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宝钗是个小福妻-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男人要是想专一,那也得看那个女子够不够资格。
  太后便觉得现在的世子妃还不够资格; 有点蠢。
  “前些日子种的一些花倒是不错,今儿也给您送来几盆; 您也能看看。”薛宝钗种的花多; 也喜欢送人花,这样花的银钱少,还雅气。
  薛宝钗没少听别人说她俗气的,说她研究花卉就是为了做胭脂赚钱,荣国府里就有传出这样的消息。她没有多理会,她想要怎么做,是她的事情; 她又没有要嫁到他们的家; 那就更没有必要在意他们是如何看的。
  “上一次; 你种的三色牡丹,着实不错。”太后笑着道,“以前啊,哀家还没当太后,还就只是妃嫔的时候,想要在屋里摆放珍贵一点的花,都怕坏了。”
  花卉容易让别人动手脚,洒一点药物在花卉上。而屋子里又不大透气,药效就更好。
  那时候,太后就很少在房间里摆放花卉,因为她知道那样容易被人下手。后宫就是如此,女人多,勾心斗角的,很难想到她们会使用什么肮脏手段。
  “你们两个人若是能简简单单过日子也好。”太后想真正的幸福,不是男人有多少个妾室,也不是女人有多少个孩子,而是能安安稳稳地愉快的过日子,没有那么多麻烦事情,不用操心那些乱七八糟的点。
  太后不喜欢给她的子孙送女人,她没有给端王送,至于给皇帝送的,那也是皇帝要求的。皇帝怕别人去府里暗害他,监视他,皇帝干脆就把他自己的人接回府里,别人还以为那女子是别的皇子的眼线。
  皇帝的儿子不好当,特别是皇位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多。
  “正是。”端王妃明白太后的意思,她一向敬重太后。太后从来没有刻意为难她,也没有刻意去为难皇后,就是贵妃,太后的亲侄女,贵妃也没有去刁难皇后。
  这样的婆婆很难得,要知道一些婆婆觉得儿子跟儿媳妇关系太好,还给儿子送女人的。
  太后教导的孩子也很出色,没有宠妾灭妻,还看得分明。端王妃本身家教就好,在有了太后这样的婆婆之后,就越发觉得自己就应该成为太后这样的性子,看得明白,这也能过得幸福一些。
  当薛宝钗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她还带了太后赏赐的一些东西。
  端王妃跟薛宝钗坐同一辆马车,她想跟薛宝钗说说话。
  “原本,我也没给世子送过妾室。”端王妃叹息,这一次是世子妃的做法触碰到了端王妃的底线,她就想自己的两个儿子能跟皇帝和端王的感情那样,不为了一个皇位而去争得头破血流。
  而世子之位跟皇位又不一样,像这些臣子的爵位定的人选,基本上都是嫡长子,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因为世子之位发生矛盾,端王妃就想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定能相处好,妯娌之间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可世子妃和云姑娘的事情发生之后,端王妃心里就不是滋味。
  哪怕已经处理好了,端王妃还是觉得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她也不敢写信给次子知道,就怕在前线的儿子分心。
  “真真是……”端王妃无奈,她拉着薛宝钗的手道,“正如母后说的,你以后就跟瑾哥儿出府,他呀,喜欢你。这男人,要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不让她受委屈的,就努力。”
