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一统天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很认真地点头:“那就不推辞了。”
  或许是巧合,太史慈与袁绍打完架后是在官渡边安营扎寨的。再次回到自己的兵败之地,曹操心中感慨颇多。
  周瑜和曹操把袁绍摁在官渡走不了的时候,沈娴正在长安城里跟满朝文武死磕。
  刘协死的太突然了,董贵人肚子里的孩子刚怀上,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况且就算她能立马生出来,小婴儿登基了能干什么?只能卖萌了。
  活还得大人来干。
  于是在刘协被葬入皇陵之后,杨彪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了刘协的遗诏。
  沈娴和貂蝉试了那么多回都没能把刘协的遗诏偷回来,最后干脆放弃了。随便杨彪怎么宣旨吧,沈娴不遵就是了,皇位又不像是其他的东西,这种人人都想得到的位置,做起文章来可是有很多手段呢。
  杨彪宣读的遗诏内容中确实有“董贵人的孩子出生之后封王”这一点,但却没提以后能不能继承皇位,不知道是刘协确实没写、沈娴只是瞎猜的,还是杨彪偷偷地去掉了关键的一点,给汉室江山留了条后路。
  有关下任皇帝的人选,诏书中只有一句话的内容,写在最后面,大意就是刘协把皇位传给他亲姐姐沈娴了,还希望姐姐你继续努力。
  继续努力什么?努力搞垮大汉朝开辟新世界吗?
  站在百官之首位置上的沈娴低头垂手摆出一副沉静凄哀的样子,仿佛在为英年早逝的亲弟弟哀悼,实际上她背着所有人、对着杨彪光明正大地打了个哈欠。
  昨天睡得有点晚,困了。
  杨彪装作没看见沈娴这副大不敬的样子,他淡定地宣完了旨意,将圣旨递给沈娴。
  沈娴重拾了她多年未用的精湛演技,拿出了曾经欺骗袁术的功力,她深吸一口气,努力飙出一串泪珠,声音哽咽地拒绝了接旨:“我何德何能担此大任?此事休要再提。”
  杨彪:……
  杨彪想到了沈娴会拒绝登基——这是肯定的嘛,禅让还得推拒个三四回呢,要是直接接旨了,这猴急的态度岂不是暴露了心中的阴暗想法?
  但杨彪没想到沈娴这么会演,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得声泪俱下,悲痛得像是死了亲妈,要不是大家曾经被沈娴集体抓入皇宫“保护”,见识过沈娴那邪恶的真实面目,险些就被她欺骗了。
  最后沈娴哭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她嘴里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辅政没问题,登基免谈!等我侄子/侄女出生了,我会扶他上帝位的,大家行行好,就别打我的主意了,否则我要不客气了。
  传达完自己的意思后,沈娴两眼一翻直接“哭晕”过去了,被早就带人隐在一边的貂蝉稳稳接在怀里,礼貌地告退了。
  文武百官开始还担心沈娴这么残暴的一个人,要是当了皇帝岂不是天下大乱了,可是后来见沈娴竟然如此坚定地拒绝,他们又不开心了,觉得沈娴真不是抬举,心说让你当就赶紧当,非要推三阻四装什么装,最后不是还得扭扭捏捏的继位,真是矫情。
  只有杨彪看穿了沈娴的本质,她压根不是装逼,也不是矫情,她是真的不想接大汉这摊破烂。
  你们再这么叨逼叨,当心刘太尉一怒之下反了,看你们找谁哭去。被大臣们簇拥着诉苦的杨彪表面上淡定地点头倾听,心里却在呵呵笑。
  这时有人提议了:“除了那位,不是还有宗室子弟流落在外吗?接一个回来呗?”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用看白痴的目光关爱着他。
  “好啊,”一位年纪很大的老者顺了顺自己的长须:“王大人你去接?”
