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一统天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娴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荀彧说的是什么,有些话便脱口而出:“挟天子以令诸侯?”
  “主公总结的真好。”荀攸勾起了唇角,用满是嘲讽的语气说道。
  蔡琰按了按荀攸的手背,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一旦天子落入袁本初之手,你考虑过后果吗?”荀彧似乎终于忍不住了,他瞬间拍案而起,怒视荀攸:“袁本初奉迎天子,以皇命号令天下豪杰,百姓归心万民臣服,令我们完全陷于被动之地!我很早就提醒过你!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这种利人利己的事情,你当初为什么要反对?”
  荀攸面无表情地看着荀彧:“一地怎能有二主?”
  荀彧微微睁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荀攸会说出这种话来,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荀公达,这天下只有一个主人,就是坐在龙椅上的圣人,你看清楚了!”
  对此,荀攸表现的很漠然:“是吗?”
  沈娴终于明白这叔侄俩吵架的原因了。

  第110章 【107】狼子野心

  沈娴听了半天,总算是知道这叔侄俩为什么会吵架了。
  荀彧被荀攸三言两语气得说不出话来,其他人也不敢贸然开口,最后还是沈娴亲自倒了杯茶水递给荀彧:“文若,喝点水,消消气儿。”
  荀彧谢过沈娴后坐回去捧着杯子喝水,一边喝一边还怒视荀攸,大有非要把他瞪低头的架势。然而不知道为何荀攸今天却轴得不行,任凭蔡琰给他使眼色还是在下面掐他,非要跟荀彧杠上,死活不服软。
  表面上看,袁绍奉迎天子的事情短期内跟沈娴没什么关系,最多就是让袁绍抢险占领了司隶那片地盘,益州北边有些威胁,但实际上这背后的政治意义深远。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江山被瓜分,兵权被瓜分,皇帝对天下的控制力度逐渐减弱,皇位的象征意义多过皇帝手中的实际权力,大家表面上都尊重龙椅上的圣人,可实际上呢?在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上,没人会听皇帝的话。
  可即使是这样,大汉朝一日未亡,皇帝就一日是这天下的主人,哪怕是名义上的,若是有人公开表示要把皇帝的统治推翻,这天下蠢蠢欲动的诸侯们定然会打着“铲奸除恶,兴复汉室”的名头,对第一个下手吃螃蟹的勇士群起而攻之。
  说白了就是诸侯们都想改朝换代,但没人愿意去背负让一个朝代覆灭的骂名。
  当然沈娴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并非是骂名。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把孱弱的天子握在手中,就等于是握住了大汉朝的命脉,他可以在控制天子后以皇帝之名行事,收敛百姓之心,牵制各路诸侯,光明正大地扩张自己的势力。
  扯了一块天下最华丽的大旗,把皇家绑上了自己的战车,袁绍这一步走得当真精妙。
  沈娴以前也想过这么做,不过当时她没有奉迎天子的能力,贸然出手会把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陷入险地,便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但在沈娴拿下了扬、荆二州一共六郡之地一统南方后,她已经具备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
  可是没有一个谋士向沈娴提出这个想法。别人也就算了,但荀彧不可能不说出来啊,难道是他没想到?
  别人不提沈娴也就不想了,说老实话,她确实懒得把天子弄到益州来。奉迎天子不是说说就算了,最起码要给天子修一座符合他身份的宫殿吧?难道让天子住在州牧府寒碜他吗?
  宫殿修好了,天子住进去,得派人保护他吧?否则天子在益州出了事,沈娴难辞其咎,为表忠诚只能切腹自尽啊。
  住的地方有了,也安全了,该考虑考虑政事问题。天子不能干坐着当吉祥物吧,他要处理政事,那沈娴需不需要交权,把自己费劲巴拉打下来的地盘和积攒下来的兵权拱手相让?
  荀攸有句话说得很朴实,“一地怎能有二主”,这是分分钟就要干架的节奏啊!
