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时空再续情缘-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掌控,至少可以让那些还未被波及的稳定下来,以赵、周两国的威严也可以镇压不少暗中蠢蠢欲动的势力。
赵周两国的强势并非只是表面,即使再怎么不识趣的人,也都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尤其是在赵国经历了数次磨难、国力依旧增长的情况下,不少曾想倒戈的人们也都纷纷对赵国是恭敬恭维、言听计从;对周国的强势,也在周延和单臻的战绩中体会到了,可这也表示赵周两国才是天下的霸主。
表面上赵周两国是维持天下和平的国家没错,其实,除去赵周两大强势国家之外,还有一些国家都是不容小觑,如:高原之国【雁国】,【雁国】世世代代建立于高原之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利,可以轻松防范来犯的敌人,却也能够轻易的攻打一个国家,他们的足智多谋和高原之上特有的习性令人敬而生畏;海之国【海域】,如同它的名字般,【海域】是位于海中的国家,他们几乎统领着整个海上,有着天下第一‘水师’,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还有就是居住在常年覆盖的冰天雪地当中的雪之国【飞雪国】,【飞雪国】和【雁国】一样占据了绝对的地利,只要有外敌入侵,必死无疑,【飞雪国】向来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了解的人也不多,但他们雄厚的势力也让人叹为观止;最后就是【炼国】,【炼国】并非与之前的三国占据地利的优势,也没有处于特殊的地区,而是和赵、周两国一样,位于大地的平原,但和前三国相比,【炼国】可说是唯一可以与赵或周正面交锋和抗衡的国家,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他们有最先进的武器,是天下第一大武器出产国,善于用兵器的他们,就理所当然的实力雄厚!【雁国】、【海域】、【飞雪】三国也拥有与赵、周相抗衡的势力,但若这三国离开自己的领域,来到平原的话,他们都就无法再与赵、周任何一个相抗衡,即便如此,他们的势力也不容忽视!
天下大乱,四大国似乎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于是,有人想出了借助这四国、之一也好,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压制住这场天下浩劫。
位于偏南方的一个国度【炼国】,刚有一行他国的使节进入了【炼国】的王城,随后进入了王城……
“欢迎到来,赵国的使节!”
偌大的朝殿,高高在上坐在龙椅上的君王对在朝殿之上他国的使节问候!
“赵国使节,赵子胤代表我赵王向炼王表示真诚的问候。”
到来的使节竟是赵子胤,面对他国君王的问候,他丝毫没有退却,将礼数表现的十分周到,完全没有失于大国周国该有的风范,龙椅上的君王听到赵子胤的话后,眉梢微动,随后嘴角微微扬起……
“原来是赵将军,快快免礼。”
“多谢炼王。”
赵子胤和身后两人随从听到炼王的赦令后站起,一行人也不过三人。
“不知赵将军今日到来有何要事?”
“赵某仅代表我赵王,向炼王献上新年的贺礼!”
赵子胤话一出,右侧身后的人上前,手中托盘内放着一锦盒。
“本王很好奇,不知赵王送的是什么呢?”
“炼王一看便知,这是吾王为这次【炼国】迎新特别准备的。”
“噢?呈上来。”
炼王一声令下,身前龙座下的太监则朝着赵子胤这边走来,从随从手中接过托盘,朝龙座送去,送到炼王身前,炼王看了眼赵子胤,随后再打开锦盒,他当然不会担心锦盒中有什么陷阱,只是当他打开锦盒后有些惊讶……
第九十二章 战火狼烟(3)
“这是?”
“炼王打开看便知。”
炼王很是好奇,但也不知赵子胤用意何在,只能伸手拿出放在锦盒内的一小卷轴,再打开了看,不看还好,一看两眼即刻放大,更是把卷轴拉近、几乎把眼睛都要凑上去了,殿下群臣们感到纷纷不解、面面相觑,只有赵子胤在没有人察觉的情况下微微扬起嘴角的弧度。
片刻
“不知炼王是否还满意?”
