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条件才会被执行。
很显然,他们并不需要为这个问题烦恼,至少对那些倭人少女来说,嫁给来自高天原的帝国青年可比嫁给本地的男子要好得多,于是对五千名汉人青年来说,他们唯一要烦恼的问题就是自己到底要娶几个。
对于这种不对称的通婚,日本列岛上的倭人却是欢迎得很,那些原本属于贵族阶层的倭人也是热衷于把家里最漂亮的女儿嫁给这些远道而来的汉人青年,甚至于让家族跟女婿的姓氏,似乎这样家族就能变得高贵起来。
伴随着帝国对日本列岛统治的全面展开,倭人中的青壮不断流出,而女性则不断嫁给迁徙的汉人青年,当十年以后,刘宏二十万汉人男子迁入日本列岛的计划完成以后,汉人已经成了日本列岛上的主体民族,因为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血统都是以父系计算,而女性更是依附男性生存,至于剩下的二十万倭人男性则依然从事着挖掘矿藏的工作,其中得以成家的连半数都不到。
从昭武八年到昭武十三年这六年时间里,整个日本列岛上有超过四十万的青壮男子被运送到帝国南方各地,而最后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送往了南洋地区,而那个时候他们已经都获得了‘汉人’的身份,语言风俗习惯都已经被彻底汉化,被刘宏用来汉化南洋土人。
而这六年时间里,帝国本土的水利建设也基本全部完工,除了浩大的黄河工程只进行了一半以外,整个帝国日后的发展已经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尽管这六年里帝国本土风平浪静,但是在帝国以外,却早已是风起云涌,烽火不休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赢家
昭武九年,帕提亚边境,一处隐蔽的小峡谷里,张合,于禁,徐晃,乐进四人自从随着大西洋舰队返回帝国本土以后,就被抽调到了雒阳城外的羽林第一军团的训练驻地,和从各地调集的四百名帝国军的精英军官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特训,刘宏虽然暂时还不打算大规模介入安息人的局势中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就此一无所为。
此时来到帝国一年多的洛珊·苏林已经从当初那个矢志复仇的少女迷失在了繁华的雒阳城内帝国贵族优雅而精致的生活中,她虽然才智比之不少女子都要高,可始终年纪太轻,纵使经历了家破人亡,可自己却在一斑老家臣的拼死护卫下,没有受到过伤害,仅仅是狼狈地逃亡而已,而之后逃到帝国后,刘宏又安排她身边仅剩下的四个老家臣回安息送死,彻底断绝了她的坚强。
对刘宏来说,洛珊·苏林只是枚有用的棋子而已,但如果她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坚持着复兴苏林家族的信念的话,那么这枚棋子再有用,也只会被抛弃。
三个月的训练,对张合等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学习波斯语和中亚地区的几种主要语言,同时了解中亚和西亚地区的民俗风情,他们所要执行的任务是在帕提亚边境建立势力,为帝国军日后进入安息做好准备。
洛珊·苏林本人已习惯了雒阳城内安全而没有忧虑的生活,当刘宏派人告诉她,他可以派遣一支军队给她回安息向萨珊复仇,她似乎又记起了身上的血海深仇。
皇宫,御花园内,洛珊·苏林跪下行礼后,才恭敬地站了起来,对于面前整个东方帝国的主人,尊号上天之子的强大君主,她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苏林小姐,朕的确可以派遣军队为你的家族复仇,但是朕不会平白无故地这么做。”刘宏看着面前明艳动人的洛珊·苏林,眼中没有丝毫感情,手中的剪刀小心地修剪着一旁的花苗,而他身旁的张让则是在一旁服侍着。
