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好想哭-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生她,没养她; 凭什么她带着大把嫁妆跑你们家,给你们家管家,给你们生女育女; 孝顺长辈,还要受你们的磨搓?
美不死你~
晋氏站在那里,对于让儿媳妇立规矩这一点; 非常的抵触和不解。不过当王夫人与一干丫头将饭菜都上齐后; 晋氏还是动了。
她左手手心托着个精巧的小碟子,右手拿着一双镶金象牙筷子。一筷子干净地落的下去,夹起了贾母面前的牛乳蒸羊羔。
贾母见了; 矜持的等着晋氏将这筷子牛乳蒸羊羔放到她的碟子里。哪成想晋氏竟然放在了她自己用左手心托着的盘子里。
之后晋氏在众人错愕; 呆滞的神色下; 淡定的将这筷子牛乳蒸羊羔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
贾母:……
王夫人:……
不说贾母和王夫人; 一桌子的人都因为晋氏的这个动作傻眼了。
这,这节奏好像不对呀。
本来就非常安静的氛围一下子就变得更加的安静。一直到晋氏出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老太太上了年纪; 这般甜的菜,不易老太太食用。来人,撤下去。”
晋氏的话; 贾家的下人仿佛没有听到一般,都傻愣愣的看着晋氏和贾母。然而晋氏带来的丫头却不是吃素,听到晋氏吩咐,见贾家无人动弹,直接上前一步,小心的将晋氏言明要撤下去的菜,端到一旁的退菜桌上。
贾母看着往常她最爱的那道牛乳蒸羊羔,就这么硬生生的从眼前端走,一下子就怒了。
“老大家的,那道菜我吃的甚好。”
“本草纲目上说……”
“……偶尔为之,不打紧的。”
晋氏闻言,神色一正,义正言辞的劝道,“老太太,您上了年纪,大清早就便吃那道菜,于您健康有碍。媳妇既然嫁进来了,便不能一味的愚孝顺从。给您布菜更是要亲力亲为,否则便是对您的不恭敬。明知道对您身体有碍,若是媳妇还要布给您,那媳妇成什么人了?”
贾母:亲力亲为还可以这样用?
王夫人:那么多年,她布的菜又算什么?
贾母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对于晋氏的话,她也不知道要用什么话来反驳。
撤下了牛乳蒸羊羔,晋氏又用言语让贾母说不出话了。心中满意的晋氏看了一眼贾母面前另一道离她最近的菜,同样是一筷子伸了过去。然后夹回自己的碗里,仔细品尝。
还别说,这荣国府的厨子做的菜还挺好吃的。
这道萝卜干烩鸡髓笋,萝卜干带着萝卜的清甜,还比鲜萝卜多了几分嚼头。那鸡髓笋也是味道鲜美,搭配在一起很是开胃。
吃了口萝卜干烩鸡髓笋,回味了一下口齿间的鲜香后,晋氏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夹了一筷子鸡髓笋这道菜里的萝卜干到贾母的碗中。
“老太太尝尝这个,萝卜顺气,助消化。媳妇刚刚尝了,咸淡和火头都正好。”
贾母看着晋氏,又看了一眼碗中的萝卜,一点食欲都没有。
老大媳妇刚刚给自己夹菜的筷子,好像是她用过的。
闭了闭眼,贾母深吸一口气,然后转头对身旁的晋氏说道,“嗯,你有心了。坐下一起用膳吧。”
再让她这么立规矩布菜下去,她今天是甭想吃饱饭了。
气都得让她气饱了。
贾母觉得天日方长,今天就大发慈悲放这让人忍无可忍的媳妇一马。可她这位新进门的难缠媳妇却并不领情。只见她的话一落,晋氏脸上的神情犹然变了得严肃。“老太太,这于理不合。”
贾母:……
我特么不需要你立规矩,你竟然还跟我讲什么于理不合?
谁家布菜是你这样自己先尝了,然后又吃又撤的?
