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琏-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子腾了解熊家与陈家的恩怨,如今的熊家成了贾府的附庸,今后就跟贾府的利益一致。陈家只要不死绝,他离开贾府就不能出头。且他做过礼部侍郎,能力应该不差。只是,王子腾对他了解不多,因道:“你叫他来我见见,看看能不能用。”
贾琏随即吩咐兴儿去寻贾芸与熊长昊。
果然,贾贾芸愿意去做一任知县,熊长昊本来不愿意沾手铜臭,以为有辱斯文。
王子腾言道:“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你当初跟陈家打官司,之所以输了,一则因为陈家手眼通天。二则,也是你的助力不够,你若是当初能够花大价钱买通御史言官在上皇还没伸手之前,把陈家的恶行昭告天下,你看上皇还会不会偏心他?即便偏心也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熊长昊表示不信。
王子腾问道:“你还记得贾府跟忠顺王的那一场官司吗?上皇有没有偏向忠顺王?贾府之所以赢了,就是在上皇不及插手之前,动用了御史的力量,把忠顺王的罪行当着百官之面昭告了天下,上皇想摁也摁不住了。这种情况下,只要上位者不是桀纣之君,他就会顾忌名声给你一个交代。”
熊长昊沉默。
王子腾又道:“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恨死了陈家,可是你拿什么跟他斗?当初他们都跟熙亲王玩猫腻,你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只能够随手捏死的蚂蚁。你想报仇,凭什么报仇?人家愿意替你办事,一是你将来能够提携人家,人家愿意捧着你。比如你细心教导逑哥儿,他将来出人头地,遇到合适机会把陈家灭了。可是,逑哥儿今年才十一岁,等他成年,官居一品,你要等到猴年马月?”
熊长昊想要反驳,却无从反驳,虽然他不能说希望逑哥儿能替他报仇,也希望能够借助贾府的力量,庇护自家。
“到时候,你有能力了,那陈凌死了,你去刨坟有意思吗?再一条路就是我说的,你拿钱去砸,人家收你的钱财替你消灾。可是,你有银子吗?你砸得过陈家?你儿子会读书是不错,可是你能保证他官路亨通?陈家不会再使坏?他们当初能偶逼迫你,而今也能逼迫你儿子。”
“所以,你不另辟蹊径,你这个仇恨就得带进棺材去,你女儿就冤沉海底,你儿子被人打死也是白打。总之,你们陈家死了女儿还要一辈子被陈家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因为,将来陈府当家人,就是害死你女儿那个小妾之子,他会世世代代摁住你们,免得你们翻身之后把他父母的丑事张扬出去。你明白吗?”
就这般,熊长昊这个昔日的礼部侍郎,被王子腾摁着脑袋答应去做市舫使。
想必这个决议报上朝廷,朝廷上谁也不好龇牙说嘴。
熊长昊当初宁愿不做官,也要斗权奸为女讨公道,这样耿直纯洁之士不做官,谁配呢?
第198章198
熊长昊答应了市舫使,贾琏任凭他去跟王子腾商议余下的事情。贾琏可不敢防备王子腾,他也防不住。
贾芸既然想去做一任知县,贾琏自然替他安排,向王子腾要了一张闽浙地图,爷们按图索骥,先看看哪些地方能够推行两季水稻,哪些地方能够推广番薯。
贾琏吩咐贾芸:“我的意思,你要去就去了一个别人不愿意去的山野小县,这样的地方容易出成绩。人少也好盘弄,一年后,你做出成绩,我提拔你做个知府,别人也不敢龇牙,你的意思呢?”
贾芸频频点头:“侄儿都听二叔。”
贾琏想着杜若馨,贾芸至今还没有儿子,不免忧心,又道:“其实你就跟在我身边做个经历也不错,你媳妇也好跟着你婶子过日子。”
贾芸一笑:“不瞒二叔,我预备一个人去上任,等我理顺了再回来接她。”
贾琏颔首:“这也成。”
这边王子腾已经跟熊长昊商议妥当,王子腾让出两个能干经历给熊长昊,贾琏也派了两个书吏给熊长昊使唤,又让小豹子抽调一个郎队跟随熊长昊办差。并吩咐熊长昊,最好能够在一月之内把市舫司立起来。
为了尽快熟悉海疆的官场,还有这些官员与京都官场的牵牵绊绊,了解这些官员的秉性能力,贾琏向王子腾讨要两个能干师爷。
王子腾挑眉:“你在京都没招收幕僚?”
