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有了透剧系统-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有人过来接药材。”云清过来回到,这年头真是借什么的都有。
“借什么药材。”黛玉问道。
“还没问,姑娘,我出去问问?”云清询问。
“让她们进来吧。”黛玉道。
老嬷嬷和那个丫鬟被请进了门,上了便给黛玉行跪里。
黛玉给王嬷嬷打眼色,王嬷嬷赶紧把二人扶起来。
“你们需要什么药材。”黛玉问道。
当下救人要紧。
“需要人参、牛蒡、见愁还有鹿角。”丫鬟报出几种药材的名称,其中不乏名贵的药材,若是一般人家还真没有,好巧不巧,黛玉正带着这些药,这些年来小毛病不断,黛玉快成了行走的药罐子。
“嬷嬷,把这些药材包一些给她们。”黛玉道。
光这几种药材就值不少银子。
“多,多谢姑娘。”老嬷嬷又跪了下来,看得出她的感激之情,这药真是救命用的。
拿了药两人赶紧走了,屋里安静下来,屋外却是电闪雷鸣,看样子明日要上路是不可能了。
只要离了京城,黛玉不介意在路上多住几日,远离贾府那些糟心事便好。
黛玉的想法十分明智,贾府的确是个烂摊子。
且说贾元春将要回府,如今王熙凤被关,荣国府还没找到管家的,权利先移到了王夫人手里。
清闲惯了的王夫人再次管家,还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元春还要回来,准备的东西更多,如今的元春虽然只是个女吏,但王夫人相信凭借自家姑娘的相貌定会在后宫有一席之地,何况背后还有他们贾府。
一个人定是忙不过来,王夫人又不想让大房插手,这个时候探春过来请安。
“太太午安。”探春进门。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王夫人问道。
“昨日绣了个安神的荷包,里面放着晒干的菊花,想来这阵子事情繁多,特意做给太□□眠。”探春把做好的荷包拿了出来,很是精致。
“还是你有心,平日里没有白疼。”王夫人道。
“这都是女儿应该做的。”探春道。
王夫人上下打量着探春,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探春近日和教养嬷嬷学的如何?”
王夫人忽然关心起探春的学习来,贾府女子虽说不用读书,但身边会有教养嬷嬷,教女德还有姑娘们的礼仪。
贾府是大家子,除了教养嬷嬷,女儿家还要学习管账,说不定日后嫁出去当了当家主母,不会管账哪里行。
“女德已经全部背下,礼节学了一般。”探春道,论学习探春比迎春和惜春努力的多。
王夫人点了点头,“可开始学看账了?”
听王夫人这般问,探春的心里小激动了下,“回太太,已经开始学了。”
说这话的时候,探春小心翼翼的看着王夫人,别看探春年岁不大,心思却多,为了不像赵姨娘那般,探春自懂事起就巴结王夫人,不过是为了得个好亲事。
王夫人点了点头,“嗯,这荷包不错。”她转了话题。
探春不知王夫人是什么意思。
又说了几句话,贾府的管家有事过来找王夫人汇报,探春退了下去。
王夫人在思考到底让不让探春帮忙,这丫头的心思她知道,说对自己真心实意那是假的,讨好自己是真的。