  要是寻常的人家,当母亲的还能去次子那边住几天。
  可她这样的,怕是很难。端王妃就希望薛宝钗能如司徒瑾那般喜欢她喜欢司徒瑾,男女之间的真情很难得。青梅竹马是有感情,可有的感情容易变质,还是会有其他妾室在里头。
  端王妃知道自己的儿子,自家的儿子怕是就打算守着薛宝钗一个。那么她就希望薛宝钗也能多付出感情,可她也知道,很多家族教导女儿的时候,都是告诉她们别太在意男人,只要管好家就行,要端庄现实。
  别说其他家族,就是端王妃在闺中没出嫁的时候,她的家人也是那么说的。要是女子付出太多真心,到头来就可能遍体鳞伤,女人只能拥有一个男人,而男人有很多女人,可以说女人还不是拥有一个完整的男人,是被分为好多好多份的。
  端王妃没有女儿,要是有女儿的话,她也会那么教导女儿,别付出太多真心。
  而贾元春得知薛宝钗进宫,却又没有来看她时,有些气闷。
  “主子。”抱琴也为贾元春鸣不平,“当年,您还帮着她去找人,还被淑妃说了,而如今……”
  抱琴想的就是贾元春都怀孕了,薛宝钗作为表妹怎么能不来看看呢。
  其实也不是薛宝钗不来看贾元春,而是时间来不及。她也不好跟太后说,我不跟你说话了,我要去看我表姐。端王妃还让薛宝钗跟她一块儿走,薛宝钗也不好继续留在宫里,她不可能在宫里过夜。
  这明显不合适,贾元春怀孕了,自然有宫里的人照顾。何况,薛宝钗以前进宫,也有去看过贾元春几次,不可能每一次都去看贾元春的。
  难道要薛宝钗去解释薛家为什么不给贾元春银钱么,这时候,适当的疏远一些反而好。免得过去惹贾元春生气,要是薛宝钗那时候又拒绝,贾元春生气动胎气,这对薛宝钗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一般情况下,在别人怀孕的时候,跟孕妇关系不是特别好的人都不会靠得太近,特别是在明知道可能有其他状况的时候。
  “红豆炖好了吗?”贾元春问,皇上最近几天都没有过来。
  “让人去看了,还要一会儿。”抱琴道。
  贾元春看着自己的肚子,她还是有些忧心,皇上最近几天都没来,是皇帝在忙呢,还是有其他的事情。可是皇上前两天还去了别的妃嫔那边,要是真忙的话,又怎么可能去别的妃嫔那边。
  在荣国府都以为贾元春能平安地生下孩子的时候,以为贾元春怀孕了,那就没有大问题的时候,贾元春怀孕了。
  那时,贾元春都怀孕差不多五个月,却还是流产了。距离薛蟠等人去南海也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离荣国府的贾老夫人找薛家要银钱都过去三个月左右,贾元春就那么流产了。
  说是三皇子联络南海敌国的人的书信被发现,皇帝把三皇子贬为庶民,封三皇子和三皇子妃的儿子为安王。皇帝可不管安王跟南安郡王是不是都安,也不管三皇子妃季安雅的名字是不是有‘安’,反正淑妃给她孙子取的名字,就那么有用着吧。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安王安安静静地,别闹腾。
  淑妃很愤怒,想要去找皇帝求情,没有见着皇帝。回到宫殿,又见贾探春嬉笑,一愤怒,就把旁边的宫女推过去,把贾元春撞了。
  当然,这都是宫里确定的说法,淑妃因此还被贬为嫔,而淑妃的娘家季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季大人哪里敢再继续在朝廷做事,只能辞官,季大人当年到底帮助过皇帝登上皇位,有从龙之功。
  皇帝也就允许季大人辞官,毕竟季大人没有真的叛国,联络的也主要是南海那边想要季大人去说和谈的事情,季大人想利用南海给三皇子谋取皇位。说是没真的叛国,但是皇帝也不可能觉得季大人比叛国好到哪里去。
  这种利用敌国来谋取皇位的手段,迟早要引狼入室,坏了国家的根本。
  因此,皇帝不可能让季大人继续待在朝堂上,让季大人辞官回老乡,那是他给季大人最后的脸面。