贾琏嘿嘿一笑:“招了,林姑父让我招收一百人,熙亲王让我招收二百人,我不知道深浅,思虑着,岳父手里必定能人辈出,小婿前来,岳父怎么得也要支持一二,我若是把人员招满了,岳父再给人岂不是没有位置?故而,小婿只招了五十人,再加上芸儿,熊大人还有严师爷与蒋师爷,共计五十四人。”
王子腾闻言指着贾琏连点几下,随即笑起来:“你呀,你呀,我服了你,连这你也算计上了。看来我不把军政这块交给你,你是不会罢休咯。哼,一个烂摊子,以为谁稀罕管。”
贾琏慌忙躬身作揖:“岳父别误会,您可别当甩手掌柜,小婿只是想着过几日就要升堂议事,我对海疆的军政人事不能一抹黑呀,故而,小婿是真心求教,还请岳父教我。”
王子腾心里虽然不痛快,却也知道贾琏言之有理,再者他一直希望贾琏能独当一面,他迟早要离开海疆,去别的省份巡检,这些人力财力不给贾琏,难道将来便宜别人?
他一肚子仕途经济不教导贾琏,难道带进棺材里去不成?
此后三日,贾虚心请教王子腾,把闽浙官场的人事梳理一遍,就如同当初梳理他祖父给他留下的宝贵记忆,贾琏把王子腾替他整理的卷宗,分门别类都记在脑海里。
随后,王子腾再同贾琏谈起闽浙地方的人事,风情,王子腾一时记不起,贾琏就能给他提醒儿。
王子腾甚是惊讶:“好记性!怪不的你蓦地醒悟,就能高中杏榜,怪不得你祖父会对你赋予厚望,却是有这等天赋异禀!”
经过两天时间,贾琏基本把闽浙官场上那些不能得罪的存在,摸个了清清楚楚。
整个海疆的官场正如一个小朝廷,情况错综复杂。
王子腾着重提醒贾琏,说道:“福建卫所指挥使,应当是皇上的人,你要特备注意这个人,只怕他有密折的权利。”
贾琏不由想起临行前,皇上交给自己的两个黄铜锁背的密匣与匕首。
贾琏因此拿出当初皇帝交给自己的宝石柄匕首:“这是小婿离京之时陛下赏赐,说是当初黄大龙赠送给陛下的防身之物。“王子腾接过手看了半晌:“却是此物,看来陛下对你还是寄予厚望,对你也很了解,知道你跟陆平关系不错,特的调和你与黄大龙的关系,不希望黄大龙跟你打擂台。小子深得圣心啊!这样你至少不怕有人背后下蛆,死得不明不白!”
贾琏愕然:“您这话怪吓人。”
王子腾哂笑:“你当初如何提醒我,忘记了?我当初跟圣上的关系尤胜现在的你与大皇子。可是,重大利益面前,这些小感情都化作飞灰,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啊!”
贾琏闻言惊悚,再没想到有一日,自己也会成为皇帝忌惮之人!
