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好想哭-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氏是在东大院被贾母等人勒死的。若是在贾母的的地盘,那也罢了。可那东大院却是张氏的地方。根据她的人调查出来的信息,当时整个东大院几乎都是张氏的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反抗?
张家没了,你没了父母,你成了孤儿。难道你也想要让你那几岁的儿子也成为孤儿吗?
就不想想,老太太能弄死你,就不能弄死你儿子?
斩草还要除根呢。
晋氏摇摇头,想不明白张氏为什么放弃生命。也许这就是母亲经常说的,被那些酸儒教成呆子的人吧。
她打听到的张氏,聪慧,大度,贤良淑德,侍长以孝,待下以宽。虽言词锋利,却是难得的好媳妇,好主母。可惜呀,这样的媳妇在这样的婆婆手底下讨生活,最终却落了那么一个下场。
晋氏从张氏身上又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上。
她也没有父母和靠得住的兄弟,她现在能做的便是在可以借到力的时候迅速站起来。
想到自己那位打着如意算盘的婆婆,晋氏冷笑。她不是张氏,也不会允许自己成为张氏。真以为弄死了个张氏,就可以过舒心日子,那纯粹是做梦。
一步一步,坚定从容的向前走,晋氏浑身上下都带着难以言语的亢奋。
这一片战场,这一场博弈,所有人都不会寂漠。
晋氏一路从东边往西边走,走到正中间的时候,洽巧路过贾小妞的院子。
晋氏看了一眼紧闭的院门,并没有邀贾小妞一起去贾母那里晨昏定省。
“太太?”要不要叫上大姑娘一起去给老太太请安?
晋氏听出心腹未尽之语,笑着摇了摇头,“小孩子应该多睡睡,这样才能长大个。让大姑娘继续睡,按着往日的习惯过去便是。”
给长辈晨昏定省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但给婆婆立规矩却不是。
“太太说的是。”
又看了一眼位于荣国府中轴线上的小院,晋氏转头朝着这所小院的前面看去。
荣禧堂。
张氏一辈子没有住进去,自己也没有住进去。其时真的很公平,不是吗?
听说这事还是她家那杀才提出来的。
轻轻一笑,晋氏笑容中带着几分苦涩,以及期待。
活人比不过死人,还要时常被人提起来做比较。但她相信,她会是最后陪着他的人。
不能纳妾的家规,甚好。
晋氏脚步轻快的迈进荣庆堂的的大门,琥珀正好掀开帘子走了出来。见到晋氏来了,本能的抽了抽嘴角,然后快走几步迎了上去。
“请太太恩。”
“这位是……”
琥珀听到晋氏问,连忙给晋氏做自我介绍。“奴婢琥珀,是老太太屋里侍候的。”
屋里侍候的?
明白面前的丫头应该是个体面的一等大丫头,晋氏点头,笑着问她,“老太太可起了?”
琥珀摇头,“老太太尚未起身。”
闻言,晋氏双眼猛的睁大,看向琥珀的眼神也带着几分喜悦,“还道来晚了,原来洽是时候,正好叫老太太起身。”
啥?
听到晋氏的话,琥珀有些怔愣,然后呆滞又不敢置信的看向晋氏。
她没听错吧?
一般这种情况,不是应该主动提出等老太太起床的吗。怎么到了新太太这里,竟然是叫老太太起床?
