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农场穿红楼-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4章 
  “琼林书院必然不错; 可惜笑笑、欣欣不能给去上了。”宝音虽然话里说着可惜,但是语气、神态可没半点可惜的样子。
  “有什么可惜的,就算不去琼林书院读书; 也能知道书院里教了什么和书院里面发生的事情。听说琼林书院和百泉书院经常在一起聚会; 时不时的还比赛一番。”墨梅端着洗好并初步处理好水果走进来说道。
  宝音噗呲一笑道:“这圈子就那么大,转去转来都是那些人。就算那些小姑娘不组织聚会; 还不是一样隔三差五的就能看到。何况她们的聚会; 怕不是单纯的聚会吧!”
  宝音想到前几天参加宴会的时候听到的消息; 说的百泉和琼林两所学院多有攀比。连带着其中的学生也开始攀比起来了; 今天两所学校春游的时候; 琼林学院的学生做出什么惊艳的诗词,明天百泉书院的学生去郊区打猎的时候策马扬鞭、神采飞扬。
  大概是女性被压迫得太严重了,现在反弹得也严重。从最开始的由学院的老师组织去城外郊游、踏春,到现在只要有时间、条件允许,就可以自己组织一场外出游玩。
  宝音偶尔在宴会上面,还能听到有些妇人故意嗔怪的说自家孩子都被带野了,每个月都要外出参加宴会四五次。每次下来的首饰、衣服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家里面针线好点的人都在忙着她的衣服。
  要知道衣服上面的绣花可是一件很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可不像小说里面写的; 一下子就绣完了一件。绣一个花样精致繁复的披风一个手艺熟练的绣娘都要花两个月; 更不要说那种精心制作的衣服了。出门参加宴会穿的衣服不说多么华丽、漂亮; 但是至少要拿得出手。再加上衣服配套的首饰,算下来价格可不便宜。
  “福晋说的也是,听说莲池书院给学生准备了统一的服装。穿在身上; 看上去挺好看的。”墨梅想到前些天从林嬷嬷那里听到的八卦和自己在街上看到莲池书院的学生穿的衣服,看到她们神采飞扬三五成群在街上逛的脸,心里有些羡慕。
  “穿统一的衣服好,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那所学院的学生,还省了衣服和首饰的钱。”孙嬷嬷想着要是百泉书院统一衣服就好了,这样会节省好多。要知道大格格和二格格还没有入学,福晋就已经吩咐针线房那边多做十套她们的衣服。就害怕到时候要去参加宴会的时候,格格们没有新的衣服穿。其实两位格格才那么大一点,参加聚会的可能性很小。
  宝音斜了孙嬷嬷一眼,屋里的其他人也无视了她的话。都知道孙嬷嬷是心疼钱和东西了,不过要是笑笑和欣欣出门的时候没新衣服穿的话,她还是第一个发飙的。
  “我们两位格格不缺那点东西,要是真的有那种家里面紧的,少参加几次不就得了。”墨竹翻了个白眼,拿着虎头的腰带在边上绣着。
  说道少参与几次,就想到了贾府的那几位。女学兴建了之后,林如海就把林黛玉送到了琼林书院去读书。大概也是离得近了,对贾府的了解也更深刻了,才想着把林黛玉送到外面去读书。
  琼林书院的院长和里面的老师都是颇有名望的,身后还站着好几位位高权重、德高望重的夫人,不用担心名声问题。不过和贾府的联系还是没有断,休假的时候林黛玉经常到贾府去玩。
  可能是在看到女学里面的好处之后,贾府老祖宗做主把迎春三个都塞进了女学。只不过这次迎春三个进学校,贾府的人再一次直面了残酷的现实。学院里面的人隐秘的提醒三春去丽泽书院去读书,说明白一点就是琼林书院不收她们。觉得迎春、探春都是庶出,家里面也没什么需要给面子的人。没办法三春只好去丽泽书院读书,而薛宝钗更是拖了关系才进了丽泽书院。这一出,可把几个小姑娘打击惨了。
  同时因为分属不同的女学,交际圈不同,林黛玉和贾府的几个姐妹没有原来的那么深感情。当然了红楼中的女儿到了外面读书,开阔了眼界,依然是拔尖的那撮人。
  不过到了书院里面,参加的聚会、活动就多了起来。参加聚会就要置办衣服、首饰,不说每一次宴会都要穿新衣服,但是衣服最差也要有八九成新。还有在学校里面,那么多同学,不说把别人比下去,但是衣着也要得体。
  这样一来,迎春三人花的钱就多了起来。除了贾母补贴的那点,贾府谁愿意把钱给她们用。而贾母的私房钱还要留着养老和补贴贾宝玉,能给多少给三春。因为这个,贾府闹出好些事情。墨竹是个喜欢听八卦的,所以才有此言。
  林如海在得知自己身体能够撑的年限之后,贾宝玉在他的女婿名单里面瞬间掉了好几页。本来以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到时候玉儿嫁给宝玉也好。把家财什么的托付给岳母,帮衬帮衬儿子,帮助他成家立业。
