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重生之黛玉-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晟玉摆着手叹口气道:“得得,你们主仆一心,算我白说了。”
黛玉掩着嘴儿笑,半天说:“你说的土山的事也不为怪,说不定是附近的山户挖池塘什么把土堆在那,外人不知道就编了这些谣言。依我说那土堆也未必就是雨后才有的,说不得早就有了,只是位置偏僻,一直没人发现,偶有一个人见了便一传十十传百,有好事的便添油加醋的渲染一番,也不足为奇。”
晟玉道:“谁说不是呢?不少人也都这么说,可附近的山户都一一派人问过了,都说没有挖土的行为,更没有山民往那里运土。圣上以为定是山民胆小,怕是朝廷要追求什么罪责,所以不敢承认。毕竟,那一个土堆可不会凭空而来。后来朝廷虽然方言不追究此事,但他们先前已经说过没有,又怎么好改口呢?所以,至今没人肯承认,不过这事关系也不大,可以暂时不要管它。久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去看,山民都说是山神背来的,还说好几个夜晚都听到外面有“轰隆隆”的声音,该死仙人在施法。”
黛玉笑道:“那些山民倒是可爱。”
“是啊,他们都很淳朴呢,我们去一家讨水喝,他们还非要留下吃饭呢。”
黛玉问:“你同谁去的?”
“太子殿下和未来姐夫啊!”晟玉说的理所当然。黛玉一顿,暗道,如此倒是自讨没趣,早知道就不问他了。
正说着有丫鬟来报,“嘉柔郡主派人来给姑娘送花”
黛玉忙令快请进来,来人是两个婆子和两个十几岁的小丫头,黛玉问:“郡主派你们送的什么花?”
一个婆子说:“具体是什么我,老奴也没记住,总之花花绿绿的都是些好看的。这是名目单子,姑娘自己看吧!”
黛玉接过一看,琳琅满目的足有一二十种,有的名贵,有的稀罕,还有奇形怪状的,每样两盆就有好几十盆了。这两年,嘉柔、嘉婉二位郡主时时的便给黛玉送些东西,有花草,有书籍,都是随着她的爱好了。晟玉却知道,虽然是打着两位郡主的名儿,其实东西都是柳逸轩送的。至于为何他不亲自送,一是怕黛玉不肯接受,二是怕一旦走漏了风声,于黛玉的名声不利。
他想,这种事一次两次还成,总是如此任谁也都能看出破绽来,姐姐八成也明白,只不过是不肯说破罢了。就连柳逸轩也知道瞒不了姐姐,他们两个怕是早已心照不宣了。
事事也却确如他想的一样,柳逸轩如何会不知道黛玉会起疑?他开始时还真怕黛玉会直接问他或者干脆不肯收,后来他所担心的这些都没有发生,他才真正的放下心。他知道以黛玉的性子,没有明确的拒绝便是试着接受或是干脆已经接受,无论那种情况对他来说都是难得的喜事不是。
他知道黛玉疼爱弟弟,便也对晟玉关爱有加。
他如此做,倒也不仅仅是为了讨好,也是真心想替黛玉做些什么。他从小与女孩子接触的就不多,不知道怎么讨女孩子的欢心,怎么向女孩子表达自己的好感。他对此是一窍不通,开始时着实手忙脚乱了一番,甚至是站在黛玉面前都不知道说什么,变得完全不像他自己;后来他才学会慢慢的了解她、默默的为她做些什么。他从未无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他的这些动作自然慢不过太后、王妃等关心他的人,有一次太后就笑着问他:“轩儿,你真这么喜欢玉儿,让皇帝下道圣旨就,你们提前完婚如何?也好过你这般偷偷摸摸的。”
柳逸轩一听吓了一跳:“皇祖母,万万不可!”
太后道:“如何不可?虽然玉儿才十一岁多,但你都十六了,咱们家也不是没这样的先例。当年圣祖爷大婚时端孝皇后才十岁,也是从小定的亲,婚后二人伉俪情深,不到十八岁就有了你曾祖父。如今玉儿都十一岁了,你又时时刻刻挂念着她,总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呀!”