  但荀彧显然不这么想,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忠于汉室,现在汉室倾颓,他的想法也是辅佐皇帝中兴而不是把皇帝拉下马换人。大部分读书人都跟荀彧是一个想法,他们赤诚、热情而单纯,把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了在风雨中飘摇的汉室,希望能换来一个清明的天下。
  可惜这些人注定要失望,残破的马车再怎么修补也逃脱不了支离破碎的命运。
  其实荀彧和普通读书人还有一点点不同,那就是他出身世家,在忠君的同时,他还不得不考虑到家族的命运。
  皇室权力衰微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世家大族的权利已经膨胀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他们在朝野上下编制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络让皇帝深陷其中无法脱身,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下去,只能依靠着他们的力量在悬崖上左摇右摆,苟延残喘。
  皇帝当到这份儿上,君弱臣强,真的很倒霉。
  但沈娴才不在乎皇帝悲惨不悲惨,只要能完成一统天下的目标,只要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她就开心了。至于忠诚于皇家什么的,沈娴表示她一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好少年从来没受过这种教育。
  “荀公达。”勉强平静下来的荀彧深吸一口气:“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何如此执着地要阻止我向主公进言?我给主公写过三封有关这方面的信件,主公一封也没有回复我。开始我以为是主公不赞同我的建议,但后来想想,我曾经帮主公处理过很多公文,即使是那些荒谬到极点的提议,主公依旧会在反驳后陈述自己的观点,令人心服口服,而不是一言不发就否定了别人的想法。”
  看着荀攸没什么变化的脸色,荀彧闭了闭眼睛:“后来我想了想,我之所以从未收到任何回复,是因为主公根本没看见那些信件,它们全都被你扣留了。”
  沈娴愣了愣,她确实没有收到过荀彧有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提议,开始还以为是大家都没想到,她思想太超前了,现在看来,难道是因为被荀攸压下了?
  为什么?
  荀彧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荀攸。
  因为政见不同在沈娴面前吵成一团还可以理解,毕竟人跟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些人觉得这样做很好,另一个人就会觉得很糟糕。然而闹到要扣留对方进言的信件,这可就过分了。
  私自扣留下属交给主公的重要信件是个可大可小的事情,往小了说,是这位下属争风吃醋排挤他人,品德不行;往大了说,则代表这位下属有不臣之心,妄图取而代之。
  但荀攸既不是小肚鸡肠排挤同事的人,亦非想干掉沈娴自己上位,这当中一定有什么隐情。
  “公达。”沈娴知道这件事必须给荀彧一个交代,沉吟片刻后她问道:“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我确实没见过文若有关这方面的信件,他什么时候送来的?”
  荀攸没说话,反倒是蔡琰低声说道:“第一封是主公还在庐江的时候,第二与第三封则是主公来到了江陵之后。”
  听到了蔡琰的话,荀彧睁圆了眼睛:“昭姬,你也知道?”
  蔡琰没有迟疑,她点点头,语气十分平静:“是的,所有送交给主公的信件都会经过我的筛选。”
  这事蔡琰也有参与?