赵子胤看准时机,开口寻问,不忘看着紧抓卷轴不放的炼王。
听到赵子胤的话后,炼王才慢慢放下卷轴,眼睛直直的盯着赵子胤,表情很是严肃、也好像有些不敢相信,但慢慢的表情又恢复平稳,再面带笑颜道:“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
“乃吾王亲手执笔。”
提起赵子恒,赵子胤眼中自然流露出一股淡淡的自豪,因为赵子恒的确让他感到引以为豪,而赵子胤的话也让炼王表情有瞬间的呆滞,不过转瞬即逝,但这并没有逃过赵子胤的眼睛。
“这样啊,本王都不知道赵王竟有如此爱好。”
“当然也要莲王满意才好。”
“哈哈哈——”
炼王放声大笑,弄直朝下群臣十分不解。
在这之后
炼王设宴专为赵子胤接风,宴席晚上开始,就在宴席开始前夕,炼王召见了赵子胤单独见面……
“不知炼王召见赵某有何要事?”
刚进入御书房,赵子胤就直接开口就问,即便知道被召见的原因。
“本王认为你应该很清楚才对。”
龙椅上的炼王也没有要与赵子胤闲聊的意思,好歹也是统治着强国的君王,思维当然比一般人更甚,而且他也有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事,自是不想浪费唇舌。
赵子胤抬头看向炼王,他承认在朝殿的时候并未仔细看过炼王,但据他所知,先进炼王本名东方晏、刚四十出头,可从外表来看不过三十好几,这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身为帝王养尊处优,而东方晏的眉宇间透露着具有帝王特有的气质,面相威严;赵子胤当然知道现今赵王并非如面相看似平凡,自东方晏继位至今,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炼国】名声可是大大得到好评,不止是东方晏治国有方,更因为他在兵器开发上有着显著的成绩,令人赞叹不已,让赵子胤不得不注意的还有就是东方晏也拥有着与平方外表截然相反的深沉,总之东方晏也是当今少有的贤明君主之一!
“不知炼王具体所指的是哪一件?”
赵子胤面无表情的脸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可东方晏又怎会不知赵子胤只是故作不知罢了,为的就是要试探,东方晏很是了解,所以并未想要拆穿,而让东方晏不得不佩服的是赵子胤的气势,只是身为他国的使节,纵使是赵国、也拥有特殊的身份,但在他这个一国之君面前,赵子胤的表现和所散发出来的气势竟完全没有丝毫被影响或动摇,也就是面不改色,难听点,或许赵子胤根本就没把东方晏当成一国之君看,东方晏敢说赵子胤是他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见到他而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人,以往不论是谁,在和他交谈的时候都会心有所畏,包括他那些属下大臣,但从赵子胤身上他感觉到的只有把他当成一个交涉的对象而已……
“你带来的卷轴本王已经仔细看过了,但这种东西真的可以?”
“若只是看图的话,赵某恐怕也会有和炼王同样的想法,所以赵某也是在看过之后,才将此带来献给炼王的。”
“你是说真的能够做出来?”
“当然。”
东方晏神情有些吃惊、更多是不敢相信,凝视了赵子胤片刻后又将视线放在了身前铺开在桌面的图上,依然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吾王让赵某问,炼王在看过之后有何建议,再由赵某带回去复命,会加以改善,再把成品送来给炼王。”
光是知道能做出来时东方晏表情即已是很惊讶了,再听赵子胤的话,东方晏抬起头又再愣了愣。
“当然,炼王也完全可以照着图自己做,只是赵某认为两个彼此相知的人直接交流才能更进一步发展,不知炼王意下如何?”
东方晏能说什么呢?说他自从看过卷轴里面的图之后就被深深吸引了?说他自从拿到卷轴后就茶饭不思的研究卷中的图?这样未免太明显了,不过有一点他不否认,他对卷中上的东西非常的感兴趣,不是一般的……
“本王很好奇,为什么来的使节会是身为将军的你?”
东方晏改变了话题方向,不然只能被赵子胤牵着走,赵子胤自是清楚东方晏的用意,也不以为然道:“炼王莫不是觉得赵某一届武夫来不合适?”
“当然不是,只是好奇,这种事一般是由文官来执行的吧?更何况你还是与赵王有着血亲关系,而且考虑到现今情况,你的到来真的让本王感到很意外。”
改变话题后东方晏的话听起来很庸俗,却也不能掩饰他看穿某些事的事实,所以当听到东方晏的话,赵子胤并没有感到反感,反而有些欣慰?
第九十二章 战火狼烟(4)
“可在赵某听来炼王似乎并不希望赵某的到来?难道是赵某的错觉?”
说话时,赵子胤看向东方晏的眼中闪过一瞬寒光,清楚的察觉到这道一闪即逝的寒光,经令东方晏心中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种想法让东方晏大脑有了片刻的空白,反应过来时,赵子胤眼中仍是一片稳重?这不禁又让东方晏觉得自己刚刚看到的只是幻觉?