呼气,吐气,再呼气,再吐气,贾母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贾代善,这才压下最近越来越容易暴躁的脾气。低下头,用自己手中的筷子夹了一筷子菜慢慢的吃了起来。
那老东西虽然没说话,可她却是清楚的在他的眼里看到了兴灾乐祸以及朕之外甥女这几个字。
行吧,她忍。
只是贾母不想搭理新媳妇,不见得新媳妇就能被她无视。于是这位新进门的媳妇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尝菜,布菜,然后再尝菜,再撤菜的举动。直到贾母面前的菜都撤得差不多了,贾母的脾气也终于到了爆发的边缘。不过她刚想要说点什么,却被身旁的晋氏截了胡。
“老太太,食不言,寝不语。您有什么话膳后再说也不迟。”晋氏将一筷子配菜夹到贾母碗里后,还非常体贴的提醒了这么一句。
贾母:……
“老太太,荤素搭配,身体更好,您多吃些清淡的。”过了没多大会儿的功夫,晋氏又将一大筷子拌菜被送到了贾母的餐盘里。
贾母:……
“老太太,这道火腿炖肘子过于油腻了些,并不适合早膳吃。来人,撤下去。”
贾母看着只吃了一口的火腿炖肘子,握着筷子的手都被气得发抖。
“老太太,儿媳尝了一下,这水芹嫩得很,正适合您这个年纪食用。”
无奈的夹起水芹,贾母总觉得她好像忘记了什么。
“老太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么一大桌子菜,您好歹多吃几口。”
看着晋氏放到碗中的菜,贾母突然想起来了。然后死死的盯着晋氏手中的筷子。
她终于想起她忘记什么了。
晋氏用她尝遍了菜的筷子给她布菜,然后她还吃了……
“老太太,饭后立即饮茶于脾胃有碍,不如等上一刻钟再用?”
好不容易熬完了这一顿饭,贾母一肚子的气又被晋氏那温柔的规劝点燃了。
拳头握了又松,贾母已经不知道要用什么心态面对这位新儿媳妇了。
瞧她说话做事的模样,真不及张氏来的招人喜欢。
╮(╯▽╰)╭
今天一个照面,已经让贾母悔的肠子都青了。
她当年真是太冲动了。
为什么要弄死张氏呢?没了娘家撑腰的张氏,还不是她想怎么磨搓就怎么磨搓?若是张氏没死,是不是这位朕之外甥女便也不会嫁到她们家了?
悔不当初呀~
今天的日子比较特殊,所以荣国府两房,再加上荣国公老俩口都坐在一起吃饭。然而被立了规矩的,便只有贾母一个人。其他人却是并未受到什么影响的。
谁爱吃什么菜,不爱吃什么菜,那些灶上的人都是门清。不说灶上的人门清,正房里侍候的丫头也是清楚着各位主子的喜好。
每个人面前的菜色都是他们爱吃的,于是这一顿饭,除了贾母这位婆婆享受到了vip的待遇,被她的亲儿媳妇将她面前的菜色撤了七七。八八,其他人都是照旧用他们的早膳。
当初张氏活着的时候,妯娌俩个一起在贾母面前立规矩。直到现在王夫人也会时不时的来贾母这里立规矩布菜,贾代善这些年也不是没有碰过几回。只是没有哪一次,让他心情这般愉快的。
这晋氏,倒是娶得好。
相较于贾代善的兴灾乐祸,贾母的心情倒是复杂了许多。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刻钟的时辰,贾母终于喝上了她的饭口一杯茶。一边喝茶,贾母一边想着对策。
就以今天晋氏的作派,那立规矩布菜什么的,她是无福消受了。不想顿顿饭都被人如此对待,那么这个布菜的规矩不要也罢。只是不用儿媳妇立规矩真的于理不合吗?
若是……晋氏死活要按着规矩给她布菜,那又要肿么破?