  看着荀彧一言不发死死攥着杯子导致骨节发白的样子,沈娴觉得他可能要爆发了。
  “方便说么?”沈娴淡淡地问道:“若是方便就开口,不方便就挑个你喜欢的时候去找我。”
  沈娴这话自然不会是对荀攸说的,他被荀彧骂的狗血淋头也不肯吐露一个字,想必沈娴也问不出什么来,还不如换个角度从蔡琰那里入手。
  但蔡琰露出了迟疑的表情:“主公,私自扣留文若信件的责任我会承担,但是……”
  蔡琰话音未落,守门的裨将忽然走了进来:“大人,蔡先生与卢先生求见。”
  蔡邕和卢植这个时候前来?沈娴忽然想起了这俩人在蔡琰与荀攸成亲那晚好像想对她说些什么,但是沈娴当时真喝醉了,心里烧着一团火,只想赶紧回去,无暇顾及其他。
  不过现在听也不晚,沈娴想了想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蔡邕和卢植一进门,便直接说道:“主公,请屏退左右,有要事相告。”
  “老师与先生是听到了袁本初奉迎天子的消息吗?”沈娴微微一笑:“既然如此……”
  沈娴话未说完,其他人十分识趣地站了起来纷纷告辞,最后屋里只剩下了大咧咧的甘宁、低头不语的蔡琰、面无表情的荀攸、脸色阴晴不定的荀彧和无所谓的郭嘉。
  蔡邕皱起了眉头:“此事关系重大。”
  “这些都是我可以信任的人。”沈娴认真道:“其实出去那些也是我可以信任的,但让他们都留下显然老师你会很不满意。”
  蔡邕的确不满意,他还想说什么,却被卢植拦住了:“就这样吧,反正迟早要知道。”
  蔡邕长叹一声:“好吧。”
  沈娴做出了洗耳恭听的架势,然后就听到蔡邕说:“商羽,其实你父亲并非是刘君朗。”
  沈娴:“……”
  刘焉被人ntr了?这是沈娴大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她差点儿问出来,但看蔡邕如此认真的脸色,沈娴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蔡邕说完这句话便闭嘴不言,然后由卢植讲了一个十分俗套的故事。
  故事的梗概就是,灵帝在世时,后宫何贵妃专权,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在她没怀孕之前,其他女人的孩子不管是出生的还是尚在孕育中的,全都被她耍手段弄死了。因为何贵妃与宦官们的关系很好,有了宦官在灵帝身边劝说,灵帝也不怎么管何贵妃的举动。
  后来灵帝喜欢上了王美人,独宠她一人,令何贵妃心生嫉妒。很快,王美人怀孕了,因为惧怕何贵妃,王美人想将胎儿打掉,但她试过几次都未成功,最后瞒着众人偷偷诞下了一个婴儿。
  为了让婴儿免受何贵妃的迫害,王美人一狠心派人将她送出了宫,寄养在自己姐姐的身边,她的姐姐正是当时刘焉的夫人。
  “当初灵怀皇后托我将你带给王夫人的时候,你刚刚出生一天,”蔡邕说:“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也长大了,长得很像你母亲。”
  沈娴忽然记起马日磾曾说她长得很像她父亲,当时沈娴以为那个父亲是刘焉,现在看来,马日磾想说的大概是王美人,但又怕露馅,便只好托了灵帝的名头。
  只可惜这么隐晦的暗示沈娴根本没听懂。
  听完之后,其他人久久无言,荀彧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他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呆滞的神情,看了看沈娴,又将目光转向荀攸。
  “公达是后来才知道的。”瞥见荀彧的动作,蔡邕解释道:“在主公收复江州之后。最初我只是委托他帮主公出兵长安诛灭董贼。”
  荀攸低声说道:“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阻止你奉迎天子了吗?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孱弱无能的君主,而是杀伐果决的帝王。诚然,你可以耐心辅佐他,把他培养成明君,但是百姓等不起,诸侯等不起,这个天下等不起。”
  一地不可有二主。这是汉家天下。
  那又如何?这两件事情在沈娴身上并不冲突啊。
  荀彧沉默不语。
  沈娴没在意荀攸说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她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蔡邕的话吸引了,只见她面无表情地问:“所以说当今圣上是我弟弟?他一直知道我是他姐?”
  “是。”蔡邕叹道:“陛下封你为侯,予你兵权,正是希望你能帮助他匡扶汉室江山,除了你,他无法信任其他人了。”
  沈娴忽然笑了,她下意识按了按自己的腹间:“老师,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过你。”
  蔡邕看着沈娴的神情,心中浮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沈娴慢悠悠道:“在庐江的时候,我抓到了一些给我下毒的刺客,经过师父帮忙审问,得知他们是虎贲营的人。”
  “如果那位真的是我弟弟,”沈娴的语气十分温柔,听来却令人不寒而栗:“他一边封我高官厚禄,一边派人杀我,是何道理?”
