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皆浮云-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七听了吩咐惴惴不安的来见林如海,进了屋却只见林如海背朝着门,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残雪,很是伤心落寞的样子,不由得更加心中不安

    林如海听见小七进来,转过身来,温言道:“不必站着了,坐下罢”

    小七惶恐道:“不敢跟老爷平起平坐”

    林如海先坐在椅子上,笑道:“说起来你也不是我家的人,你的主子还是定国公,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我想着是不是找个日子仍旧送你回去?”

    小七闻言大惊,忙跪下道:“世子爷早就跟我说,我跟了老爷就是老爷的人,不能再有二心,如今老爷不让我伺候,世子爷一定不会饶了我的!”

    林如海看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不由叹道:“既然我认我为主,那我问你什么话,你可不能说谎”

    小七忙点头道:“一定不会骗老爷的!”

    林如痕神凌厉,盯着他道:“你知道世子方才在庄子里做了些什么?”

    小七哽了一下,以前的主子和现在的主子之间,果然还是选择现在的主子,便道:“我本来也是毫不知情的,是世子爷从前留在京里保护姑娘的暗卫小八告诉我的世子爷要娶姑娘为妻,说是明年开春就去向皇上求赐婚圣旨今日……今日是特意来跟姑娘求婚的”

    林如海大惊,猛地站起来咬牙怒道:“这个臭小子!”

    小七从没见过林如海气成这样子过,不禁缩了缩脖子,又道:“听说是长公主殿下教给世子爷的法子,姑娘她……她已经答应了”

    过了半晌,林如海却又颓然坐倒,苦笑道:“是我魔怔了,虽然想着要自己给她找一个好女婿,却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挡了她的姻缘……”说罢长叹一声,冲跪在地上的小七挥挥手,道:“你先下去罢”

    小七犹犹豫豫的站起来,见林如涸去了隔壁书房,知道他又要练大字去了,便退了出去

    黛玉回了小院之后便吩咐磨墨铺纸,一直写了快一个时辰才心平气和,不得不说这父女两个的习惯还真是一模一样

    郝嬷嬷见黛玉放下了笔,走到窗下的玫瑰椅上坐下,便把刚送来的点心端上来,随口笑道:“姑娘这是怎么了?听说定国公长公主已经告辞了,姑娘也没有去送送”没听见黛玉回话,却忽的看见黛玉手上戴着一个硕大的红宝石戒指,便奇道:“姑娘素来不爱戴戒指的,怎的今儿却转了性?”

    黛玉脸微微一红,忙把戒指取下来,道:“戴着玩罢了”

    郝嬷嬷有些纳闷,这戒指像是从没见过,不过林府里祖上几辈的首饰只怕是黛玉自己都没有全部见过,也许是林如海又给的也说不定,便拿了食盒下去了

    黛玉脸上发烧,忙灌了两杯茶下去

    如今紫鹃不在,水晶和珊瑚还不能独掌一面,大丫鬟便成了雪雁,赤霄和承影更是不管事的,因此郝嬷嬷没看出黛玉有什么不对,竟没人发现赤霄承影虽然亲眼目睹,但是知道黛玉脸皮爆便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晚间黛玉去林如海那里陪他用晚饭,却没在正房找到人,问了丫鬟才知道,林如海一直呆在书房林如呵科举出身,看书写字已是本能,往日黛玉也经常在书房陪他,便也不以为意

    林如海在书房闷了一下午,终于想通了一个道理,女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不能为了自己不舍她离开就擅自改变她的人生

    p:  谢谢乐谣和魅儿主人投的粉红票,还有世缘木送的香囊~今天只有一更~(n_n~

  第三十二回 嫁妆

    苏州老家的庄头来京城见林如海,两人在书房说了许久的话,黛玉房找林如罕,正好碰上笑容满面从屋里退出来的庄头【风云网。baoliny。】

    那庄头见了黛玉更是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一面抢上前来请安,一面笑道:“恭喜小姐贺喜小姐!”

