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皆浮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嬷嬷走过来笑道:“公主吩咐世子爷进去呢”
苏云恒应了,又向柳嬷嬷行了半礼,问了好,方才进去
*********************************
黛玉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黛玉心知贾母处定是已经用过早饭了,掀开帘子见紫鹃刚好拿了叠好的衣裳放在床边,便埋怨道:“你怎么不叫我?这回我又迟了”
紫鹃看黛玉醒了,上前来把帐子挂好,扶黛玉下床,一边笑道:“老夫人早就吩咐过几遍不许搅了姑娘的觉,我们哪还敢叫姑娘早起?”
黛玉也只是抱怨抱怨罢了,闻言也就不说话,雪雁珊瑚几个已经捧了牙刷竹盐脸盆毛巾等鱼贯而进,黛玉洗漱了,又把寝衣换成家常衣裳,便一个人去了贾母处请安
近来黛玉跟宝玉相处融洽,也不大闹别扭,宝玉似乎也懂事许多,贾母心中欢喜,就更是待黛玉不同,此时见黛玉来请安,便笑道:“我让厨房给你留了山鸡丝燕窝,快去吃了再来陪我说话”
黛玉应了回自己屋用早餐,照旧有宋嫂子做的灌汤包子和春饼,珊瑚的娘春生家的,进了贾母的小厨房专门做江南风味的膳食,人都尊她一声宋嫂子黛玉每天吃的燕窝本来打算自家买,贾母知道后就从自己账上出了,不消说又有多少人暗地里眼红
黛玉不过每样略用了些,剩下的赏了底下小丫头,就又去了贾母那王夫人已是回了荣禧堂做功课,薛姨妈和宝钗正在陪贾母说话,因说道宝玉如今日日去学里用功,将来定是状元之才云云,贾母听了开心,便夸宝钗稳重知礼,宝钗正低了头害羞,黛玉走进来
宝钗见黛玉穿了一身时新花样的纱衫,清新素雅,说不出的好看,身上一排扣子俱是一样颜色一样圆润手指大小的珍珠,头上梳了个家常的随云髻,只簪了个小巧的立凤头步椰一个龙眼大的珍珠在耳边晃来晃去
黛玉刚给薛姨妈宝钗问了安,门口迎春三姐妹也来了探春笑道:“干脆你也别叫颦丫头了,改叫懒丫头才是正经”
黛玉笑驳道:“我不过是偶然睡回懒觉罢了,你就抓住理了,我可不服”
探春又道:“这才从扬州回来几个月,我都碰见你好多回睡懒觉了,我要一一说出来,看你羞不羞?”
宝钗笑道:“颦丫头以前起得早,宝兄弟去学里之前两个人还能说会儿话,现在宝兄弟都抱怨没空跟林妹妹一起玩了”
黛玉挑眉,心道:“你的耳报神还真敬业,不过是昨天说的话,今天就传到你耳朵里了”
贾母也是心中一动,便道:“玉儿身子弱,现在病的好些都是因为睡得多的缘故你们小孩子家本来就觉多,总是熬着哪行”
又对薛姨妈说:“所以我总让他们不必早起来请安,小孩子不比我们有了年纪的觉浅”
薛姨妈点头附和
黛玉她们说了几句话便去了贾母正房的里间,一边练针线一边闲聊
说起湘云时,宝钗道:“宝兄弟求老祖宗打发人接云妹妹来家,昨儿个递了信,今儿也该来了吧?”
