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才让他看出了端倪,最后做了布置,不过他没想到的当初做的布置居然十年后才有了回报。

和罗马人建立关系,刘宏并不是太热衷,只不过他认为太过相对封闭的帝国需要和外界交流,而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取得和帝国对等交流的也只有罗马人和波斯人而已,不过阻碍东西方之间直接交流的波斯人被他当成了敌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帝国和罗马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

帝国发展的工商业需要一个倾销地,而要让崇尚陆地霸权的帝国走向海洋,有着丰厚利润的海上贸易才是最好的诱因,刘宏一路思考着,人已经到了内阁省。

“诸卿,不必多礼。”接过杨赐手里的奏章,刘宏开口道,接着就看起三十军团和日南郡官僚一起送来的奏章,在看到三十军团让罗马人滞留于日南郡的解释,刘宏点了点头,三十军团做得很好,那些罗马人身上的确可能携带东方所没有的疫病。

“让扬州派船去交州,接那些罗马人上雒,另外让扬州做好和那些罗马商人通商交易的准备,建立市舶司。”很快,刘宏做出了决定,和罗马人建立外交关系是必然之举,他要把东方的文化传播到西方去,让儒教取代正在发展的基督教,同时让罗马边境的日耳曼,高卢这些后世西欧美国,白人米畜的祖先被消灭。

“陛下,这市舶司所司何职。”杨赐很快询问道,天子一下子说出的名词让他难以理解。

“就是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机构,直接由朝廷控制,和地方无关。”刘宏解释道,接着参考宋朝的市舶司做出了一些修改,让杨赐他们这次先派些干练的官吏去扬州。

仅仅是半个时辰后,便有驿骑从雒阳出发前往扬州,让扬州派船去接那些罗马人上雒,刘宏亲自在诏书里指明让扬州的水师派帝国最大的楼船去交州,说起航海术和船只的话,这个时代帝国和罗马相差不大,甚至还稍微胜过一些,只不过罗马人有着海军的传统罢了。

实际上,刘宏对于和那些跟着罗马使团到达的罗马商人来帝国做生意并不看好,虽然罗马地跨三大州,物产丰富,可是比起帝国来仍有不如,他实在想不出罗马商人能带来什么货物能让帝国的百姓有购买欲望。

不过这个问题不该是他去考虑的,该头疼的是那些罗马商人,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只要带着帝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回去,就足够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一想到这里,刘宏觉得自己也许应该召集一次帝国商会的高层会议,组织一只大型的舰队在那些罗马使节回去的时候一起去罗马,不但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从已经打通海上航道的罗马人那里弄清航道线路,以帝国的实力,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迅速建立起远洋舰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刘宏为着罗马人的到来,打乱了他原本的海军建设的步骤时,扬州,得到他命令的长江水师已经在甄选舰只,从秦末以来,帝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一直都在飞速发展,而作为其中代表的就是楼船这种巨型舰只,不过楼船虽然强大,但是却并不适合远洋航行,抗风暴能力很差,只能适用于江河之中,不过作为陆权霸主的帝国,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海战,所以楼船的这种缺陷并没有得到重视。

刘宏登基以后,忙着署理内政,和解除北方的威胁以及经略西域,至于海军的建设实际上是被他放在日程表后面,建立海军,首先要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基础,这可不是他一个人说要发展海军就行的,在他的设想中是大运河开通以后,刺激南北之间的经济流通,同时加大南北两端的建设,造成更加庞大的经济循环,促进海运贸易,只有这样发展海军才是水到渠成,不然的话他一开始就强行建设海军,投入大笔资金,难道就是去用来打日本列岛和琉球,那些地方现在全都是些不毛之地,而帝国的政治经济也没到可以大规模朝外殖民的地步,直接建设海军就是舍本逐末,所以他选择了基于稳健的渐进行发展策略,让帝国的学者和造船工匠在楼船的基础上研究建造出明代的九桅宝船,在交州部署军队,控制海岸线,同时勘探地形,为建造港口城市做准备,至于原本旧时代的水军则整编成长江水师,先对原有的楼船进行改造,使其适合近海航行。

其实新整编的长江水师还不到两年时间,因为从一开始帝国就把重心投入到陆军上面,只不过随着大运河航道的开通,长江水师才陆续得到了军费投入,而主要的也就是用于对旧有楼船的改进,同时建造新舰,为建造九桅宝船积累经验。