  王大人哑火了。
  “先这样吧,公主说的也对,”杨彪看情况差不多了,出来和稀泥:“东边还打着呢。”
  “杨司空这话不对,”有人反对:“正是因为袁本初狼子野心,公主才更应该赶紧登基,这样才能震慑袁氏。”
  “那就再劝劝公主吧,”杨彪没有反驳,他轻描淡写地说:“希望李大人马到成功。”
  貂蝉无奈地低头看赖在她怀里不挪窝的沈娴:“主公,可以了,没人看着了。”
  “不想动,”沈娴弯起嘴角:“要婵婵亲亲才能起。”
  貂蝉:……
  貂蝉脸红了。
  “主公,请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贾诩黑着脸走了过来:“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我又没有扯你,”沈娴翻了个大白眼,她按着貂蝉的肩膀往后退了一步,看向贾诩:“你过来有什么事吗?”
  贾诩是一个人来的,身边竟然没有跟着司马懿和沮授,这让沈娴有点意外。
  “你的两个小跟班呢?”沈娴打趣道。
  贾诩微微一哂:“仲达就算了,当公与当跟班,我可不敢当。”
  两人边走边闲聊,貂蝉在沈娴身后跟着,偶尔跟贾诩交换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沈娴聊了聊着觉得不对头,她猛地转身看向貂蝉:“你俩干嘛呢?”
  貂蝉:“……主公,我还有点事,先告辞了。”
  “回来,”沈娴撇撇嘴:“好像我是个恶人……算了,文和你找我有什么事?”
  此时三人走到了一处偏殿外,貂蝉没等贾诩开口,就很主动地退到了一边,指挥手下人清场,让不该听见谈话的人离远点。
  收到貂蝉确定无人偷听的目光示意之后,贾诩很干脆地说:“听说主公你拒绝了遗诏上的……”
  贾诩话未说完,他比了个手势,表示大家都懂。
  沈娴以为贾诩是来抗议的,她警惕地点了点头。没想到刚承认,就听见贾诩拍手:“好!”
  沈娴:……
  “你再推两次,”贾诩老狐狸似的眯起眼睛:“别太着急了。”
  沈娴摇摇头:“……再问我几次我还是一个字,不。”
  听了沈娴的话,贾诩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沉思了一会儿,忽然问道:“主公,你最初起兵的目的是什么?”
  沈娴一愣。
  “主公,”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贾诩低声道:“你是不是觉得,先皇……很不值当?”
  当然不值当,沈娴想来想去,也不太理解刘协的思想,有胆子自尽为什么没胆子接着活呢?连死都不在乎还怕别的么?
  “在我看来,你的做法跟先皇的行为差不多,”贾诩面上很是平静:“斗气而已。”
  沈娴的脸色变了。
  “兴霸说你当初忽悠他,理由可是扯得很豪迈啊。”
  贾诩似笑非笑地看着沈娴:“我欲一匡天下——”
  “闭嘴!”沈娴打断了贾诩的话,她的脸有些红,不知道是害羞还是生气了。
  “我倒觉得你说的很好,”贾诩淡淡地说:“人总要有个目标,或者远大,或者普通,没什么好笑的,每个人的理想,都值得被尊敬。”
  “主公,你的理想呢?”贾诩的目光越过沈娴的肩膀,和守在不远处的貂蝉相视一眼,一触即分。
  “理想啊,”沈娴使劲儿思考了一会儿:“后宫佳丽三千人……”
  贾诩的脸黑了。
  “……一个都不要,”沈娴立马改口:“国泰民安就行了。”
  “真的,”面对贾诩怀疑的目光,沈娴叹了口气:“这就是我的理想。”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沈娴抬手阻止了贾诩要说的话:“我就是在斗气。”
  不想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在统一之后还要被世家门阀握在掌中,不想被刘协和杨彪算计,一脚踏进烂摊子里面再也出不来。
  “谁不想过得轻松点呢?”沈娴说:“不过换个方向想,就算他现在算计我了,我也不会让他得逞的。”
  “我知道了,”沈娴缓缓地笑了:“我会多推几次的。”
  沈娴说完,拒绝了貂蝉的跟随,摆摆手向着另一个方向离开了,贾诩看着她的背影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宫墙的转角处,这才很轻的叹了口气。
  貂蝉踩着轻盈的步子走到了贾诩旁边:“你有办法么?”