“不,怎么会,能有幸见到赵国现今第一的大将军,本王又岂会有什么成见,高兴都还来不及,何况还带来这么一份奇特的贺礼,本王真是觉得三生有幸。”
赵子胤没在说话了,一言不发的看着东方晏,被看的东方晏显然心中开始有所动摇,明明对方只是个将军,却能让他有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心中不禁窃笑自己,认识到赵子胤的压迫他并未觉得是种屈辱,反而很坦然的承认了;要说东方晏不是不知道赵子胤,可实际见了面才知道赵子胤并非只有传闻那样。
“那么,赵将军不妨直说吧,此次前来的目的?”
“炼王说笑了,赵某只是奉命向炼王致迎新之喜而已,何来目的?”
“真是如此?那不知赵将军会停留多久呢?”
“明日便走。”
“这么急?”
“是,因为除了炼王,吾王还吩咐赵某向雁王问候,既是问候当然是越早越好,趁着新年之喜还未淡去之前。”
赵子胤把话说完时,不忘把东方晏微怔的表情收入眼里。
“……如此说来,赵将军是奉命巡视各国?”
“也可以如此理解,毕竟非常时期,吾王当然很关心与各国的友谊。”
东方晏又怎么会不知道赵子胤的话中含意呢,时间的紧迫让他犹豫不决,可也不敢贸然拿出决定,偏偏这也是赵子胤想要的结果,东方晏目光紧紧的放在眼前的卷轴之上,看来他本想只是试探,结果把自己逼到如此紧迫,他知道赵子胤在等他的答案,时间不容他犹豫,一旦错过了,他将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知赵将军是否可多留一日?”
考虑片刻后,东方晏还是妥协,以交涉性的口吻向赵子胤寻问,要知道,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从未如此低声下气过,如此证明他也已给足了赵子胤面子。
“这……恐怕最多半日,炼王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赵某还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去复命呢。”
东方晏的态度令赵子胤十分满意,不过没有表现在脸上,依旧一副面无表情的回答着。
“……好,就半日,在明日午时之前,希望赵将军能在住处稍作歇息,本王会给赵将军答复。”
“那赵某就恭敬不如从命。”
是在太过在意卷轴中的东西,东方晏只好再次妥协,能够拖延一点时间是一点,严重性不高,可风险也较大,东方晏有必要留给自己一些考虑的时间;赵子胤只管等待答案,经过什么的他不在乎,也不在乎是否会令他人为难,这是赵子恒亲自赋予他的命令,他有义务执行到底,更要利落的执行,不会留下任何风险,即便赔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对了,差点忘记说,正如刚刚赵某所说,吾主也十分期待有朝一日能有与炼王共同研制交流的机会,也希望炼王能对他的其他设计给予好的建议。”
赵子胤补充的这句话,无疑是在告诉东方晏眼前的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这让东方晏怎能不动心?的确,他是没见过赵子恒,但有关赵子恒的传闻他倒是听到不少,又是战场武神又是谋士,看到近年赵国的变化和趋势,再加上眼前所看到的,东方晏不禁打了个寒颤。
不用听到东方晏的回答,从他的表情中赵子胤便已知晓答案,不过他是不会将此表现出来。
“赵将军放心,本王知道该怎么做,相信也不会让赵将军失望。”
“炼王言重了,赵某不过只是带吾王传话的人而已。”
“呵,好一个传话人,今日一见,不但让本王看到了惊世之作,也让本王见识到了赵将军胆识,虽然寡言少语,本王也十分赏识,但愿今后我们之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赵某也希望如此。”
“好,哈哈,好,赵将军若是我【炼国】之人,本王必定比赵王更加重用赵将军,结拜也无妨,哈哈。”
面对东方晏不论真话或是奉承的话,赵子胤没有发表意见,因为他有着一颗绝对不会动摇的心和意志,所以无论谁说什么,那份坚定的意志都不会改变。
“宴会时间差不多了,赵将军与本王一同出席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
东方晏毕竟是【炼国】的君王,什么世面没见过,在与赵子胤的谈话中从惊愕到动摇、从动摇再到此刻的豪放,变化的速度仿佛一开始都不曾有过,让人只看到此刻的豪放;相对赵子胤也一样,因此也不会为任何事和变化而差异或是动摇,除了面对赵子恒和心中的那个人之外,否则在他的脸上都不会有任何表情。
第九十二章 战火狼烟(5)
一场刚结束的战场上留下的只有一片血海、满地的尸体和硝烟弥漫,失败者只有死亡,只有强者才能存活,这就是战场;不过仔细看的话这里似乎并非战场,而是某个根据地,即是说驻扎于此的军队是被压倒性的军队所剿灭的。
某个地区,某个区域,一座颇有规模的军营落脚在此,飘扬在营地四周的军旗上只刻写了一个‘赵’字!