探春道:“算算该是下半天就到了,云妹妹也有几个月没来了,怪不得宝玉想着她”
宝钗听了便拿眼扫黛玉,见黛玉面无异色仍旧慢悠悠的分线,便道:“宝兄弟跟史大姑娘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他二人的情分真真是谁也比不上”又点头咂嘴的做感叹状
迎春笑道:“说起来也好笑,那时宝玉住在老祖宗的碧纱橱里,云妹妹来了也是跟着老祖宗赚两个人又都淘气,闹的过了,老祖宗直喊头疼”
宝钗听了笑道:“云妹妹淘气起来真是活似假小子,也怪不得他二人最是投了脾气”
探春听出宝钗话里有话,惜春一贯脾气古怪不吭声的,黛玉听宝钗总把话题往宝玉湘云二人的亲密关系上扯,也知道她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满府里都传黛玉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事实上黛玉从来只对宝玉一个人耍过小性儿,这风言风语的快速传播绝少不了袭人跟宝钗袭人往往是直接目击证人,又细心稳重识大体,她说出去的话别人定是深信不疑宝钗一家人跟王夫人是恨不得黛玉消失的,当然也是不遗余力抹黑她偏偏以前的黛玉是个直脾气,禁不起几句话一激就又跟宝玉闹上了,这是宝钗袭人惯用的伎俩
可惜以前的黛玉跟宝玉生气是因为有情,现在的黛玉没有爱上宝玉自然不会小心眼黛玉放下手里分好的线,笑道:“云妹妹性子直爽,说话也从不拐弯抹角的,我也喜欢她这样”
宝钗没有听到预期中的冷嘲热讽,有些吃惊,便暂时偃旗息鼓,大家继续聊些和谐的话题
********************************
小丫头掀起湘妃竹帘,苏云恒进去一看,自己的娘亲,长公主殿下正舒舒服服歪在榻上吃着酥酪,榻上摆着好几个形状怪异的大软垫,屋角摆着冰盆,凉爽舒适
公主看儿子进来了,忙把酥酪放在一旁,笑着招手道:“恒儿快过来,让我瞧瞧瘦了没有?”又感叹道:“走了几个月,个子都长高了一大截,以后再有去外地办的差事都让你父亲去,也省得他在家碍我的眼”从鼻子里冷哼几声
苏云恒趁机问道:“父亲又怎么惹母亲生气了?听说生气多了老得快,母亲可不要气坏了身子”
公主想起前事,不由横眉怒道:“那个老色鬼。。。。。。”看到儿子就在一旁站着,便住了嘴,又笑道:“我听说你回来,特地吩咐厨房做了你爱吃的清蒸鳜鱼,这时节鳜鱼既肥又嫩,厨房的采办记着你爱吃,每天都买了新鲜的备着,待会儿就好了”
苏云恒心知自己的母亲贵为长公主,身为皇帝的胞姐,且颇得今上及太上皇的看重,脾气骄纵,说一不二,好在本性善良又体贴下情,所以在外人看来是个难得的贤良淑德的公主,但自己和父亲最是了解她,她其实既敏感脆弱又爱生闷气,看不惯男人纳妾倒可理解为公主的尊贵和傲气,另外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小爱好,比如有时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常常把一干丫鬟婆子吓得魂不附体
苏云恒便留下陪她说话,趁空问了柳嬷嬷他俩为何生气,柳嬷嬷跟他说了原委苏云恒知道了症结所在,便悄悄出去跟父亲商量对策
****************************************
苏云恒:多谢投票的各位捧超推荐票整一百大喜大喜~
第十七回 死讯
原来这天午后,公主心血来潮亲自去外书房给定国公送爱心便当,一推门却看见定国公睡在凉榻上衣衫不整,一旁还睡着个颇有姿色的丫鬟,当场目眦欲裂,夺过丫鬟手里的食盒便砸在了定国公的身上定国公正沐浴着凉风惬意的做着美梦,忽然被一阵剧痛惊醒,睁开眼就看见公主满脸怒容的瞪着他,咬牙切齿地说着什么休了他之类的话定国公虽听不大懂,却也知道她气得不轻一旁躺着的丫鬟早滚倒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嘴里说着:“公主饶命公主饶命!”见公主不理她,又冲着定国公求饶,定国公一看这丫鬟额头青紫一块,心里还糊涂着,公主见他居然以沉默来对抗,气的甩袖子就回公主府去了,从那开始,定国公就没见上公主一面
苏云恒悄声问道:“关键在那丫鬟身上,您跟她到底有没有。。。。。。”Dm
定国公一听儿子居然也怀疑自己,吹胡子瞪眼骂道:“放肆!”又道“她长了几只眼睛我都不知道,怎么会看上她?”