明朝的九桅宝船可以说是在蒸汽机驱动的铁甲战舰出现之前,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船舰,虽然将其建造出来有一定难度,不过对于有着刘宏指点的帝国学者和造船工匠们来说,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毕竟在历史的轨迹中,在汉朝楼船出现以后,中国的船只建造直到宋朝才重新有了发展,而明朝则是前人的基础上对楼船加以改进,才制造出九桅宝船,刘宏虽然不懂造船,可是学习历史的他至少知道中国历史上船舶的发展和各项领先于整个时代的科技,他并不需要告诉帝国的学者和工匠们怎样制造,他所要做的只是启发,告诉他们可以对船体进行增加和改造,并不需要他画出具体的图纸,帝国的学者和造船工匠们自然会自己去琢磨该怎么做。

长江水师一共拥有七艘大型楼船,其中两艘是新造的改进型,主要是提高了船只出海以后对风暴的抵抗,所以当刘宏的诏命到达以后,这两艘被命名为飞云和盖海的新舰被派往了交州,至于其他五艘楼船,除了改装过的两艘以外,其他三艘就算是在长江口遇到大风暴也是有翻船的可能,自然是只能在内河用来训练士兵。

当飞云和盖海前往交州的时候,在日南郡的罗马人除了那些得在滩涂上扎营的商人在抱怨着自己上当,其他人则是享受着东方帝国丰饶的物产,至少住在军营的使团众人,可以穿着丝绸衣服,使用精致的瓷器,喝着从来没见过的茶叶,从安东尼那里了解东方帝国的各种风俗和情景,而那些学者则是专心致志地学习汉语,希望能早日看懂东方帝国的书籍,事实上当这些来自罗马各个行省诸多学派的学者看到孙清私人的藏书时,几乎惊讶得说不出任何话来,直到过了很久他们才争相赞美起这伟大的‘神迹’,然后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如何使用毛笔纸墨,厚着脸皮向孙清和教导他们汉字的帝国军官讨要纸张和茶叶,在他们看来塞里斯的学者实在是太幸福了,提神清脑的饮料,便于书写的纸张,还有穿着舒适的丝绸衣服,精致的器皿,而且这还是东方帝国的蛮荒边境,真不知道到了东方帝国的繁华地区又是怎样的光景。

第一百六十八章 哈汉

帝国交州日南郡,羽林第三十军团,第九旅驻军营地,佩伦尼斯和身边的部下,看着面前排成五列的塞里斯士兵手中执着的十字弓,目光中透露着恐惧,就在刚才这些塞里斯士兵为他们演示了他们手中称为‘弩’的远射兵器的威力。

在短短的片刻间,二百五十名塞里斯士兵手里的‘弩’就宣泄出了七百五十枚箭矢,精准地命中了两百米外的目标区域,这种可以一次击发三枚箭矢的‘弩’射程和威力远远超过了佩伦尼斯和他的部下以前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单兵远射武器。

走到远处的蒙着牛皮的木靶处,佩伦尼斯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拔下射入的箭矢,他花了不少功夫,才让孙清答应给他演示了‘弩阵’。

看着手中做工精致的三棱锥形纯铜箭头,佩伦尼斯忽然觉得东方帝国比他想象中更加强大,虽然武器并不能完全代表一支军队,可是他必须承认,如果罗马军队遇上塞里斯人的军队,起码在短兵相接前,所受到的损失将是他们过去在战场上遇敌时的三倍以上,而且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罗马唯一能够用来对抗这些远射武器的只有奥特加弩炮,不过弩炮是攻城武器,根本不可能大规模使用,而塞里斯的军队可以轻松地组织起数千人甚至数万人的弩阵,光是用想的,佩伦尼斯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和塞里斯军队的弩阵相比,那些帕提亚弓骑兵手里的弓箭简直就和玩具一样。

对于佩伦尼斯想要得到一具大黄参连弩的请求,孙清断然拒绝了,给这些罗马人演示弩阵,展现帝国军力,是经过天子和枢密院授意的,不然的话,就算佩伦尼斯再请求他也不会让一个队的士兵专门为这些罗马人演示弩阵。

虽然不能得到一具十字弓,但是佩伦尼斯和他的士兵得到了试射的机会,当他们扣动悬刀,感觉着弓弦传来的震动感时,都是看着呼啸而出的箭矢很快消失在远处而感到惊讶,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士兵,虽然只是一次试射,可是他们却明白,只要箭矢足够,塞里斯人的弩阵配合上他们其他的兵种,可以轻松地击溃同等人数下的罗马军团。