    黛玉还一头雾水呢,他说完话就忙退下了

    林如海听到黛玉的声音,便将窗子打开道:“进来罢,我有话跟你说”

    第二天林如海就要回京城去了,等到春节放假才能回来,黛玉正要跟他说让谁跟着回京的事,闻言便迈步进了书房

    两人落座,留蓝用小茶盘捧上两杯茶便退了下去

    林如海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便又放下,叹道:“过了年你就十四岁了,要是你母亲还在,早就该为你张罗婚事了如今父亲公务繁忙,家里又没有一个可靠亲友,真是处处难办”

    黛玉突地想起薛宝琴和薛蝌,便道:“父亲,听说梅翰林家的公子有肺痨,是不是真的?”

    林如海奇道:“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些事?”

    黛玉便道:“是薛宝琴――她是宝姐姐的堂妹,之前说亲给梅翰林家的儿子,梅家催着要她嫁过去,因今年耽误了,只怕明年开春就要逼婚了,又听说梅翰林家的儿子有肺痨,病得快死了,她又跟我交情很好,我便帮她打听一下”

    林如海听得是薛家的人,便皱眉道:“你一个小小女篺遥苷庑┳鍪裁础?

    黛玉吐了吐舌头,笑道:“父亲不要一听薛家就皱眉艾这薛宝琴跟薛家人一点都不像,还有她哥哥薛蝌,都是很好的人,我只是不忍心看着她跳进火坑”又道:“父亲明日回京,只仕我一个人在这里不如叫人把她接来给我做伴?

    林如海眉头舒展,漫不经心道:“既是你说她好,那就接来也无妨”又对黛玉笑道:“你方才也看见了,我之前特意往苏州送了信过去,让林志来一趟,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

    黛玉看林如壕起来往书桌前走去便也跟着过去

    林如海拿起桌上一本喜上眉梢缂丝面的小册子递给黛玉道:“这是当年你母亲的嫁妆单子,你拿回罢”

    黛玉有些疑惑,接过来道:“母亲的嫁妆单子给我做什么?”

    林如海微笑道:“说不定这两年你就要嫁人了,你的嫁妆也得早些准备才是你母亲的嫁妆自然都是留给你的,你对着单子去库房看看有喜欢的就勾上,不喜欢的便另外打发外院的管事去办”

    黛玉随手翻了一下那本嫁妆册子,当年贾敏的确受宠这些古董之类的只怕就价值不菲了

    林如海又道:“叫了林志来却是为了其它事”轻叹一声,道:“当年你母亲得了你之后很是高兴,后来身体越发不好,自你三四岁起就遣人去各处采买黄花梨木,好留着等你成亲给你打造家具,后来你母亲去了,那么些黄花梨就放在苏州老宅我这个做父亲的太也粗心,到现在才想起要打造家具便叫了林志上来……”

    黛玉打断他的话撒娇道:“父亲才不是粗心呢,父亲是舍不得我出嫁”

    林如海见她娇憨一如小时候,却不再听她说起“永远都不嫁人一直陪着父亲”这种话,心中暗叹

    黛玉如今大了些,管家理事也是得心应手林如海便也不拘那些俗套,任由她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横竖以后这整个林家都是她的

    林志这次来便是为了陪送的家具上用什么花样,林如海素来知道黛玉看不上那些俗套的花样,便特意叫了黛玉来,让她自己去选

    只怕这世上让未婚女儿操办自己的嫁妆的只有林如海一个,而愿意自己操办嫁妆的只怕也只有黛玉这个穿越女不怕被人笑话了

    林如海虽是读书人,却不像贾政那般拘泥不化,年轻时极是潇洒,年纪大了也是一派名士风度,从来不屑于物议,又极宠爱女儿,说出去只怕也是一段奇事

    置办嫁妆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办得体面却是门大学问,贾敏嫁妆里的摆设文玩还可以拿来一用,但是金银器皿的样子就显得老旧了,需得化了重做,更不消说那些绫罗绸缎,用不完的早就赏了人了

    这些事自然不需黛玉操心,黛玉这些日子只在涵碧楼画花样子,家具要简洁大方的,但是又要精致秀气,便用了如意瓣加格子花纹,其余所需雕刻均是花开富贵的图样衣箱自然是必不可少,不过黛玉还是用惯了衣柜,索性顺便让他们做了一整排的大衣柜,除了雕刻古色古香之外,跟现代的衣柜差不多少还有那些现打的首饰等等,黛玉以前画的花样子也可拿去让他们做了