王子腾拍一拍贾琏:“不过,你说的也对,大皇子的心胸要比先皇开阔,再者,你如今还不在万人之上,天塌下来,上面还有长汉子呢。”
贾琏回到临海城,督抚衙门的烫金牌匾已经挂上了。
督抚衙门甚是宽阔,分为前衙后堂,前衙有二进,分别是大堂,二堂。
大堂甚是威武,五大开间,庄严肃穆,这里跟荣国府的荣禧堂一样,一般不用,只有庆典或者是迎接圣旨钦差的时候,才会开启。
二堂则是寻常人们口中所言官老爷升堂问案的地方,也叫公堂。
公堂两侧各有厢房五间,东厢五间,是议事厅,也是主官暂歇或者接见幕僚,或者议事之处。西厢五间,则是启事厅,收藏着官署的各种卷宗,衙门里面的案卷都存放在这里,方便幕僚书吏们翻卷查看,整理归档。
二堂再往后面就有一道花强隔断,花墙后面就是后衙,也叫后宅或者内宅,是督抚老爷的官邸。官邸也分前院后院,前院是督抚办公的地方,后院则用一道垂花门隔开,进了垂花门就是后院,也是五开间的上房。这才是官老爷家眷们居住之所。亦即,贾琏与凤姐还有孩子们的居所。
后宅东西两路还有许多的小院子,这些院子就是督抚老爷用来安置幕僚书吏家仆奴婢之所。贾琏带来的蒋师爷严师爷还有那五十个幕僚,贾琏的二十个亲卫,还有外管事兴儿招儿,长随隆儿,旺儿,鹞子、丰收这些人都住在这里。
凤姐在后宅接待两省的道台夫人、知府夫人的时候,贾琏也在二堂接见闽浙两省官员,闽浙十九府一百三十多个州县,再加上两省大大小小的卫所拢共不下三百人。
好在贾琏对两省的卫所很是熟悉,且市舫司设在宁波府明州,已经有陆平的永定军协助开工,故而,贾琏决定先接见各地府台。以便了解治下各府县的春耕情况。
贾琏前来海疆,受命两件事,一件重开市舫司,一件就是推行新政一条鞭法。你要按照土地收税,必须得恢复闽浙境内的土地耕种。
这些年战乱,弃耕逃荒之人多不胜数,贾琏很担心土地抛荒问题。
贾琏预先有思想准备,可是当听着一个个知府叙说治下各县的情况,贾琏还是十分惊心。却原来,不光是甘肃因为饥荒吃光了粮种,浙江也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倭害的重灾区,沿海的府县。
贾琏闻言看向浙江布政使:“既然春耕没有粮种,为何不见有奏折进京?”
布政使杜中康起身苦笑:“这几年倭寇横行,无数百姓奔逃他乡,致使土地荒芜,虽然去年年底战乱结束,今年春季有百姓陆续返乡,却是青黄不接,百姓随时有饿死的危险。各府县纷纷上折奏报,下官也将此事奏报了当初的闽浙总督冯唐大人,还有九省检点王大人。除此之外,微臣还向皇上上了密折。可惜朝廷并没有批复,微臣也只有组织自求,总不能让好容易返乡的百姓再出去逃荒啊!”
贾琏颔首,去年一年内接连死了三位上殿,一般惯例,为了谨防有人在国丧期间闹事,地方官是不能随便进京。再者,乾元帝就死在腊月,或许布政使的密折还没来得及看吧。
贾琏嘴里发苦,他来时还想着替皇上解决甘肃饥荒的问题,没想到自己一来就面临闽浙即将饿死人的事情。不仅要即刻设法筹集粮食赈济灾民,还必须设法补种,否则,秋下还会饿死人。
贾琏知道必须马上摸清楚整个闽浙治下的详细情况,贾琏觉得光是听人说不行。他趁着歇息的空隙招来兴儿吩咐:“你速速去寻水纹,让他派遣当初在本地招收的灾民,改扮之后各自返乡,去看看各县的春耕情况,再有百姓的生活状况,三日之内报我知道。”
随后,贾琏又吩咐昭儿:“你去检点衙门问问三老爷,各府县抛荒的情况他知道不知道。其余不要多说。”
贾琏心中十分担忧,若是王子腾压下密折,又不采取补救措施,自己该怎么办呢?
贾琏正在纠结,王子腾亲自来了。
贾琏唬了一跳,忙着让座:“岳父大人,您老怎么来了?”
王子腾冷笑:“我不来给你解释清楚,你还不把我打成贪官污吏?”
