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重生之黛玉-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楼重生之黛玉
作者:山村漠漠


文案

万念俱灰、含恨气绝的林黛玉睁开眼,回到了六岁的时候。
弟弟没死,母亲没死,连父亲也比前世健朗许多。
自己还拥有了某些了不得的能力,似乎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进行。

可是……
面对避女子如蛇蝎的夫君,林黛玉表示压力有点大——
咦?等等,你不是不近女色吗?

内容标签:红楼梦 古典名著 重生 异能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黛玉 ┃ 配角:柳逸轩,林如海,林晟玉,贾敏等 ┃ 其它:红楼梦,四大名著

晋江银牌编辑推荐:

    林黛玉重生,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父母健全不说,还有一个可爱弟弟,再找一个会疼人的夫君,安安乐乐和和美美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至于贾府,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作者文笔优美,叙述流畅,从女主的童年开始,一步步铺垫,引出男主,过程跌宕起伏,期间穿插着众配角的成长和转变。尤其是女主一家潺潺的温情,令人动容。全文结构合理,既有琐碎的生活日常,又有恢弘的战争场面,很有代入感和趣味性。
==================

☆、第1章 黛玉重生

  阳春三月,正值江南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际。
  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空气中似乎都洋溢着一种生机之气。若说江南草木之繁茂,人烟之阜盛,无过扬州者。而扬州城中最精致美妙的别院当属巡盐御史林海府中的花园。林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祖上曾袭过列侯,至如海方从科举出身。林家世代忠贞,虽是钟鼎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林如海高中探花后便被皇帝引为心腹,出任要职。
  林如海夫妇均为恬淡文雅之辈,爱读书侍弄花草在扬州城也被传为美谈。林府的花园奇花异草,数之不尽,每到初春时节馥郁芬芳,香飘数里,常常引得行人驻足。
  此刻,花园的亭子内,一粉衣女孩正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此人正是林如海之女林黛玉,年方六岁。
  “姑娘,外头冷,您大病初愈,倒是回屋歇着的好!”说话的是林黛玉身边的二等丫头,名唤雪雁的。她是去岁林黛玉就学时,贾敏作为伴读丫头拨给女儿使用的。
  林家一向人丁单薄,林如海夫妇年近四十始得一女,自然看重。谁知女儿出生后不过一年的功夫,竟又添了儿子,使香脉得继。两年之内,儿女双全,也算了了人生一大憾事。想夫妇二人成婚数年,膝下一向寥落,自女儿出生,万般事务便都顺遂起来,自以为此女乃携福之人,愈发爱如珍宝。又因她自小体弱,不免多费些心,倒比儿子更加珍视起来。眼看着年纪渐渐大了,便也欲她读些书、懂些道理,特意请了西席教训女儿。
  黛玉微微颔首,扶着雪雁的手回了屋子,坐下后仍在思量。
  真是奇哉怪也,自己明明是死了的,在金玉良缘终成,贾府一片喜庆热闹之时肝肠摧断、含恨气绝。临死的一刻,生命的轨迹在脑海中回放,从出生到结束,每一点每一滴,她才发现自己最眷恋的还是一个家,最不能忘怀的仍是幼时被父母呵护宠爱的场景。枉自己虚度了十几年光阴,竟到死前那一刻才看明白,仿佛大彻大悟般,对宝玉的种种痴念,也已随风飘去。
  想通了这些,其他的也就不算什么了。因此,林黛玉闭眼那一刻是安详而毫无奢望的。
  她以为这便是终结,可没想到一睁眼竟回到了自己六岁的时候。这让她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的感觉,以为不过是自己的幻想或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从未听过人死了还能重头再来的。不过后来也就释然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既然自己能有如此奇遇,也算老天眷顾,不可虚度了此生。人死过一回,多多少少会有些觉悟。如今回头再看,以前放不下的,竟都不算什么。