不过人有目的才好,这般好拿捏。
王夫人打算在观察几日,看看探春行还是不行。
在说说贾宝玉去了宁国府。
“这位姐姐是谁,头一次见。”贾宝玉对上尤二姐。
尤二姐长的温柔可人,特别是那双眸子,温柔的能滴出水来。
因为在宁国府的地位尴尬,之前尤二姐一般在后院,很少出门,这是贾宝玉第一次见尤二姐。
可能因为尤二姐知人事,她身上的气质是贾宝玉身边的姐姐妹妹所没有的。
“宝二爷。”尤二姐过来给贾宝玉请安。
“我是太太的妹妹。”尤二姐介绍道自己。
按理说一女子上来就和男子介绍自己,且不说男子年纪多大,都是失德行的表现。
可能在贾府的门风就是这般,众人竟然觉的很正常,没什么。
也是,贾琏有事没事就往宁国府的内院跑。
贾珍上自家儿子的院子就和上自己院子一样,在贾府救不要讲究那么多规矩了。
“尤姐姐。”贾宝玉上去叫到,还给尤二姐行礼,一个大家公子给女子行礼。
真是……
行礼的时候,贾宝玉露出自己的手套,尤二姐看见说道,“好漂亮的刺绣。”
贾宝玉这人有个毛病,只要哪个姐姐妹妹说他的东西好,他立马会把东西赶紧给,不管是什么。
贾宝玉迅速的把手套摘下了给了尤二姐,忘了自己手上的伤疤。
尤二姐接过手套,看了一眼贾宝玉烫伤的手,这事情她之前听贾琏说过,因此心里有准备,没半点慌张。
贾宝玉被烫伤后,贾琏幸灾乐祸了好几天,“我那个宝兄弟可是个娇贵命,手烫伤了哭了好几日,真是水做的男子。”
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明显的贾宝玉的眼泪半点不值钱。
“那是烫的多厉害。”尤二姐问道。
“不过手上烫出了一个疤痕来。”贾琏道。
尤二姐笑了笑,没在继续这个话题,倒是贾琏连连不断的说。
今日一见,伤疤果真很小。
见尤二姐看着自己的伤疤一点没事,贾宝玉瞪大眼睛,按照他的思路,见到自己的伤疤应该要躲的自己远远的才是正常反应。
难不成是没看见?
“难得姐姐不嫌弃我。”贾宝玉开口说道,话没头没尾,让人听不懂。
尤二姐笑了笑,没回话,也不知怎么回,她跟不上贾宝玉的脑思路。
贾宝玉很嫌弃的看了眼自己手上的伤疤,尤二姐这次才反应过来贾宝玉指的什么事情。
“爷不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呢,这伤疤和花一般,哪里让人嫌弃。”尤二姐说。
“姐姐说这是花?”贾宝玉惊奇道,让尤二姐这么一说,贾宝玉还真觉的自己手上的伤疤烫的和朵花一般,若是涂上胭脂水粉应该更像是花了。
郁闷了很久的心情,让尤二姐这一句话化解了。
贾宝玉不知心情多好,他命真好,遇到尤二姐这般的女子。
本来是来找秦可卿的,见了尤二姐贾宝玉完全忘了秦可卿,一旁的秦钟有些不悦。
这是哪里来的女子,这般不检点。
贾宝玉没看见秦钟的脸色,只看着尤二姐,来宁国府这一天竟然全和尤二姐腻歪一起,到了晚上也没回去,在宁国府住了。
和尤二姐相处过程中,贾宝玉觉的尤二姐是个非常美好的女子,只可惜她住在宁国府,自己不能常常过来和她说话。
“我的好姐姐,你和我去荣国府住吧。”贾宝玉道。
“爷说什么呢,我这般人,哪是想去哪就去哪住的。”尤二姐叹气道。
听尤二姐这般说,贾宝玉郁闷了,也是,尤二姐与贾府非亲非故的,住咋荣国府不符规矩,什么样的身份才能让尤二姐住在荣国府呢?