“皇祖母,这跟当年端孝皇后可不一样,首先林大人、林姑娘就不会原因,孙儿总不能强人所难罢。”
太后想了想,不由也点了点头,下了圣旨,林如海自然不敢不遵,可这不是他们皇家仗势欺人了?再说婚姻之事不必儿戏,得心甘情愿才能过得和美,强扭可不行,自己也是关心则乱,竟然糊涂了……
☆、第60章
春天温润的日光洒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映□□点微光,微风裹挟着泥土和花香的气息徐徐拂过,远处蝴蝶和蜜蜂在奏着美妙的曲子。皇城的御花园内,黛玉正沿着一条小道边走边看,走到一个花木极为茂盛的地方,她住了脚,看着眼前的羊肠小径几乎被红花绿树所覆盖,黛玉的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她从容的转过一簇灌木丛,迎面撞上一个人。
二人同时一怔,都止住了脚步。
“你……是……林家姑娘?”那人一愣,似乎是询问又似乎是确定的语气。
那是一个年轻俊美的后生,身长八尺,魁梧不凡,一身乍眼的明黄服饰。这种颜色普天之下只有两个人能穿,一是皇帝,另一个便是太子,因此这人的身份就不难判断了。
“正是臣女,”黛玉忙曲膝福了福身子,“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自受了林如海教导,便视其为师,今儿见了老师的女儿倍感亲切。他还是两年前偶然见过黛玉一次,当时印象很深,所以时隔两年还是一眼便能认得出。无论是谁,有没有过分的奢望,人们对于美女的印象一向都比常人深刻几分。两年前的黛玉虽然还很小,但其风华绝代的气度和容颜已初见雏形,那是令对数男人都难以忘怀的惊艳,太子殿下自问是正常的男子,所以也不能脱俗。
他对黛玉自然无过分的念头,但一见之下便也将她的容貌存在自己的脑海中了。哪曾想今儿竟在此碰到,便笑着道:“姑娘不必多礼,我与令尊有师徒之谊,与你也可算得上是师兄妹了,这么来倒见外了。”
黛玉道:“此乃礼数,岂能说废就废?”
太子听了大笑,身子也跟着颤动,声音在花园里回荡,惊起只只于花叶间合起翅膀休憩的斑斓蝴蝶。
黛玉疑惑太子为何而笑,但他不说,她也不好问,便微微抬眼等着他的下文。太子只是笑,仿佛要用笑声把心里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他笑了半天才直起身子,用手摸着下巴,饶有兴致的道:“我以为这些话不会是出自林姑娘之口,林大人可不是刻板之人,他教出来女儿可不该如此。”
黛玉道:“太子殿下见笑了,在太子殿下面前我可不敢有所隐瞒。”
太子笑了笑,他觉得林家的人都很有意思而且有些特立独行,林如海如此,林晟玉如此,林黛玉也是如此。他想,多好的一位姑娘啊,谁娶到她真是福气。他以前好担心轩弟的婚姻问题,哪曾想原来人家才是最有福气之人。
太子忙着去见皇帝,黛玉也要去太后那,所以二人并未说几句话便各自告辞而去。
到了太后的寝宫,黛玉还没进去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进去一看,是五王爷在陪太后说话、讲笑话,逗得连宫人们都各个忍俊不禁的。太后不等黛玉行完礼便命人将她拉过来,然后拉着她的手说:“你来的正好,老五正讲笑话呢,你也听听。”
黛玉笑着看向五王爷,五王爷说:“母后就会为难我,我肚子里能有多少笑话,哪搁得住您日日听。”说到这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既然是玉儿要听,母后放心,儿子就是便也要编一个好笑的。”
说着沉吟半天,果然又说了个极好笑的,连黛玉也撑不住了。
太后便随夸赞了几句,五王爷黑亮的眼眸闪了闪,兴冲冲的到太后面前一屁股坐在地上,笑眯眯的问:“既然儿子说得好,可有赏没有?”
