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老太爷脸色稍缓,“你还是有些长进的,什么东西拿出来吧。”
崔诗琴一拍手,后面丫鬟拿出一个食盒,里面摆着两盘菜,一盘水煮捞上来的青菜,一盘豆腐,盐看起来都没放。
崔老太爷顿时气煞了,“你什么意思,你给你第一见面的侄女就这东西。”
崔老太爷抬手,差点打到崔诗琴,崔诗琴害怕直躲到大哥身后,崔大爷赶紧护住妹妹,“爹,你先别发火,先让姐姐说说来着。”
“有什么好说的,不是又作怪了的。”崔老太爷不屑。
“爹,你怎么能这么误会我的。我就是再没良心,也是和妹妹感情深厚,她女儿我心中一向当亲生一般无二,我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九娘正在守孝期,哪里能吃得了荤腥。”崔诗琴一副天大委屈,无人理解样,哭哭啼啼的喊冤。
林熙菡一听愣了,崔赵氏也冷笑一声,敢情是针对自己这个当家奶奶来着的。
“姐姐,还没上宴席,就念叨我们给九娘吃荤腥,不让她守孝,敢情妹妹眼中崔府就是那等子不忠不义、不知礼数孝道的虎狼之地啊。”
“弟妹,我没这个意思。只是怕你不小心忘了……”崔大姑奶奶指着满桌子的菜,意有所指。
“纵使我忽略了,老太爷、老太太还会忽略。”
崔赵氏淡笑,“难不成满府上下就妹妹知道守孝,我们都不知道,老太爷、老太太都不疼女儿。”
“那这是什么?”崔大姑奶奶听出崔赵氏话里意味,指着桌上的菜问道。
“这是素斋。”崔赵氏答道。
“什么?这不可能。”崔大姑奶奶不敢相信这么像鱼肉的菜,闻起来也是一模一样的是素斋。
“我想九娘虽是守孝的,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孩子到底是长身子的。”崔老太爷听了连连点头,“就特意请了有名的素斋师傅用豆腐、竹笋做成肉素斋。没想到让姐姐误会了。”
崔赵氏说完就让人夹了一道菜给崔大姑奶奶尝尝。
崔大姑奶奶吃完脸就白了,果真是素斋。
崔赵氏也不是轻易放过人的,又道,“大姑奶奶重孝,只是不能光让妹妹家的幼女守孝,你们母女也该守起来,我记得妹夫还没满年来着。“
崔赵氏话一落,崔老太爷就看女儿衣服,骂了一句,“滚,少折腾妖蛾子。”
第一百八章 女主
崔大姑奶奶简直不敢相信亲爹说的话,她是好心,就算弄错了,也不能如此无礼的让她“滚”啊。
“爹,你怎么能让我滚呢,滚呢……”
崔大姑奶奶委屈了,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流,崔大姑奶奶长相很清雅,可是气质却有种天真纯美感,可怜巴巴得看着众人,越发显得无辜又可怜。
“我是好心,大家都说九娘在守孝,不能食荤,只能吃素,大嫂又没告诉我,她请的是素斋师傅,没烧荤菜。呜呜……”
“那大姐的意思是怨怪我没通知大姐了。”崔赵氏语气平淡,崔大爷往后缩了两下,不敢帮可怜的姐姐。
崔氏兄弟装作望天无语,崔明椘朝林熙菡眨巴两眼,抿嘴偷笑。林熙菡也是和小表姐相处过的,自然知道她是在嘲笑崔大姑奶奶,二人相视一笑。
“不不,弟妹,你千万别误会,我从不曾有这样的想法。我相信你不会是这样的,不会故意不告诉我,若是你知道的话。”
崔大姑奶奶的话里歧义很多,越发让崔赵氏生气,她给崔老太爷磕了个头,跪下道,“媳妇,有罪。素斋师傅是媳妇请来的,恕媳妇不能认同大姑奶奶的话,我请素斋师傅是因为小妹刚去没多久,我心疼自己孩子,特意为九娘准备的。但绝对不知道大姐会特意来抓九娘守孝的问题,甚至觉得崔府满府的人都会不让九娘守孝。”
崔大姑奶奶一见崔赵氏动真格,直接揭穿她的眼药水,有些傻眼,连连解释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没认为弟媳妇算计我,我只是……”