且说黛玉那边,到了第二日一早,雨下的比昨日还大,果然耽误了赶路。
门外又有人敲门,来的还是昨天晚上的那个嬷嬷和丫鬟,只是她们的面色比昨日好看的多,透着喜气。
第71章 第七十一回
“多谢姑娘昨日的大恩大德。”老嬷嬷和丫头过来说道; 后面跟着四个奴才抬着东西。
“这个是昨日的谢礼,还请姑娘收下。”老嬷嬷道。
箱子是实木箱子,嵌着银边,箱子的四门上还雕刻着花图; 看上去十分精致; 箱子都这般; 可想而知里面装的东西定不是一般俗气之物。
这么贵重的东西黛玉自然不会收; 一来林家不差银子; 黛玉救人算是给林家积德; 二来; 带着这么多贵重之物上路太过显然; 恐路上不安全。
“姑娘,您看怎么办。”云清问道。
“昨日的药材买来共是百两银子,若他们感恩,只把药材的银子给了便是。”黛玉道。
【透剧透剧!礼物里面有浅谈游记。】
正当黛玉吩咐的时候; 透剧小七又过来透剧礼物的内容,浅谈游记是一本记录到外国周游的故事,里面有风土人情; 黛玉听林如海之前说过,不过这书是绝本; 林如海也只看过一次,没有看完,心中遗憾。
黛玉对这书一直很好奇,不想今日能碰到。
云清发现自家姑娘的眼神似乎亮了一下; 带着丝丝小兴奋,她很少见自家姑娘这般。
【小七,在哪个箱子里,你知道么?】
【宿主,在左边第一个人抬的箱子里。】
“云清,等等。”黛玉叫住了云清。
“既然她们要感谢,咋们只收一个礼物便是。”黛玉道。
不知自家主子为何忽然改变了注意,云清只听黛玉的命令。
“我家姑娘说了,不过举手之劳,这一箱东西便足够感恩之情。”云清道。
“姑娘的大恩大德哪里只说是举手之劳,小小谢意不成敬意。”老嬷嬷继续道。
不管老嬷嬷怎么说,云清坚决执行黛玉的命令,只拿了那一箱子东西。
推辞不过,老嬷嬷只好带着东西和自家主子复命。
箱子拿来,黛玉有些迫不及待的打开。
不想这箱子里竟然是满满的书,黛玉的眼中似乎有星星。
林如海喜欢读书,贾敏也最喜看书,在父母的熏陶下黛玉也是一个小书虫。
不光浅谈游记,里面还有许多的孤本,黛玉只听过却没见过,真是有银子都买不了的东西。
黛玉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本书来,仔细翻开开始看,真是一刻都等不了。
老嬷嬷带着剩余的东西回去复命。
“老祖宗,姑娘只收了一个箱子,其余的都退了回来,真是个神仙般的姑娘。”老嬷嬷道。
这个老嬷嬷叫做周嬷嬷,她身边那个丫头叫做乐喜,是老祖宗身边从大丫鬟。
从老祖宗醒了后,这周嬷嬷便不住的夸奖黛玉,黛玉也值得周嬷嬷的夸赞,毕竟素不相识,能干脆利落的借出值钱的药材,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道。
“让你夸的我都想见见那位姑娘长什么样子。”老妇人起身想要下床,无奈大病刚过,身子虚弱的紧。
“老祖宗您身体刚好,哪能出去。”周嬷嬷道。
“那姑娘长的极好看,乐喜从未见过长的如此好看的姑娘,心肠还极好。”乐喜跟着道。
算起来黛玉拿药救了老妇人也就是间接的救了周嬷嬷和乐喜,二人对黛玉有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等我明日好些了,定要去见见。”老妇人坚持道。
黛玉可是救了她这个老婆子的命,不是一件两件东西就能表示感激之情的。
“瞧这雨明日也停不了,那姑娘该不会走。”周嬷嬷道。
老妇人点了点头,“周嬷嬷,把我书箱里的书拿过来,我且看看。”
“老祖宗,您的身子刚好一些,哪里能看书。”周嬷嬷道。
别看面前这位妇人岁数大,可是她耳聪目明,平日最喜看书,看的不必那些所谓文人少。
每天睡前不看上几页书就睡不着觉。
老妇人坚持,周嬷嬷只好去书箱那书过来。
“哎呦,坏了。”周嬷嬷到行李那去找书,不想书箱不见了,周嬷嬷想来想去,
一拍脑门,心道,估计是把书箱送到那位姑娘那去了,这,这怎么要回来呀?