垂下眼,贾母看了一眼二房一家,想了想,放下茶杯,对着屋中的两个儿媳妇说道,“珠哥儿的亲事订下来后,眼瞧着老二家的也要当婆婆了。以后你便在自己院中用饭,不用过来侍候了。”转过头,对着同样端着杯茶喝的晋氏说道,“琏儿虽小,但我也不厚此薄彼,你和老二家的一样,以后一日三餐无需再到我这里来侍候了。”
王夫人听到这话,本能一喜。刚想道声是,只是想到晋氏,犹豫的说道,“老太太体恤媳妇,只是这样是不是,是不是于理不合?”
王夫人嫁进荣国府这么多年,那是太了解自家婆婆是个什么性子的人。若是此时她表现的欣喜若狂,回头指不定有多少小鞋给她穿呢。
不过……至少以后不用再担心婆婆往她们房里送丫头了。
晋氏抿了下嘴,压下溢上来的笑意,抬起头,皱着眉,“是呀,老太太,此事于理不合,万不敢如此。儿媳妇孝顺婆母,那是天经地意的事情。此事若是传了出去,知道的会说老太太疼惜媳妇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与弟妹孝道不亏。等到大侄子成了亲,侄媳妇自是也要先在您这里立规矩,然后再去二弟妹那里立规矩。”
王夫人眼角抽了抽,觉得自己刚刚没向老太太道谢是对的。
第58章
其实王夫人哪里知道; 晋氏这是在拿乔呢。
贾珠那未来的媳妇是何许人也; 现在京城里谁人不知晓?
先太子流落在外的私生女,当今的孙女。
甭管她老娘是啥出身,若是太子顺利登基,她少不了认祖归宗。
现在闹革命的亲爹没了,因着那一半的血脉倒也惹得当今上了几分心。
当今能为了这个没有上宗谱的孙女赏贾政一个五品的官职; 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孙女,吃顿饭得先侍候上面两重婆婆吃完了自己才能吃吗?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再怎么说那也是皇家血脉。
侍候了太婆婆吃饭; 然后再去侍候婆婆吃饭,一来二去的,轮到她吃饭的时候都得将早膳拖到午膳的时辰用了。
这种事情; 好说不好听。一但传出去; 还不知道有什么事等着这两重婆婆呢。
晋氏想到的事情,贾母如何想不到?
若是原著中的李纨,那她还敢这么干; 换了秦可卿; 贾母唯一能做的便是说服大儿媳妇。
立规矩什么的; 心到了便好。
真的。
“法理不外乎人情。咱们这样的人家; 更应该懂得变通。我老了,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们兄弟俩。你们和和睦睦的; 便是对我尽孝了。我这里不用你们侍候用膳,以后你们便只在自己院子里吃便是。”想了想,贾母觉得她这话还是没有什么力度; 看了一眼贾代善,贾母一咬牙,非常肉痛的说道,“孝道在心,而不在于外。从今往后,凡我子孙,新媳妇娶进门,只需立上一顿饭的规矩,其他的皆可免了。”
反正她已经让这男人坑了一把。既然她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等‘好婆婆’,那她也不吝啬再多一项让人嫉恨她的事儿。
破罐子破摔啦。
贾母想的没错,在子孙不纳妾后,她的儿媳妇不用立规矩的家规,一下子就让许多的婆婆恨不得生撕她了。
史氏,你就作吧。
那些个想要为难自己儿媳妇的婆婆对于史氏那是恨得咬牙切齿。但那些有姑娘的人家,却又觉得有这两条家规在这里摆着,自家姑娘嫁过去,日子也能相对舒坦些。
一时间史氏的名声在京城的社交圈子里损誉参半。
不过等到过了年,贾敏在扬州地界都听说了此事时,看着刚刚出生的闺女,心中对于自己的娘家又看重了几分。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晋氏与王夫人在听到贾母开始训话的时候,便从坐位上站起来听了。等到贾母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晋氏微微眯了眯眼睛,抬起头看贾母。
