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一统天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绣觉得有点丢人,便喝止了西凉汉子们抽风的行为,沈娴摆摆手调侃道:“你们这不行啊,只是坐船都晕成这样,将来打水战可怎么办?”
  “还要打水战?”一个西凉汉子闻言哀嚎道:“主公,北方这片地,您说哪我们打哪,您指哪我们揍哪,铁蹄轰隆隆开过去!可南方就放过我们吧!”
  “不行,你们这么厉害我怎么能放弃呢?”沈娴微笑道:“回去之后全都跟兴霸去江州练兵吧,在船上晃两三个月就会习惯了。”
  西凉汉子顿时生无可恋。
  一进入荆州天就开始下雨,现在周围更是朦胧一片,沈娴带着五千人在满是泥泞的小路上奋力前行,若不是有张鲁推荐的熟知荆益两地的向导在,估计他们早就迷路了。
  沈娴挥剑砍断横在前面挡路的树枝,问向导:“还有多久能到襄阳城?”
  “这……”向导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有些为难:“天晴的时候诸位爷骑马不过半天的功夫,可现在这天气,走多长时间都有可能啊。不瞒大人,要不是君师要求,小的是不会来的,这个季节基本没人从汉中去荆州,路太难走了,还容易出事故。”
  “别急,你找准路,我们慢慢走。”到了这里沈娴反而镇定了,她想了想,拍拍一直蹲在自己肩膀上避雨的鹰:“你能去找兄长报个信吗?或者帮我找找他现在在哪里扎营?”
  鹰用浑圆有神的眼睛盯了沈娴一会儿,猛地张开翅膀飞向了天空,它绕了几圈后降低了高度,盘旋着引路。沈娴低声说道:“跟着它。”
  阴沉的雨天让沈娴连辨别时间的能力都失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一把捞住身边差点栽倒的郭嘉,扯过潮湿的披风勉强裹在他身上,寻思着是不是先停下来找个地方歇一会儿。就在这时,沈娴听到了从前方传来的人声:“……那是公子的鹰!”
  沈娴精神一震,她定睛看去,小路上钻出了几个身披蓑衣的士兵,为首那人手持弓箭,见到沈娴后整个人都愣住了:“刘大人?!”
  “韩叔?!”
  来人正是孙坚帐下的大将韩当。
  “没想到刘大人你竟然亲自来了……”韩当带着沈娴一行人往他们扎营的方向走去:“来了也好,劝劝公子吧,将士们都无心再战了,可是公子他……”
  韩当叹口气,脸上是说不出的疲惫神色。主帅战死,士气低迷,孙策为父报仇可以理解,但他偏要在不可能赢的情况下强攻,军中早就人心浮动,至今没有哗变不过是因为几个老将苦苦镇压,但很难再支撑多久了。
  “我知道,我就是来劝他退兵的。”沈娴抿抿嘴:“现在不是攻城的好时机,没必要做无谓的消耗,不如整顿兵马来年再战。只是兄长他——未必肯听我的。”
  “唉,说实话,如果公子再不退兵,我们也只能把他打晕带走了。”韩当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毕竟还是年轻啊。”
  接下来沈娴跟韩当随便聊了几句,了解到孙策此时军中的境况颇为艰难,士气低迷就不说了,连日大雨导致很多士兵都生了病,军中隐隐有瘟疫蔓延的趋势,再加上自从孙坚死后袁术就再没给他们送过粮草……总之就是雪上加霜。
  知道袁术可能只是想逼孙策退兵罢了,但在这种时候断人粮草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
  又走了一段时间后,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孙策的营地。沈娴看着那座隐藏在雨中的朦胧堡垒,神情有些恍惚。她还没进入营地中都能觉察到这里无处不在蔓延着悲伤的气息,巡逻的士兵们脸上全都是无精打采的神情,看见沈娴他们的到来,这些士兵们也只是略略抬了抬眼,跟韩当交流过后就不再关心其他了。
  沈娴看看怀里几近昏迷的郭嘉,还是先找韩当要了个干净的地方把这人安置一下。
