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赦(红苓)-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贾政发奋地教导出童生,举人,进士的时候,曾举人带着大包小包地东西进京了,赖管家带着人在码头上迎候,这是大爷的师弟,虽然出身贫寒,可是学识,人品的大爷都是称赞过的,这以后若是出头了,也是大爷的助力,所以老爷为了表示对他的器重,打发了自己前来迎接。
曾举人面对自家师兄时都能做到不卑不亢,更何况是面对豪门家仆呢。
他不高看自己,也从不看低自己,如今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了,自己很快地就能摆脱曾经的苦难了。
曾举人将师兄的手书亲手地交给了代善,代善又问了几句儿子,孙子的情形之后,这才让他去休息了。
这接下来的几日,曾举人去了张家,去了林家,甚至还去了几次的文会,结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虽然林母对于贾家众人不大喜欢,可贾赦是个奇葩,现在老人家手中捏着苏州的特产小吃,对着贾赦满口的称赞,对着贾敏,也和善了许多,
“亲家大侄子也太是实诚了些,这也就是实心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提别的,我现在念着的可就是咱们府上的那两颗桂花树了,桂花糕,桂花蜜,还是南边儿好啊!”
贾敏也知道人家不需要自己的回应,可是半天了她也没再说话,贾敏抬头望过去,发现婆婆已经握着半块儿的桂花糕睡了过去。
她虽然年岁不大,可家中也是奉养过老人的,祖母临去世之前便出现过这样的症状。
第二天,贾敏就将儿子送到了婆母的院子里,之前她用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脱,可是想想现在婆母的时日不多了,儿子送过去也就没有那么肉疼了。
林如海倒是不知道有这样的□□在,不过他还是各种的感激妻子,虽然后院也有两个母亲硬塞过来的通房,可是担心妻子受了委屈的林如海并未出现在两个通房的面前。
等再过上几年,悄悄地将这俩给嫁出去就成了。
现在儿子送去了母亲的院子里,林如海更愿意地黏着贾敏了,生怕她心中抑郁。
不过贾敏却是恰恰相反,反倒是豁达了许多,时常地和婆母二人带着孩子在外面花园子里走走看看。
婆媳关系倒是缓和了许多,感情也好了很多。
林母虽然不后悔自己曾经算计过贾敏,也不会有什么愧疚心里,不过现在既然她主动示弱示好了,林母也不至于非得和媳妇掐的死去活来的。
不管如何,贾敏毕竟为林家诞下了继承人,林承宗,这个孩子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是林家的希望。所以现在的林母也时不时地送两个自己的首饰啊毛料子这些的东西给儿媳妇添个首饰,做件衣裳的。
贾敏对着婆母也不见得真的有多孝顺,不过面子情他还是会做的,南方的吃食啊,老太太的新衣裳啊,抹额,甚至是鞋袜的她也会自己亲手做。
林如海现在才觉得自己真是跌进福窝里了,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好。母慈妻孝子慧,人一辈子所有的福祉他都有了。
瞧着林如海的表现,贾敏若有所思,人啊,表面功夫一定得做好了。
至于林母,有孙子在身边已经占用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了,至于其他的小节,她也不追究了。
当然,不管是儿媳真孝顺还是做样子,这样就成了。
不过可惜的是,人有旦夕祸福,林如海的幸福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半年的时间,林家老太太就病倒了。
这次,请的太医,大夫的各个儿地都暗示林如海,这是老病,非人力所及,所以还是早点儿准备后事吧……
林如海只觉得天塌了,自从父亲去世,便是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自己,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罪。
可是好日子才享了几天呢?
现在竟然就到了这一步,贾敏虽然震惊,可到底心底有数,虽然也挤了几滴眼泪,可更高兴的是,儿子要回到自己的身边了。
好在在丈夫面前,贾敏还是知道遮掩的,所以这些日子,她和林如海两人不假手于人地亲手照顾着婆母。
饶是这样,可林如海与贾敏的孝心并未能挽留林母的生命,林家挂白,林如海上了折子丁忧。
皇帝虽然惋惜,可林如海这种自己大力培养,以后要好生倚重,甚至是要留给下一任帝王的可造之材,是绝对不能有道德上的污点的。
再加上如今的林如海不过是五品罢了,皇帝又有什么好夺情的呢?
