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一统天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之后沈娴接到了张鲁送来的文书,上面说他已经按照命令封闭了通道,同时把大半的兵力都派去了几个关卡,然而排查多日却只见来往百姓,并没有朝廷派来的探子。为了以防万一张鲁派人伪装成商贾百姓一类前往关中一探究竟,但至今未归。因为担心朝廷会对关中用兵,张鲁在文书末尾请求加派人马。
沈娴心想长安这会儿已经乱套了,十常侍和何进忙着互相夺权,哪儿有空管汉中的事情,她让张鲁守关也不是为了防备朝廷,而是为了防备即将进京的那位。
况且汉中乃军事重地,原本驻兵就多,再加上数量众多的天师道徒,现在汉中境内的兵马能达到一万还多,远超一郡所应有的驻兵数量。
张鲁的势力在隐隐膨胀,此时他要求加派兵马,虽是正当理由,可沈娴在确定张鲁是自己人之前并不敢批准。即使把清玄夫人留在了绵竹,谁能保证张鲁不会为了权势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跟刘焉决裂就不管他母亲了呢?如果他真的那么做,沈娴把兵马派过去不是便宜了敌人吗?
沈娴纠结了半天,最后干脆派人把张鲁的文书送去给了刘焉。
果然,刘焉婉转地回绝了张鲁的请求,并在信中安抚他,一旦汉中情况有变,后方会立马出兵相助。
或许张鲁只是试探刘焉的态度,被拒绝之后,他便再没提过增兵的事情。
麻烦远远不止于此,在新帝登基的四个月后,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的斗争终于分出了胜负,何进被宦官们诛杀在宫门外,得知消息的袁绍带领手下将士冲入宫中屠杀宦官,十常侍中的张让绑了新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出宫中,结果倒霉催的半路上碰到了带兵进京的董卓,张让被董卓砍死。
小皇帝大概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救星,然而事实却是他刚出狼窝又入虎穴。董卓并非忠臣,或许他以前曾经有过忠心,但手中日渐膨胀的权利和亲眼所见天子积弱,让他产生了另一种想法。
很快朝中的大臣们就发现跟董卓相比,何进简直就是小天使。
董卓堂而皇之带兵入京,纵容手下在洛阳奸淫抢劫,不仅如此,他还强行废掉了登基只有五个月的新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紧接着董卓又鸩杀何太后,自封太尉,独专朝政,凡有不服者一律拖到宫门外处死。
杀戮的血腥阴影笼罩了洛阳上空。
沈娴手中握着张鲁送来的文书,上面记载了他那些潜入洛阳的暗探们传来的京城最新消息。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董卓的滔天罪状,沈娴仿佛能从字里行间闻到令人作呕的腐朽血味。
“要变天啦……”沈娴轻声说道:“不,是已经变天了。”
缩在江州舒舒服服练水军的甘宁被紧急调了回来,他一到绵竹就被等在城门口的州牧府管家连拉带拽地拖向了州牧府的书房中。书房门口有两位士兵把守,在验过了甘宁的身份令牌后,二人把他放了进去。
沈娴和刘焉都在书房里,甘宁的目光扫过父女二人的身影,发现气氛十分微妙。
刘焉瞥了甘宁一眼,在他拜见之前率先开口说道:“汉中守住两谷便可拒董贼兵马,我益州偏安一隅,难得能独善其身远离战乱,你何苦非要去洛阳掺和一脚?”
甘宁张张嘴,垂下头决定把自己伪装成壁画,努力地朝着沈娴的方向缓缓贴去。
“父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沈娴看着刘焉坚定道:“曹孟德袁本初以勤王之名号召伐董,各州尚且响应,更何况我们身为皇族,同当今陛下荣辱与共,若是龟缩不去,别人又会如何看待父亲您?”
“放肆!”刘焉砰地一拍桌子站起来怒视沈娴,“我岂是介意虚名之人!”