苏云恒看他不像是说假话,便道:“那就让她自己招认,母亲知道了真相就不会生气了”
定国公苦恼道:“这个丫鬟死都不承认,口口声声说是我先。。。。。。”
苏云恒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你平时办案机变百出,手段繁多,怎么碰上个小丫鬟就什么法子都没了?”便道:“这事就交给我吧,让地牢的兄弟吓她一吓,保管她什么都招了”
定国公犹豫一下便同意了
这丫鬟一心想要攀高枝,本是打着勾引世子的主意,只是世子是严格的雌性勿近,总找不到机会,后来退而求其次,混进了定国公的外书房,真是老天保佑,定国公竟毫无戒心的喝了那杯加料的茶,及至定国公以为是自己困了去小睡一下时还没有怀疑什么,她本打算是等定国公醒来后再以美色诱之,且自信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男人,谁承想,公主难得贤惠一次来外书房慰问,竟叫她抓个正着
不等最擅拷打的暗卫用上真本事,那丫头就一五一十招了之后便送进慎如堂又详细跟公主招了一遍,才被赶出府去
真相大白了,定国公被盛情迎进慎如堂,公主明知理亏,却先嗔道:“你怎么不早说清楚,害我被小人蒙骗,气得饭都吃不下”
定国公自来被调教的见了老婆就没脾气,看着妻子的娇容自然是条件反射般的做小伏低,明明没错也要真诚道歉,又捂着胸口叫疼,唬的公主以为砸坏了他,忙给他揉胸口,又慌着请太医
苏云恒看他俩和好后,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隐形人,便摇摇头回松风轩去了
************************************************
午饭时湘云还没到,宝玉吵着要贾母多打发几个人去接,到了下午,史湘云终于被浩浩荡荡的丫鬟婆子簇拥着来了
宝玉黛玉宝钗和三春都在贾母处闲聊,湘云一来,大家请安的问好的送礼物的乱成一团待湘云打发了跟着的人回去,几人就都去了黛玉的房间自从上次黛玉回京还是第一次见湘云,给她准备的礼也没机会送去,趁这机会便让水晶把那时备的礼拿出来
湘云年纪比黛玉还小些,且不像黛玉宝钗等人早熟,此时还是一片天真烂漫见黛玉送的礼物有许多有趣新鲜的东西,高兴道:“多亏林姐姐还惦记着我,端午的时候袭人姐姐给我送东西去,说林姐姐带了许多好玩的玩意儿送人,问我得了什么,我还以为林姐姐把我忘了呢”
黛玉调侃道:“是差点把你忘了,谁让你老是不来呢”
几个人连同宝玉都在黛玉这玩了一下午,到了晚间湘云就住在贾母房间的碧纱橱里袭人时常去找湘云送东送西的,湘云也拿袭人当亲姐姐看待,黛玉都一一看在眼里
黛玉知道袭人此时还是贾母的眼线,且这丫头手段厉害,挤走了好几个宝玉跟前的好丫头都没有引起宝玉的反感,足见她了解宝玉有多深,至于后来这丫头与宝钗联手,又投靠王夫人,想来那时自己已经回林府,也不必再管这边的破事儿了
想到回家,上次收到从扬州寄来的家书时,林如喉体健康,还说皇帝宣他年底进京述职,想来可以回京任职了,到时黛玉只需要让林如海知道贾宝玉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就行了
湘云只住了十多天就被她叔叔派人接回去了,她走时宝玉还依依不舍的,宝钗偷偷看了黛玉好几眼,只等着黛玉说上几句酸话,她便立刻装贤惠打圆超却不见黛玉有什么反应,只是拿扇子遮住半边脸笑眯眯的看着
转眼已过了中秋,天突然变冷,冷风吹的落叶落了一地,下人都来不及打扫,黛玉身体好了许多,在这秋冬之交也只是略略咳了几声,请王太医把了脉,只说不碍事,吃一副药就好,还道人参养荣丸可以退,只平时吃些燕窝雪梨润肺就可
黛玉听说可以退丸药,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只是贾母虽高兴黛玉没有犯铂却不放心就此退丸药,叫仍旧每天吃,黛玉只阴奉阳违,偶尔吃一丸罢了
这一日北风呼呼的吹,黛玉早早的就上床睡了,夜半时分却被外头说话声惊醒,侧耳一听,是紫鹃不知跟哪个小声说话,似是有事,便欠起身唤紫鹃
紫鹃听黛玉叫她,忙过来说:“姑娘只管睡,是外头传话说东府里蓉大奶奶没了,不相干的”
黛玉听说秦可卿病逝,出了一回神,紫鹃看她大冷天只管坐着,又忙拿了大衣裳披在她肩头,温声道:“姑娘要不要喝水?”