佩伦尼斯得出了一个沮丧的结果,不过他很快庆幸,东方帝国距离罗马是如此遥远,拥有这样一位强大的盟友,是罗马的荣幸。

看到佩伦尼斯他们眼中露出的敬畏,孙清想起了细柳营里曾经流传很广的一句话,绝世名剑,只有当它躺在鞘中时,才具有最大的威慑力,一旦拔出来,也不过只是一把锋利的剑而已。

夜晚,佩伦尼斯在点着的烛灯照明下,写着自己的日志,虽然他还是不太习惯使用毛笔,不过却已经可以用毛笔写出流利通畅的拉丁文来。

今天我看到了被塞里斯人称之为‘弩’的远射兵器,这是一种远超我想象的武器,它的有效射程在两百米以上,威力却和帕提亚骑兵在三十米内的穿射相当,甚至更强,拥有这种武器并大量装备的塞里斯军队纪律严明,拥有高超的军事训练和战术素养,可以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另外根据我所认识的塞里斯将军的讲述,奉命镇守南方荒蛮边境的他们只是东方帝国的三流部队,塞里斯真正的精锐是他们的皇家近卫军,一共十二万五千人规模的常备军,除此以外,还有沿着漫长的北方边境线驻扎的十支军团是仅次于皇家近卫军的强大部队,此外就是和他们一样分布在帝国各处的十支军团,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东方帝国所拥有的正规常备军,已经接近四十万人,如果算上他们庞大的后备部队,塞里斯人拥有的军事力量是恐怖的,远远在罗马之上。

写到这里,佩伦尼斯停下了手中的毛笔,他知道自己回到罗马以后,所记录的这些情况一定会被元老院里那些蠹虫一样的贵族视为危言耸听,不过他很庆幸,奥古斯都是位睿智而富有远见的人,在元老院发布演讲以后,没有理睬那些愚蠢而短视的人所叫嚣的征服东方帝国,得到丝绸行省的狂妄之语,佩伦尼斯甚至在想,如果当初亚历山大带着他的远征军越过印度,进入东方帝国,或许他的尸骨会在东方帝国的某处地方腐朽,湮没无闻。

佩伦尼斯觉得孙清并没有必要欺骗自己,可是他并不知道孙清对他说的帝国军的数量只有他口中的一半而已,虽然三十支羽林军团都已组建了起来,可是除了经历过战争的几支军团,其他都并不满编,实际上帝国的精锐部队数目还没有超过二十万。

遥远的距离让帝国和罗马之间不太可能有直接冲突,但是刘宏始终相信实力才是让别人尊重的根本,对于信奉实力的罗马人来说,向他们展示强大的实力,才能让他们明白一些事情,对于一个喜欢观看角斗士血腥厮杀的民族来说,软弱无力就是最大的原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所谓‘民主’传统的罗马人更崇尚强者。

和佩伦尼斯一样,其他的罗马人也在写着他们的日记,有了便于书写和携带的纸张,那些学者和贵族以一种高昂的热情记录着他们在东方帝国所见到的一切。

东方帝国真正的着迷之处,并非是它的物质,而是它的历史,哲学和传承的精神,我和其他人现在所处的是东方帝国的军营,但让我吃惊的是东方帝国的军官们有着很高的学术修养,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藏书,上面记录着古代的圣哲所留下的教诲,他们时常阅读这些典籍,以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虽然我还不能完全阅读东方帝国的书籍,但是从那些军官的只字片语里所表达出的塞里斯圣哲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征服了我,我想如果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他们也在这里的话,他们同样会为之倾倒。

阿蒙尼阿·萨卡写到这里,停了下来,然后看向了书案上的论语和道德经,来自亚历山大里亚的他是柏拉图学派的重要学者,对于哲学有着偏执般的研究欲望,东方帝国的哲学为他打开了一所前所未有的大门,尽管他现在所能看懂的章节不多,但是他却已经深陷了下去。

和阿蒙尼阿·萨卡一样的还有此次前来的斯多亚学派的学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的思想和斯多亚学派有共通之处,同样坚持道德,认为人民应该顺从,但是和儒家思想比起来,斯多亚学派无疑要显得简陋许多,可以想象当这些斯多亚学派的学者看到理论完美的儒家典籍时,他们所受到的震撼,在他们还在为一些浅显的问题争论时,东方帝国的圣哲们已经建立了让人惊叹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这正是罗马所欠缺的。