太后瞪了他一眼,道:“赏你一顿大嘴巴,看你还整日不务正业!”
话虽如此说,她看着五王爷的目光却是满带着怜爱的。都是父母最容易偏袒疼爱小儿子,其实不假。太后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当今圣上从小少年老成,这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这种人天生就适合搞政治、很少让父母操心。这样的天只骄子无疑会让为人父母者骄傲和自豪,但也无形中阻碍了感情的表达。但小儿子就不一样了,他不像大儿子一样从小被赋予过高的期望,对其就少了一份严厉而多了几分关爱,因此他可以随自己的天性生活。
五王爷一听,抱着太后的腿大喊冤枉,说最近被皇兄压榨的厉害,京中的集市已经好久没逛了,家里缺东少西的,总之一句话——就是求赏赐。
这点太后自然是心知肚明,却故意不开口提这话。她倒不是不舍的得这些东西,就是恶作剧的想看儿子撒娇着急的样子。她觉得小儿子比大儿子好玩多了,他在自己面前放的开,虽然也儿孙满堂了,但在自己面前仍像个孩子。两个儿子,她不想厚此薄彼,大儿子既然已经得到了最尊崇的皇位,可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了,那么自己这些年攒下的梯己她便想都留给小儿子。
五王爷一直向太后诉苦,说自己最近多累,太后有些心疼的摸着他的脸,说:“等忙过这一段,我去跟皇帝说,让他给你放个长假,他不敢不听。”
享受够了儿子的恭维和撒娇后,太后才大方的把自己私库的钥匙交给五王爷,想要什么自己挑。
太后对黛玉说:“你也挑几样带回去。”
长者赐不可辞,黛玉便忙跪谢了,随五王爷而去。她原想随便挑一两样,既没有驳太后的面子也不会显得自己太贪心,可五王爷却总不让她如愿。看见什么精致可观的便往黛玉怀里塞,黛玉说不要他就自己拿着,说先拿上,回头来人给黛玉送家里去去。
他这话说的真心实意,黛玉心知他说到必能做到,只得先拿着,趁五王爷不注意悄悄放回去。她做的小心你迅速,前几次五王爷都没有发现,黛玉心中暗喜,后面做的越发得心应手起来。
她哪里知道五王爷早发现她的问小动作,只是没点破罢了。
☆、第61章
从皇宫回来,黛玉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晟玉正在她屋里和几个丫头说话,眉飞色舞的样子让她看得想笑。黛玉故意放慢了脚步,想听听她这宝贝弟弟到底怎么糊弄丫头们呢,不想晟玉眼尖,黛玉刚到,他就看见了。一见了黛玉,他便冲上来叫“姐姐”,又问:“姐姐怎么才回来?我都等了好一会儿了。”
黛玉笑着看他:“你等我做什么?”