画面转回贾府。
贾元春从宫中回来,到了荣国府。
贾元春先去拜见贾母。
“我的乖。”贾母拉着贾元春的手,慈爱的看着贾元春。
贾府这么多女儿,只贾元春一人进了宫,贾母对贾元春很是重视,之前王熙凤管家的时候时常给贾元春那送银子,贾母还贴补了几次。
宫中处处是人情,想要在后宫中有一席之地,光有容貌是不行的,还要有娘家支撑着。
显然,这几年贾元春是不如意的,宫中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长的好看如何,还有容貌更甚者。
眼看在不提上品级贾元春便要在宫中老死,就算赶上大赦天下,有机会出宫,已经年老珠黄,能有什么样的姻缘。
在宫中见多了人情事故,贾元春在到府中看着每人的嘴脸,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一眼便知。
贾元春知道贾母对自己好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弟弟有个依靠,她何尝不想,只是……
年幼便进宫,贾元春和贾母真是没有多少话说,寒暄一番后,贾元春去找了王夫人。
“我的心肝,瘦了。”王夫人看着自家女儿,真是岁月不饶人,三年不见,贾元春倒是没有三年前水灵,不知是不是宫里的日子过的不如意。
“又是三年,女儿不能在母亲面前尽孝道,是女儿不孝。”贾元春说道。
“只要你在宫中好好的,就是对我最大的孝。”王夫人道。
“我何尝不想好好的。”贾元春心里道,从每次回府的信心满满到如今的满眼心酸,贾元春有苦说不出。
不过她还有机会。
“娘亲,最近宁国府如何?”贾元春问道。
“宁国府?”王夫人不知贾元春忽然问宁国府作甚。
“最近宁国府没什么动静,倒是咋们府上动静多。”王夫人道。
贾元春听着宁国府没事,神情便有些奄奄。
王夫人敏感的看出贾元春不对来,“我的姐儿,你可是有什么事?”
贾元春勉强笑笑,“没什么。”在宫中待的时间长了,什么事情她都愿意埋在心里,不愿与外人说,即便是自己的母亲。
“你在宫中可是听到有关宁国府的事情?”王夫人问道。
“我的姐儿,你何话不能和自家母亲说,你想听的想问的我都会告诉你。”王夫人道。
“眼看还有几年的时间,咱们府上必定会应你所求,这般你还有什么不可说的。”王夫人道
贾元春的心思被王夫人看透,话都说到这般,贾元春决定直接问道。
“母亲,关于秦家的事情你知道多少?”贾元春问道。
王夫人没想到贾元春会问关于秦家的事情。
“秦可卿的事情。”贾元春明确问道。
“秦可卿不是秦家的养女么,这件事都知道,除此之外,瞧秦家那个穷酸模样便知秦家没有什么。”王夫人道。
秦可卿能嫁到宁国府真的全凭了一张脸,贾珍这人对功名丝毫没兴趣,他就想酒肉人生。
酒肉人生怎能少的了美人,想着贾珍第一次见秦可卿的时候就定下作自己的儿媳。
为何做儿媳,直接纳妾多好。
贾珍这人有个不好说的癖好,总之秦可卿当儿媳比当姨娘要好的多。
贾蓉见秦可卿相貌如此,也不反对,直接娶了秦可卿。
什么家世地位都没管,这般在市井还当故事讲了好一阵,毕竟秦家的身份是配不上贾府的。
“除了这个母亲是否还听到别的什么事情?”贾元春问道,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贾元春并不想知道。
王夫人仔细想着关于秦家的事情,秦可卿为人十分低调,做事周密,基本上不出岔子,连贾母都称赞她为儿媳的第一人。