  皇帝也没透露这一件事情跟三皇子妃有关系,只道司徒承安还小,还需要亲娘。再者,三皇子妃只是内宅之人,翻不起大风浪,就这样,三皇子妃季安雅成为年纪轻轻的太妃。
  荣庆堂,贾老夫人得知贾元春流产之后,脸色都白了。
  “怎会如此?”贾老夫人差点晕过去,好在丫鬟扶着。
  “老祖宗。”王熙凤见贾老夫人脸色那么难看,却也无法,“您得保重啊,娘娘没了这一胎,还有下一胎。这不,娘娘还晋位了,成了贤德妃。”
  贤德妃,凤藻宫尚书,听起来很是怪异,说是重视吧,可淑妃当年再得宠,都不是如此。
  只是这时候没有人去说贾元春的封号多么怪异,贾元春流产了,季家倒了,淑妃降位,王子腾上位……这中间有很多牵扯,那些人更关注的还是前朝的事情,后宫的女子地位跟前朝也是息息相关。
  “也好……”贾老夫人只能想没了这个孩子,贾元春成了妃,总算还有所得。可是孩子比妃位更加重要,贾元春前些年一直没有怀孕,好不容易怀了身孕,怎么就没了呢。
  这没了孩子,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贾老夫人的心情没有多好。
  而在皇宫里的贾元春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一个妃位……可她的孩子没了啊,那些人却还觉得她好歹成为妃了,多少女人想成为妃都成不了。
  那些人哪里是在安慰她,分明就是在嘲讽!指不定在想是不是她故意弄掉孩子,就是为了陷害淑妃,落井下石,顺便成为妃!

  第74章 想走么

  后宫的妃嫔若是没有孩子; 那就站不稳脚跟,哪怕成为妃; 也站不稳。
  贾元春知道她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再怀上一个孩子; 可是她才刚刚流产; 哪里可能这么快就再怀上孩子。她流产了; 皇帝也就是过来瞧瞧,稍微安慰他两句就没了。
  这让贾元春感觉心凉; 哪怕被封为妃; 这心里也不是滋味,要是没有皇帝的宠爱; 成为四妃之一又有什么用。关键是她的这个封号还很奇怪,贤德妃; 贤妃和德妃是分开的,贵、德、贤、淑; 四妃; 这贤德妃算什么,是两个合并了吗?
  还有凤藻宫尚书,让她住到凤藻宫。
  凤藻宫本就不是一个好地方,这边原本就没有宫妃住在这边,是重新收拾出来的。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妃嫔不满意贾元春。别的妃嫔也有流产,都没有封妃; 顶多就是皇帝赏赐一点东西; 有时候都还没赏赐; 而是说妃嫔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
  贾元春很快就成为那些后宫女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她们就是觉得贾元春一个人就把两个妃位占了,也不管是不是只有妃嫔死了才是两个字的,她们现在就是觉得贤德,那就是两个妃位。
  宫里多的是比贾元春早进宫的,还有的有孩子。因此,很多人都不满贾元春,哪怕贾元春的舅舅势力大,也不满意。
  皇后宫里,贵妃就跟皇后说起贾元春。
  “这也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淑妃。”贵妃不喜欢贾元春,贾元春心机太重,还有秦可卿的死,想让人忘记都忘不了,“这后宫又要风云涌动了。”
  原本那些女子都想当四妃,淑妃下去,她们就更能争。之前,四妃的位置也没满,淑妃下去,三个位置多好啊。可是贾元春封了贤德妃,那么贤妃和德妃这两个位置就不好再有人坐,淑妃的位子嘛,那些女人当然就会觉得位子少,几率小。