  其他人身强体壮没什么,郭嘉这瘦弱的小身板一路走下来差点没要了他半条命。沈娴现在有点后悔带郭嘉过来了,明明早知道这人身体不怎么好,却还是让他跟着瞎折腾。
  让张绣帮忙给郭嘉换过衣服后,沈娴熬了碗热姜汤给郭嘉硬灌下,用太素九针给他奶了几口,总算是见到这人脸上出现了血色。然后沈娴又开了个驱寒的药方吩咐手下人多熬点出来,让全营的士兵们都来喝药,有病的治病没病的防身,至于那些已经生了风寒卧病在床的,等会儿她再去仔细看看。
  折腾了半天后,郭嘉终于安静地睡着了,沈娴给他掖了掖被角,忽然有点体会到当时曹老板看着戏志才时的心情了。这时营帐外传来了喧哗的声音,沈娴站起身捡了把伞撑开走出去看情况,她刚一掀开帐门,就看见一个人影定定地站在雨里看着自己。
  那是孙策。他的精神很差,两个大黑眼圈挂在脸上堪比熊猫,嘴角耷拉着,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十分萎靡,沈娴简直不敢相信这跟当初她在宛城城下见到的那个意气风发的银甲小将是一个人。
  沈娴往前走了两步,她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兄长,你——”
  孙策跑了起来,他冲到沈娴的身前顿住脚步,声音沙哑道:“商羽。”
  两个人就这样站在雨里对视了半晌,沈娴刚想说点什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就觉得肩上一沉。
  孙策往前挪了一小步,他一只手拄着失去了光泽的银枪,弯下腰把头抵在了沈娴的肩膀上。
  沈娴被他撞得差点栽过去,她勉强稳住身形,站在原地浑身僵硬地不敢动,孙策几乎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了她的肩上,还有那种绝望的、悲伤的气息,就像海潮一般朝着沈娴汹涌澎湃地席卷过来。
  沈娴咬咬牙,抬手扣住了孙策的背甲。触手是潮湿黏腻的冰冷,沈娴能清晰地摸到那盔甲上镌刻的一道道刀痕枪迹,这是得在血雨腥风里冲杀了多久才能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记呢?
  孙策一言不发地靠着沈娴,自从孙坚死后,他在父亲的部下面前、在麾下将士们的面前苦苦坚持了那么多天,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缩和犹豫,他连失去亲人的悲伤和痛苦都不能表露得太过明显,因为他不是一个人,还有那么多的士兵和将领看着他,只有他先撑住了,才能在大厦将倾之时力挽狂澜,保住父亲毕生的心血和基业。
  所有人都在惊叹于孙策的英勇无畏时,却忘记了他根本也只是个十九岁的孩子而已。
  “没事了,兄长。”沈娴试探着拍了拍孙策的后背:“没事了……”
  “已经结束了。”
  

  第39章 【038】江东双璧

  “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个病秧子?”孙策一边用干净的布擦着满头雨水,一边蹲在床榻边研究郭嘉的睡姿,他甚至还想伸手戳戳郭嘉的脸蛋:“这种人带着打仗,还没出什么计策呢,自己就先躺了,真是可喜可贺。”
  “你别动他。”沈娴一脸无奈地把姜汤递到孙策面前,拍开了他跃跃欲试的手:“早知道荆州下这么大的雨我就不让他过来了……他身体不太好,淋了一路有点低烧。”
  孙策满脸嫌弃地接过姜汤,在沈娴的注视下捏着鼻子一饮而尽:“呸,真难喝。”
  沈娴把另一块干净的布按在孙策脸上,拿走了被他擦得湿淋淋的布:“你要是不在雨里淋那么久,也就不用喝这碗姜汤了。”
  “还不是听说你来了,我高兴得赶紧就跑过来了。”孙策把差点儿憋死自己的白布扒拉下来挂在脖子上,然后他开始动手解铠甲,等到沈娴端着另一碗治疗风寒的汤药回来时,孙策已经脱得只剩条裤子了。
  沈娴目瞪口呆地站在门口,她脸上闪过一抹绯红:“你脱衣服干嘛!”