主帅的营帐中
“皇上,据探子传回的最新战况,一切都正如皇上所预测的一样,吴军果真偷袭了徐军营地,在吴军三十万的大军围剿下,徐军五万士兵已被屠杀的一干二净,而吴军好像死伤并不多。”
武曜正将最新得到的情报向赵子恒汇报,眼下武曜正随赵子恒带兵出征途中,也就是说赵子恒再一次的踏上了战场。
“如此差异的碰撞,轻微的死伤是理所当然的。”
接话和回答的人并非赵子恒,而是聚集一堂的其中一名将领。
“可是,三十万,照这种速度看来,恐怕等我们抵达时,他们恐怕就已攻陷【连城】了吧?”
又一名将领开口分析
“郭将军此言差矣,【连城】占据了地利,易守难攻,徐军再怎么不济,也应该多少能争取点时间。”
“这么说也对,【连城】简直堪称天然要塞,就算面临三十万大军也应该可以撑上十来天,只要十天我军就可以抵达了,到时便可一鼓作气消灭吴军。”
这位中年三十好几的将领,乃赵子恒直属麾下将军郭天,正一脸雀跃的符合着话题。
“宋将军和郭将军真的是如此认为的吗?”
这会是武曜在旁插话,自从上次飞燕出征后,他已正式划分到赵子恒直属将军,凭借出类拔萃的洞察力和高人一等的武艺,更是在跟随赵子恒后逐渐展露的能力,年纪轻轻便已是一员虎将,早已从赵子胤身边需要指点容易冲动的将士,在王冶的引导下已是一名优秀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这是肯定的吧?据说这座【连城】在过去的五十年、不,应该是一百年内都不曾被人破过,就算我们没见过,单凭这样的辉煌事迹,应该不可能会轻易被攻破吧?”
郭天的语气中似乎带着意味不明的挑衅?却又显得理所当然!
“郭将军说的应该只是在常理的情况下吧?我想郭将军应该不会忘了我们来此的目的吧?”
武曜话一出,郭天随即一愣,也就没再开口了,其他刚刚还有些议论的将士也都纷纷安静了下来,这个话题也就此打住。
“皇上!”
当帐内恢复了安静过后,武曜再次向一直静坐帅椅上的赵子恒问候,对跟随赵子恒也有些时日的他来说,武曜很清楚这种情况下赵子恒喜欢听取下属的意见,既然意见听完,武曜当然就不忘向赵子恒咨询最后的意见。
“嗯,正如武曜所说,凡事都需谨慎,不一定占据了优势就会胜利,只有站到最后才算真正的胜利,在此之前无论何时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只会自取灭亡。”
赵子恒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口说了几句,武曜已经越来越深得他的赏识,一切都正如王冶当初说说的那样,武曜的成长令赵子恒十分满意,为此肩上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臣等谨遵皇上的教诲。”
这是一个面向全部人的话,所以回答也是一起的。
“那么,有关吴国的报告怎么样了?”
接下来,赵子恒与下属将士们就此次征战进行了讨论。
许久之后,这漫长的讨论总算结束了,将士们纷纷离去,只有武曜留了下来,每当这种情况武曜都会留下来,这已是一种习惯。
“怎么了?”
武曜留下来已是习惯,不是武曜有事就是赵子恒,此刻是赵子恒发问。
“今日似乎一直都不见王大人?”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武曜,现在已近黄昏了,一天下来也没见到王冶,这才让他不禁有些在意,按理来说,刚刚那种场合下王冶都应该在场的才对。
“有些事本王让他去处理了。”
“那……不知是什么事呢?竟然要派王大人去?”
武曜再次感到疑惑,明明是随军出征的,怎么半途就走了?这让武曜真的很在意;然而,武曜只顾在意王冶的行踪,从而忽略了赵子恒那转身即逝的一抹浅笑。
“你很在意?”
“……有、有一点。”
赵子恒承认武曜的忠厚老实,说实在点有时候老实的过了头,就像现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本王都不知道武曜你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起王冶了?”