  那贾元春不还得成为众矢之的,贵妃认为皇帝就是故意的。这封号可是皇帝说的,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后说的。
  “怎么都好。”皇后捏起桌上的一块绿豆糕,“只要别过界就好。”
  皇后对那些女人的容忍度很高,她们都是妾室,别说后宫,就是寻常人家的后院,那些女人都想争一争。何况皇子庶子还有可能登基为帝,那些妃嫔又怎么可能不去争一争。
  “过界了,就砍了吧。”贵妃道,当年淑妃害了她,她不喜欢淑妃。她现在怎么瞧着都觉得贾元春跟淑妃挺像的,都挺恶毒的,“荣国府给她的人,还有不少人都在。”
  “慢慢来吧。”皇后想着这也算是皇帝交给她们的任务,得把贾元春接触的那些宫女太监都好好了解一番,若是荣国府的暗线,那就拔了。
  皇后有时候还挺同情贾元春的,贾元春不可能像淑妃那么得宠,甚至不可能生下皇子。皇帝并没有那么喜欢孩子,也没有想要那么多孩子,更没有想着年纪大了,还要孩子。
  别以为老来子之类的能得宠,那也得看皇帝是如何想的。
  皇后乐意当皇帝在后宫的一把刀,她本来就是皇帝的正室,就应该为皇帝排忧解难。何况,这也有利于她,只要她把握住分寸,别得寸进尺就好。
  薛家,薛夫人想着贾元春流产了,她们还得进宫看一看贾元春。毕竟是亲戚,不好不去,现在去了,也就不用担心让贾元春受到刺激动胎气。
  “送些药材补品就行。”薛夫人没有打算给贾元春银钱,看人就看人,没有必要带太多东西。
  “好。”薛宝钗点点头,“我这儿还有些脂粉,到时候让御医瞧瞧吧。”
  后宫的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别让贾元春因为她们送的东西出事,别成为替罪羔羊。
  万一贾元春故意出事,让薛家给银钱呢。
  不是薛宝钗抱着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而是后宫就不是一个平静的地方,多做一些打算总是好的。
  薛宝钗和薛夫人去凤藻宫的时候,王熙凤也在。贾老夫人年纪大了,也就没有进宫瞧贾元春,就让王熙凤来。
  贾元春见到薛家人之后,神色淡淡,她认为薛家和她之间的亲情早就淡了。否则,之前薛家怎么可能一分银钱都不肯出,摆明了就是不看好她,也不在乎她这个亲戚在宫里过得如何。
  薛夫人和薛宝钗都不在乎贾元春的冷淡,冷淡一些为好。
  “娘娘,那些东西都是御医检查过的。”薛宝钗提醒贾元春,“东西送过来,御医检查的。”
  他们薛家人没有再触碰那些东西,贾元春别到时候利用那些东西做文章。一个女人进了后宫,就容易发生变化,容易有怨言,容易各种设计别人,只为往上爬。
  薛宝钗希望贾元春没有变得那么糟糕,至少她现在还没有感觉到贾元春很大的恶意,对方只能有些厌恶他们罢了。
  “多谢。”贾元春只觉得薛家人是不是怕她设计陷害薛家,算了,薛家靠不住,她也不去想薛家的银钱。
  王熙凤坐在一旁,都能瞧见贾元春跟薛家人之间的关系很淡薄,甚至还有一些疏远。她想这也正常,之前贾老夫人因为贾元春怀孕,还想让薛家出银钱给贾元春打点宫里的事情,薛家拒绝了,估计这一件事情已经传到贾元春的耳朵里。
  唉,说到底,是贾元春在宫里的用度太大了。本来这种事情就应该是自家解决,不应该拉上其他家的。
  贾元春连给荣国府大房都没有带来多少利益,又怎么可能给薛家带去多少利益。对于贾元春而言,第一有用的是王子腾,其次是林家,而薛家什么都不给帮衬,荣国府就不必说,没有排在这里头。
  薛宝钗没多说,没说对方脸色不好,要不要涂胭脂。女为悦己者容,皇帝又没有在这边,贾元春确实可以不必那么注意。
  薛家人比王熙凤还更早离开,贾元春也没意见,走就走吧。
  “这走得真快。”抱琴故意嘀咕一句。
  王熙凤听到了抱琴的话,但笑不语,这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吗?