沈娴微微一愣,这是在记忆之中,刘焉第一次对她发火。
“娴儿,你一介……”刘焉说着说着忽然想起甘宁还在,便咳嗽一声随便搪塞过去:“董仲颖之所以敢一路大摇大摆入京无所顾忌,全仰仗他手下那支纵横西凉精锐无比的铁骑。并凉二州原本就民风剽悍,崇尚武功,再加上常年在边境与羌人作战,经验丰富,岂是你能抵挡的?你拿什么打他?你手下那几千兵马?拖出去给人填牙缝都不够!”
刘焉说完后沈娴竟然觉得他的话十分有道理,而且她仿佛从刘焉那故作愤怒的话里行间感受到了某种名为傲娇的别扭关心……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再危险再艰难,讨董这件事都必须参与啊!
不去怎么收人呢?人才们都扎堆窝在北边,益州目前还没什么能用的大才,沈娴手下严重缺人,只有她跟甘宁,益州的智商完全不够用啊!
沈娴淡淡地说道:“父亲您误会了,孩儿也没想着把董卓打回凉州啊,去参加会盟和打董卓完全是两码事。”
刘焉咂摸咂摸沈娴话里的味道,十分怀疑地问道:“那你之前说得那么大义凛然做什么?”
沈娴沉默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回答:“听起来比较帅吧。”
甘宁:“……”
第8章 【008】出兵
在沈娴的软磨硬泡下,刘焉终于勉为其难答应了出兵的请求。沈娴当即往袁绍那里送去了文书,然后她带着甘宁点了五千精锐兵马,意气风发地去参加会盟了。
临行前刘焉一脸深沉地告诫沈娴,若万一有事需要在朝廷中活动,让她尽量避免亲自出面,派人去请她那俩当官的哥帮忙就行了。
沈娴这才想起来除了跟随他们一同入蜀的病秧子三哥外,自己还有三个“亲哥”被刘焉留在洛阳了。怪不得刘焉之前不同意出兵呢,万一沈娴前脚打过去,董卓后脚挥刀把刘焉的三个亲儿子砍了,刘焉岂不是得哭死?
那为啥后来刘焉又同意了呢?
沈娴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把这个疑问扔去了一边。只要不妨碍她就行了,谁管那三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哥是死是活啊。
半路上甘宁问沈娴:“之前在书房里面你对刘大人所说的……”
沈娴一听就明白甘宁想问什么,她漫不经心地说道:“哄他玩的。”
“啊?”甘宁瞪圆了眼睛。
“做儿女的不容易啊,父亲他老人家年纪大了,有时候糊涂,我只能哄着点他。”沈娴懒洋洋地说道:“打还是要打的,怎么能放任董仲颖把洛阳折腾成那个鬼样子。”
安静了一会儿,沈娴继续说道:“可是父亲说的也没错,就这些人……”她一边说,一边回头去看那些听说可以公款旅游便各个都神采飞扬的益州军们:“虽然比两年前好了许多,但能不能扛得住西凉铁骑的进攻,只有试试才知道了。”
“不是还有别的人吗?”甘宁的态度十分乐观:“听说共有十八路诸侯响应袁本初与曹孟德的号召,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还淹不死董老贼?”
“诸侯会盟……”沈娴闻言轻笑,话语中带了淡淡的讥讽:“你信不信,这十八路诸侯,还真不见得能打得过他董仲颖。”
甘宁干脆地回答:“不信。”
“那就打个赌。”沈娴眨眨眼睛:“这么多各怀心思的人聚在一起,我怕他们还没打董仲颖就自己先乱起来了。”
诸侯会盟的地点是在兖州陈留郡的酸枣县,沈娴趴在地图上研究了很久,忽然发现从益州到这个酸枣县……那不是一般的难去啊!
想要从益州去酸枣就两条大路,一条需要穿过荆州与豫州,一条需要穿过荆州与司隶。前一条山高水长,而且谁知道荆州牧与豫州牧肯不肯借道给她;后一条貌似近点,可惜过了武关对面就驻扎着董卓的西凉铁骑,大家一起出师未捷身先死。
沈娴头都大了,她哭笑不得地看着甘宁,深深怀疑她爹其实早就知道事情会是这个结果。
“你出发之前连走哪条路都没规划好吗?”甘宁忍不住吐槽:“有你这样的主帅吗!我们能不能靠点谱啊五、公、子!”