林家开始治丧,相熟的人家上门道恼,能帮衬的虽然不多,可也是大家的一份儿心意。
林如海虽然年轻,可林家的老人还在,这样的丧事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所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后宅的贾敏也是经历过祖母的丧礼的,府上也经历过大事儿的,所以并不慌张,各色的事情井井有条,倒是让上门的女眷们赞叹不已。
这位贾府的姑奶奶果然是个能耐人儿,倒真不愧是国公爷宠着长大的。
林母的“三七”之后,林家就扶灵南下,林如海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年的守孝生涯。
尽管事情发生的突然贾赦并不知道林母去世的事情,可等他们路过扬州时,贾赦夫妇却是早已候在了码头上。
想想大舅兄送去的那些苏州的吃食用品,并未让母亲留下遗憾,林如海对着贾赦的感激达到了顶峰。
不过他并非是矫情之人,所以只是将这份儿感激之情藏存在了心中,且等到将来再报答便是了。
林如海在苏州守孝的三年中,开始了自己的沉淀,他毕竟还年轻,少年得志,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儿,现在正好有了这么个机会,他开始沉淀下来开始学习了,又总结起了自己这几年为官的得失。
除了师友之外,他交流最多的便是离着最多的便是贾赦了。
贾赦自己也是有很多的困惑的,能为他解惑的人虽然也不少,可距离比较远,不跟林如海这样的便利,所以二人便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交流。
解惑的同时彼此也是成长地了许多,不管是贾赦还是林如海皆是如此。
这之后,二人保留了这样的习惯,不管是到了什么样的高位,他们谁也没有放弃这样的习惯。
当然,还有个张景湖,对这个二舅兄,贾赦一直都是推心置腹的,张景湖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大哥相较之后,他与贾赦这个妹婿倒更像是兄弟了。
张家之事,却也不是贾赦这个女婿能置喙的,所以他也只能偷摸地帮衬支持二哥一把。
至于张家老大么,他相信自己那个狐狸一样的岳父定然是会有很好的安排的。
张家老大自从上次张家遭难之后,一直都有些胆怯,总想着要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撒手,上面若不是有张阁老压着,谁也不知道他能惹出什么麻烦来。
贾赦叹息了一声,尽管知道这事儿完全不能怪他,可这种事情,总得当事人自己醒悟过来,否则的话,谁也没办法。
岳父总有离世的一天,他老人家不可能永远地护着他,护着张家的。
这些事情张景湖自然也是明白通透的,他明明可以高升回京的,可仍旧留在了地方,为的是什么呢?
反正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贾赦很想让二哥从张家分出来,可是这种事情却不是自己这个女婿能说的。岳父虽然睿智,可总也有看不通透的地方,这兄友弟恭,家族团结,兄弟齐心,这是他晚年的希望了,所以很多事情他自己心知肚明的,可并不愿意承认,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总有懂事儿的一天。
这样的事情张氏也从母亲的抱怨中知道的,她和贾赦的立场一样,她是出嫁女,除了希望两个哥哥能省心点儿之外,也只能希望父亲能早日想通了。
这样的事情虽然对二哥不公平,可她又能如何?
尽管她和二哥的关系好,可是事关家族大局,却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张家的这些事情贾赦如今已经不大操心了,不过偶然在听到媳妇儿叹息时用好话哄哄她就是了。
张氏如今怀着孩子,精力也不大足,所以念叨上两句之后也就算了。
贾琏是在年底到这个世界上的,伴随着阴雨绵绵,来到了这个并不温暖的世界上,却是让贾赦夫妇欢喜极了。