“不知道陛下想要得到什么?”洛珊·苏林看着面前英俊威严的强大君主,白皙的脸上飞起了一抹绯红,对她来说嫁给这位东方帝国的皇帝,也许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不过可惜的是对刘宏来说,他是绝不会娶一个外族女子为妻的,更何况他本人对女色并不喜好。
“出来吧?”刘宏一声轻喝,御花园不远处的廊道外,身着盔甲的张合跟在王越身后走了进来,他对于天子单独召见自己,到现在也不明就里,刚才在外等候时,向王越询问,可得到的回答只是‘好事’罢了。
“参见陛下。”张合以军礼行礼后,身体笔直地站在了洛珊·苏林的右侧,按照礼仪,帝国的文武官员只有在隆重的场合才会以跪拜礼参拜天子,平时只需以常礼便可,不过帝国军的军人却可以使用军礼,至于洛珊·苏林,刘宏不过是为了给她做规矩,才让她行了跪拜礼。
“若要朕派兵,也很简单,只需你嫁给朕的将军,你便是大汉子民,苏林家族亦是大汉之人,朕自然会为他们讨回公道。”看着站在一起的张合和洛珊·苏林,刘宏轻描淡写地说道,对他来说让洛珊·苏林嫁给帝国军的将领,才是最好的安排。
张合和洛珊·苏林都是一齐愣住了,张合怎么也没想到天子召见自己,居然是让自己娶一个番邦女子为妻,而洛珊·苏林亦是没有料到,自己心仪的强大君主根本没有瞧上她的意思,这让她颇为失落。
“朕没有太多耐心,十息之后,朕要你的答案。”刘宏显然不打算给洛珊·苏林太多考虑的时间,本来对他来说,洛珊·苏林只是枚有用的棋子而已,并没有到缺她不可的地步,只要安清和他的子嗣在手,他在安息的这局棋依然占据优势。
被刘宏逼迫着回答,洛珊·苏林偷偷看向了身边站立的东方帝国的将军,对她来说面对这个毫不了解的年青将军,唯一能做出的判断也只能从外貌加以确定了,在帝国军的诸多将领中,张合也算是姿容出众,与才干并重的将领,其实对张合来说,让他娶洛珊·苏林这个番邦女子为妻,反倒是委屈了他。
洛珊·苏林很快做出了决定,现在的她寄人篱下,早已是身不由己,那位强大的君主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她又能做什么反抗。看着身旁那名东方帝国年青将军英俊的侧脸,她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看向前方的刘宏道,“我愿意遵从陛下的旨意。”
“张合,你呢?”刘宏看向了始终没有出声的张合,在他麾下的帝国军中,张合也算是一名杰出的智将,可以担起一方重任,此时原本历史轨迹中的五子良将,刘宏早已齐集,只有张辽年岁尚幼,余下四人中,大局观最强的无疑便是张合。
其实刘宏的问题不过是多余而已,十几年的时间,早已让帝国军上下将他的命令当成了天经地义的铁律,而且对张合来说,这亦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想到远在罗马的曹操,他知道恐怕天子是要赋予他同样的使命。
几乎是刘宏的声音刚落下,张合便踏前一步道,“臣愿意。”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看身旁的洛珊·苏林一眼。
“如此便好,那么你们先退下,婚事便由朕来安排。”刘宏看到张合并没有抵触之意,也不由暗赞张合的气度,当然更重要的是张合的机敏,恐怕他一早便已明白自己的用意。
就这样,半个月之后,刘宏便安排了张合和洛珊·苏林的婚事,然后两人仅仅是新婚三个月之后,张合便前往了西域都护府,和先期早就抵达的于禁等人汇合,同时在西域都护府的三个军团里挑选人手,然后分批前往安息。
此时的安息局势,绝对称得上混乱,萨珊虽然在沃格吉斯四世死后,扶起了奥斯埃罗斯二世,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可是这时整个帕提亚割据态势已然形成,不少诸侯都不买他的帐,虽然没有公然谋反,可是实际却等同于此。