秦可卿身上没什么可想的,王夫人想着秦钟。
想起秦钟来,王夫人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前几日秦家那个小儿子秦钟和环哥儿那个混账东西起了冲突,金钏那丫头听见了,说是秦钟说他府上有个稀罕玩意。”
“什么稀罕玩意?”贾元春听到这个眼神亮了一下。
“说是个会发光的珠子,不知是不是说的气话。”王夫人说道。
“会发光的珠子。”贾元春重复道。
“那丫鬟可是真听见了?”贾元春问道。
王夫人点了点头,“那丫鬟机灵着,没事编这个瞎话作甚。”
贾元春握住了王夫人的手,“娘亲,你能否帮我一件事。”
贾元春凑到王夫人耳边和王夫人说起了悄悄话。
“这个……”王夫人有些犹豫。
“不是说宝玉和秦钟关系好么,只去看看应该没什么。”贾元春道。
“我不是说这个,你也知道,你那宝兄弟犯起混来任谁也说不得。”王夫人道。
贾宝玉可不是想指使就指使的。
“我的好娘亲,你想想办法,我只能在府上待十天,若日后我坐位后宫,对宝玉也是好的。”贾元春道。
听闻贾元春这般说,王夫人表情严肃,“你容我在想想。
再说黛玉那边。
老妇人等了半天也不见周嬷嬷过来送书,她让乐喜过去看看。
“嬷嬷怎么了?老祖宗等着呢。”乐喜去找周嬷嬷。
“那书箱不小心送到姑娘那去了。”周嬷嬷很无奈道,“这群人干活毛毛躁躁的。”
“去姑娘那了?”乐喜声音都高了八度。
“这可怎么办,那书箱里的书可都是老祖宗喜欢的,平日里就是折了个书角都心疼,这下全没了,老祖宗还不得心疼死啊。”乐喜道。
“可是已经给了姑娘,这……”周嬷嬷很是难为。
黛玉救了她家主子,本来送的东西人家就只留了一箱,现在好嘛,在过去硬着头皮把唯一留的东西在要回来,这般显得方才送东西不过是虚情假意。
“那也要要回来,嬷嬷拉不面子,要不……”乐喜想要说自己去,可她额没这个脸皮。
“要不嬷嬷和我一起吧。”乐喜道,“说不定姑娘收了书还不喜呢,天底下有几个女子和咋们老祖宗般喜欢看书。”乐喜打气道。
书是必须要回来的,最后周嬷嬷和乐喜厚着脸皮再次瞧黛玉的门。
第72章 第七十二回
“你们又有何事?”云沫出来开门; “是不是药不够了?”
云沫有点担心,借一次药材还行,若是借多了她们可借不起,这路途遥远的;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这些药材; 总不能都借了出去。
“姑娘误会; 我们是……是来……”话就在嘴边; 可是乐喜怎么都开不了口。
“你们要干什么?”云沫握拳; 十分警惕的问道; 支支吾吾的一看便没什么好事情。
“姑娘实不相瞒; 今日过来送谢礼的时候; 府上的奴才粗心,不小心把我家老夫人的挚爱之物当谢礼送了过来。”周嬷嬷干脆说道。
“我们把其他谢礼都拿过来了,你看能不能让你家主子把那东西还,还回来。”说到最后; 周嬷嬷明显声音越来越小,给别人的东西还要要回来,这个真是打自己的脸。
云沫……
“你们且在这等着; 我去问问我家姑娘。”云沫回道。
云沫进屋的时候黛玉正专心致志的看着书,这书上的内容真是太有趣了; 黛玉一刻停不下来。
看着自家姑娘这般专注的神情,云沫不知该怎么开口。
云沫还是头一次看见自家姑娘这般喜欢一样东西。
“云沫,怎么了?”合上一页书,黛玉抬眼看着站在一旁纠结的云沫。
“回姑娘; 那个嬷嬷又来了。”云沫道。
“可是又要借药材?”黛玉问道,若是再接,黛玉还是会给。
云沫摇了摇头,“不是来借药材的,是来要东西的。”
“东西?”