黛玉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又听宝玉屋里一阵喧嚷,知是宝玉听到噩耗吐了口血,袭人等吓坏了片刻又有人来到黛玉门前,是鸳鸯特来传贾母的话,鸳鸯一看黛玉披衣坐在床上,笑道:“老太太说叫姑娘别起来了,省的才好些又冻病了,姑娘只管睡就是了”
黛玉微微一笑,道:“劳烦鸳鸯姐姐大半夜还特来跑一趟,搅了鸳鸯姐姐的好觉”
鸳鸯摆手道:“宝玉正跟老太太闹着立时就要去那府里,横竖我也是要起来这一回”说着便去了
黛玉叹了口气,仍旧躺下
次日起床时,正好听到珊瑚在问春纤触柱而死的瑞珠是谁,春纤只知是秦可卿的丫鬟,两人一看黛玉起身了,忙去厨房催水去了
紫鹃给黛玉拿了衣裳,说道:“宝二爷去了东府里,老太太说一个人吃饭没趣,正等着姑娘呢”
黛玉忙洗漱了过去,贾母见黛玉来了方命上菜
宝玉整日与秦钟在东府里厮混,饭也不大回来吃,贾母又因秦可卿青年早夭且东府里传闻不好听,整日怏怏的,黛玉跟三春便时常在贾母跟前凑趣只是凤姐儿跟宝玉都去了东府里,贾母到底是觉得冷清,便时畴了薛姨妈和宝钗来说话儿
这一日黛玉又收到家书,林如海在信上道已是先遣了几个管事的回京打理老宅,约莫再过一两个月就起程回京了黛玉细细算来,这封信写于九月初三日之后,才真正放下心来,相信林如衡一死劫已过正好又有宋春生来送京郊温泉庄子出的新鲜蔬菜等,贾母听说便起了讲古的性质
黛玉从不知林府以前是什么样,当然愿意听,便勾着贾母讲了许多
林家世代列侯,至林如呵第五代,本来只封袭三世,因林如海之父曾做过当今皇上的启蒙恩师,更在今上登基一事上居功至伟,今上登基后便额外加恩又袭了一代,林如海之父过世后,林如海破格升迁,几年里从四品升到二品,成为皇帝的心腹之一
在本朝建立之前,林家本是前朝有名的大地主,有名在不仅富有,而且族里子弟俱都是读书好学之人后来本朝的太祖起兵造反时,曾去拜会过林家祖先,林家这位祖先毅然捐赠了全部家财,从此跟着太祖做了军师本朝建立之后,太祖论功行赏,大肆封王,林家先祖知道此时需急流勇退方能保得合族富贵,且林家不像苏家有军权在手,便请求太祖只封了侯爵,又私下里劝苏家的先祖苏大将军上交兵权,便乞骸骨告老还乡了,死之前还留下遗言,让林家后世子孙牢记藏锋二字苏家先祖听劝便主动上交了兵权,太祖欢喜之下便封了苏家世袭罔替定国公,本朝自建朝以来只有这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上,即使是皇子亲王在定国公面前也是恭恭敬敬不敢撒野的
******************************************
PS:本文转战至古代言情去了,话说古言的水可真是深艾刚发出去的文刷的一下就不见了。。。。。。总而言之,有追文的筒子多谢多谢!
