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好想哭-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界的翘楚。
  毕竟水源可是设定了高额的处罚条例。日常训练都做不好,不罚你钱罚谁去?
  而且水源可是给带队去扶桑遛弯的某位非要去的亲王说了,给多少银子办多少事。
  军队派过去保护你们,总不能再让我们掏军晌了吧?
  地主家也没余粮呀~
  ……
  使臣走后,天。朝的日子又恢复到了之前。因着先帝新丧,今年过年宫里也没怎么庆祝。本来应有的家宴也被水源的勤俭给取消了。等过了十五,皇帝开笔,水源的假期也跟着结束了。
  “最近那些读书人闹得挺欢,臣怕继续让他们煽动下去,恐生民变。”几位王爷和重臣又一次聚在御书房里,将最近因为给读书人分配工作的事,而让读书人大吐苦水的事情跟水源汇报。
  水源在宫里也听说了这事,还是因为贾小妞玩笑着将贾家子弟也在这一次的清算名单的事当成家常说了。
  其实水源下手狠办读书人这事,在贾小妞看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后世那些大公司资助贫困大学生,不也要求那些大学生要到其名下的公司里工作的吗?
  而且国家也有增设助学贷款。
  何为助学贷款?
  那就是国家借你钱读书,回头你连本带利的还上。
  当然了,因为是助学贷款,所以利息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现代读个书都是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又怎么可能一直让你占便宜?
  而且古代经济生产力都不发达,太平年代,读书人就会多。一但多了起来,这样的开支,很容易拖垮国家经济。
  也因此贾小妞其实是赞成水源这么做的。而有了贾小妞的支持,水源更是无所顾忌,一往直前。
  水源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沉思片刻说道,“不能让所有的声音都一面倒,组织起几支队伍,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演双簧。一个书生唱白脸,一个书生唱黑脸。总之这事一定不能只让读书人逼逼。”想起媳妇说的,普通百姓读的书不多,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让他们知道事实真相,“再让人排上几出小戏,全国各地免费演给百姓看。”
  都说无功不受禄,不食搓来之食,受了国家的供奉,还不想为国家办事,咋想的这么美呢?
  他还就偏不惯着他们这毛病了。
  “读书人可以享受国家的特遇,但前提是读书人必须要为朝。廷所用。朝。廷花了大把的银子将你培养成才,你考完了秀才举才进士,便来一句更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然后拍拍屁股走了,那朝。廷的损失谁负?”
  作者有话要说:  小妞听说水源派兵去扶桑时,让他‘杀光,抢光,烧光’然后烧熟了都喂鱼。
  水源:金银我的,肉媳妇的。


第202章 
  水源的想法不能说都是对的; 成熟的; 但是他的务实却弥补了很多不足之处。他不在乎世人怎么说他,也不在乎百年之后历史怎么写他,只这一点就是很多君主所不及的。
  像是遇到干旱灾年的时候,水源不会光光做出什么开仓放粮以及减免税收等等前人做过的事情。
  他会让当地县衙组织青壮劳动力以做工的方式换取米粮,会让老弱病残干些力所能力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比如说; 组织青壮劳动力多打口深水井多挖几个蓄水池。井打多了,对于干旱总会有些帮助。还有修路造桥等等需要人力来做的事情,都可以优先考虑这些灾民。
  再比如说; 开间大做坊,将兵部每年都需要裁制的军装分出一部分,让那些有些手艺的妇人做。或是让县衙出资购买鸡鸭幼崽; 让那些没有体力的百姓养鸡养鸭养蛋。
  总之; 一个务实的抠门皇帝,他花出去的每一枚铜子都必须要物超所值。