  “湿衣服穿着容易得风寒啊。”孙策奇怪地看了沈娴一眼:“商羽,借哥哥件衣服,我就不回去拿了。哦对了,你刚才是不是也淋着了?不换件新的吗?”
  “不用你操心!谢谢!”沈娴抄起包裹向着孙策的头上砸过去,转身走出了营帐。
  孙策一脸莫名其妙,他从沈娴砸自己的包裹里面扒拉出来一件最大号的勉强穿上,还是觉得憋憋屈屈,最后只得没系带子敞着怀,露出肌肉结实的胸膛。
  过了没一会儿孙策看沈娴又面无表情地回来了,她手里还抱着件挺厚实的披风,直接劈头盖脸地扔在了孙策身上。孙策手忙脚乱地把披风披好,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一件事情:贤弟好像不太开心?今天总是拿东西砸自己。
  “咳,商羽,你怎么了?”孙策原本还想关心关心沈娴为什么总也不长个儿,但想起上回他问过周瑜这个问题后周瑜绕着整个舒县追杀他了一下午,孙策还是默默地闭嘴换了个话题,并且运用了婉转的语言描述:“总感觉今天你好像……比较精力旺盛?”
  “我吃饱了撑的。”沈娴淡淡说道,她给郭嘉换了块凉一点的布,又给他把了脉,确认病情已经稳定下来后,沈娴才找了个干净点的地方跪坐下来看着孙策:“你……唉。”
  “回家吧。”
  沈娴话音刚落,孙策的脸色便骤然凝滞起来,他低下头用双手捂着脸,安静了很长时间才闷闷地说道:“你也这么劝我吗?”
  “家?”孙策嗤笑道:“哪里还有……家?”
  “我只带了五千人。”沈娴淡淡道:“我是来劝你撤兵的,不是帮你继续打的。”
  “没关系,我可以自己打。”孙策猛地抬起头,他死死盯着沈娴,固执地说道:“反正你来之前我都是这样过的。”
  沈娴没错过他眼中一闪而逝的难过。
  “兄长,你觉得现在打下去还有意义吗?”沈娴试图跟孙策讲道理:“襄阳城城墙坚固,外有护城河环绕,内有汉水穿城,地势高易守难攻,水淹之计根本没用。哪怕你一直围城,城中不缺饮用水和粮食,刘景升完全可以闭门不出,到时候最先耗不下去的人就是你。倒不如整顿兵马暂时撤退,等来年再战。”
  “我怎么能就这么走了?”孙策愤怒地咆哮:“难道我爹就白死了吗?!”
  沈娴也怒了:“除了文台将军你眼睛里面是不是就没别人了?你出去看看你那些手下都变成什么样子了!你想把他们全都耗死在这里吗!”
  孙策的胸口剧烈地一起一伏,他居高临下地站在沈娴身前,双手攥拳青筋暴起,看样子是愤怒到了极点,很像想打碎什么泄愤的前兆;沈娴则微微仰头丝毫不害怕地盯着孙策的眼睛,目光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同时她藏在袖袍中的手握紧了蔡琰送的那只笛子,准备情况不对随时反击。
  眼瞅着这兄弟(?)二人就要打起来了,这时床榻上传来一阵虚弱的咳嗽声,郭嘉一脸无奈地睁开眼睛,他单手撑着床角缓缓直起上身:“主公,你们吵架前是不是先注意一下,这屋子里还是有别人的……”
  沈娴立即把怒发冲冠的孙策扔在原地,她快步走到郭嘉的床榻边,伸出手轻轻按在他胸前把人推得躺了回去:“躺着别乱动,醒了就把药喝了,看看还烧不烧,再睡一晚上明天应该就没事了。”
  “下次不带你来这种破地方了。”沈娴的声音中含着一丝歉疚的意味:“我不知道你……”
  郭嘉摇摇头:“是我的错,来之前应该对主公你说清楚的。”
  郭嘉醒的恰到好处,让孙策那积了满腔的怒火顿时无处发泄,差点没憋死,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沈娴才不管孙策此时难不难受,她觉得正好可以趁机晾孙策一会儿让他平静平静。
  沈娴把一直温在炉子上的治风寒的药给郭嘉端过来,郭嘉见了立即把脸皱成一团:“劳烦主公了,只是这药有点儿烫,要不先放那里晾晾?”