武曜的老实让严肃的赵子恒语气明显有所缓和,不再那么冰冷,要知道,能让赵子恒卸下冰冷面具,松下心来谈话的人并不多。
“我、不、末将只是——”
被赵子恒这么一说,武曜即刻慌了,有些措手不及,他也不知道怎么会那么在意,想当初两人还争锋相对,自从和王冶接触久了,武曜已不再对王冶存有任何戒心,不知不觉间已把王冶当成一个寄托?等反应过来时,想到最多的就是王冶,有王冶在身边,他甚至会觉得一切困难都好像会迎刃而解似的,也或许已经习惯了,因此不见王冶的时候,他就莫名的感到不自在?
第九十二章 战火狼烟(6)
“本王没有怪你,其实本王也正打算告诉你。”
此话一出,武曜即时认真聆听着。
“正如你刚刚所说,不要忘记我们此行的目的,在此之前,你是不是应该先告诉本王你对此次出征的看法?”
“这——”
“当说无妨。”
“是,末将认为吴军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内攻陷徐国国境多道防线直逼王城,其中疑点甚多,虽说吴军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从进攻路线来看,所突破的多道防线竟都是徐国引以为豪的牢固堡垒,从过去记录来看,根本不存在以这种速度突破,更何况,论军力徐军并不输给吴军多少,却还是一面倒,可见吴军定时有着非凡的压倒性力量,在没亲眼见过之前,末将还不敢妄下评论。”
“不,你说的很好。”
听着武曜的见解和分析,赵子恒着实的满意,亲眼看着武曜的成长,赵子恒心中不禁感叹,他真的很感谢王冶竟能将一个热血冲动的人变得如此成长如此之快,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作为一国之君的赵子恒感到甚是欣慰,然而赵子恒这种对他人的成长感到欣喜并不会表露在脸上。
“本王也是对此感到很在意,所以才会亲帅大军,毕竟徐国与我大赵有着百年的邦交,因此本王很好奇,以徐国的军力怎么可能会在短短三个月内被吴军打的兵败如山倒,想来这其中必有隐情,你可知这次吴国领军的人是谁吗?”
“大将军苏澄?”
“不错,想必你也已经听说过他,毕竟他可是当今青年一辈又名震天下的将才,论名气的话仅次于周国的单臻,听说他在战场上也是战无不胜,恐怕在徐国也并未有能够相提并论的人。”
未见其人,从赵子恒的语气中就已听出了他认可,武曜也从此便知此人实力非同凡响。
“不过,虽说是他领军,但能势如破竹的突破徐国的层层防线,还是用那么短的时间,怎么也令人费解,本王承认他的实力,却并不表示也承认他有这个能力,这一切都有些匪夷所思,于是本王便派出王冶去调查。”
“莫非皇上猜测其中另有原因?”
“这并不奇怪,本王和王冶担心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皇上的意思是?”
“本王和王冶都觉得忽略了什么,却又毫无头绪,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赵子恒话虽轻巧,武曜也仍能感到话中的沉重,恐怕真如心中所想的那样,这次出征协助徐国并非想象中简单,不然赵子恒也不会亲帅大军,武曜突然感到有些不安,如果说这次的意外导致赵子恒有什么三长两短……还没深入去想,武曜就已背脊一寒、瞬间打消了这一想法,对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感到心寒。
“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看到武曜脸色发青,赵子恒即开口寻问,怎么说赵子恒也不是神,当然看不穿武曜在想什么,反而担心起是否身体异样。
“不,没什么。”
武曜即时将自己刚刚的想法抛之脑后,在这种非常情况下拥有那种想法简直真实的让自己都觉得没由来的惊恐,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赵子恒若有什么意外的后果严重性,并非只是赵国会被动摇那么简单而已,不抛开这种想法,只怕武曜也不能稳下心来。
“呃?是这样吗?不会是太过操劳了吧?”
刚带有些惊慌的回答完赵子恒的话,武曜又继续想着后续,赵子恒察言观色,虽然很清楚的察觉到武曜的异样,只是没有说出来。看武曜那样就已知不是可以说出来的,如此赵子恒也不便追问。
“不,末将并无觉得不适,多劳皇上关心。”
“武曜,身体不适并不是什么坏事,人总是会累的,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也一样,别忘了我们是要前往战场,交锋是必不可免的,知道的话就先回去好好休息吧,你可是我大赵的一员将领。”
“末将——”
“还是说你想在上战场前倒下?”