第199章199捉虫
贾琏忙着赔罪:“小婿咋闻抛荒与饥荒,心中惶恐,故而……”
王子腾一哼:“闽浙地区这几年天灾人祸,你不是不知道,难道心里没点数?至于吓成这样?”
贾琏赫然:“之前只想着跟倭寇斗法,真是没关心过民生之计,真的没想到百姓过得这样苦。”
王子腾摆手:“你一个王孙公子知道什么民间疾苦,若非我开春以来四处调剂粮草,别说百姓,官员只怕也饿死了。”
贾琏言道:“我在想,各省不是有社仓吗,能不能开仓救灾?”
王子腾一笑:“你以为这三个月灾民是如何撑过来?”
贾琏心里一沉,难道要死在这灾荒上?
多年努力一朝抹去,贾琏焉能甘心:“闽浙饥荒的事情岳父可曾奏报朝廷?”
王子腾冷哼:“这么大的事情,我敢耽搁?闽浙的饥荒乃是天灾人祸,也不是我无能造成,再者我是九省检点,百姓全部饿死也不关我的事情,我为何要替他们遮掩?”
贾琏拧眉:“可是我在京都只知道甘肃饥荒,没听说浙江饥荒?”
王子腾言道:“那是因为甘肃大面积死人,浙江因为有我调剂粮草,饿死的人少,再者,闽浙原本有倭寇残害,大批死人也就被遮盖过去了。”
贾琏怒道:“既然奏报上去了,熙亲王监管户部,不可能不知道,我临行前去辞别,他竟然一声不吭,这是故意坑我?”
王子腾拍拍贾琏肩膀:“这么急躁做什么,坐下!”
贾琏叉腰生气:“我怎么坐得住?我一来闽浙就大面积死人,我……不行,得赶紧想法子。”
王子腾丢下一卷案宗:“我叫你坐下你就坐下,看看吧,这是我这几个月到各府县明察暗访的结果。”
贾琏一看顿时大怒:“这些蛀虫,他们怎么敢?这些为富不仁的东西,得治治他们才成。”随即贾琏心神一松,哈哈一笑:“稻种有了!”
王子腾摆手:“稻种有了,不耽搁水田。旱田呢?两省有一半的旱田,一百三十多个县只有一半州县播上种,其余旱田全部抛荒,春季已经绝收!”
贾琏顿时笑了:“岳父不知道吧,我已经发现了一种农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耐旱,播种的时间正好在四月五月,只要我发动所有农户旱田也耕种两季,秋季就不会再出现饥荒的问题。”
王子腾一惊:“什么作物?”
贾琏笑道:“您不记得了,我发现那种作物还得感谢您呢,你不记得当初您跟杜若馨买什么啦?”
王子腾挑眉:“番薯?”
贾琏颔首:“对,就是番薯,我回京后跟杜老爷子详细的讨论过番薯,番薯栽种简单,耐旱,高产,是抗旱救荒的好东西。我之前曾经想过让贾芸试种,然后再推广,如今看来是不成了,必须马上强行推广,否则,秋下的饥荒将难以抵挡。”
王子腾大喜:“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真的成了,你小子会青史留名啊!”
贾琏闻言甚是高兴,忙着拱手:“都是托了泰山大人之福!”
王子腾大笑:“你真是无利不起早,我说你那样精心培养贾芸,怎么就让他娶了个野丫头,却是在这儿等着呢!”
当晚,贾琏召见小豹子。
小豹子见了贾琏无异看见亲爹,眼里的欢喜只要淌出来:“闻听大人要来,小的还有御林军的伙计们好好几宿都没睡好,天天掰着指头数天数呢,可是,您来了,我们又不敢惊动,怕打扰您。”
贾琏也甚高兴,拍拍小豹子的肩膀:“又长高了,更壮实了。”
随即,贾琏一声吩咐,隆儿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袱给小豹子:“这是老夫人给小爵爷的衣衫鞋袜。”
小豹子眼眶与一下子红了,他如今有能力了,可以接他母亲过来居住了,可是,他母亲却不愿意给儿子添麻烦,她很喜欢孩子,一直在昌平帮着关山照料那些孤儿。
贾琏劝道:“你母亲身子虽然不好,但是,生活的很快乐,给你收了许多的干弟弟干妹妹,我这次带来的二十个亲卫,都是你的干弟弟,得空,你教导教导他们海战,来了海疆不会海战会吃亏。”
小豹子一拍胸脯子:“都交给属下吧。”
贾琏又道:“这次来,你母亲特特提到你的婚事,你不小啦,二十好几了,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怎么还是没找个夫人啊?”