而这样的局势,恰恰是萨珊愿意看到的,于是他借着奥斯埃罗斯的名义,让长子帕佩克带着法尔斯军队征讨不臣的诸侯,有李肃卖给他的军械,一开始他也进展顺利,收拾了三个小诸侯,正当他志得意满地打算击垮北方地区最大的诸侯阿斯卡家族,却遭到了失败,因为阿斯卡家族的军队同样装备了来自东方帝国的军械,其中甚至还有数量不小的骑兵装备。
萨珊很快便明白自己还是中了塞里斯人的计谋,塞里斯人是不会看着他一统波斯的,在帕提亚王室的尊严被彻底践踏以后,已经没有人可以在名义上去约束那些野心勃勃的地方诸侯,毕竟帕提亚从来都不是一个强大的集权帝国。如今谁想要成为新的波斯之王,就只有看谁的军队更强,唯有武力才能完成统一波斯的事业。
尽管萨珊明白帕提亚,或者说是波斯的混乱是塞里斯人愿意看到的,可他已经无力阻止,即使他告诉各地的诸侯,也不会有人停手,因为塞里斯人距离他们太遥远,没人认为塞里斯人能跨越万里来占领帕提亚或波斯,最多就是在他们彼此的战争中牟利,比如贩卖军械。
阿斯卡家族的胜利和法尔斯军在失败前横扫三处小诸侯让帕提亚各地的诸侯都清楚地认识到了来自东方帝国那强大的军械,一时间所有的诸侯都迫切地追逐着那些精良的甲胄和锋利的刀剑,以便为自己谋取更大的筹码。
李肃回到帕提亚的大半时间,便是用在了接触各地的诸侯身上,而卖给阿斯卡家族一个军团的装备便是他的得意之作,在帕提亚这个诸侯林立的国家,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没有什么事是你不能做到的。
因为军械的缘故,李肃一下子在帕提亚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他也似乎一下子变身为最市侩的商人,即使知道萨珊恨自己入骨,他依然敢于亲自去法尔斯家族的领地,兜售帝国普通工坊出产的装备,虽然这些装备无法和帝国军使用的制式装备相提并论,但是对帕提亚各地的诸侯来说,已经是他们见过最好的装备了。
萨珊的确不能拿李肃怎么样,他知道自己就算杀了李肃,东方的那个庞大帝国依然会派第二个李肃,第三个李肃过来,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李肃少卖或停止卖给其他诸侯装备。而李肃则利用这一点,逼迫萨珊签下了他当初不愿意签订的条约,然后利用这份条约让阿斯卡家族等帕提亚其他三家最强的诸侯签下了同样的条约。
四份条约,让帕提亚局势暂时复归于平静,至少那些小诸侯一下子退出了争霸的舞台,只剩下四家角逐,尽管四家都知道这只会让好处都归于塞里斯人,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因为一旦失去了塞里斯人的军械支持,他们很难在其他人的进攻下生存下来。在他们中有人获得最终胜利之前,塞里斯人将一直都是赢家。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子良将
射虎峡,帝国军在帕提亚边境选择的隐秘驻地,张合,于禁,徐晃,乐进四人带着四百名帝国军的精英军官到达以后,便将这里当成了日后最重要的据点加以经营,而随他们一同出发的五千名西域都护府的帝国军士兵除了两千五百人留了下来,其余人则伪装成了丝绸之路上的镖师队伍,在帕提亚境内各地活动。
西域从广义的地理范围上对帝国来说,包括了中亚在内,但实际上帝国对西域的控制力并没有远达中亚,但是从刘宏登基以后,帝国对中亚的影响力却开始超过了贵霜人,由于帕提亚的衰弱和罗马人的几次入侵,帝国在中亚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贵霜人,但是由于贵霜人也处于王朝末期前的最后繁荣中,百余年的和平让贵霜人早已失去了身为游牧民族时的武勇,而刘宏对于贵霜人也未采取过于逼迫的态势,所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虽然贵霜人曾为刘宏禁止浮屠教而感到愤怒,可是贵霜王还没有魄力去做浮屠教的护法王,和强大的汉帝国开战。