PS的PS:虽然不知道留言加精和积分有什么用,不过有留言的话就送积分哦~送完为止~(∩_∩~
第十八回 贵妃
林家前两代倒还人丁旺盛,到林如海的祖父时就只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林瓒,字又陵,所幸这一个儿子聪明伶俐胜旁人百倍,便也不觉得遗憾林又陵年未弱冠时偷偷去赶考,殿试时居然点了探花,那时太上皇尚未退位,得知真相后,甚喜他才气横溢,更兼是侯府子弟又如此上进好学,堪为典范,在翰林院几年后便进了尚书房当了皇子的授读师傅,几年后尚在幼年的当今皇上进书房读书,两人就此结下缘分
话说林又陵相貌既美,家世也好,人口简单,更重要的是年少有为前途远大,当时不知有多少家打听着要把女儿嫁过去后来林又陵自己相中了一家皇商的小姐,最终突破重重阻力二人才得以成婚这家小姐在当时也是传奇,她与林又陵和和美美过了一辈子,林又陵为了她不知拒过多少甘愿做妾的女子,且她又有经商之才,无论是自己的嫁妆还是林家的家财在她手里都翻着个的上涨,只是命里只得了林如海一个儿子zxSm
当然贾母不可能说的这么详细,有些地方是黛玉自己脑补的薛姨妈跟宝钗也是从头听到了尾,宝钗初时嫉妒黛玉出身高贵,后来听得黛玉的亲祖母竟也是皇商出身,就瞬间代入了,觉得自己一定也能成为这样的传奇女性,一时间连宝玉都不放在眼里了,只一心想着能找个更好的
到了秦可卿出大殡那日,多少热闹暂且不说,只说宝玉谒见北静王水溶得了一串御赐的鹡鸰香念珠,当时奉与贾政,过后贾政又仍旧给了他,只让他不要随意给了人宝玉当做宝贝一般收起来,只想着回府后送给黛玉倒也难为他,这么些日子跟秦钟日夜厮混,还能想着黛玉,真真不愧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第二日回府后郑重把念珠送给黛玉,黛玉只说我不爱戴那劳什子,便仍还给他了宝玉也不在意,仍旧与姐妹们嬉笑玩耍只是自从秦钟回家就生起病来,宝玉大觉无趣,也无可奈何,只盼着秦钟大好时一起去上学
黛玉明知秦钟命不久矣,却无法明言,只得暗示宝玉城里的普通大夫比太医差得远了,只怕是庸医也未可知宝玉想法子请了王太医去给秦钟看铂倒是一个说法黛玉听说也只得作罢
到了贾政生辰这日,宁荣两府的人丁都来庆贺,热闹非常忽然有太监来宣贾政进宫陛见,贾政走后,贾母等都惶恐不安黛玉便劝贾母道:“外祖母不必的,咱们家向来奉公守法的,进宫陛见是好事也说不定大姐姐在宫里这么多年,说不定是她的大喜事呢”
贾母虽知小孩子话信不得,也忍不住眉开眼笑,也放下了一点的王夫人听了更是高兴,看黛玉竟也罕见不那么碍眼了薛宝钗看黛玉巧言把贾母和王夫人都哄笑了,不由后悔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个巧宗儿
过了两个时辰,管家来报信说贾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让老太太跟太太们进宫谢恩
贾母听得元春晋封,方心神安定,高兴之余想起黛玉的话,便搂着黛玉笑道:“玉儿真是我的小盖,莫不是天上仙女下凡来给我送福气的?”