  蔡邕很想说这不可能,但当目光接触到沈娴的眼眸时,他知道沈娴没有撒谎,也明白这确实是皇帝会做出来的事情——即使他不做,也会有其他人去帮他操心这些。
  亲姐姐又如何?一个手握兵权坐拥半壁江山的亲姐姐,比其他狼子野心的诸侯更危险。
  蔡邕还在思考该如何回答沈娴这句话,便听到沈娴已经自己说了:“老师,有句话你说错了,陛下不信我,他只相信他自己。”
  “不过他确实不该信我。”沈娴嗤笑:“一个女子,自小女扮男装,骗过了天下人,长大后更是嚣张,先是干掉了兄长继承父位,然后一步一步拿下周边土地,到现在一统南方剑指天下……你说她想干什么?”
  沈娴微微抬起下巴,她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蔡邕:“到了这个地步,即使她是个女人,也不得不防了吧?”
  蔡邕被沈娴问得沉默不语,这时卢植拍了拍他的肩膀,抬头对沈娴说道:“我们最初都以为,灵怀皇后生的是个皇子,在灵思皇后把持后宫以致灵帝一无所出时,也曾想过迎你回宫,直到后来伯喈告诉我,你是个女孩,只不过被刘君朗扮成了男子,那时我便知道刘君朗的野心。”
  沈娴伸出一只手制止了卢植往下说,她闭了闭眼睛:“先生想说什么,我都明白了。”
  女儿对刘焉没有丝毫价值,他需要握住一个皇子在手,培养他成才,一定要比灵帝的两个儿子都有能力,最重要的是,还要对刘焉忠心。
  最初刘焉不过是以防万一,但渐渐地,他发现了汉室的衰败,发现了乱世将临,沈娴的身份就变得重要起来。刘焉为沈娴造势,给了她很多扬名的机会,一步一步把她推到了天下面前,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掌控沈娴了,即使她是个女子。
  沈娴身为女子,手握益州大半兵权,且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样的她对幼小的刘协来讲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巨大力量。那时刘焉年纪已大,再加上与蔡邕、杨彪等势力的博弈,让他没有太多时间不着痕迹地除掉不听话的棋子,于是刘焉干脆直接把沈娴调去了长安,切断了她与益州势力的联系,同时召回刘璋,让亲儿子坐上益州牧的位置,再把自己的势力交给他,等沈娴战死沙场或者带病胜利归来时,将她困在益州除掉。
  刘焉计划得不错,但他没想到刘表会在当中横插一杠子,生出了让沈娴刘璋两败俱伤再接收益州的想法,导致沈娴最后没被关门打狗,反而带兵直接打了回去。
  即使没有刘表的暗中运作,刘焉的计谋依旧无法实现。明白了刘焉用意的蔡邕等人又怎么会任由刘焉除掉刘协的刀呢?
  于是在沈娴离开洛阳之前,荀攸以报恩的名义自愿加入,蔡琰也来到了沈娴的身边。
  这些事情越往下想,沈娴就越觉得自己的心被一只手掌攥在当中使劲儿地蹂躏,疼得连呼吸都困难。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努力,结果到头来却发现是其他人早已安排好的。
  蔡琰和荀攸,这两个沈娴身边最得信任的谋士,心不在她那儿。
  怀疑了荀攸和蔡琰,接着还有被荀攸一封信请过来的荀家,还有蹭着荀彧一起来的郭嘉,还有贾诩……
  停!不能再想了!沈娴强迫自己停止这种虚妄的怀疑,她的理智告诉她不该这么做,但情感上却无法接受。
  偏偏荀攸还不明白沈娴在沉默什么,他以为沈娴只是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毕竟他当初从蔡邕那里听到真相时,也是一脸懵逼开始怀疑人生。
  但蔡琰和郭嘉却隐约明白了沈娴为什么不让卢植继续说,她不想听到那些让她信任到可以托付生命的人,都是别人派来的。
  蔡琰猛地站了起来,她缓缓走到沈娴身前跪下,一把握住了她攥成拳头的双手:“公达拦截了文若写给你的信,我问他为什么,因为最初我也支持文若的建议,并且反对他这么做。”
  沈娴缓缓低头看着蔡琰,见她还肯听而不是把所有人都赶出去,蔡琰松了口气,继续说道:“然后他告诉了我,那时我才知道你的身份,也明白了他为什么坚持不要奉迎天子。”
  “主公,”蔡琰十分郑重地问道:“你想要这天下吗?”