    说起来别人家待嫁的姑娘都是躲在绣楼绣嫁衣等,黛玉却是整天拿着画笔画花样子,索性现在还没有定亲,珊瑚便只听了郝嬷嬷的吩咐先做些无关紧要的绣活,依着黛玉不爱做针线的性子,那些大件的东西只怕最后还是得林府的针线班子去做

    过了两日,黛玉正疑惑林如呵不是忘了去接薛宝琴来陪伴的事,犹豫着要不要去信提醒他一下时,薛宝琴终于来了

    黛玉接出去时,除了薛宝琴的贴身丫鬟小螺外,还有四个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婆子跟着,凶巴巴的,倒好像来要债的似的

    黛玉记得薛宝琴投奔薛姨妈而来时,并没有带几个下人,这几个婆子却不知是谁打发来的

    黛玉脚步慢了一下,又笑着迎上去宝琴却是苦笑,悄悄冲黛玉使了个眼色,黛玉恍然大悟

    看来宝琴也不愿这四个婆子跟着,既是到了黛玉的地方,自然是黛玉做主了,等众人把宝琴的包袱箱子抬进客院,黛玉看那四个婆子自觉留了下来,便道:“你们几个跟粗使婆子们住到后罩房去罢,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

    那几个婆子面面相觑,本以为跟着宝琴来这里伺候是个没油水的活,谁知这庄子布置得比贾府里的花园子还好看,几个粗使婆子都穿得比她们还好些,及至到了这客院更是像到了天堂一般,摆设自不必说,帐嵯的刺绣就极是精美,大冬天,屋子里却暖洋洋的,且没有一丝儿炭气,四处打量过更没发现炭盆熏笼等物,甚至连炕都没有

    四个婆子本在暗喜,谁知刚把行礼搬完还没站稳呢,林姑娘就轰她们去后罩房住了

    一个婆子上前陪笑道:“太太吩咐了让我们贴身伺候琴姑娘,你看……”

    黛玉微笑不语,郝嬷嬷上前两步斥道:“管你是谁家的下人,还有下人跟主子讨价还价的吗?你们薛家的规矩真是差劲!”本来这话当着薛宝琴的面总是不好听,只是薛宝琴跟薛姨妈早就面和心不合,也讨厌她安排了四个线人在身边盯着自己,便没说话

    郝嬷嬷一言既出,几个尚未退下的林家的粗使婆子便走上来“请”她们出去了,那四个婆子见宝琴也不说话,只好委委屈屈的跟着走了

    这便是主场作战优势,黛玉住在贾府许久,早就受够了忍气吞声的憋屈,在自己家可就一点不能将就了

    看那几个婆子磨磨蹭蹭的出了院门,黛玉便拉了宝琴坐在榻上说话儿

    宝琴的丫鬟小螺便抱了妆奁匣子等物去安置,水晶已经捧了茶点上来

    宝琴笑吟吟道:“你们这屋子里也没见炭盆,怎么这么暖和?”

    黛玉道:“听说是祖母命人做的,地下装上铜管,把温泉的水引过来,屋子里既暖和又没有烟火气――听说宫里就有这样弄的”

    宝琴点头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呢”

    宝琴住的客院也有一个小温泉,黛玉便带她去看,又顺便在她院里用了午饭才回去

    宝琴把黛玉送出院门,回来时小螺忧心忡忡迎上来道:“姑娘,要是太太知道了……”

    宝琴知她说的是将眼线赶走的事,便安慰小螺道:“没关系,她也不能拿我们怎样”又冷笑道:“最多就是等到明年就赶紧把我打发出去罢了”

    小螺眼圈泛红,道:“姑娘,我看林姑娘她心很好,林家老爷又是大官,不如咱们求求她……”

    宝琴皱眉道:“非亲非故的,就是林姐姐她有心帮忙,也大不过一个亲字,到底还是伯娘做主”

    小螺听了眼泪汪汪,哽咽道:“姑娘真是命苦,偏许配给一个病秧子……”

    宝琴本就心烦,见小螺哭哭啼啼就怒道:“哭些什么?刚来了就哭,让人见了还以为我们不喜欢在这呆着呢!”

