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一统天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娴握着刀,她嘴上说着,目光还不断地往甘宁身下瞄。
  甘宁觉得下身一凉,他愤怒地瞪了沈娴一眼,以螃蟹爬行的姿势双手捂裆挪到了墙角,浑身阴暗地蹲着去画圈圈了。
  见甘宁老实了,沈娴心满意足地对孙策微笑。
  孙策看着沈娴貌似纯良的笑容,忽然也觉得自己某个难以言喻的部位……好像有点危险。
  忍着疼痛,沈娴心中哭号面上淡定地在手心里划下一刀,把血滴入酒杯中。
  明明看孙策割腕的时候那么轻松!连表情都没有变化!还以为根本不疼呢!骗子!
  喝完了酒,两人持香跪下对天地说誓言,在说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时候,沈娴忽然脑子一抽,想起了孙策貌似死的有点早这件事情。
  然后沈娴一个秃噜,话说差了,“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少了一个“同年”。
  孙策又不耳背,立马就听出来了,他转头奇怪地看向沈娴:“贤弟,你少说两个字。”
  “哎呀兄长大人差不多啦。”沈娴妄图糊弄过去。
  “怎么会一样!”孙策此时异常机智,绝对不让沈娴拉低自己的智商:“你快重新说一遍,这个不算数的!”
  “不,兄长你听我说!”沈娴马力全开使劲儿忽悠孙策:“你看啊,假如某天你被人害死了……好吧是我被人害死了,我绝对不希望你立即自尽过来陪我,而是赶紧给我报仇啊!那我们要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这不是太冤枉了吗?”
  孙策觉得沈娴的说法好像也挺有道理的,而且他还完全无法反驳。这时缩在一边画圈圈的甘宁阴沉沉地说道:“得了吧伯符兄,你听她胡诌,说到底她就是不想跟你一条心——”
  “胡说八道!”面对甘宁的质问和孙策逐渐变得受伤的目光,沈娴立马拍案而起:“妈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死就死,谁怕谁!”
  沈娴说完一口气饮尽了桌案上那杯充满血腥味道的酒,她目光坚定地对孙策说道:“兄长你放心,如果将来有人要害你,天涯海角我都会赶过去救你的!”
  去他的许贡家刺客!敢动我哥!让你知道长歌粑粑的厉害!
  孙策哭笑不得地看着忽然燃起来的沈娴,他轻轻拍了拍沈娴的头:“得了吧,你最小,怎么说也是我护着你……嗯公瑾也会护着你的。”
  得了俩哥的沈娴总算开心一些,想起刘焉算计她的事情也没有那么糟心了。可沈娴还是觉得自己得去寻摸一个谋士回来帮忙出谋划策充值智商,而且一定要是她自己的谋士,不可以是益州的谋士,或者刘焉的谋士。
  想来想去,沈娴忽然发现此时她军中就藏着一个前途无量的谋士啊!而且他还背负着沈娴的救命之恩没回报呢,这是绝好的机会,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万一将来荀攸被曹老板挖走了沈娴不是得哭死,要知道曹老板的营地就在旁边,他要是一时兴起跑来找文台兄聊天,结果碰上了出门散心的荀攸,然后天雷勾地火,俩人看对眼……
  越想越糟心,绝对要把这种恐怖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沈娴当机立断,蹦起来就要跑去找荀攸。
  跑到门口的时候沈娴被甘宁抓住了,甘宁认真地看着她:“公子你不能走,结拜也结拜完了,现在你必须得跟我回去处理张公祺叛变的事情!”
  沈娴不耐烦地说道:“兴霸你怕什么啦,那是假的是父亲的阴谋!你现在只管安排士兵们收拾好,准备明早启程拔营回汉中就好了!”
  “啥啥啥?”甘宁被沈娴一句话炸得傻眼了:“怎么回事?那可是成都急报,盖着你爹益州牧刘大人的私章,怎么可能是假的?”
