李都收拾好了吧?等过几天新巡盐御史上任,办完交接咱们就上京,再迟只怕运河都快结冰了。”
  贾敏有十一年没回长安了,她的许多故交好友都在京城,早想回去看看,笑道:“雍郡王爷走的那天我就开始准备收拾行李了,都安排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林海微笑颔首,一家人用过饭后,林海考校几个子女的功课,每个人回答得头头是道,他不在的这几个月里,孩子们的功课也没落下,万谦教导得很好,只不过万谦的家业祖籍都在扬州,林家即将上京,他也不能跟着去的,林海便举荐了万谦去弘文书院为师。
  万谦给林家孩子当西席先生已有多年,不想在分别之际还能得到林海的妥善安置,对林海感激不已。
  林海上京之时在淮安遇刺,巧遇雁声青琼姐妹俩才化险为夷,此番林海南下,雁声亦化装成小厮随行保护,到了林家和青琼会和,姐妹二人原想告辞,不想林海却挽留道:“此次上京路上恐不太平,仍需要两位姑娘出手相助,待到了京城,林海一定重重酬谢二位。”
  雁声道:“林大人言重了,您于我们姐妹有再生之恩,您都开口了,我们自当不辞。”
  贾敏亦道:“真是多亏了你们,等到了京城,不如就安顿下来吧,姑娘家四海飘零也太辛苦了些,林家在城西有处别院,你们姐妹住着甚好。”
  雁声和青琼对视一眼,对贾敏笑道:“太太好意,我们就不推辞了,多谢。”两人遂在林家留下,准备一同赴京。
  五天之后,新任巡盐御史抵达扬州,林海早先已准备妥当,新任巡盐御史核对无误之后便可正式交接,只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办好了,次日一早,林家将行李装船,举家北上长安。
  船起锚开动,林海对来渡口相送的同僚故交挥手告别,船只渐行渐远,扬州城在视线里逐渐远去模糊,消失在茫茫江天之外。
  时已深秋,贾敏不许几个孩子上甲板吹风,恐她们着了凉,又兼之许多年没有回过京城,便对几个孩子说起了娘家的一些事儿,细细叮嘱道:“你们外祖家与别家不同,许多规矩跟咱们家不一样,你们到了那里,多看多思,话就不必多说了,有什么不适应的也别往心里去,咱们自己家的宅子都修得差不多了,也不会在外祖家长住的。”
  黛玉好奇地道:“有什么不一样呢?是比咱们家规矩大吗?”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等到了你留心看着就是了。”贾敏心里苦笑,哪里是比林家规矩大,若是娘家能有林家有规矩章程,何至于弄到当家老爷住偏院,二房大模大样地住进荣禧堂,这最没规矩的事传出去谁还不看贾家的笑话。
  菁玉若有所思,心中感慨万千,贾府的确和别家不同,老太太昏聩万事不管只知溺爱宝玉,贾赦好色无能,贾政庸碌无为,邢夫人吝啬,王夫人阴狠,贾珠李纨夫妻俩没存在感,下人更是中饱私囊,连周瑞的女婿冷子兴都能说出贾家外面看着风光内囊却上来了的话,贾家当真是气数尽了。
  涵玉道:“我听说二舅舅家的二表哥衔玉而生,真有这种奇事么?姐姐,你不是见过那玉,是个什么样子的?”