罗马的学者们开始沉侵在学术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他们每天虚心地向帝国军官请教各种问题,但是帝国军官们却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他们首先是一个军人,之后才是一个对学术感兴趣的普通人,而他们中观看儒学书籍,更多是砥砺情操。

罗马使团中,那些对学术不感兴趣的贵族原本应该会对等待的生活感到厌倦,可是军营里几位帝国军官私人收藏的小说和以故事连载为主的报纸却让他们忘记了一切,而整个使团里唯一算是精通汉语的安东尼在帮助佩伦尼斯学习汉语之余,便成了这些贵族专门的故事翻译官,他每天需要不停的地为他们讲上三个小时的故事,这让安东尼觉得自己的嗓子都快哑了,好在这些贵族每天还有五个小时同样在学习汉语,不然的话他想他也许还未到达东方帝国的首都,他就已经被累死了。

就在罗马人在期待中等着东方帝国的舰队前来接他们前往繁华的塞里斯都城时,那些商人扎营的海滩上发生了一件让他们觉得羞耻的事情,那些鄙俗的商人和水手居然试图去找那些土著女孩寻欢作乐,可是那些蠢货忘记了这里是东方帝国的领土,塞里斯军队受他们皇帝的命令保护这片领土和居住在这里所有的合法居民,而他们冒犯土著女孩的行为直接被塞里斯的士兵当成了对东方帝国的挑衅,更该死的是那些蠢货还试图逃避惩罚。

“我知道他们在大海上航行很久,需要女人,但是这里的女孩不是妓女,而且这里是大汉的领土,佩伦尼斯大人,我想您的船队里,可能要失去三个人了。”孙清的神情不善,虽然那三个人没有成功,而是被村民发现,逃回了海滩的营地,但是在他的辖区内出现这种事情,无疑让他很恼火。

“孙将军,对于这次的事件,我很抱歉,您可以用东方的法律对他们进行制裁,我不会干涉。”佩伦尼斯让安东尼翻译了自己的意思,心里不断地咒骂那些该死的商人和水手,若不是为了罗马的尊严,他绝不会承认这些混蛋是他船队的一员。

最后在孙清亲自下达的命令里,那三个藏在营地里的人被搜了出来,当着佩伦尼斯的面宣读了罪状,然后砍掉了他们的脑袋,倒是让那些下岸的商人和水手都是被震慑住了,至少没人再敢想女人。

对于孙清的处置办法,佩伦尼斯还算满意,至少这位塞里斯将军是在通知了自己之后,才和自己一起去营地抓捕了三人,至于他们的死罪也是他的意见,佩伦尼斯知道对于那些商人和水手来说,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现在是在一个强大帝国的领土上,想要找女人,就得守规矩,这里没有妓女的话,他们只能忍耐。

大约在日南郡逗留了一个月之后,以飞云和盖海为旗舰的长江水师到达了交州,他们不但是奉天子的命令接罗马人上雒,同时也是向罗马人炫耀帝国的海军实力,虽然长江水师目前还称不上海军,可是飞云和盖海这样的巨型楼船以及随行的艨艟和斗舰这些大型舰只起码能让不知道底细的罗马人感到敬畏。

海滩上,佩伦尼斯和使团的一行人都是眺望着海平面,根据东方帝国驿站传来的消息,今天东方帝国的海军就会到达,他们都有些迫不及待。海滩上,大批的商人和水手开始撤营登船,对这些商人来说,尽快和塞里斯人交易是他们目前最渴望的事情,从使团的人那里他们知道,东方帝国除了丝绸,还有茶叶和瓷器以及纸张,每一样东西都是可以让罗马的贵族为之疯狂的东西。

在焦灼的等待中,海平面上出现了黑影,帝国的楼船巨舰飞云和盖海出现在了罗马人的视线中,很快以海运贸易而著称的罗马人被出现的巨大船舶给震惊里,他们的船队里,最大的船,长度也不超过五十米,可是他们眼前的塞里斯巨舰却起码有一百米长,他们无法想象塞里斯人是怎样建造出如此庞大的巨舰的。

佩伦尼斯和罗马近卫军士兵心里最后的侥幸也破灭了,东方帝国所展现出来的军事力量已经彻底凌驾于罗马之上,不但陆军如此,就连海军也同样是。

当飞云和盖海挨近了罗马人的船只以后,在近距离的比较之下,更加显得两艘楼船的巨大,很快舰船上就降下了船板,几名穿着军服的长江水师军官下来,以正式的礼仪把佩伦尼斯他们接上了船。