  岳家那边有贪心也不怕,自己在官场上面还是有几个故交,到时候让他们做个见证,帮忙监督一下。而且十福晋那边也有点联系,十福晋好像对女儿和儿子感官挺好的。到时候送上份重礼,让十福晋看顾着点,在儿子没长大的时候遇到事情搭把手。
  这样一来,儿子基本上就能够长大成人。亲事自己走之前会帮忙定下,就是可能不会太好。至于仕途,宗族那边也有几个当官的,前面几年就每年联系着在。虽然艰难了些,但是也不至于孤军奋战。
  等得知自己的身体如果保养的好,能够撑到看到儿子结婚。前面的那些计划有些就该重新来了,玉儿样样都好,能够找一个更好一点的婆家。俗话说的好,娶妻娶低,嫁女嫁高。贾宝玉的身份也有点低了点,而且贾宝玉也没什么经济仕途的心思。做个富贵闲人还好,要是放到官场上面去,分分钟钟被人吃了。
  自己可是知道贾宝玉的心思的,考上举人之后,就专心在诗词上面,做个文人雅士。不想到官场上面去打拼,之所以考个功名,还是在书院里面听到同学说的考上功名之后,就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要是自己的身体好,玉儿嫁给宝玉也挺好的。但是自己身体不好,王夫人又明显更喜欢薛家姑娘做自己的媳妇。要是自己去了,玉儿就算有岳母护着,日子也不好过。岳母的年纪也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撒手而去,到时候玉儿怎么办?
  林如海倾向于把黛玉嫁到家风清正、规矩好的人家,到时候自己去了,规矩在那里也不会吃太多的苦。最好亲家那里在朝中有几分影响力,等儿子考出来了之后,能够帮衬一把。
  至于宝音怎么知道林如海的想法,当然是因为自己办宴会的时候,林黛玉也在二舅母的带领下来过几次。二舅母也对宝音说过一点林如海的心思,让宝音帮忙留意下好的男儿人选。再加上林如海家的现状,也就能够猜个七七八八了。
  “好了,听听就得了。”宝音知道墨竹不会拿出去乱说,不过还是开口提醒了下。
  “收拾份礼物,到时候我上面拜访一下百泉学院的院长。其他的先生也都送份礼去,要教笑笑和欣欣的老师在重上三分。”宝音慵懒的靠在靠枕上面说道:“我记得爷在小汤山有个小庄子,去收拾收拾。笑笑和欣欣要是那天不想回府,中途也有个歇脚的地方。”
  看着赵嬷嬷要起身出去,宝音赶紧喊停道:“等下,等笑笑她们下了课过来了,问过她们的意见之后在去装修。”
  、、、、、、
  很快小汤山的那个温泉庄子就装修好了,笑笑和欣欣也去看过学院的环境,报了名。还读了几天的书,学院的生活不光适应良好,还颇有些如鱼得水的感觉。
  晚上十阿哥和宝音两个人腻腻歪歪的吃了顿晚饭,之后两个人挨着坐在一起说着闲话。十阿哥一点也不觉得两个人有点寂寞,反而觉得这感觉好极了。自从宝音生下孩子之后,家里一直是吵吵闹闹的。今天孩子们都不在家,才发现这种只有自己和宝音的感觉有多好。心里面琢磨着,下次怎样才能把那些家伙都丢出去。
  宝音讲着今天发生的细碎琐事打断了十阿哥的思绪,把心思转了回来也开始说起今天自己的一些见闻起来了。
  “宝音你不知道,我今天听到一个很搞笑的事情。户部侍郎家的二儿子居然说朝廷应该下命令让百姓少生些孩子,不然的话以后我们国家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十阿哥不屑的说道。


第135章 
  “宝音你不知道; 我今天听到一个很搞笑的事情。户部侍郎家的二儿子居然说朝廷应该下命令让百姓少生些孩子,不然的话以后我们国家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十阿哥不屑的说道,
  “哦~他真的这么说?”宝音坐直身体; 惊讶的问道。
  “是啊; 他一说出来就遭到了周围学子的嘲笑。现在大清正是国力强盛、繁荣的时候,到处都喊着缺人; 要是让百姓少生孩子; 缺的人从那里招。”十阿哥当然也知道每次朝廷的更换和打仗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利字; 其中有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百姓多了之后; 需要的资源就多了; 国内的资源无法满足,自然就会去掠夺周围国家的资源。但是现在国内有了高产、不那么挑土地的土豆、玉米、红薯和那些良种,土地的产量翻了不少,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而且销往海外的各种东西都需要人手去做、海军也在扩充人手,还有国内的各项产业都需要人手来完成,经常听到九哥说那里那里缺人。要是人少了,朝廷的发展不就减缓下来了。这些年海外的那些国家也在飞速的发展,野心勃勃的。要是国家不足够强大的话; 万一那些国家看到有利可图; 联合起来的话也是一个问题。