“你别吵吵,让我想想!”沈娴揪着自己的头发在营帐里面转圈。
忽然外面有小兵高声大喊道:“大人!斥候急报!”
甘宁出门去接了军报扔给沈娴,沈娴一目十行地看完后忽然面露喜色,甘宁见状问道:“说了点什么?”
“真是苍天助我!”沈娴把军报拍在甘宁的胸前:“长沙太守孙文台在北上响应会盟号召的途中逼杀了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此刻他正屯兵宛城。既然这样,我以父亲的名义给他修书一封,我们顺汉水而下从荆州借道,去宛城与他们汇合。”
“逼杀荆州刺史?!”甘宁目瞪口呆地盯着军报看:“这个长沙太守还真是……胆大妄为啊!他都敢逼杀荆州刺史,你就不怕他把你灭了?”
“他灭我做什么?”沈娴莫名其妙地看了甘宁一眼:“我又不是忽然打上门去,也不吃他家粮草占他家地盘,大家都是响应号召参加会盟的,结伴同行路上有个照应怎么了?”
虽然沈娴说得很有道理,但甘宁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可他又说不上来,最后只得眼睁睁看着沈娴给孙坚写了封信派信使送出去。
“荆州刺史死了啊。 ”沈娴托着下巴呢喃道:“荆州刺史……南阳太守……”
“公子,你嘀咕什么呢。”甘宁端着托盘掀帘进帐,盘上放了两菜一汤。
行军途中一切从简,这已经是最好的待遇了,沈娴也不挑,示意甘宁放下跟她一起吃:“没什么,我在想荆州刺史死了。”
“我知道,”甘宁冲着摊在桌案上的军报努嘴:“上面写了。”
“荆州此时群龙无首。”沈娴托着下巴看了甘宁一眼。
甘宁沉默片刻,忽然眯起眼睛:“也不见得,你看孙文台还是长沙太守,属荆州刺史治下呢,不是一样把顶头上司砍了。”
沈娴没说话,甘宁又道:“有些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得一步一步来吧?”
半晌后沈娴总算叹口气:“你说得对,最近是我急躁了。但我怕其他人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别到时候我们打不了荆州,反倒被别人占了便宜。”
甘宁把粥碗推到沈娴面前:“要不一会儿你写封信,把咱们新招的那两千水兵都调到夔门去守着?只要守住夔关,其他人进不来益州的。”
沈娴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要不你再多写一封?”甘宁忽然说道:“之前没出兵也就算了,万一董老贼听说你带着益州军去参加会盟了,恼羞成怒转头打汉中怎么办?”
沈娴转身看了一会儿挂在墙上的地图后,慢慢摇了摇头:“不必如此,董仲颖进京之时只带了三千西凉铁骑,剩下的兵马都在边境屯着。此番听闻各路诸侯结成盟军汇集到关东讨伐他,必然会把一部分军队开进虎牢关外,剩下的还得守着他的大本营保证随时撤退,分不出兵力来对付汉中。”
甘宁有限的智商都点在了练兵带兵这两方面,对于各种弯弯绕绕的战术计策是研究一会儿就头疼,沈娴尝试着分析了几句,甘宁就听得两眼冒圈直摆手:“你说就是吧。”
沈娴忽然怒了:“你怎么能这样!怎么能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啊!身为下属难道不应该提提自己的意见吗?”
甘宁一脸“有本事你来打我呀”的痞子样:“公子啊,你让我带兵打仗,指哪我就打哪,可你让我想什么计策,或者分析对方会从哪里出兵……这我怎么会知道?这不是谋士们该干的活吗?”