满府嘲讽的眼神。让崔大姑奶奶越发尴尬,眼泪也流不出来了,只能呆呆的道,“我是想让大家开心,才特意去煮了素菜来,呜呜……只是想让大家开心……”
崔大姑奶奶手段一般,眼药水上的明显,满府除了崔老太太、崔大爷没几个听不出来的,连林熙菡和崔明椘都极为不屑,崔明源还学嘴学舌的说着崔大姑奶奶的话偷偷讲给林熙菡姐妹听。捧笑不已。
“哼——,开心,你少折腾些幺蛾子我就开心多了。”崔老太爷冷哼。“最后一次警告你,你要是再拿白家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在崔家折腾,有下一次,我就送你回白家家庙,守孝去。”
崔老太爷着实被这几个月来。崔大姑奶奶那些子小算计恶心到了,你要是高明也就算了,崔老太爷认栽,可是除了使绊子,哭诉,话里上眼药水。实在没什么厉害的手段,很是让崔老太爷看不上眼。
崔老太爷看着畏畏缩缩躲在崔老太太后面的崔诗琴,也懒得说她。唤了一声下面的孙子、孙女还有林熙菡四兄妹,到书房说话,就扔下一干人走了。
崔赵氏见公公出面警告了大姑奶奶,也见好就收,随意给崔老太行了个礼。就借着查账的由头,拉走了崔大爷。
屋里只剩下崔老太、崔大姑奶奶和白霜霜。
等众人走远了。崔老太看不见崔老太爷的身子,一腔爱女之心才敢发泄出来,指着几乎看不见的背影,大骂,“你个心黑的老头子,女儿也是好心,你干嘛骂来着……”
说完老太爱怜的抱着自己哭得凄惨的女儿,心痛极了,这个女儿自小单纯柔弱,又没嫁了好人家,年少守寡,才这般处处讨好别人,又不得章法。这要说错,也都是命运的错,哪里能怪到女儿身上来着。
只是崔老太心里不满老头对女儿的态度,嘴上却是不敢说的,她怕极了老头子,也只敢背后替大女儿抱不平,让儿子贴补一下大女儿。
当面崔老太却是闭口不谈,就怕得罪自己心狠的老头,和厉害的媳妇。
“还是娘,你把我放在心上,旁人都是巴不得我死的。”崔大姑奶奶语气凄凉至极,又让崔老太太心疼几分,抱着崔大姑奶奶连连喊好女儿。
崔大姑奶奶一面花腔,一面对崔老太不屑至极,老太是个没用的,连个媳妇都压不住,累得她个姑奶奶还要受弟媳妇的气。
这一想,又对崔老太多了几分不耐烦,看了一眼白霜霜使眼色,才勉强压下厌烦,柔弱露出衣袖,衣袖袖口竟然露了线头。
“怎么会这样,你大嫂没给做夏装吗?”崔老太在京城为了小女儿嫁妆打官司,一直是从春天打到了夏天,家里的事儿都交由媳妇管理。
“大嫂持掌中馈,很是繁忙,那能面面俱到的。”崔大姑奶奶善解人意道。
崔老太性子简单,她出生于与皇族沾亲带故的世家柳家,祖父是太宗太傅,堂叔是先帝太傅,哥哥做过先帝所有皇子的讲师,算是帝师世家。
只是柳氏一脉是明确的保皇党,与早逝的慧德太子关系过于密切,今上一继位,柳氏一脉就急流勇退,到了今上大肆任用革新派来压制保皇党,柳氏更是识趣的收敛势力,控制族人出世,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到现今,大胤贵族才淡淡遗忘了柳氏一族。
崔老太太出生这样的家族,少时身份尊贵,又是家中嫡幼女,自是千娇百宠,养成了天真单纯、不谙世事的缺心眼性子。
等到出嫁了柳太傅为她的性子愁得不行,找了几年才找到了崔老太爷这个品性好,又聪明,还能管得住女儿的好相公,以保证崔老太衣食无忧,生活安乐。
不过崔老太也是天生好命的,嫁人后又有福运,儿女双全,婆婆疼爱,等到婆婆没了,又有了个好儿媳妇,这一辈子没愁过没累过。
唯一不顺心的就是两个女儿,大女儿守寡还没儿子,小女儿一家没了,就留个外孙女。
在这样环境下过了一辈子的老太太,你能指望她有心眼,听得懂大女儿的挑拨离间吗?