  “因为汉中太守根本就没有叛变。”正在收拾东西的孙策懒懒地插了一句话:“那是刘州牧设下的用来对付董老贼的局。”
  甘宁眯起眼睛看着沈娴:“说清楚!”
  左右甘宁是自己的亲信,连孙策都知道了,没理由还瞒着他,沈娴便把事情的经过给他简短地讲了一遍。听完前因后果,甘宁倒抽一口冷气:“说实话,公子,我觉得州牧大人真是……绝了!”
  沈娴双手捂胸口:“别说了我心累。”
  感慨过后甘宁忽然画风一变,他指着沈娴毫不留情地嘲笑:“被坑惨了吧哈哈哈!”
  “你有什么好笑的!”沈娴愤怒地打了甘宁一拳:“如果不是因为你不够机智,我们至于会落得现在这么被动吗!”
  “你傻怨我咯?”甘宁摊开双手。
  沈娴跟甘宁进行了一场日常撕逼,撕完后孙策对沈娴说道:“要不然我去问问我爹,大家一起出兵吧。”
  “算了吧,别再麻烦文台将军了。”沈娴摇摇头。
  谁知道她爹这计划能不能成功啊,沈娴被坑是自己的事情,她是刘焉的女儿,父命难违,至少明面上刘焉说什么她就得做什么,可犯不着再拽上孙策一起跳坑。
  “不算麻烦。”孙策挠挠头:“反正我爹还是要继续打董老贼的,又不会就此放弃,只是出兵早晚的问题。”
  沈娴一脸无奈地看着他:“可我没法跟文台将军开这个口啊!”
  再怎么说这也是刘焉、西凉和皇家的三方密谋,牵涉事广,孙策知道也就算了,可沈娴该怎么告诉孙坚呢?
  孙策一想也是,不由得有些头疼。
  但孙策完全不放心沈娴一个人跑去战场,上次就那么鲁莽地冲阵还遇上了吕布,幸亏他折过去看了一眼才把人捞回来。万一这次沈娴配合刘焉出兵长安再碰上吕布,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没有他在旁边帮忙,那可就坏了。
  “要不我试着从侧面说服我爹尽快出兵长安?”孙策想了想说道:“我不提你的名字就是了。”
  “可是粮草怎么办?”沈娴虽然觉得有孙策在更好,但她却不想孙策和孙坚为难:“别忘了袁本初……他不是个什么宽宏大量的人,现在大约已经很嫉妒文台将军的功劳了,你们得当心。”
  孙策一脸憋屈:“不怕你笑话,袁本初已经在拖延我们的粮草了,我爹都要气炸了……妈的当初还不如投奔你算了。”
  沈娴没憋住笑了出来:“哈哈,别客气啊哥,你要是想来找我我随时欢迎。”
  最后孙策决定还是找他爹提意见试试看,反正粮草拖在洛阳城也是拖,去追击董卓也是拖,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甘宁去传令让全军准备明日启程,孙策去找他爹,沈娴则跑去忽悠荀攸。
  从现在到明天早晨启程,沈娴只有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荀攸忽悠走,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沈娴还是想试一试,不管是否成功,她都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然而碰巧的是,在荀攸下榻的营帐门口,沈娴碰上了正往外走的荀攸,二人相视一眼,十分默契地同时开口:
  “公子这是要去哪里?”
  “刘大人?正好,在下有事情想拜访大人。”
  轰隆隆,晴天一道霹雳!霎时间百花齐放!无数小人载歌载舞!