  当然了,水源在政事上的最大行动力就是将他那些有能力的兄弟支使的团团转。
  水源的葫芦娃兄弟哪一个为了当上皇帝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同时为了匹配这份称皇的野心; 他们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所以; 对于双眼只盯着金银看的水源; 其他人在政治方面的能力真的比他强了几十倍去。
  不过; 谁让他们生不逢时,又没娶个‘背景雄厚’的媳妇呢。
  从最开始的不甘心; 到后面被天雷劈的麻木,几位皇子的心路不足为外人道。
  让几位皇子无奈又庆幸的是他们这位已经坐上龙椅的兄弟,并没有想要清算旧帐的心思。
  当然了; 对于这位兄弟,他们也没多少旧怨可谈。
  水域落水,以及十九皇子府水池子被下药那两件事情,都没有伤到人。相较于他们彼此以前做的那些,这点事真的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是皇位的争夺者。你争我夺,为的就是不想被人踩人脚底,任人宰割。现在输赢已定,过程虽然诡异,但结局却仍能让人接受。
  不被当权者冷落,猜忌,高高挂起真的挺好。不过……就是真特么累呀。
  皇帝一句话,下面的人都特么得跑断腿。
  ……
  水源提出的让人扮成书生,跑到书生堆里将水搅浑的事情,确实可以解一解围。不过更让人期待的便是排成小戏让百姓们了解这种举措的原因和出发点。
  “朕想了想,戏本子的事,朕还是准备让皇后来弄。至于出门演戏的人,也由皇后指派。”
  水源觉得朝廷弄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有他媳妇弄出来的有意思。而且想到就算是离开了他媳妇身边,还时不时的让他媳妇惦记的晴雯,水源便觉得应该给她找点事来干。
  想到这里,水源又觉得他儿子也老大不小,过完年都四岁了,也是时候为他老子分忧解难了。朝廷要派人去民间,也可以将他儿子塞进去。
  了解了解民生,也没啥不好的。
  要是真的将儿子养出个不食肉糜的性子,那就别怪他扣光那败家子所有的生活费。
  众位大臣倒是不怎么了解皇后对于话剧事业的爱好和卓越的能力,但几位亲王却是知道的。
  他们的媳妇和亲妈可都看过皇后排的小戏呢。
  那叫一个……打了个冷颤,几位亲王都不想回忆了。
  当然不得不说,这事交给皇后倒真是个好主意。
  再抬头看着一提到媳妇就荡漾骄傲的水源,众人不得不说,哪怕那位真是老天爷的亲闺女,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娶回家,他们仍然会犹豫。
  那么一个奇葩性子,哪怕是以天下为嫁妆,也让人打怵呢。
  这么一想,几位亲王又觉得水源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坐上皇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完了读书人那点事后,几位大臣又提起了前几年将黄河河堤承包出去的事情。
  黄河河堤承包出去以后,不但朝。廷省事了,就是百姓们也得到了实惠。
  由于从上到下再没有一层层的剥削,皇商们拿到手的银子多了,再加上头上还悬着一把刀,因此修筑河堤的时候就好材好料,非常的用心。
  往年官府管这事的时候,都是征的徭役。现在变成皇商了,就成了花钱雇佣沿河两岸的百姓。
  “这几年黄河都没有出事,不过也不能懈怠。”水源听出来这些大臣是让他奖励一下那些个皇商。
  不过鼓励可以有,奖励啥的,绝对不能开这个例。
  勤俭持家是多么一项不可多得的美德呀。奖励太多,会让人变奢侈的。
  “虽然朕一直认为做得好,那是应该的。不过也不能太打击人的积极性。士农工商……凡三年不出任何事故的地段,负责该段河堤的皇商便可以从家中的子嗣里选出一名脱离商籍。”
  之后水源又说了每个皇商承包黄河河堤的工程,最少五年,最多只可以承包十五年。十五年后,这个工程就要换人来做。
  而皇商的身份以及黄河河堤的工程也要重新进行海选。
  一旁的几位亲王听了也是点头,家里男丁脱离商籍,就有资格参加科举。若是侥幸得了官,那岂不是真成了老百姓所说的官商勾结?