“可是咱们手下没有谋士啊!”沈娴一脸沉痛:“不行,这次我非得拐几个谋士回来不可!再这样下去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动脑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活啊……”
孙坚的回信在第二天就被快马送回来了,他对于沈娴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且承诺会在宛城等她三日,汇合后一同去见袁绍。于是沈娴当即拔营赶路,在第二天的傍晚来到了宛城。
为表尊重沈娴把军队停在了城外,带着甘宁和几个护卫只身前去拜访孙坚。走到城门口的时候他们看见有一小队人马正等在那里,沈娴派手下前去询问,得知那是孙策派来迎接她的人,便立即走了上去。
走近后沈娴微微一愣,因为她发现为首那人看起来十分年轻,可能比她大不了多少。
第9章 【009】周公瑾痴汉协会
少年身穿轻甲,背着一把擦得锃亮的银枪,他面容英俊嘴角含笑,看起来年纪跟沈娴差不多大,但却比沈娴高了整整一个头。在看见沈娴之后,少年丝毫不掩饰自己好奇的目光,他一边打量着沈娴,一边双手抱拳朗声问道:“来者可是广汉郡守刘商羽?”
沈娴对少年回礼,不卑不亢地说道:“正是在下。”
就在沈娴想开口询问少年的名字以便称呼时,那少年忽然睁大眼睛诧异道:“不是吧?原来刘商羽真的这么年轻!你有我大吗?”
沈娴微微一愣,那少年身后站着的一位军人或许是觉得己方有些失礼,便咳嗽一声上前道:“在下祖茂字大荣,于孙太守麾下领都尉职,对不住了刘郡守,这位是孙大人的儿子,性子一向跳脱,请大人勿怪。”
儿子?沈娴眨眨眼睛,顺着祖茂的目光看向少年,那少年正好也在看她,于是两个人就这么站在城门口一言不发地你看我我看你。
孙坚的儿子,长得又帅,性子又活泼,还爱笑……这人是孙策?!
要不是沈娴在面对外人时一向习惯装出副淡定样子,此刻她肯定已经扑上去握着孙策的手求签名了。
乖乖这可是我偶像……之一啊!沈娴一边在心中荡漾地转着小圈圈,一边对孙策淡淡地说道:“不知道,我是癸丑年七月初七的生辰。”
甘宁用见鬼的眼神看着沈娴——公子,不,小姐!刚见人家就自曝生辰真的好吗?你是想干嘛?就算孙郎长得帅,你可不可以矜持一些?
而祖茂不知道沈娴其实是个妹子,所以他对于沈娴的行为也没太在意,就当这位刘太守跟自家公子一样是个热情的自来熟呗。
呃……祖茂偷偷瞄了瞄沈娴,决定把“热情”二字去掉。
孙策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孙策孙伯符,跟你是同年而生,不过月份比你早,所以……我比你大。”
“叫哥哥。”孙策双手抱肩居高临下地看着沈娴:“叫哥哥以后我就罩着你——”
孙策话未说完,就被祖茂一把按着脑袋拎到了身后去,他一脸尴尬地看着沈娴:“咳,刘大人,那个,要不您先进城?哦对了,孙大人交代了,既然大家都是奉诏讨贼,就没那么多忌讳,还请大人您把兵马一同带入城中,今天休息一晚,咱们明早启程。”
孙策被祖茂捂着嘴按着肩膀,他四肢不停地乱蹬,口中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来,沈娴强迫自己不去瞄孙策,只对祖茂轻轻点头:“那有劳了。”
沈娴让甘宁去把兵马带入城中,她转身跟甘宁说话的时候,耳边断断续续传来祖茂教训孙策的声音:“公子啊您能靠点谱吗!那位刘大人虽然年纪小,但他官拜广汉郡守,跟你爹可是同级!”
孙策不满地嘟哝道:“哼,我爹还是乌程侯呢……”
“你又不是乌程侯!”祖茂一巴掌拍在了孙策的头上。
沈娴忍不住勾起嘴角。
甘宁见状,婉转地提醒道:“公、子,您注意点。”
沈娴的回答就是瞬间变冷艳高贵脸,然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甘兴霸,还不快去带兵入城?”
