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宝钗是个小福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秀才之后,就很难继续考上去,水平也就那样了。
吴夫人的那个秀才远亲也就没有继续考,而是教书育人。加上那秀才家里本身有些银钱,日子过得还算富贵。
王熙凤让人打探了,那名秀才品性是不错,就是以后只怕也是教书育人。于是王熙凤就问妙玉的意见,王熙凤是觉得这一门亲事不错了,没有大富大贵,却也是小富,也算是书香门第之家。
这样的人家也能找其他的姑娘,要是妙玉不应,那便拒绝。
王熙凤哪里可能直接给妙玉定下亲事,就怕妙玉不同意,后面要是逃婚,那可怎么办。
于是王熙凤就亲自去了一趟妙玉住的宅子,询问妙玉的意见。
“这户人家条件是不错,没有当官,不见得就不好。”王熙凤也想说就妙玉现在的身份,也很难找一个当官的,京城里确实很多芝麻小官,可那些芝麻小官不是已经成亲了,就是年纪已经很老了。
给年轻的姑娘说亲,当然是得说年轻的公子哥,怎么可能去说老头子鳏夫呢。
王熙凤还没有心狠手辣到这等地步,还是得看看妙玉自己的意思。
“那便听嫂子的吧。”妙玉已经明白了,要是真有官家人要娶她进门,早就上门提亲了,偏偏没有。
这一段时间,不是没有媒婆上门,可是那些媒婆说的都是什么亲事啊,不是庶子的,就是让妙玉去做妾的。妙玉怎么可能同意,冷脸让媒婆走,私底下红眼睛。
现实足够让妙玉明白,她很难说上更好的亲事。
王熙凤这边有带她去参加宴会,之前也给她看一些公子的画像,只是妙玉迟迟没有选。
正因为妙玉迟迟没有选,王熙凤大抵也知道妙玉对那些人不是很满意。王熙凤也无奈,总不能逼着妙玉做选择吧。她就是想先让妙玉看看,大不了再过几个月,妙玉还是没有决定,那就不管了。
妙玉身边的婆子也跟妙玉说过,王熙凤到底不是妙玉的亲嫂子,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过挑剔。那些人也是王熙凤那边派人调查过的,要是不放心,她们自己再花些银钱去打听就是了。
“就这么定下 了。”王熙凤笑着道,总算能松一口气。
在妙玉和那秀才定下亲事之后,还出现了一些波折。就是有姑娘喜欢那秀才,想让要妙玉离京,妙玉心里有气,差点就去找王熙凤说要退亲,好在被她身边的婆子拦住了。
“有女子喜欢未来姑爷,这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婆子劝慰,“可未来姑爷家没有同意,就说明他们不满意那个姑娘。”
“嗯。”妙玉点头。
好在王熙凤不知道妙玉生了要退婚的念头,要是知道了还得劝慰一番,估计又得觉得这事情太过麻烦。
王熙凤这样的人,本身就不大可能为非亲非故的人考虑那么多,她能为妙玉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之所以这么帮衬妙玉,还是因为想到邢岫烟说过的话,说是她跟庙里的一名姑娘读的书。王熙凤又跟妙玉以及冒雨身边的人说过话,便想邢岫烟说的那个人可能就是妙玉。
那她王熙凤也就帮一帮妙玉,只要把妙玉的亲事说定了,等妙玉成亲了,便也就是那样。
至于夫妻之间闹矛盾,婆媳相处什么的,这还是得看妙玉自己了。别人帮衬不了妙玉那么多,这日子都是他们自己过的。
妙玉跟贾宝玉倒是没有交集了,贾宝玉如今是一事无成。
这一天,一僧一道来找贾宝玉,他们就是要带着贾宝玉去出家的。