  “烫?”沈娴试了试碗的温度:“不烫啊,这温度刚好,再低药性就变了,你赶紧喝了吧。”
  “真的很烫。”郭嘉看着还在冒烟的碗口,情真意切道:“我的舌头比一般人要敏感一些。”
  沈娴怀疑地盯着郭嘉,但郭嘉眨巴着眼睛表现出一副纯良的样子。最后沈娴没辙了,她干脆运起长歌门的莫问心法,用阴性内力把药的温度又降低了些。
  “现在可以喝了么?”
  觉得郭嘉生病应该是自己背锅的沈娴这次态度意外的好,她耐着性子盯着郭嘉,看他不情愿地接过了药碗,磨磨蹭蹭地端在嘴边半天都不往下喝。
  于是这次沈娴终于明白了,什么药太烫一会儿再喝都是借口,这人就是不想吃药!
  这是什么破毛病?生病了还不好好吃药?跟戏志才一个德行!
  沈娴跟郭嘉就一碗药死磕的时候,站在一边把自己憋成了火药桶的孙策终于不满地开口了:“他不想喝就算了,这么大人了又不是孩子,你管他干嘛!”
  沈娴无奈地看了孙策一眼:“你不是还在生气吗?”
  孙策瞪圆了眼睛一副“你不讲理”的样子:“我生气是因为谁?”
  趁着沈娴跟孙策说话,郭嘉立即抓住机会,他把药碗往旁边一放,整个人瞬间缩回被子里面闭上眼睛开始装睡。
  沈娴回过头后,就看见郭嘉已经“睡着了”,为表逼真他还打了几个小呼噜。
  沈娴:“……”
  不能生气不能生气……他生病是我的锅……沈娴在心里反复地告诫自己。
  “郭奉孝……”沈娴咬牙道:“你喝不喝?”
  回答沈娴的是郭嘉的呼噜声。
  沈娴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她刚想说什么,就被走过来的孙策硬拽着拖走了:“别管他了,人家不想喝,你强迫有什么用?”
  “你放开我!”沈娴终于抑制不住胸中的洪荒之力了:“我今天灌也得给他灌下去!生病不喝药这是什么毛病!”
  “这人一看就是浪惯了,逃避喝药的行为炉火纯青,绝对不是第一次,没用的放弃吧。”孙策在抹黑郭嘉的同时忽悠沈娴:“我们还是去讨论一下攻打襄阳的事情,我知道商羽你是刀子嘴豆腐心,来都来了……”
  “还有你!打什么襄阳!收兵回家了!”
  “我不!我就要打!”
  “打你个头!我劝不动你,自然有人来收拾你,你就等着吧!”
  “……”
  孙策把沈娴拖远了。直到再也听不到他二人吵闹的声音,郭嘉才睁开眼睛从被子里面钻了出来,他盯着放在床边的那碗依旧温热的药看了许久,最后慢腾腾地伸出手把药碗端了起来,面不改色地一饮而尽。
  孙策坚信沈娴就是来帮他打襄阳的,为此他把沈娴拉到了大帐中,对着她絮絮叨叨地诉说了自己的进攻计划。沈娴对一个装睡不起的人彻底没辙了——郭嘉也是孙策也是,这俩人的双重攻击让她觉得自己的血槽都要见底了。于是沈娴干脆破罐子破摔,孙策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孙策问她意见她就都说好,先把人哄开心了,反正用不了多久能治孙策的人就会到来了。
  孙策在孙坚战死的时候给沈娴送去了信息,沈娴收到后立刻狂奔七天跑过来劝他退兵,想必会这么做的人不止沈娴一个,毕竟在此之前,跟孙策齐名的那位双璧之一才是他的真·知己加结义·亲兄弟啊!