“太太,这怕是不妥吧?”也算是见多识广的琥珀在这一刻终于发觉她还是见识少了。
晋氏斜了琥珀一眼,“咱们这样的人家,起床的时辰如何能跟那些普通人家相提并论?今儿早了,明儿迟了,让人知道岂不是被人笑话了去。失了自已的身份体统还是小事,若是因此影响了一家一族之名声岂不是百年之害?老太太上了年纪,偶有疏忽,咱们这些身边亲近的人,却不能不提醒着。”
顿了顿,晋氏转头看了一眼正房,“罢了,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你有事且去忙吧,我自去叫老太太起床。”
琥珀:确实是应该找点事躲出去了。
晋氏不等琥珀回应,直接朝着正房的房门走去。及至房门口,晋氏看了一眼尚未掀起的厚门帘,一个眼风便扫向了一旁打帘子的小丫头身上。
小丫头见此,也不敢发呆吃惊了,直接被吓得一哆嗦。手忙脚快的将门帘子打了起来。
晋氏见此,也没多理会那小丫头,直接带着红绿柳二人进了正房。
贾母早就醒过来了,只是冬日懒怠,躺在床上不愿意起身。不过因着琥珀与晋氏在院子里对话,倒是给了贾母了一些缓冲时间,没让晋氏一进来就将她堵在被窝里。
不过,就算是这样,贾母也被晋氏的行为气得火冒三丈。
“请老太太恩~”晋氏一进屋子便看见贾母穿着中衣站在床边,明显是刚刚起床的样子。晋氏上前几步,行了一礼,然后也不等贾母说什么便迅速站起来,“原来老太太已经起来了,倒是媳妇来晚了。媳妇明儿再早一刻钟过来请安叫起。腊月里呢,老太在披件外裳。”晋氏快人快语,一边对贾母说话,一边接过鸳鸯手上的外衣,直接朝着贾母身上套。
贾母本来还在生气,却先是被她那句来迟了,明天再早一刻的话,以及这种自来熟的动作弄得一愣一愣的。
之后就在贾母愣神的时候,晋氏又使唤起贾母房里的丫头,又是打水净面,又是让人拿了裙子系上,最后还说什么黄历上说了今日亥鼠冲月,穿戴要忌讳什么的。在丫头给贾母穿鞋的时候,又被晋氏以这种理由折腾着换了一双。
好不容易贾母终于坐到了梳妆台前准备梳头,晋氏看了一眼贾母的首饰盒,又说什么身份规矩,还有年纪发式等等规矩,习俗以及不为人知的忌讳。
因着晋氏说话语速快,又跟本不给贾母张嘴说话的机会,弄得贾母像个木偶似的由着晋氏摆弄,从晋氏进屋子到一直梳好头,穿好衣服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贾母好歹也是上了年纪,被晋氏这么一顿折腾,刚刚起床的贾母便觉得浑身都透着一股子疲惫。
此时此刻,贾母终于发现了张氏的好。
张氏虽然也不服管教,但却不会这般不懂眼色,闯进她的卧室,还美其名约的说要叫她起床。
更不会拿着大规矩,大道理,什么法度礼典的让她改变往日的生活习惯。
想到这位儿媳妇连黄历都扯出来了,贾母整颗心都带着几分颓废。
她就算是有心说黄历上的东西大多都是无稽之谈,也得顾及这黄历是由钦天监出品的事实。
“今日是你回门的日子吧?”
晋氏看贾母那副不确定的模样,心里冷笑。
你就装吧。
“今儿可不就是三朝回门呢。老太太这般年纪,竟然还有这么好的记性,真是难得。时间过得真快,仿佛前儿的婚礼就在眼前,再睁开眼睛,竟然已经三日过去了。”才两三日,装也要装的像一些才是呀。
贾母垂下眼帘,却觉得这三日真跟度日如年似的。
“我老了,记性大不如从前了。我记得那年琏儿他母亲嫁进来的时候,也是在腊月里。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琏儿现在长的这般出息,可惜他母亲却是没看见。”
晋氏点头附和,“是呀,琏儿有老太爷亲自教导,前程必是不可限量。只可惜了张家姐姐这般福薄。这样的人家,又是这样慈祥的婆母,她怎么就突然没了呢。怪叫人心疼的。”
贾母:……
这样说话真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贾小妞:听说过什么是奸灭战,什么是持久战吗?