可是贾宝玉哪里愿意就这样出家了,他觉得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美人在怀,又没有遇见什么大事情。不出家,绝对不出家。
一僧一道原本也就是想度化贾宝玉的,可是度化不了。
那么他们也不能强逼着贾宝玉出家啊,于是他们就只能暂且离开。
“出什么家啊。”贾宝玉嘀咕。
贾宝玉身边的那些貌美丫鬟当然也不希望贾宝玉出家,要是贾宝玉出家了,那么她们就不能过这么好的日子。她们就用心伺候贾宝玉,还说这红尘这么多好玩的,怎么就想不开去出家呢。
出家了,就不能吃那么多好吃的了,贾宝玉也不能继续跟她们在一块儿。
一僧一道到了太虚幻境,便跟警幻仙子说明了这一点,那就是贾宝玉还没有觉悟,现在也没有办法度化贾宝玉。
“且等等吧。”警幻仙子无奈,她也想不出好办法,总不能为了贾宝玉出家,就去弄死贾政或者贾老夫人吧。可是估计这也没有多大用处,就算他们死了,贾宝玉照样能过得好好的,只要有家产在。
除非贾家彻底倒下了,或许贾宝玉还能觉悟。
一僧一道应声,那就等吧,不然呢,他们也不能对贾宝玉动粗啊。就算强迫贾宝玉出家,贾宝玉本身没有出家的念头,也就是剃光头,不念经。
薛宝钗得知有一僧一道去找贾宝玉,还想让贾宝玉出家,只不过贾宝玉不愿意。还有其他人听见他们的对话,贾宝玉当时的态度不是很好。
态度不好,那就正常了,要是有人跑来叫她出家,她也一定会说别人脑子有问题,她不可能去出家。
贾宝玉好端端的,有吃有喝,又不是过不下去,又怎么可能愿意去出家。既然不想出嫁,别人还要他出家,那就是找揍。
薛宝钗还跟司徒瑾开玩笑道,“这贾宝玉什么时候才出家呢?”
他们这一会儿正在家里,看着小宝宝在一边玩耍。
“没有那么容易。”司徒瑾道,“他们想着神瑛侍者念着他们的好,哪里有那么容易。既然要人家念着他们的好,那就不能威逼,就只能等着他自己想明白。”
至于贾宝玉什么时候想明白,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是啊,人家还没有享受够,又怎么可能去出家呢。”薛宝钗点头,“怎么都得等人享受够了,再折腾。”
贾宝玉确实过得很舒服,都是在享受,享受够了,拍拍屁股就走,也不管留下的摊子多烂。
出家了,就能说红尘俗世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了。
“他们折腾。”司徒瑾道,“贾宝玉的事情影响不到我们。”
“是影响不到,就是八卦一下。”薛宝钗翻白眼,偶尔说一说,那就是放松心情。
人不可能真的不去说别人的是非,只是是大嘴巴在外面说,还是私底下说一说而已。
就贾宝玉这样的,薛宝钗倒是不怎么接触了。贾政现在还在家里,也没去管贾宝玉,估计贾政就是对贾宝玉失望了,贾宝玉这样的又不可能真的打,就算打了,那也没有什么用处。
其实贾政倒是想贾宝玉去出家,可是王夫人已经出家了,贾珠又在外地,还是不能让贾宝玉去出家。要是贾宝玉去出家了,外头怎么看他贾政啊,是不是认为他贾政也是宠妾灭妻的,认为他对庶子更好?
因此,贾政什么都不能做,他对贾宝玉再失望都无法,贾宝玉就是一块顽石啊。
第118章 赵姨娘的心思
在一僧一道走后; 贾宝玉的日子照样过。只是有时候梦见自己出家的模样; 被吓醒了。
对,是被吓醒,贾宝玉根本就不觉得出家有什么好的。做梦梦见出家,自然就觉得不好,现在的生活多好啊。
要是家里要有人出家; 他的亲娘都已经出家了。
这时候,贾宝玉终于想起了他的亲娘,也许他应该去看一看他的亲娘。只是他的亲娘是在哪座寺庙出家来着的?