这个孩子是个乖巧的,张氏没费多少的功夫就生下了孩子,她在喝了几口小米粥之后才睡过去的。
☆、第78章
添了个新生儿固然可喜,不过贾赦还是面临着不少的麻烦的,比方说自从圣人南巡之后,金陵甄家似乎是骤然发现这扬州城竟然还有个世交,通家之好的子侄一般,奉圣夫人三天两天地就会打发人来送点子东西过来。
送东西也就罢了,而且人家姿态放的极低,送的东西不是给孩子的便是给张氏的,都不是金贵之物,可偏生能看的出来,都是极为用心的,这样一来,贾赦还真是头疼了。
流氓有了文化果然可怕的紧,一时半会儿地贾赦还真不能和甄家就撕破脸,许是日后皇帝不待见甄家的紧,可是对于这位奉圣夫人,不仅是当今,便是下一位的帝王也颇多看重,若不是以为有老太太的缘故,指不定甄家会落的个什么下场呢。
贾赦头疼了,张氏虽然有些不明白丈夫为何这般地提防甄家,可她现在在月子里头,能做的也实在是不多。
在江南这般繁盛地界儿,可是盛行着不少的风流韵事呢,比方说包戏子啊,彼此之间送瘦、马,再不然就是送养女这些的。
贾赦尽管到江南一年多了,可因着他自己和张氏的家世都挺显赫之故,是以并未有人做出这种膈应人的狗屁事儿。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这种想通过女人巴结上贾赦之人存在了。
上司下属的都有,毕竟他的身份特殊,如果真的能和他拉近关系,实在是一件大好事儿。
当然,这种事情一定得极有把握了才会出手,最起码要保证十成十的成功,不然的话,大家宁愿保持这如今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省的结仇了。
甄家嫡支清明,可并不代表人人都清明。
主家忙着和贾赦搞好关系,拉近距离,这就有不少体擦上意,想要帮忙的旁支在的,尽管并不受家族重视,可是依仗着甄家的名头,还是能让他们在江南混日子的甄家的爷们儿并不少,每个家族都有这样的存在,不止只是甄家有。
不过能坏了嫡支的事儿,让他们憋屈赔情的,这般的旁支还真少有。
贾赦接到了一位甄三爷的贴子,说是请他吃酒,这帖子实在是拒绝不了了所以才会应下的,这位甄三爷就跟牛皮糖一样令人生厌,可到底不好轻易撕破脸。
盖因这位一点儿爷们儿的气概都没有,膝盖软的面条似的,时常地卖苦情,眼泪忒是不值钱,所以尽管不少人瞧不上这位,也不屑与他往来,可是看在甄家的份上,不能撕破脸,只能虚与委蛇。
这位虽然风评不大好,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是个聪明人。
这位甄三爷也不知道想干甚么,总之是盯上了贾赦。
今儿送帖子看戏,明天送帖子赏古玩儿,再不行便是他的生辰,家中父母的生辰,岳父母的生辰,总之名目繁多,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便是甄家嫡支的几位爷们儿贾赦也不愿意搭理呢,更何况这位还是旁支的呢。
所以每次送来帖子,贾赦都令人准备上厚礼,然后告罪,府衙差事繁忙,不然本人小恙,家中有事儿,另有宴请,早有安排,总之为了拒绝这位甄三爷,贾赦觉得自己的脑细胞快要死光了。
扬州这么一亩三分地上不知道这位甄三爷的还真是不多,被他缠上能摆脱的也是不多,尽管很多人瞧不上这位甄三爷,可也佩服这人的面皮之厚,似乎就没有什么他办不成的事儿。
所以自从甄三爷第一次送了帖子给贾赦之后,众人就已经在等着瞧好戏了。
饶是这位甄三爷花样百出,可是贾赦竟然也能不动如山地拒绝掉。这一次两次地倒是还好说,可是十次八次之后大家就更来兴致了,如今已经不是宴请不宴请的事情了,而是面子的问题。
明明两府是世交,难道真的要因为甄三爷这种东西生了嫌隙?
总之很多人都在关注此事。
今日这位甄三爷送了帖子来,说是请贾府众人去听戏,张氏已经出月子了,在府中待的久了也是挺无聊的,自己府上太小,养戏班子太费钱,所以贾赦为了让自家媳妇儿解闷儿,竟是一口地就应下了。
这下子大家觉得无趣了,还以为这个世界上能有人拒绝的了甄三爷呢,看来贾大人也不行啊。
大家难免地有些失望,失望之后又开始琢磨贾赦为何要答应此事了,毕竟没道理的,是不是?