  今天天上掉下来的第三块大馅饼,被张着嘴的沈娴接了个正着。
  

  第22章 【022】忽悠

  大帐中,沈娴与荀攸相对而坐。面对沈娴那亮闪闪充满希冀、崇拜、倾慕以及等等等乱七八糟丝毫不掩饰情绪的眼神,荀攸表示自己有点方。
  作为智商破表的颍川一霸,荀攸跟某些看起来聪明又帅气但实际上虎了吧唧的小霸王完全不同,他在沈娴闯阵时便一眼看出来她是个姑娘,当时还觉得被姑娘一把拽上马什么的真是略丢人,等后来听说沈娴就是广汉郡守、益州牧刘焉的“小儿子”刘弦时,一向淡定的荀攸也完美地贯彻了自己的良好品德,他只是在心中略微诧异了一下,但看蔡邕和卢植都没什么反应,也就没再纠结这事。
  很明显这个“秘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而且默许了嘛——一个姑娘以男子身份行事,十八岁升到太守之位,这背后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
  荀攸对这种秘闻没兴趣也不想趟浑水,但沈娴为官确实政绩不错,而且在诸侯会盟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于是荀攸对沈娴的态度便保持在了路人中立的状态,不粉也不黑,只是有点好感。所以在蔡邕和卢植拜托荀攸去帮助沈娴打长安城的时候,荀攸心中虽然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毕竟荀攸也是曾经谋划过刺杀董卓的人——虽然还没开始实施,计划就流产了,他自己也被关了起来。
  荀攸在之前的见面中试探了一下沈娴的意思,但他发现这姑娘根本没有进攻长安的意图,加上蔡邕和卢植拜托他的时候满脸的深意,荀攸顿时明白,这大概是有人在背后设局对付董卓,而沈娴只是当中的一环罢了。
  把当今天下有能力杀董卓的豪杰们过了一圈后,荀攸把目光投向了益州。
  看来这位深居简出的益州牧也并非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只想避世与人无争啊。
  当然这些荀攸都不关心,他也不想猜来猜去往下查给自己徒增烦恼,反正他只是答应了两位大儒在沈娴出兵长安的这段时间中帮她出谋划策,至于日后事情如何变化……谁知道呢。
  讨伐董卓时间紧任务重,荀攸估摸着在沈娴收到她父亲那边送过来的相关文书之后肯定会有大动作。于是听说刘璋来投奔沈娴,荀攸就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跟着蔡邕卢植去大营门口围观了一圈认亲的戏码,特意在沈娴面前刷刷存在感,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中安心等待,觉得过不了多久沈娴就会来找自己的。
  什么?你问荀攸为什么这么自信?这还用问吗!
  荀攸早就调查清楚了,沈娴军中只有将领却无谋士,她本人虽然有些聪明,可作为一个领兵不久经验不多的新手,平时兼任一下谋士没什么,但在攻打长安城这种大事上肯定不能马虎,再加上沈娴刚刚被亲爹摆了一道,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迫切需要找一个更厉害的人来帮忙,而荀攸刚好欠着沈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啊呸,是给她当谋士来回报。
  综上所述,放眼望去,方圆一千里之内还有比他荀公达更聪明伶俐更适合给沈娴当谋士的天才吗?吗!
  没有!这身份根本就是为了荀攸量身定做的,别人想抢都抢不走。
  ……可既然没有那刘商羽你为什么还、不、来!
  为了给沈娴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及本身的教养约束,虽然营帐中只有他一人,荀攸还是端端正正地跪坐等待着。他边等边思考该用什么理由来说服沈娴,如果沈娴真心诚意地邀请他来帮忙,那他是不是要矜持一下再同意……
  荀攸脑补了很久,左等右等都不见沈娴的踪影,帐门纹丝不动。渐渐地荀攸有点不开心了,心说不是我自夸,像我这种人才去哪里不是被人奉为上宾以礼相待,偏偏到了你刘商羽这里就被冷落冷落再冷落,哼,别以为你救了我的命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也是有脾气的!你再不来……你再不来……
  我去找你行了吧!