小豹子笑道;“陆将军也给我张罗过,可惜,那些苏杭美女一见我吓得战战兢兢,这叫我今后如何过日子啊,我一想算了吧,还是随缘吧。”
贾琏劝道:“不要眼光太高了,能传宗接代就成了,这世上的夫妻并非人人琴瑟和鸣,鹣鲽情深!”
小豹子嘿嘿的干笑:“且等着呗。”
贾琏也不纠缠,说起公务:“当初的水字营与奎字营,现在还剩下多少人?”
小豹子言道:“冯将军走的时候,吩咐这两营人马就地解散,我们征求了兵卒们的意见,愿意返乡的发给路费安家银子五两,不愿意返乡的并入永定军,永定军减员厉害,水字营与奎字营的官兵陆战海战都通,接收他们比重新招收划算。陆将军请示了冯将军,冯将军便答应了。当初御林军留下一千二百人,返乡二百人,还有一百多人,是西山御林军回京去了,余下八百人,现都在小的麾下,他们都自认为御林军。“贾琏摆手:“部队不能再叫御林军,御林军是皇上的卫戍部队。可以保留水字营魁字营海字营叫法。我已经跟陆将军商议过,今后你的麾下就是督府督标,”
小豹子颔首:“属下知道了。”
贾琏递了三个信封给小豹子:“你今日回去准备,明日替我去办差,把这三个地方给我封了,人抓回来直接送道检点衙门交给王大人。”
王子腾可是刑名出身,谁也别想从他手里逃出去。
贾琏自己则继续优哉游哉的接见各地的府台县令,小豹子则一早带领三营人马出动了,直奔台州温州宁波三府而去。
三日后,三月十五,贾琏升任督抚之后第一次升堂。
这一次,贾琏笑着召集让浙江境内十一位知府上堂列席审案:“本督今日遇见一桩十分棘手的案件,有请你们十一位父母官替本督掌掌眼。”
一时,人犯被押上堂来。当即有三人瘫倒了。
贾琏冷笑:“三位父母官这是怎的了,身子不舒服?”
三人颤抖着趴地磕头:“大人赎罪!”
贾琏一挥手,严师爷蒋师爷将三份供状传递给坐在堂上的知府们观看。一个个知府顿时变了脸色。
贾琏在上,威严的眼眸从众人脸上缓缓扫过,等着这些人如坐针站。贾琏才淡淡一笑:“大家都记得吧,三日前,我问过大家,你们都是如何组织自救?你们都说了,我也听了,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位台州府说,他把府内所有富户家里的存粮都借干净了,他说,因为倭寇祸害,还有去年帮忙筹集军粮,官仓与社仓都已经干干净净。可是,你们知道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吗?”
贾琏指着其中穿天青色袍子的男人询问台州府:“这个人你认识吧?”
台州府磕头如捣:“小人知罪,请大人赎罪,请大人看在……看在……”
贾琏在上狠狠砸下三根红签子:“看在谁?说出来本督听听?”
贾琏眼神从堂上一众官员脸上扫过:“有哪位大人知道这位台州府台大人的出身?烦请为本督解惑?”
众官沉默。
贾琏伸点将:“杭州府?”