  前生误将满腔的痴情错予了宝玉,落得那般凄凉下场,似乎也不算什么了。今生她可要擦亮了眼睛,万不能再重蹈覆辙!
  经过几天的观察林黛玉发现自己如今所处的并非记忆中六岁的地方,从房宇的建筑、人情风俗到家中的奴仆都与前世有很大不同。记忆中扬州的府邸虽也精致典雅,却不如此处恢宏。人也跟记忆中有些不同,父母似乎比上一世的年轻了几岁,还有……
  “姐姐姐姐……晟儿来看你了!”随着一句清脆的喊声跑进来一虎头虎脑的小公子,由于人小步子又急,差点被门槛绊倒,丫头们吓得纷纷乱叫:“我的哥儿,您也慢着些,姑娘在那坐着又不会跑。”来人正是林黛玉的嫡亲弟弟林晟玉,年已五岁。这也是与林黛玉记忆向左的意外事之一,上一世林晟玉是三岁上夭折的,这里却活得好好的。
  “晟儿,以后可不许这么冒冒失失的,失了礼数事小,跌伤了看你疼不疼!”林黛玉边说边扯了弟弟在自己身边坐下,拿手帕子擦他额上的细汗。
  “姐姐教训的是,晟儿知错了。”林晟玉低了头乖巧的说。
  黛玉笑着抚了抚他的头,道:“这倒也不算不上错,你只以后小心些罢了。”上一世由于弟弟早夭,林黛玉对他的印象很模糊,却常于午夜梦回时听他甜甜而兴奋的叫着“姐姐”。这些于前世的自己,皆是奢望。如今重获新生,又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她心愿已足。
  姐弟二人正说话,小丫头提了一个新鲜花篮进来,里面各色鲜花争耀夺目。林晟玉抢上去接过,献宝似的捧到林黛玉面前。“姐姐,瞧瞧这花篮,这些花和枝条都是我亲自采来,拜托雀儿姐姐编来送给姐姐的。”
  “你呀,又淘气!”林黛玉接过花篮,看到林晟玉满脸期待求表扬的表情,不由莞尔,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道:“这花篮委实好看,你倒有心了。”
  “真的?”林晟玉满脸兴奋,“姐姐喜欢就好。”
  黛玉命丫鬟把花蓝挂好,又命端来许多新鲜果品给林晟玉吃,姊弟二人闲话。不多时贾敏来看黛玉,二人忙起身见礼,贾敏便一手拉了一个至软榻坐下,揽在怀里细细抚摸。又问黛玉饮食,这两日感觉可好等话,黛玉都一一答毕,又道:“我已大好了,母亲不必忧心。”
  “这就好,这就好……”
  贾敏拍着女儿的手,断断续续的重复着这句话。实是林黛玉这次病的太过突然,也太过凶险,大夫请了无数,均是束手无策,把林如海夫妻吓得不轻。贾敏倒还好,林如海简直都有些神经质了,常常半夜三更便要派人瞧女儿睡得安不安稳,不然便无法成眠,白天又有公事。如此日夜忧心,不过月余便足足瘦了一圈,看得贾敏止不住的心疼,日日烧香拜佛为这父女俩祈福。
  对此,贾敏倒有些奇怪,世人多宠爱儿子,她家老爷则相反。
  林府人多口杂,又是这扬州城中的贵宦,有些消息传到外面,外人也都当件稀罕事来听。原因无非是林如海对女儿万般呵护,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有求必应,似乎唯恐委屈了她;对儿子则是另一种情形,俨然是个严父。
  他想的也有些道理,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贴心,自然要宠着点。至于儿子,承担着继承家业的重任,理该严厉些,不然养成个纨绔子弟,何以支撑门楣?况且林黛玉体弱,常常便要生病,父母自然也更关注些。
  贾敏察觉女儿身上有些凉意,便令丫鬟拿来手炉给她抱着,又嘱咐道:“外面凉,你病刚好,万不可出去吹了风,且在屋里奈几天,着了凉旧病复发可不是玩的。我新得了一个棋盘,最是精致不过的,回头打发人送来,你若觉得无聊,就跟丫头们下几局或是看看书都行。万不可贪外面一时新意,误了自个儿的身子。等你好了,天也暖了,外面多少风景看不得?”
  黛玉听了,心下感动,便一歪身倒在贾敏怀里,说:“母亲说的有理,女儿都记得了。”
  正说着林如海进来了,贾敏忙起身相迎,黛玉姐弟也都行礼。林如海笑呵呵的抱起林黛玉,道:“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只是这整日闷在屋子里也不好,玉儿可每日正午日头正盛时出去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必对身子有益。”
  “爹爹,你公务不忙了?”
  林晟玉扯着林如海的袖子,巴巴的望着。林如海便将他也抱至膝上,笑道:“忙,如何不忙?不过,瞧你和你姐姐的功夫还是有的。”
  林黛玉被父亲抱在膝上还有些不习惯,她骨子里到底是十几岁的少女,虽也想跟父母亲近,但如此……到底别扭,有些坐立不安。林如海有所察觉,还当她不舒服,不由蹙起了眉头,担忧的问:“玉儿,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可要大夫瞧瞧?”说着便要命人去请大夫,黛玉忙拉住道:“且慢,女儿并无不适,爹爹不必忧心。”
  林如海又仔细看看,女儿不似说假,才放了心。