  第111章 【108】备战

  蔡琰这句堪称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屋中的气氛陡然凝滞起来,但没有人一个人开口呵斥她,就连荀彧都是目光微微一闪,低头安静不语。
  沈娴坐在主位上默然低头看着蔡琰。
  两人相对而坐,原本视线并无高低之差,但蔡琰微微弯下了腰表现出了臣服的姿态,沈娴又是腰背挺直僵硬如一座雕塑,两人之间的气氛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感觉到了蔡琰掌心中源源不断传递过来的微弱暖意,沈娴牵了牵嘴角,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虽然现在说什么都显得很矫情,但我还是想告诉你,最初我的愿望,只有诛灭乱臣贼子,平定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蔡邕的脸色微微一白。
  “他把我当成一把刀,我就做一把刀,”沈娴眯起眼睛:“但我不会放弃现在的一切,所以到最后他会不会被刀子割了手……就看他怎么用了。”
  荀攸有些不满意,但当他发现沈娴眼中尚有茫然之情一闪而过时,心中喟叹一声,便暂且压下了想说的话。
  总要给主公留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情,荀攸默默地想。
  只要沈娴发现了自己不甘居于人下的念头,她总会做出决定的。
  沈娴那足以让益州震动的身世之谜暂且告一段落,经过商议后决定,为了防止被其他心怀不轨之人加以利用,这件事情暂且保密。
  “身在暗处,才能更好地筹谋策划。”荀攸语气平淡道:“现在并非主公身份公开的最好时机。”
  沈娴的身份成了王牌,却也要看准时机再打出去,出手就必须做到一击必中,不给敌人留下丝毫回旋的余地。
  皇室血脉不是儿戏,最好能让当今圣上亲口承认沈娴的身份,再加上蔡邕与卢植从旁佐证,方能做到万无一失。若能找到一二物证最好,就算找不到,皇帝金口玉言承认,其他人即使有心反驳,也得掂量掂量能否承担得起被沈娴盯上的后果。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回归正题了。”沈娴曲起食指敲了敲桌边:“陛下落入袁本初手中,事情已成定局,倒不如想想解决的办法,我们总不能现在出兵司隶去吧陛下抢过来吧?”
  荀攸似笑非笑道:“那就要看主公你如何抉择了。”
  的确,在此之前袁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许还会对益州有制肘的作用,但在得知了沈娴公主的身份之后,谁还担心袁绍会做些什么呢?大不了大家就撕破脸皮,你袁绍手中的那位是真龙天子,我们家主公就不是皇室血脉?