  “有,”贾诩点点头:“不过需要很长的时间。”
  “主公知道该怎么做,”贾诩说:“郭奉孝肯定也告诉过她,这次是我多嘴了。”
  貂蝉深深地看着贾诩:“但你从来不多嘴。”
  贾诩微微一哂:“谁都有犯糊涂的时候。”
  

  第181章 180

  沈娴占领长安不久之后,退回凉州的马腾派他的儿子马超带了一小队人押着韩遂进京了。
  据马超说,韩遂是在张郃放弃陈仓关、选择回援长安的那一天逃跑的,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没有了袁绍的支持,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便带着为数不多的手下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向着羌人的领地跑去。当时荀攸急着追在张郃后面阻止他进攻长安,作为盟友的马腾便盯上了老对手韩遂,他推测了一下韩遂逃跑的可能路线,提前设下埋伏,将他一举抓获了。
  韩遂已经将近六十岁了,这位戎马一生纵横边关的将领早已不服当初的英雄风采,面对将他团团围住的西凉铁骑,韩遂只是叹了口气,他摘下头上的盔甲,没有反抗,直接投降了。
  对于怎么处置韩遂,沈娴感觉有点头疼,杀吧,老头子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天;留着吧,还得找个地方安排他。
  沈娴其实跟韩遂没有多大的仇,一直以来都是马腾和韩遂撕的飞起,沈娴作为马腾的盟友,偶尔从旁协助而已。
  “人都送来了,”沈娴扯着贾诩诉苦:“我又不能让马孟起领回去。”
  马腾的做法明显是在向沈娴示好,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退回凉州,还把儿子送来了长安。
  “找座宅子安置一下,”贾诩放下批了一半的公文无奈道:“这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韩文约就是个由头,主公你只需要善待马寿成的儿子就行了。”
  沈娴点点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贾诩:“我知道。”
  贾诩被看得有点慌:“主公你有空可以问问公瑾是否需要支援。”
  言下之意是老大你别在这里看着我了,我这没有好玩的!
  “我去问。”沈娴继续看着贾诩。
  贾诩无奈了:“主公,您还有什么事吗?”
  沈娴左眼写着八,右眼写着卦:“你也老大不小了……我听说你前两天请了个媒人上门?”
  贾诩瞬间全身绷紧:“我打算等您登基之后再考虑终身大事。”
  沈娴有点失望,她半真半假地威胁:“你再不出手,她就被别人抢走了。”
  贾诩提笔勾出一段有问题的内容,风定云淡地笑了:“不可能。”
  在跟周瑜写信沟通一下情况、确认他暂时不需要支援之后,沈娴给孙策拨了一万人马,让他先去洛阳转一圈,将该平的骚乱平定了,再去官渡堵袁绍。
  “自从董老贼一把火烧了洛阳,那里就变成一片废墟了,”沈娴叹了口气,看着孙策:“这次你去,想办法顺手修复一下呗?”
  孙策大惊失色:“……三妹,别闹!你在逗我吗?我又不会盖房子!况且你知道把洛阳重修一遍要花多少钱吗?”
  沈娴眨眨眼睛,看向安静坐在一边处理文件的荀谌。
  荀谌很淡定地翻出了一堆厚厚的竹简,他将竹简一一摊开,指着上面的数据有理有据地对沈娴说:“主公,我们现在确实没有钱修洛阳。”
  按照荀谌的说法,沈娴手头的钱,老老实实发展她自己的地盘,是绝对够用的,但要是拨出一部分钱去修洛阳和长安,日子就得过得紧巴巴的了,如果再发生点意外情况……呵呵。
  “那算了吧,”沈娴打消了修房子的念头,但她看起来不太开心的样子。憋了好半天,沈娴才问道:“那些原本居住在洛阳的百姓们怎么办?”