甘宁愤愤地转身走了,走之前他诅咒沈娴的身份被孙策立马看穿。
当夜孙坚在帐中宴请沈娴,见面后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沈娴的欣赏,直夸她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郡守一职,古有甘罗今有刘商羽,前途不可限量。沈娴明知孙坚只是客气,但还是被夸得心中冒泡,不过她面上却依旧淡淡地点头,不卑不亢地感谢孙坚的赞誉,然后她在甘宁鄙视的目光中又收获了一堆“刘太守真是荣辱不惊啊!”“刘太守年纪虽轻但气度沉稳,果真是大才啊!”之类的赞叹。
大家都在夸沈娴,只有两人一直默不作声,一个是对沈娴知根知底的甘宁,还有一个是孙策。
孙策一反往常开朗爱笑的性子,全程安安静静地坐在案前喝酒,只是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落在沈娴身上。沈娴初时不觉,可后来却总感觉有人探究一般地看着自己,她余光不动声色地扫过了满场,最后发现那人是孙策。
偶像你要做什么?有什么话你不能直接对我说吗?你看得人家不好意思啦!
沈娴在推杯换盏之间还得分神去注意孙策,她总觉得孙策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然而直到宴会结束孙策都没有说一句话,最后沈娴半是松了口气半是遗憾地向孙坚告辞离去了。
第二天两军拔寨,共同朝着鲁阳进发。
半路上孙策骑着马哒哒哒地赶到了沈娴的身边看着她:“我早就听人说益州刘商羽年少有大才,所以特别想见你一面。”
甘宁冷着一张脸勒住缰绳让自己的马走慢些,落在了沈娴的身后,给孙策让开了位置。
沈娴轻笑道:“我也早就听说江东双璧的美名,也很想见你一面。”
孙策眨巴眨巴眼睛问道:“那你现在见到双璧之一了,有何感想?”
“感想?”沈娴打量了孙策一番,揶揄道:“我初见不了解你,不敢妄言其他,就只能评价评价你的长相了——果然名不虚传啊。”
孙策好像不太满意,他换了个话题:“我听说你曾经带兵剿灭黄巾贼,这次刘州牧派你前来讨伐董贼,那说明你的武艺肯定也不错咯?你使什么武器?咱俩比划比划?”
武器?沈娴先是摸了摸袖子里藏着的毛笔,然后目光又落在了自己马鞍下挂着的兜布上,那里面装着系统发给她的柳木琴。
沈娴想了想,谨慎地回答:“我用……琴?”
孙策:“……”
“我是认真的。”感受到孙策怀疑的目光,沈娴诚恳地说道:“要不等有空了我给你弹一曲?”
但愿你听完之后还能完好无损地站着,沈娴默默地想。
“好啊。”孙策点点头:“我虽不会弹琴,但是我有一位义弟却精通琴艺。”
沈娴忍不住问道:“周公瑾?”
“你也知道他?”孙策开始双眼放光。
“当然。”沈娴点点头:“都说了我早就听过江东双璧的美名啊。”
“哦那我跟你说,我这个义弟他……”
于是孙策和沈娴两个人兴致勃勃地聊了一下午周瑜,在祖茂前来叫孙策回去吃晚饭的时候,孙策还依依不舍地对沈娴说道:“贤弟啊,等着一会儿为兄还来找你聊天啊。”
此时孙策已经把周瑜的囧事从三岁到十六岁都漏了个底掉,比如小时候逗猫反被猫追得逃窜上房,再比如长大了说人家曲子弹错了反被人家挥着琴追杀了整整三条街……
沈娴十分怀疑将来周瑜得知孙策和自己在背后偷偷议论他这件事情后,会不会恼羞成怒地跑来把他们两个人灭口。
第10章 【010】空城计
几天之后,孙坚与沈娴带兵来到了鲁阳面见袁术。袁术见到二人之后大喜,当即上表奏请封孙坚为破虏将军,同时兼领豫州刺史。至于沈娴,袁术虽喜爱她年少英俊大有作为,但同时也顾忌她父亲刘焉身为皇族又是益州牧,便没有代俎越庖地给沈娴请封,只是在口头进行了夸赞的同时送了沈娴不少的武器和粮草。