贾母见她要张嘴说话,连忙又吐了一句话出来,“这一条就与之前那条一起写在家规里。”
一抬出‘家规’二字,贾代善便挑了挑眉。勾起嘴角,难得附和贾母,“此事可行,以后便按此办理吧。”
也省得那些个做了婆婆的女人总要折腾一下抢了她们儿子的女人。
要知道那些个儿媳妇,可都是家族联姻的对象。
往死里折腾人家闺女,还想要人家尽心的帮衬,脸得多大……
贾代善发话了,晋氏自然不能再拿乔了。和王夫人以及听了贾代善发话的所有人一起对聆听训戒,然后点头应下这条新家规。
这些人里,贾赦和贾政并不关心这种女人间的话题。老子娘都这么正经的说话了,他们除了点头应是以外,也没旁的想法。毕竟这一条家规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除他二人,贾家的第三代除了宝玉没来,其他四个都在这里。
贾琏对此没有什么触动,贾小妞是知道这家规后面那鲜血淋漓的真相,所以除了暗乐以外,也没有什么表态。
贾珠满心满眼都是秦可卿,听到这条家规的时候,想的也是以后媳妇不用受累了。
这么多人,也只有元春想到了自家老娘给贾母立的那数年的规矩。
为人子女,元春一边高兴母亲不用再立规矩了。一边又气愤新进门的大伯母命太好。
凭什么她老娘立了那么多年,她只需要立一顿饭?老太太真是太偏心了。
元春以她和王夫人的角度看贾母,便觉得贾母偏心大房是实打实的。
心中已经想好了,等到将来她进宫后,一定努力向上爬,让那些当初瞧不起她,欺辱她的人好看。
这些人里自然是有……
贾母不知道她身边养着一条白眼狼,可贾小妞却看到了元春脸上一闪而逝的阴霾。
也不知道这位堂姐又想到什么幺蛾子了。
以贾小妞看来,老太太如果不干净利落的将此事解决了,以后的日子说不定更难熬。
她的这位继母,战斗力当真爆表呢。
今天看到自家继母这般强悍的战斗力,贾小妞终于放下了心。
继母一个顶仨,他们大房的未来无需担心了。
……
有了这条家规,贾母突然又觉得不满起来。看了一眼晋氏和王夫人,笑得倒是和蔼。
“说了这半天的话,你们俩个还没有吃饭,今儿就在我这里用吧。”她刚刚就示意丫头别撤了饭菜。
对于又要吃婆婆等人已经凉透的剩饭剩菜这事,王夫人嘴角向下拉了两度,而晋氏则是可有可无。
唉,立规矩真的好辛苦,累得她到现在还不太饿呢。
吃饭与喝茶的地方只隔了一道屏风,晋氏与王夫人走过来的时候,那些饭菜还没有撤下去。不过已经过去一刻钟了,屋子里再热,饭菜也都凉了不少。
晋氏从来不会做委屈自己的事情,再加上她这人脸皮极厚,也不是那腼腆的性子,见饭菜都凉了。晋氏直接说道,“将那道火腿炖肘子,还有牛乳蒸羊羔拿去热了。我与二太太年轻,早膳吃那个倒还好。”
苍天果真是疼老实人的。
若不是她一心孝顺,又如何能留下两道没有碰过的菜?
想到这里,晋氏便满意的笑了。
晋氏并没有压低声音,所以屏风那头的贾母将她这话听得清清楚楚。
那边晋氏的话一落,贾母的脸色就真的是阴沉如水了。
老大媳妇这是啥意思?
什么叫她们还年轻?
这不是在暗示她老了嘛……
贾代善心思转的快,当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看着贾母气愤不已的样子,毫不客气的上下打量贾母。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只是你这家常无事的人,怎么看起来比我这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人老了那么多?幸好咱们不经常同行,不然少不得会被人……赞一句母慈子孝呢。”
母慈子孝?