  若是家里的儿女再通过选秀进了官,然后再与其他文武百官联姻交好,到最后这天下姓什么就有待考究了……
  水源倒是没想那么多,他不过是不想钱都让一家人挣了去罢了。
  ╮(╯▽╰)╭
  朝中重臣正在针对水源提出来的事情制定新的制度时,从薛家长房那里接手了商皇身份的薛家二房也在想着黄河河堤这件事情。
  薛二叔也是当初‘主动’承包黄河河堤的皇商之一。这几年来薛二叔每年将近有半年的时候都耗在黄河边的州县里,剩下的半年才会走一走他家各地的铺子。
  而自从薛二叔接了这个活,薛家二房的太太和一双儿女却被接进了京城。薛二太太有痰疾,虽是不能远行,却也不是不能换个地方居住。
  薛家二房的宅子是先帝在世时专门指出来的一块区域,所以接手黄河河堤的皇商都居住在这片区域里。
  地方离薛家长房的院子也有一段距离。再加上薛家一家一直住在荣国府里,两房虽然都在京城,但走动却并不多。
  薛宝钗嫁进宁国府后,薛姨妈虽然也会到宁国府小住,但却没有搬出荣国府。后来薛宝钗跟着贾蓉离开京城后,薛姨妈又住回了荣国府。
  再加上年轻的时候,两个妯娌的关系也就一般,因此来往并不密切。
  薛宝琴仍然定了梅翰林家的小儿子,不过这一回却并不似原著那般带着某种看不到的希望和梅家隐密的拒绝。
  薛家二房是皇商,可薛家长房却不是。薛宝琴的堂兄是有前途的武将,堂姐是宁国府的宗妇。
  背靠荣国府的薛家长房也给薛家二房带来了一定的优势,现在薛宝琴那看起来就很优秀的亲哥也脱了商籍,凭着他的聪慧,不愁将来不能出仕。
  等到贾小妞这位十九皇子妃升职成了皇后,荣国府就更加的让人另眼相待。做为皇后娘娘的娘家族长夫人的堂妹,薛宝琴嫁给梅翰林家的小儿子,这门亲事,怎么看都是门当户对。
  不过先帝的去世,真的将很多对鸳鸯的婚期都给打断了。
  何止是薛宝琴的亲事,就是荣宁两府其他的姑娘和小子也都应该成亲了。
  贾蔷还单着,到现在不是门第不行,就是姑娘的教养不行,还有的样样都可以时,却是八字合不上。也因此差点没愁死晋氏和薛宝钗。
  薛蟠这个傻孢子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过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竟是有三百天是呆在军营里的,这事他自己是一点都不着急,倒是急坏了旁人。
  宝玉还好,已经定下了史湘云。现在有贾小妞在,也不怕他娶不着媳妇。不过现在最让人着急的却是跟林黛玉一年生的贾探春。
  这姑娘真真是老大不小了。
  赵姨娘天天蹦跶的欢,要送三姑娘去宫里给贾小妞当帮手。秦可卿是嫂子,按理来说,也要管她一二。可这姑娘跟她亲妈似的,都觉得她们不是平凡一生的普通人。于是弄到最后秦可卿也懒得理她们了。
  反正耽误的也不是她的花期。
  晋氏早就抓住了水源从前面回后宫的规律,于是提前用了午膳,又让自己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按着时辰出发去了宫里。
  等她到皇宫的时候,正好是贾小妞午睡醒来,水源出发去前面办公的时辰。
  娘俩个说了一通话,又提起了水源最近的那个政策。
  “老爷虽然将荣国府的爵位给了琏儿,不过又得了一个承恩公的爵位。前儿陛下下旨,让京城中那些有爵位没有实职的人都动起来。我便想了,承恩公这个爵位是不是还要往下传?”