    小螺见宝琴发脾气忙擦泪

    宝琴径直往旁边放着的月洞门架子床走去,小螺又跟上来服侍她换衣

    黛玉回去时见那两个去接宝琴的嬷嬷还在等着,不禁有些奇怪

    进去换了轻便衣裳,那两个嬷嬷便进来回话了一个嬷嬷道:“今儿去接这位小薛姑娘时出了一点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我们想着也该跟姑娘回一声”

  第三十三回 改命

因那两个嬷嬷说发生了一点小事,黛玉便皱眉问道:“是薛姨妈不准琴姑娘来作客?”

    那嬷嬷忙笑道:“那倒不是。”说着便从去接薛宝琴开始说起。

    林如海打发去的两个嬷嬷到了贾府先去给贾母请了安,贾母听了她们来意,便遣了鸳鸯去园子里直接叫人帮宝琴收拾行李,又留了这两个嬷嬷说闲话,问些黛玉的情况。

    这两个嬷嬷便留在贾母正房说话,谁知还没说几句话,就见凤姐儿鬓发凌乱、哭哭啼啼的闯了进来。

    贾母正问着话呢,见凤姐儿这样不由皱眉。凤姐儿不管不顾的哭着扑了上来,跪在贾母面前哭诉道:“老祖宗,琏二爷这回闯下大祸了!”说完就痛哭失声。

    贾母看她不似作伪,忙关切道:“先坐下好好说。”招手叫丫鬟把凤姐儿扶起来。

    林家去的两个嬷嬷有些尴尬,正欲先向贾母告辞,贾母却没当她们是外人,浑然不觉她们该先回避。

    凤姐儿哭了一阵才道:“琏二爷这些日子晚上总是不回家,我先也没在意,谁知道今儿才听说他在府后头置办了房子,养了一房外室。”顿了顿又伤心道:“先不说传了出去人家怎么说我是妒妇,可是现在还是国孝家孝两重孝期,听闻那个外室已经是有了身孕,琏二爷这是犯了国法呀!”

    贾母听罢不由恨恨的拍了桌子,吩咐下人道:“给我把那个黑心种子绑了来!我要亲自问他!”

    凤姐儿见贾母发怒要绑了贾琏来,便怯生生的低了头垂泪不说话了。

    贾母见凤姐儿哭得可怜,便劝慰道:“你别怕,如今你有儿有女,房里又有平儿,琏儿那个混账东西还有什么不足的!等我替你主持公道,把外头那个女人赶走!”

    凤姐儿委屈道:“赶走倒也不用,若是真赶走了。外头更要说我是妒妇了,就是琏二爷只怕也要拿我当仇人。”

    贾母正欲说话,一旁跟着凤姐儿来的一个小丫头突然插嘴道:“我们奶奶是不愿意说,那女人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人,那会子在东府里的时候就勾三搭四的,那府里的丫鬟下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有我们爷才拿烂货当成宝。”

    这丫头快人快语,凤姐儿等她说完才假惺惺斥道:“这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跟老太太磕头赔罪?”

    那丫鬟忙上前磕头,贾母不耐的摆摆手,向凤姐儿淡淡道:“到底怎么回事,你自己说。”

    凤姐儿见贾母不耐烦。便忙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女人就是东府里尤老娘带来的两个女儿里的大女儿,如今尤二姐跟了琏二爷。尤三姐也跟着她姐姐住在那,东府里的珍大爷跟小蓉大爷还时常的去喝酒耍乐……”

    东府里的太太尤氏是贾珍后娶的,虽然出身不高,但也是嫡出长女,现在这个尤老娘是尤氏的父亲后来娶的,进门时就带了两个拖油瓶,就是尤二姐和尤三姐,因此上尤氏对她们娘三个的情分极是有限。这尤二姐和尤三姐也只不过是普通人家的闺女。连小家碧玉都算不上的,之所以得贾珍垂青,不过是因为她二人姿色上好。又懂风情,备着送人做妾用的。