崔老太果真没听懂大女儿的话,她听了觉得大女儿说得对。连连点头道,“是啊,我这媳妇就好啊,家里事多,要不是她,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要是缺啥,少啥,直接和你大嫂说,不然她那么忙,哪里记得来着。”
崔大姑奶奶陡然有些欲哭无泪。这亲娘,什么都好,就是不把人往坏处想。这说好是好,自己好利用,说不好是不好,那就是你通过她算计谁都没用,她会直接去问。直接做,事发后也是直接出卖。
不然,自家算计九娘身份,老太太也不会得意的把这个主意告诉崔老太爷,惹得崔老太爷恨煞崔大姑奶奶,也坏了白霜霜后来的好事儿。让林熙菡得了身份。
崔老太看女儿有些忸捏,不愿意,有些不乐意。直接道,“那是你弟媳妇,是你娘家,你来要件衣服总行的,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我说你呀不如韵儿讨你爹欢喜。就是太矫情了。”
崔大姑奶奶被憋着了,那是为了衣服不好意思来着。而是夏装才送来,她故意弄坏衣服,想要和老娘要些银子来着。
白霜霜看自家娘是个没用的,实在等她说清楚了,崔老太太怕是听睡着了,直接厚脸皮道,“外婆,外婆,是这样的。外公下个月生辰了,我娘想给外公准备寿旦礼,一时手上银子不够,想要和外婆借些。”
崔老太婆身后的老仆,嘴角都耷拉下来了,心里暗骂道,这个不上路子的,哪有给老子过生日买寿礼和老娘要银子来着,又不是小,都出嫁多年了。
老仆让身边丫鬟出了门。
“要多少,一会儿让云奴给你送去。”
崔老太一听女儿没银子,很是吃惊,“只是你嫁妆呢,那么多压箱底,还有铺子和庄子,怎么连个寿礼的银子都没有。”
崔老太说话太直接,以至于连白霜霜这样的厚脸皮都羞红了脸,崔大姑奶奶更是红了眼眶哭了起来。
崔老太顿时觉得自己干了大逆不道的事儿,有些讪讪道,“乖女儿,你别哭了,娘不过是担心,问上一问,没了就算了。日后你再出嫁,府上再给你准备就成了。”
崔老太这般直接许诺,让旁边的老奴急切地看着门外,直到一会儿丫鬟传了话,她才不甘不愿地当做没听到老太太的话。
让丫鬟给崔老太取了五百两。
崔老太五百两刚递给崔大姑奶奶,崔大姑奶奶很是欢喜,又见白霜霜耷拉脸,也立刻收起喜色,露出淡淡不满,哀怨。
崔老太太疑惑看了一会儿,又问,“银子太少,你们到底给老头子买了什么贵重物品。你爹性子又爱贵重的,不要花了银钱,反而遭骂,不若买些简单实在的。我觉得就是不买,随便做些什么,也比花上大钱讨你爹欢心。”
崔老太太一说,崔大姑奶奶和白霜霜脸都僵了,她们刚打算拿了银子,就随便准备些,理由就是后来知道老太更爱心意,不爱贵重,才亲手做的。
崔老太太一下子说破了,她们后来还真不知道怎么说,总不能厚着脸皮继续用这个套路来着。
崔老太太后面的老仆也是冷冷嗤笑,板着脸道,“大小姐,若是后面这银子用不到,就还了老太太,这是老太太最后一点体己银子了。”
云奴的话说得崔大姑奶奶有些脸红,觉得云奴一向偏爱妹妹,针对她,故作吃惊道,“我娘可是崔府的主母,怎么会只有这点体己银子。“
云奴冷笑道,“再大的家业,也对不住水蛭日吸月吸来着。何况老太太的嫁妆在大小姐、小姐出嫁的时候就平分给你们两姐妹了。手上剩下的体己,几十年都没少过,反而在太太们和二小姐的孝敬下多了起来。可惜大小姐回来才不到一年,老太太的体己就被您天天来摸空了。”
“你——”崔大姑奶奶心中极其不满,但是想到云奴和崔老太从小一起长大,一生未嫁照顾崔老太,二人情分极深,何况云奴还做过崔大姑奶奶的教养嬷嬷,她说两句刺耳的话,崔大姑奶奶还真不好和她计较。