直到上了甲板,大多数人才从震撼中清醒过来,当佩伦尼斯俯视着脚下矮小了一大截的罗马式船只以后,不由感叹自己幸好有着一颗强健的心脏,不然的话也许他会吃惊而死。

“天呐,那些塞里斯人是怎么造出这船的,难道是波塞冬的恩赐。”看着起航的塞里斯巨舰,跟在后面的罗马船只上,水手们都是发出着惊叹声,长期在地中海航行的他们几乎见到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船只,可是却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船只。

“这里是传说之国,发生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快给我去张帆,要是跟丢了,我就把你扔到海里去喂鲨鱼。”甲板上,船长和商人们骂着发呆的水手们,他们可不想跟丢了塞里斯舰队,失去大赚一笔的贸易机会。

巨大的船体自然能让舰只在海平面上行驶得更加稳定,对于有着一段不美好的海上航行经历的罗马使团的人们来说,在塞里斯巨舰上,简直就和平地上一样,当然这只限于好天气而已,若是遇上风暴,什么船都一样,只不过在塞里斯巨舰上,他们不需要挤在一块,忍受别人的呕吐物吐到自己身上。

在佩伦尼斯的记录上,东方帝国的强大又再一次地被提高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罗马永远都不该和东方帝国为敌,保持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友谊才符合罗马的利益。

一个月的近海航行很快就结束了,当飞云和盖海带着庞大的船队驶入长江口时,罗马人甚至以为他们进入了东方帝国的内海,可是当他们得知自己所航行的水域只是一条河流时,包括佩伦尼斯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将军,冒昧地问一句,我们所在的河流究竟有多长?”佩伦尼斯最后还是忍不住让安东尼向前来接他们上雒的刘备询问起长江的情况来,当得知长江差不多有四千罗马里那么长的时候,他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东方帝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事实上当舰队沿着近海航行了一个月以后,他就有种感觉,东方帝国的领土会庞大到让人难以置信。

刘备仔细想了一想之后,做出了回答,而他的回答让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佩伦尼斯和翻译的安东尼还是被吓到了,因为他们在将东方帝国的领土和罗马做了比较之后,发现东方帝国的领土是罗马的十倍以上。

其实刘备口中的疆域只是帝国控制的区域,包括了西北和南方大片的空旷无人地带,如果只是单纯算人口聚集的地区,领土也不过是罗马人的四到五倍左右,不过对帝国的人们认知来说,在地图上划进帝国的区域就是帝国的领土,虽然现在还很荒凉,可是以后人多了,迁移过去不就行了,刘宏登基以后对于民间最大的影响应该就是关于这种领土思想,至少帝国人口稠密的地区,不少百姓都知道在帝国的南北两端有着大量的无主土地,那些都是留给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其他国家打那些地方的主意,就是想抢他们的财产,让他们断子绝孙。

进入长江水道以后,佩伦尼斯和那些他所厌恶的商人彻底告别,那些商船在长江水师的监督下,在扬州下岸,和帝国的商人们进行交易。

对于那些商人的交易,佩伦尼斯并不抱乐观态度,东方帝国的物产太过丰富,塞里斯人未必会对他们携带的货物感兴趣,在他看来也许只有奴隶可以让塞里斯人有购买欲。

驶入长江以后,刘备本可以带着佩伦尼斯他们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一段北上,直达河东才下船走陆路,不过出于天子的授意,他只是带着佩伦尼斯他们见识了一下人工修建的大运河以后,便在衮州带着佩伦尼斯他们领略帝国的风光。

幼年生活环境被改变的刘备虽然依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可是却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和精神,没有丧父,反而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官僚家庭的他一直以自己的宗室子弟身份为荣,同时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贵族,因此他不可避免地和同时代所有帝国富裕阶级一样,认为这个世界只有帝国才是最好的,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当他带着佩伦尼斯他们这些罗马人上雒时,总会时不时流露出一种优越感,不过他那极其具有风仪的待人接物的方式让很好地隐藏住了这种有些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只是让罗马人觉得他是热情地在为他们介绍东方帝国的风土人情,而不是在炫耀什么。

临近雒阳时,罗马使团里,除了佩伦尼斯和其他几个作为使团的重要使节,其他人都已经换上了一身丝绸制作的汉服,在罗马,丝绸是极其奢侈的物品,在罗马制作的丝绸衣服,其实往往都是在丝绸被贩卖到罗马以后,重新拼入亚麻等其他织物重新制作而成,绝对比不上帝国内地出产的上等绸衣。