杭州府只得出列回禀:“这位大人姓李,直隶正定府人,他家姑奶奶嫁给了宗室,正是京都镇国公府的夫人。”
贾琏如何不知道,只是故意让人说出他的出身罢了。这人就是水浣那个临阵悔婚的舅舅,曾经的两榜进士。怪的家里的女儿敢做出那样的事情,哥哥残废了就想悔婚嫁给袭爵的弟弟。
贾琏冷哼:“原来都是高官权贵家的舅老爷,怪不得如此胆大,贪墨百姓的救命粮不说,还敢高价倒卖。大家都知道,如今闽浙境内因为战火刚过,满目疮痍,许多州县去年秋季减产甚至绝收,七十多个州县去年冬季小麦因为缺种没种上,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秋季也面临减产绝收,数万百信嗷嗷待哺。眼前这几位府台老爷家里却开着粮行,以五两银子一旦小麦的价钱搜刮民财,诸位说说,本督该不该看在镇国公五皇子,饶恕这些贪污百姓的救命粮,喝民血,吃着民脂民膏的斯文败类,衣冠禽兽?”
第200章200
贾琏嘴里‘五皇子’三字一出,一众官员都知道了。贾琏并非对闽浙一无所知,不过是故意虚晃一枪罢了。
一众官员瞬间气势低了,整个堂上官员的脑袋都低了一头。
宁波府知府正是姓周,他妹子是宫中周太妃。他正是五皇子的舅舅。
贾琏再次看向胖胖的温州府:“不知道这位是谁家的舅老爷?”
温州府擦着冷汗:“下官姓穆,家姐是京都驸马府的大夫人。”
贾琏问道:“陈荣全是你什么人?”
胖官言道:“回禀大人,陈荣全正是小的姐夫。”
贾琏在上一笑:“怪不得外甥敢打死老婆了,却原来是外甥肖舅。”
贾琏蓦地把堂上一把签子全部掷在堂上,提笔判到:“查台州府李维民,宁波府周世钊,温州府穆怀仁,身为一方父母官,值此天灾人祸,青黄不接,百姓面临断炊之时,贪墨赈灾粮食,私吞社仓,高价倒卖牟利,置百姓生死不顾,罪大恶极,着革去知府之职,家财抄没,打八十大板,押入大牢,三日后,押解进京。”
乱世用重典,如今虽然战争过去,贾琏也需要杀鸡儆猴立威,原准备判三人斩监侯。但是,王子腾与两位师爷都劝解贾琏,若想要在海疆做出一番事业,行事之间还需要留下三分余地。
贾琏虽然可以判决三人斩监侯,知府以上的官员,督抚没有勾决权,最终还要报给刑部批复。
贾琏若是先斩后奏,把人斩了,反而会得罪这些人。也会让皇上心里不舒服。毕竟这些人虽然贪墨粮食,却因为王子藤运作,并未有大面积饿死人。不如直接把人押送进京,直接由刑部判决。这些知府当初走了谁的门路,就让谁作难去吧。
贾琏深以为然:自己不怕,儿孙后辈呢?
三日后,三个知府被押送进京,百姓夹道观看,乱菜叶子臭垃圾差点把三人活埋。
却说贾琏处罚三人,再次召集两省治下前来拜见的官员,贾琏强制性下达了旱田耕种两季的命令。随后,贾琏带领十九位知府亲临台州与丽水交接的云雾山,请这里的山民给一群两榜进士讲解番薯的耕种情况。
当然,贾琏并不是要这些知府亲自耕种。但是,贾琏需要这些知府回去敦促治下的每一个州县种植红薯,就必须让着知府了解种植番薯的这种农作物的好处。
三日前,贾琏已经派贾芸与杜若馨回娘家与她母亲的寨子接洽,杜若馨的继父,也就是云雾山山民的头人答应教导番薯耕种技能,还答应将寨子里多余的番薯借给贾琏。不过,头人有条件,他要贾琏答应,让他姑爷贾芸把他十三岁的小儿子,亦即杜若馨同母异父的弟弟,待在身边教导。
这些山民自称瑶族,通汉语,他们的长相习俗跟汉人没有多少区别,只是穿着与汉人不同。再有,他们的孩子鲜少读书。
头人的儿子名叫钟石。小名石头。从前跟着杜老爷子认过几年字,学习汉文化,三字经与百家姓耳熟能详。也背过一些医书,会认草药。这也是当初杜老爷子流落至此,不知道能不能返回故土,故而想培养石头给杜若馨做个臂膀依靠。
后来杜老爷子进京,钟大山舍不得儿子,也怕儿子去了京都被人欺负,这才没让儿子跟去京都。但是这几年杜老爷子没跟钟石头中断联系。因此,贾琏跟贾芸的关系钟家也知道。他们更明白,贾府做了很大的官,这才帮助杜家伸冤报仇。是故,贾琏去年来海疆,钟家才会对贾琏这个汉人十分友好。愿意配合贾琏安置那些汉人。
如今那些汉人都回到自己的家园,当初他们开垦的荒地都成了钟家寨的财富,他们因此对贾琏也十分信任。
正因为这份信任,钟大山才想着让儿子跟着贾芸这个他眼里十分睿智的年轻人学习。
随后,钟大山派遣村中最会种地的三位老农夫给一群两榜进士,现场讲述了番薯的栽种,以及番薯的产量。当老农们说道栽种番薯,荒山亩产可达八百斤,阴坡熟地一千五百斤,阳坡熟地亩产两千斤的时候,一百多位两榜进士齐齐惊呼出声。
“两千斤?那平地良田岂不是还能增产?”