好在云奴是个知分寸的,说罢。就没再说,恭敬的站在崔老太身后,仿佛刚才的话全然没说过。
这才让崔大姑奶奶免了尴尬,崔大姑奶奶看亲娘处捞不到银钱,就随意聊了几句,和白霜霜告退了。
“没了银钱,连个面子情都不做。”云奴看了崔大姑奶奶的作为越发看不下去,替主子报不平。
崔老太也叹了口气,她生的她知道,这大姑娘不是个好的。但再不好,也是她生的,她哪里舍得责怪。再说不过是一点银钱而已。
钱财一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给小辈用,难不成还带到棺材里去。
云奴见了很是叹息,道。“老太太,你这般,日后渊哥儿、源哥儿娶妻,椘姐儿、菡小姐出嫁,你可怎么好,难不成还随例。你孙子辈可不止那一个。”云奴努努嘴,指着白霜霜的身影。
崔老太笑叹一句,“你呀。就是看不清,人呀,就要难得糊涂,我人糊涂,心不糊涂。小事错,大事错不了。这几个孙子辈的我都一般备着来着。”
云奴想到压箱底,放了些心,又思付一下,道,“这钥匙还是丢在我这儿,省得小姐你又被糊弄过去,亏了其他小主子。”
崔老太也知道云奴的意思,不以为意笑道,“好了,这聪明事儿就交给聪明人,我这笨人懒人最是该偷懒来着。”
“哎,要是二小姐还在就好了。”云奴想到都是自己小姐,怎么崔诗韵和崔诗琴性子就差这么大来着。
崔老太也是心一酸,“人死不能复生,我没了一个女儿,总希望另一个活的好些的。日后别在大姑娘面前提二姑娘,她不听了不开心。”
“大姑奶奶的性子,听了个好的,她都不开心。”云奴嘲讽道。
崔赵氏得了崔老太身边老仆的信,也不以为意,这老太太私己想给谁就给谁,她做媳妇的不眼皮浅,老人给了是情分,感激,不给也是理所当然。
生为长房媳妇,她这点度量还是有点,就算不喜欢崔大姑奶奶,老太太乐意将她体己私藏都给了崔大姑奶奶,她也不难过,只要不害了崔家祖产就成。
这边崔老太爷也得了信,他却没崔赵氏好脾气,一边觉得自己儿媳妇果真没娶错是大度豁达的,一边又骂老妻子糊涂,更恨煞自己这个丢人现眼的长女。
崔老太爷那个恨啊,他去白家族长那儿是丢尽脸面,才报下这个女儿一命,没想到她白家折腾不够,到了崔家还没事都要刮三天妖风。
养的个女儿也是心眼比筛子多,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算计,除了把心眼用到自家人身上,恶心些人,半点用处都没。
她要是个真聪明有成算的,就是野心了点,狠毒了些,他也愿意成全她,至于造化看她自家了。
可如今说聪明有些小聪明,说笨又笨得很,最主要的还是眼大心空,自认聪明人,目视无人,却是被聪明人看在眼里愚弄的,把柄一堆,半点城府都没有。
崔老太爷头疼啊,这嫁了个女儿,本想祸害旁人家的,没想到还带了个祸害回来,这个要怎么才嫁得出去,又不惹人闲话的。
算了,还小,日后再说。
而白霜霜这个崔老太爷愁得不行的外孙女又想到了崔明椘这个她认为的女主身上,想到崔明椘日后会冠盖满京华,嫁给贤王,青史留名,就嫉妒不已。
刚得知后世记忆时,她一心只想着先改变地位,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崔明椘地位相同,再来争斗,所以才一心谋算林熙菡,因为林熙菡占了她的身份位置。
可现在她抢不到林熙菡的身份地位了,林熙菡又不是她后来的敌人,她也无意将心思放在她身上。
反而要将心思放到这个和她最终成为死敌的崔明椘身上。
白霜霜想到崔明椘身上就有种蛋疼的感觉,标准的宅斗女主啊,有地位有男人还有智商和奇遇,自己这个几字留名的炮灰不好逆袭啊。