☆、第2章 异能初现

  这日正午日头正好,暖阳斜照。
  林黛玉忆起前日父亲吩咐多走动走动晒晒太阳的话,又兼自己也确实在屋子里闷得无聊,便披了大红猩猩毡到花园闲逛兼看风景。太阳暖烘烘的,照在身上极是舒服,全身的毛孔像是舒展开来一样,如沐温泉之中,连往日的病体也觉轻了几分。林黛玉也不知是何缘故,但觉只要沐浴在阳光下,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感觉,似乎那些光华正透过皮肤进入自己的肌肤里,然后氲散开来,滋养着自己的身体。
  林黛玉在花园里逛了一圈,不仅不觉疲乏,反倒精神了几分。
  回了自己居住的小院也并未马上进屋,而是命人搬了软榻,躺在院子里晒太阳。她自小身子便弱,这次又大病一场,人参肉桂的调养这几日,还只觉有些头重脚轻。却不想今儿被太阳一照,竟是百病祛除,比那些良药好上千百倍,看来果然不能整日闷在屋子里。
  “外头有风,姑娘还是回屋里歇着罢!”林黛玉刚躺了一会儿,大丫鬟翠竹便劝道。。
  “无碍,晒晒太阳我倒觉得身子好多了,这点子风不碍事。”
  翠竹抿了抿嘴,思索半天,躬身退下,黛玉问:“你做什么去?”翠竹回头笑道:“姑娘是金贵身子,可出不得一丝差池,奴婢让人搬架屏风,好歹挡着些。”
  “偏你事多!”林黛玉看了她一眼,心知自己若是不允;只怕还有得聒噪;便笑道:“且去吧,别挑太大的,不可挡了我的日光。”这翠竹是从小跟在林黛玉身边伺候的,人品自是没的说,难得的是稳重谨慎,心细如发,旁人想不到她往往都能想到,服侍黛玉很是周到。偏上一世林黛玉进京之时贾府来接的人说一切伺候人手都已备置妥当,不必姑娘费心等等,才把众多用惯了的人手留下,只带了雪雁和王妈妈,不想因此而被人小瞧了。
  翠竹打发人去了,复又回黛玉身边伺候。不多时,果有几个婆子抬了架四扇小巧玲珑的花鸟屏风过来,安置好之后即便退下。
  林黛玉惬意的躺在软蹋上享受着日光浴,渐渐的便昏昏欲睡起来。等她再有知觉,已经躺在床上了。睁开眼那一刻林黛玉吓了一跳,六只眼睛巴巴的盯着她,她爹的她娘的加上她弟弟的。还不等林黛玉说话,林如海便激动的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声音带着微颤,“玉儿,你可算是醒了,醒了就好,醒了就好,为父……”说到这林如海有些动容。
  “爹爹,我怎么了?”黛玉眨了眨眼,自己不过是睡了一觉,怎么大家都如此紧张?
  “你晕倒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大夫也诊不出原因,可吓坏了你爹爹!”贾敏说着不觉红了眼眶,叹了声“我苦命的儿”,又问:“你现在觉得怎么着,哪里不舒服?”
  “劳父亲母亲操心,倒是女儿的不是,女儿现在觉得很好,方才也没觉得不舒服。你们不说,我还以为只是睡了一觉呢?”
  不过林如海终究是不放心,又叫大夫诊了脉,说并无大碍,开了些滋补的药。
  此事暂且告一段落,林黛玉却总觉得自己与原来有些不同。好像更耳聪目明了些,整个小院丫鬟的说话声都如在耳畔,连小院外树上的枯叶也能一一分辨。她隐隐的觉得这些跟自己晒日光和晕倒都有关系,但具体是怎么样她也说不清楚。不过,总归不会是坏事吧,她想。
  随后的几天,林黛玉便常常去晒太阳,身子也是一日好似一日。最近她发现不仅是日光,似乎月光也对自己有极大的好处,难道这一世自己是传说中可以吸收日月精华的体质?