贾宝玉不需要记着他亲娘是在哪家寺庙出家的; 问问仆人; 那些仆人总能记着。
当听心师太见到贾宝玉的时候; 都觉得恍如隔世了。她多久没有见到贾宝玉了啊,好几年了吧; 她都懒得去输了。
“施主。”听心师太没有打算跟贾宝玉多叙旧,她也不认为贾宝玉有什么话要跟她说的。
“您就安心在庙里吧。”贾宝玉道; 家里有一个人出家就成了; 有亲娘在庙里,那么他就不用出家,“我们都很好。”
“……”听心师太无话可说。
贾宝玉没有多关心听心师太; 他知道和尚尼姑吃素的,也知道他们不能成婚。而自己呢; 虽然早就跟史湘云和离了,可是他还能再成亲,府里就他这么一个嫡子; 他的兄长贾珠早就被分出去。
这几天来,贾宝玉找了好几个他不能出家的理由。这不,他就找到了好几个理由。
一是他亲娘已经出家;二是贾珠已经分出去,家里就他一个嫡子了,他得孝顺父亲;三是他还没有再成亲,没有留下儿子传宗接代……
“您放心,我不可能出家!”贾宝玉还特意跟听心师太说。
“……”听心师太嘴角微扯。
她只想贾宝玉让开一点,她要去扫地了。
贾宝玉出家不出家都好,听心师太不可能去管。一个那么多年都没有来看过她的人,她何必那么关心对方呢。
听心师太自认为她以前为贾宝玉付出过很多了,现在真心没有必要太关心贾宝玉。
于是听心师太直接拿着扫帚去扫地,不搭理贾宝玉了。这里是尼姑庵,贾宝玉是一个男子,也不好在这边久待,对方很快就会走。她知道,因为贾宝玉不可能那么关心她,也不可能多问,甚至不能去问一些话。
贾宝玉确实没有去问那些尼姑的话,没有问听心师太在这边过得好不好。他很快就下山了,他还觉得这边都是尼姑,觉得那些尼姑可能不希望他在这边久待。
他来的时候,就有尼姑说他不能待太长时间。那么他早点走,那也是应该的。
因为妙玉早就下山了,所以也就不存在贾宝玉遇上妙玉的事情。
贾宝玉的名声早已经坏了,想要再娶也艰难。贾政没有去给贾宝玉重新定下一门亲事,只是贾政和贾宝玉不着急,不代表别人就不着急。
比如赵姨娘就挺着急的,贾环到时候也得说亲啊。要是贾宝玉一直没有再娶,那么贾环好成亲么。
还有就是他们现在住的宅院没有那么大,贾宝玉还那么喜欢玩女人。要是贾环成亲了,贾宝玉不会跟贾环的妻子在一块儿吧。
赵姨娘想的真多,她已经接受自己的儿子不能继承二房一切的事实,也无法去争夺。可要是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到时候,再出事情,那可不好。
赵姨娘就想到贾珍和贾蓉,贾家的血统没有多好。
她也知道不能随意早别人商量这一件事情,也就只能找贾探春。自己的亲生女儿,说一说倒是还好。
贾探春就在京城,偶尔就有回娘家看看赵姨娘。
回到之后,贾探春听到赵姨娘的忧虑,她有一个想法,“大哥都分出去了,等环哥儿成亲之后,也分出去就是。”
“这……”赵姨娘迟疑。
“那位宝二爷宠妾灭妻的,让父亲都停职了。父亲不可能多分给环哥儿多少东西,早点分出去也好,就那位宝二爷如今的花销,指不定以后还没有这些东西分。”贾探春越发瞧不上贾宝玉了,贾宝玉那哪里是风流啊,反正她看不上。
贾宝玉没有去强抢民女,也没有做其他犯法的事情,就是喜欢女子。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关键是贾宝玉衔玉而生,一开始就是众人关注的对象。
再加上贾政因为贾宝玉的事情被御史弹劾过,这也就显得贾宝玉越发不好。
别人家就没有比贾宝玉更不好的纨绔子弟吗?有!