第一百九章 流年
白霜霜有些小手段,那些手段皆是后世宅斗电影、宅斗小说以及后世之魂个人的社会经验。
那些手段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小绊子,着实不够狠毒,她甚至大胤律法和宗族规矩都摸不清,更不精通毒术蛊术,连奴婢的调教也不懂,一味讲究人人平等,却又做不到真正的发下架子。
以至于被她针对的崔明椘都替她担心,她这个样子能在世家活下去,再大一些去见客,闺阁小姐的潜规则,此君全然不懂,岂不是给崔府闹笑话。
万一,某千金雅骂她,她听不懂,不驳回,旁人当她默认了来着,那不是哑巴亏了。再来世家千金讲故事,古例都是用来反讽的,有暗意的,她听懂了,又来个冷笑话什么的,还不是冷场至极。
崔府上下对这个外孙女的担心,白霜霜却是不懂的,她只知道自己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精髓知识,拥有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信息,还知道大胤朝的历史以及女主的未来,她天生比旁人占优势。
自得其乐的每天一例坚持不懈给崔府大太太上药水搞破坏,坚持不懈地给崔明椘在糊涂外祖母面前使绊子,努力让糊涂外祖母心被她母女收拢来,好对付崔明椘,或者坚持不懈拉拢收买着崔府上下的奴才。
可惜她的坚持不懈,并没有像故事一样让她得到什么,除了她手段不高明外,还有就是现实生活毕竟是现实生活,人性是复杂的,不是单纯的喜欢或者讨厌,糊涂和聪明也只在一线间。
崔府是个不适合她发挥的场地,有一天白霜霜突然如此想到。
崔老太是个小事糊涂,大事精明的。她喜欢白霜霜母子,亦喜欢儿子孙子孙女,她怜惜白霜霜母子,偶尔为了白霜霜斥责一下崔明椘,不是因为她讨厌崔明椘,也不是白霜霜眼药水有用了,而是亲近划分,崔明椘是她孙女,她能管着,白霜霜再是外孙女。也是旁的府上的,她管不得。
白霜霜发现崔明椘并没有伤到根骨,反而越发端庄娴雅。行事周全。
而林熙菡和崔明椘也在白霜霜的刺激下,吸取了白霜霜的教训,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了很多东西。
崔老太爷暗暗看在心里,也有很多想法。
林熙菡过完六岁生日就和两个表姐被崔老太爷送入了女学。
女学是官家和乡绅办理的官学。里面除了学习女四书、礼仪规矩、琴棋书画、管家御奴还有一般的养生、骑射、牌九、投壶、品茶、布菜以及辨识衣料、珠宝、香料等等零零碎碎的世家生活所需的一切技能。
大大小小课业共计超过六十多种,每日从卯时(早上五点到七点)起至戌时止(十九点到二十一点),除了膳食,此间时间均是排的满满的课业。
繁重的课业压得各有小心思的世家小姐不得不全力以赴的学习,否则考不过季度考核,就要比旁人晚一年进入社交场所。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世家联姻,除了门当户对,还要看品行四德。可这些非常的虚,又非常的实在。
世家考核这些非常仔细,各种花宴上夫人们通过种种观察,看闺阁千金的仪态言语,服饰搭配。雅趣对话(各种游戏比赛)来看四德。
还有就是从女学成绩来看,毕竟宴会上会偶有失眼。但女学成绩是实打实的。
林熙菡本身生为丧妇长女,属于五不娶,受人嫌弃,若是想要日后不受排挤,那必是要上女学,来改变命运的,三年孝期已过,怕是国公府又要和崔府打官司了,那个时候林熙菡想上女学,国公府不一定让她上。