  承恩公是赏给皇后娘家的爵位。一般皇后的父亲没了,便传给皇后的兄弟。这个爵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差不多会传到皇后的侄子那一代。
  只是荣国府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要是往下传,传给谁?而且现在已经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往下传的问题了。得了爵位没有实职的人天知道会被分配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发光发热呢。
  继女当上了皇后,这是晋氏始料未及的事情。可就算是如此,她也没想过要让儿子接手承恩公这个爵位。
  贾小妞听了,摇摇头,“阿源也跟我说起过这件事情。我们俩的本意便是这个爵位便只给老爷,等……便收回去。大好男儿,本来可以凭着自己的本事封候拜相,就因为家里养了个女儿,这个女儿又当了皇后,就非要给承恩公的爵位,却实是有些个……靠着女人的裙带关系,终不是正路。”
  而且‘承恩’这两个字,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让贾小妞想到‘雨后荷花承恩露’的那个雷人的典故。
  她当了皇后,‘承恩’的是她老子或是兄弟……


第203章 
  人家头顶是一片青天; 皇后的头顶就是一片绿悠悠的草原?
  难道古来多少皇后都不得宠; 原因莫不是争宠的人并非在后宫?
  哎呦我去,家贼难防呀。
  有些事情不能想,想多了再美好的生活都变成了惊悚片。打了个冷颤,贾小妞收回自己所有跑偏的思绪。
  贾小妞觉得她老子这些年最大的本事就是扛摔打。最有建树的事情就是陪着她的偏心祖父锻炼身体。
  若不是有贾赦十几年如一日的陪练,她祖父的身体能那么棒?
  瞧先帝; 因为没打儿子,都卒中了呢。
  想到贾赦做出的贡献,贾小妞对于给他一个承恩公的爵位还是认可的。就是水源这个抠门到家的; 也因为这是给他媳妇做脸面,所以才会特痛快的下了圣旨。
  至于这个爵位之后往下传什么的,俩口子是出奇的一致。
  完全没那个必要。
  不说他们俩口子在这里抠抠搜搜的算计承恩公一年的俸禄和草原面积。只说晋氏那里; 她也舍不得儿子放着好好的书不读; 跑去为国尽忠。
  为啥会这么说呢?
  还不是因为水源下的那道旨意,凡是继承爵位无实职者以及此爵位的下一任继承人……
  你说贾琏?
  人家已经明确表示不要了。贾赦就两个亲生的儿子,这个爵位如果往下传的话; 除了贾琏就只剩下晋氏生的贾琮了。
  贾琮读书的天份极好; 早早就被晋氏送到了天。朝最好的书院读书去了。
  而贾琏呢?贾琏觉得靠着他自己就可以出仕; 何必让他以后无论付出多少努力; 只要世人一提起承恩公,就觉得他的成绩有水份。让他的努力就都被否定了呢。
  而且没有这个打人眼的爵位; 他仍然是皇帝的大舅哥,谁也否认不了这个事实。
  这可比那些虚的强多了。
  再一个,他那抠门妹夫又开始折腾那些有爵位没实职的人; 他可不想为了这么一个爵位再将自己的前途搭上。
  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而且说真的,关于水源弄的那个读书人特遇分配制度,贾琏也觉得不错。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种事情其实早就应该实施起来了。
  读书人特遇分配这个制度,在贾琏看来就跟考上进士或是举人等着吏部派官候缺一样。
  一个需要等人安排工作,一个人家主动给你分配工作。
  说一句旱涝保收也不为过。