  沈娴的猜测果然没错,在她来到孙策营中的当天傍晚,周瑜就到了。
  那时连绵多日的阴雨终于停了下来,夕阳在乌云边露出半个影子,晚霞循着云缝散落大地,照的千里一片红灿。沈娴在被孙策强按着听他哔哔了一下午后整个人都精神恍惚了,忽然听到帐外的士兵们嚷嚷着雨停了,沈娴瞬间回神,没等孙策阻止就一溜烟窜了出去。
  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呼吸一口满满都是叶子的芬芳香气,沈娴心情变得好了不少,固执的郭嘉和孙策对她造成的阴影似乎也随着大雨的停止而彻底消失了。
  “你看,雨停了吧?”孙策跟在沈娴身后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
  沈娴:“……”
  不,孙策造成的阴影并没有消失,反而加深了程度。
  沈娴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疯了,就在她准备大喊“孙伯符你再说我就跟你拼了”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沉闷的马蹄声。沈娴和孙策距离辕门很近,二人立即警惕,孙策高声下令让所有士兵准备迎战,但他话未说完,就见一骑白马踏出了青青草丛,马上一人身穿布衣皮甲,发冠高束,英姿飒爽,让人眼前一亮。
  “伯符!”那人纵马跨入营地,在孙策面前停下来,他翻身下马,一把握住了孙策的手:“你……没事就好。”
  “公瑾!”孙策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干脆一把抱住了周瑜:“太好了!你终于来了!”
  俩人抱在一起你拍拍我的后背我捶捶你的肩膀,联络了半天感情,期间有数骑跟在周瑜身后进入了营地当中,因为见这支队伍的老大正跟自家老大抱在一起,守门的士兵们就没阻拦直接把人放进来了。
  沈娴退到一边看着这俩人执手相望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老半天才开始低声交谈,觉得估计还得再说上一会儿,便想先回去让郭嘉把药喝了,她刚转身准备往回走,就听见身后孙策愉快的声音传来:“商羽!快来见见公瑾!”
  沈娴脚步一顿,她慢腾腾地转过头,看孙策拉着周瑜越走越近,一股莫名的紧张感浮上心头。周瑜略带审视的目光落在沈娴身上,他眼中有诧异一闪而过:“你就是刘商羽?”
  周瑜的声音很好听,给人一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沈娴的紧张感顿时消掉不少,她点点头,对周瑜露出一个笑容:“在下益州刘商羽……二哥,我是你三弟。”
  周瑜笑了起来:“伯符在信里提过你很多次,终于见面了,三弟。”
  不知道是不是沈娴的错觉,她总感觉周瑜将“三弟”二字咬得格外重。
  跟周瑜聊了两句后沈娴觉得这真是个不错的人,你不会担心冷场,也不用担心无话题可聊,不管说什么周瑜都能从容接上侃侃而谈,而且观点鲜明切中肯綮,很快沈娴便跟周瑜聊得十分开心,把孙策扔到了一边去。孙策初时还很高兴沈娴和周瑜相处愉快,但很快他就不满意自己一句话都插不上了。
  “我说,我们能不能先说说正事,”孙策抱着胳膊郁闷地盯着二人:“聊天可以等以后啊。”
  “好。”周瑜看向孙策:“既然你要说正事,那我就跟你说说——”
  说到一半周瑜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转头问沈娴:“三弟,你有没有……?”
  “他不听。”沈娴干脆地卖了孙策:“我劝不动他,就只能等二哥你来了。”
  周瑜点点头,他认真地对孙策说道:“伯符,我此番前来,是来劝你退兵的。”
  孙策:“……”
  “你们俩串通好了是吧?!”孙策不满地说道:“一个两个都这样!”