自是比旁人认真得多,成绩在女学也是相当不错,再加上有个上了大三岁,多上三年的优秀表姐崔明椘帮助下学习进步也快,不仅早早超过同龄,甚至崔舅母不断开小灶直追上了三年女学的崔表姐。
而白霜霜开始还有心思耍小手段,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她这个比同龄晚了两年上女学的,在女学不仅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属于受人嫌弃,拖后腿的。
她只得放下些小心思,度过眼前的难关,免得被她看不上眼的孩子瞧不起,可一个心思复杂的人,哪里能够真的静的下心来学习,也许有些东西,她更有优势,更有远见,更有思维,但是学习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枯燥复杂的常识,她比一般女童更难以吸收。
白霜霜学习陷入了困境,等到林熙菡已经进入崔明椘所在的甲字班时,白霜霜还留在童子科,她才真正的清醒过来,哪怕她有后世灵魂,知道很多大胤人不知道的新奇事物,也知道旁人的未来,她也该改变不了,她不懂大胤的事情,她需要学习世家生存技能。
白霜霜很快沉静下来,也求到了崔赵氏处,请舅母开小灶。
崔舅母是个大度的,不曾刁难,毫无成见地直接让白霜霜和崔明椘、林熙菡一起学习。
此举也让白霜霜不得不承认崔赵氏是个真正的女君子。
人放下成见,好好相处,白霜霜发现往昔,她厌恶、她怨恨的人也不是很难让人接受。
她满心对崔明椘提防、算计,相处久了,她还是不得不承认崔明椘是个真明媚、善良的女孩。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很快到了第三年春天。
林熙菡守孝的日子也快结束了,崔舅母不知道国公府什么时候发难,将林熙菡领回去,毁掉这个孩子。
崔舅母忧心忡忡地放下所有的事情,停掉了白霜霜、崔明椘的私下课业,她全心全意将林熙菡的休闲时间填满,恨不得将所有能教的,不能教的通通教会,好让林熙菡多长大一点,多懂一些,更明白事理。免得被糊弄,被算计,被迫害。
这样她才对得起早逝的小姑子,公公婆婆的信任,还有林熙菡对她的喜爱,更对得起她的心。
崔舅母的偏心之举,崔明椘没有丝毫嫉妒,反而对小表妹心疼不已,就连功利性重、好嫉妒的白霜霜也不曾多说什么,细心地帮林熙菡处理掉学堂那些让林熙菡分心的事情。
可林熙菡守孝满了一年。林国公府都不曾提及到林熙菡这个小孙女,让林熙菡回到京城。
反倒是崔舅舅回京赴任工部侍郎主管屯田、虞部、水部三司,标志着被今上遗忘的保皇党的柳党一脉重新进入了人们的眼线。也意味着林熙菡与崔家人不得不进入京城贵族的视角中。
柳党是保守党的中流砥柱,历经三朝,把持大胤朝大部分势力,与当时的李党、勋贵、皇族形成四方平衡的势力。
可惜是随着各种权利斗争、皇权变更,柳氏一党的敌人、朋友都消失在历史河流中。柳氏一脉的太过聪明和稳重比多智的李氏、悠久的赵氏更让皇族不放心。
聪慧的柳氏一脉族人趁着李党没落,新帝政策改革,迅速撤退朝廷,将朝堂的势力通通丢给新帝信任的革新派。
甚至连各种姻亲多退出朝堂或者担任不大的官职。
柳党走得干脆,今上也无意刁难,不恋劝的柳氏一脉得以全身而退。而那些曾经和他旗鼓相当的族党早就抄家灭族,消失得干干净净。
而崔氏一脉就是标准的老保皇党,柳党一脉的人。崔老太爷离开朝堂也盖因柳党,崔大舅不为四品上官,四品推官,闲赋家中也均因党争,怕官高成了党派争斗的顶罪羊。