晋氏摇头。
贾小妞:就是下重炮一下子弄死弄残的,叫奸灭战。没办法一尾巴拍死,要天天拍的,就是持久战。
晋氏受教,转头看贾母:您是选择奸灭战呢,还是持久战呢?
贾母:……我选择复活张氏。
第69章
张氏的死; 一直是个公开的秘密。世家大族一直维持着光鲜靓丽的样子; 其实内里已经是污秽一片。
很多的事情也因为张氏的死,而让贾母不得不面对越来越糟糕的情况。
张氏的死,赖家的反水,儿子的不理解,孙子的仇恨; 还有贾代善的‘迫害’……
此时她的这位大儿媳妇又用那么意外的语气述说着真诚的遗憾。这样贾母有种被人撕了脸皮在地上踩的窘迫感。
将视线转到一旁的花瓶上,贾母声音淡淡的说道,“这就是命呀; 半点不由人。”
晋氏挑眉,笑着很是贤惠,“老太太见多识广; 说的再不会错了。”扫了一眼屋中的自鸣钟; 晋氏笑着问贾母,“早膳的时辰到了,媳妇让人传了早膳; 再回东院。一会儿便不过来了。”
媳妇要出府去; 甭管是去哪。都得跟婆婆报备。就算是回门这样的事; 也不能不过来说一声。
折腾了一早上; 贾母已经疲乏不已。她算是知道了,在跟这位媳妇的博弈上; 若没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轻举枉动。否则吃亏的绝对是她自己。
摸了摸手腕上,被晋氏以不合时气换成的金镯子; 贾母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一种深深的疲惫。
不就是在冬天戴个玉镯子,至于叽哩哇啦的说上两刻钟吗?
“毕竟是要进宫的,你们也早点走吧。晚上回来也不用过来,自行休息便是。”顿了顿,贾母咬了咬牙,认真的对着晋氏说道,“从明儿起你不用来这么早。吃过了早膳再过来便是。”看到晋氏皱眉要反驳,贾母连忙找了个理由,“你们住在东边,我住在西边。我这里以后便由老二家的过来侍候。老太爷就住在你们后面的梨香院,那边还有琏儿和宝玉,你们离的近,以后你多多上心些他们。
再一个,你也过门了,现在又正逢两年相交之时,府里府外最是需要有人操持,还有年底祭祖,东府那边也需要你时时盯着……你有孝心,我心里受用。倒不需要时时过来。”
晋氏看着贾母上下嘴皮子一动,就给她找了那么多的活,心里有一瞬间的担忧。因为她不知道这么多的事里面,贾母会在什么地方动手脚。
不过这份担忧转瞬便消失了。
因为晋氏知道担心没啥用,有用的从来都是手段。
敛裙应下,晋氏又说了两句便对着贾母道了一声恼,这才转身离开。
当晋氏离开荣庆堂的那一刻,贾母看着自己的这一身穿戴,直接让人抬水来,她要沐浴。
至于早饭?