  荀谌微微一愣:“董仲颖放火烧洛阳的时候,能逃得都逃出来了,没能逃出来的……”
  都死在城里了。
  沈娴当时也在洛阳,但她那会儿有别的事情要操心,而且没待两天就被刘焉召回汉中了,所以也没来得及进城去四处看看,了解一下民情,现在听荀谌这么一说,再想起那时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沈娴心中憋屈的难受。
  见沈娴低着头不说话,荀谌轻叹了一声,劝道:“总要修的……但不是现在。”
  “我知道。”沈娴点点头:“现在洛阳还有人吗?”
  “肯定有,都是流民吧,”孙策的声音显得有点闷:“无家可归的人多了去了,随便找个能遮风挡雨的房子就能住下了。”
  “我们还有多少粮草?”沈娴走到竹简堆前开始翻捡:“长安城里可有空余的房屋?”
  “主公,你是想……安置流民?”荀谌站起了,跟在沈娴身后。
  “总不能放着不管啊,长安城外也有很多流民呢,”沈娴点了点地图:“洛阳靠近并州,如果我没记错,并州境内一直有黄巾军的残余势力?”
  袁绍倒是在并州留了一支军队,但当中的士兵大部分是他从原本拱卫刘协的京城军里抽调的,而且这支驻守边界的军队的职能是防止外族入侵,对于揭竿而起的百姓们,这支军队一向实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有时候还会适当救济一下,毕竟世道乱,皇帝不管事,诸侯打来打去,大家过得都不容易,何苦互相为难。
  “不能再让流民往并州迁移了,”沈娴说:“等他们壮大到一定地步,就不好安置了。”
  流民的问题总要解决,打完了袁绍,接下来就是他们,到底是招安还是出兵,这其实是个很为难的问题,因为沈娴很清楚,大部分闹事的流民只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而已,如果给他们安逸的环境、有田种、有饭吃,谁还会整天想着造反起义呢?
  “所以你让我先出去晃悠一圈?”孙策了然地点点头:“行,没问题。”
  “也不光是因为流民,”沈娴看着孙策,认认真真地说:“尽量不要让袁本初渡过黄河回到冀州。”
  除了安排东边的事情之外,沈娴还把荀攸调回了益州去换荀彧,正好顺便让荀攸去看看他刚出生的儿子。
  荀攸刚走不到一天,汉中运粮队就来到了长安,让沈娴颇感意外的是,负责押运粮草的人竟然是吕玲绮。
  “清玄夫人说其他人都没时间,所以就让我来了,”吕玲绮看起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紧紧握住方天画戟的手暴露了她正在紧张:“还有仲谋和奕儿。”
  沈娴:……来吧来吧,反正长安没什么事了。
  “姐姐,”吕玲绮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落在沈娴的肚子上:“宝宝呢?”
  “生了,”沈娴摸了摸吕玲绮的头,奉孝看着她呢,你要是想去,我找个宫女送你过去。
  吕玲绮犹豫了一些:“我想先看看貂蝉姐姐。”
  “她应该跟奉孝在一起看着小曦,”沈娴微微一笑:“哦,对了,有件事要告诉你……你来的不巧了,文远带兵去了官渡,刚离开没几天。”
  吕玲绮先是一愣,继而脸红了:“什什什什么文远!”
  沈娴意味深长地盯着吕玲绮笑了笑,没说话。
  清玄夫人让吕玲绮送来的粮草简直就是及时雨,当天下午,孙策就点了一万人马,带着大半粮草出发,向着洛阳城慢悠悠地去了。
  等荀彧来到长安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文若!”沈娴一把握住荀彧的手,满脸真诚地看着他:“可算来了,我等你很久了!”
  “主公你淡定,”荀彧无奈地摇摇头:“情况如何?”
  “快让友若给你介绍一下。”终于见到荀彧,沈娴可算是松了口气,她推着荀彧进了门,自己则如同咸鱼一样瘫在了屏风后面。
  “主公这是……怎么了?”荀彧奇怪地问正跪坐在桌案前奋笔疾书的荀谌。
  荀谌摇了摇头,抬手指指天上,低声道:“这段时间一直有人请她……”
  荀谌话只说了半截,但荀彧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脸上的神情有点复杂:“主公推了?”