重开的西域都护府,虽然控制了大部分丝绸之路,而大宛等国亦是处于前所未有的臣服状态,但是在贵霜,安息和帝国三大势力接壤的中亚地区却是处于一片混乱中。
在过去,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游牧民族和小国总是在帕提亚人和贵霜人中间两头摇摆,因为帝国从未真正把重心放在西域上过,更多时候帝国进入西域只是为了对付匈奴人,直到刘宏之后,帝国才真正把西域纳入统治中。
大国势力之间的博弈必然会导致冲突,不过在现阶段,贵霜人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中还未吃太大的亏,而从表面上看帝国军也只是在传统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贵霜人对于丝绸之路上日渐增多的帝国商队和其护卫队伍虽有警惕,但也并未放在心上,这让帝国商会所属的商队可以轻松地将帝国军所需要的一些军事物资运送到射虎峡。
作为易守难攻之所,射虎峡有着作为要塞建立的资格,当然若不是帝国军不能曝光自己的身份,张合是绝不会选择这处地方,在咽喉要冲之地建立城池才是他所想做的,不过在眼下的情况,他也只能暂时先蛰伏在射虎峡做准备了。
原本隶属于密谍司的李肃如今成了军情局的一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官衔被提升了三级,但是他本人却并不愿意被调去军情局,相反他宁愿仍旧留在密谍司内,不过对于新的任命,李肃还是接受了。
射虎峡内新建的军团指挥所内,张合看着并无欢喜之意的李肃道,“现在军情局虽然不如密谍司,可以后却也未必始终不如,我想陛下并不希望看到密谍司一家独大的。”张合的大局观让他在政治上也颇有眼力,得到他提醒的李肃很快就明白过来。
“多谢张将军提醒。”李肃看着面前和自己年纪相若的张合,忽然觉得这是个值得他去投资的合作人,很明显天子组建安息军团,并且将其派遣至此地潜伏,已然说明了天子对安息人的态度,也许用不了几年,帝国军就会进入帕提亚,那时候自己这个军情局的地方头子想升上高位,就必须有帝国军中的重要人物为自己在枢密院和天子面前说话,虽然他也是天子麾下集团的一员,但并不是心腹成员,在这一点上张合他们和自己是截然不同的。
李肃知道感情投资这种事情不可以做的太突兀,所以和张合礼貌性地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告辞了,虽然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是他的立身之本却是刺探情报。
当李肃离开以后,张合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军事地图上,李肃和他麾下的军情局密探的能力毋庸置疑,他们几乎绘制出了整个帕提亚的地图,但是对张合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只有更加精密的沙盘模型才符合他的标准。
帝国军的军事改革在这十几年中已经完全成型,孙子兵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则被帝国军细致地划分出了具体的科目加以研究,其中查探敌国天气,地理,人文被帝国军的军官和参谋们奉为律条,在彻底而透彻地了解以上情况前,他们宁可选择按兵不动。
现在,两千五百名被编入安息军团的帝国士兵便随着掩护自己身份的帝国商队在各地记录制比李肃他们所绘制的地图更加精确的数据以及用粘土建造模型,同时了解帕提亚各地的风土人情,以此评估日后帝国军进入帕提亚时所会遭到的反抗。