  菁玉尚未回答,明玉却讥笑一声道:“刚落草的婴儿嘴巴能有多大,嘴里衔着玉也不怕噎着他。”四年前菁玉随同林海进京,回来听父亲偶尔提及,那衔玉而生的表弟竟然缠着菁玉要吃她嘴上的胭脂,明玉由此便对宝玉生了几分不满,才三岁的孩子就这种毛病,长大了那还了得。
  贾敏嗔了儿子一眼,黛玉掩嘴轻笑,“哥哥可有玉没有?拿一块塞弟弟嘴里试试看。”
  涵玉嘟着嘴不满道:“塞我嘴里干嘛,怪凉的。”
  一时母子几个都笑了,菁玉道:“我见过那玉,和雀卵一般大小,有现成的扣眼,上面还有字呢,正面是三行字‘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也有三行字,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可能是有来历的也说不定。”
  当年贾敏和菁玉进入太虚幻境,接着做了一个十分冗长的梦,根据梦里所见所知,这通灵宝玉想必就是女娲弃之未用的补天石了,可不是个有来历的,但这些跟他们林家又有什么关系,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即使还泪之事无可避免,她也绝对不会让女儿赔上性命。虽然黛玉还是如同梦中那般的时间北上入京,但父母双全,兄弟姊妹俱在,再也不用受那般屈辱了。
  “谁又知道什么来历呢。”贾敏淡淡地道,“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待姊妹们倒还是不错,只不过你们外祖母极其溺爱宝玉,因此宝玉不喜读书,也无人敢管。”
  明玉听了皱眉道:“不读书何来功名,身为男儿,理应做出一番事业来,难道表弟要一辈子当个白身么,外祖家的爵位将来可落不到他头上。”
  菁玉暗想,如果贾母能做主,贾家的爵位可不就要给宝玉了。其实平心而论,在古代社会集体厌女的氛围下,宝玉这般对待女孩子的男子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他却只有其心没有其能,在危险来临之时就是个什么都没用的废物,迎春嫁给孙绍祖被家暴打死,探春远嫁和亲,晴雯被撵出去病死,金钏儿投井身亡,但凡宝玉能有一点点能力立起来,她们也不会落的这般悲惨的结局。
  然而免过一死,却又能如何呢,大约是迎春嫁个好人家,相夫教子过一生,探春才智精明志自高,却也只能嫁做人妇,多少雄心壮志都化为乌有,晴雯和金钏儿都是卖身为奴之人,等着她们的无非就是两条路,给主子当妾或者配个小厮,渐渐地被婚姻毁成了鱼眼珠子。
  贾敏算是过得好的了吧,夫君一心一意,膝下四个子女,夫贵妻荣,当真是人生赢家,在菁玉心目中却仍旧为贾敏可惜,上辈子她认识贾敏的时候,贾敏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尤擅丹青,如若她能在丹青一道继续潜心发展,成为一代名家也未必不能,但庞熠的事情让菁玉明白了,贾敏有再高超的才华,只因为她是个女人,也只能被困在后宅默默无闻一生了,而她自己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还会认为,现在这种生活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这个世道没有给女人其他的选择,只给了她们成亲嫁人相夫教子的路,被困顿于井底的青蛙,如何知道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天空。
  所以菁玉理解林潆要和离的想法,林潆是经历过自由的人,怎么肯打断双腿困于牢笼,而那些跪了几千年已经麻木的人,自是觉得林潆大逆不道。
  路上走走停停,到了十一月二十那天,林家的三条大船抵达长安,卫家贾家并林家老宅的下人都在岸上候着,见林家大船一靠岸,连忙上去迎接。
  上岸之前,林海就对林潆说过,卫老伯爷病重,让她再怎么跟卫桭呕气,也不能挑这种时候,林潆也知道,现在不是提和离的时机,就默默地答应了。
  来接林潆的是卫家管家的媳妇,备好车马接了林潆赶往卫家。林海贾敏一上岸,赖大家的连忙上前满脸堆笑道:“姑老爷姑太太一路辛苦,老太太都念了好些天了,可把您给盼回来了,正在家等着您呐!”