  “伯符,你要讲道理。”周瑜十分淡定地说道:“现在的我们是无法攻下襄阳城的——不是你的问题,袁公路最初就不该为了逞一时之气而让文台将军来打刘景升。”
  眼看孙策又要炸毛,周瑜赶忙顺嘴把责任推到了袁术的头上:“刘景升为八骏之一,素有善名,单骑入荆州后斩杀宗贼,说降匪寇,声望颇高。袁本初在北方与公孙伯珪开战,为了避免后方被袁公路偷袭,这才联合刘景升作为牵制。但刘景升上任不久,荆州境内尚不平静,南阳一郡不在他管辖范围内,总归是个重大隐患,我若是刘景升,必定先解决南阳的问题再做其他打算。”
  说道这里,周瑜顿了顿,叹口气道:“也就是说,只要袁公路不去招惹刘景升,他断没有先来撩拨袁公路的道理,这场仗打得着实冤枉。”
  周瑜说完了自己的观点,沈娴却觉得孙策并没有被他劝到,反而更加愤怒地想干掉刘表了。因为周瑜十分直白地点名了袁术派孙坚来打襄阳就是个笑话,当时袁术该做的事情是不搭理袁绍的挑衅,冷眼旁观他跟公孙瓒撕逼,在关键的时刻从后面出兵恶心袁绍一下,比让孙坚放弃司隶掉头去打荆州的收益要大得多。而且如果袁术和孙坚最后胜了、成功拿下襄阳也就算了,可关键是他们打输了,孙坚也死了,还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中暗箭死的。
  令人何其唏嘘。
  这也是孙策不能忍受的地方,孙坚死得太憋屈了,憋屈到不像是一个曾经坐拥一州令董卓望而生畏的大将军的死法。
  “正是这样我才要为我爹报仇啊!”孙策激动地说道:“他根本不该死在这里!他还那么年轻!他还——”
  “我觉得比起报仇,你是不是应该先把文台将军留给你的东西打理好呢?”周瑜目光温柔地看着孙策:“首先,你不能让文台将军就这样一直躺在荆州这片泥泞的地上连回乡入土为安都做不到吧?然后,文台将军手下的那些士兵和将领们你考虑过吗?他们跟随你父亲征战天下,是要做大事的人,怎么能全都消耗在这里呢?最后,文台将军去世了,难过的不只是你一个人,伯符,你该回去看看伯母了。”
  周瑜的三句话一点一点把孙策的满腔怒火熄灭的一干二净,张牙舞爪的愤怒褪去,只剩下一个颓唐憔悴的孙策跪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满脸委屈的样子。
  “我……我……”孙策握紧了双拳,他目光散乱:“我要怎么回去面对母亲啊……”
  周瑜拍了拍孙策的胳膊:“你没事,就是对她最大的安慰了。”
  孙策想要报仇的念头终于被周瑜暂时压下去了,沈娴松了口气,觉得果然还是周瑜有办法。
  解决了孙策的问题,接下来沈娴觉得自己可以适当跟孙策和周瑜提一提今后的打算了,毕竟经过这一战,相信孙策已经能够看清楚袁术坑队友一百年不动摇的本质了,继续跟着袁术的结果就是作死,好男儿应该另谋出路才对,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
  只是沈娴还没来得及提出她的想法,麻烦就再度找上门了。
  张绣扶着一脸苍白的郭嘉找了过来,郭嘉手里攥着份简短的信笺,二人那严肃的神情让沈娴心中一慌。
  卧槽又有什么事情?
  “主公,我们得回去了。”郭嘉开门见山道:“刘君朗去世,刘季玉接手益州牧之位,以为二位兄长报仇之名告令益州全境,将你与公祺先生打为叛徒,发兵两万征讨汉中。广汉与蜀二郡已反,其余郡的情况尚不得而知。甘兴霸与清玄夫人遭到围攻,下落不明。”
  沈娴一脸懵逼地听完了郭嘉的讲述,然后她眼前一黑,差点儿没背过气去。周瑜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没事吧?”
  “让、让我静静。”沈娴摆摆手,她闭上眼睛低声说道:“我……我得想想。”
  刘焉死了?刘璋担任益州牧?广汉与蜀二郡反叛?甘宁和清玄夫人下落不明?
  以上这四件事情到底是如何忽然发生的?明明一直都在对绵竹的情况做监视,还把甘宁派了回去,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结果?刘璋到底是怎么做到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把消息瞒的死死的、等到时机成熟才一举发难?