和粮草武器相比,官位什么的自然都是浮云,沈娴觉得这时候的袁术还是挺上道的,不过这个结论她在几天之后就推翻了,因为袁术让她跟孙坚在这里守着防备董卓出兵,自己则以帮她二人招募粮草为由,带着人跑回汝南去了。
沈娴跟孙坚面面相觑,二人哭笑不得。
“走就走吧。”孙坚大手一挥无所谓道:“只要袁公路能按时给我们提供粮草就好。”
沈娴倒不像孙坚那样成天担心自己的粮草问题,她代表益州出兵,自从黄巾贼灭之后,益州家大业大,粮草自给自足,沈娴手下五千士兵的吃穿用度都从汉中张鲁那里送过来。只是沈娴觉得袁术这人当真不靠谱,诸侯会盟大家人都还没到齐呢,他就收了孙坚让孙坚在前方冲锋陷阵,自己则躲在后面享清闲还收名利。这四世三公的行事风格真不是他们这种凡夫俗子能理解的。
“我倒不担心这个,”沈娴仰起头看挂在墙上的地图:“只是我们若留在此处迎击董仲颖,是作为牵制还是出其不意的伏兵?盟军中是否会有人出兵策应?何时出兵?地点是哪儿?这些都还得遣信使询问一番。”
孙坚目光赞赏地对沈娴点点头:“贤侄言之有理,我这就向袁本初修书一封,询问相关事由。”
“爹,这封信我看你写了也是白写。”孙策耸耸肩膀:“会盟的盟主是袁本初,而袁公路与袁本初一向不合,要不然他怎么不去怀县找他哥汇合,反而把咱们扔在鲁阳自己跑回汝南了?咱们现在就算做跟袁公路是一伙的,那袁本初能待见咱们才怪了。”
孙坚啧了一声,抬手敲上孙策的头:“臭小子,那你说怎么办?”
孙家与袁家不同,袁家为汝南望族,家大业大,四世三公底蕴深厚,门徒遍布天下,是以袁绍才能一呼百应,集得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而孙坚只是长沙太守,手下兵马不多,粮草也没个来源基本靠抢,打仗倒是勇猛,可若是后方补给跟不上,一样过两天就完蛋。
这就说明有自己的地盘和家里是名门望族,在东汉末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孙策摸了摸被孙坚敲打的地方,不动声色地看向沈娴。
孙坚顿时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投谁不是投啊,我看益州就不错,天府之国,治安良好,物产丰富,还靠着荆州,爹你打下来的地盘可以跟益州接壤了。
孙策想得挺有道理,可孙坚却只觉得牙疼。没别的原因,就是沈娴她……看起来太小了。
若前来勤王的人是刘焉,搞不好孙坚真的带人投奔了,可是沈娴跟他儿子差不多大,让孙坚听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的话,他心里实在是不平衡啊。
沈娴大约能猜到孙坚心中的想法,她装作对孙家父子的眉来眼去一概不知,沉吟片刻道:“兄长说的没错,但大家毕竟都是奉诏讨贼,断没有敌人还未灭就先自己掐起来的道理,我想袁本初应该不会小气到那般地步,即使有什么泼天的矛盾,也不会现在就爆发出来,所以暂时不用担心这些。”
“斥候来报,说袁本初带领其他关东军屯兵在此,此地距离虎牢关不过百余里,大军压境,想必董仲颖已经坐不住了。”沈娴点了点地图上河内的所在,转身对孙坚恭敬地说道:“还是看看这仗该怎么打吧,我益州军久居安稳之地,只剿灭过黄巾贼,面对董仲颖还得仰仗叔父你啊!”
“贤侄客气了,谁也不是生来就会打仗的,多多磨砺便好。”孙坚笑道:“如果贤侄相信我,那么就请将我们两方兵合一处,交由在下总指挥,如何?”