    贾母道:“既是这样就更不能接进府里来了,没得教坏了我们家的女孩子。直接打发了是正经。”

    凤姐儿这才没了言语。

    一时贾琏来了,早听人说凤姐儿去告状他偷偷讨小妾的事,此刻见贾母对他横眉怒目,忙涎着脸上前磕头道:“老太太快别生气,都是孙儿的错。”说完又连连磕头。

    贾母见他嬉皮笑脸的连连磕头,怒气立时消了一半,只是仍板着脸道:“你如今长大了,威风了,国孝家孝中还敢纳二房,要不是凤丫头先说给我听,让旁的人告上去了,我看你怎么办!”

    贾琏见凤姐儿在一旁拿帕子抹泪,心下怒意升腾,暗骂毒妇,只是当着贾母的面,少不得又撑着笑脸向凤姐儿赔罪道歉。

    贾母见贾琏跟凤姐儿赔罪,便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回头把那个不检点的女人打发了,你要是想纳妾,我给你找一个好的,只是得等到满了孝期再说。”

    贾琏连连答应着,忙拉了凤姐儿退了下去。

    那两个嬷嬷便只说到这里,道:“小薛姑娘不一会儿就过来了,我们一起到了门口上车时才见那四个婆子匆匆过来,说是薛家太太打发来跟着伺候小薛姑娘的。”

    黛玉听完便打发她们下去歇着,自己坐在那出了会儿神,径直歇午觉去了。

    黛玉歇晌,水晶便拿了绣活坐在窗下守着,见黛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上前掀了帐子笑道:“姑娘是不是要喝水?”

    黛玉翻身过来望着水晶道:“你说人的命是天注定的,还是自己拼出来的?”

    水晶看黛玉精神奕奕,没有要歇晌的意思,便干脆把帐子挂起,坐在床边的杌子上,道:“姑娘怎么了?人的命自然是上天注定的,哪有人可以自己改命的?”

    黛玉笑了笑,道:“是我糊涂了。”

    凤姐儿在原著中并没能生下儿子,因此原本是火一样的脾气,在贾琏纳二房的时候却也是使了拐弯抹角的阴损手段才害了尤二姐,现在她有了儿女,自然是忍不得了,所以才变了手段去对付尤二姐。想来在原著中没有儿子的凤姐儿就算跟贾母告状,只怕贾母也是不会理她,毕竟在古代,女人最重要的功能还是传宗接代。

    凤姐儿得了贾母的话,尤二姐不知还能不能进贾府做贾琏的二房,尤三姐又不知还会不会被柳湘莲拒绝后抹脖子自杀。

    黛玉心中极是好奇。

    过了没几日,果然听说凤姐儿强逼着尤二姐落发出家,如今就在馒头庵,然后把平儿提了位份,做了贾琏的姨娘,贾琏终究还是不足,正巧贾赦把自己收用过的秋桐赏了贾琏。秋桐是个风骚的,贾琏早就跟她眉来眼去许久,这会子也把送去馒头庵的尤二姐给忘了,一心一意抬举起秋桐来了。

    且不说凤姐儿如何跟秋桐明争暗斗,尤二姐终是被凤姐儿打发了人强压着进了馒头庵落发出家,尤三姐又回了宁国府跟着尤氏住了。

    尤三姐比尤二姐性子烈,要去找凤姐儿大闹一场,却还被尤老娘和尤氏死活拦下了。贾琏心中觉得对不住尤二姐,便极力促成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婚事,又因宝玉生病一直在园子里,柳湘莲也不知道那些不好听的传言,竟然就这样娶了尤三姐进门,夫妻和睦,举案齐眉,这倒是黛玉早先没有料到的。

    到了年关,薛蟠日日出去铺子里,名义上是去盘账,实际上却是呼朋唤友的喝酒取乐。

    夏桂花日渐露出本性,渐渐的将薛蟠压得不敢还嘴,薛姨妈说她两句她就坐地上撒泼打滚,气得薛姨妈也不再理她,只盘算着等她生了儿子,就立时抱来自己屋里养,绝不让她教养孩子。