黛玉只把头埋在贾母怀里偷笑,底下众人都喜气洋洋的,听贾母如此说,也都附和,一时把黛玉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更奉承贾母有福气等等
贾母跟刑王尤三位夫人都按品级大妆,贾赦贾珍带着贾蓉贾蔷护送这四乘大轿入宫一时间宁荣两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个人不欢喜得意的,唯有宝玉因秦钟病重而满心愁闷
贾母等谢恩回来后,许多亲朋上门庆贺,宁荣两府都像过年一般热闹,贾母处也是贵客不断
因黛玉一语成真,贾母觉得她像个盖似的,更是把她放在心尖上,时时处处都带在身边亲朋贵客来时总能看见宝玉跟黛玉一左一右坐在贾母身旁,贾母言语之中总提到“两个玉儿”,有那看见黛玉宝玉人材出众想要说媒的,也明白了贾母打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
近来因元春做了贵妃娘娘,宝玉身价大涨,本朝皇后病逝后就没再册封过皇后,**中几位妃一级的共同管理**,如今元春册封了贵妃,又是贤德妃,位份最高,宝玉几乎就是国舅了宝钗看了荣宁两府这些日子的煊赫,心又热了起来,总是随薛姨妈去贾母处凑热闹来来往往的贵客中不乏公侯家的太太小姐,每每自己笑脸相迎却只能换个冷脸,只恨这些人只盯着宝玉黛玉二人,从不拿正眼看自己
这一日一大早,宝玉就被贾政的小厮叫道外书房去见客了,正巧西安郡王家的四太太带着两位嫡出的小姐,镇国公夫人带着大女儿跟外甥女,又有王子腾的夫人带着小女儿来贾府贺喜,王夫人凤姐儿等都在贾母处侍奉贾母见有许多年轻的小姐,便叫黛玉跟三春招呼她们黛玉看贾母处客人太多,便请那几位小姐去自己房间坐宝钗坐在下首薛姨妈一旁,见那些贵族小姐都像是没看见自己似的,连贾母也好似忘了她,此时看众人鱼贯而出,往黛玉屋里去了,也没有人请她去,一时间不知是跟着去还是留下来,尴尬无比幸喜探春走到门口时回头喊了一声宝姐姐,又招了招手,宝钗便忙站起来跟着去了
贾母院中的东西厢房各有三大间,西厢房是黛玉住着的从正门进去是堂屋,左手边是卧室,右手边布置成书房屋子里摆了几个炭盆,书房里的炕也烧了,暖如阳春众人都脱了斗篷看这屋里摆设堂屋正面墙上挂的不是条幅画轴,而是一个巨幅的工笔梨花鸟蝶图,用色鲜艳,笔法细腻,占了堂屋正墙的一大半,一眼看去犹如置身画中一般摆的都是样式简单的紫檀木家具,地上铺的一色海水蓝的地衣,两边用镂空雕花的月洞门隔开,挂的都是浅蓝色纱帐,细细一看,纱帐上都绣了白色缠枝花,清新可爱
黛玉吩咐丫鬟搬了椅子来,各人坐定,紫鹃已是沏好了茶,用一个小巧的雕漆茶盘端上来,珊瑚水晶等逐一奉茶,这茶杯是一套十二个的,皆是细白瓷绘时令花卉,不同的是每个茶杯上画的都是不同的这是黛玉无聊时画的一套茶壶茶杯的样子,与时下不同,这一套茶壶茶杯都是圆滚滚的憨厚可爱的样子,上面画的时令花卉也是半卡通化的今日客人多,紫鹃倒把这一套茶具翻出来用上了
王子腾的小女儿年方六岁,这次是第一次出门做客,因她是王子腾夫人近四十岁上得的女儿,且王子腾仕途得意心宽意畅,也颇宠这个嫡出的小女儿,因此把她养的世事不知天真无邪她本来也是老老实实的坐着看一旁架上摆着的顽童牧牛的木雕,此时一见手上拿着的茶杯胖乎乎的有趣极了,便惊道:“林姐姐,你的茶杯真好玩,你是在哪得的,我也想要!”说着便跑到黛玉身边望着她
黛玉笑道:“不过是我画了几个样子请人去烧制的,不值什么,你若是喜欢我就送你一套如何?”