沈娴眨眨眼睛:“求之不得。”
于是沈娴手下的五千人就跟孙坚手下的一万人兵合一处了。
孙坚这人挺厚道,他只是让两军一同训练,若要派什么任务,也会先通知沈娴,然后由沈娴对她自己的兵马下令,而且孙坚对待两军一视同仁,派出的任务都十分合理,并没有拿沈娴当炮灰填战场的意思。
在鲁阳修整了一段时间后,孙坚收到了袁绍的回信,信中说联军决定于五日后进攻虎牢关,届时还请孙坚一同出兵以作策应。
孙坚把信给沈娴看过后,二人决定明日拔营启程,向洛阳迈进。
临行前为了粮草供应充足,孙坚叫来了长史公仇称,派他前去袁术那里催促粮草。
孙坚带着一干手下在鲁阳的东门外设宴为公仇称践行,孙策不想去凑热闹,就跑到沈娴的院子里拽她起床继续聊周瑜。俩人还没谈几句话呢,忽然有手下来报说发现了大量骑兵的踪迹,正朝着鲁阳飞速赶来,马上就要到东城门外了!
沈娴一愣,转头去问孙策:“文台将军他是不是还在……城外?”
孙策猛地蹦了起来,他拉起沈娴往外跑:“我爹今天在东门外给公仇先生践行!快跟我点齐人马出城迎战!”
董卓这就来了?要打仗了?这么快?沈娴的大脑中弹幕一般地闪过了好多杂七杂八的念头,她的心脏砰砰地跳动着,整个人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手心都开始不自觉地冒冷汗了。
“你们干什么去!”
孙策拽着神游天外的沈娴跑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暴喝传来,循着声音看去,孙策发现来人是甘宁和黄盖。
孙坚手下的其他人都跟着他一起在东门外吃宴席呢,只有黄盖和韩当二人留在城中整顿兵马。
黄盖一句话惊醒了懵逼的沈娴,她一把拽住孙策的手迫使他停下来:“你……等等!”
沈娴深吸一口气,她的大脑快速思考着,同时转头看向甘宁:“先别冲动!情况如何了?”
黄盖眯起眼睛看沈娴,他代替甘宁回答道:“斥候探明来的是东郡太守胡文才的骑兵,先遣部队大约有八百人,已经到达东门附近了,后续约有八千兵马,正在赶来的路上。现在再让将军撤入城中已经太迟了。”
“什么叫太迟了!”孙策焦急地说。
沈娴想了想,认真问道:“文台将军现在在做什么?”
甘宁挑眉一笑,满脸都是佩服的表情:“文台将军在饮酒。”
“饮酒?”孙策瞪圆了眼睛:“父亲他是想——”
沈娴松了口气,她拍拍孙策的肩膀:“不用担心,文台将军自有定夺,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带点人马去城门口埋伏好,见情况不对立即出城相救!”
四人带着六千步兵悄悄来到大开的城门口埋伏,黄盖和甘宁分别领三千士兵随时待命,沈娴则拉着孙策上了城楼,二人发现韩当原来在这里。
韩当对着孙策和沈娴点点头:“刘大人,公子。”
“情况如何?”孙策躲在门柱后朝下偷瞄,远远地看见孙坚正坐在案前手持酒尊豪饮,不由得满头黑线,只觉得自己之前一腔担心都显得傻透了。
“尚在掌握之中。”韩当沉稳地说道。他双手持弓,一根羽箭虚扣弦上,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孙坚的一举一动,预备一有不对就放冷箭救人。
“好一出空城计。”沈娴眯着眼睛看孙坚指挥手下人马有条不紊地朝着城中撤退,不由得对这位江东猛虎佩服的五体投地。之前原以为孙坚只是打仗勇猛,现在看来倒是她愚昧了,能逼杀一州刺史、从长沙一路打到宛城的又岂会是等闲之辈,不是谁都能拥有这副身处万军之前却依然从容淡定的气度啊!
在孙坚的指挥之下,人马全都安全撤入城中,而胡轸则一直在城外不远处犹疑地看来看去。最后等到孙坚也走入城中、城门却依旧大开毫无守卫的时候,胡轸终于决定撤兵了。
在胡轸看来,孙坚之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