“自然是好事了,”晟玉笑嘻嘻的道,“我得了几样稀奇玩意儿,要给姐姐瞧瞧。”
说着他拍拍放在桌子上的箱子,神秘的笑了笑。黛玉极少见他有这种表情,似乎里面是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便是什么金银珠宝,晟玉也不至于这种表情。只见他小心翼翼的掀开盖子往箱子里指了指,黛玉凑过去一看,脸上有些讶异的神色。箱子里全是不知名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这些东西她之前从未见过,因此她推测这些必不是中土之物。
黛玉读过不少书,也见过不少海外诸国的东西,从便宜的市井货物到进贡御用的蕃邦器皿,都见识过不少,她自问不算孤陋寡闻,但这些却是闻所未闻的。黛玉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不知道的东西一定要弄清楚,不然就像千万只蚂蚁在身上爬一样,浑身都不舒服。
她好奇的逐一察看,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做的倒都精巧,有的还挺好玩,她的心情不自觉的好起来。
看着黛玉认真的样子,晟玉勾了勾唇,果然与他料想的一样,姐姐喜欢这些东西。他笑告诉黛玉这些东西的来源:“我认识了一个海外来的商人,这个商人不像其他商人一样卖那些咱们这里稀少但在海外已经烂大街的普通货,他卖的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小玩意儿,说是祖传的手艺。他手艺精湛,做的东西人人喜欢,很多人慕名而去呢。我带来的这些与他卖给人的又不同,都是他的私藏。开始的时候我给多少钱他都不卖,后来我们就打赌,我赢了他才给我这几个呢。”
“你们打什么赌??”黛玉问。
晟玉笑着摆了摆手,道:“这些姐姐就别问了,横竖是赌赢了。”
黛玉笑着骂一声“好啊,你连姐姐都瞒着”话音里却并无丝毫责备的语气。仔细看了看,这些东西做的很精巧,不是外面卖的那种,那些木制的表面都摩擦的光滑可鉴,她能体会到制作者的用心。
晟玉道:“哪位商人可有一双巧手呢。”
他说着从一堆东西里挑出来一个宫殿模样的建筑,虽说是宫殿,但跟黛玉见过的宫殿无论格局还是模式都很不一样,怎么说呢,有点奇形怪状,是她没见过的,但是很大气。晟玉告诉他那是海外国家的殿宇,那商人比照着他们国家的屋子做的,自然与中原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此刻看来倒也新颖别致。黛玉叹了一声,遗憾不能亲自到这些地方体会体会异域风情。
晟玉道:“这有何难,等长大了我带姐姐去。”
黛玉笑他痴傻,等他长大了,她也大了,就更没机会出去了。
……
贾府往林府派人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每次还都是有头有脸的老嬷嬷,要么便是王熙凤带着几个女孩子来找黛玉玩,总之是想尽各种办法跟林府拉关系。
就连贾元春也非常热情,每次黛玉进宫她总要找机会和黛玉见面,几乎是强拉硬拽的把黛玉拽到她宫里喝茶。她知道膳食是一定要在太后宫里吃的,也只能留吃茶了。黛玉在太后跟前儿的得宠在宫中是有目共睹的,何况林如海又是皇帝的心腹大臣,皇帝对他一向是信任有加,所以黛玉在宫中的面子不可畏不大,不少贵妃娘娘都想拉拢她,只是她为人低调,轻易不喝和这些后宫嫔妃来往,贾元春也不过是碍着亲戚的情分,黛玉不好十分驳她。
有一次皇帝不知怎么听说黛玉在和贾妃斗棋,黛玉的棋艺他是早见识过的,贾妃的据说也不错,于是便兴冲冲的来“观战”。一开始是黛玉和贾元春下,后来便成了皇帝陛下和黛玉下,一直下到夕阳西下黛玉告辞,皇帝便顺理成章的留在贾妃宫里了。
从那以后贾妃便更加积极的与黛玉来往,一次两次尚好,可老被人利用当枪使,任谁也会不耐烦。好在皇帝日理万机,根本不会老是注意一个大臣之女进宫的事,后来也没再因此去贾妃的宫殿,贾妃后来才消停下了来。
但宫中还有不少人想跟黛玉套近乎,多数是妃嫔之类,想通过她讨好太后。这些都是宫中的贵人,随便挑出来一个都比黛玉身份尊贵,太后怕她不好应付,便把身边的一个老嬷嬷拨给黛玉使用,如此以来那些嫔妃们才不得已都消停了。