贾母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茶杯,再看一眼小声跟她说话的贾代善,她恨不得将这一碗滚烫的茶都泼在他脸上。
这混蛋,就会落井下石。
还有他说的这是什么话?
还母慈子孝?这人要真是她生的,那她上辈子得造多大的孽?
不,不对。
她上辈子一定是造了大孽,不然怎么会嫁给这么个不是东西的家伙。
(>﹏<)
贾母院子里就有小厨房,所以热个菜什么的非常迅速。一会儿功夫,晋氏和王夫人这对妯娌就吃了早饭,漱了口,又从屏风后面走过来侍候了。
今天是晋氏上族谱的日子,所以在晋氏与王夫人从屏风后转出来后,贾代善看了一眼时辰,便叫贾赦和晋氏去宁国府了。
宁国府因着守孝的缘故,全家都在金陵。不过贾家的祠堂设在宁国府,贾敬走的时候又托了贾代善代为料理京城族中事务,也因此贾代善倒是极自然的带着儿子和儿媳妇往宁国府晃荡去了。
贾小妞仍是被贾代善抱在怀里,在出了荣庆堂后,唐嬷嬷也只是上前将贾小妞的小披风给她系上,便退到后面,跟着贾代善一起走了。
这一次去宁国府,贾代善并没有走小门。而是带着儿子儿媳妇走的正门。
贾代善与贾赦是走着去的宁国府,而晋氏是女眷,不宜抛头露面,所以晋氏在荣国府的内仪门外上轿,然后从侧门抬出去。之后又向东走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到了宁国府。
晋氏在宁国府的仪门处下轿,之后跟着贾代善与贾赦在一干家下人等的簇拥下到了贾家的祠堂。
嫁到夫家的女人,一辈子也只有今天才能进入夫家的祠堂。
想一想,也挺可悲的。
贾小妞是在祠堂外面从她的专用御辇上下来的。然后站在祠堂门口好奇的看着贾代善将晋氏的名字写在那本老旧的族谱上。
看着晋氏,贾小妞有些感慨。
这个时代,女儿出生时,被叫赔钱货,女儿出嫁时,被叫泼出去的水。女儿回娘家,那是客人。女儿入婆家,那是外人。
这也忒苦逼了些。
强悍如晋氏,此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想呢?
当然……没有。
晋氏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心态极好的女人。很多事情上她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贾小妞偶尔冒出来的那些小情绪,晋氏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土女人很少会想。
不过这样也好。
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你想了就有办法去解决的。也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改变大局势下的规则。
在你没有办法撼动规则的时候,你能做的,便是遵守它,利用它。
很显然,晋氏便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第59章
晋氏与贾赦跟着贾代善在贾家列祖列宗的排位下; 跪了又拜。等到三人起身; 贾代善才走到贡桌前将那本写满了贾家族人名字的族谱捧过来,小心翼翼的执起笔,在翻看的一页上写下了晋氏的名字。
婚嫁的程序只有将名字记在了夫家的族谱上,才算是接近了尾声。世人极讲究的便是身后事,也只有记下了名字; 将来才有葬入夫家祖坟的资格。
晋氏有幸扫了一眼,正好看到了晋小妞在族谱上的名字。然后才知晓妞儿这个名字不过是个乳名罢了。
仔细的看了一眼贾小妞的大名,晋氏又找到了贾政名下嫡女的名字; 见仍是元春,倒是有些不解。
难不成她房里继女的名字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晋氏的名字就写在张氏的后面,晋氏看到张氏的名字时; 眼神晃了晃。对于贾赦的这位发妻有些同情; 也有些鄙夷。
她已经知道了张氏真正的死因,同时也知道了张氏的无能和懦弱。
若是异地而处,哪怕是山穷水尽; 她也不会束手就擒……
亏她将荣国府当成了龙潭虎穴; 做了多番准备。但今天看来那么多人; 竟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晋氏本质上并不怎么喜欢规矩还有那些个只会磨搓人; 让人变得面目全非的礼典。然而在晋氏很小的时候,晋氏便明白了一个道理。
她可以不喜欢; 却并不妨碍她利用这些外在的东西为自己所用。世人常说晋家大姑娘多么推崇律法和礼仪规矩。
其实那些人并不知道,她只是在寻找里面可以利用的东西罢了。
就好比今天早上在荣庆堂的一切。
便是她验证学习成绩的时候。
然而出题的人太小瞧她了,也太没啥水准了。让她非常的没有成就感。
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 人生是寂寞的。
站在祠堂外面摸了摸继女的头发,晋氏有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高处不胜寒呐~
站在祠堂门口,晋氏回望祠堂,轻轻地叹了口气。自今儿起,她就是贾晋氏了。
只是……贾晋氏?