不给武曜反驳和推辞的机会,赵子恒又补上了一句。
“是……末将明白了,那末将告退。”
“嗯!”
武曜也不是顽固之人,只好请辞,赵子恒微微颌首,武曜即转身离去,看着武曜离去,赵子恒心有所想……
走出营帐的武曜又怎会不能体会赵子恒的心意呢,早在他跟随赵子胤身边时,他就已立志为国捐躯,在赵子胤身边时他就常被教导效忠于国君的使命,如今他已是赵子恒直属麾下一名将领,更是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时刻保护身为国君赵子恒的责任;武曜无时不刻的谨记赵子胤的教导,和提醒自己身负的职责,而如今他唯一的改变,就是将为国捐躯这一志向转为随时为赵子恒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跟在赵子恒身边这么久,他以及深刻的体会到,如今赵子恒可没有赵国,赵国却无法失去赵子恒,有赵子恒才有赵国,武曜不能想象没有赵国的赵子恒,为此,他时刻都保持着最高警惕,伴随在赵子恒左右为其请命。
战场上刀剑无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丢了性命,所以一旦上了战场,性命就已不再属于自己,只有奋力抗敌才有生存的希望!
第九十三章 最佳时机(1)
【徐国】境内,某地区一处营地,浩荡的军队和飘扬着刻有【吴】的旗帜,让人一看便知此处是吴军的营地……
主帅营帐
“哦?还有十日吗?”
坐在营帐内主帅宝座上的是一个与统帅一支三十万大军不符的青年将领,从他的面庞看去也许年龄比实际更大些,但从他充满凌厉视线的眼眸看出他只有三十不到的年纪,如此年轻就攀登上统帅三十万大军的位置,可见实力非同凡响,若说见了他最让人影响深刻的便是他那左眼上一条狰狞的疤痕……
“照这个速度的话,也许我们前脚刚到,他们就会后脚跟上,到时【连城】恐怕就不易攻陷了。”
“没错,【连城】是通往王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撇开驻守军队数量不说,【连城】本身也是易守难攻,若再加上赵军的话,想要攻陷【连城】必是难上加难。”
两名看似身经百战的老将一前一后说出看法,主帅宝座上的人却不为所动。
“更何况听说这次率领赵军前来的人就是当今赵王,五年之前赵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凭借与【纳兰国】一战即时名震天下,后登基为王在赵国处于极端末路的时候扭转乾坤,同时平复内乱,赵国也在他的统治下不仅恢复原来的势力,甚至更胜过往,他既得战场‘武神’之称,又得战场‘谋士’称谓,‘智将鬼神’的称号定非浪得虚名,此次他率军前来,我们绝对不能忽视。”
“撇开赵王在战场上得到的称号,在治国之道上他也功不可没,如此人才,一旦交锋,我方必有一场硬仗。”
“不错,就算我军也是战无不胜,赵王却也是战场枭雄,苏帅大人,我们是否应该要从长计议下?从这里到【连城】我们最少也要花上六天的时间,赶到时我军想必也不能马上作战,加上【连城】易守难攻,想要攻陷在几日内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再遇到赵军的话,恐怕我们会损失惨重。”
营帐内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话中内容即可看出他们从军的经验资深。
“‘智将鬼神’吗?有意思,说起来我们与赵国应该还是又一定的交往,就算他们到来也不可能马上与我们交锋吧?”
主帅宝座上的苏帅悠悠开口,显然有些不把麾下将领所说的话放在心上,简单来说完全不在乎。
“可是,毕竟【徐国】与赵国有着百年的邦交,正要硬拼起来他们肯定会出兵协助他们。”
“那就在他们来到之前拿下【连城】就行了。”
麾下将军刚一发表看法,苏帅随即开口,一句话说的轻松,确已让众将鸦雀无声。
“怎么?别告诉我,你们做不到?”
听似极为简单的话,却极具压迫和震撼力,以至整个营帐内无比寂静,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了话语,若说只是【连城】花些时日也不在话下,可面临赵军的到来,要在数日内攻陷,怎么想也非易事。
“苏帅大人,末将想说,就算我们能在数日内攻城,经历长途跋涉,即使攻陷【连城】,想必到时候我军也是伤亡不小,那时再对上赵军,恐怕……”
“甘将军所言甚是,就算到时候真的拿下,与赵军一战也是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