时光如梭,春去秋来,辗转反复,转眼就到了黛玉及笄之年。女孩子过了十五岁,便是大人了,可以谈婚论嫁。五王妃等这一年已经等得焦躁了,如今终于到了黛玉及笄,她的心就在长在了云彩上一样,飘飘荡荡的在欣喜若狂之余还有一点虚空的不真实感。
“王爷,林家丫头及笄咱们送什么礼物?”作为王妃她向来不会为这些小事操心的,各种人情来往的礼物自然都有下人们准备。可这次不同,早在一个月前她便一遍遍的修订礼品单子,似乎那张小小的单子便是承载她以后全部幸福的小小船只,若想它顺利到达彼此就得小心呵护。如此重视倒不像是给小孩子过生日,倒像是要给长辈们过生日一样。
五王爷却不像她那么紧张,它满不在乎的道:“何须如此大费周章,金银珠宝林家又不缺,况且黛玉也不喜欢。我这里有几样新奇玩意儿,到时候送去就行了,东西不重要,心意到了就行。黛玉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不会在意咱们送什么东西的。”
五王妃道:“话虽如此说,可总不能太不像样了。”
五王爷便说:“你看着办,再把我那几样东西加上就行。”
五王妃应了声好,抿唇半天道:“王爷你看,轩儿也不小了,是不是尽快把这两个孩子的婚事办了?”儿子十九岁了,还是那副怪脾气,身边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别的贵宦子弟像他这个年纪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儿女绕膝?幸亏他对黛玉不仅不排斥还,喜欢得紧,不然连她这个母亲都要怀疑他有龙阳之好了,那还不得把人愁死?她如今啊,就盼着儿子赶快成亲,她是看出来了黛玉和他就是天生的一对,这世上也就黛玉能管的住他。
唉,早成亲自己也能早些抱上孙子。
五王爷却说:“这事咱们自己可做不了主,还得看如海怎么说。他们父女感情很深,一来如海舍不得那么早把女儿嫁出去,二来玉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亲人。小玉儿中重情,得让她慢慢适应这个过程,你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五王妃虽然也觉得自家王爷说的有理,但到底心急,便找儿子商量,柳逸轩也说暂时不要提此事。
夫君、儿子都如此说,五王妃也只得按捺下焦急的心情,打算过去黛玉的生日再好好跟贾敏商量。
☆、第62章
近来林府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黛玉的十五岁生日是个大生日,众人都惦记着呢。太后早在几天前便派人赐下了东西,皇帝也赏了一对如意,一盆玉石盆栽,并几件书籍字画。
柳逸轩已经十九岁了,还是独身一人,外人提起无不又是惊奇又是赞叹。有些好事之人明里不敢如何暗地里不免散布些谣言,说柳逸轩长得又俊身世又好,不知多少人暗中惦记着呢,可他全不亲近,可见是不喜欢女子。否则即使定了亲,不少大家闺秀便是做妾也是愿意的,可他竟然一个也不要,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听说在家里就从不近女色,身边伺候的也都是清秀的小厮,便有人往他是喜欢男人的方向想了。
男风之事在豪门贵宦之家并不少见,但也就是个趣儿,偶尔换个花样而已,外面胡天海地的跟男人闹,家里依旧是莺莺燕燕妻妾成群。像柳逸轩这样年近弱冠还没成亲纳妾的,也是特例了。
京中贵妇们每日无聊,聚在一处自然是八卦京中的新闻和轶事,慢慢的这个谣言就悄悄的在这些贵太太们之间传来了。没用多久,事情就穿到了五王妃的耳朵里,她又是气又是急,好在黛玉马上就十五岁了,就想着及笄后赶快让两个孩子成亲,也免得外人没事乱嚼舌根子。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贾敏,贾敏却舍不得那么早就把女儿嫁出去,回来与林如海商量。
林如海的态度更明显,想娶他的宝贝女儿,再等两年再说!