  “全推了,”荀谌叹道:“说是要等董太妃的孩子出生之后再提此事。”
  荀彧皱起眉头,直觉告诉他,沈娴一定是准备搞个大新闻出来,才会坚定不移地推了唾手可得的皇位。
  但当着沈娴的面,荀彧也不好问荀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得在心里埋怨荀攸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打死不提前透露一番。
  董婉儿升级成太妃后,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因为她喜欢的人已经死了,别说是太妃,就算是让她当太后她也不开心。
  然而因为肚子里的孩子,董婉儿只能坚强地继续活下去,她要为刘协延续香火。
  董婉儿的父亲董承这段时间经常没事递牌子要求进宫,以看望闺女的名义暗搓搓地跟董婉儿商量着其他事情。伏寿心知不对劲儿,但明面上所有人都在注意着董婉儿肚子里的孩子,这种时候不好起冲突,于是她便将事情告诉了沈娴。
  沈娴听后一笑置之,让他们随便折腾。
  “无非就是想办法保住孩子,反正我又不打算对她下手,无所谓,”沈娴耸耸肩膀:“多调派点人手去看着董婉儿,务必要保证她的安全,让她和孩子都平安地活着。”
  “孩子出生之后呢,”伏寿问沈娴:“你打算怎么办?”
  “不管董太妃生的是男是女,我都会视为己出,好好抚养他长大……”沈娴慢条斯理地说道,她专门把“好好”两个字的读音咬得重了一点:“扶他登基。”
  “怎么可能,”郭嘉将伏寿缝的荷包吊在刘曦眼前晃来晃去逗她玩,听了沈娴的话,他微微一笑,回头对沈娴眨眨眼睛:“你立他为太子还现实点,杨司空是不会放弃你的。”
  沈娴登基之后,至少天下还是刘家的,她身为皇帝,心中再愤慨,也不会去推翻自己的国家;然而扶幼帝登基就不一样了,沈娴不是皇帝,却执掌着皇帝的权利,她迟早要翻天。
  “非得这么做?”沈娴叹口气:“好吧,文和找我谈过了,他让我不要斗气……”
  “只要你的目的能达到就行了,至于究竟是谁去执行,没那么重要。”郭嘉拍了拍沈娴的头。
  伏寿听不懂这俩人在说什么,但她很聪明地没有多嘴去问,而是认认真真地哄着刘曦。
  刘曦很喜欢伏寿,特别乖地窝在伏寿怀里,偶尔会使坏,抬手去扯伏寿的钗环。
  “你要吗?”伏寿把凤钗从鬓角摘下来,将上面镶嵌的一颗圆润饱满的大珍珠拧下来放在刘曦手里:“发钗扎手,不能给你,你玩这个吧。”
  刘曦用小手抓起珍珠就往嘴里送。
  “拿着玩,这个不能吃的!”伏寿惊呼一声,赶忙握住刘曦的手小心翼翼地从她掌心里把珍珠取了出来,她点了点刘曦的鼻尖:“这样吧,我找人打个孔,穿上绳子给你挂起来,好吗?”
  刘曦乐得直拍手。
  沈娴哭笑不得:“小坏蛋什么都想要!你别惯她。”
  “这怎么能叫惯呢?”伏寿认真地看着沈娴:“咱们又不缺这点东西,女孩子家就该富养,有什么好的都给她,以后就不会被人骗了,是不是?”
  刘曦骄傲地扬起小脸。
  “我觉得殿下说的有理,”郭嘉摸了摸下巴,对着刘曦一笑:“上次有人送了我一箱金银珠宝,里面有对成色不错的玉佩,回头拿给你玩。”
  沈娴:……你们开心就好。
  等等,不对!
  “郭奉孝,”沈娴眯起眼睛:“谁送你的玉佩?”