尽管帝国军从名义上控制了丝绸之路,但实际上从过了大宛国之后到帕提亚的直接势力范围之间,却并不是太过太平,那些散居的中亚游牧民族不时会当上一把马贼,劫掠路过的商队,在一开始这些马贼甚至敢于袭击帝国的商队,但是在西域都护府数次派兵越过大宛等国打击了几股马贼以后,这些马贼便开始收敛起来,除非是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他们一般不会选择袭击帝国的商队,而是去攻击那些其他国家的商人。
对张合来说,这些马贼虽然还算明白事理,但是却并不能成为他们存在的理由,因为对于他和安息军团来说,这些和他们处于同一区域的马贼都是些隐患,他们的作用并不在于能杀伤多少帝国的军人,而在于他们可以骚扰甚至破坏丝绸之路的交通,即使帝国军战力再强,在后勤受损的情况下,也很难在帕提亚取得军事胜利。
所以这些盘踞在中亚的马贼必须被清剿,或者说是收编,看着那幅自己并不满意的地图,张合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不过目前他并没有充足的实力去剿灭马贼。
由于水泥的发明,使得帝国军构建永久性防御工事的速度要快上许多,所以当帝国商会的商队源源不绝地将他们所需的水泥运到后,射虎峡的防御工事修建的速度惊人。
站在已然成型的环峡谷城墙上,徐晃亲自逐一验收着这些工事,五子良将中,除去远在雒阳尚未成人的张辽,其余四人此次都被选入了安息军团,而四人迥异的性格也让他们成了可以互补的军事组合。
张合在四人中最有大局观,而且为人敦厚,和三人关系都极好,因此被刘宏委以军团主将,剩下的三人中,于禁擅长练兵和后勤,而徐晃和乐进则都是骁勇的战将,已是战场上最好的指挥官,只是乐进不如徐晃沉稳,所以在安息军团中,徐晃,乐进,于禁三人地位虽然名义上相等,但实际上徐晃是二号人物。
看着尚未完工的一处城墙,徐晃朝负责那一段工事的军官低声道,“三天之内,必须完工,否则全队军法从事。”在安息军团中,徐晃可以说是所有士兵心中最痛恨的人,因为他的严厉和冷酷,但是同样他们也敬佩这个担任着全军军法官的上司,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以身作则,无懈可击。
“喏。”被训斥的军官没有任何辩解,尽管他手下的士兵因为不适应帕提亚的气候而导致所负责的工事进度慢于其他人,但这并不足以成为理由,在帝国军中,上级的命令只有无条件的服从,如果要申诉的话,也得等到完成命令之后。
工事的远处,于禁看着从城墙上的徐晃,不禁摇了摇头,他这个同僚就是这样,如果军令让他杀了自己,恐怕他也会毫不皱眉地把刀刺进自己的胸膛,他就像是台只知道命令的机器一样。
“继续训练,除非你们也想去修筑工事。”于禁收回目光,朝自己面前正在训练的士兵们大声吼了起来,他觉得徐晃不近人情,可却忘了自己在训练场上也是无血无泪,被士兵们诅咒的魔鬼。
在射虎峡内,除了并不负责具体军务的张合以外,乐进是剩下的三人里最为士兵们所喜欢的,虽然他同样严厉,可是比起执行军法近乎冷酷的徐晃和在训练时如同疯魔般的于禁,最多只是大声嘶吼的他实在可以算是温柔了。
“都给我使劲,别偷懒。”亲自扛着石块,裸露着上半身健硕肌肉的乐进朝身旁的士兵叫着,虽然帝国军的军法中没有军官要和士兵一起同甘共苦的条文,但是乐进却毫无疑问这么做了,在帝国军中和他一样的军官将领有很多,但也有不少人则并不认同这种带兵模式,对他们而言依靠个人魅力凝聚的部队并不是真正的强悍,只有靠钢铁一般的森严纪律逐就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无敌。
乐进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对他来说和自己的部下一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在战场上能为他豁出性命的就是这些被他视如兄弟的普通士兵,虽然即使他不那样做,那些士兵依然会奋不顾身地作战,可是他就是如此,谁也不能改变他。