  “就算人实在太多了; 国内的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 海外不是还有那么多土地。”十阿哥想到海外某些土地上面好像只有些土著,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利用,而且那些土地还是听肥沃的。只不过国内的百姓都是安土重迁; 轻易不会离开家乡,讲究个落叶归根。但是人要是真的那么多了的话,就考虑不到那么多了。
  十阿哥还有没有说的就是,他在海外有一个小岛。不管国内发生什么事情,也都有个退路。有了退路,底气就足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人多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至于以后国内土地上真的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到时候在想办法就是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阿哥也仔细的考虑过。只不过想了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离那一步还要很久很久,可能自己归天了都不会到来。既然不会在自己有生之年到来,还有什么可想的。
  宝音一听十阿哥这个语气就知道他没把这个事情放到心上,想到前世的春运和节假日景区的密密麻麻的人。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其实我觉得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这些年百姓富裕了,能够吃饱穿暖。人活得年纪大了,死的人少了。但同时因为基本的生活有保障,生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成活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就拿一对夫妻生四个孩子,成活三个,不过十来年我们国家的人数就会翻番。要是这样下去,就三四十年,国内的土地上种植的粮食,就要有些吃紧了,问题就出来了。”
  十阿哥把宝音往自己怀里搂了搂,捏了捏她的脸。心里面对那绝好的手感多加感叹,遗憾不能在捏一把。看着宝音瞪自己的眼神,转移话题道:“福晋,你考虑的太过片面了。要知道这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意外,人数不会增长得那么快的。
  再说了国内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还有就是已经开垦了的那些土地当中,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粮食,百姓都会一家人种很多的土地,导致他们的精力跟不上,管理比较空泛。要是人多了的话,他们完全可以精耕细作。粮食虽然没有多种些土地来得多,但是还是可以提高些产量,多养活些人。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当时中国人口两千万左右)就曾指出:人有五子,子又有五子;则大父(即爷辈)未死,而有二十五孙。结果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要是当时掌权者听从了他的话,让百姓少生点,那么现在的汉族可能早就彻底灭绝,要知道当时可是有其他民族都灭绝了。只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够让朝廷更加快速的繁荣起来。”
  顿了顿之后,十阿哥有些嘲讽的说道:“要知道现在人的想法就是多子多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时种田是需要人手的,要是家里劳动力不够,就会饿肚子。而且在乡野,壮劳动力少了的话,可是很受人欺负的,毕竟人多势重。”
  宝音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就算是知道以后人口增多会带来些问题。但是在这个社会,谁提出让百姓少生孩子这个计划生育的政策,谁就是那个出头的椽子。
  虽然宝音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已经没那么严格了,超生了交罚款便是,但是还是听说过计划生育刚出台那个时候的严厉和因为计划生育惹出来的事端,就连春节的节目不是也有一个因为接来生女孩躲计划办的小品。