罗马人的文化沿袭自希腊人,所以在服装上也沿袭了希腊人的衣服款式,而且整个地中海地区,都是希腊文化的辐射圈内,所以罗马人一直以来所接触的外族服装也就是他们认为贪婪而野蛮的帕提亚人。

因此当他们看到华美的汉服时,几乎很快就接受了这种东方帝国独有的衣服,人们总是崇拜强大,然后因为崇拜而喜欢,对于天性中追逐强权的罗马人而言,东方帝国的强盛让他们很容易接受这里的一切事物,对于东方帝国的衣冠服饰,就是出于这种心理而让他们将自己打扮得和一个塞里斯人一模一样。

尤其是尤利娅,对她而言,塞里斯女子所穿的衣服比起罗马最有权势的贵妇人的穿着打扮都要显得更加精致和美丽,于是她离家时所带的金币有大半都用在了购买衣服上,其他贵族也是差不多的样子,他们在沿途疯狂的购买丝绸衣服,并且热此不疲,要知道他们在罗马的时候,这些钱只能买上几件掺了亚麻的丝绸衣服,对此这些年轻的罗马贵族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咒骂了一遍贪婪的帕提亚人,东方帝国在丝绸贸易里的利润只是个零头,钱全都给那些该死的帕提亚人抽走了,罗马应该邀请东方帝国一起把阻拦自由贸易的帕提亚人干掉,他们中每一个人在换上东方帝国内陆出产的上等丝绸制作的华服时都是如此想到,无一例外。是的,罗马人憎恨帕提亚人,就像希腊人憎恨波斯人一样。

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王,宗教入侵计划!

半个多月的陆地行程让罗马人见识到了东方帝国的繁华地区,让佩伦尼斯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塞里斯人建造的每一座城市都如同要塞一般,他很难想象有什么军队能够把这些城墙高达十几尺的城市攻占下来,也许只有塞里斯人自己的军队能够做到,不过唯一让佩伦尼斯好过一些的是,东方帝国并不是人人都能富裕到穿着丝绸衣服,在东方帝国,丝绸同样是一种奢侈品,只不过价格不像罗马那样高到离谱。

对于同行的罗马学者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东方帝国的社会秩序,塞里斯人将家庭美德视作信条,这让东方帝国有着超乎想象的稳定结构,尤其是当他们知道东方帝国的皇帝近四百年来始终有一个家族传承时,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即使罗马从共和走向独裁,也从没有过真正世袭的奥古斯都,他们可以想象东方帝国的制度一旦被罗马的政治家所知道的话,也许会有无数的人试图建立如同东方帝国一样的世袭皇帝国家,没有一个人可以抵御这种诱惑。

“秦始皇会成为元老院所有贵族都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和这位东方帝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相比,亚历山大,恺撒,屋大维在建立有效的帝国体制上,就像孩子一样。”这是某位犬儒学派的学者在自己的记述中所写的话,和那些将精力放在采购丝绸上的贵族不同,使团里的罗马学者一路上都是在各地购买书籍,虽然这些书籍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很贵,可是对这些携带着大量罗马金银币的学者来说,即使这些书籍再贵上十倍的价钱,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购买。

临近雒阳的时候,每一个罗马学者心里面去唯一想去的地方就只有一处,那就是帝国大学,塞里斯学者云集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三万人的学者和学生研究着各种学术,虽然罗马正处于五贤帝统治下的最开明时期,可是对这些罗马学者来说,被称为哲学家皇帝的奥古斯都在这一方面显然难以和东方帝国的皇帝陛下相提并论。

宽阔的官道上,刘备停下了马匹,朝身旁的佩伦尼斯道,“我们到雒阳了。”目光中透着矜持的骄傲,他相信这世界上不会再有比雒阳更繁华的城市了,除非帝国打算再兴建一座更伟大的城市。

“这真是一座壮观的城市。”随着越来越接近雒阳,佩伦尼斯不由自主地朝身旁的安东尼说道,罗马同样是座壮观的城市,不过却显然没有雒阳的建筑那么整齐,一路行来,所见到的东方帝国的城市给佩伦尼斯的感受是,塞里斯人是一个崇尚纪律和秩序的民族。

通过雒阳城巨大的城门甬道时,佩伦尼斯觉得罗马唯一能拿来和东方帝国的巨大建筑相比的除了古希腊人留下来的遗产以外,就只有斗兽场了。

通过城门甬道,佩伦尼斯惊讶地发现东方帝国的首都并不像罗马那样拥挤,街道上虽然繁华无比,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