  想到刘璋那一副标准的世家子弟纨绔大少的德行,想到刘璋偷窥蔡琰那猥琐的笑容,想到刘璋讨好地夸自己英俊潇洒……沈娴真心觉得,周围人全特么是影帝,就自己是傻逼。她仿佛已经看见剧情一路朝着BE狂奔而去拉都拉不回来了……
  有存档没?重来行吗?
  【你还没彻底BE呢,别放弃啊。】基本没什么存在感的系统上线了,它劝沈娴道:【先回汉中看看嘛。】
  【我要是BE会怎样?】沈娴轻声问道:【反正我不是第一次打出BE结局。】
  【对,你就没成功过。】系统同情地说道:【但我还是那句话,还没到GAME OVER的时候,不妨多走几步看看。】
  说完这句话,系统就消失不见了。
  想要放弃的念头不过一闪而逝,沈娴已经重新打起精神,她按着太阳穴跪坐在桌案前开始了快速地思考。己方的战力,刘璋的兵力,出兵的步骤……
  “主公?”张绣想问问沈娴的意见,却见郭嘉摇摇头:“别打扰她。”
  过了片刻,沈娴抬起头看着郭嘉:“清玄夫人下落不明……汉中情况如何?”
  先抓最关键的,张鲁那边要是一怒之下把沈娴跟刘璋规划到一起去,才是彻底完蛋了。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说道:“毕竟也只是下落不明罢了,而且公祺先生不是早就知道主公你与刘季玉不和了么?”
  郭嘉没说的是,在最初听到母亲和弟弟失踪的消息时,张鲁确实差点儿就把沈娴也看成敌人了,幸亏荀彧与荀攸舌灿莲花力挽狂澜。
  沈娴点点头,再想第二件事:“如果兴霸听我的话第一时间把清玄夫人接出来了,他们现在很可能是安全的。”
  毕竟在被沈娴收归麾下之前,甘宁可是位来往于荆益两州之间的绿林好汉水上一霸,干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不管官家还是士族见了他都发憷。虽然后来被招安了,但人的名树的影,锦帆贼的称号依旧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是道上令人佩服的老大。这也是沈娴派甘宁回去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偷渡人口这方面他有门路,有的时候三教九流比官家的势力还管用。
  暂时确定了汉中与甘宁无事,接下来……“四哥的两万兵马,是从哪里调出来的?”
  为了攻打长安,刘焉把益州境内能调动的兵马几乎全都开去了汉中,前段时间沈娴他们才带兵回来,还未来得及将兵力归还回去,再加上收编的两万西凉部队,汉中现在共有五万兵力,单看人数是不惧刘璋了,只有粮草可能紧张点。
  但也正是因为刘焉把能调的兵都给了沈娴,刘璋的兵又是从哪里来的?除了驻守在葭萌关那一万人外,广汉郡和蜀郡两地的守军也不过三千余人,其余的七千人难道都是强征上来的?还是说有别的郡帮忙了?
  “这个还不清楚。”郭嘉说道:“不排除有别的州郡支援的可能性。”
  沈娴挑眉:“州?”
  “你的意思是……刘景升?”一直闷声不响听郭嘉与沈娴谈话的周瑜忽然说道:“荆益二州土地相连,刘景升与刘君朗又同为宗室,说不定……”
  说不定刘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沈娴与刘璋两人当中选择了刘璋,他们达成了某种协议,然后刘表派兵马偷偷入荆州助刘璋一臂之力。
  郭嘉说道:“总之我们得先回汉中去了。”
  “我跟你一起。”孙策忽然说道:“你等等,我找几个人把父亲的灵柩送回舒县,然后就跟你去汉中。”
  周瑜默默地瞥了孙策一眼,并没有阻止他。
  沈娴诧异地看着孙策:“大哥,不用——”
  虽然沈娴确实存了把孙策带回去的心思,但那是在刘璋没反之前,现在益州的局势乱成一团,她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获胜的把握,何苦把孙策这个原本就苦逼的人拉来一起趟浑水呢?
  “不。”孙策干脆利索地打断了沈娴的话,他揉了揉沈娴的发顶:“你来帮我了,我也得帮你,我们是兄弟嘛,是不是,公瑾?”
  周瑜笑着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