  宝音想到前世奶奶说的,严打的那个时候,大冬天听到计划办的来了,带着点东西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往山上跑。还有些生下来的是女儿,好点的直接把女儿送人或者让孩子当个黑户,差点的找个路口把孩子丢了。甚至有些都六七个月了,直接把人拉到医院里把孩子打掉的,很是造了不少的孽。
  还有就是国内那么多权贵,你让人家少生点,那些人家能干嘛?现在又没以前的那些避孕技术,想少生点也难,怀上了又几个愿意打下来。而且现在有点钱的就想着买个小妾,小妾在他们看来除了伺候男人,就是开枝散叶了。
  “实在不行,就只有往海外发展了。反正海外那么多土地,还有很多都没啥人。”宝音破罐子破摔道,想想以前国内多少人,比现在的国内的人多十来倍。以前都没事,还都能够吃饱穿暖,追求好吃好喝和精神世界,那么现在也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人的适应性是最强的,要是人真的多到那个份上了,自己就少生孩子,生育观念也就转变过来了。
  十阿哥用脸蹭了蹭宝音的脸蛋,把她一把抱起来往床边走去。“好了,想那些干什么?好不容易臭小子走了,没人捣乱,该好生亲近亲近才是。”
  第二天一早,十阿哥醒来的时候看了看宝音高挺而不失小巧的鼻子泛着淡淡的粉红色的嘴唇微微张开,隐约能够看到里面湿润的丁香小舌。因为感觉到有些热,薄被被拉到胸口下面。露出雪白衣襟半开着,露出白皙的双肩和精致、诱人的锁骨。
  十阿哥感觉到自己的喉咙有些干,可是看到白皙的双肩上面的红梅,不自觉的吞咽了几下。艰难的把自己的目光挪开,轻轻的走下床到外间去。
  走到外间穿衣服的时候,吩咐伺候的人小声点,不要吵到福晋睡觉。之后就自己一个人洗漱完,吃了简单的早餐就出去了。


第136章 
  大阿哥直郡王在听到关于人口这个话题的时候可不像十阿哥他们这么淡定; 说说就过去了,而是根据户部侍郎家二公子的话,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大阿哥直郡王也是知道自己的处境的; 要是一开始的时候针对太子是因为看到皇阿玛对太子的偏爱而不满; 后面针对太子更多的是为了利益。自己的情况自己是知道的,照这个情况看来; 就算自己能够把太子拉下马; 自己也是废了。
  可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自己想退也退不了。自己身上可不是只有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 还有那些跟随自己的属下。他们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性命; 都是是不会让自己往后退的。
  想到这里,大阿哥有些无赖的笑了笑。甚至就连皇阿玛恐怕也是想要自己和太子争的吧!一开始的时候皇阿玛可能真的只是想要自己磨砺一下太子,但是随着自己的势力和太子的势力增大,后面的弟弟也慢慢的长大,也参与进来,皇阿玛心就变了。开始有些防着自己的儿子来了,就连太子也一样。
  大阿哥想到出海贸易的时候带回来的其中一个消息就是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 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 自任国王。张杰绪逝世; 内部发生纷争; 王国瓦解,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在意。最多就是感叹一下张杰绪的无能; 要是自己怎么怎么样的。在联想到由于生计问题,广东、福建的不少沿海百姓都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地区经商、打工。久而久之,东南亚各地就出现一个又一个国内百姓组成的社区。当地的邦国领主为与朝廷开展商贸对当地的国人百姓份外优待,不少国人因而致富。到了元未明初,国人已经在南洋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等到前几年航海这个行当再次发达起来的时候,从出海的人口中得知,那些人聚集而居,生活的还不错。那个时候大阿哥也没多想,毕竟那些迁居海外的人被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