    这日薛蟠近中午时又出门,夏桂花心下生气,站在屋门口对着小厨房的婆子大声道:“给我多多的杀鸡鸭,炸了骨头,做一桌席面送来,我午饭也要吃酒宴!”说完径直回房去了。

    薛姨妈在自己房里听见不禁皱眉叹气,却不得不打发小丫头去打听到底怎么回事。一时小丫头回来悄声道:“是奶奶她听说大爷要出去吃酒,闹着要跟着一起去,大爷不肯,这才赌气的。”

    薛姨妈压低了声音怒道:“她娘家教的什么规矩!好好的女人家,哪有跟着爷们出去吃酒耍乐的!”又叹气道:“由她去吧,横竖赶紧生个大胖孙子是要紧。”

    小丫头乖巧的退下了,心中却道,奶奶要厨房加菜都是另外掏钱的,又不花你薛家的银子,说的倒好听,只是你本来就是管不着的。

    夏桂花脾气暴躁,但是花钱大手大脚,薛姨妈试了几次说要帮她存着,也没有要下来,以后夏桂花更是花钱如流水了,每一季的衣裳必得做个十几二十套,美其名曰“我在家就是这样的”,言下之意就是嫁了你薛家没有过得更好,你还想让我过的更差么?

    薛姨妈敌不过夏桂花凌厉的攻势,只好退了一步,任由她胡乱挥霍,横竖带来的银钱有数。

    夏桂花在家肆意喝酒,薛蟠更是不遑多让,带着几个狐朋狗友就去了酒楼。

    这边薛蟠几个正大声说笑吵闹,污言秽语层出不穷,旁边一个房间的人却不高兴了。且说这个房间带头的人正是吴贵妃娘家的子孙,向来横行惯了的,听隔壁房间的人言语粗俗,心下不爽,便命小厮去隔壁房间知会一声。

    薛蟠诨名薛呆子,做事直来直去,兴致正好时,被人打扰也就罢了,那小厮居然还冷着脸说“我们公子请你们小点声说话”,当场就掀了桌子,大声骂道:“什么狗屁公子,也敢来扰了爷的兴致,让你们主子出来跟我跪下磕头,赔礼道歉!”


  第三十四回 翻案

 薛蟠那几个狐朋狗友都是低级官吏家的纨绔,或者是做生意的富二代,竟没有一个认识这小厮的,闻言都起哄起来,纷纷叫嚣着让那“狗屁公子”滚出来给“薛爷”磕十八个响头。

    那瘦弱小厮见薛蟠长得人高马大,又上前来骂骂咧咧推推搡搡的,忍不住害怕,回头就往旁边跑。

    薛蟠带着众兄弟就大摇大摆的杀了过去。一边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另一边是家有强硬后台的纨绔,大打出手过后竟个个都挂了彩,看上去不分胜负。

    只是薛蟠还没痛快多长时间,一队官兵就呼啦啦的冲进了酒楼,带头的上楼来环视一圈,忙向吴贵妃家的子侄抱拳问好,那个吴公子手捂着眼角的淤青,气急败坏的指着薛蟠等人嚷道:“快给小爷我把他们都抓起来!一个都不能放走!”

    看着官兵杀气腾腾的冲上来拿人,薛蟠等人这才傻了眼,原来一不小心把不得了的大人物给打了,跟着薛蟠动手的几个人忙向那吴公子求饶,有的还道是薛蟠逼着他动的手。

    那吴公子早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哪还耐烦他们唧唧歪歪的,一挥手就让人把他们都锁走了。

    薛蟠带着的小厮经验丰富,缩在角落没人注意到,趁人走了便忙跑回家去报信,薛蟠打架是常有的事,只是这次好像闹得大了一点,但是这小厮也不以为意,反正薛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横竖能让薛蟠毫发无伤的出来。

    小厮回去一五一十的说了,薛姨妈听见薛蟠也挂了彩,又气又急又怒,那小厮到底也不知吴公子是谁家公子。匆忙赶来的宝钗听了便疑惑是吴贵妃娘家的人,薛姨妈知道了更是忧惧,若是吴家的嫡系子孙,只怕此事难以善了。