到了二月十二黛玉生日那天林府很是热闹,来了不少宾客,太后人虽未到,却也给足黛玉面子,派人送来了一副精致的簪环。那副簪环的华贵还在其次,关键是打造精巧,一颗五彩宝珠再阳光下熠熠生辉,看的众人直了眼,无不暗叹黛玉的好运气;得了太后的青睐不仅赏赐不断,还能嫁得京中远近闻名的金龟婿。
她们不知根由,便理所当然的以为黛玉是因为得了太后的青眼才能嫁进王府,哪里知道人家是从小定下的亲。
谣言止于智者,关于柳逸轩的谣言众人听了也只当是个消遣,真正相信的没有几个,虽说柳逸轩定了亲,但这几年试图给他牵红线的官太太们就没断过。她们想虽然世子正妃的人选是定了下来,但柳逸轩将来是要继承王爵的,有一两个侧妃也是必要的,她们家里的女儿都很出身不凡的大家小姐,虽然个人做妾是低了些,但如果是到王府就不一样了,将来至少也是一个侧妃,说出去也不算辱没了自家的门楣。
况且就是平常人家在娶妻之前先给子弟纳两房妾的做法也很常见,何况是王府?再说那林家姑娘足足比世子爷小了好几岁,难道要世子爷白等她这几年?等柳逸轩真的等了这几年的时候,她们不免又一个个的嗔目结舌。
……
黛玉在宾客们的关注下行了及笄礼,取了字,仪式也便结束了。
晚上翠竹给黛玉梳头的时候黛玉就抱怨,催着翠竹快些卸掉她头上的簪环,一边道,“这么多金的银的重东西,压的我脖子都快直不起来了,真不知道那些太太奶奶们都怎么戴的,我是受不了。”
翠竹一只手拿着梳子缓缓梳着,一只手轻轻的按摩黛玉的头皮,笑道:“今儿是姑娘生日,又是十五岁的及笄大礼,跟成亲似的一辈子才这么一次,自然要打扮的华贵些。又不是天天让您戴着,就这么会儿还抱怨呢,我听说啊,成亲时的凤冠霞帔比这还重几倍呢,到时候姑娘可怎么着?”
林黛玉听她说成亲,又说凤冠霞帔,羞的脸通红,道:“翠竹,你吃了豹子胆编排起我来了!你再这么口无遮拦我就找个小子先把你配了再说!”她发作完脸上还是*辣的,烧的心也咚咚狂跳起来。
黛玉一句话说的翠竹也脸红起来,她低了头,咕哝道:“我不说就是了,姑娘何必扯出这些,说的人怪臊的。”
黛玉笑道:“呦,你还会臊?我还以为你永远都是大大咧咧的呢。”
黛玉没有聊到她刚说完这话翠竹就“噗嗵”一声跪在了地上。“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她伸手去拉翠竹,但她正坐在妆奩前,气力本就使不上多少,翠竹又是力气大的,她不想起身,因此潜力黛玉一时竟拉不动。黛玉忙给站在一旁的雪雁使眼色,示意她来帮忙。雪雁会意,便双手从翠竹的腋下穿过,想把她抱起来,结果也是不行,她使了半天劲儿也没动,一个劲儿的咕哝,“翠竹姐姐,你哪来的这么大力气?”
翠竹没理会雪雁,而是向黛玉道:“我有一事求姑娘成全。”
黛玉忙问:“何事?”
翠竹道:“我从小无父无母,是被叔父卖到府里为奴的。从那一刻起我便连叔父也没有了,姑娘和太太对我恩重如山,我别无它报,只有一生一世伺候姑娘,求姑娘以后别说什么配小子的话,我今日立誓不嫁,伺候姑娘一辈子!”