“她们说不小心把她家老夫人最喜欢的东西送了过来,现在过来想要要回去。”云沫道,这话打一听特别像借口。
“过来要书的?”黛玉看了一眼手中的书。
“就是方才送过来的东西。”云沫道。
按理说送出去就是送出去了,黛玉这般占着理,何况黛玉还救了那老妇人一命。
只是君子不夺人所好,这书是老妇人的心爱之物,黛玉怎会独占。
这些孤本有的纸张已经泛黄,但是每本书都没一页折角的地方,能看的出来书的主人十分爱书。
只是黛玉手上的书看了一半,若想看完起码还要半下午的时间。
若是把书还回去,恐怕这辈子再没第二次机会看了。
“把那两位请进来。”黛玉道。
周嬷嬷和乐喜进来,两位十分不好意思,都不敢抬头看黛玉。
“只这本书我能不能借阅半个下午,其余的书会立马还回去。”黛玉道,她是真的想把书看完。
乐喜抬头,看着黛玉手上那本书,正是她家老祖宗最喜欢的那本,平时连碰都不让外人碰,就是她家小主子来了才让看看。
书的事情她们无法擅自主张,还要回去问问她家老祖宗。
“真是对不住姑娘,其余的谢礼都带来了,请姑娘务必收下。”周嬷嬷特别特别真诚道。
谢礼黛玉不会收,她只想看看书而已。
黛玉看着手里的书,万般不舍,好想知道后面的内容,“我只借一个时辰可否?”黛玉问道,若是不用晚膳应该可以看完,黛玉在心里盘算着。
听着黛玉的语气,看着黛玉的神情,乐喜便知道面前这位神仙般的姑娘和她家老祖宗有同样的爱好,真心喜欢看书。
“若姑娘不介意,奴婢就先回去问问。”乐喜道。
黛玉开心的笑了笑,“那就劳烦了。”
先把剩下的书搬了回来,正巧,;老妇人派人过来找周嬷嬷和乐喜,二人出去找个书找这么长时间。
“老祖宗。”回去后,乐喜和周嬷嬷便向老妇人谢罪。
两人莫民奇妙的谢罪可是把老妇人下了一跳,“可,可是书也浸水了?”
“老祖宗,书没有浸水。”乐喜赶紧道,她真怕自己说慢了她家老祖宗能急的晕过去。
听到书没事,老妇人松了一口气,方才可是吓死她了,“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老妇人问道,除了书其他的不是大事。
“回老祖宗,方才不小心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对面的姑娘了,姑娘又把书还了过来。不过有本书那姑娘想要借阅看看,一个时辰就归还。”周嬷嬷一口气把话说完。
“对面的那个姑娘?”老妇人问道。
周嬷嬷和乐喜一起点头。
“她拿的哪本书?”老妇人问道。
“浅谈游记。”乐喜回道。
“还有人和老婆子我一样喜欢看这个。”老妇人很是惊奇。
“你过去告诉那位姑娘,只要在走之前把书还给我便可。”老妇人说道,黛玉可是救了自己的命,看几本书可还不了这恩情。
按理说老妇人应该大方的把书送给黛玉,可这书的确是老妇人的心爱之物,无法轻易送人。
“你和那位姑娘说说,还想看什么书,老婆子借她。”老妇人道。
“是,老祖宗。”周嬷嬷把自家主子的原话传个了黛玉,黛玉听过十分高兴,头一次她希望雨别停,好让她多在这个客栈看上几日。
一个时辰的功夫,黛玉把书看完了,心满意足的合上了书。
黛玉瞧了一眼屋外,雨还没听,一抹微笑浮在黛玉嘴角,她想着刚刚还看到一本自己很早之前就想看的书。
“这雨应该还能下上一阵。”黛玉自言自语道,正好被王嬷嬷听到。
她家姑娘这是怎么了,前几日还担心下雨,怎么这会子又喜欢下雨了?