谁特么有胃口谁吃去。
╮(╯▽╰)╭
晋氏一路回了东大院,在路过贾小妞院子的时候,还特意驻足问了一句。知道贾小妞去梨香院后,也没说什么。便抬脚走了。
晋氏到东大院门口的时候,贾赦也洽巧要进大门。
晋氏不解这男人一大早去哪了,迎了两步,便唤了贾赦一声。
贾赦回头,看到是新媳妇。当即站在那里等她一起回房。
贾赦今天一早起床,发现新媳妇去见老娘了。便套上衣服,简单的梳洗了一番便去了梨香院。
往常没成亲之前,贾赦也是天天早上去梨香院报到。然后由着他老爹拿他练上几回拳,之后一起吃过早膳,再跟着儿子一起读书。
今儿练完拳后,贾代善想到自家儿子也是成亲的人了。便没留他吃饭,直接将人打发回来了。
也洽巧在这大门口让俩口子来了个偶遇。
一时,二人进屋。丫头婆子将膳食摆桌,二人对坐静静吃了。饭毕,重新换了衣衫,又梳了头,这才带着准备好的礼物坐着轿子离开了荣国府。
二人一路朝着皇宫的方向行进。在路过一个岔路口时,给晋家准备的回门礼车队便拐上了去晋家的街道上。
至于他们进宫见当今,贾赦没有想过要给当今准备礼物。而晋氏则是准备将她表舅舅当成土豪打劫一顿。
宫中种种不一一叙述,晋家如何也是有礼可循,无需样样道来。
只说晋氏回门礼后,她的贾家长媳人生便正式开始了。
从公公的心腹手中接过管家大权,先是安排了人对着荣国府的大大小小各种各类的库房进行了大盘点。一点一滴的将荣国府里面的事情弄得一清两楚时,已经到了年根底下。
晋氏最近虽然忙得脚不离地,唇不沾水,但除夕一早,还是在用过早膳后便过来给贾母请安了。
当她在贾母的上房看到了被放出来的王夫人娘俩时,脚步顿了一下,便若无其事的走了进去。先给上首坐着的贾母请了安,然后才转头便笑着对王夫人道了一句,“好久不见弟妹了,别来无恙呀?”
王夫人闻言,看着晋氏的眼神又冷上了几分。
“托福。”
听到‘托福’两字,晋氏笑眯眯的摇了摇头,“自家人,不必客气。”
王夫人:……
元春:……
贾母:……
这女人,真是成了精了。
嫉妒往往让人看起来就仿佛是整容失败后的面目全非。然而本人却永远是最后一个发现的。也或是自欺欺人的跟本发现不了。
视线拉回到二十来天前的夜晚。元春捡了一夜佛豆,人都冻成筛子了,只是强大的意志力让元春仍然在坚持着自己的节奏。
念一句佛谒,骂一声贾小妞,然后再捡一颗佛豆丢到一旁的簸箕里。
王夫人早就冻透了,可是看着那一地的佛豆,她除了跪在那里一颗一颗的捡起来,再没旁的招可想。
不,她想了。
她让周瑞家的出府搬救兵去了。
只是才一夜过去,救兵哪里能这么快就搬来。
最快,最快也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娘家才好出面。
叹了口气,王夫人站起身,揉了揉酸疼的腰,视线扫向门外盯着她们娘俩的婆子,微微眯起了眼。
虎落平阳被犬欺,总有一天她要让那些欺辱过她们的人悔不当初。
王夫人想着只要熬过了这两天她与元春就能离开这里,却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周瑞家的压根没能离开荣国府。
贾母听到鸳鸯的叙述,便想到了王夫人会让人去王家搬救兵。因着西大院与荣庆堂就前后院的住着,再加上贾母对西大院的掌控以及王夫人和贾政这对俩口子对贾母仰仗,也让贾母在西大院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于是乎,在王夫人被送进佛堂的时候,贾母便迅速接管了西大院的内务。
想要去王家搬救兵,那也得出得了门才行。
你说什么?要采买过年的东西?
呵呵,荣庆堂不介意在采买的时候帮你们一把。
此时已经有了窝里斗趋势的贾母和二房,虽然还在互相折磨着,但因着双方的价值彼此还不想太撕破脸。于是关系一直保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
消息受阻的王夫人正与她闺女幻想着迈过这个坎,未来的生活都是美好的犹如躺在蜜罐里。而她们娘俩还不知道贾小妞在打听到了贾母对她们娘俩的处罚后,转天就过上了让她们更幸福的美好生活。
贾小妞仗着人小,悄悄的跑到了贾母的小佛堂,再钻进了自己的空间,然后利用空间的帮忙,将佛堂里面的佛豆偷偷藏了不少到她的空间里。
之后又如来时那般,悄无声息的跑了。徒留毫无防备的王夫人与元春在那里苦哈哈的继续捡佛豆。
女人这种生物,除了要对别人狠,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也够狠。于是为了早日离开小佛堂,王夫人与她闺女那是豁出去的捡佛豆。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将所有的佛豆都捡完了。
然而就在她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来计量佛豆数量和重量的婆子就给了这娘俩一个沉痛的打击。
这佛豆生生缺了五六斤。
娘俩个不信邪,看一眼计量的工具,又转圈扫了一眼不大的小佛堂,不相信哪里还能藏住好几斤的佛豆。
计量的婆子将此事告诉了鸳鸯,鸳鸯抽了抽嘴角,只得硬着头皮将此事回禀给被大太太气得快要失去理智的老太太。
柿子专挑软的捏,王夫人在贾母一番对比下,就成了这可以随便捏的软柿子。当即沉下脸,“只会偷奸耍滑的胚子,将佛豆补齐了,再给我捡。什么时候捡干净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于是有了贾母的命令,腊月剩下的日子里王夫人娘俩差不多都是在小佛堂里过的。
你问为什么?