不过众人甭管如何地揣摩也没用,贾赦带着妻子去了甄家的别院。
江南的园林大多数都是繁复精致的,和北方的粗犷大气完全不同,这样的园子,总之能让人发现乐趣,不会觉得厌烦无趣。
甄家的别苑外表朴实,可内里却是大有不同,贾赦依着自己半吊子的水平四处地瞧了瞧,对比了一下曾宁奢靡的大观园,仍旧是忍不住地点点头,这位甄三爷看来还真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当然,面皮如此厚之人,本也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既然下了帖子说是看戏的,请的自然不是一家子,官场上不少的同僚许是无聊好奇,大部分人竟都出现在了这里。
贾赦在脱离了正是场合之后,表现地有些傲慢,对着其他人,哪怕是主人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
听戏捧角儿,这一套他简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曾经年少的自己和那些人搅和在一起,还真是没少闹腾,如今再想起来,倒是有些恍然。
大多数的名角儿都是出身江南的戏班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身姿婉约,声调儿缠绵,这样旦角儿没有十来年的□□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的。
台下轰然叫好的人中也包括贾赦,甄三爷瞧着贾赦看戏看的认真,嘴角的笑容忍不住地又多了几分。
大哥将自己放在扬州可真不是来吃闲饭的,为了甄家的以后,他愿意放弃的东西很多,对于他来说,甄家好自己才好。
贾家与甄家虽然是通家之好,两家的关系一度也是极为亲厚的,可是最近这几年情况却是有变,不知道是那位国公爷的意思还是这位小爷的意思,总之贾府与甄家之间的往来虽然瞧着热闹的很,可没了之前的亲厚。
如今的甄家可不是当年还需要仰仗贾氏的甄家了,不提奉圣夫人,单单是宫中的娘娘和七皇子就能让甄家的富贵往后延续三五十年。
即便是太子新立,朝堂上人人都称颂太子贤德,有圣人之风。可是甄家却是谋划的更远……
想要达成更高更远的目标,那么就注定了甄家需要付出更多,到时候收获才会更大,一个承恩公能让天底下多少人打破脑袋去争去抢呢?
反正在甄三爷看来,这天下九成九的人家都甘愿头上吃饭的家伙不要去争取的。
甄家也不例外!
在帮着当今掌控江南的同时,甄家也在整合自己家的资源,为了将来,现在早早准备,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在官场上,钱财和人才是最要紧的两样东西,说实话,处在江南这个富贵窝里,甄家还真是不缺钱,可是人手就不一定了。
自家虽然也有几个能耐人,姻亲中也有几个出息的,不过这远远地不够,所以从现在开始将故旧亲朋,通家之好地都拉到甄家的大船上,这才是明智之举呢。
盯着贾家,或者说是盯着贾赦不放的缘由很简单,贾赦,贾家,张家,林家,王家,史家。
只要掌握一个贾赦,最起码便有五家就有可能会站在甄家这一边儿了。
可偏偏,贾赦是个滑头,软硬不吃,甭管大哥怎么示好拉拢,人家都有一种不动如钟的做派,似乎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一般令人无力。
大哥没法子了,或者说暂时还不能和贾家彻底地撕破脸,所以这才派了自己出马。
甄三爷通过了这将近半年的努力,总算是成功地将贾赦夫妇给请到了府上。
即便是今天不成功,可是还有下次呢,还有下下次呢,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呢。
甄三爷瞧着贾赦盯着台上的小戏儿看的认真,心下一动,有些时候男人指不定能有更好的作用呢,想想如今从闽地传过来的男风之好,贾赦摆明了不好女色的情况下再送个养女过去又有多少的作用呢?
这若是送个小戏子过去恼不得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第二天,贾赦就收到了甄三送来的小戏子,一起送来的还有卖身契。
贾赦蹙眉,不过也并未回绝,将小戏子转手回了京中,老爷子年岁大了,虽然有贾珠在身边,不过定然还是孤单的,所以送个小戏子回去给他解闷儿的话应该不错。
贾赦这样的举措不仅没让人抓着把柄,反而落了个孝顺的好名声,甄三心中是个什么滋味儿就唯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过既然收下了甄家的人,那么就真不能那么无耻地再和甄家远着了吧?
甄三想想即便是自己也知道拿人手短,更何况是未来的国公爷呢?