  难怪薛家人走得那么快了,王熙凤不好多说,薛家和贾元春的关系还算亲近的,可是人家也不可能为贾元春付出那么多,不可能拿薛家的前途做赌注。
  王熙凤是不明白政治,但是隐隐约约也能感受到一些,那就是薛家不适合给贾元春银钱打点后宫关系。
  “快生了吧?”贾元春看向王熙凤的大肚子,要是流产的不是自己该有都好。
  她突然间想,要是王熙凤流产该多好啊,她贾元春的孩子怎么能没了呢。当然,这也就是一时的想法。
  “估计在七月吧,快了。”王熙凤道,“估计也就是这大半个月的时间。”
  按理说,王熙凤挺着个大肚子,真的不好来见贾元春。可是荣国府没有其他人,贾老夫人不方便,邢夫人是大房填房,有很多东西都不懂得,不好来。那么就只能是王熙凤进宫看一看贾元春,也就是坐一会儿,也没多大的事情。
  “嗯。”贾元春点点头,“宝玉那边,还得劳烦你多顾着些。别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忘了他啊。”
  “忘不了,忘不了。”王熙凤听到贾元春笑笑地说这些话,忙道,“宝二爷一切都好,还有老太太在呢。”
  王熙凤不喜欢贾元春的这一点,总是记挂着贾宝玉,总觉得他们会对贾宝玉不好。贾宝玉本身就不是大房的人,他们能对贾宝玉如何啊,贾老夫人还在看着呢。
  等王熙凤离开之后,贾元春在抱琴的搀扶下回卧房。
  贾元春脸色还是苍白的,她放心不下贾宝玉。再过几年,贾宝玉也该定亲。
  “姑母可说要来?”贾元春看向抱琴。
  “兴许过几天来吧。”抱琴道,主子是想撮合贾宝玉和林黛玉吧。
  贾元春当了贤德妃之后,便觉得手里的权势不够大,没有孩子,她慌啊。她就想着要不要拉拢一些人,贾宝玉那边的事情也得安排好。
  进宫多年,贾元春也成了一个为了上位而各种谋算的人。
  贾敏确实来看贾元春了,可当贾元春说到林黛玉的事情,贾敏便说私底下跟人说好的,等林黛玉及笄的时候再定下。
  “是哪家?”贾元春询问。
  “这倒是不好说出来。”贾敏想自己的女儿的亲事还没定下来,但是绝对不可能跟贾宝玉一块儿,“省得赶走了福气。”
  贾元春听到贾敏这话,也不好再逼迫贾敏说出来。她何尝不明白,这可能就只是贾敏的一个借口,却不能再说什么。
  这些人分明都是故意的,贾元春忧伤。
  不管贾元春如何忧伤,林家和薛家都不可能跳坑,而王子腾注定跟贾元春在后宫的地位有牵扯。
  七月初七,王熙凤生了一个女儿。
  薛宝钗只能说剧情还是很强大,哪怕王熙凤晚些嫁入荣国府,第一胎还是女儿,还是巧姐儿。那巧姐儿的名还是刘姥姥给取的,有的剧情还是照旧发展。
  三皇子府,哦,不,已经没有三皇子府了,是安王府。
  三皇子被贬为庶民种地去了,许佳月这个侧妃没有去种地,还待在安王府。可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就这样,她想要‘死’遁。
  “去寺庙祈福?”安太妃季安雅似笑非笑地看着许佳月,“是想走吧?”