只是人家没有被参奏到皇帝面前,没有弄得那么多人知道。因此,那些纨绔子弟倒是没有什么,反而是贾宝玉让人不喜。
“唉。”赵姨娘叹息,“也就只能这样了。”
“到时候,您就跟环哥儿一块儿搬出去。”贾探春建议,“跟环哥儿也好过日子。”
赵姨娘仔细想想,这样确实也好些。毕竟她比不过那些年轻貌美的丫鬟,继续待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倒不如跟着儿子、儿媳妇一块儿分出去过。
薛家,薛蟠的妻子胡氏怀孕了,薛宝钗特意送了一些药材补品过来。
薛宝钗认为胡氏的能力不错,能管好那些生意,能做好薛蟠的贤内助,也有她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靠依附男人活着。
“嫂子最近还看账本吗?”薛宝钗询问,她刚刚还听下人说要把账册放到书房去。
“看一些。”胡氏笑着道,“我身体好,没有那么弱,看一点没事。”
胡氏不认为自己怀孕了,就得好好的养着。她也有注意啊,只不过还是得看看账本,不多看就是了。不然,她也是闲着,怪无聊的。
“可以。”薛宝钗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一点指责胡氏,孕妇又不是一定得在床铺上躺着的。在后世,还有人怀孕的时候也去工作,等到快生的时候才休产假。
“母亲也说没事。”胡氏原先还担心婆婆他们说让她先放下手头的事情,好在他们只是叫她别太累着。
胡氏不想放弃那些事情,她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工作,又怎么能因为生孩子,就耽搁了呢。当然还是得继续看账本,只是少管一些事情。
她明白孩子比工作重要,不可能为了生意就不顾肚子里的孩子,要是真的不舒服了,她当然会多休息。
“原本还想做一些针线活,后面想想还是算了。”胡氏道,“这针线活不好做,也费神,让绣娘做好就成了。我呀,顶多就是看看布料好不好,不过我没有生过孩子,倒也不大懂得,还是看母亲选的。”
胡氏看向自己的肚子,“虽然说第一胎生女儿也不错,先开花后结果,我还是想先生儿子。”
她想的是第一个是儿子,那儿子就能早学习那些事情,就能照顾他妹妹。
胡氏想要是第一个是女儿,那就变成姐姐带着弟弟。姐姐带弟弟不是不好,胡氏就是想让女儿轻松一些,还有就是薛家也需要一个儿子。且她要是先生儿子,那么外头的人也就没有那么多话。
外头的那些人就喜欢八卦别人,胡氏想自己顶多就是抛头露面做生意,根本就没有跟别的男人厮混,竟然还有人说这孩子可能不是薛蟠的。
胡氏早在她没出嫁的时候,就知道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的话会遇见不少问题,也会有不少闲言碎语。
她就没有想到还有人说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她夫君的,胡氏颇为无语。她有那么傻吗?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去跟别的男人在一起,别的男人又不能给她名分,还是她要挖空薛家?
呵呵,薛家到底是伯府,只要她做得好,等新皇登基再给新皇银钱,继续给下去。那么薛家的伯爵之位应该就能保留,那么她以后也要成为伯夫人,那么她干嘛还那么傻啊。
胡氏不管外头说什么,只要夫家的人信她就好。
“会是一个小侄子的。”薛宝钗点头,胡氏肚子里的孩子确实是男孩。
“大夫也说是男孩,只是还没有生下来,都做不得数。”胡氏道,“有时候说是男孩,后面生出来的是女孩,不过这也不能怪大夫,大夫也没说确定就是,就是说可能。”
“是。”薛宝钗想那些大夫当然不可能确定的说一定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说有可能。
把脉哪里能把得那么准的,能说出可能,准确率还比较高的,那样的大夫就已经很不错。
薛宝钗没有多说,不能让胡氏有那么大的压力。生孩子这种事情,其实性别一早就已经定好的,不可能在怀孕的半中间又变了性别。
胡氏怀孕了,薛宝钗就打算等胡氏生下孩子之后,再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外出旅游。
薛宝钗去见薛夫人的时候,就跟薛夫人说了这一件事情。
“女婿同意了?”薛夫人微微皱眉,外孙还小,怎么女儿就想带着外孙出去走走,也不怕外孙在外出事吗?“孩子还那么小……”
“正因为孩子还小,所以就找了负有盛名的神医陪着我们一块儿去。”薛宝钗已经把葵七傀儡召回京城,葵七在外的神医名声很响亮,有葵七跟着,也就让这些亲人放心一些,“就是以前救治过林家人的葵七神医。”
“是他啊。”薛夫人知道葵七,“他的医术确实很好,很多人想找他都还找不到,你们怎么找到的?”