  忍无可忍的荀攸拍案而起,他内心气冲冲面上一派淡然地掀开帐门,以飞一般的速度往外走去。走了没两步,荀攸就看见沈娴一身风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样子有点惨。
  因为客气,荀攸就开口问了:“刘大人?正好,在下有事情想拜访大人。”
  而在荀攸说话的同一时间,沈娴露出了一个很灿烂的笑容,她摸着自己的头,有点傻不拉几地说道:“公子这是要去哪里?”
  等了半天积攒的怒气忽然就消失不见了。
  ……看在你是个姑娘的份上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了,下次记得改正哦。
  荀攸默默地想。
  原本以为给沈娴当谋士的事情会就此变得顺利,可很快荀攸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沈娴看他的眼神好像……不太对劲儿啊?
  刘大人你那么火热地看着在下是要闹哪样?就算你女扮男装可你还是个姑娘啊!你不会是看上我了吧?
  荀攸的心里面开始扑通扑通地打鼓——哥可是有夫人的人!
  虽然刚刚去世不久。
  不过幸好沈娴看了几眼就摆正了姿态,她对荀攸恭恭敬敬地说道:“冒昧前来打扰公子的休息,其实我是有事相求。”
  荀攸平静地回答:“刘郡守但讲无妨。”
  “是这样的……”
  沈娴开始了(自认为)艰难的忽悠之旅。忽悠荀攸显然不会像忽悠甘宁那么轻松,至少沈娴觉得,如果她当着荀攸的面把自己要匡扶天下之类的大义摆出来,荀攸肯定分分钟把她pass不解释。可是除此之外沈娴又不知道该如何做。
  想来想去沈娴决定实话实说。她认真思考过了,荀攸没有向董卓泄密计划的可能性,至少在面对董卓这方面,荀攸跟她是站在同一立场的,甚至荀攸比沈娴更想董卓去死——他可是在洛阳策划过刺杀董卓的人,这点天下皆知,荀公达忠义的名号也因此被传颂。这样一个人即使不加入,也不会把别人干掉董卓的计划透露出去。
  但也不能全说,比如沈娴其实是被刘焉算计的这件事情,这太丢人了,万一荀攸觉得她智商有问题看不上,不想帮忙怎么办?
  于是沈娴斟酌着把部分事情告诉了荀攸,她说的小心翼翼的。
  “……事情就是这样,我已经下令全军准备明早启程赶回汉中,以平叛的名义跟公祺先生汇合后再做图谋。我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说服先生很困难,可我还是想试一试。”
  沈娴深吸一口气,她认真地看着荀攸:“我军中有将却无谋士,我自己也是个新手,很多事情只能摸索着来,有时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我……希望先生能教我。”
  说完后沈娴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她表情一松,闭上嘴给荀攸留下思考的时间。
  沈娴觉得现在的自己就像是高考交了卷子的学生一般,反正该做的都做了,至于有没有好结果,就看老天爷吧。
  荀攸饶有兴趣地看着沈娴,他发现沈娴在对自己说完请求后反倒放松了下来,便觉得这人有点意思。对于某些人来讲,等待是一件难熬的事情,等待的时间越长,就会对于未知的结果越焦虑;另一种人正好相反,对于他们来说,让人心情忐忑的是做事的过程,事情做完后,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会轻松下来。
  这是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一种人注重结果,后一种人却注重过程。
  荀攸自己是后一种人,对于他来说,结果不重要,只要过程他努力了,做到最好,那剩下的事情交给老天来评判又何妨?
  谋士谋士,机关算尽,总觉得一切都要尽在掌握之中,然而世间万物万事总有预料不到的一丝变化,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有时候还是不要太过强求为好。
  沈娴对了荀攸的胃口,他也不想再卖什么关子,反正都得帮,还是干脆点吧。
  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需要确认——荀攸给沈娴满上茶水,他微微一笑:“在下有个问题,还请刘大人回答,若在下答应帮您谋断,不知道大人能让我做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第23章 【023】刘焉的漏洞

  荀攸把新满上的茶水推到沈娴面前,他面上笑得一派温和:“在下有个问题,还请刘大人回答,若在下答应帮您谋断,不知道大人能让我做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沈娴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荀攸这是在试探自己。
  是啊,请谋士,到底是为了做什么的呢?