因为某条黑心肝的鱼,三天两头的利用自己那些小手段去偷佛豆。于是这娘俩每次捡的佛豆数量都不对,最后只能一次次的返工。
不过在距离除夕还有三天左右的时间,贾小妞终于决定不跟她们玩了。于是在这一天悄悄背着人将所有的她偷藏起来的佛豆都还了回去。
鱼表示,玩归玩,但鱼不是喜欢占人类便宜的鱼。
哼,鱼拿了你多少佛豆可都一颗没留的还你啦。
贾母是发了狠想要这娘俩个教训,王夫人娘俩也是知道除夕是最后被放出来的好时机,于是更是发了狠的捡佛豆,敢在腊月三十这天早上她们娘俩终于将所有的佛豆都捡干净后,又一次懵逼了。
(*+﹏+*)~
第70章
为啥明明只有五十斤的佛豆; 生生被她们捡出来七十八斤?娘俩个靠在一起; 有些惊恐的打量着这个她们呆了差不多二十天的小佛堂还有那顶摆在佛堂一角,专门用来装佛豆的大水缸。
这是菩萨降下的惩罚吧?
否则她们娘俩得造了多大的孽,才能在佛堂这种地方遇上鬼怪离奇的事?
贾母的小佛堂一角摆着个陶土的大肚子水缸。往常捡佛豆,都是将佛豆撒在小佛堂的地板上。先一颗一颗捡到簸箕里,然后簸箕满了; 再将一簸箕的佛豆倒在角落里的水缸中存放。
这些日子以来,每次她们娘俩捡完了佛豆。在婆子计数时候,都在心中默默的祈祷多一些; 再多一些。
只是祈祷的次数太多,又失望了太多次,等到这一次终于实现的时候; 娘俩个都有些个呆滞以及惊恐过度。
甭说她们娘俩受到了不少的惊吓; 就是来看热闹以及称重的丫头婆子们也都目瞪口呆了。
都说女人的胸就像是挤牙膏,挤一挤总会有的。同理可证,人的潜力也是如此。
在她们看来; 王夫人与元春这对娘俩真不愧是狠人。
对别人狠; 对自己也狠。
她们竟然用捡五十斤佛豆的时间生生捡了七十八斤的佛豆。
这工作效率就算是放到现代; 也是工厂中最优秀的技件女工了。
虽然多了许多的佛豆; 但结局是好的,至少王夫人与元春终于可以离开小佛堂了。
在小佛堂的这些日子; 王夫人与元春也已经想明白贾母想要的是什么了。
将她们关在这里除了当日的事情外,便是贾母觉得她受到了挑衅。
贾母觉得王夫人与元春还要靠着她超升。现在就敢背着她私自做主。那等到这二人得了势,她估计更不会被这二人放在眼里了。
想到这里; 贾母便想要压一压这娘俩的气焰,将人好好的收拾一番。让她们再不敢生反骨。
贾母的意思,王夫人与元春也已经想到了。二人知道以她们二房现在的资源跟本没有办法将元春送到宫里的贵人身边,所以娘俩个就算是心里恨透了贾母,也只能委屈求全,不敢再跟着贾母对着干。
贾母想要的态度要到了,王夫人与元春自然也会有好日子可以过。
从小佛堂出来,王夫人与元春略换了换身上的衣衫便到贾母这里来请安,以及再表一表她们认错的态度。
不想两人刚将贾母哄的气顺了,晋氏就在一堆人的簇拥下来给贾母请安了。
大房的两个孩子还有宝玉,一般都是在早膳与午膳中间的时段才会来给贾母请安,所以此时来贾母房里的,便只有晋氏一个人。
不过就算是没有帮手,晋氏一个人的战斗力那也是不容人小窥的。
因为凡是小瞧她的人,都吃了大亏。
晋氏接了王夫人的话,话一落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快要被她囧死了。然而她本人却还没有那份自觉。