  不过他们家不差那点银子,等将来他有了儿子,儿子又可以科举的时候,就申请免了特遇这一项。
  (→_→)
  话说回来,关于承恩公这个爵位贾琏觉得太后娘家也是承恩公,太后娘家的承恩公爵位在含金量上可没有皇后娘家的这个值钱。
  因此贾琏真心认为他们荣国府还是不要也打着承恩公的牌子比较好。
  以免在某些事情上让太后娘家太尴尬,然后再让宫里的太后给他妹子穿小鞋。
  贾琏能这么想,贾代善也是老怀甚慰。等到他从晋氏那里也听出来对承恩公这个爵位并不怎么想要的时候,贾代善不知道要骂一句全家都是清高货还是别的什么了,当然更多的还是放心。
  对贾家未来的放心。
  封妻荫子的爵位时代已经被他的抠门孙女婿扇没了,子孙后代认清事实知道努力上进就比什么都强。
  贾代善偏心贾小妞十几年,不说没想过让她当皇后,就是那个皇子妃,贾代善都没想过要让他孙女去趟皇家的浑水。然而世事难料,他心肝这条路走的是又快又稳,说一句一马平川也不为过。
  虽然担心皇帝都难长情,不过贾代善却更知道三岁看到老这句话有多么实用。
  他那便宜孙女婿,怕是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至于他的心肝,贾代善非常相信,要是这女婿有个什么旁的念头,下一个卒中的一定是他。
  贾代善还是将他孙女想的太善良了。
  卒中还能保住全尸,葬在皇陵里。而要是水源做了什么对不起贾小妞的事情,乃信不信她就能一口口生吃了他,然后骨头都得嚼碎了咽下去。
  大熊猫憨态可掬吧,可也是熊瞎子的一种。那美人鱼虽美,难道就没有獠牙了?
  越是美丽的事物,他就越有毒。
  就好比贾小妞,她不但有獠牙,她还会烹饪呢。
  ╮(╯▽╰)╭
  晋氏从贾小妞那里得了准话后,也将家里的意思跟贾小妞交待了一番。
  贾小妞从来都是个心大的,并不会干预家里的决定。
  点头道了声知道,又与晋氏说起了旁的。
  “娘娘可知道陛下会将有爵之人安排到什么地方去吗?”
  知道,他非常想要将这些个干领俸禄不干事的人都弄到山西挖煤去。
  不过由于这个比较凶残的主意实在反弹太严重,于是被搁浅了。
  “听说这事是几位王爷在负责,昨儿倒是听阿源说了一两句,好像是要先分出文武爵位,然后武爵的人家会在剿匪,戍边以及护卫等方面按爵位大小分多少年服役。至于文官爵位就不知道了。”顿了顿,“老爷好像也在第一批里。”
  晋氏点头,倒是没有说什么。毕竟她不是无知妇人,天下人都在看着皇后娘家那个废物爹呢,她男人无论怎么样都得走上这一遭。所以这会儿子她哪里真的能说让继女为难的事情。
  再一个那是她的男人,同样也是面前继女的亲生父亲。能通融照顾的地方又怎么会不照顾。而且只要这姑娘好好活在这世间,想必无论是谁都要另眼相待她的家人。
  再怎么差,也总比留在家里三头两天的挨揍强不是吗?
  也因此对于贾赦也被分配工作的事,晋氏看得很开。
  “你膝下只有太子一个孩子,到底单薄了些。”想到太子那孩子的待遇,晋氏抽了抽嘴角又问贾小妞,“陛下是怎么个想法?”
  “……败家子有一个就够了。”
  晋氏:……
  果真是这家伙一贯的风格。
  这个时代孩子夭折率非常高,水域贵为太子,可晋氏也不敢说他就能真的平安无事的长大。
  只是太过不吉利让人忌讳的话,晋氏看了一眼面前仍然一副没有心事的继女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罢了,万般皆是个人的缘法。
  她自小就有福气,说不定一生都不会受委屈呢。
  “……二老爷夫妇这一走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三丫头的亲事就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娘娘可有什么办法?”