怎么听起来那么像假积食呢?
看了一眼机灵可爱的继女,晋氏一下子就满足了。
贾这个姓配什么名字看起来都不搭,尤其是这个被公公当成心肝宠着的宝贝孙女。
叫什么不好,偏偏叫贾瑜。
贾瑜,甲鱼。
甲鱼什么的,也没比积食好多少嘛。
( ̄e(# ̄)
晋大姑娘对荣国府的期望值太高,一时半会儿的难免没点失落情绪。
看着胖嘟嘟的继女,晋氏弯下腰准备将她抱起来,一会儿一起坐轿子。哪成想,她是蹲下去了,可面前的小人还是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
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她。
“你快拉倒吧,这死丫头一身的肉,死沉死沉的。”贾赦想到早上那会儿抱着这大胖闺女从荣国府最东边走到荣国府最西边,贾赦就觉得他老子真是神人矣。
其实这种事情也非常的好理解,无他,贾代善那是习惯成了自然。
一个柔柔弱弱的女人,等她当了妈,从孩子当出生时开始抱,便是一直到十岁,这女人仍然能用她瘦瘦弱弱的胳膊抱着孩子狂奔。
从满月的十几斤到现在的几十斤,天天抱着,早就慢慢的习惯了。
贾赦又抱了他闺女几回?
往常他闺女也不找他抱,毕竟总不能让他一手抱着她,再一边挨板子吧。
那也太不人道了。
贾赦的话,晋氏还没说什么。慢一步从祠堂走出来的贾代善便听了个全。直接一巴掌就打在了贾赦的后脑勺上。疼得贾赦‘嗷’的一声窜出去老远。
“混账东西,老子还没死呢。吃你的,喝你的,让你这么嫌弃?胖点怎么了?那是福气。”狠狠地瞪了一眼贾赦,贾代善将已经一脸委屈,可怜巴巴的心肝抱到了怀里,“乖呀~,我们妞不生气,祖父给你出气。”
眼瞧着回门和腊八再即,这个时候就饶这孽子一回,等过了腊八再收拾他。
反正老大皮糙肉厚,小年前就又能活蹦乱跳了。
“祖父,妞不生气,妞乖,您让老爷别嫌弃妞,妞以后一定不吃那么饱了。”
贾小妞摸了摸自己的脸,她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胖了些。
太胖会影响颜值的。
火上浇油的最高境界就是这种不自觉的黑。贾小妞摸着自己的脸,一脸的犹豫和苦恼模样,直接让心偏的没边的贾代善心疼死了。
哎呦,我的心肝呀。
可心疼死个人了。
抱着贾小妞,贾代善一边拍着贾小妞的背,说着咱们不胖的话,一边拿着一双开始耷拉着脸皮的双眼狠狠的瞪视着贾赦。
这个不孝子,看老子回头怎么收拾他。
狠狠的瞪了一回贾赦,贾代善才抱着贾小妞朝着宁国府的侧门走去。
贾赦看他爹这样,习以为常的跟上。倒是一旁看热闹差点看傻眼的晋氏,半天才回过神来。
继女刚刚是在给她爹上眼药吧?
是吧,是吧?