黛玉道:“你这是什么话,女孩子哪有不嫁的?如今你倒是觉得没什么,那是因为你好还年轻,觉察不到成亲的好处。等你年老了别人都儿女绕膝,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岂不可怜?翠竹,你先起来,此事重大,切不可凭一时的意气做出错误的决定。”
翠竹道:“我不是一时的意气,我是深思熟虑的,这事我想了好几年了。姑娘可能不知道,我虽出身乡户人家,有我祖父在时还真家里却也殷实。祖父去世时我才四岁多,父亲无能又嗜赌便天天大骂母亲和我,嫌弃母亲没给他生儿子骂我是个赔钱货。有一次母亲病了得厉害,没起来做早饭,父亲醉酒回来很生气就拿斧子把母亲的头劈了,鲜血直流。他还要劈我,幸亏我跑得快才躲过一劫,那次母亲没挺过来……”
说到这翠竹不由满面泪痕,她掏出手帕子擦了擦眼泪,接着道:“从那以后我虽说不上多恨男人,却也对男人寒心了。因此,我宁愿一辈子孤苦伶仃也不要嫁人跟一个陌生男子生活一辈子。后来父亲因杀人被发配时我还拿出了家里所有的钱买了最贵的酒庆祝,我把它们洒在母亲的墓地上,墓碑都被酒水浸湿了,母亲一辈子没喝过好酒,我要让她喝个够。叔父说我不详,就把我卖给了人牙子,那年我才五岁,虽然小,但是该记住的都记住了。在林府的这些年才是我人生最好的时候,太太和姑娘都对我很好。”
黛玉也不由落泪了,在场众人无不落泪,尤其是丫头们,听着翠竹的故事触景生情不免又想起自己的故事来,一哭起来竟然止不住。黛玉心里也酸酸的,她对翠竹说:“虽然我还是觉得你如今的想法太冲动太简单,但我向你承诺,除非是你自己愿意,否则我不会逼着你嫁人,太太那里我也帮你说说,你不要有什么压力。”
翠竹忙在地上碰了一个头,口内称:“多谢姑娘。”
黛玉手握着帕子用两个指头得指尖轻轻在眼眶上擦了擦,拉了翠竹起来,语重心长的道:“先前我只知道你是从小便被买来的,竟然不知你还有这段悲惨的经历。哎,话虽如此说,但人总要向前看,我希望你能慢的放下过去,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罢,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翠竹轻轻点头,“多谢姑娘提点。”
黛玉又问别的丫头们,是怎么到这府里来的,才知道除了家生女儿,原来每一个丫头都有一段悲惨的经历。她们有的是被人贩子拐卖的,有的是闹灾荒家里揭不开锅卖了暂解燃眉之急的,有的是为给哥哥娶亲卖了妹妹的,也有是为还赌宅的……横竖是缺钱了就能卖,这也是身为女孩子的悲哀。这些被卖的多是家中的长女,出生于贫苦之家,从小就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帮父母照顾弟妹,打柴、干农活,一旦遇到荒年卖儿卖女的时候更是首当其冲。
一个丫头道:“我们还是好的呢,有的人贪图银子多便女儿卖入青/楼的也不少呢。虽然能多卖一倍的钱,可是那人的一生也就毁了。”
“还有这么丧良心的父母?”黛玉似乎很生气。
“这有什么,人啊,被逼到绝路上什么事做不出来?”一个丫头嗤笑道。
黛玉听了沉默半晌,暗暗决定回头得查查府里到底还有多少人是身世可怜的,以后能多照料就多照料点罢。
当晚,黛玉满怀心事的睡了,第二日一早就被太后召进了宫,同行的还有贾敏,黛玉已经隐隐的觉察出什么。果不其然,用了午膳之后,太后便说起黛玉和柳逸轩的婚事,她怕黛玉在这会不好意思,特意打发宫娥带她去御花园赏花。
贾敏道:“太后说的是,可是玉儿太小,还是个孩子,我怕她进了王府什么都不懂,打算让她在家里多学两年离家的本事,也省的嫁了人后处理不好家事让人耻笑。”
贾敏说的很谦逊,太后却明白是打算多留女儿两年的意思,黛玉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还能不知道她从六七岁就帮着贾敏理家,其才干不在贾敏之下,何来处理不好家务之说?但她虽心里明白,却也不好挑破,黛玉那么一个好丫头,突然就要嫁出去,这事搁谁身上谁也不舍的啊!如果是她的亲孙女,起码她得留到她十七八岁。可如今情况不是那样,黛玉是她未来的孙子媳妇,她就巴不得早点娶回家的好。
婚姻之事不比其他的,须得双方心甘情愿才成,权势在这里起不了作用,如果非要用权势速成,终究会留下隐患。林如海夫妇心里不舒服,黛玉心里就不会好受,那她宝贝孙子能好到哪儿去?
因此太后没有说什么,只是委婉的表达一下让贾敏回去和林如海商量商量,尽快定个日期的问意思。
太后发了话,贾敏回去自然得和林如海说。
林如海没料到太后这么急。他是皇家的臣子,太后是圣上的生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