  别人或许不知道许佳月的想法,季安雅却知道,许佳月太能折腾,想法还简单,很容易被看出来。

  第75章 许佳月离开

  许佳月不想走; 那是假的,难道她要守一辈子的活寡吗?要让她跟着三皇子去种地; 那不可能; 可要是待在这个府里; 她又不算是正经的太妃; 待遇也没有那么好。
  在三皇子在的时候,那些下人对许佳月的态度就已经很淡了。如今就更淡了; 谁让许佳月无儿无女; 还能闹腾的。哪怕许佳月现在不闹腾,那些下人对她也没有好印象; 一个个都不想过来。
  “你得想清楚。”季安雅看向许佳月,许佳月已经跟许家断绝关系; 而且许佳月又是上了皇家玉牒的。哪怕三皇子被贬,但是她们这个有名分的女子都还在; 没有被划去名分。
  许家也不敢接许佳月走; 不能冒着断头的危险,那是无视皇权的大罪。
  季安雅不用想也知道许佳月想要怎么做,无非就是离开王府,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找人嫁人。
  “你已经没有清白之身,外面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季安雅道,“要是你真走了,那就只能当你是真的死了。”
  季安雅直白地说出来了; 许佳月不说; 季安雅却不打算装作不知道。
  她不希望这一件事情影响到府里; 季安雅认为许佳月若是想安稳过日子,那么对方死遁也就死遁了。就怕对方死遁之后,依旧不安心过日子,那才糟糕。
  一个没有了清白之身的女子,想要再嫁人很难。而且那些男子多数都在意女子的清白,“是。”许佳月抿唇,她是真的想走,不想守一辈子的活寡,她害怕孤独。
  “好。”季安雅没有多说。
  这都是许佳月的选择,许佳月还这么年轻,无儿无女的,待在府里也是浪费粮食,浪费银钱。季安雅打算把那些没有名分的女子送到庄子养老,有的能放出去就放出去。
  许佳月这种有名分的,倒是不好放。可是这种事情也很难阻止,要是许佳月哪天真跑了,那也没办法。
  季安雅就是觉得许佳月挺可悲的,当初要是不瞎折腾,听父母的安排,现在又怎么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呢。
  这样的事情必然不能让太后和皇帝等人知道,要是他们知道了,必定不高兴。季安雅也不可能去说,就是允许许佳月去寺庙里祈福,对方要怎么死遁都是对方的事情。
  季安雅之所以点破,只是让对方以后别来安王府。对方过得好也罢,不好也罢,安王府都没有许佳月这么一个人。
  一个月后,许佳月在寺庙附近死遁了。寺庙附近有一个悬崖,悬崖下是一条大河,许佳月就是在附近伪装成掉入河里的。那么大的河,找不到尸体,那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皇家对于三皇子侧妃的死没有多大的感觉,就是草草安葬,找不到尸体,就来一个衣冠冢。
  实际上,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许佳月是死遁。像许佳月这种那么能闹腾的,多半不可能真的死,只不过皇帝没想去计较那么多。他就是觉得许大人挺可怜的,摊上这么一个女儿,以后还得时时防备着女儿再出现在京城,防备着欺君之罪。
  许佳月联系了她的兄长,要她兄长帮着她。她的兄长到底可怜她,也就让人送她去江南,去一个她从没有去过的地方安顿下来,以寡妇的身份。
  这事情让许大人知道了,他当然很愤怒,说儿子没脑子。可是儿子到底是关心妹妹,有情有义,只是这一件事情到底也算犯了欺君之罪。
  “你真是……”许大人看着儿子,有时候真的有点恨许佳月这个女儿,那么能折腾啊。
  算了,儿子既然已经帮衬了,那就只能扫除痕迹。
  许大人终究不忍心到皇帝面前说许佳月没死,即使跟许佳月断绝关系,也不忍心让许佳月去死。他终究是心软了,只希望没有人发现这一件事情,就算发现了,也得咬紧牙说不知道,说许家早就跟许佳月断绝关系。
  当许佳月坐上离开京城的马车时,她就想自己的这一场穿越就是一场笑话,想得太多,林黛玉不需要她帮衬,别人都称赞薛宝钗,就自己说薛宝钗不是,还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难人家。
  她还脑子有坑地想要嫁给皇子,嫁给皇子了又如何,终究是一场空。
  穿越女又如何,不是每一个穿越女都是主角。
  许佳月就想如果能够重来,她一定安生一点。可是不能重来,好在她还年轻,就希望以后找个老实人过日子。说来也可笑,许多人都是玩够了,才说找个老实人嫁了,她现在就是顿悟了,也还是找个老实人。
  京城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许佳月死遁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许佳月受不了,才跳河自尽的。
  宁和郡主也认为许佳月是跳河自尽的,她想许佳月是一个现代女子,在古代又受到巨大的打击,必定想要一死了之,想着死了就能回去,所以许佳月就是跳悬崖跳河了。
  可是死后真的能再穿越回去吗?