贾赦很可能会原级袭爵,这就说明了甄家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这样的一位实权国公爷,即便是不与他交好,那也绝对不能和贾家闹掰。
不过可惜的是,他们还是低估了贾赦的厚颜。
贾赦还是老样子,完全没有要和甄家更亲密的举动。
甄三爷:……
想想那个小戏子花了自己近千两的银子,他忍不住地有些肉疼。尽管甄家不缺钱,可自己缺钱啊。好在千两的银子大哥定然会给自己补贴的。
皇帝果然是个能耐的,哪怕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的事宜,可在第三日的功夫密信就搁在了皇帝的御案上了,看完了这里头记载的趣事之后,微微一笑,不得不说,贾赦是个聪明人。
代善对于儿子的孝顺自然是高兴的,可是甄家也忒不是东西了,竟然算计自家老大,想想自己和甄家老兔子之间的交情,现在的孩子啊,各有各的主意了,他还是少插手了,随他们去吧。
想想甄家老大那情深厚意的书信,代善笑的有些讽刺。
代善回信告诉甄应嘉,如今自己年岁大了,府中的事情都交给了孩子们,他含饴弄孙即可。
至于甄应嘉是个什么心思,他完全不想去猜。
甄应嘉心里虽然有些郁闷,倒也不至于和贾赦闹的不愉快,他们二人有胸襟,可并不代表别人也有这样的气度和胸襟啊。
所以不少人开始慢慢地找茬儿,甄家人找贾家的茬儿,可是想要找贾家的茬儿那有那么容易呢?
再者说了,他们也不过是些纨绔罢了,能有多少的本事?
没办法了,这些人就盯上了贾府的二爷,贾政。
这位尽管他们不一样,可比起他们来更加地不如,当个纨绔其实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可是贾政显然是个不合格的,想想当初贾赦的那个纨绔劲儿,再看看贾政,从一开始就是扭扭捏捏的,一副半遮半掩的做样儿,实在是上不得台面的很。
所以他们想要找贾政的茬儿,实在是容易的很,尽管贾政面上道貌岸然的,不过别人邀了他去参加这些人的吃喝玩乐,如今的贾赦也是不会拒绝的。
左右对于贾政来说,生活已经足够糟糕了,不是吗?
贾政很快地就和这些人打成了一片,开始称兄道弟了,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是次子就是庶子的圈子里,贾政很快地就找到了共鸣,找到了知己。
喝多了之后的贾政也会愤愤地抱怨上几句,虽然没什么用,可自己的心情却是畅快了很多。
就在不经意之中,贾政在外面的女人和男人也是越来越多了,露水姻缘这种情况也是越来越频繁。
可惜的是,贾政是个真的草包,竟是一点儿的也指望不上,实在是恼煞人了。
不过甄家还是和王家搭上关系了,王县伯想要给长子找个靠山,如今大肆地招兵买马的甄家可不就是最好的人选么?
在王子胜所不知道的时候,他被自家老爹托付给了甄家。
至于老二么,尽管仕途上没法子出头了,可是掌控着家族,给老大做助手的话,却是绰绰有余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不管是王子胜还是王子腾都不满意老爷子的这种安排,所以面和心不和的兄弟俩明争暗斗的更厉害了。
王子胜和王子腾之间的争斗贾赦肯定是要站在王子胜这边儿的,这辈子他是绝对不会给王子腾出头的机会的。
有贾赦在后面出谋划策使坏,王子胜又占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的优势,兄弟俩折腾了个半斤八两,一时之间倒是谁也没办法占了上风就是了。
这样也算是个平衡,至少在老爷子活着的时候是挺平衡的,至于将来么,王子胜忍不住地冷笑。
等老爷子离开,他第一个就将老二赶出家去,他没有这种兄弟,压根儿就不是兄弟,而是仇人!
透过这些举动,他也发现了贾政的异常。
贾政竟然想要翻身,这是多大的笑话?
贾赦想想,总觉得自己的弟弟有些傻,他就是那么善良的人?会让他有翻身的机会?
贾政竟然妄想在这些外人的帮衬下,自己能翻身,这不是闹着玩么?
这些人若是真的有能耐,有出息的话,怎么可能这么多年还是这么个无所事事的德行呢?反正贾赦是不信的。
不过饶是如此,贾赦也不想放纵他的举动,总不能让贾府成为别人的笑柄吧?这种兄弟阋墙的话题可实在是人人都爱看的戏码呢。
代善看着颓丧着脸的幼子,心中泛起了一抹无力来,这样的儿子真的有必要再拯救吗?
“所以你真的觉得是你大哥抢了你的,我亏待了你,是不是?”
这样直白的言语让贾政的面色更加地苍白,不过他并未反驳,这算是默认了。
代善这下子更加地无语了。
“行了,你回吧。”
代善一点儿也不想再和他浪费口舌,直接地打发了他。代善之前对于老大对于老二的那些举动也是有些气恼的,可是如今么,他反倒是觉得亏的老大当初当机立断,好好儿地培养着贾珠,不然的话,这二房以后可该怎么是好呢?