  贾小妞两手向上一摊,对着晋氏摇了摇头,“太太快罢了。这丫头心比天高,就那性子实在让人受不了,刻薄至极。要我说,休管她的事。等过几年熬成了老姑娘,她那心气也就降下来了。等那个时候再给她做亲,她必是肯的。”
  要是现在就强硬着定下亲事,说不定那丫头并不会以为这是为她好,而以为大家伙都在害她呢。
  满心怨恨,再好的人家和亲事怕也过不好。
  不似作亲,更似作孽。
  何必害了旁人去呢。
  似是想到了什么,贾小妞又笑着说道,“你且看吧,这就是住在一处她才会有这份想头。再要是搬离了荣国府你且看她还有没有这种想法了。树大分枝,哪有一直住在一起的道理。”
  晋氏闻言一怔,叹了口气。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不过想到贾珠那官职也是许多年不见升一升了,再想到贾珠的性子,也不知道将来没了荣国府依靠,能不能撑起一个家来。
  真不知道二房一家到底是怎么养成这般性子的。还好宝玉自小养在她那里,不然不是第二个贾珠,就是第二个贾政。
  “娘娘说的是。”这么说的晋氏也彻底撩开手不再管二房的事。
  当然了,在她这里宝玉可不算是二房的。
  她疼宝玉的心,比对贾琏还多一些。想到来年他也可以成亲了,心里是又酸又甜。
  “太太若是不放心,只管接了史家姐弟回府小住便是。史大妹妹无母,你多教教她也就是了。您现在可是皇后的母亲,谁还能博了您的面子?”想到史家两位候爷当初干的那些事,贾小妞心底就没将史家放在眼里。
  晋氏闻言一笑,并未言语。只心中想了什么,回府之后又会做什么,贾小妞便不曾再多想。
  这会儿子说起宝玉的亲事,又不得不提一下贾琏的,“这一回的婚期,特特请了白云观最有道行的老道长给批的。琏儿的婚事一波三折,这一回可不能再生事端了。”
  “谁说不是呢。”拿起桌上的点心,漫不经心的咬了一口,“都说好事多磨,太太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就不相信我哥娶个媳妇就能这么难。”红楼走到这里,是万不可能再回到原有的轨道上的。
  心思翻转间又想到整个红楼都面目全非到这种地步,波折一些其实也不意外。
  对于红楼变成现在这个这样,贾小妞一点都没觉得有她的责任在里面。要她说,都是偏心祖父的责任。
  若不是祖父活着,贾家也不会有今天。而她……怕是从小到大都要消化不良了。
  谁让人肉不比鱼肉嫩,年纪越大,肉越硬,越不好消化呢。
  又说了些家长里短,晋氏看了一眼时辰,便起身告辞了。
  离开的时候,贾小妞照例让御膳房做了些家里人爱吃的点心让晋氏捎带回去。
  让人去看鱼干和晴雯都在干什么,若是无事便叫他们过来一趟。
  少时,鱼干便带着晴雯以及容大海等一干侍候的人来了中宫,娘俩个说了一通话。然后又说了水源想要派鱼干出宫了解民情的事情,问他想不想去。
  鱼干问清楚了出宫后食宿并不需要自理后,倒是一副小孩模样的乐呵呵同意了。
  不过他乐呵了,贾小妞却悲伤了。
  她儿子的发展方向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压下儿子可能会子承父业的担忧,贾小妞又转头交待了晴雯一些事情。
  毕竟水源已经跟贾小妞说了,晴雯经验丰富,由她主持排演想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与晴雯商量了一回戏本子的大纲后,贾小妞心里有了些眉目后又让晴雯明儿再过来俩人再继续讨论排戏和遣词造句。
  又吩咐了几句话给容大海,容大海这人是真的特别靠谱,交待鱼干和晴雯出去后凡事都听他的话后,这才又将他们主仆几人打发走了。
  看着离去的一行人,贾小妞伸了伸懒腰,便带着人去了太后的宫里。
  此时天气开始回暖,贾小妞也不太愿意呆在屋里了。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贾上妞着重看了几眼那个御湖。
  修得真心没有他们十九皇子府一半好嘞。
  想到进宫后,无论是皇子居所,还是皇后的中宫。论奢华真的不及十九皇子府。贾小妞就觉得亏了。
  一边走一边想着要不要让人将十九皇子里的一些好料都搬到宫里来。毕竟她们俩口子这辈子怕是再也回不去那里了。等那些好料搬进宫,旁的不管,只先将她居住的中宫好好的修一修?