  这些念头也不过是一闪而过,林黛玉并没有十分放在心上。毕竟此种想法太过玄妙,一般人也只当个笑话来听罢了。最近有一件事压在她心里久久不能释怀,还有三个月便是上一世母亲贾敏去世的日期。虽然今生与前世不同,弟弟林晟玉也并未夭折,长到五岁也是活蹦乱跳的。但意外之事有一未必有二,她不能赌命运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自己光顾,而必须做出些努力。
  前世贾敏是心口疼急病而死的,林黛玉从前博览群书,医药方面也略有涉猎,知道这种病若救治及时且用药准确还是有希望撑过去的。
  这些日子林黛玉没事便躲在林如海的书房,翻阅医药典籍,得知苏州有一家药铺做的安神丹治心口疼有奇效,便打定主意定要将这丹药寻来。偏自己如今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苦无门路,又不便将前情往事对父母讲明,不免心中焦急,思忖多日打算从给自己瞧病的大夫下手。
  这日诊过脉,黛玉便向大夫打听着安神丹之事。大夫只当她小孩家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丹药名,好奇要找来看看,可巧自己不久前才托人带了几丸,便给了黛玉两丸。黛玉喜之不尽,让丫头多多给了大夫银子才罢。
  此后黛玉便时常伴在母亲身边,连书也不去读了,唯恐出了什么差池。
  不过,每日的晒太阳晒月亮的习惯倒还维持着,耳聪目明身轻如燕的感觉也越发明显。这使得林黛玉自己也不得不重视起来,虽然还不知道原因,但如今已然确定,日月光华确是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好处。如今渐渐进了夏日,日光愈发浓烈,她每日沐浴其中一个时辰,便觉浑身充满了精力。
  林黛玉回到自己的屋子,屏退众人,方打算歇息片刻,转眼看到墙壁上挂着的一个柳条帽子,不由莞尔一笑。说是帽子,不过是柳条编的一个圈。几日前,林晟玉兴冲冲的拿了这个草帽来送给姐姐,说是自己亲自编的,还缠着林黛玉在头上戴了好一会儿才满意而去。
  如今,帽子上的柳叶已经枯萎,由原来淡绿而转为枯黄。
  林黛玉取下帽子,拿在手里把玩了一番,暗道:这柳条若能永远都是碧绿色的该多好!
  接着,令人诧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
  手中的枯叶渐渐有了光泽,慢慢竟真变成了碧绿色!
  此事太过匪夷所思,林黛玉一惊,柳条帽“扑腾”落在地上。她不敢置信的盯着地上碧绿的每个叶片上都散发着生机的柳条帽,一步步的后退,“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不可能!”
  “姑娘,您怎么了,可要奴婢进来伺候?”翠竹在外面问道。
  林黛玉猛地一怔,忙道:“不,不用了,我这里无事。”她迅速弯腰捡起柳条帽子,塞到不起眼的角落。仍是心有余悸,自己坐在床上蹙眉,毫无疑问,柳条这般奇异的变化是因为自己。如果说刚刚还是太过于震惊以至失态的话,此刻的林黛玉已经恢复平静。死而复生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虽如此说,她仍觉得枯木逢春这种事太过奇异,自己还得好好想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至如今,林黛玉已经确定自己与旁人是不同的。死而复生,超凡的耳力眼力,还有今日这事,哪一件似乎都无法用常理解释。当务之急还是验证验证自己是否确有令枯木逢春之能力,或许今日只是一个意外?
  她当即便去外面取了几段枯树枝,可惜用尽了办法也并无丝毫的改变……
  随后几天,黛玉都有些昏昏沉沉的。