    最大的靠山王子腾闲赋在家。间接靠山贾元春在深宫疯癫已久,寄住的贾府已是山河日下,想来想去竟无人可以疏通。

    宝钗看薛姨妈急得大冷天却头上冒汗,忍不住道:“妈先别急……”一语未完,夏金桂忙忙的掀了帘子直冲进来,指着宝钗的鼻子骂道:“你这是什么妹妹!亲哥哥都被关进大狱了你还说不急?是不是你哥哥死在大狱里你才高兴啊。准定是嫌嫁妆少,要是你哥哥死了这薛家的钱就都是你的!我呸!你想得倒美,有我在一日,你就想都别想!”

    薛蟠还没怎么着呢,夏金桂已是打算到了家产上。委实是经济头脑一流。

    薛宝钗被她胡乱一通喷,气得脸涨得通红,一甩手就上前道:“嫂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要是容不下我就早说。我就算拿了嫁妆也是薛家的钱,又不用你夏家出银钱,你这么着急上火的做什么?”

    薛姨妈早就被夏金桂三天两头的指桑骂槐骂怕了,忙去拉宝钗劝道:“都少说两句罢。”

    宝钗被薛姨妈拽到旁边,夏金桂还在斜眼冷笑。

    当务之急还是救薛蟠出来,宝钗只得忍了。薛姨妈赶紧换了衣服扶着小丫头去了王夫人处。

    王夫人听说薛蟠又出事,虽然不耐,但还是立时遣人去告知贾政。又打发人去王子腾处报信。

    贾政对于宝玉跟宝钗定亲最大的不满之处,就是宝钗偏偏有一个混账哥哥薛蟠,这还没正式公布婚讯呢。薛蟠竟然又闹出事来。

    只是贾政奉行古君子之风,背信弃义悔婚的事是做不出的,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一时打发去王子腾家的下人回来报信说。王家舅老爷遣人出去问,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只知道薛大爷是惹了吴娘娘家的公子,一并被打的还有好几个这部的侍郎公子,那部的主事之子,这次怕是难以善了。

    薛姨妈这才真的怕起来,脸上本就蜡黄着,此时更是苍白,忙向王夫人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没?”

    王夫人看她嘴唇哆嗦,面色惶恐,本来年龄比自己小的,这些日子不知道怎么,倒好像比自己还老了十岁似的,不由安慰她道:“我听老爷说贾家本家那个贾雨村现在倒是飞黄腾达了,不如再去问问老爷。”

    贾雨村投靠二皇子的事,在废太子被监禁之后没多久就传了出来。贾元春已是形同行尸走肉,贾雨村另投明主,贾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买卖不成仁义在,贾雨村起复靠的还是林如海和贾政,现在投桃报李也是应该的。贾政便修书一封,命家中下人送去贾雨村府上。

    一直等了许久,贾政在外书房不耐烦的走来走去,眼看着天都要黑了,贾雨村早就该下衙了,要是在往日,只怕早就亲自来拜访,今日却不知怎么回事。

    王夫人也打发了好几个人去外书房问消息,薛姨妈已是哭了好几场了。

    到了晚饭的时候,薛姨妈在王夫人处勉强吃了两口就吃不下了,送信的小厮却仍旧没有回来。

    贾政前后打发了几拨人去看怎么回事,却还没有等到一个人回来送信。

    终于有人回来时已经是近二更了,那小厮手里仍旧拿着贾政手写的书信,跟贾政回道:“听门子说兴隆街的大爷有应酬,要半夜才回来,我怕耽误了老爷的事,就问了在哪,又跑去送信,谁知道去到那里却不见大爷的面,想是去了别处,我又去兴隆街的宅子把信给那门子,那门子却又说他们老爷不叫收来历不明的东西,我一气之下就跟他大吵了一架,就回府来了。”

    贾政刚开始听说出去应酬也没放在心上,贾雨村官做到这个地步确实少不了应酬,只是后来就不大对了,两家以前是常来往的,贾雨村一直以自己是族人自居,这门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