  “袁本初不会立即出兵益州,他需要一个理由。”沉默了良久的荀彧终于开口:“况且如果主公……我们对陛下还有用,他暂时不会让主公陷入危险之地。”
  虽然荀彧面上并无表情,但沈娴就是觉得,他一个字一个字说的十分艰难。
  向荀彧投去一个安抚的温柔目光,沈娴轻声说道:“不忙,此事从长计议,徐州的,荆州的,司隶的,一件一件来。”
  沈娴拽过方在桌案上的竹筒,修长的手指从当中抽出一张张令牌往下扔。
  “给大哥二哥写信,让他们尽快回成都,庐江那边由子龙带着倩儿去换人;”
  “通知孝直,让他与子乔密切监视南阳的举动,刘景升若有异动立即汇报;”
  “最后,”沈娴把令牌扔到了郭嘉怀里:“黄老将军与韩将军二人足够守住长沙了,让文和回来。”
  刚刚休整不久的益州如同一架庞大的机器般再度运转起来,依旧是荀彧统筹调配,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蔡琰不再从旁协助,她以太尉长史的官职跟在沈娴身边,正式坐实了沈娴麾下第一谋士的身份,而不是偶尔玩笑中才会提及的话语。
  这天沈娴和蔡琰在书房里绘制地图,虽然袁绍暂时没有向益州出兵的意向,但沈娴依旧无法放心,她在益州全境与荆州三郡开始征兵,并且派张绣为先头部队,带了两万人马前往汉中支援张鲁的防御。
  临走前沈娴只对张绣下了一个死命令:三军将士须得谨记一点,那就是现阶段不可与司隶的兵马发生冲突,一切以预防为主,若有故意挑衅者,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不同于南方的水战,在北方打仗大多是路上斗争,骑兵的力量在胜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当年董卓只带了三千西凉铁骑入城,便叫数万御林军闻风丧胆,由此可见一支好的骑兵对于敌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威慑力。
  沈娴麾下有两支骑兵队伍,一支名为龙渊,由张绣统领,前身正是董卓手中那令天下谈之变色的西凉铁骑,全部由威武雄壮的西凉汉子们组成;另一支名为龙骧,由赵云统领,核心成员是当年跟随赵云前来投奔沈娴的白马义从,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千人左右,新增加的士兵都是赵云精挑细选后按照白马义从的训练方法改良后训练出来的。
  这两支骑兵还是当初沈娴力排众议非要创建的,加一块一共才八千人,但每年的培养维护费用是益州一项巨大的开支,有好几次蔡琰和荀彧来找沈娴抱怨骑兵太费钱都要养不起了,沈娴翻着账本心疼得无以复加,差点儿下令裁军,但看着张绣那难得一见的可怜兮兮的眼神和赵云深沉的目光,再往校场跑一圈去围观了骑兵们令人热血沸腾的训练,沈娴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建都建了……就当组建大汉颜值最高的军队吧,没事了还能舔舔解馋,也不枉我花了那么多钱。
  沈娴就这样安慰自己。
  之前沈娴用兵的重点一直是在南方,没有骑兵们出场的必要,别的士兵在荆、扬二州浴血奋战的时候,骑兵队这些大老爷们天天操练,憋了满满的热血和不服。他们也知道沈娴在骑兵身上投入了天价,早就盼着能有自己发挥威力的时候,在听到沈娴要派人去汉中协助张鲁屯兵戍边的消息后,个个都跟疯了一样天天往张绣家里跑,求着老大一定要在主公面前露露脸,带兄弟们一起上战场。
  “将军,再不让我们真枪实刀地打一番,弟兄们的骨头都要生锈了呀!”百夫长大声嚷嚷道:“我们也不是吃白饭的!打南方用不到骑兵,北方总是咱们的主场了吧?!”
  张绣信誓旦旦道:“当然!此次先锋,我们龙渊当定了!”