☆、第3章 黛玉的思量

  反复试验了几天,林黛玉觉得自己似乎是可以储存能量,但具体怎么使用,还需一定的窍门。而如今这窍门自己尚未掌握,那日不过是意外之下的触发,再想重现,一时半刻怕是实现不了。
  不过林黛玉并未灰心,世上万物,别管是什么,只要有一定的规律,便总有能弄明白的一天,倒也无需着急。
  近日,林府中来了一位贵客。林如海特意吩咐打扫出一个院落给贵客居住,还让林黛玉姐弟去拜见。林黛玉照父亲的吩咐管那人叫世叔,得了好些见面礼,其中有一块上好的一看便价值不菲的羊脂玉。这人她前世未曾见过,但瞧着不似坏人,生的器宇轩昂的样子,想来出身也必不凡,言语行动间倒跟自己家很亲近似的。
  随后几天林如海便跟这位贵客进进出出,忙的脚不沾地。
  林黛玉知道他们忙的是公事,自己不好过问,但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便趁着一日闲聊向贾敏打听些缘故。“母亲,爹爹忙什么呢?女儿都有几日未曾见他了!”黛玉问。
  “还不是押运盐课银子的事!”贾敏抿了一口茶,轻轻放下小盖碗,缓缓坐起身,“每年也就这个时候最忙,江南是主要产盐区,其中尤以两淮地区产量最大,每年仅两淮盐课便占国库收入的三成以上。好几百万两的银子,都得按时送到京城,沿途不知多少人打这银子的主意呢。老爷蒙圣上信任,任此要职,自然是半点也马虎不得。饶是如此他还每日去看你呢,你呀,睡得早,不晓得罢了。”
  听了这话林黛玉不仅诧异,也有些动容,道:“母亲,你劝劝爹爹,让他照顾好自己,莫要过于操劳。女儿如今好得紧,也无需担忧。”
  贾敏笑道:“你放心,你爹爹他有分寸。”
  “那位世叔是何人?我看爹爹对他的态度很是恭敬。”想起前几日见的贵客,林黛玉有些纳闷,“可是押运盐课的钦差,是不是等他走了爹爹就有功夫陪我了?”
  贾敏一怔,盯着林黛玉看了一会儿,悠然笑道:“你这孩子,倒给你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不过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江南这地界儿,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风平浪静……”说到这她突然顿住了,叹口气,含笑摇摇头,“唉,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你还小,有些事便是如今告诉你,你也未必明白。好孩子,别想太多,那位贵客是有些身份,倒也不必过于拘谨,只当是你爹爹的一个旧友就罢了。”
  黛玉点头道:“我明白了,母亲。”
  贾敏也不由暗自点头:真是个聪明孩子。
  林黛玉又跟母亲闲聊了会子,吃了午饭才回自己居住的小院子,摩挲着根枯树枝琢磨的功夫翠竹进来报说:“姑娘,贾先生打发人来问姑娘的身子,询问何日上学。”
  林黛玉这才忆起自己这一病倒好些日子未曾上学了,难怪先生问起。
  提起先生贾雨村,就不免想起他前世所做徇私枉法草菅人命之事,林黛玉心下并无好感。虽说世人皆是从小被教育尊师重道,可先生无德,亦很难令学生信服。虽如此想,林黛玉倒是认可贾雨村的学问还是不错的,奈何人品差了些。况且目前也并无其他合适的老师,又正值盐政衙门最忙之时,不好拿这些小事去烦父亲,只有先跟着他读书了。
  思及此,林黛玉道:“你打发人告诉先生,明天便开始罢。”
  林晟玉如今也已五岁,到了进学的年纪,贾敏闻听黛玉要去上学,便打发人告诉说让晟玉也跟她一起,先缓过这段时间再另请老师。