与王夫人说完话,晋氏便将视线看向了元春。
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元春后,晋氏用帕子掩了掩嘴角,然后笑着开始夸人。
“大侄女是越长越好了,这规矩,这体统,这通身的气度一看便是老太太精心教养出来的。让人看了就知道是个懂规矩的好姑娘。”顿了顿,晋氏似是想到了什么,左右瞄了一眼屋中的人,小声的凑到元春面前,用着附近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问道,“那些个毛病都改了吧?”
元春握紧帕子,垂下眼眸,声音冷冷淡淡的,“多谢大伯母关心,元春一切都好。”
晋氏闻言,眉心一跳,眼睛里也出现了几分凝重。
还好她试了一下,不然还不知道这丫头经此一事,竟然还有这般长进。
虽然还不能达到不动声色的地步,但也成长了许多。
看来这么多天的佛堂生活,还是让她成长了。
以大房和二房的情况,虽然分家了,可毕竟还没分彻底。再有中间横着一个被暴毙的张氏,若不想尽一切办法将二房打压下去,那么大房将来必不得善终。
然而成长起来的二房以及元春,看起来倒是越发的棘手了。
就在晋氏想着如何先将这个家分彻底的时候,贾琏带着贾小妞和宝玉过来给贾母请安了。
来的这三个孩子都不得贾母喜欢。贾母听到下人传报的时候,嘴角就轻轻的抿了一下。
贾琏三人进了屋子,先按着规矩给贾母请了安。然后又分别给晋氏和王夫人请安。
“难得今日比往常早了两刻钟。”
贾琏听到贾母不咸不淡的话,抱拳回道,“好叫老太太知道,祖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驰。今儿是除夕,先生也要过年,今年的学便只上到这会儿子,等到出了正月在进学也不迟。”
贾母听到是贾代善的话,面上不显,心里却是直撇嘴。看了一眼对着她一直礼仪规矩非常到位的贾琏,贾母眼神暗了暗,便将视线对上了贾小妞。
贾小妞本来就抬着头看贾母,见贾母看她,直接回了她一个极灿烂的笑容。
人类,你没鱼好看。
贾母见了这个笑容,心生烦感。若无其事的将视线看向了宝玉。
宝玉年纪最小,此时正被贾小妞牵着手。
脸上的懵懂和微微有些胆怯的样子,让贾母越发的不喜。
可能是有这三人做对比,元春一下子又入了贾母的眼。
人非圣贤,谁能无错。
这一次……便饶她这一回。
元春永远不知道她之后还能够过上被贾母‘疼爱’的好日子是因为贾琏三人的对比产生的。
而胖鱼也不会想到,她们仨帮了元春多大的忙。
不过无论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胖鱼的关心重点都不是这个。
看到元春,贾小妞眼珠子转了几圈,然后便朝着元春扑了过去,“大姐姐,我好想你呀。书上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这,呃,几十年都呆在小佛堂里,怎么还和之前进去时的模样差不多呢?”