  沈娴以前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荀攸问出来了,她忽然发现这事其实很重要。
  谋士的定位,就是为了主公出谋划策。谋士们无一不是头脑聪明的大才,一个谋士的绝妙计策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沈娴有时犯懒不想思考,或者智商不够用,就希望身边能有个谋士帮她出出主意把把关。
  但谋士毕竟是出主意的,真正拿主意做决定的人,还是主公本人。
  沈娴发现自己以前想差了,她可以求谋士,求好多好多的谋士为她出谋划策,但最终如何做还是要她自己决定,这是她身为一个主公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是不能推到谋士头上的。
  想明白后的沈娴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杯缓慢但坚定地说道:“我希望先生在我犯错时能阻止我,在我糊涂时能骂醒我,在我迷茫时能指点我。”
  荀攸扣着衣袖的手指慢慢松开,没说自己对这个答案是否满意,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沈娴道:“那便如大人所愿。”
  安静了一会儿,荀攸又问道:“不知道大人明日何时拔营?我也好提前收拾不耽误行程。”
  “卯时三刻起程,”沈娴笑道:“先生放心,我会派人来接你的,绝对不会把你扔下。”
  荀攸微微一笑:“那就有劳大人了。”
  沈娴还有好多事情要忙,就先告辞了。荀攸把她送到门口,沈娴再三推辞,叮嘱荀攸早点休息,荀攸才没有再继续往外送。
  沈娴一个人转着扇子走啊走,走出好远后她才慢慢地停了下来。
  之前没什么感觉,可是现在……
  就像是深藏的窖酒终于后知后觉地发酵了,攻略荀攸获得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谋士的喜悦仿佛酒香一般软绵绵地蔓延十里,熏得沈娴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沈娴左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后,她深吸一口气,双手攥拳愉悦地欢呼一嗓子,然后蹦起来在原地开始转圈圈。
  “嗷嗷嗷嗷嗷——”
  好开心!瞬间感觉前途一片光明!觉得分分钟就能拿下长安城拳打董仲颖脚踢吕奉先!
  么么哒!
  沈娴人来疯了好半天才慢慢收敛,她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把皱巴的地方扯平整,把尘土拍拍干净,没一会儿又恢复了人前的一本正经,只是高高翘起的嘴角却怎么也落不下去,后来干脆不管了,反正今天喜事多,爷开心还不行吗?
  沈娴摸出扇子哗地撑开,一边扇风一边朝着孙坚的营帐踱步而去。
  明天就要走了,从宛城到洛阳,怎么说沈娴也跟孙坚相识一场,还得了他不少的照拂,更何况自己都跟人家儿子结拜了,于情于理临走前都该找他告个别。
  走到孙坚大帐门口的时候,守门的裨将告诉沈娴孙坚正在会客,沈娴想了想,便让裨将去通报一声,自己在门口等一会儿,她特别嘱咐裨将,若是孙坚有空就叫她进去,若是不方便,她过会儿再来也行。
  等了一会儿裨将出来告诉沈娴,孙坚让她进去。沈娴点点头,简单整理下自己的着装,便掀帘跨入营帐中。
  营帐里很安静,因为天近黄昏,帐中又无人点灯,所以气氛有些阴暗,沈娴刚刚进去便觉得心情很压抑,她不动声色地四下扫视一番,发现除了孙坚和孙策外,还有其他两人。
  一个是之前在井边见过的曹操。当时情况紧急,沈娴只想着怎么把玉玺捂严实了,她甚至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位著名人物的脸——然而现在也看不见,因为曹操正背对着所有人站在大地图前仰头凝望,不知在看些什么。
  还有一人站在曹操身边。那是个二十来岁的作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他双手规规矩矩交叠在身前,眯眼垂目,一副万事与自己无关的样子。沈娴多看了他两眼,因为那个年轻人的脸色很白,不是正常的肤白,而是一种病态的苍白。
  孙策对沈娴使了好几个眼色,沈娴还没找到机会回应他,就听见孙坚问道:“贤侄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文台将军,”沈娴装做自己心情不佳的样子,她勉强对孙坚露出一个笑脸:“多谢文台将军这些天的照顾,现在我要回去了,所以特地来向将军告别。”
  “回去?”孙坚先是一愣,随即就变成了恍然大悟的样子:“啊……你看我糊涂了,是因为汉中的事情吧?”