  黛玉觉得很不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走到哪可都被人打上标签了。自己一个女孩子还好说,影响不大。晟玉可是男子,以后进了仕途,有一个徇私弄权德行有亏的老师,名声可就彻底臭了。若再牵涉出些其他事,到时候就不仅是仕途坎坷的问题,说不定连性命都堪忧。再者前世贾雨村就喜欢拿着自己的名声招摇,把曾在巡盐御史林如海家做过馆挂在嘴边,今生她可不想把弟弟的名声也陷进去。
  因此,倒是不要让晟儿跟他读书的好。
  想着林黛玉忙去了贾敏的正院,禀说:“母亲,先生教我一个已经够费心了,再添了晟儿那淘气鬼,怕是顾不来的。况且咱们当初请贾先生时说的是只教我一个学生,如今平白无故又多出一个,外人不知道的还只当咱们府里小气,给一份儿束脩倒要人家做双倍的事呢?”
  贾敏听得不由笑了:“怎么,咱们府里是缺那点束脩的,多给他一份儿不就是了?”
  “可是晟儿还小呢,目前就是启蒙,很不必费这些事,我来教就行。先生喜欢游山玩水,我们也不好再添负累,扰了他的雅致不是?”
  “说这么多,我看你就是舍不得弟弟受苦!”贾敏笑道,“也罢,就让你先教着,不过不许纵着他淘气。《三字经》、《百家姓》这些都是晟儿学过的,你再教些别的,半年内先把《弟子规》和《千家诗》读了,半年后再让老爷给他请老师。这些你都行吗?”
  林黛玉道:“母亲放心,这些我都读过,没问题的。”
  于是林黛玉开始了上午上学,下午教弟弟的生活。好在林如海夫妇并非迂腐之辈,又兼他们都小,功课不限多寡,且由着他们闹。先学的是《弟子规》,林晟玉很聪明,不过几天的功夫便背的滚瓜烂熟,还能引经据典,说出不少自己的看法。这令林黛玉有些意外,对弟弟的教育也越发上了心。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千家诗》也学完了,林黛玉便将那经史子集也讲给林晟玉听,姐弟二人有时还能探讨几句。
  “姐姐姐姐!”
  林晟玉兴冲冲的跑进来,黛玉一眼就看到他腰间挂着的一个荷包。这倒不稀奇,怪的是那荷包正散发着一种刺鼻的异味。
  林黛玉扶住奔过来的弟弟,问:“晟儿,你这荷包是哪里来的?”
  “来的时候在花园遇见宋姨娘,她给的,姐姐可喜欢?若是姐姐诶喜欢就送给姐姐了。”说着便解下荷包,林黛玉接过凑近闻了闻,嫌弃的皱眉,道:“这什么荷包,怎么一股子怪味儿!”
  林晟玉也抢过来凑在鼻间嗅了嗅,道:“没有啊,姐姐,不过就是香味太浓了些。”
  “是有些香,还有些其他味儿,很是刺鼻的怪异之气,你没闻见?”林晟玉忙摇头,表示没有闻见其他怪异之味。林黛玉蹙了蹙眉,又把荷包递给丫鬟们,道:“你们也闻闻,可是如此?”丫鬟们一一闻过,都茫然的摇头,说出了香味并未闻出其他味道。林黛玉想可能是自己如今感知敏锐的原因,旁人没有自己的奇遇,无法察觉也是有的。
  虽然不知这股怪异之气究竟是何物,但她敏锐察觉似乎能致人精神萎靡,断不能让弟弟整日戴在身上。林黛玉便令翠竹收了,又拿出自己的荷包,道:“晟儿,这荷包是姐姐绣的,你戴这个。”
  林晟玉很高兴,说林黛玉绣的比宋姨娘给的好看多了,味道也好闻。
  林黛玉笑说:“你喜欢的话,以后姐姐还给你绣。”
  “真的?”林晟玉兴奋的手舞足蹈,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姐姐绣的荷包香香的,跟别人的俗香不同。就像……就像新长出来的叶子的清香,闻起来舒服极了。姐姐,你能不能给我做个香袋?”
  林黛玉听了不由失笑:“你才多大,就知道什么俗香雅香的?”
  “就是不一样,姐姐做的别人根本做不来!”林晟玉以为林黛玉不相信,一时急的红了脸,梗着脖子辩驳不住。
  “好了!”黛玉笑着拉拉他的胳膊,“不一样就不一样,你急什么,瞧,这额上都急出汗了。这荷包你先收着,过几天姐姐就给你做个最精致的香袋如何?”
  “谢谢姐姐,晟儿最喜欢姐姐了。”五岁的林晟玉卖萌卖得毫无压力。
  至晚间,黛玉于烛下细细研究那怪异的荷包,不知不觉便昏昏沉沉,恍恍惚惚来至一个奇异的所在……