“医书。”薛宝钗回答,“这样的神医醉心医术,喜欢研究医术,那么他们必定多看医书。我们就找了多找了一些孤本的医书,让他陪同几年。”
“这也好。”薛夫人点头,“端王府那边,可得好好说。”
“您就放心好了,一定好好说,说清楚。”薛宝钗笑着道,“如何可能不说清楚呢,总不能让他们忧心吧。我们又不是出去了,就不回来的,还得回来。”
薛夫人就是担心孩子还小,哪怕有神医在,也得多注意一些。还有就是司徒瑾身上有官职,也不大好四处走。她还担心端王妃他们不高兴,怕女儿惹公公婆婆不高兴。
第119章 真心
当端王妃得知司徒瑾和薛宝钗打算带着孩子四处走走; 连神医都已经请好了。端王妃怎么好阻止了,她也没有阻止; 趁着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上学堂; 带着孩子走走也可以,前提是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端王妃就是担心孩子还小,担心孩子出问题。哪怕有一个神医在,免不了还是有些担心。
“小孩子不比大人,别看小孩子玩疯了; 可能已经很疲倦。”端王妃没有忘记交代薛宝钗。
“还有大半年。”薛宝钗道,“等明年春末夏初的时候走。”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去,这些人也能放心一些。要是一两岁的话,估计他们更担心。
薛宝钗就是想让孩子多走走,多见识见识; 毕竟孩子有传承记忆,生来就是仙体。虽然说这短短几年时间对孩子不算什么; 可是多走走; 总不会错。
要是一直待在京城; 也不大好。
薛宝钗就是想趁着出去走的时候; 多教导孩子,让孩子能更好的控制他自己。那么等他们再回到京城到时候,孩子也不会突然间在外面表演一个法术,也就不会显现出自己不同于凡人的一面。
“……”端王妃原本还想多交代几句的,忽然想起自己忘记了; 儿子和儿媳妇说的时间不是现在。
“原本是打算下个月走的。”薛宝钗道,“又有些事情,就打算明年走。春末夏初,也温暖一些。”
“这也好。”端王妃点头。
薛宝钗和司徒瑾之所以打算晚走,都是也不是因为发生大事情。一是等胡氏的孩子出生,还有就是带着孩子到京城附近转一转。别以为京城很繁华,周围的人也都过得很好,有的山沟里,不见得就过得很好。
哪怕距离京城近,不见得就能有很多银钱。
古代的扶贫和现代的又不一样,要是在现代的话,在大城市周围,也许还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指不定哪一天就成了拆迁户呢。
而在古代,就别想变成拆迁户了。就算官家真的要征集你的住处,补偿也不可能有那么多。
“那时候温暖一些,也就不容易感染风寒。”端王妃道。
古代的人很怕感染风寒,一不小心就没了性命。
“是。”薛宝钗笑着道,“也是想到这一点,孩子大一些,天气暖和一些,总是好的。”
一等将军府,王熙凤见着刘姥姥带着板儿过来,到底是给了一些银钱。王熙凤倒也没有多逗弄刘姥姥,既然有些关系,人家也是无法了才上门的,那便是给一些银钱。
王熙凤倒不觉人家如何打秋风,过不下才请求帮衬的,本身就已经拉下面子来恳求人。要是可以,对方也不来的。
那种打秋风的就是三天两头来要银钱的,自己却不多做事情。
“多谢少奶奶。”刘姥姥真心谢谢王熙凤,她也知道自己不大懂得这大宅院的礼仪,就是想着带着瘦弱的孙儿来看看,希望能得到一点帮助。她也是无法了,这才过来的。
刘姥姥也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就是想让王熙凤开心一些。
王熙凤确实也被刘姥姥逗笑了,一些乡间趣事确实也有趣。
“一会儿啊,我让你送您回去。”王熙凤笑着道,“也方便一些,正好也能带些东西回去。”