  沈娴脸上的笑容有些发苦,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点头。
  这时候站在曹操身边的年轻人似乎睁开眼瞄了沈娴一下。
  孙坚对沈娴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贤侄别太担心,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公祺手下兵马不多,打得没那么快。你此去路上当心,见到刘州牧,代我向他问好。”
  沈娴低声答应:“好。”
  告了别,也没别的什么话可说,加上孙坚这里还有客人,沈娴便想告辞离开,然而刚提出要走,一直沉默看地图的曹操忽然开口问道:“敢问刘大人打算如何对付张公祺?”
  沈娴一愣,下意识说道:“走汉水——”
  然后她闭嘴了。
  理论上讲沈娴过宛城顺着汉水逆流而上入汉中再回成都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去成都就两个方向,一个是从汉中走近路,一个是从江陵绕远道。况且宛城现在是孙坚的地盘,没人会阻拦她。可关键在于张鲁“叛变”了,汉水作为运输要塞——尤其这里还是沈娴回蜀中的必经之路——就必然会被张鲁布上重重守卫,沈娴带着五千没有补给的孤军,想要直接进汉中平叛……
  做梦呢?
  从汉中回成都的路不能走,正常人的做法应该是趁着粮草吃完之前赶紧南下去江陵借道,绕远走水路从夔门进蜀中,等安全回到益州后再做平叛的打算。
  被曹操一句话有意无意点醒的沈娴脸色阴沉了不少。刘焉确实是好算计,可他毕竟只有自己一人,布下这么大一个局,就难免会在某些地方留下疏漏。比如沈娴的行军路线,看似是完美的遮掩,实际上如果她真的带兵走汉水,说不准董卓那边有人就能看出她的真实目的了。到时候人家将计就计,趁着沈娴穿过荆州的时候出兵半路拦截……
  计谋被识破了还是小事,万一沈娴没抵挡住西凉铁骑的蹂躏,被董卓就这么追着进入汉中……
  呵呵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想明白了事情关键的沈娴也没再多留,她对着曹操和孙坚告了辞,便匆匆离开去找荀攸想办法救命了。
  沈娴走后,曹操点着地图上汉中的位置问身边的年轻人:“志才啊,这事儿你怎么看?”
  年轻人听到曹操叫他,这才慢慢抬起头说道:“其实无所谓……恐怕刘大人志不在此,所以她只需要走得够快就行了。”
  曹操点点头:“啧,那照你这么说,我多嘴一句岂不是坑了她?”
  虽然曹操嘴上说得挺自责,可表情却完全没有抱歉的样子,他边说还边似笑非笑地看向孙策的位置。
  孙策也咧嘴笑,他对曹操露出一口大白牙。
  年轻人没回答,倒是孙坚说了一句话:“我倒觉得她冷静下来肯定就能想明白了,毕竟那……小子其实也挺聪明的。”
  营帐中又安静下来。曹操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来划去,年轻人依旧站在他身边垂头闭目,孙策微微皱眉不知在想什么,孙坚抱着胳膊靠在案前沉思。
  良久后曹操转过身,他一脸诚恳地看着孙坚:“还是想请文台兄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毕竟……机不可失啊。”
  孙坚遥遥看向地图上武关的位置,他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
  

  第24章 【024】虚虚实实

  沈娴急匆匆地跑去找荀攸,荀攸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见沈娴的神情好像有些慌乱,不由得奇怪道:“刘大人?您这是……”
  沈娴一只手扶着墙喘气:“先生,我有件事——”
  说着说着沈娴忽然闭嘴了,她脸色阴晴不定地站在大门口。
  荀攸放下手中的书卷,走过去伸手在沈娴眼前晃了晃:“刘大人?”