第二百四十三章 马贼
塞种人是生活在中亚地区各游牧民族的泛称,在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进入之前,他们曾是北印度的主人,不过现在他们只是贵霜人统治下的诸多小国而已,和帕提亚人一样,贵霜人虽然也曾有过显赫的时候,不过却始终都不是中央集权的帝国,而是分封封建制,一旦王权衰弱,那些地方诸侯随时都会反噬。
比起已经呈现乱势的帕提亚人,贵霜人此时仍然维持着他们在北印度的宗主国地位,那些塞种人建立的中亚小国依然向他们每年缴纳为数不少的供奉,但是现在帝国将触角伸入这一地区,都让那些小国看到了摆脱贵霜人这个需索无度的宗主国的机会。
对荀攸来说,中亚的局势一如当年帝国和匈奴人在西域争霸一样,当时西域各小国因为匈奴人的横征暴敛而主动倒向帝国,希望借助帝国的力量将匈奴人赶出西域,现在那些塞种人建立的小国也是同样的心思。
坐在车里,荀攸看着车帘外青翠的草原,却是露出了几分笑意,先前他一直在丝绸之路的北道,却是见多了大漠黄沙,此时看到这让人心旷神怡的草原,不由心情大为畅快,若非这中亚一地和帝国间尚隔着沙漠,后勤运输困难,恐怕天子早就下令西域都护府沿着丝绸之路西进,横扫中亚了。
荀攸和他的叔叔荀彧不同,作为一名顶级谋士,他更偏向于军事方面,所以他才会在西域都护府担任参谋长的重职,不过一直以来西域都护府在吕布这个战神坐镇下,鲜有敌手,而周围各国也没有值得荀攸出手的敌人,因此他在西域都护府更多时候倒是在处理各种细琐的军务,让吕布很是轻闲了一阵子。
“大人,这一次我们出使贵霜,与其结盟究竟有何用意?”车厢内,随着荀攸一起出使贵霜的李乾忍不住开口问道,一个半月前天子密诏到了西域都护府,除了荀攸和吕布等人外,他们这些随行人员,没一个人知道此行的目的。
“结盟不过是安抚贵霜人而已,现在贵霜人表面上看仍是这中亚霸主,可实际上却只是仗着先人的威名镇着那些塞种人建立的小国而已,若是一旦这层纸被捅破了,这北印度之地立时便是天下大乱,就如帕提亚一般。”看着提问的副手,荀攸回答道。
“大人,我不明白,既然贵霜也是帝国日后的敌人,为何我们不像在帕提亚一样?”李乾不明白荀攸的意思。
“帕提亚之役,是因为有萨珊这个权臣兼枭雄可以利用,不然的话颜良将军和文丑将军是难以成事的。”荀攸轻叹了口气,颜良和文丑都是一时的猛将,可是为了保证能斩杀沃格吉斯四世,使帕提亚提前走向动乱,不得不让他们两人牺牲。
“而贵霜,现在的国王虽然只是中人之姿,可并不像沃格吉斯四世那样,使朝中大臣得以掌握重权,如此一来,这斩首战术便很难保证必能成功。”荀攸解释道,“更何况对我们来说,让贵霜继续存在也是一件好事。”
“只要贵霜继续维持着统一,那么丝绸之路便依然通畅,而不至于因为贵霜的崩溃陷入混乱中去,这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
听着荀攸的话,李乾明白了此行只是单纯地为了安抚贵霜人而已,因为帝国军和中亚之间尚自相隔了大宛等国,后勤补给困难,此时丝绸之路陷入混乱,对于帝国反而最为不利。
当荀攸一行人往着贵霜而去的时候,帕提亚东方边境上,张郃已经开始让属下原本是帝国北方游牧民族出身的士兵装扮成从草原上而来的数股马贼,在边境地区开始刺探起情报来,如果帝国军日后进入中亚,那么那些游荡的马贼实在是不错的帮手,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些马贼很多都只是些小部落而已,算不上真正的马贼。