☆、第4章 不可避免的

  林黛玉恍恍惚惚飘飘荡荡来至一个奇异的所在,自顾一看,不知不觉中已恢复前世的少女模样,一瞬间竟让她有一种近日所经历的不过是幻想的错觉。横亘面前的是一条怪异的小河,河内星光点点烟雾飘渺,极是宽阔,似乎无穷无尽般望不到头。她沿着河岸行走,觉得眼前这一切熟悉无比,好像自己曾无数次在此处徘徊,却又忆不起自己究竟何时来过此处。
  正走着,突然背后传来一道曼妙的声音:“妹妹可还记得此处?”
  林黛玉回头看去,一彩衣仙子御风而至,正笑吟吟的走来,不由驻足问道:“仙子是在叫我?”
  “正是,绛珠妹妹当真已将前尘尽忘?”
  林黛玉点头道:“我只觉得此处熟悉,别的就记不起来了,还望仙子告知。”
  “这倒也怪不得你,你下世为人,便将此处的记忆封印。我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此乃灵河岸边绛珠妹妹化形之处。”那仙子指着河边的一处说,“此处原有块三生石,妹妹前身便是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因蒙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下界还泪。殊不知妹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灌溉之恩须还,却不知尚有一段救命之恩要报。”
  林黛玉本是聪慧之人,听了这缘故便明白她说的还泪便是还给宝玉了。听这仙姑的意思自己还有一段救命之恩要报,难道自己两世为人都是为别人而活?她可不想如此,凄苦一时还不够吗,竟要她两世都背上这么沉重的包袱?想想心中便不舒服,因道:“即使有救命之恩,那也是对绛珠仙草,于我又有何干系?”
  警幻道:“妹妹莫急,且听我细细说来。妹妹的救命恩公便是三生石,三生石乃天地孕化,屹立在灵河岸边万万年,日夜吸收日月精华,通了灵性。绛珠仙草依附三生石而生,日日得三生石灵力滋养方能逐脱草木之胎。在一次天火肆虐中三生石为救绛珠仙草而将灵力耗了大半,不得已陷入休眠,才有神瑛侍者灌溉之事。妹妹下世不久,三生石即追随而去,这段因缘还要妹妹去了结。”
  林黛玉听了半天不语,抿了抿嘴,问:“我真是绛珠仙草?”
  “千真万确。”警幻缓缓转头,目光淡淡的看不出情绪,悠悠的道:“你也发现自己有些特殊能力了罢,这便是源于绛珠仙子的法力,却又有些不同。原本你该是还泪之后便与三生石重逢的,无奈时空发生了错乱,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好在如今一切已经恢复,后面的随其自然就好了。妹妹且不必说报不报恩的事,此乃天意,非人力可逆转的。”
  警幻毫不担心绛珠仙草和三生石能否相逢的问题,二人乃天定姻缘,自有定数。
  “我竟是一棵草?”林黛玉一时有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