崔老太太的亲兄弟是先帝诸位皇子的老师。亦是今上的蒙学老师,是“守常兼容”保守派思想领头羊。柳氏权党的首领,可惜他的思想不容于刚即位一心想要“变俗革新”的新帝及他一手捧起来的楼氏革新派,又不容于彻底维护旧统治的李氏保皇党及皇室宗族。
故柳氏一派急流勇退,不参与两种思想交锋的激流中。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李氏保皇党势力被今上绞杀旦尽,全族没落,张氏皇族被抄家灭门,勋贵一盘散沙,新的保皇党牛氏被压制得说不出话来,赵氏一脉也只能是找些清流代言人。
而今上曾经的心腹党派楼氏成了新的李氏,甚至还不及下任皇帝上任,就被曾经的主子对准心口,怕是不多久,今上就要磨刀霍霍。
崔老太爷看着儿子的任命书,幽幽叹口气,“怕是今上对柳氏一脉的试探吧。”
长子六年前就能升任四品官,老太爷见今上二期都不曾让儿子升职,也是知道意思的,就让长子以病推了官,在家中休养至今。
可如今这个病了六年的人,今上突然下旨让长子担任工部侍郎四品官,让崔老太爷又惊讶又了然。
朝廷争斗日益激化,革新派的势力大到今上把持不住了。
“今上让你管着屯田、虞部、水部的事儿,是对你的信任,你万万不可玩忽职守,丢了崔家脸面,辜负了今上信任。”
崔老太爷仔细看了一眼年纪不小,却仍是一脸憨厚忠直样子的长子,心里微微放心,道,“我看你这方面也是不精通的,资质又愚钝,就少参与上下级间的餐会,多多和司农研究一下增产的事儿,好好研究一下河道儿,免得误了正事。若是有些宴会实在要参与,免得得罪了上司同僚,不若让你媳妇参与去,反正你去也是最笨得罪人的,你媳妇是聪慧擅人事的,她一定能处理好的。”
崔老太爷说的不客气,崔大爷却连连点头,一点没有不快,他《“文》知道他《“》人和娘一样《“书》就不擅长《“屋》这些,这各种人事宴会还是让擅长的人来做。老太爷就是不说,他也是不爱去的。
崔老太爷看长子神色没有勉强,放心了些,男人都有野心,他怕他不在京里,长子就逆了媳妇,到时眼皮子浅,为了权势走错了路。好在如今看来,长子还是不曾被权势勾了心的,还是个听话。
崔老太爷这一想又舒心了些,又想到老亲戚,已经死掉的林国公,暗想自己老太太和儿子不聪明,但胜在本分听话,不惹事儿,你看老亲家林老头英明了一世,最后因为有个自作聪明的老太婆和蠢笨贪婪的长子长媳,就毁了一世英明,国公府的根基。
“这娶个贤惠媳妇受益府上几代人,是个大事儿,大孙子年纪大,想看孙媳妇的事儿,你和儿媳就不用管了,我身子骨还结实,还能想看想看。”
崔大老爷听了半点不敢反驳,唯唯诺诺的答应。
崔老太爷一想,这事儿和儿子讲不管用的,还是和媳妇儿来讲的好,就立即和儿子吩咐道,“你让儿媳妇到了京里看看有没有好的,年纪小的没关系,二孙子也不小了,孙女也大了,这把名单送到杭州,我再琢磨琢磨。还有九娘这次也是要回京里的,霜霜也不好留着,也一起带到京里去。”
崔老太爷这话说的明白,儿媳定是能懂的。
白霜霜近几年有长进,少幺蛾子,儿媳谋划一下,还是能嫁到京里的,离得远了,后面又折腾什么事儿,也碍不着崔府。
崔老太爷的心思,崔大爷是半点没懂,他想得单纯,老实告诉媳妇就是了。甚至他还觉得老太爷对姐姐母女的气大概是没了,是不是姐姐的事儿,老太爷也可以放过去了。
不过崔大老爷怕老子,不敢问,只得回去先问一下媳妇,反正媳妇说的,老太爷也不生气。
这一想,崔大老爷心情有些急迫。
崔老太爷看儿子急切的样子,到对自己不让儿子为官六年的事儿有些愧疚,哪个男人不想掌权,到底是亏待了老大的,心想要不要替老大好好谋划一番,又想马上大孙子要出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