“果然如此,闽浙境内将再无饥民矣!”
……
午膳时分,山民招呼贾琏等一百二十位大小官员一顿烀红薯。这里红薯多是成人拳头大小,有一种淡淡的甜味,食用一二枚即可饱腹。
许多官员暗自掐指计算,只按照亩产千斤计算,一亩田即可养活一家三口,十口之家三亩地尚有结余。因为红薯是秋季收获,明年春季还可以收获一季小麦,小麦薄田可收两石,良田可收三四石。
治下无饥民,这就是政绩啊!
云雾山上的气候较山下气候了低一些,故而,山上的播种期要比山下早半月,这道正好方便山下各县派人前来观摩学习。
贾琏与钟大山谈好条件,便率领一百多官员回到衙门。
他言道:“栽种番薯好处,尔等已经知悉,本督已经决定在闽浙两省内全面推广栽种番薯,现在,本督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预备如何推广番薯的栽种?”
这些官员脑袋足够灵活,很快想出了许多的办法。
…… “本官马上回去敦促各州县长官落实到村镇,每个村镇至少要推举出三名老农出来,让各县的三老与县令亲自带领他们道云雾山寨来取经。车马费用,府衙承包。”
……“本官附议!”
……“本官觉得,可以邀请山民代表,亲临各府州县村镇,跟踪番薯种植,直到番薯收割为止。这期间,府衙可以给予报酬。”
贾琏笑道:“我有一个想法,这些山民虽然没有正式纳入府县管理,但是他们精通汉语,通过这次的事情,我以为他们不是不可以教化归流。教化归流当然要两下愿意,但是,我以为我们可以先从文化习俗交流上面开始潜移默化。”
“比如这一次,云雾山寨的头人就要求我们教导他的儿子学习汉文化,这是不是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就把这一次咱们栽种番薯作为一个契机,我们两下进行交流,他们派遣人教导我们栽种番薯,还有他们纺织的土布,栽种草药,炮制山药,炼制膏药这些技能,我们则派人教导他们学士汉文化,久而久之,时机成熟,再把他们纳入我们州县管理,诸位同僚以为可否?”
有人提问:“可是这要派遣谁去合适呢?”
贾琏笑道:“各州县不是有县学吗?愿意去云雾山义务教学生员,廪膳双份,今后衙门有差事出缺,他们有优先入职的资格,诸位同僚以为然否?”
总督就是闽浙的土皇帝,土皇帝发话,谁敢说不好,下面众口一词应了。
这时有官员提出:“原本新任总督到任,治下官员都该前来叩拜,只是州府不能无人留守,故而,各府衙州县只来了一半的官员,未知剩下一半的官员何日前来叩见督宪大人为好?”
贾琏摆手:“如今正值春耕忙碌之时,也无需他们特特前来叩拜,嗯,不过本督是该见见这些父母官,听听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