“姑娘,云清把书还回去。”云清对黛玉道。
“这书我亲自归还。”黛玉道。
能有这么多孤本藏书的人,黛玉真想认识一下。
对面屋子。
“老祖宗,对面的姑娘过来还书了。”乐喜道
“哦?”老妇人放下手中的书,“快请姑娘进来。”
老妇人早就想拜访黛玉,只是身子骨不行,没法下床。
黛玉被请进了屋子,老妇人看黛玉第一眼时眸子中一闪而过的惊艳之色,她活了这么大岁数,人见的多了,可这般带仙气有灵性的姑娘还是头一次见。
黛玉看着面前的老妇人,银丝白发,发髻梳的一丝不苟,年岁虽大,眼神却是睿智清明,周身带着一股子贵气却又不乏慈爱。
说句不好听的,黛玉对老妇人的第一印象比对自己的外祖母贾母要好的多。
老妇人想要下床,然而被眼疾手快的乐喜拦住,“老夫人,您不能下来。”
有外人在的时候周嬷嬷和乐喜称之为老夫人,只有自己人的时候叫老祖宗。
“老夫人不必这般。”黛玉赶紧道,没等着老妇人的谢礼,黛玉倒先给老妇人行礼。
“多谢姑娘救了老婆子一命,真是不知该如何报答姑娘。”老妇人道。
“老夫人言重,出门在外,岂能遇事不救。”黛玉回道。
完全没半点邀功的意思,黛玉进屋后一直以小辈自居。
“多谢夫人肯借我书看。”黛玉真诚道。
“若姑娘喜欢,这书便赠与你。”老妇人道。
她与黛玉甚得眼缘,这般的人赠书也愿意,虽然这话说出去之后老妇人心在滴血。
“多谢老夫人美意,这书我不能要。”黛玉回道,能看的出来老妇人很珍惜这书,“能看过便是我的荣幸。”黛玉继续道。
君子不夺人所好,真真的好德行。
:姑娘若想看什么书便看,来人,把书箱搬过来。”老妇人命令道。
这次黛玉没有拒绝老妇人的美意,她从书箱里拿出一本出来,巧了,是老妇人第二喜欢的书。
好像老妇人和黛玉看书的品味很一致。
“敢问姑娘如何理解书中的冰国记事?”老妇人问道,她很好奇黛玉看完书后的感觉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黛玉说出哪里自己看书的感受,老妇人惊奇道,真真可自己理解的一样。
老妇人又说了其他几本书,不是孤本,世面上都有,黛玉见过。
那几本书的见解也一样,老妇人忽然有找到知音的感觉。
两个素不相知之人距离迅速的拉进。
周嬷嬷和乐喜好久没见自家主子这般兴奋了。
“那姑娘对这事的见解是什么?”老妇人继续问,黛玉继续说着自己的见解。
本来黛玉是过来还书借书的,不想竟和老妇人聊起了书中隐藏的深意,一聊便是一个下午。
黛玉特别喜欢和老妇人说话,她从未见过如此知识渊博的女子,老妇人也特别喜欢黛玉,这姑娘的灵性男子也不如。
这般两人越聊越投机,显然成了忘年之交。
画面一转,回到荣国府。
王夫人把贾宝玉叫来,贾宝玉连续两日都住在宁国府,估计在住下去都忘了荣国府是他的家了。
王夫人打听了,贾宝玉这几日都和尤家姐妹在一起。
“母亲。”贾宝玉来了。
“亏你还知道回来。”王夫人口上这么说,手上却把贾宝玉拉过来给他暖手。
“你姐姐来了也不知回来看看。”王夫人责怪道。
“姐姐回来了,在哪在哪。”贾宝玉道,贾元春待贾宝玉不错,贾宝玉挺喜欢贾元春这个姐姐,想他小时候知道贾元春要进宫还在家里大哭了几场。
“你姐姐先去休息了,我有一事要和你说。”王夫人道。
“母亲,有何事?”贾宝玉问道。
“你姐姐最近几日安眠不好,听闻秦家有个珠子可做安眠之用,你向来和秦小子关系好,你问他借过来。”王夫人正经道。
“珠子?”贾宝玉疑惑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五天写了五万字,啊啊啊啊啊,在不参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