  前面九弟和十弟借口保护出海贸易的商船拉起了一对人马的时候,自己还没在意。九弟和十弟的海船多,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出海的时候海盗多,而且有些海盗有国家的支持,有些海盗本身的实力强盛堪比一个小国家,这些个情况大家也是知道的。
  再加上前面出使海外的时候,借用了九阿哥他们的海船。对于组建护卫队的这个事情,皇阿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皇阿玛都这个态度了,底下的人自然也不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九阿哥和十阿哥也够识趣,组织的护卫队人数也在大家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前面底下的人还收到消息说九阿哥和十阿哥手下的护卫队的人占据了海外的几座岛屿,用做出海商船的中转站和护卫队训练的地方。
  当然了也有人在皇阿玛那里去说,但是九弟开口说自己护卫队训练需要地方,在国内和挨着国内的海域训练有些不合适,就在外面不远的地方找了个地方训练。再说了其他国家的皇子都能有块土地,自己难道就不能有吗?那个小岛屿又没什么出产,地方还小。
  十弟更是胡搅蛮缠的说道,自己福晋吃了亏,要人手去找那些小贼,顺便给荷兰那个小国添些赌之类的话。反正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护卫队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改头换面的去当一两回海盗,要个大本营方便经营。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把那几个小岛屿放在心上,不就是几个小岛屿连在一起组成的一个环形岛屿。就算九弟和十弟撤出那个岛屿了,国内也没人上去接手。护卫队的那些人弄到国内来训练,还不如在海外那个偏避的岛屿上面。
  但是现在一看,这是一个多好的退路。比起失败之后被圈禁起来,还不如在海外找个地方称王称霸,当个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有了朝廷的支持,也不用担心其他国家,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潇洒。
  想到这里,直郡王就让底下的人去户部调查了资料,看国内的人口的具体情况。土地政策的摊丁入亩和承诺永不加赋,在农作物产量大量提高,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在社会安定和粮食充足的条件下,人口急剧上升。光是近十年来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口就翻了两倍多,索性现在还是小孩子和半大小子居多。
  人口暴涨的结果已经初现端倪,土地资源分配不均,劳动力开始供过于求。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在通商口岸很容易找到一些像搬运货物的工作,搬都搬不过来,现在如果跑得慢一些的话,就可以被其他人抢走了。
  同时村落与村落之间因为争夺资源问题,而发生械斗和冲突增多了。还有些壮劳动力打算到南洋谋生或者投靠亲戚,其中不少是械斗失败的客家人和在家乡混不下去的福建人、潮州人。
  看到这些,直郡王是心中一喜。这个时候就有迹象了,等过个几年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南洋那边。海外那边华人的势力越大,对自己就越有利。要知道出海的华人大部分在国内都有宗族和友人,对朝廷很有归属感。到时候只要自己带些人马去,建立一个政权还不是手到擒来。
  就连建立国家的地方都相好了,就离国内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婆罗洲上。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是个非常好的地盘。
  明珠来的时候就看到十阿哥一副沉思的样子,想着最近的朝政,开口问道:“直郡王是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吗?”
  “叔祖可听说过户部侍郎二公子的那番话?”直郡王胸有成竹的问道。
  “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不用在意。”明珠听到直郡王这么问,心里琢磨着他问这个话的意思。
  直郡王把手中调查的结果递给明珠,明珠快速的看完,有些疑惑的问道:“直郡王这是何意?”
  “叔祖,我的处境你也是知道的。你觉得婆罗洲怎么样?”