  张绣心里也憋屈,他也想像孙策一样征战沙场,然而沈娴之前打的是水战,这对于晕船的张绣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没办法他只能窝在益州陪荀彧。这次有了北上的机会,张绣自然不会放过,他主动请缨前去迎战。
  沈娴深知平衡的道理,甘宁等人在南方大出风头,这次机会还是让给其他人吧。况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花了重金打造出来的骑兵团,也该拉上战场去见见血了。
  考虑到张绣的智商,沈娴将身边的谋士们挑挑拣拣,最后她怀着心底一丝压抑不住的阴暗情绪,把荀攸单独提出来扔给了张绣。
  尽管知道荀攸是忠心的,沈娴却还是无法控制地开始有了防备。蔡邕与卢植的话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大不小的疙瘩。
  不仅仅是荀攸,还有荀彧、蔡琰,甚至郭嘉……
  送走了请缨的张绣后,沈娴把满桌的竹简扫落在地,她趴在桌子上安安静静地呆了许久。阳光洒进屋里,在透过窗格的时候被切割成了一片一片,残破的碎片轻柔地披在她身上。
  荀攸倒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他好像完全没发现沈娴暗搓搓的意图,还把蔡琰郑重托付给了沈娴,然后就收拾东西上路了。
  “公达之前看我的眼神怎么觉得不对呢?”沈娴被荀攸那郑重其事的样子搞得心中发堵,送走了荀攸后,她凑到蔡琰身边偷偷地问:“你俩怎么了?”
  “我们很好啊。”蔡琰微微一笑,揶揄道:“要是不在我们成亲不久后就把我们拆散,那就更好了。”
  沈娴举双手投降。
  蔡琰扑哧一笑:“大概可能是……”
  “是什么?”沈娴兴致勃勃地问。
  “没什么。”蔡琰摇摇头,话锋忽然一转:“主公,我前两天发现官印好像被人动过——”
  “啊关于袁本初的事情,昭姬你有没有什么看法?”沈娴立即转移话题。
  “——你拿去做什么了?”蔡琰丝毫不受影响。
  在蔡琰似笑非笑的目光注视之下,沈娴眼珠子四处乱转:“检查一下官印是否完好罢了。”
  蔡琰微微一笑:“主公这是不信我?”
  “怎么会!”沈娴脱口而出。
  “主公和奉孝关系很好?”蔡琰忽然一个神转折。
  沈娴沉默了。
  两厢对望了好一会儿,蔡琰才叹口气妥协了:“主公,你现在不仅仅是益州的主公,你还是大汉的公主,将来还会是天下之主……”
  蔡琰的声音是一如既往的温柔,沈娴却听出了一丝沁透脾肺的冷意:“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两全的。”
  “我不信。”沈娴淡淡道:“我偏要试试。”
  

  第112章 【109】剖心

  嘴上说着试试,沈娴心里也没底,她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只精神分裂的蛇精病,心思掰了两半,一半疑神疑鬼觉得所有人都是皇帝派来的卧底,一半悲痛得泪流满面痛骂疑神疑鬼的脑残。
  再这么下去真的要疯了。沈娴叹口气,揪着自己的长发默默地想。今天好不容易轮到她休沐,原本计划是去找郭嘉解决一下他们俩之间的事情,但沈娴临时改了主意,她哪儿都不想去,最后干脆蹲在了州牧府后花园的水池子边,抓了一把小石子往水池里扔着打水漂玩。看着石子在水面上砸开了一圈圈的涟漪,沈娴的思绪缓慢地转动着。
  她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现在这种情况发生。
  自从那天蔡邕和卢植把沈娴的身份公布出去后,再加上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消息,导致益州全面进入备战状态,沈娴就一直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时间跟郭嘉说上话。现在看来也挺好笑的,别人情到深处翻云覆雨地滚完了床单之后感情都是越来越好,哪对情侣像他们两个一样第一天河蟹第二天就分开啊。
  然后沈娴脑中出现了啰哩吧嗦的荀攸和微微一笑的蔡琰。
  ……好吧这是特殊情况。
  但即使蔡琰和荀攸暂时分开也是因为公务,他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存在,可是沈娴和郭嘉呢?从一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存在了某种难以消除的裂痕,就算当时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这个问题,日后也总会爆发出来的。
  现在不就开始了么?
  在经过了漫长的思考之后,沈娴终于不甘心地承认,哪怕她当时在蔡琰面前坚定地说着“我想试试”,回头却还是忍不住开始逃避这个问题,就像逃避她那个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