  这姑娘受了什么刺激?羊癫疯?
  沉默片刻后沈娴呵呵笑了,她垂下头,一只手捂着脸,笑得肩膀一抖一抖的。
  荀攸小心翼翼地往后退了一步:“刘大人,你真没事?”
  沈娴瞬间恢复正常,她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什么,只是被人匡了一句而已。”
  荀攸表示十分怀疑,但沈娴不主动开口,他也不好询问,干脆耸耸肩膀转身又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沈娴把放在角落的地图屏风拉出来仔细看,看着看着,她忽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猛地一回头,沈娴发现荀攸正拎着一卷厚厚的竹简有些怔愣地看着自己。
  “先生?”沈娴迟疑地问道。
  被沈娴一言惊醒,荀攸的表情不太自然:“……为什么刘大人你还在这里?”
  “啊……”沈娴有点尴尬:“我看看地图,总觉得哪里不妥。你要是不方便我先把屏风搬走,一会儿给你送回来。”
  荀攸那话也不是要赶沈娴的意思,这本来就该是沈娴的营帐,军中也只带了这么一张地图。只是刚才沈娴发完疯后就无声无息的,荀攸以为她人已经走了就继续收拾东西,没想到一转头看到她还在屏风前站着,瞬间被吓到了而已。
  “没事。”荀攸把竹简放在桌案上,他朝沈娴走来:“刘大人有什么疑惑可以说说看。”
  “在迷茫时指点你。”荀攸屈指敲敲木质屏风的边缘,对沈娴露出一个很浅的微笑:“这是我答应过你的。”
  沈娴就跟荀攸说了刚才在孙坚那里发生的事情,还附带了她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反正她都已经把荀攸绑上了自己的贼船,也不怕荀攸笑话她丢脸。但说完后,沈娴心中还是有那么点忐忑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普通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讲述给学霸听,但在学霸表态之前,她总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正确的。
  其实在荀攸没来之前沈娴对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都是很自信的,即使不自信她也得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跟面子没什么关系,只是她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手下那么多人,不管出了什么事,沈娴不能怂,只要她撑起来,至少士气不会低落下去。
  所以说到底沈娴这么慌慌张张还是觉得现在有荀攸兜底就松懈了,这样不行,得改。
  她默默地想。
  “先生觉得如何?”沈娴叹口气:“当时是我冲动,后来想想曹孟德什么也没说,我自己就胡思乱想了一堆,好像有点蠢。”
  荀攸点点头赞同:“确实。”
  沈娴:“……”
  不理会沈娴幽怨的目光,荀攸指着斜谷的位置说道:“大人说的没错,如果张公祺真的叛变了,我会劝大人立即去向文台将军借路,从江陵坐船回荆州找刘州牧汇合再图反击。但实际上张公祺的叛变不过是你脱离诸侯会盟的借口,那一切就无所谓了。”
  “可这样董仲颖难道不会怀疑我的目的么?”沈娴问道:“我手下只有五千人,还是断了粮的五千人,根本不可能打下汉中深入腹地。”
  “那又怎样?”荀攸笑了:“世上最不缺的除了聪明人,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笨蛋。张公祺的大军屯在斜谷,你也朝着斜谷而去,董仲颖若是看出我们的目的是长安城,他会把多余的军队调去斜峪关防守甚至直接朝着汉中进攻。董仲颖手下至多十五万兵马,被他重新分成三部分,八万人在函谷关和武关防备诸侯会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