  郭嘉不小心说漏了嘴,低头咳嗽一声,快速起身往门外退:“主公,我想起来文和有事情找我——”
  “郭奉孝,你给我回来!”沈娴愤怒地追了出去:“你竟然敢收贿赂?贿赂你干什么!”
  伏寿看着这俩人一前一后地跑了出去,屋中只留下了她和刘曦大眼瞪小眼。
  “你爹娘感情真好,”伏寿抱起刘曦,戳了戳她的小脸蛋:“你也要乖乖的,好好长大哦。”
  刘曦吧唧一口亲在了伏寿的脸上。
  沈娴和满朝文武杠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沈娴坚定不移地拒绝了所有人或真或假的劝告,有些心思活络的大臣们见她“确实”无心帝位,便起了寻找其他汉室子弟的心思。这些人瞒着主张让沈娴上位的杨司空,写了两封密信,分别送去了庐江和兖州。
  信刚刚送出府,就被貂蝉率领的司礼卫盯上了,但貂蝉没有立即把信截获,而是派了人跟着,看看究竟要送去哪里。
  “这还用看?”沈娴微微一笑:“送去庐江的信是给正礼的,送去兖州的信,是给刘玄德的。”
  刘繇一直老老实实地窝在庐江发展经济和农业,而刘备自从在徐州投降了曹操之后,就一直跟着他没离开过,此时自然也在兖州。
  貂蝉眼疾手快地扶了一把跌跌撞撞学走路、差点儿摔在地上的刘曦,同时问沈娴:“你担心刘玄德?”
  沈娴摇摇头:“当然不。”
  现在这个时候,跟着曹操的刘备已经没能力翻出什么水花了。
  至于刘繇……刘繇表示我发展经济和农业,建设小康庐江建设的好好的,你们某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千万别陷害我!
  刘繇主动给沈娴写了封信,这封信抵达长安的时间早于大臣们将密信送出去的时间。刘繇在信中说他沉迷种地无法自拔,种地使他快乐,除此之外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还请主公一定要见谅。
  “不过他确实很能种地哦,”沈娴摸了摸下巴,荆扬两州的连续两年大丰收就是刘繇的功劳:“要不把他调回司隶?正好洛阳那边也需要垦荒了。”
  “你亲自走一趟,跟他说明情况,让他别多心,”沈娴知道聪明人都喜欢多想一层,她特意叮嘱貂蝉:“直接告诉他,我就是让他回来种地的。”
  貂蝉忍着笑点点头。
  或许从某种角度来说,董婉儿的孩子确实是个有福之人,在他出生那天,拖拖拉拉折腾了一年的冀州终于传来了捷报:周瑜、孙策和曹操与从幽州绕过来的赵云前后夹击,趁着袁绍病逝的机会进攻进攻冀州大破邺城,将仓皇出逃的袁谭、袁尚与袁熙三人堵在了魏郡,至此,袁绍的势力被打散的七零八落,剩下的各个击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邺城袁府门口,赵云抱着甘倩翻身下马,二人刚刚站稳,身后就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他们回过头,看见法正骑着一匹大白马东倒西歪地跑了过来。
  “等、等等我!”法正气喘吁吁地抱着马脖子:“可算赶上了!”
  “孝直,你这是……”赵云满脸疑惑地看着法正。
  法正是去给周瑜送粮草的时候被缺人手、自己忙的焦头烂额的周瑜留下来带在身边的,然后法正就迷迷糊糊地在竹简堆里埋了三天三夜。处理堆积的公文时,法正甚至还看见了隔壁家的文件。
  “这是怎么回事?”法正举着竹简去找周瑜:“送错了吗?”
  “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一块看了吧,”周瑜拍拍法正的肩膀:“戏先生病了,孟德不敢让他多劳累。”
  法正:……我也病了!