王熙凤想这些人还是缺一些吃穿,府里的旧衣服都比刘姥姥身上穿的好。王熙凤让人收拾一些干净的旧衣服,还有一些布匹、吃食都装在马车上,好给刘姥姥送回去。
王熙凤看人还是看得挺准的,她知道刘姥姥这样的老人家心善,也乐意帮衬一把。
平儿见王熙凤让人给刘姥姥准备那么多东西,倒是没有说不好。主子想如何做便如何做,不是他们这些做下人能说不是的。
在刘姥姥走后,平儿还笑着道,“这刘姥姥为了儿孙也是十分用心的。”
“可不就是么。”王熙凤道,“也是当儿子的都不好上门,老人家带着孩子才好上门。”
王熙凤不知道刘姥姥的儿子们如何,但是想来刘姥姥这种看上去懂得分寸的人教导出来的孩子应该不差。
“大姐儿的名还是她取的呢。”王熙凤想到早些年,他们还见过刘姥姥的。那时候,刘家还过得去,刘姥姥便也没有要求他们帮衬,也没有多要什么东西,也没有频繁来府里走动。
毕竟两家差别太多,刘姥姥不来走动,那也不是想被误会是来打秋风的吧。
有时候,当主子的没说什么,那些丫鬟奴仆就大嘴巴地嘲讽人家,还让人家听了去。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王熙凤也交代过那些丫鬟奴仆,别嘴碎。
自打二房搬出去之后,除了荣庆堂之外,王熙凤就没少教训这些丫鬟奴仆的,让他们改掉大嘴巴的习惯。要是改不掉,还是那么嘴碎,那就别待在一等将军府,就跟先头的那些奴仆,等着被发卖出去吧。
王熙凤让那些丫鬟奴仆看到了她的决心,也见过她发卖奴仆。因此,那些奴仆都小心谨慎许多,不敢把府里的事情到处说,顶多就是说府外别人家的事情。
一个府邸要是四处漏风,这个府里的人又怎么可能有好名声呢。府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的,事情就被说出去了。
而且流言多半是越说越不好的,往坏处说的。
经过王熙凤这一段时间的努力,一等将军府里的风气好很多,那些丫鬟奴仆也不敢嘴碎。
“所以您才给她准备这么多东西。”平儿笑道,“也算是报答她。”
“也谈不上报答不报答的,就是举手之劳。”王熙凤想府里虽然还了户部欠银,日子到底还能过得下去,不差那二十两银钱。只不过她精打细算许多,府里的奴仆少是少了,可空的院子多,也得让人打算,还得修葺。
那些院子又不可能就此封了,要是封了,没有人去打扫,没有人居住,估计就要长草,房屋也容易坏了。
“大观园那边还得修一修。”王熙凤叹气,“好在当初没建大。”
要是建得太大了,以贾赦现在的爵位还得封了。而现在,大观园本身就没有那么大,又烧毁了一些屋子,剩下的也就没有那么大。
隔壁宁国府被皇家收回了,原先荣国府的违制的一些地方也被封了。甚至筑起墙来,也算是分一大块地方出去。
等再过到贾琏承袭爵位的时候,这地方就得更小,指不定就得搬出去。只不过贾赦还在,他们还能住在这里头,王熙凤就想着贾赦多活几年也好,这也能为她的孩子争取更多时间去奋斗。
从这大宅子搬出去,那地位就跟一落千丈似的,瞧瞧贾珍那一家子就知道了。贾珍他们现在都没有了官位,就是普通百姓了。
王熙凤当然不觉得贾珍那边有多可惜,做错了事情,怎么可能不受到处罚。贾政那边倒是还好,宠妾灭妻的是贾宝玉,也没有弄死秦可卿,是贾元春传达的消息,所以贾政也就是被停职,只不过这停职,极有可能就是停职一辈子。
“花草,也稍微整整。”王熙凤道,“倒是适合在那边宴客。”
像薛蟠这样的武将,有世子之位的武将,还是很受欢迎的。哪怕薛家跟胡家承诺薛蟠四十无子方纳妾,但是还是有的人想把家里的女儿或者妹妹推给薛蟠的。
这一日,薛蟠到朋友家喝酒,就看到穿得比较妖娆的女子过来,还说要给他斟酒,弄得薛蟠差点以为他到了青楼。
“这是你从哪个青/楼赎回来的?”薛蟠说话直接,“脂粉气息真重,还哥哥妹妹的,情趣吗?”