  宁和郡主不知道,别说宁和郡主不知道,就是薛宝钗都不确定。
  因此,薛宝钗就没有想着要自尽,没有想着通过这个手段回到修真界。她当然是努力修炼,以后踏破虚空,那就能回到修真界。就算回到的修真界,不是原来的修真界,那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能活着。
  别人都以为许佳月死了,薛宝钗应该会很开心。
  在一次宴会上,有人就故意凑到薛宝钗的面前,“许侧妃走了,以后可就没有人敢说你要害林家姑娘了。”
  “……”薛宝钗也挺无语的,这些人还记着许佳月说的话呢。
  这也就是薛宝钗为什么不跟林黛玉走近的缘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要是说者有心,这听者就更有可能记住了。
  另一边,林黛玉也特别无语,也有姑娘跟她说到这一件事情,“许侧妃都走了,也没见薛姑娘害你啊。”
  “薛家姐姐真的没害我。”林黛玉解释,薛宝钗真没有害她,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
  可这事也不能怪这些都记着,那都是因为许佳月说了不只是一次,说了那么多次,别人怎么可能不记得。
  哪怕许佳月‘死’了,这些人都没有忘记许佳月说的话。
  林黛玉也跟这些人说过了,但是总是有人会问几句。这让林黛玉都不知道说什么,跟薛宝钗疏离吧,别人觉得她怕被薛宝钗害了,稍微走近一点,又有人觉得薛宝钗迟早要害了她。
  呵呵,这事情怎么说都不好。
  不是每一个千金小姐都是那么好的,有的就是喜欢看别人的热闹,有的人就是会说那些话。
  不痛不痒的,还能怎么办,就只能听着了。
  许佳月的死遁对薛宝钗等人没有造成影响,这日子还是一天一天过去。
  到了年底,贾迎春和宁和郡主先后成亲了,孙绍祖也进了大牢,不能祸害其他姑娘。
  薛蟠和司徒瑾还没有回京,还在南海那边。
  薛宝钗倒也不是真想他们,要是真想了,也能通过傀儡葵七看到他们。葵七在南海那边,帮衬了不少生病受伤的百姓,有时候也进军队救治一些人。
  军队的将领还好,征召附近的一些大夫,却也没有要求大夫一定就得一直待着。战争将近尾声,南安郡王已经被救出来了。
  之前,南安太妃还想着和亲,因着三皇子的事情,皇帝已经很恼火了,又怎么可能和亲。而且朝廷这几年情况还好,那就打,南安郡王能救出就救出,不能救出就拉倒。
  司徒瑾他们还是把南安郡王救回来了,南安郡王根本就不会打仗,太过冒进。南安郡王被救出来之后,还嫌弃那些人救他救得晚,还想发脾气。可是将领哪里可能理会南安郡王,要不是南安郡王,也就不用牺牲那么多士兵。
  “老实一点。”司徒瑾真想一巴掌拍上去,要不是为了救这个南安郡王,他们就不用拖着了。
  皇帝确实给他们过话,说是要是就不出南安郡王就不救,但是还是得尽量去救。所以司徒瑾他们就努力救了,南安郡王是异姓郡王,祖上跟□□皇帝一块儿打过仗的,有开国之功。
  正是因为南安郡王祖上厉害,所以他们才得想办法救出南安郡王,这一能安抚那些老臣。
  只不过南安郡王是被救出来了,这活罪也难逃。
  “你……”
  “你什么,等到京城了,看你还能不能当这个郡王。”司徒瑾直言,打了败仗还被俘虏,这样的将领本身就有罪。
  南安郡王一听这话,倒是不敢多说。司徒瑾是皇家人,南安郡王就担心司徒瑾是不是知道什么小心,担心自己的郡王位置保不住。
  眼看都要过年了,这一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司徒瑾心烦着呢,他原本还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