这次之后,老二索性就在府中待着吧,那些狗屁的文会,狗屁的交际往来完全不用再去了。
贾政的零用花销也从五十两缩减到了二十两了,这么点儿的钱,他就不相信还会有人和贾政的关系好到养着他的开销了。
如果真的是那样,他倒是要深究一下这后面的问题了。
想想太子的新立,这些人就已经开始不消停了,代善心中更是无语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呢,皇帝的身体康健,在位二三十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所以这些人到底也太心急了些。
不过贾家再不会陷入到那种境地中去了,他宁愿贾府慢慢地没落,也不愿意有那样大的起伏。
贾赦在收到父亲的书信之后,忍不住地叹气,尽管话是这么说,可是将来的事情谁能知道呢?如今的太子地位稳固,朝堂上还能消停几年的。
至于将来么,随它去吧。
代善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身体上的疼痛和心里上的疲乏让他更加地憔悴苍老,不过强大的意志力还是撑着,撑着他的身体。
贾珠虽然年纪小,可从小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代善的情况让他忍不住地心惊,除了大伯之外,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求助谁。
所以贾珠稚嫩的书信通过张家的渠道送到了贾赦的手中,看完了书信他心情也是沉重,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如今自己能托付的能有谁?
“你带着闺女,儿子回京吧!”
贾赦一脸沉重地对着张氏道。
张氏自然是没有二话地点头了,收拾行李,准备船只,张氏带着三个孩子和丈夫分开了。
贾赦很是不舍地送走了妻子儿女,只是希望父亲能撑过去。
张氏带着孙子,孙女儿回京,代善虽然面上责怪儿孙大惊小怪,可人人都能看的出来,他的口是心非。
许是有了孙子的陪伴,代善的精神比之前更好了些,可是太医并未点头,国公爷的情况并未好转,如今全靠着好药撑着罢了。
听了这样的言语,张氏的心情更加地沉重了,她分别送了信给贾赦和贾敏兄妹,许多的事情也该预备起来了。
张氏回府,有人接手了内务,史氏也将元春送回了王氏的身边,她自己带着婆子丫头的陪在代善的身边,不假手于人地开始照顾丈夫。
这一刻,史氏比谁都更希望代善是健康的,过上些日子,他就和以前一样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她自从十三岁嫁入贾府以来,年轻时和丈夫一直都是分多合少,他忙着征战,十多年都在战场上厮杀,一直到了老二出生之后,他才在京中任职。
这么多年来,夫妻俩有过争执,也有过甜蜜,更有过猜测和算计,不过即便如此,她却是比谁都希望能长命百岁的。
谁又愿意成为凄苦无依的寡妇呢?
代善看着这么半个月的时日就已经彻底白了头的史氏,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日后好好儿地吧,老大其实是个孝顺孩子,你消停地过日子,别找茬儿,我保证老大能让你晚年无忧。”
代善这么一副交代后事的口吻,更让史氏凄惶了。
“有老爷在,老大他敢不孝顺么!”
史氏这话倒是有意思了,不过代善并未深究,他的身体自己知道的,实在是撑不住了。
“你呀,跟着我吃了那么多苦,日后跟着老大好好儿享福吧,我知道老大是个孝顺孩子。至于老二,唉,都是冤家啊,怪我没教好他,以后若是他消停着,老大也不会饿着他,日后二房全看珠儿的了。”
这些话代善说的很是直白,没有任何的遮掩,为的就是让史氏认清形势,若是再闹腾的话,指不定老大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老爷,老二是个没出息的,若是将来……老二也是咱们的儿子,老爷多看顾些吧……”
史氏也并未多少的委婉,对着丈夫道。
☆、第79章
“你呀,若是有本事,家无恒产又如何呢?可惜的是,依着老二的那个德行,金山银山又如何呢?”
代善听完了妻子之言,忍不住地叹息道。
“话是这么说,可这样不争气的东西是咱们的儿子,我偏心老二偏心了半辈子……”
史氏忍不住地抹起了眼泪,对着丈夫道。
“你呀,只要老二消停,老大不会丢着不管的,还是说你想让他直接分出去?”
代善问道,他也想过这个问题的,可若是真的分出去,贾政指不定就被人生吞活剥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府中待着吧!
“分出去?如何能分出去?自然不能……”
史氏也是慌张了,这可不是自己的目的,她不过是想让丈夫能多照顾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