王玲珑欢喜道:“真的吗?太好了!”又好像想到什么,叹气道,“我不能要,母亲说不能随便跟别人要东西,这样很没礼貌”
黛玉看她胖乎乎的脸蛋白里透红,扎着丫髻,极讨喜的样子,却垂头丧气的说这些话,不由笑道:“那你母亲有没有教过你,别人要送你的东西,不能随意推辞,要不然会很没礼貌”
王玲珑听了立刻又开心起来,黛玉看她尚在童稚之时,与这些人说话也是无趣,便吩咐水晶把自己的玩意儿拿出来陪她到一旁玩去
有小孩子的童言童语,几位小姐都放松下来西安郡王家的四太太带来的两位嫡小姐,一位是西安郡王府的二儿媳妇生的,一位是四太太自己亲生的,年龄相似,都是豆蔻年华,大概是处于说亲的阶段,所以经常带她们出来社交其中一个瓜子脸丹凤眼的小姐显然更外向一些,看黛玉吩咐丫鬟好好伺候王小姐,便笑道:“林姑娘多才多艺,又有这样的巧思,真是蕙质兰心”
黛玉微笑道:“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玩笑之作罢了,要说绘画,还得属我们家的四妹妹”便把惜春推出来
镇国公夫人的大女儿姿色平庸却打扮得花枝招展,若只看她一人定不会觉得她是美女只是再一看在她旁边的那位跟着来的表小姐,身材只能用肥胖来形容,细看五官倒还端庄,只是被一脸的肥肉挤得变了形这个组合顿时把姿色一般的镇国公大小姐衬托成了画上仙女一般的娇弱美丽其实说起来是镇国公,也不过是跟荣国公宁国公一样说着好听罢了,现在她父亲袭着的爵位是一等伯
**************************************
PS:注意注意,要换封面啦~顺便求推荐!(∩_∩~
第十九回 比试
镇国公府的大小姐名叫牛芊芊,听黛玉说惜春画画极好,掩嘴一笑,说道:“贾四小姐年纪这么鞋又有画画的天份,真真是神童了”话音一转,又道,“不如现在就给我们画一幅大作欣赏欣赏如何?”说完便笑吟吟的看着黛玉
黛玉看她有些挑衅的意思在里面,便笑道:“姑娘家倒不在乎这些个虚名,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2m
牛芊芊闻言又转向惜春道:“贾四小姐当真会作画吗?我倒是真有些不相信呢”又捂着嘴咯咯的笑
惜春冷笑道:“既然拧姐这么有兴致,那就请你先当众作画一幅,给我们赏鉴赏鉴?”
宝钗忙笑道:“拧姐的画定是好的,不过作一幅画耗时良久,不如我们做些其他的?”
牛芊芊知道薛宝钗不过是个败落了的皇商之女,如今寄住在贾府,看都没看宝钗一眼,对黛玉道:“那我就借林小姐的笔墨一用”
黛玉本想和稀泥算了,但一看牛芊芊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想看看到底是怎样,便吩咐准备笔墨纸砚
一会儿功夫紫鹃就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牛芊芊一看,适合作各种画的纸,各种颜色的墨,各种型号的笔都准备齐全了,桌上放着的笔筒水盂笔架砚台墨盒等皆是一套各色雕漆的,便挑了纸笔,雪雁要上前磨墨时,牛芊芊道:“不用你伺候”
雪雁低头退下,始终沉默的胖女孩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磨起墨来牛芊芊得意道:“表姐磨得墨又细又匀,浓淡刚好,哪里是这些丫头比得上的?”站在后面的牛芊芊的贴身丫鬟也是一脸怪异的笑容
在场都是聪明人,看出蹊跷也不会说出来的牛芊芊挥毫泼墨之时,西安郡王家的两位姑娘在黛玉的书架前流连徘徊黛玉带来荣国府的书并不多,可也整整摆满了整面墙的书架有些书是表皮缂丝的精装版,有些是卷轴装的古物,甚至还有竹简这些书里除了四书五经等正经的书外,大都是些游记散文诗歌等,还有一些是黛玉四处搜罗的医书药膳食谱术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至于无限吸引古人的那些话本,莺莺传会真记等,黛玉半点也提不起兴趣
迎春在炕上摆好了棋盘,跟西安郡王家的小姐下棋,黛玉跟探春在旁观战,宝钗仍旧在细看书架上摆着的书
牛芊芊自小师从名师,从踏入交际圈以来,已是小有名气的才女,自信她的画技在京城的闺秀中无人能及,今日刚好西安郡王家九省统制王家都在贾府,正是扬名的好时机,便也不管挑衅惜春会不会让众人尴尬,只一心争个第一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幅富贵牡丹图便完成了牛芊芊得意的放下画笔,众人便都过来看,唯有惜春坐在另一边看那架子上的一盆梅花盆景
黛玉走近看时,只见满纸春色,牡丹既鲜艳又娇嫩,养眼极了,便赞道:“拧姐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一幅好画”
牛芊芊虽然听惯了各种赞扬,但是一听“名不虚传”四字,便真心以为自己美名远扬,不由得嘴角上翘,殊不知黛玉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
众人都称赞了一番,牛芊芊便道:“为了公平起见,待会儿我们就拿到正房去,让各位夫人评鉴,如何?”不待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