  曹操和周瑜恨不得把法正一个人掰开当成两个人使唤,在被压迫了几个月之后,法正终于受不了了,刚好周瑜和曹操追着重病的袁绍攻进了冀州,于是法正就以处理袁绍的烂摊子为名,顺利逃脱留在了邺城。
  既然都说了要处理烂摊子,就算做个样子,也得出门转转,于是法正在听说赵云带着甘倩去接收袁绍的府邸后,他也赶紧骑马跑了过来。
  陪法正一同来的还有曹操的大儿子曹昂。
  袁府当中一片混乱,袁绍的几个儿子逃的很快,但却不约而同地没有带上妻子家小,甚至把老娘都留在了府中。
  在军队的控制之下,袁府中四散奔逃的下人和丫鬟都被带去了旁边蹲在一起瑟瑟发抖,他们身边散落着很多五颜六色的包裹,里面露出银光闪闪的颜色。
  “啧,”法正摇摇头:“真是……”
  “谁都怕死。”甘倩弯腰捡起一支被踩的七零八落的发钗,她掏出手帕把发钗擦干净,将她交给了一个靠在墙角的小丫鬟。
  “你的吧,”甘倩指了指小丫鬟头上一模一样的钗子:“别乱跑了,收好。”
  厅堂之中坐着几位妇人,甘倩站在门口望了一眼,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招手叫来了贴在墙根里一动不动的侍女:“还请姑娘进去通报一声,就说刘太尉府上遣人来访。”
  侍女战战兢兢地看了甘倩一眼,绕开重重把守的士兵们,溜了进去。
  没过一会儿,侍女就出来了,她努力对甘倩做了个恭敬的“请”的姿势:“夫人这边走。”
  

  第182章 181

  “刘夫人,”甘倩对袁绍的夫人微微一笑,抄手鞠躬:“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你、你们……”面对逼死了自己丈夫、还占了他们家地盘的可恶凶手,刘夫人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旁边一个灰头土脸的女孩子不情不愿地帮她拍着后背。
  法正注意到了那个女孩子:“你……”
  女孩子没好气儿地呛了他一口:“你什么!”
  法正:……
  “宓儿,不得无礼!”刘夫人低声叱道:“你下去。”
  女孩子无所谓地“哦”了一声,毫无留恋地转头就走。
  在路过法正身边时,女孩子被难得眼疾手快的法正一把握住了胳膊,面对女孩子冷冰冰的视线,法正掏出一块手帕,结结巴巴地递给她:“姑、姑娘,你脸上都是灰,擦、擦擦呗?”
  甘倩注意到,在法正将手帕递给女孩子的时候,刘夫人全身都僵住了。
  女孩子抢过手帕,在脸上胡乱地抹了一把,她看着被擦得脏兮兮的白色帕子,仰起头问法正:“干净了吗?”
  法正呆呆地看着女孩子,一言不发。
  “喂,你傻了吗?”女孩子抬手在法正眼前晃了晃。
  甘倩从袖中拿出一块新帕子,她走到女孩面前,略微俯下身看着她:“我来帮你?”
  女孩子对于温婉明媚的甘倩很有好感度,她点点头,主动抬起脸看着甘倩。
  甘倩轻轻掐住女孩子的下巴,另一只手拿着手帕,认认真真地帮她把脸上的香灰擦掉了。
  “可以了,”甘倩拍了拍女孩子的头:“是个小美人呢。”
  “你长得也很好看,”女孩子眨眨眼睛:“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跟着他们一起来这里?”
  “因为这里现在归我管啊。”甘倩微微一笑。
  甘倩没有夸大其词。跟赵云在幽州待了那么长的时间,甘倩虽然依旧不懂政事,但却对后勤的处理很有一手,她也是跟着蔡琰上过战场的人,心理素质很强,再加上有沈娴、蔡琰和貂蝉等人的影响,赵云便没有把甘倩一直拘在后宅,而是走哪儿都带着她,只要是甘倩能做的事情,赵云就放心地交给她处理。
  女孩子听了之后,脸上浮现出羡慕的神色,她小声嘀咕道:“真的吗?可你跟我一样是个女人啊。”
  “那又怎么样?”甘倩忍不住摸了摸女孩子的头,她轻声说道:“我们主公也是个女人啊。”
  女孩子偷偷地回头看了眼脸色铁青的刘夫人,揪着甘倩的袖子把她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