  中宫的后殿偏殿那么多,完全可以通通拆掉,加上本来就有的小花园可以改建一个更大更华丽一些的……
  对于花钱从来不会嫌多的贾小妞在心中想了个大框后,便到了目的地。此时慈宁宫里,正巧几位贵太妃也在这里陪着太后聊天。
  自从大家共同的男人死了,她们所有人的儿子都没登上皇位后,对于这个无子太后的嫉妒心也少了许多。
  再怎么亲,也不是亲生的,不是吗?她们还能出宫跟亲生儿子一起居住。太后这辈子怕是没这个指望了。
  想到马上就要出宫跟儿子团聚了,几位贵太妃便不着痕迹的奉承着太后。等到贾小妞一到,贵太妃们就又接着奉承贾小妞。
  这位主儿,就更不能得罪了。
  “倒是有件事情要跟母后和母妃们提一嘴。”笑着看了一眼面前的贵妇们,贾小妞笑眯眯地张口道,“皇上想要从宫里抽调一些人手去排几场戏,全国公演。太监和宫女都要选上几十个。因还没到小选,宫里一时可能会有些人手不够……”
  太后与贵太妃们哪怕消息再怎么灵通,也不可能知道今儿上午在御书房里安排的事。于是便好奇的问贾小妞是什么戏。
  贾小妞见她们问,便简单的将那些读书人的事说了。太后与贵太妃因为听的是贾小妞的版本,先入为主的觉得这些个书生也是太不要脸面了。于是个个都讨伐了他们一通。
  “本宫小的时候,那会儿子还没进宫。就时常听人说,十个读书人九个坏。还有一个是那陈世美。”宁妃甩了一下帕子,对着贾小妞说道,“陛下这个决策真真是英明,看谁还想要吃干抹净不认帐?”
  贾小妞点头。
  对,说的太对了。
  一定要严厉严肃地打击拔屌无情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作者有话要说:  先帝:老子会卒中是因为啥,你不知道?
  旱涝保收:……


第204章 
  宫里的女人最现实; 最起码活着的都是这样的。寒门书生在她们这些人的眼里; 真心不够看的。
  居移气,养移体。哪怕这些人有朝一日真的入朝为官,封候拜相,在这些人看来也不过是新贵,爆发户。少了几分世家的底蕴。
  然而; 也不怪这些人瞧不起新贵人家。因为这些人家里也最容易出现宠妾灭妻,逼死糟糠的事情。
  虽然她们这些人的家族也不怎么干净,但吃相却还能看得过去。
  京城就没有什么是秘密的。
  那些寒门学子就算是再怎么谨慎在使用下人方面总会出现纰漏。于是不大的事情都会被用形象夸张的方式传出来。
  什么正室粗鲁; 小妾刁钻,什么寒门老爷相中了府里的丫头,什么纳了某富商的二房; 二房太太又拿着娘家的钱帮他疏通关系; 寒门老爷又许了正式的位置等等,等等的事情,早就在这大京城不新鲜了。
  也因此; 有些底蕴的人家在做儿女亲事的时候; 一般都会选那种门当户对; 知根知底的。
  读书人家的姑娘要是嫁到了刚刚爆发的人家; 那日子能过?
  其实相较于真正的世家,荣国府所在的那个四王八公队列; 也不过是占了开国的便宜。
  旁的不说,只说荣国府往来的人家里除了这几家外又有哪个呢?
  说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