“……”那名女子脸色当场就白了,一下子就转身跑了。
薛蟠见人那么快就跑了,又疑惑地看向他的朋友,“你的小情人脾气真大。”
“脾气是大,不是她真不是我的小情人,是姨娘的孩子,庶出的。”那位朋友特意强调,他可没有想着要塞人给薛蟠。就是府里的庶女主意大,妾室姨娘还想踩到他的亲娘头上去,他的亲娘才是正室呢。
朋友一开始没有特意说明,也不管庶出妹妹的举动,那就是因为他觉得薛蟠不大可能看上他的庶出妹妹。这不,薛蟠果然没有看出来,还说了那些话。
其实薛蟠不是没有看出来,只是以前跟司徒瑾相处久了,嘴巴难免就有些毒。再者,人家往他身上凑,他干嘛给人面子,他的妻子都怀孕了,哪里敢在外面乱来啊。
薛蟠敢保证要是自己敢在这个时候乱来,亲妹妹就能一脚踩着他的心口,再狠狠地多踩着几下。
“哦。”薛蟠没有多说。
等薛蟠回到家里的时候,还跟胡氏说了这一件事情。
“安心,说好的等四十的。”薛蟠看向胡氏的肚子,“这么多年,你总能生个儿子吧。要是你生儿子了,那也就不用纳妾了。”
薛蟠想有纳妾的功夫,倒不如多练练武,每次都打不过妹妹,心塞啊。
“不心动?”胡氏挑眉,怀孕之后,皮肤都没有之前好了。
娘家人还让胡氏给薛蟠通房丫鬟,说是等生下孩子时候再赶出府。胡氏没有那么做,她想的是没有必要给,夫家这边都没说什么,娘家人说什么做什么。
就是那些堂姐妹看着薛蟠守着她一个不爽而已,胡氏的亲娘倒是没有说要女儿给女婿通房丫鬟的事情。薛家之前承诺不纳妾,没说通房丫鬟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可以当通房丫鬟也包括在里面。
要是薛家有意见,自然会说的。到时候,胡氏也能有理由说。
“有什么好心动的。”薛蟠道,“脂粉气息那么重,没你好。”
薛蟠就觉得那些女子没有什么特色,还是他的妻子有能耐一些,薛夫人也几次在薛蟠的面前让他在外头小心些。别以为妻子怀孕了,就能在外面乱来,别想着养什么外室,薛蟠表示自己真的不可能做那么蠢的事情啊。
现在的家多么温馨,多么幸福,他的脑袋又没有被妹妹打开花过,里面也不都是水。
第120章 黑锅
薛蟠没有把那一天发生的事情说出去; 但是架不住他朋友家关系复杂啊。那事情竟然传出来了,传来传去,就变成薛蟠跟他朋友的妹妹有比较亲近的关系; 还有人说薛蟠喜欢他朋友的妹妹,碍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