  明珠看着直郡王的指尖放在了海外国人建国的那一栏,心里面一突,难道大阿哥打算在海外建国?急切的说道:“海外的那些国家土地,那里比得上如今繁华的京城。”
  “叔祖难道还不知道皇阿玛对我们的态度,自从二十七年那里因为朋党之罪被罢黜你大学士的位置,交给侍卫酌情留用。虽然后面没过多久跟随康熙西征葛尔丹,随后又官复原职,但此后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再被重用。
  要说叔祖与索额图不和而相互仇轧,索额图生性乖张,朝中有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就立即排挤。叔祖则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擅于拉拢朝中新进,对政敌都是在暗地里构陷。按理来说,索额图被罢黜的可能性更大,可是偏偏叔祖出了事情,还不能够说明问题吗?”直郡王呼吸有些急促的说道。
  “可是老臣不想直郡王去吃苦、、、、、、”建立一个国家是那么容易的吗?就算直郡王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建立的过程当中也是有很多麻烦的事情的。何况大阿哥这一脉的官员很多是不会想远离故土的,到新的地方开始。
  “这有什么,先苦后甜。在众位兄弟当中爷年龄居长,替皇阿玛作事最多。爷三次随皇阿玛出征、巡视,均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爷年仅十八岁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皇阿玛亲征噶尔丹,爷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年三月,爷26岁,被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
  不过这些都不是白干的,兵部和户部都有人支持。军中有爷的亲信,也统领过海军,要打下婆罗洲还是有把握的。”直郡王前面说得是志得意满,后面联系到自己的现状,就低沉了下来。
  “只要直郡王想好了,老臣这把老骨头愿意奔走效劳。”明珠也坚定的答应了下来,叶赫那拉氏的能人有,有大才的没有。要是去往海外,怎么自己这一脉也算个开国功臣。
  那个时候人才稀少,家里的晚辈也能混个好点的职位,在富裕个三代。同样朝廷这边也不能完全放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明珠决定下来了之后,就和直郡王商量起后面的行事来了,看用那些方法既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又能够从朝廷获得更多的支持。


第137章 
  当天十阿哥带着虎头他们四兄妹回来的时候; 和宝音闲谈的时候就说道:“真不知道怎么搞的,户部侍郎家二公子的那番话居然被越演越烈了。今□□堂上面就有人提起这个话茬,不过很快就盖过去。皇阿玛现在的年纪大了; 听不得这些不好的事情。”
  宝音听到十阿哥的话; 就让墨兰去把报纸拿来。“你看这是今天的报纸,”说着把自己想要的那页翻出来指给十阿哥看; “这张还好; 只是提到了户部侍郎二公子的话; 接着就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这张就要深入一些; 先是提及到这个话题; 然后刊登了比较准确的人口信息。还做了个折线图出来,简单明了的展现了国家人口的增长。这个折现图上面不光有人口的增长,还弄出了人口的出生率。
  表明现在很多百姓家庭负担还是比较重的,家里面的孩子都处于半大小子的状态。吃得不比一个成年人少,能干的却不多。呼吁朝廷要在政策上面给予生孩子多的人家一些支持,让他们生活的好一些。”
  十阿哥当时正喝着凉饮,听到后面的话,直接就呛出声来。等缓过来之后; 把杯子放到桌子上面道:“他们疯了吧!还给补贴; 想得真美。本来人口就比较多; 还补贴点。那些百姓为了补贴不是更要多生; 这样一来人口不是更多了。”
  宝音顺了顺十阿哥的背,柔声道:“这不就是这么一说,朝廷这些年才刚刚缓过来; 国库里面有点钱。户部的那些大人们把那些钱看得多重,怎么可能轻易的拿出来。”
  十阿哥顺着宝音的话一想,心里面就乐了。前些年国库里面的钱一直都呈赤字状态,陆陆续续回的钱还没有入库,就已经有人排着队等着提了。户部的一些官员更是经常被堵着要钱,能打回去的都尽量打回去,钱还是总觉得不够用。造成了户部的官员都成了吝啬鬼,挑毛病的一把好手。
  只要提供的方案、预算有一点问题,就被打回去重做或者直接否决掉。现在这百姓家生孩子多了,造成的生活困难,想要朝廷出钱帮忙养。一句话,那就是不可能。朝廷又不是你亲爹妈,还管你养孩子的问题。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要是养不起的话就不要生啊。
  十阿哥把自己的意思一说,宝音脸色就有些不好了。十阿哥见状,就赶紧询问。宝音才有些愤怒的说道:“爷你也是知道妾身和其他几位福晋捐助了京城的慈幼局,办的还不错。
  这几年放到慈幼局前面的婴儿越来越多了,听管事的人说还有些京城周边县镇的专门进京城来把孩子丢到慈幼局门口。后面请了官府的人去查,除了真的没有亲人或者家庭实在困难的,都把孩子送了回去并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做了之后,慈幼局的孩子才少了些。”
  其实说起来也是有宝音她们几个福晋把慈幼局办得太好的缘故在里面,里面的孩子生活比上一些平民家的孩子还要好上一些。四岁以下的孩子不用干什么事情,四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还可以认识简单的字,日常也就带带比自己小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十岁以上的有天赋的学生可以申请一份像现代的那种助学贷款,没有天赋的也可以去学门手艺。
  本来宝音和其他几位福晋是这么计划的,在京城拿出一个占地比较大的店铺来买慈幼局孩子们做的那些东西。慈幼局里面的孩子十岁到十五岁期间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