说完话,贾小妞还歪着头打量了几圈元春,然后又转头看了一眼王夫人,“婶子和大姐姐都瘦了,也黑了。”
晋氏听到便宜闺女这么挤兑人,再想想刚刚她一见这娘俩说的话,心中不禁好笑。
瞧这默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们是亲娘俩呢。
既晋氏之后,王夫人娘俩又被贾小妞的‘童言无忌’打败了。
两人的脸色虽然在勉强维持在友好的颜色上。但浑身上下的气息却变得不能再坏。
“妹妹怕是看走眼了,姐姐一直是这般。”说完元春压制了自己想要摸脸的冲动,不过那句‘黑了’还是被元春听进了耳朵里。
贾小妞脸上装出一副惊吓的样子,看向贾元春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诡异。“原来我记忆中那个美美的大姐姐都是我想出来的呀。美化的过于失真了,唉~”
元春:……
今天是除夕,朝堂那里也不需要在刷脸卡出工不出力。于是早上烤焦了自家儿子后,贾政便带着贾珠来了荣庆堂。
贾政与贾珠过来的时候,贾代善也带着贾赦溜溜达达的走过来了。
几人见面,贾代善除了给贾珠一个好脸色外,剩下两个儿子都没得到贾代善一个笑脸。
不过他两个儿子想来也是习惯了,谁都没当回事,跟在他身后便进了荣庆堂。
四人进了荣庆堂的正房,一家子人互相行了礼。礼毕,贾代善便坐到了贾母东侧。其他人也各有坐位。
毕竟是一家人,在加上贾代善在规矩上的不上心,所以并不觉得这一屋子男男女女一起坐了,会不会有碍男女大防。
晋氏是拿着规矩当武器的,她好战却不代表她喜欢自毁。于是很有眼色的遗忘了那些规矩。
几年前,甭说这贾家了。就是她的外祖家,今天的皇家,那也是地里刨食的小老百姓。小老百姓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不是吗?
此时正好应了继女的那个词……忆苦思甜。
╮(╯▽╰)╭
贾家大大小小的主子都齐聚一堂,各自安坐后,贾代善这位大家长便先讲了话,总结今年的,还有计划明年的。最后又说起了年后南下的安排。
“老爷子您要去江南?”贾母听到贾代善出行的安排,双眼瞬间便亮了起来。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贾代善转头看了一眼贾母,如何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朝她别有深意的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没错,他是这样计划的。
贾代善不说话,可不代表贾小妞也不会说话,她坐在御用大腿上,笑容灿烂的看着贾母,“祖父说要带着妞和哥哥,还有……老太太一起去江南玩呢。老太太,你高兴不?”贾小妞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贾母,想要看她的反应。
不高兴,死也高兴不起来。
贾母听到南下的人选里还有她,脸上刚刚扬起的笑容一下子就僵在了那里。
缺了一颗门牙的嘴也微微张开,里面黑洞洞的。
她还想着贾代善离开后,改变一下这两年的颓势。若是在贾代善离府的时候,对这荣国府做些手脚,想必等到他回来的时候,线索都能扫干净。却不成想这老东西竟然这般不放心她。
贾母的脑子里飞快的想着不跟着贾代善出去的理由,只一时半会的也没想着。
贾代善看贾母,笑得很是温柔,“你身体一向不好。若是咱们走的时候,你身体好,就好好的游览一下名山大川。若是你那时身体不好,咱们便一路坐船南下。我听人说,换换水土,也能治一些弱症。敏儿在南边,你去了那里,也可以安心静养。若是南边不行,我便送你去西边,北边,东边。啥时候等你病好了,我再接你回京城。”
贾母:若是自己是真的病了呢?
这老东西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病了,还能不能舟车劳顿?
不对,这老东西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贾母抬头,愣愣的看着贾代善,不是她想的那样吧。
第71章
贾代善朝着贾母呲牙一笑; 年三十的日子硬生生让贾母感觉到了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