由于帝国军在长城边境的封锁以及刘宏登基后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打击,使得原本的游牧民族大迁徙提前了两百多年发生,虽然这些游牧民族大多按照刘宏的安排,从欧亚大陆的草原上向着东欧平原而去,但也有少部分人走南道进入了中亚地区,因此射虎峡附近多出几股帝国军士兵伪装的马贼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一处草甸子内,几个帝国军的斥候眺望着远处被一伙塞种人马贼围攻的商队,毫无出手相助的意思,反正只要被劫的不是帝国的商队就行了。
刘泉走到了几名斥候部下身边,看着犹自在和马贼交战的帕提亚商队,一脸的满不在乎,他原先的名字叫呼厨泉,是南匈奴大单于羌渠的儿子,不过自从刘宏收服南匈奴后,他便和自己的兄弟于扶罗一起去雒阳当了侍子,那时候他们才只是十来岁的少年,数年汉学熏陶下来早已没再把自己当成匈奴人,便连姓氏也改成了刘姓。
虽然两兄弟言谈举止看不出半点粗鄙,但是草原人天性中崇拜强者的一面让他们成了刘宏的极端狂信徒,两人进入帝国军后,亦是年青军官组织大风里的骨干,这一次他们被挑选入安息军团,前往帕提亚,都是渴望着建功立业,能够亲自得到刘宏的赐勋。
“不知道二弟那边怎么样了?”等地有些无聊的刘泉嘀咕了起来,他和改名为刘罗的兄弟虽然感情很好,但是这一次他们被张郃派出来分开执行任务,两兄弟心里还是存了些比较的心思的。
“军侯,差不多了。”就在刘泉寻思着不要被自己的兄弟比下去时,那两个原先是乌丸人的斥候却是唤醒了他。
“全军上马,都给我记住,尽量全部抓活的,少杀人。”刘泉朝身后的部下喊了起来,安息军团的建制虽是一个军团,可实际人数却并未编满,他这个可提一旅之军的军侯此时只能带着两火的队伍,连一个整编队都凑不齐,不过就算如此,帝国军强悍的战力依然能弥补他们在人数上的不足。
几乎是几下呼吸的功夫,连刘泉在内的一百名帝国军将官全都从藏身的牧草中翻身上马,然后分做两队朝远处正在打扫战场,搜刮被劫掠商队的马贼奔了过去。
安息军团的帝国军士兵本就是西域都护府挑选出来的骑兵精锐,上马能骑战,下马能步战,个个都是好手,而刘泉他们这伙人更全都是帝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出身,这马背上的骑术就更是了得,不过才策马奔出百步,两支队伍便已在奔驰中调整好了队形。
突如其来的马蹄声让正在忙着从商队卸货挑选的马贼警觉了起来,这伙大约两百人的塞族马贼队伍也算是这一带的地头蛇,作战经验丰富,很快就在头领的呼喝声中,舍了手中的财物,一部分人推着那些帕提亚商队的货车连在一起,一部分人则是上了战马整队,倒也不显得慌乱。
双方之间的距离很快便被拉进了,看着丝毫不乱的马贼队伍,刘泉知道自己遇上的这伙马贼不好对付,不过既然已经发动进攻,那么作为帝国军军人的他就绝没有退缩的理由。
扬起的烟尘伴着迫近的马蹄声,让塞族的马贼看清了那些奔驰而来的骑士,几乎是一眼,队伍里那些眼光毒辣的老马贼就知道来的这些骑士绝对是不好惹的,光那冲锋的队形就是贵霜人的王牌骑兵队伍也未必做得到。
看着冲来的骑士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马贼的首领眼睛不由一跳,接着便朝前面躲在车后的部下喊了起来,“放箭。”从服饰上判断,这些人和他们一样都是马贼,不过他却从没见过这些人,而且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也不像什么好货。
马贼们手里的弓箭射了出去,不过让他们吃惊的是,那些冲过来的骑士在他们五十步左右的距离猛地朝两侧散开,没有再朝前突进,正好是他们弓箭的射程之外,而同一时间,那些散开的骑士却是在马上奔射起来。
随着杀猪般的惨叫声响起,马贼队伍里居然有五六人中了箭,虽然性命无忧,可是也有两人受了不轻的伤,这让马贼首领的脸色变得不好看起来,这种强弓他以前还真没见过,居然能在马上射出近六十米后后仍有如此杀伤力,这让他对这些从未见过的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