从宁国府西边的侧门出来,正好斜对着荣国府东角门。
东角门进去,不用一射之地便是贾赦的东大院。而再往下走,便是贾代善的梨香院。
来时必须要走大门,回去的时候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于是贾代善直接抱着贾小妞走在前面,让不孝子和新进门的儿媳妇跟着他往宁国府的侧门而去。
不过相较于准备走路的贾家父子,晋氏仍是在仪门处上了轿子。
回到荣国府,贾代善便打发贾赦和晋氏回自己的院子休息,今天不用去荣庆堂或是梨香院侍候了。
贾赦和晋氏躬身站在那里目送贾代善抱着肉球向梨香院走去,等到走出一段距离后,俩口子这才进了东大院的门。
一进入院门,整个东大院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
迎着二人进屋子,又侍候两个换上家常衣裳,又是一通擦脸洗手,最后上了盏热茶让二人安顿下来,这屋子里才没了刚刚那种人头乱动的感觉。
晋氏喝了口茶,感觉浑身上下都暖和了不少,“今儿在老太太那里,怎么没见到含玉而生的那个哥儿?”
贾赦喝茶不似晋氏那般慢条斯理,他早就一盏茶灌尽,这会儿正抓了把瓜子在那里磨牙。听到晋氏问宝玉,想都没想的回道,“老太太不喜那孩子,几乎很少让他进荣庆堂。这两天府里办喜事,老太太直接发话,叫宝玉那孩子在自己院子里呆着。”
二房的三个孩子,宝玉虽然最小,又是‘身世’不凡,可贾赦却最得意宝玉。
一来是这个孩子自小就不受父母兄姐重视,让人心疼他。二来便是张氏曾经送给宝玉的玉。
“老太太是因为那块玉?”晋氏想到她调查的消息,垂下眼有些意味不明。
“嗯,”贾赦吃瓜子吃的口干,看了一眼炕桌,直接伸长手将晋氏面前的茶杯拿过来,将里面的茶水一口干了。“府上有一阵子都在传宝玉其实是张氏的转世。”
晋氏被贾赦的动作弄得脸一红,等听到贾赦接下来的话时,红晕退去,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嗔了贾赦一眼,晋氏扬声朝窗外喊了一声自己的丫头,话音刚落,屋里的门帘子就被掀起,一个穿着紫红绫袄白绫裙,外罩一件青绸比甲的丫头走了进来,“太太教奴婢做什么?”
晋氏看了一眼红柳的衣着,心下满意。今儿在荣庆堂她才说了府上的丫头下人要陪着大房的哥儿和姑娘一起给先太太守孝,她的丫头若是还穿着喜庆,就要打脸了。
“你去绿柳那里领份见面礼,让人领你去见一见二房的那位小哥儿。”
“是,奴婢记下了。”
晋氏说完红柳便知道晋氏说的是谁,连忙应下,然后倒退着出去,自行安排不提。
贾赦对于这些事情,压根没啥想法,由着晋氏来安排。晋氏歪头打量贾赦,眼里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离午膳还有一个时辰,老爷可还有什么事?若是有事,妾身这里一个人呆着也成。”
贾赦并没有听出晋氏下的撵人令,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你还别说,你家老爷还真的有件事。”说完便站起身,与晋氏摆了摆手,便大步走出了房间。
贾赦离开后,也不用晋氏叫人,晋氏的心腹丫头和奶娘嬷嬷们便都进了屋子。
之后便是你一言,我一语将从昨天到今天她们近一步收集到了关于府中的信息都汇报给晋氏。
晋氏一边听一边点头,“今天虽然应承过去了,且看明日的晨昏定省再说。”
晋氏的奶娘有些担忧,“老奴听说当初先大太太刚刚进府时去给老太太请早安,寒冬腊月的站在院子里小半个时辰。”这一站就受了寒,养了许久才好。
晋氏冷哼一声,“那就是个怂包。”明儿自己这位婆婆要是真的敢这么晾着她,她就直接闯进去卧室去。
“咱们什么样的人家,何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