  林海道:“我先进宫面圣,太太先去罢,晚些时候我再去接你们。”
  贾敏点点头,吩咐林家老宅的下人们搬运行李送回林府,林海上马车去往皇宫,她对赖大家的奉承笑脸亦不多看,淡淡地道一声“走吧。”携了四个子女上了贾家准备的马车浩浩荡荡赶往荣国府。
  林家的宅子已经修葺好了,今天去贾府不过是做客,贾敏可没想着长住,数月前林海获罪上京,只有贾琏在途中探望了一回,路过扬州还特意来探望安慰她,娘家的其他人可没有一个为林海打点说情的,凉薄至此,如今又来奉承,贾敏最看不惯这种行径,但血缘关系不可割断,她不会对贾母抱怨什么,但也不会像以前那么亲近了。
  上岸之前,贾敏防着宝玉摔玉的事,打扮四个孩子的时候,特意挑了两件紫玉璎珞给菁玉黛玉姐妹戴上,给明玉涵玉也各佩了一个羊脂白玉的玉佩。
  菁玉见贾敏眼神凝重,脸上殊无喜色,全然不像十一年前回娘家那般高兴喜悦,还让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戴上玉饰,不禁心念一动,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该不会是贾敏知道宝玉摔玉的事,这才提前准备了这些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  这文挺冷的,写的初衷是为了吐槽穿越女小妾真爱上位嫖林如海这种情况,后来慢慢想表达的东西有点多,反封建,反男权,穿越到古代不管是在统治阶级还是底层百姓,只要是女性就免不了被男权敲骨吸髓。到现在我终于明白自己想通过这篇文表达什么了,不是单纯的反封建,因为女主在现代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但她依然被迫害至死,封建社会亡了,但根深蒂固的男本位思想还在,残杀女婴的现象还有,前几天就看到个奶奶踩死出生四天女婴的新闻,最让人齿冷震惊的是,死去女婴的父母和周围的邻居都表示对凶手的谅解。
可见在那个地方,残杀女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吧。
凶手奶奶是刽子手,男权女是男权的帮凶,残杀别的女性来给男权表功,既得利益的男权则完美隐身。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反父权夫权。庞熠,李若,反父权,反对的下场很惨烈,庞熠死了,李若出家为尼。穿越女林潆嫁了门当户对的丈夫,在生育不能自主时有勇气反夫权,却屈服于强大的现实。
女主在现代社会被父权压榨,牺牲一切利益让位所有的资源给弟弟,被父母卖了彩礼后被夫权害死。她有心理转变的过程,看清了男权社会的本质,所以她第二世被男主的两个小妾为难,被柳瑶算计,她没有去跟她们斗,因为她知道,女人斗女人,最终得利的还是男人,她能看到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悲哀。本文没有宅斗,女主斗天斗地斗男人也不会去斗女人。
感谢一路陪伴至今的小天使们。

☆、第三世(五十五)

  快到腊月,北方的冬天异常干冷,不过只要穿暖和一点倒也无事,比南方的湿冷要略微好受一些,马车里放着炭盆,银霜炭烧得正旺,黛玉披着大红羽缎斗篷,头上戴着昭君套,一张小脸红彤彤,衬着昭君套边上一圈兔毛,越发显得玲珑娇艳,十分高兴地向贾敏问道:“母亲,咱们回了京城,是不是就能看到大雪了?”
  这几年南方是暖冬,甚少下雪,黛玉刚出生那年下了一场大雪,可惜那时候她还小,看过也没印象,以后的冬天都只飘了几场小雪,落地即化,根本看不到银装素裹漫天如絮的景色,黛玉已经学完了《四书》,读了不少诗词,尤其喜欢描写山河景物的诗篇,来了北方之后心心念念的就是想看一场大雪。
  贾敏笑道:“长安年年冬天都要下几场大雪,咱们都回来了,将来有的是时间看。”
  黛玉满眼期待地道:“听父亲说咱们老宅里种了一大片梅林,过段时间就该开花了,真想早一点下雪。”
  明玉道:“慧儿出生那年扬州下了一场大雪,我们全家去瘦西湖游湖赏雪,天地苍茫一片雪白,那情景让我想起一句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想来也就是那个景了。”
  黛玉搓了搓手,笑得眉眼弯弯,“将来我也能看到这种风景了。”
  母子五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到了荣宁街,进了贾府,贾琏贾珠带着明玉去见贾赦贾政,贾敏和菁玉黛玉涵玉换乘小轿,继续向内而行。
  进了二门之后,王夫人邢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并赖妈妈几个有头有脸的婆子都笑着迎接贾敏几人下轿,扶着她们四人下轿之时,几个婆子飞快地打量了她们一眼,虽只有一刹那,但菁玉感觉敏锐,如何察觉不到这些人眼神里的意思,林海官位未定,但只高不低,决不可能低于二品,自己还是有封号的县君呢,这群人也敢用这种势利的眼神打量她们,贾家的下人也太狗眼看人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